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教几个问题
#1
一心称名
诸位大德安好
有几个问题请帮忙解说谢谢
1.为何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2.要如何完整的修金刚经法门?
  该法门的主师(神)是那位师尊?
3.金刚经云世尊曾经轮回5百世作忍辱仙人.
  请问世尊是如何忍辱精进的?以及是否有轮入畜牲道?
4.世尊曾预言弥勒菩萨师尊在寿及4千岁後(约人间56亿7千万年)
  入世说法成佛.请问为何天人们会有寿命的限制?
  以及寿命终时的去处为何?
谢谢解说
南无阿弥陀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2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诸位大德安好
> 有几个问题请帮忙解说谢谢
> 1.为何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 2.要如何完整的修金刚经法门?
>   该法门的主师(神)是那位师尊?

嗯…这两个问题已由DavidChiou回答过了说…

不过,算我爱讲话,不好意思,请让我多讲一点。
我曾听过这样的禅宗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僧问:「什麽是佛性?」(或者「什麽是佛祖东(西)来意?)

另一僧反问:「什麽不是佛性?」

因此,基於上述的故事,如果您能回答什麽是佛性,那麽,必然能回答什麽不是佛性
,如果知道什麽不是佛性,那麽,就能解答您的提问:佛性为何是「不善不恶,不垢
不净」。如果您不能回答什麽不是佛性,那麽,「不善不恶、不垢不净」只不过是试
图用语言文字来描绘「什麽是佛性」。

这就好像有人问;「什麽是佛教?」,某僧想了想,只用最简单的十六个字回答:「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禅宗讲不入文字,一讲便错,但有人问,还是要讲,所以总是用最简单以及我们难以
理解的语言、行为来说明,同时,禅宗也比较注重实际的体验,不注重语言游戏,觉得
用语言来讲佛性是讲不清楚的,所以,才会反问「什麽不是佛性?」

所以,我们必须将「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放入上述的禅宗的脉络来理解,
那麽,我们就会知道,这样的提问是有些不适宜的。

或许我们该回归基本面,从「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入手,在这样的修持中,我们
或可明白与自证自知什麽是真正的佛性,也不需旁人来解说,落入言诠。

至於金刚经法门,有人归纳为般若法门中的一种,我不知道该法门的主师是谁。不过
,若您要找自身的本地,以下的资料可以参考:

http://www.cbs.ntu.edu.tw/2004/12guardian.php

> 3.金刚经云世尊曾经轮回5百世作忍辱仙人.
>   请问世尊是如何忍辱精进的?

在金刚经中曾提及,世尊是忍辱仙人时,於割截身体时
不起我相、人相、寿相…等等诸相。另,本人用网路□寻
得到以下的资料,宣化上人对世尊如何忍辱精进有一些描述:

      在《金刚经》上说,佛於往昔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行,
在山□头修行,手指甲长得有一尺那麽长,头发长得也不知有
几尺长了,总而言之,头发也长得很长的。头上边呢,有小雀
鸟在那儿□窝,到处有小雀鸟。还有,他面上都可以种菜了,
为什麽面上可以种菜呢?因为面上泥土厚了。面皮厚,种上菜
,长得菜又肥又嫩的,比万佛圣城的苋菜还好吃。是这样的,忍
辱仙人本来就受不了了,你看,面上那麽多泥土,应该洗一洗了
,他还忍著,泥土愈多愈好。

      小雀鸟在头上造小巢,他也不动它,随它在那儿造去,他
一动它,就怕小雀鸟吓得掉魂了。若他也会说小雀鸟的话,可以
给它收收魂,叫叫魂;若他不会说小雀鸟的话,却把小雀鸟吓死
,他觉得这也错因果了,所以啊,他在那儿忍著。那麽头上呢?
大概头上也长了很多虱子,这虱子就在那儿咬他的肉,吸他的血
,他也说,哦!忍人所不能忍。在那□忍著,忍著,忍著...修忍
辱行,做忍辱仙人。


      偏偏歌利王带了一班宫娥、彩女、嫔妃,到山上去打猎,
hunting, go to hunt!歌利王见著獐罴野鹿,就去追打这獐罴野
鹿,那时候用箭、用刀、用枪、飞刀,看到那只鹿,用一只镖把鹿
钳住了,此时也就什麽都不顾,什麽都忘了,把他那些宫娥、彩女
也都忘了。那些宫娥、彩女也都无所事事,就各处去探险,各处去
找东西看,一找就找到忍辱仙人这地方来了,离远远的一看,这些
宫娥、彩女都是胆小的,啊!你看那是什麽?是不是鬼呀?「哦!那
不是鬼,是妖精吧?你看看,那麽得意的,那麽奇怪的!」她们就很
害怕,虽是怕,但又好奇,又想看看究竟是怎麽回事,於是乎就有这
胆子大的往前走去问他:「喂!你是个什麽?」这忍辱仙人说:「我
是个人哪!」他一说话,这些宫娥、彩女就说:「这不是怪物,不是
个妖怪,他还会说话呢!」「那麽你在这□干什麽呢?」他说:「我
在这□修忍辱行啊!」

      「修忍辱行是干什麽呢?」「就是不论谁骂我,我就忍著;谁
打我,我也忍著;什麽人欺负我,我也忍著;无论什麽事情,我都忍
著。」这宫娥、彩女说:「你忍得了吗?」「我当然忍得了,你现在
把我杀了,我也忍著。」宫娥、彩女一听,这是很少有的一个人啊!
於是乎这个也到那儿摸摸他的头,那个也去摸摸他的衣股,就说:「
那你脸上生的这个菜,我可以拿回去吃吗?」他说:「啊!可以。」
正在这儿讲得很热闹的时候,歌利王打猎打完了,就又想起他的宫娥
、彩女:「嘿!她们都跑到什麽地方去了呢?」於是乎就各处去找。
一找,听这些宫娥、彩女在山洞的那个地方吱吱喳喳的吵得很厉害,
歌利王也就找到这个地方来了。


     到这个地方来一看,这地方坐了一个长头发、长胡子,邋邋遢遢
的人。歌利王说:「喂!你干什麽?你在这□干什麽的?」忍辱仙人就
说:「我是在这□修忍辱行的。」歌利王说:「你忍什麽?」他说:「
我忍□谁骂我,我也不出声;谁打我,我也不还手;谁把我杀了,也没
有关系!」「哦!这样子呀!我不相信你是这样子,你在这□修忍辱,
为什麽你要调戏我的宫娥、彩女?你要引诱她们?」忍辱仙人说:「我
没有引诱她们,我也没有调戏你的宫娥、彩女。」歌利王说:「你真能
忍吗?」忍辱仙人说:「真能忍!」「真能忍?好!我把你的手割下一
只,看你忍不忍?」拿出宝剑把他的手剁下来一只,问他:「你能忍不
能忍?」忍辱仙人说:「我能忍。」又把另外一只手剁下来,说:「你
还忍不忍?你到底是能忍不能忍?」忍辱仙人说:「我能忍。」歌利王
说:「我不相信,你专门讲大话,你心□痛得不得了,很痛恨我,你还
说能忍。好!你能忍,把你的脚也剁下来。」一剑就把脚也剁下来。说
:「你还能忍不能忍?」他说:「我还能忍。」歌利王就拿宝剑又把另
外一只脚剁下来,把两只手两只脚都剁下来,还问:「你能忍不能忍?
」忍辱仙人说:「我还能忍。」「能忍又有什麽证明呢?」你看歌利王
厉害不厉害!

    人家说能忍,他还要证明!忍辱仙人说:「你剁我的四肢,我若生
□恨心,我这手足就不能恢复如初,不能再长出来;我若能忍的话,没
有□恨心,我这四肢就能恢复如初,还能长出来。」说完这话,这手脚
又都长回来,没有断,也不用接骨的医生就接上了,也长正了。歌利王
就讲:「这真是个妖怪呀!手脚都被剁下来,却又接上了,这真是奇怪
得不得了!」又想用宝剑把他乱斩一顿。正在这个时候,护法天龙八部
都震怒了,又刮大风,又下大雨,又下雹子打歌利王,歌利王一见到这
种情形,也生大忏悔了,「哎呀!我真是不对呀!我怎麽这样欺侮一位
修道人!我真是造罪业了。」

    这麽一忏悔,护法天龙八部也就不震怒了。忍辱仙人就说:「好了
!你虽然是剁去我的四肢,但是我不□恨你,不但不□恨你,等我成佛
的时候,我要先度你成佛,如果你不成佛,我也不成佛。」所以,这个
忍辱仙人,就是往昔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这歌利王就是□陈如。因为有
这种因缘,释迦牟尼佛一成佛之後,便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
发的愿力、誓言,先度这五比丘。□陈如□他就是最先悟道的,正是和
释迦牟尼佛预先给他授记的这种预言互相契合,所以就叫□陈如为最初解。


资料来源:http://buddhanet.com.tw/shuanha/sh-010.htm


>以及是否有轮入畜牲道?

世尊曾入畜牲道,如猴王、孔雀王…等等,依稀记得佛光版
的阿含经中曾整理出世尊好几世的身世,有空可以至图书馆
找找佛光版的四部阿含经(杂、中、增一、长),因为我忘
了是这四部中的哪一部,所以,您得再找找。


> 4.世尊曾预言弥勒菩萨师尊在寿及4千岁後(约人间56亿7千万年)
>   入世说法成佛.请问为何天人们会有寿命的限制?

因为天人仍属六道之中,当未解脱,因此,仍会随业力流转,如地
藏菩萨本愿经中也曾记载,若有天人,天福已尽,当堕於恶道,见
菩萨形、像,即可转增天福。所以,只要未出三界,天人也是随其
业力所转(同时,我们由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记载看出地藏菩萨的
威神力)。

>   以及寿命终时的去处为何?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真的很难说,但只要未出三界,仍依其业力流转。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修改: 04/01/29 14:29:44 <210.58.60.74> 
◆ 修改: 04/01/29 15:00:46 <210.58.60.74> 
Thu Jan 29 14:23:2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3
css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诸位大德安好
> 有几个问题请帮忙解说谢谢
> 1.为何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有人问「善恶」事?
答:「无善无恶。」
「善恶何来?」
「比较而来。」答。
「如何开悟?」
「不牵挂善恶事,善恶都是自己想的,天下的万事万物同出於本源的,
也同时存在这宇宙之间。其实开悟者的眼中,并无善恶之分,
因为同是宇宙自然界的一份子,享受同样的天地啊!」

「何谓善人?何谓恶人?」
「如此说,善人心如天,恶人心如地。天地皆有其功用,
德泽与罪孽也非绝对,在内在的真我之中,有了罪孽才会产生德泽啊!
这是互相衬托的,请仔细思之。」

所以,如此写:
「光明」就是「善」吗?「黑暗」就是「恶」吗?
「公」就是「善」吗?「私」就是「恶」吗?
「赞扬」就是「善」吗?「骂人」就是「恶」吗?
「济人」就是「善」吗?「杀人」就是「恶」吗?
「食素」就是「善」吗?「食荤」就是「恶」吗?
其他…………。

有人说,有黑暗,才反映光明。先要有私,才会努力为公。
骂人是为了将来的赞扬,杀人刑罚是抑恶,等於济人。食荤是超度,
比食素更积极。……。在明眼人的眼光之中,「恶」是来考验「善」的,
更明白的说,「恶」是来帮助「善的」。

实实在在的告诉世人,最成熟的境界:
忘掉善。
忘掉恶。
无我。无他。 (金刚经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完全没有善恶的分别。
如此,天地合一,放纵自如,千变万化,可以随意自在矣!

(二)
常问:「假如没有人的时候,什麽又是善?什麽又是恶?」
答:「无善无恶。」
常问:「假如有人的时候,善恶如何来?」
答:「比较而来,接触而来。」
是啊!说:「善恶之观,如此而已。」

「善恶」由「接触」(染)而来,我有二个比喻:
佛本行经:
世尊与长老难陀,共入迦□罗婆苏都,至一卖鱼店,告难陀曰,
汝入此鱼店,取彼铺腐鱼上之茅草一把,难陀如世尊教,取之。
佛复告曰,汝少时捉之,而後放地。难陀捉彼草,经一时间,放之於地。
尔时佛告难陀,汝嗅自手,汝手有何气?难陀答曰:世尊!唯有不净腥臭。
佛即告难陀,实然!若人亲近诸恶知识,共交为朋友者,少时恶业染习,其恶名远闻。

佛本行经:
世尊又与长老难陀,共至香舍,告难陀,汝取此店之香囊来,难陀依佛教,
取店上香。佛又告难陀,汝一漏刻间,持其香而後放地!难陀如命,
经一刻间,放於地上。尔时佛告难陀,汝今当自嗅手,其手作何等香也?
难陀白佛言:世尊!其手香气微妙不可量。佛告难陀,实然!
若人亲近诸善知识,常自随顺,习染其德,又得举大名。

佛告比丘:
近香则香。
系鱼则腥。
渐染□习。
各自不觉。

在这二段经文之中,以「香」表示「善」,以「臭」表示「恶」,
完全说明了「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之理。这是「善恶」由接触及比较而来。

而在开悟者的眼中:
超然於香臭之上,超然於美丑之上,超然於好坏之上,超然於黑白之上,
超然於是非之上,超然於对错之上,超然於喜怒之上,当然更超然於善恶之上。
能消解「善恶」。混同「善恶」。
达到「无善无恶」。


> 2.要如何完整的修金刚经法门?
>   该法门的主师(神)是那位师尊?
> 3.金刚经云世尊曾经轮回5百世作忍辱仙人.
>   请问世尊是如何忍辱精进的?以及是否有轮入畜牲道?
> 4.世尊曾预言弥勒菩萨师尊在寿及4千岁後(约人间56亿7千万年)
>   入世说法成佛.请问为何天人们会有寿命的限制?
>   以及寿命终时的去处为何?
> 谢谢解说
> 南无阿弥陀佛
Sat Jan 31 00:42:0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4
爱做梦的小孩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诸位大德安好
> 有几个问题请帮忙解说谢谢
> 1.为何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佛性「不垢不净」大概可以肯定,至於是不是「不善不恶」则不清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里头只提到「不垢不净」末提到「不善不恶」。
> 2.要如何完整的修金刚经法门?
>   该法门的主师(神)是那位师尊?

    有一本《金刚顶经》可参考本版精华区蔡老师的旧文、旧信。

> 3.金刚经云世尊曾经轮回5百世作忍辱仙人.
>   请问世尊是如何忍辱精进的?以及是否有轮入畜牲道?

    燃灯佛授记在前,在《金刚经》上下文提到「...则燃灯佛不予我授记...」
    意思是: 燃灯佛为何会授记释迦佛,是有道理的(可参考本版精华区
    不错的参考书,《学佛群疑》--有关授记的观念)

    大菩萨作五百世忍辱仙人,这样就很好理解了。

> 4.世尊曾预言弥勒菩萨师尊在寿及4千岁後(约人间56亿7千万年)
>   入世说法成佛.请问为何天人们会有寿命的限制?
>   以及寿命终时的去处为何?

    天人升天後作三种观察: 以何因缘来? 从何处来? 将往何去?
    (可参考百业经的故事<宁玛派参考书集--3>)

    南无阿弥陀佛
2004年 1月31日 11:52:30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5
心猿
※ 引述《sicii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 诸位大德安好
> > 有几个问题请帮忙解说谢谢
> > 1.为何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       佛性「不垢不净」大概可以肯定,至於是不是「不善不恶」则不清楚...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不增不减。」
>        里头只提到「不垢不净」末提到「不善不恶」。
里面六个不是用来形容诸法空相。
并没有提到佛性。
Sun Feb 1 18:37:3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6
心猿
※ 引述《css (css)》之铭言:
> ※ 引述《tty (一心称名)》之铭言:
> 所以,如此写:
> 「光明」就是「善」吗?「黑暗」就是「恶」吗?
> 「公」就是「善」吗?「私」就是「恶」吗?
> 「赞扬」就是「善」吗?「骂人」就是「恶」吗?
> 「济人」就是「善」吗?「杀人」就是「恶」吗?
> 「食素」就是「善」吗?「食荤」就是「恶」吗?
> 其他…………。

如果杀人不是恶,那你约个时间过来让我杀杀看。
如果要忘掉善恶,那麽你为何害怕被杀?

掰一堆歪理,不如亲身去试试。
Sun Feb 1 18:56:2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7
爱做梦的小孩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       佛性「不垢不净」大概可以肯定,至於是不是「不善不恶」则不清楚...
>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       不增不减。」
> >        里头只提到「不垢不净」末提到「不善不恶」。
> 里面六个不是用来形容诸法空相。
> 并没有提到佛性。

    不好意思,如果提到「不垢不净」,经文是想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至於那一部经有提到「佛性」两个字,知道的人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2004年 2月 1日 21:44:34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8
心猿
※ 引述《sicii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 >       佛性「不垢不净」大概可以肯定,至於是不是「不善不恶」则不清楚...
> >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 > >       不增不减。」
> > >        里头只提到「不垢不净」末提到「不善不恶」。
> > 里面六个不是用来形容诸法空相。
> > 并没有提到佛性。
>     不好意思,如果提到「不垢不净」,经文是想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至於那一部经有提到「佛性」两个字,知道的人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不好意思。
其实我也搞不懂佛性是什麽。

佛性好像是後期佛教才出现的名词。定义也满混乱的。
Mon Feb 2 01:14:53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9
一心称名
※ 引述《mmonkey (心猿)》之铭言:
> >     不好意思,如果提到「不垢不净」,经文是想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 >     至於那一部经有提到「佛性」两个字,知道的人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 不好意思。
> 其实我也搞不懂佛性是什麽。
> 佛性好像是後期佛教才出现的名词。定义也满混乱的。


>>先谢谢诸位善知识的解说
>末学对"佛性是不善不恶.不垢不净"之说的出处及说法也是有疑问的
>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悟法传衣第一章
 师云: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六祖大师的名揭: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也是说自性本是清净无染的
>
>但是为何现在的说法却变成不善不恶.不垢不净的
 真是奇怪?
>请求能解说的大德开示
>祝顺利
>弟子合十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2004年 2月 2日 10:33:05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10
BBCALL
※ 引述《sicii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至於那一部经有提到「佛性」两个字,知道的人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佛性」为如来藏之异名,属於真常系如来藏思想,此派哲学主导中国佛教千年之
久,尤其是天台、华严两宗的兴起之後,中观、唯识哲学便逐渐落寞,如今,主导
台湾佛门的两大宗派,为禅、净两门,亦是属於此真常系。

奠定中国佛教中心思想的两本巨作是《大乘起信论》〈约为西元四00年〉〈作者
为谁,古有争议〉及《佛性论》,作者是天亲菩萨(又名世亲, Vasubandhu)〈约
为西元五五八年〉,或是真谛所写,其中,《起信论》虽源於《宝性论》,但对
「佛性」一词之时,仅是说它为「常」,而《佛性论》中,却是有精彩的说明。
《佛性论》虽也是参照《宝性论》而写成的,不过,更多之处是引用含如来藏思想
的《无上依经》。

探讨如来藏思想之源头,最早则是约西元250年所出现的《大方等如来藏经》,此
经仅是「信」的经典,以故,对於「佛性」的探讨并不多,再来,所出现的经典便
是较有深度的《佛说无上依经 》及《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了。

探讨「佛性」的经典尚有如下:

不增不减经
大哀经
如来兴显经
大般泥洹经
大般涅盘经
大方等无想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密严经
央掘魔罗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菩萨本生□论
修行本起经
大方等大集经

等等...............

论述则尚有不太出名的《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
∵☆.。∴★·.∴☆∵
∵.¨千尺鲸喷洪浪飞¨□∴
· 一声雷震清飙起.∵
□□□□ BBCALL □□□□ 
2004年 2月 2日 14:44:25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11
秋寒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mmonkey.bbs@cbs.ntu.edu.tw (心猿)》之铭言:
: ※ 引述《css (css)》之铭言:
: > 所以,如此写:
: > 「光明」就是「善」吗?「黑暗」就是「恶」吗?
: > 「公」就是「善」吗?「私」就是「恶」吗?
: > 「赞扬」就是「善」吗?「骂人」就是「恶」吗?
: > 「济人」就是「善」吗?「杀人」就是「恶」吗?
: > 「食素」就是「善」吗?「食荤」就是「恶」吗?
: > 其他…………。
: 如果杀人不是恶,那你约个时间过来让我杀杀看。
: 如果要忘掉善恶,那麽你为何害怕被杀?
: 掰一堆歪理,不如亲身去试试。

  呃...他的用意只是在要人不要落入分别吧..
  并不是要否定...
  你举的例子...也是在说...某些情形还是要有分别..
  因为刑场的刽子手....不就常常杀人
  而杀人魔也是常常杀人....同是一件事..不能以同一个角度去看
  这大概就是你们的想表达的看法吧~~
Mon Feb 2 21:45:2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教几个问题
#12
爱做梦的小孩
※ 引述《bv4pr (BBCALL)》之铭言:
> ※ 引述《sicii (爱做梦的小孩)》之铭言:
> >     至於那一部经有提到「佛性」两个字,知道的人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 「佛性」为如来藏之异名,属於真常系如来藏思想,此派哲学主导中国佛教千年之
> 久,尤其是天台、华严两宗的兴起之後,中观、唯识哲学便逐渐落寞,如今,主导
> 台湾佛门的两大宗派,为禅、净两门,亦是属於此真常系。
> 奠定中国佛教中心思想的两本巨作是《大乘起信论》〈约为西元四00年〉〈作者
> 为谁,古有争议〉及《佛性论》,作者是天亲菩萨(又名世亲, Vasubandhu)〈约
> 为西元五五八年〉,或是真谛所写,其中,《起信论》虽源於《宝性论》,但对
> 「佛性」一词之时,仅是说它为「常」,而《佛性论》中,却是有精彩的说明。
    ^^^^^^^^^^^

      是不是说,「佛性」这两字先出现於「论」?

> 《佛性论》虽也是参照《宝性论》而写成的,不过,更多之处是引用含如来藏思想
> 的《无上依经》。
> 探讨如来藏思想之源头,最早则是约西元250年所出现的《大方等如来藏经》,此
> 经仅是「信」的经典,以故,对於「佛性」的探讨并不多,再来,所出现的经典便
> 是较有深度的《佛说无上依经 》及《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了。
> 探讨「佛性」的经典尚有如下:

     请问,最早出现「佛性」两字(如前文所言)是那一部经典呢?
     还是,这些都是论典的讨论而已? 谢谢!
> 不增不减经 大哀经 如来兴显经 大般泥洹经 大般涅盘经 大方等无想经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密严经 央掘魔罗经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菩萨本生□论
> 修行本起经 大方等大集经等等...论述则尚有不太出名的《大乘法界无差别论》。
Tue Feb 3 11:35:41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