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angfu (fangfu)》之铭言:
> > 把 印顺导师跟现代禅一起比较实在没什麽意义
> > 现代禅是现代禅(不是现代的禅,是一个团体「现代禅」) 印顺是印顺
> 首先 请Lucien兄 请先把书读了 再来提出不同的见解 否则鸡同鸭讲 毫无益处
> 现代禅教团的李元松老师对印顺导师的 一些说法 提出不同的辨正 恒毓博士再进
一
> 步就李老师所提出的部分 提出他的根据佛经所理解的不同看法 而不是 如兄所说
的
> 把印顺导师和李老师放在一起比较 请□清
> 也没有人会单纯到把妙天禅师的问题归咎於菩提达摩
> 印顺导师企图□清争议 但是并没有解决 而且可以说 又产生了新的争议 所谓的
人
> 间佛教真是契理契机吗
> 末学知道印顺导师毕生致力於 想去除佛法的流弊 挽回佛法的生机 出发点值得敬
> 佩 付出也不是不辛苦 而且这也是每位佛法的追随者所应该勇於挺身而出的责任
> 但是普化佛法的同时 也浅化了佛法 而且把佛法不共外教的根给拔除了 让佛法几
乎
> 变成了和外教一样的佛教 而不是他所期望的 摆脱一般宗教色彩的佛法
> 佛法不共外教的核心 就是亲证生命得实相 佛所说的法都是可以亲证的 不只是释
迦
> 牟尼佛一人可以亲证 任何人都可以亲证 差别只是时节因缘不同罢了
人间佛教并未俗化佛教,反而是指出佛教的真实性!!
证明众生是可以成佛的,因为佛也是於人间成佛的,所以人间佛教其实是积极的看法
> 印顺导师把实相否定了 例如否定了弥陀 否定了观世音菩萨
> 印顺导师说 他不是一宗一派的宗徒 这一点值得赞叹 本来佛法就没有也绝不可有
宗
> 派之分 这些宗派都是不肖徒子徒孙所搞出来的 而且越搞越离谱 佛法就是佛法
每
> 个人可以就个人根基的不同 选择不同行门深入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和一个宗门 产
生
> 共生死的关系 更何况是宗派之间 互相排挤 这都已经失去了学佛的基本态度
> 佛法 从初转法轮的阿含时期起 以至於最後涅盘 说法四十九年 所说的法都是一
贯
> 的 其核心就是什麽是生命实相 如何依止生命实相 生命的真相是什麽 怎麽生 怎
麽
> 死 以及生到死 死到生的过程为合 我们要如何经营 才符合生命真相
> 末学个人的浅见 印顺导师的问题出在 他先设立了人间佛教这个命题 然後再为这
个
> 命题 找证据 找答案 而且把佛法里 他认为不符合他所设定的人间佛教的内涵的
非
> 去掉不可 才会造就出否定弥陀和观世音的结果出来 说通俗一点 就是和我们常诟
病
> 的警察办案一样 先抓一个人来 再找符合他有罪的证据 而非是 先找证据 再找人
> 这也是为什麽太虚大师会说 他把佛法搞得支离破碎的原因 因为把他要的剪下来
把
> 他用不到 不会用的部分 通通去除
> 相反的 他如果先掌握了佛法的核心 然後绕著这个核心 把历史流变过程中所产生
的
> 流弊□清 还原佛法的真面貌 再根据佛法的核心价值 来想办法导向他的目标命
题
> 人间佛法和实践 而非人间佛教
> 末学敢大胆的说 很多追随他的人 根本不知道他说的和佛在佛经上说的有什麽差
别
> 对他的说法概括接受 加上他是新旧时代转接的时期 唯一投入这样的工作最深入
的
> 人 基本特色是用旧时代的资讯 也就是祖师所留下的 已就文字工具所纪录的 用
较
> 新的文字工具 写出他的书 一般人 相对上比较能够吸收 在说也没有别的可以选
择
> 所以只好全盘接受
> 另外 他说 他深深的被佛法所吸引 但是 可能他把释迦牟尼佛定位在伟大的思想
家
> 的位阶上罢了 把佛陀也看成为凡人 而忽略了佛法中出世间的内涵 把佛法局限在
世
> 间的□围内
> 释迦牟尼佛 不是伟大的思想家 而是生命实相的发现者和亲证者 他发现事实 也
亲
> 证事实 再教我们如何发现 如何亲证 我们只有跟随的份 我们不可能超前他 我们
的
> 角色除了自己亲证之外 唯一能做的就是 扮演媒介者 推广者 我们阐述佛法的目
的
> 是让有缘的众生 更容易亲近佛法 而非做理论上的推演 那些都是没有亲证为根据
的
> 情思忆想和思维想像 佛法非哲学 不适用思辩 不适用推理 因为没有事实根据的
□
> 畴才适用思辩和推理
> 以上是个人浅见
阿含经中佛有言 [先知法住,後知法味]也就是说先理解佛的教法,再进一步亲证实
相,所以借用世俗谛的推理或思维,这也是亲证法味的必须!!
印公甫去世,吾辈实不宜在此时急於论断其所作为的功过是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