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INUO (秋寒)》之铭言:
> 慈悲亦是一种情绪的波动..
> 一般人大都会落入这种情绪中,就像一些八点档的经典对白
> 我所做的都是为你好....
> 修行人则是在避免落入...
大慈大悲的菩萨,不会天天在演八点档吧 ^^"
※ 引述《GlaringStar.bbs@ptt.cc (点一盏心灯n之铭言:
> 那世尊为什麽没有那种情绪 但是人们都说他慈悲呢
> 还有为什麽要修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
◎ 翻开经典,直接向世尊请教◎
《长阿含经》(CBETA,T01, no. 01, p. 52, a11~14)
「佛言。除□恚已。然後得慈。」
从同段中,可知:悲心可除憎嫉。喜心可除忧恼。舍心可除憎爱。
《杂阿含经》(八一五经)
「修慈心。断□恚。」
《杂阿含经》(九一六经)
「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恚。广大无量。」
《中阿含经》(CBETA, T01, no. 26, p. 439, b3~7)
「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
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杂阿含经》(七四三经) [对禅坐满有帮助的]
「修习慈心,为何所胜?修习悲.喜.舍心,为何所胜? ...
心与慈俱多修习。於净最胜。悲心修习多修习。空入处最胜。喜心修习多
修习。识入处最胜。舍心修习多修习。无所有入处最胜」
登上山顶,可以看得非常远,心胸开阔、心旷神怡。修慈悲喜舍,
去除贪□痴,虽在人世间,也能心胸开阔,心无量,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决不是像八点档里的「我所做的都是为你好....」,
有了「我、你、为你好、要求回报…」怎样都不能得自在、无量心。
ps:
现代若真的想学佛,听世尊怎麽说,手边一定要有Cbeta电子佛典。
才不会人家说了就信,或者徒增怀疑。从电子佛典的比对,很快就能
找出佛法的原味,也如同当面请教 世尊问题般。
上面提及的经典,是用电子佛典关键字搜寻而得,可从下面网址下载
http://www.cbeta.org/result/htmlhelp.htm 阿含部类
在本站 BudaDigest 版,以关键字搜寻,也能找到些相关经文。
在本站 BudaTech 佛典电子化讨论版 可下载 Cbeta 电子佛典光碟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板 - 禅修的心态与调适讨论 BudaSitting
◆ 修改: 04/01/11 12:42:12 <61.217.13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