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1
婴愚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前言说到跋陀和菩萨是如何问般舟法门的?和阿难又
有何关系?我们这就来看看:

【十方版般舟经】(不列页数,稍整理)
<<<<<<<<<<<<<<<<<<<<<<<<<<<<<<<<<<<<<<<<<<<<<<<<<<<
[跋]陀和菩萨从坐起正衣服。叉手长跪白佛言。愿欲有所问。
既问者欲有所因故。天中天听我言者。今当问佛

佛告[跋]陀和菩萨。所因故者便问。佛当为若说之。

[跋]陀和菩萨问佛言。

菩萨当作何等三昧。
所得
1.智慧如大海如须弥山。
2.所闻者不疑终不失人中之将。
3.自致成佛终不还。
4.终不生愚痴之处。
5.豫知去来之事。
6.未曾离佛时。若於梦中亦不离佛。
......(下略)

90心一反念佛悉在前立。
91一切适不复愿。适无所生处。
92十方不可计佛刹,悉见闻诸佛所说经。一一佛比丘僧悉见。

====(要点始)=================================
1.是时不持仙道罗汉辟支佛眼视。
2.不於是间终,生彼间佛刹尔乃见。便於是间坐悉见诸佛。
3.悉闻诸佛所说经。悉皆受。
4.譬如我今於佛前。面见佛菩萨。如是未曾离佛。未曾不闻经。
====(要点终)=================================
佛告[跋]陀和菩萨。善哉善哉。
所问者多所度脱多所安隐。於世间人民不可复计。
天上天下悉安之。
>>>>>>>>>>>>>>>>>>>>>>>>>>>>>>>>>>>>>>>>>>>>>>>>>>>>

  跋陀和菩萨这一问就将近百条,他的意思是菩萨应当要
完成什麽三昧才能得到那92条的能力呢?光看看他的开头第
03条就是“自致成佛”耶。

  90条,心念一转佛就在面前。
  91条,适(前往)无所生处,那就是入涅盘了。
  92条,十方一切佛都能见闻那些佛所说的经典,而且还
  能一一见到佛和当地的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後面的要点:

1.当92条实现的当时不是靠“仙道、罗汉、辟支佛”的眼视。
  也就是没有任何仙眼、天眼、辟支佛眼的神通能力。

2.不是往生到那个佛刹才看得见喔,而是在这里坐著就看到。

3.听到诸佛所说的经便能记住。(可不能一目十行,过目即忘)

4.就像他当时面见世尊,面见诸菩萨一样。

  这真够呛的,一出手就直问成佛法,而且是“在没有任
何神通之下”。

  代志不但大条,而且不少条。跋陀和菩萨是真的这样问
的吗?有没有别的经典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有的。跋陀和菩萨意译是贤护菩萨,诸位看倌请看:

《大集经》【贤护菩萨品】
<<<<<<<<<<<<<<<<<<<<<<<<<<<<<<<<<<<<<<<<<<<<<<<<<<<<<<<<<<
T13n0416_p0873a04(18)
            □尔时贤护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
p0873a05(03)□我於今者欲得谘问如来应供等正觉。心中所疑。
p0873a06(01)□不审世尊。见垂听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如来世尊随汝所疑。恣汝所问。
为汝宣释令汝欢喜。

时彼贤护菩萨。既蒙听许复白佛言。
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何等三昧。而能得彼大功德聚。

1.云何得入多闻大海获智慧藏问无疑惑故。
2.云何复得无意戒聚不失成就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退减故。
复
3.云何得不生愚痴邪见空处故。
4.云何当得宿命智遍知去来故。
5.云何当得不离奉见诸佛世尊听闻正法乃至梦中故。
6.云何当得殊特端正上妙色身具足威仪众生乐见故。
----(略)
115.云何当得一切世间行能舍世间诸相故。
116.云何当得广大神通随顺诸佛神通满足欢喜故。
117.云何当得一刹那时间行。即能遍至一切诸佛前故。
复
118云何当得住此佛刹遍见一切十方诸佛听闻正法供养众僧。
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实未得世间五通。而亦未舍此世界身。
亦无生彼诸佛国土。唯住此土见馀世界诸佛世尊。
悉闻诸佛所宣正法。一切听受如说修行。

世尊。譬如今时圣者阿难。於世尊前亲闻法已。
皆悉受持如说奉行。
彼诸菩萨身居此土不至彼界。而能遍睹诸佛世尊。
听闻法已悉能受持。
如说修行亦复如是。从是已後一切生处。
常不远离诸佛世尊听闻正法。
乃至梦中咸若斯也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
贤护。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妙义。
汝为利益一切世间诸众生故。亦为安乐诸众生故。
复为怜愍诸天人故。
>>>>>>>>>>>>>>>>>>>>>>>>>>>>>>>>>>>>>>>>>>>>>>>>>>>>>>>

  这里 118条和【十方版】一样,也是要求在“没有任
何神通也不是往生之下”得到此一三昧的功德。

  这里就举阿难为例子,因为他当时也是没有神通的学
者,没有“世间五通”更不用说出世间的六通了。此一法
门要随时听闻任意佛的正法,就算在梦中也是一样。

  咦?这种好事闻所未闻,有如此便利之法?是否强世
尊所难呢?谁知道世尊非但没有难色,反而轻松的说“善
哉善哉,你是为了天人和众生而问..”好像跋陀和菩萨问
的这法门像一块素蛋糕。

  同学们,这跋陀和菩萨何等来历?而能问利益一切世
间众生使众生随时听闻任一佛刹法典而修行的大法?世尊
为何轻松不惊?稍後再来分解。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Tue Jan 6 05:37:1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2
root
> 尊所难呢?谁知道世尊非但没有难色,反而轻松的说“善
> 哉善哉,你是为了天人和众生而问..”好像跋陀和菩萨问
> 的这法门像一块素蛋糕。
>   同学们,这跋陀和菩萨何等来历?而能问利益一切世
> 间众生使众生随时听闻任一佛刹法典而修行的大法?世尊
> 为何轻松不惊?稍後再来分解。

  等不及啦!自己先找出来看。

经文:
***********************************************************************
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

不於是间终。生彼间佛刹乃见。便於是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

从三昧中悉能具足。为人说之。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女人名须门。

若复有人。闻□女人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女人。是时各各思念

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意即为动。便於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

皆在罗阅□国。同时念。各於梦中到是□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
看到这一段觉得世尊说法颇人性化,这麽一解释还真容易懂。

经文: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为念佛。佛告[台-台+(□-□+又)]陀和。菩萨於三昧

中谁当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坻达菩萨。须真天子。及时知是三昧者。有

行得是三昧者是为证。何等为证。证是三昧知为空定。佛告[台-台+(□-□+又)]

陀和。乃往去时有佛。名须波日。时有人行出入大空泽中不得饮食饥渴而卧。出

便於梦中得香甘美食。饮食已其觉腹中空。自念一切所有皆如梦耶。佛言。其人

用念空故。便逮得无所从生法乐。即逮得阿惟越致。如是[台-台+(□-□+又)]陀

和。菩萨其所向方。闻现在佛。常念所向方欲见佛。即念佛不当念有。亦无我所

立。如想空当念佛立。如以珍宝倚琉璃上。菩萨如是见十方无央数佛清净。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空三昧丁福堡佛学辞典的解释是:(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
「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
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

有两个疑问,有三解脱的本事了为什麽还要需要见佛?

如果用其它方法得空三昧也可以坐在家中就见佛说法吗?

经文:
************************************************************************
於三昧中立。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何以故。如是[台-台+(□-□+又)]陀和。

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

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
************************************************************************
看到这里,虽说没神通就能持佛力得见佛,但是怎麽感觉这块素蛋糕也是颇难消化

的哩!?
Fri Feb 20 02:40:0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3
婴愚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的这法门像一块素蛋糕。
> >   同学们,这跋陀和菩萨何等来历?而能问利益一切世
> > 间众生使众生随时听闻任一佛刹法典而修行的大法?世尊
> > 为何轻松不惊?稍後再来分解。
>   等不及啦!自己先找出来看。

    呵呵..真用功啊,你是世尊的好弟子。^^b

> 经文:
> ***********************************************************************
> 是菩萨摩诃萨。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
> 不於是间终。生彼间佛刹乃见。便於是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
> 从三昧中悉能具足。为人说之。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女人名须门。
> 若复有人。闻□女人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女人。是时各各思念
> 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意即为动。便於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
> 皆在罗阅□国。同时念。各於梦中到是□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font>
> ***********************************************************************
> 看到这一段觉得世尊说法颇人性化,这麽一解释还真容易懂。

  上面这段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

> 不於是间终。生彼间佛刹乃见。便於是间坐。见阿弥陀佛。闻所说经悉受得。
> 从三昧中悉能具足。为人说之。

  要不要试著解读看看?请用白话,若使用任何术语来解这段是
  一定会零分的。


> 经文:
> ***********************************************************************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如是为念佛。佛告[台-台+(□-□+又)]陀和。菩萨於三昧
> 中谁当证者。我弟子摩诃迦叶。因坻达菩萨。须真天子。及时知是三昧者。有
> 行得是三昧者是为证。何等为证。证是三昧知为空定。佛告[台-台+(□-□+又)]

  这一段是“印证人”,没证空的人是无法了解“空”是如何“可得”的。
  请再参照阿含里的“得空”原理和方法。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空三昧丁福堡佛学辞典的解释是:(术语)三三昧之一。智度论五曰:
> 「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知一切诸法实相。所谓毕竟空,是名空,是名空三昧。复
> 次十八空,是名空三昧。」就因而言,则为三三昧。就果而言,则为三解脱。
> 有两个疑问,有三解脱的本事了为什麽还要需要见佛?
> 如果用其它方法得空三昧也可以坐在家中就见佛说法吗?

  请由安般入手。智度论读久了【智】商的【度】数
  不一定会提高,它只确定能让我的枕头加高。

> ************************************************************************
> 於三昧中立。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何以故。如是[台-台+(□-□+又)]陀和。
> 是三昧佛力所成。持佛威神。於三昧中立者。有三事。持佛威神力。持佛三昧力。
> 持本功德力。用是三事故。得见佛。
> ************************************************************************
> 看到这里,虽说没神通就能持佛力得见佛,但是怎麽感觉这块素蛋糕也是颇难消化
> 的哩!?

  因为你吃素太久了。我是学老迦叶吃鱼的。不过老迦叶吃了有
  钙质可以久住人间,老身的吃了成了“盖质”无明越来越无明。

  稍安勿□啦,新年还没到动笔的时候,加上最近铁价上涨,都
  买不到锅盖了,连沟盖都不见了,所以蜂窝不能乱捅。观察看
  看到三月二十一是否铁价会变壁纸价再说啦。

--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Fri Feb 20 16:14:1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4
root
> > 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女人名须门。
> > 若复有人。闻□女人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女人。是时各各思念
> > 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意即为动。便於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
> > 皆在罗阅□国。同时念。各於梦中到是□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font>
> > ***********************************************************************
> > 看到这一段觉得世尊说法颇人性化,这麽一解释还真容易懂。
>   上面这段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

    嘿.. 看来精彩可期。感觉世尊的课外教材可真是荤素不忌啊!

>   稍安勿□啦,新年还没到动笔的时候,加上最近铁价上涨,都
>   买不到锅盖了,连沟盖都不见了,所以蜂窝不能乱捅。观察看
>   看到三月二十一是否铁价会变壁纸价再说啦。

    看来我等小小子得安份点儿安般去,练练身子,否则到时马蜂

    到处乱螫人,得快点儿跑到国外逃命去。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释放心灵的尘埃                     BudaFeeling
◆ 修改: 04/02/21 22:56:52 <218.175.135.132> 
Sat Feb 21 22:46:2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般舟迷思】《5-我要的不多》
#5
欧搭散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 譬若有人。闻堕舍利国中。有□女人名须门。
> > > 若复有人。闻□女人阿凡和梨。若复有人。闻优陂洹作□女人。是时各各思念
> > > 之。其人未曾见此三女人。闻之□意即为动。便於梦中各往到其所。是时三人
> > > 皆在罗阅□国。同时念。各於梦中到是□女人所与共栖宿。其觉已各自念之。□/font>
> > > ***********************************************************************
> > > 看到这一段觉得世尊说法颇人性化,这麽一解释还真容易懂。
> >   上面这段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
>     嘿.. 看来精彩可期。感觉世尊的课外教材可真是荤素不忌啊!
> >   稍安勿□啦,新年还没到动笔的时候,加上最近铁价上涨,都
> >   买不到锅盖了,连沟盖都不见了,所以蜂窝不能乱捅。观察看
> >   看到三月二十一是否铁价会变壁纸价再说啦。
>     看来我等小小子得安份点儿安般去,练练身子,否则到时马蜂
>     到处乱螫人,得快点儿跑到国外逃命去。

要出国??
我还没准备好,记得先通知一声!!
应该丢的东西,我都还没丢!!
该练的也还没开始练,这样我会措手不及的.
Sun Feb 22 10:58:4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