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ueryan.bbs@ptt.cc (blueryan)》之铭言:
> (重贴未转信成功之文章)
> 引述《arctan (三藐三菩驮)》之铭言:
> 佛教教导人们要去掉我执与法执
> 但有些人就因此喝酒、吃肉甚至不守戒律
> 但他们却说;你不要执著於那是酒或者肉不就好了
> 如果这样说,那不执著於戒律或行善,不是也对吗
> 我觉得这样说怪怪的,想听听佛教对不执著的真正定义
> 请大家指教 谢谢
执著本身, 有著贪□痴; 若是真不执著, 那麽对於事情必是提得起放的下;
若根本就是因为贪心而作而食, 那都是执著, 说"不执著云云"只是自欺欺人的
手段, 这是就执不执著这一点来论.
又不执著, 是否真的喝酒吃肉不守戒律都无防碍? 当然不是, 佛陀教我们
解脱之道, 其中就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等五戒来说, 若
不断杀盗淫妄等, 就算智慧怎麽高, 禅定怎样好也是走不出去, 这" 业" 将会
产生障碍, 不执著是除了无贪且具智慧才是, 不然乱作一通到那去都不知到.
若杀生, 是否众生会因为你不执著, 所以就不恨你呢? 过失杀人, 我们看
死者的亲属是否都是:"没关系..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这般表现呢? 别人
( 众生) 怎麽看待你, 取决於你和他的互动关系, 所以千万别以为不执著则怎
麽作都好
孔子有一句话, 很适合用来说明不执著:"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不执著是有智慧的, 所以有所不为而远离杀盗淫妄....等缠缚; 对於守戒
, 六度万行, 修学佛法, 禅定乃至证果相, 不执著是虽然作这些事情, 然而无
所念著, 不自念我有持戒因此不生慢心, 不自念智慧乃至度生等种种作为之相
, 因此" 离相去障"; 若是对这些美善的事本身有所执著, 那麽作这些事同样
会有障碍发生, 比如我慢, 这就是很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