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 忍辱的修法 怎样才是正确的?
※ 引述《Lvy (天地)》之铭言: > 请教各位 > 忍辱的修法 > 怎样才是正确的? 应该是有许多层次的,但都是以保持正念与觉知,学习观察 身心的状态与变化为基础。 如果你能观察到感官接收到外界的环境的刺激,并生起各种 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的过程,就比较能够不对苦受(不 适意的感受)起盲目的反应。就我的理解,忍辱并非一味的 忍让、不吭声、不反应,而是指能安住在各种情境中,且不对 之起盲目的反应(贪嗔痴),如此就会比较有智慧来做正确的 处理。 至於,比较进一步的,例如金刚经中说的:世尊曾五百世为忍辱 仙人,修忍辱之行,被歌利王歌截身体时,仍然不生嗔恨。这是 由於能够做到无我相、无人相。而无我的修习就是比较进一步的 ,通常是以读经,观察五蕴、六根、缘起的修习为基础。 仅供参考 :)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应该是有许多层次的,但都是以保持正念与觉知,学习观察 > 身心的状态与变化为基础。 > 如果你能观察到感官接收到外界的环境的刺激,并生起各种 > 感受(苦、乐、不苦不乐)的过程,就比较能够不对苦受(不 > 适意的感受)起盲目的反应。 关於这个,我举些个人经验分享, 我的个性并不和顺,总喜欢一意孤行,所以常碰到不顺畅的事情, 透过佛法的"自我觉察","正确知见"与两方面学习後, 发现很多事情变的清楚,然後自己的脾气跟著变化。 举例: 我个性很直,如果跟人家聊天,我会不知觉地评论对方,对方当然会不高兴, 然後也跟我激辩起来,後来就只是两个人互相对对方个人攻击, 这时候当我发现我说话太不客气时,可是已经造成对方心里不舒服, 因此,除了以後多反省自己的口舌之快外,当下,就要先安抚对方并表达歉意, 这时候,[忍辱]便是化解纠纷最好的方法了。 可是, 在气头上,如何让自己降温呢? 可以细分为两个步骤: 1.自我察觉: 当脾气上来以後,越好的修行越快发现自己处於"□"的状态,这可是需要真实功夫, 丝毫假装不得的,如果我们功夫不得力,就更要在平常时候常常练习在每件事情上察觉 自己的心理与情绪,有偏颇时,踩踩煞车,如何练这种功夫呢? 就是,常常跳脱自己角色来看自己,就会减少盲点,然後贴近真实的自性。 2.正确知见: 对方这麽生气是因为我伤害了他的自尊,所以他会起而反抗,这是人之常情, 当理解对方生气的理由,且自己更要反省自己,真诚接受对方所给予的批判。 因为真诚地反省与接受,这样才是真的忍辱。 以上是针对因为自己引起的结果所需要忍耐的代价, 当然我们更多是碰到莫名其妙就被骂,被批评的地方, 嘿嘿,那忍辱就更难了, 我的想法是,这世间现在忙碌异常,国家经济衰微,大家压力很大, 心理积压很多的埋怨,气愤,苦闷, 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阿, 所以, 自己若能在这件事情上练习柔软心与体贴心和忍辱时, 让别人发□发□,让自己藉机会学习, 这样的双赢, 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转个弯,烦恼就是菩提, 不转弯,烦恼还是烦恼, 你选哪一种呢?!
※ 引述《Lvy (天地)》之铭言: > 请教各位 > 忍辱的修法 > 怎样才是正确的? *****解深密经卷四地波罗蜜多品记载忍辱波罗蜜之类别, 包括耐怨害忍(能忍受他人所作之怨害)、安受苦忍(能忍受所受之众苦)、 谛察法忍(能审谛观察诸法)等三种。 依此三种忍辱;知忍辱的修法就是修[身病痛忍,心怨苦忍及知法空忍].共有三层 次.但身病痛忍是指不因病痛而生退转心,非不去看医生.以上仅供参考!!*****
谢谢大家的说明^.^ >忍辱并非一味的 >忍让、不吭声、不反应 其实当自己的心性理智正常之下 对任何事情都有正确的看法和解决 但当自己烦恼起来时 这一切都不见了 开始不耐烦 不好心就起嗔恨心了=.= 我想这也是要需要改进的地方!!
※ 引述《Lvy.bbs@cbs.ntu.edu.tw (天地)》之铭言: : 请教各位 : 忍辱的修法 : 怎样才是正确的? 辱汝者当是众生, 众生者无明所覆也 当慈悲以待之 辱可忍者,当有受者, 受者为有我也 无我则无可辱者,自无辱可忍 实无辱也,因潘缘执著,而生 慈悲无我无法方为忍辱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