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
#1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
   这样的概念符合佛法吗 ? 当有人耍表时,只要我
 们心中想著,对方自有果报,我又何须费心?

   这样的概念可以吗? +_+

--

   两句话(还要比个胜利的姿势)冻一辈子,符合句话解冻,
                                             还要再说。
   理智的人是不骂☆话的~~~小劫贝华丸~~~
Tue Feb 24 12:45:5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2
绿茶
※ 引述《arkii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之铭言:
>    这样的概念符合佛法吗 ? 当有人耍表时,只要我
>  们心中想著,对方自有果报,我又何须费心?
>    这样的概念可以吗? +_+

「耍表」是什麽?

我个人觉得
应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
去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这样才能随缘、自在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3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
※ 引述《GreenTea (绿茶)》之铭言:
> ※ 引述《arkii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之铭言:
> >    这样的概念符合佛法吗 ? 当有人耍表时,只要我
> >  们心中想著,对方自有果报,我又何须费心?
> >    这样的概念可以吗? +_+
> 「耍表」是什麽?

      就是很恶劣。

> 我个人觉得
> 应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

      可是我刚刚很真诚也没有交到朋友,还有
    人跟我说 why should i talk to u..

      不过这我就知道是我的错了,就又跑去很
    真诚的跟别人作朋友,可是好像还被笑,也
    没有交到朋友..........再努力好了。

> 去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 这样才能随缘、自在

--



      戒律为佛法的基础若言学佛须常自律
Tue Feb 24 14:36:07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4
fdm
主动的去交朋友不就是一种"攀缘"吗? ^_^
朋友的问题  一切随缘不强求
用随缘的方式吧!!! ^_^

以上浅见


※ 引述《arkii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之铭言:
> ※ 引述《GreenTea (绿茶)》之铭言:
> > ※ 引述《arkii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之铭言:
> > >    这样的概念符合佛法吗 ? 当有人耍表时,只要我
> > >  们心中想著,对方自有果报,我又何须费心?
> > >    这样的概念可以吗? +_+
> > 「耍表」是什麽?
>       就是很恶劣。
> > 我个人觉得
> > 应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心
>       可是我刚刚很真诚也没有交到朋友,还有
>     人跟我说 why should i talk to u..
>       不过这我就知道是我的错了,就又跑去很
>     真诚的跟别人作朋友,可是好像还被笑,也
>     没有交到朋友..........再努力好了。
> > 去面对它、接受它、放下它
> > 这样才能随缘、自在
Tue Feb 24 14:43:1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5
观心自在自在无碍
※ 引述《fdm (fdm)》之铭言:
> 主动的去交朋友不就是一种"攀缘"吗? ^_^
> 朋友的问题  一切随缘不强求
> 用随缘的方式吧!!! ^_^
> 以上浅见

    不是啦,那有人都没有可聊天谈心的朋友,这样
  太封闭了,不行。这样怎麽交到很好的朋友?


--

   两句话(还要比个胜利的姿势)冻一辈子,符合句话解冻,
                                             还要再说。
   理智的人是不骂☆话的~~~小劫贝华丸~~~
Tue Feb 24 14:58:0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6
这样不行啦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WEINUO (秋寒)》之铭言:
:   概念可以~~
:   但不太符合佛法
:   因为你起这个念
:   所以也要受到果报..(毕竟和菩萨心量不同)
:   好像某个版友的签名档是写寒山与舍得的对话...
:   那更符合佛陀教义...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不过~~一开始都是不容易做到~
:   所以也不用一开始就强迫自己要做到
Tue Feb 24 16:53:20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请问..
#7
adelailly
      要如何让思想不要一直偏向一个方向, 也就就
    是说, 什麽是中道 ??

--


                                               .★*★.
      .★*★.正见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
.  *★ * *   ★ 缘无明行 缘行识 缘识名色 缘名色六处  ..... □  .
Tue Mar 2 22:10:3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8
我爱死小白了 =_=|||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c )
※ 引述《Chosen.bbs@cbs.ntu.edu.tw (adelailly)》之铭言: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要如何让思想不要一直偏向一个方向, 也就就
: >     是说, 什麽是中道 ??
:         没以人知道吗 ??

那就要反问你为什麽思想会一直偏向一个方向呢?

说个大的解释就是心想勿偏一方。

说个小的解释就是要修,
先知道什麽叫正向与逆向,
再试著去控制心想的正向与逆向,
再来定下心念让心不做任何的正向或逆向的思考。

(後面我就没办法了,我目前也没办法把心念定下来......
 我每次定下来都会变成枯定......怪怪的......)

不过老实说中道是不存在的,
只要有中道就表示有「正」与「负」,
就生出差别了,明显是有问题产生,我修学日浅,
实在无法再深入一步,请随意看看就好,
更欢迎各位来指正我思想上的缺佚之处,南无常住十方佛。
Fri Mar 5 19:11:19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9
adelailly
※ 引述《YuGar.bbs@ptt.cc (我爱死小白了 =_=|||)》之铭言:
> ※ 引述《Chosen.bbs@cbs.ntu.edu.tw (adelailly)》之铭言:
>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要如何让思想不要一直偏向一个方向, 也就就
> : >     是说, 什麽是中道 ??
> :         没以人知道吗 ??
> 那就要反问你为什麽思想会一直偏向一个方向呢?

        嗯, 可能因为末学太固执了, 只要固执到某
      件事, 就会一直偏偏向一个方向, 像现在又一
      直偏了, 嗯, 试试你的办法好了.

> 说个大的解释就是心想勿偏一方。
> 说个小的解释就是要修,
> 先知道什麽叫正向与逆向,
> 再试著去控制心想的正向与逆向,
> 再来定下心念让心不做任何的正向或逆向的思考。
--


                                               .★*★.
      .★*★.正见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
.  *★ * *   ★ 缘无明行 缘行识 缘识名色 缘名色六处  ..... □  .
Fri Mar 5 12:18:35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10
root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要如何让思想不要一直偏向一个方向, 也就就
> >     是说, 什麽是中道 ??
>         没以人知道吗 ??
以下经文提供参考:

中阿含经 (卷22)
*****************************************************************
尊者舍梨子复告诸比丘。诸贤。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

得通得觉。亦得涅盘。诸贤。云何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

得通得觉。亦得涅盘。诸贤。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

欲。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

高.放逸.豪贵.憎诤。诸贤。贪亦恶。著亦恶。彼断贪。亦断著。诸贤。

是谓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盘。
*****************************************************************

此段说明中道能得心住, 也就是要把根本的三烦恼断除,种种烦恼随之消灭。

那要如何行中道呢?那就和签名档一样:
*****************************************************************
云何复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盘。谓八

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为八。诸贤。是谓复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

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盘
*****************************************************************

再看看小丁的解释:

  中论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是论说的,用一指神功找出经文:

杂阿含经 (卷10)
*****************************************************************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於二边。

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

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

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
*****************************************************************
一般人因为不了解因缘而产生有无的迷惑分别,生出苦恼。若不受.不取.

不住,心中明明白白了知此为因缘法,苦生时生.灭时灭,并且要能不再疑

惑则是为正见。

接下来阿难进一步说明:
*****************************************************************
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

。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於二边。说於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灭
*****************************************************************
中道离於有无,为因缘法,能灭苦,得涅盘。

最後阐陀比丘得法眼净并做了一个 "空" 的结论:
*****************************************************************
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

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
                            ^^^^^^^^^^^^
欲.灭尽.涅盘。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

所以要思想不要一直偏一个方向,看来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的空观

是可行的,不过就像 世尊 所强调得 修习多修习了!!

以上提供参考之。
Fri Mar 5 12:48:5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11
adelailly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引述《Chosen (adelailly)》之铭言:
> > >       要如何让思想不要一直偏向一个方向, 也就就
> > >     是说, 什麽是中道 ??
> >         没以人知道吗 ??
> 以下经文提供参考:
> 中阿含经 (卷22)
> *****************************************************************
> 尊者舍梨子复告诸比丘。诸贤。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
> 得通得觉。亦得涅盘。诸贤。云何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
> 得通得觉。亦得涅盘。诸贤。念欲恶。恶念欲亦恶。彼断念欲。亦断恶念
> 欲。如是恚.怨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慢.最上慢.贡
> 高.放逸.豪贵.憎诤。诸贤。贪亦恶。著亦恶。彼断贪。亦断著。诸贤。
> 是谓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法次法。得通得觉。亦得涅盘。
> *****************************************************************
> 此段说明中道能得心住, 也就是要把根本的三烦恼断除,种种烦恼随之消灭。

            是吗 ??

            念欲恶『恶念欲亦恶ㄟ』, 那不就专心去作某件事就好了,
          只要没犯戒.

> *****************************************************************
> 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
> 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
>                             ^^^^^^^^^^^^
> 欲.灭尽.涅盘。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 *****************************************************************
> 所以要思想不要一直偏一个方向,看来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的空观
> 是可行的,不过就像 世尊 所强调得 修习多修习了!!

            嗯, 了解.


> 以上提供参考之。

--


                                               .★*★.
      .★*★.正见 正志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方便 正念 正定  ★
.  *★ * *   ★ 缘无明行 缘行识 缘识名色 缘名色六处  ..... □  .
Fri Mar 5 14:14:1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请问..
#12
happy...
    如果一直很喜欢念某个佛号,是不是表示与
  那个佛很有缘→

  南无吉祥摩尼宝生如来应供正偏知
Sun Aug 22 14:48:22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
#13
邱大刚
※ 引述《arkii (happy...)》之铭言:
>     如果一直很喜欢念某个佛号,是不是表示与
>   那个佛很有缘→
>   南无吉祥摩尼宝生如来应供正偏知

    念佛能生欢喜心就是善根 :)

南无吉祥摩尼宝生如来应供正偏知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Wed Aug 25 20:54:18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