禅定这样的静坐方式能不能明心见性 因为最近听到 六度万行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接下来才是禅定 般若 我怕修成了四禅八定万一没啥录用也是糟糕
※ 引述《GlaringStar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禅定这样的静坐方式能不能明心见性 > 因为最近听到 > 六度万行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 接下来才是禅定 般若 > 我怕修成了四禅八定万一没啥录用也是糟糕 ***佛教的根本正见是[是缘起性空与三法印],由了知正见到明心见性,禅定 是其中修行过程之一!修禅定要有所成,修先持戒清净才不会入魔.佛陀希望 弟子修禅重点是四禅天,因为那个阶段德禅定不会失正见,也拥有般若智慧. ****
※ 引述《GlaringStar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禅定这样的静坐方式能不能明心见性 > 因为最近听到 > 六度万行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 接下来才是禅定 般若 > 我怕修成了四禅八定万一没啥录用也是糟糕 持戒 用於端正行为 始於止恶 终於向善 禅定 训练制心一处 始於摄心 终於发慧 智慧 打开心内门窗 解脱众缚 得大自在 修习禅定 是为((启发智慧))做准备 得不得四禅八定 并不是重点 能不能解脱生死烦恼 才要紧ㄚ~~~ -- 想要的 远比 需要 来得多 欲望 是 一座 外表华丽诱人 里头却空无一物 的城堡 人们向外追求欲望 永远不能满足 因为 他们一直把希望 寄托在 下一座 空城-----------
※ 引述《egofree (LessIsMore)》之铭言: > ※ 引述《GlaringStar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 禅定这样的静坐方式能不能明心见性 > > 因为最近听到 > > 六度万行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 > 接下来才是禅定 般若 > > 我怕修成了四禅八定万一没啥录用也是糟糕 > 持戒 用於端正行为 始於止恶 终於向善 > 禅定 训练制心一处 始於摄心 终於发慧 > 智慧 打开心内门窗 解脱众缚 得大自在 > 修习禅定 是为((启发智慧))做准备 > 得不得四禅八定 并不是重点 > 能不能解脱生死烦恼 才要紧ㄚ~~~ 其实我想了解的是 只 修禅定能不能明心见性或开悟?? 或者说 禅定是否明心见性之必要因素之一?? 否则四禅八定好像没录用(上次看到的故事) 顺道请教 禅 . 禅定 . 以及 四禅八定 的差异性在哪 谢谢罗^^
※ 引述《GlaringStar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 持戒 用於端正行为 始於止恶 终於向善 > > 禅定 训练制心一处 始於摄心 终於发慧 > > 智慧 打开心内门窗 解脱众缚 得大自在 > > 修习禅定 是为((启发智慧))做准备 > > 得不得四禅八定 并不是重点 > > 能不能解脱生死烦恼 才要紧ㄚ~~~ > 其实我想了解的是 只 修禅定能不能明心见性或开悟?? > 或者说 禅定是否明心见性之必要因素之一?? > 否则四禅八定好像没录用(上次看到的故事) > 顺道请教 禅 . 禅定 . 以及 四禅八定 的差异性在哪 > 谢谢罗^^ GlaringStar 问得好! 何谓修行 修行包括止禅 (samatha 奢摩他)与观禅 (vipassana毗婆舍那) 而这两者都必须以身口的德行(戒)作为基础。 换句话说,修行就是培育乃至完全开展八圣道分。 所以光靠「定」是没法了达到 「明心见性」的 末学引用 阿姜 查法师 的一段话来说明定慧的关系 "我们说心停止了,像是静止一般,不会到处攀缘。 好比,我们有一把锋利的刀,如果拿来对著石头、 砖块、玻璃之类的东西乱砍一通,刀子很快就会钝掉。 所以,我们只拿它用在该用的地方。 心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放任我们的心, 让它乱跑,追随无用的妄念或情绪, 心很快就会疲惫而耗弱。 如果心没有力量,智慧就不能升起, 因为没有定力的心,是使不上力的。" 禅 译为思惟修,或静虑 禅定 即定、三摩地 即止心一处 不散乱的意思 四禅八定: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是色界定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是无色界定(四空定) 色、无色定 合称 四禅八定 修行禅定有五种利益: 一、现世的安乐住处:在今世享受禅那的快乐(寻、伺、喜、乐、一心) 二、观禅的利益:禅那能支持禅修者得到观禅的结果。由於禅定,禅修者能清楚地 照见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以及它们两者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禅那法使观智 清晰、分明、强而有力;而强有力的观智能灭除障碍止禅的烦恼,保护禅那,不使 退落。再说,当禅修者长时间修行观禅之後,会感觉疲劳。疲劳发生时,他应长时 间安住於某一禅那中,如此疲劳将会消失。当他的心恢复活力之後,可以再回来修 行观禅。 三、神通的利益:若人想要拥有世间的神通,他可以通过十四种方式来开展十遍禅 与八定来达到目的。 四、增上生的利益:若有人想投生到梵天界,他必须修行禅那,如:十遍禅、安般 念禅、慈心禅。然後,他必须将禅那维持到死亡的刹那,这样才能如愿投生。 五、寂灭的利益:成就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灭尽定指的是:心 (citta)、心所(cetasika)与心生色法(cittaja-rupa)的暂时停止。 (以上详见 帕奥禅师【如实知见】) 愿您 修 禅 成 功 -- 想要的 远比 需要 来得多 欲望 是 一座 外表华丽诱人 里头却空无一物 的城堡 人们向外追求欲望 永远不能满足 因为 他们一直把希望 寄托在 下一座 空城-----------
※ 引述《GlaringStar.bbs@cbs.ntu.edu.tw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其实我想了解的是 只 修禅定能不能明心见性或开悟?? : 或者说 禅定是否明心见性之必要因素之一?? : 否则四禅八定好像没录用(上次看到的故事) : 顺道请教 禅 . 禅定 . 以及 四禅八定 的差异性在哪 : 谢谢罗^^ 八万四千种法门都能令修行者 明心见性和开悟~~ 禅宗的直指人心,就是让你知道你本身就是佛,只是被无明所蔽 其它法门是让你慢慢消除无明..最後无明尽灭,佛性自然显现 所以禅宗开悟後还要证...证的意思就是调伏色,受想行识 其它法门就是先调伏色受想行识.. 如果你了解,自然知道禅定不是明心见性必要因素.. 禅定就是一种调伏色受想行识的方法..和其它调伏的力法一样用途 只是有些人相应有些人不相应...并没有什麽特别 因缘俱足,一字一句也能让人顿时开悟 这边说的因缘俱足是指你薰习佛法良久..若有所感,学习佛法要常思惟... 像六祖那样...并不多
谢谢
※ 引述《GlaringStar.bbs@cbs.ntu.edu.tw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禅定这样的静坐方式能不能明心见性 : 因为最近听到 : 六度万行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去贪 止痴 伏□ 努力实践後 才能善巧安心止观 启发萨婆若智 : 我怕修成了四禅八定万一没啥录用也是糟糕
※ 引述《shonelong (山隐医踪)》之铭言: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伪装的外表下)》之铭言: > > 感谢大大们的解答 > > 不过我还想知道明心见性的指标是什麽呢 > > 谢谢 > 当下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末学愚痴^^不知如何才是清楚.明白 (我会不会太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