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转载]「戒」的随行
#1
BlackJack
转载自 福智佛教基金会http://www.bwmc.org.tw/
已获得 福智佛教基金会同意转载


                              「戒」的随行

-------------------------------------------------------------------------------
-


                                                                  上日下常法师
                                              民国八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於凤山寺

   受戒以後还要持戒,功德才能增长。正受戒时得戒体,然後依照戒法去行持,是为随
行。戒论上的专有名词叫「受体」、「随行」,即所受的戒体(或者所受戒的法体),然
後依体起行。这样的依戒行持,将非法的转成如法,所以随所行处,皆成功德。比如说,
要从生死轮回大海的此岸,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彼岸去,需要一个工具--船或飞机。今天
所得到的戒体,正如渡海的这条船,那时人已经坐在船上,不会掉到海里,可是上了船以
後,如果船不动,你还是浮在无边无际的海里。所以依体起行就如你运用这条船或飞机来
渡越生死苦海,这才是增上戒学的真实意趣。

   正规的随行,所缘的境很广泛。什麽是随行所缘的境?用个大家所熟悉的经验来说明
。我们白天随便做任何事情,任何人过日子,就是从早到晚自然而然地向前推移,不管你
想或不想,时间就是分分秒秒的向前推衍。有时我们对了境,内心会有一种与境相应的明
显念头现起;有时不然,只是胡里胡涂地过去而已。现在了解了佛法,以法来衡准,不管
你在哪一种状态,念头起不起处,所谓不起,是好像并没有明显的心念。例如今天假若我
们不是在这里打七,而是在家里面很轻松的坐在那里,觉得就是这样,说不上来是什麽,
以佛法讲,叫「有覆无记」,这种业不会招集引业,所召感的果是满业。另外,若将电视
机打开来看,心念很明显的生起来了,看得很配自己胃口很欢喜,这是贪相应法;或者不
配自己胃口就排拒它,那是□相应法;痴是永远随转的。这个心念明显现起的贪相应、□
相应,以及心念似乎不现起的痴相应法(有覆无记),都是轮回生死之不善业。

   我们现在没感得恶果,觉得日子还过得满好,那是因为不懂。受了戒以後,就不一样
了。例如还是坐在这里,也许脑筋当中还是没什麽起心动念,就如平常我们做事就这麽去
做了,可是现在在此,内心当中就有种警策的力量在。所以这出家之法(八关斋戒就是在
家居士的出家法)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是像平常我们要怎麽办就怎麽办,虽然你也可
能觉得累了躺在沙发上,可是你心里清楚。怎麽清楚?即照著广论精进的四种方式中的「
暂止息力」,我休息一下,我也是躺在这里、说不上什麽来,这也是无记,但这是「无覆
无记」,不是不善业。受戒後,每当对境时,虽与以前同样的状态,贪心起来了,心里会
警觉到,嗯!今天不随著它;□心起来了,也认清楚,不随著它。那时候就与未受戒前有
个根本的不同处,一个是无贪无□无痴,一个是贪□痴三毒;或者是无记的状态,一个是
好的无覆无记,一个是不好的有覆无记。

   所以持戒者,不是心里好像老有一件事情在做,而是内心当中,会有一种警策的力量
在。比如诸位来到这里,内心当中不知不觉地就有个警策的力量,因为内心当中对此有个
向往、有个恭敬在,你就不会吊儿□当。为什麽同样的境,一个境你会悠悠放任、吊儿□
当;一个境内心当中就有一份警惕、恭敬的心?佛菩萨根本不需要我们对他们恭敬,你吊
儿□当,佛菩萨绝对不会因此而受害,他也不会生气,可是对我们来说,这个结果就完全
不一样了。这就是受戒後的随行,总称持戒。

   戒体是什麽?戒论上说:「警意之缘」。平常对了境,意念起来时,任运都是随顺旧
习气,现在受戒以後,对了境,意念起来时,自己有个警觉之心,警觉到:「啊,不对!
」这就是警策之意。警觉是你自己的心在警觉的,但是要受戒後再对境时内心起这种强有
力的警策心,所以说是警意之缘。受戒时如何用心获得戒体,今天就不细谈了。但有一点
要说明。诸位在这里,因为客观的环境在寺院里,你会警觉,回去以後就不一定能警觉了
。那麽你并未得戒,因为在这地方所生的警觉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的戒体策发的,一
种是因为外面的境缘是寺庙之故而策发的,如果属於前者,你就得戒,如果属於後者,你
就不得,不过功德还是有的。实际上就是我们心里的现象,这起心动念对我们有这麽大的
影响,所以得体就是把握住这个。真正得到了戒体是否随体而行?得了戒体,乃是自己内
心一种警觉的功能。这种功能随著外面的境界现前,而生起警戒,那时你就禁止自己不要
随习气、不随贪□而转,那样做,你正是随戒体而行,如法持戒,反之就非,这一点我们
要分得清楚。

   现时大家到处去受八关斋戒,受了以後到底得不得戒体也不知道。但是,我还是很赞
成,因为至少种了一个善根。现在在这里,为什麽要第三天以後才受?是希望头二天先认
真地忏悔,至诚恳切地皈依,渐渐将皈依的念力相续生起,你内心当中才会真正有这样的
一个最基本的皈依体。若此皈依体为受戒而皈依,那就成了戒体。原则上,很多人都能达
到这最基本的真正的效果。至於这两天受戒後的随行,还是偏重在皈依,因为大家本来的
中心是在皈依,所以缘念的时候,还是缘念皈依,对境时,随分随力去做。

   大家在正受之前先细细的想一想,随行所缘的境,就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对的那些,
就表面上的形态来说没什麽改变,还是早晨起来洗脸、上班、吃饭、下班回家,可是对境
的心情不一样了。但是为什麽以前会生起这种不相应的、让我们去流转生死的杂染业?它
有一个根本推动力,觉得「这个是我要的」、「这个好」,或者有很多事情虽不是我要的
,但是必须透过这个才能得到,比如上班工作,这是苦事不是我要的,但是上班工作可以
赚钱,赚了钱来获得我要的,所以我还是去做。原则上我们忙世间所有的这些事情,所缘
的都有这个基本的推动的力量,即「我要的」,我要的是什麽呢?离苦得乐!这是根本的
问题,每一个人无有例外。正受之前应该提醒自己,我信佛,所以来皈依、所以受戒,佛
告诉我们:「你要的快乐,不是快乐,是苦。」这是一个根本原则,否则讲很多道理没有
用,我们必须体会到我们白天所缘的境,无始以来都觉得是好的这个东西,实际上不是好
的,是苦!如果这一点不认识,你来受戒也有功德,但这是人天有漏的功德,很可惜,像
是拿了无价之宝却去换一个糖吃,等於糟蹋掉了。所以你是有功德的,可是你不善巧的用
功,对不起你自己。但认得这是苦那就不一样了。要想离开苦,用种种方法,在这当中最
殊胜的是受戒,这是必须要的,也是最锐利、最快速的工具,这才是戒的真正意义。

   在受戒之前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对世间放不下的是些什麽?表面上它有相对的小小的
快乐,所以我们总是放不下,较深一层实质上去看,根本是什麽?你们自己想,信不信得
过佛告诉我们的这个话?这是鱼饵!很好吃,但是才过喉咙三寸,下面就痛彻心肺要你命
,永远如此,但是我们乐此不疲!根本问题在这里。如果这个概念生不起,你来受戒有功
德,但这个功德往往是三世怨。受了戒以後,一定会有一些功德,将来也许地位更高,也
许还有很多很好的,但造的恶事更可怕,堕落得更深,所以要认清这虚伪的、表相的快乐
。现在大家进一步去想,是哪一样东西把自己绑得最紧?单单想那个苦还不够,也许你想
到太太,也许你想到儿子,也许你想到事业,实际上,这正是绑住你的生死冤家。不是我
来告诉你,应由你自己想。如果你能够想对了,那麽你受的戒就受对了。但并不是说今天
我回去时,要跟太太离婚,不是,绝对不是,而是想:「啊,原来是这样,以後我要认识
。我应该怎样如法对待这件事情?」如此渐次渐次的,不是再照以前那样去想、去做,这
才是。也许你看见的是你的儿子,也看成这是生死冤家,同样的道理,这是你以前的业是
如此,一面尽你的本分,一面依所学佛法去做。应知,如果不认识苦,就不会修道;不认
识苦,当然不会想要去掉苦;因为要去掉苦;所以要知道去掉苦的因;要去掉苦的因,才
会修道;要修道,所以才持戒。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广论不但耳熟能详、言之成理,而且说起来都非常动听,这
是我们修学佛法过程当中会有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也必须继续进步,那才是好的,假
定停在这里那就可惜了。为了不停,想一想我们学了这些,当我们遇见境的时候,我们是
怎麽做的?我们懂得了这些道理,但是平常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对境的时候,我们用了多少
?我并不是要你们说:「啊,我今天是一无是处呀。」我也不是说你一无是处,而是当你
自己反省、察觉到一无是处时,我们要忏悔、希望能改善。能认识错误,并生起力求改善
之心,那麽这次就没白来。当知,不是一下就能改过来的,通常,一下改不过来,事後会
很追悔,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学习过程中的好现象。否则的话,尽管讲广论--自己还很
得意,只是讲的广论都是骗人家的,是为自己的名利。实际上去看,大家在此不会讲求名
利,讲求名利的人也不会到这里来。拿广论又换不到钱,没有什麽利可图。人家看我们学
广论还说:「你们这些人怎麽这麽荒唐,做这种事情,又没什麽名利。」我讲的不是这个
名利,而是内在仍旧是随顺著世俗的名利这样的心去走的,是不知不觉当中而去的。所以
广论的前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等起心的过失,这个是有毒的!甘露中放了毒吃下去,还是
受毒而不能得益的。

   现在受戒时,很认真的回想这些,想到了好好去忏悔。假若不能从这里真正的去追悔
,那所有忏悔的辞句只是嘴巴上念一遍,种一些远因而已。所以广论指示我们真正修是从
四力忏悔开始的。对广论很熟悉的,都知道了解了整体以後,真正进去处是四力忏悔,因
为如果这强盛的现行挡不住的话,所谓修行总属空话。修行是以意念为主的,可是现在它
这麽强盛,懂得道理,没有用!所以第一步必须忏悔,使得这样的心念不要再起现行。这
里,再以譬喻说一说,譬如捉贼你要认得贼了再去捉他。平常我们一天到晚喊捉贼,贼在
哪里?不知道!只是听人家喊嘛,我也喊,总归有贼呀。这样的喊捉贼,那是戏论。

   所以现在重新再想一下,今天我来的目标是什麽?要受戒了,戒,要戒些什麽?为什
麽要去戒它?发现以前错了,所以我在这里痛切的忏悔,去追悔它;挡住了以後,我决心
要跟著三宝告诉我的去走,依师、依法、依僧,这三个就生起来了。所以这两天仍旧继续
用心,只要把正念提起来就对了,一连这几天,重要的都在这个上面。现在,稍微静一下
,想一想自己现行当中最糟糕的是什麽?你们可以放轻松一点,只一、两分钟,各人自己
想。认真想清楚後,请大家站起来,跪下,从忏悔开始,把刚才自己观察思惟的内容,很
恳切的在佛前忏悔,忏悔以後,下面就决心受皈,皈依三宝,照著世尊告诉我们的法则去
做为我们行持的准则。(下面是进行仪轨)

   ……每位同学都要把这些放在心里,真正的去行持,这就是我们得戒以後的随行。在
这个时代,我们学广论,能够得到圆满的法,不但自己,我们的父母、怨亲债主、法界众
生,也都要帮他们超脱生死轮回。生死轮回的根本是业,业的根本是烦恼、惑。现在我们
讲了很多道理,对境的时候还是随顺著烦恼;还有我们发愿要度法界众生,可是对境时,
小小的烦恼都挡不住,这些都是要很惭愧的事情。并不是说今天我们一口气一下就都挡住
了,但至少我能够认得它,随分随力的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天下的事情就是这样,当你随
顺、放纵的话,那就一无是处,当你肯真正去做的话,一定会自己感觉到至少现在警惕了
、明天更加强,如果你分分秒秒能够增上,那就对了。

   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是懂得道理,在做的时候却总是宽容、找很多藉口,做为烦恼的
护航者。我们在极大部分的情况下,乃至於我们学了对治烦恼的法门,还是用来做为烦恼
的护航者,这一点是我们最应该痛心、最应该努力的地方。如果真正认识了这一点去做的
话,对治烦恼并不难。所以这两天在这里正好,外面这个缘很好,对境的时候去看一看,
我是不是认识烦恼?认识了烦恼时去看,我是随顺我的习气?是纵容这个烦恼?还是想办
法克制这个烦恼?在这情况下,即使我没成功,实际上比以前改善了。

   当我们能够认识它,努力去克制它却没成功,实际上总比以前改善了,这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在这上面努力的话,修行就对,并不需要我们一口气
就挡住了。如果老师一讲,你就挡住了,明天再一讲,你挡住了,这本广论讲完,你岂不
也就差不多成佛了?不是的!所以这个特点在这里说一下。

   总结一句话,有无尽的烦恼,我要断,今天受了戒,对境的时候,我努力!随行也是
同样的,这是「戒」的随行,那麽一天的功德就有无量无边。

--
    行善作恶会改变命运之常轨,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之心;一切祸福,不离步步所行。」
Sun Jul 13 13:25:42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