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转载]为何做善行记录
#1
希望能叩关成功!!
转载自 福智佛教基金会http://www.bwmc.org.tw/
已获得 福智佛教基金会同意转载


                                为何做善行记录

-------------------------------------------------------------------------------
-


                                                                  上日下常法师
                                            民国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於凤山寺


                          修行过程中 增上环境的重要

   我先简单说明为何做善行记录,在说明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了凡四训》和《俞净
意公遇灶神记》这两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袁了凡先生跟俞净意公两人有什縻差别。袁了凡先生一生并没有吃什
麽苦头,可以说过得蛮好的,但是在他遇见云谷法会禅师之後,按照禅师所指示的道理去
做,除了亲身体验以外,还将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完成了《了凡四训》一书,包含立命之
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训子之文等。而俞净意公则和袁先生不一样(《了
凡四训》一书的附录《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不是俞公本人写的),俞净意公虽然也想做
一点好事情,但是他做的好事情,只是「因人成事」。什麽叫「因人成事」?可以说是一
种随波逐流的状态,就是:他内心当中虽然也晓得什麽应该做,什麽不应该做,可是当外
面的环境改变的时候,他的心念和行为就跟著环境转了。现在我们先停下来,想想自己是
不是这个样子!比较一下,自己是像袁先生那样,还是像俞居士那样?这点对我们非常重
要!否则,善行记录根本无从记起,就算是记了,也是骗骗自己,骗骗别人,比不记还坏
,何必浪费时间!

    前面这一点如果认识清楚,接下来谈的这些问题,对我们而言就不是戏论了。这并不
是说我们一定要像袁先生那样,因为我们每个人宿生带来的根性,不是那麽容易改得过来
,即使一生努力去改,到底能改多少,是很难下定论的。可是当我们自己衡准以後,所采
取的方式就不太一样。假定自己能像袁先生那样,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比较小,那麽即使环
境稍微差一点,还能够挡得住;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像俞先生,那麽外面的环境对我们
就极端重要了!体会到这一点,当我们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就晓得应该选择哪一种环境了
。这个基本概念不但对我们极端重要,而且适用於大小不同的年龄,换句话说,在我们修
行过程当中,还没有证得圣位之前,所皈依的三宝,是外在的,但我们必须要靠这个环境
来增上。

   我们别忽视一点小小的起心动念,实际上,「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假定各位
条件够的话,思惟一下广论的「宗」跟「因」就可以了,否则的话,也可以用很多实际上
的例子做为参考。「业」真正的中心,都在一个心念当中,一转念马上就不一样,像《了
凡四训》、《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都是这样。《了凡四训》上说:我们的念头天地鬼神
都看得清清楚楚,更何况是佛菩萨?

                        为何要做善行记录及如何做

   接下来讲,我们现在为什麽要做善行记录?如何去做呢?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都是非善的,无始以来的知见是错误的,根据错误的知见所
造的业,以及长期积累的习性,这个习性也必定要慢慢的才能扭转过来,故先从知见上面
改正,然後根据正确的知见,再去改正行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行善的一个基本原则。正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强盛,大事情先不谈,就拿平常习惯性的小事情来说,我们
明明晓得不应该做,可是心里面就好像提不起来,或者是觉得好像也没有太大关系,就随
它去了!所以,如果自己没有一个制约的力量,我们不大容易改得过来,因此善行记录真
正的重点,就是要很认真的检点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把主、副(重要的、次要的)写在「善行记录」前面的准备工作里。主、副怎麽分呢
?这就要先谈菩提道次第了。我们知道同样一件事,因为每人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就不
一样,这话怎麽讲呢?譬如我手上拿这块木头,问大家「这块木头是大?是小?」你们怎
麽回答?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没办法回答。如果你也有一块木头看起来比我的大一点,
那你一定会说我的这一块木头比较小,因为你心目中已经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木材行
出身的人,因为看多了大大小小的木材,会觉得这块小木头像垃圾一样,很小;或者你用
玩具积木的眼光去看,你会说「这木块很大」。所以大小都是拿自己心中一个已经存在的
标准来衡量的。现在我谈这个善行,也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而衡量的标准很重要,
攸关我们做善行记录的成败,以及善行记录会产生什縻结果。

   第一种善行记录,是用世间眼光去做的,并不是这里所要谈的,但是我们也不忽视世
间。现在我们谈的善行记录分三个层次来谈,也就是「菩提道次第」中的下士、中士、上
士。认真地说,这个「下」还是世间的。那麽前面说的世间跟菩提道次第中的世间,有什
縻差别呢?这是第一重要的原则,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菩提道次第的「下士」,是拿佛法
的标准来衡量,而世间的标准是拿世俗一般的眼光去看。中国人谈的善,跟印度人谈的善
不一样;东方人跟西方人谈的善又不一样;同样在台湾,南部人跟北部人可能也有差别;
客家人跟河洛人又不一样。佛法虽也有这样的差别,可是佛法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
业」。这个标准,是以皈依三宝之有无来衡准,也就是说,凡是皈依三宝,共同的理念就
必须是佛告诉我们的基本原则,这个是佛弟子的宪法。

   世间的宪法是可以改的,而佛的宪法是不能动的,为什麽这样讲?佛佛道同,没有一
个佛例外,如果例外就不叫佛了;如果是佛,一定没有例外,所以这个「法」,是不能动
的。不是它不能动,而是因为这是真理,没有一个人例外,只要真正见到事实的真相,事
实的真相都是这样,既然是这样,凡夫又怎麽能改它呢?前者这个「世间」的标准,是以
凡夫的眼光订立出来的,道次第的「下士」,是以圣人眼光订出来的,所以当然不一样。
举一个比喻来说,在一个家庭中谈一个问题,老么三岁,老二五岁,老大七岁,还有一个
姊姊八岁,他们几个小孩所订定出来的规则,跟父母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
要确定这个原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世间的,实质上却很不一样。最究竟圆满的圣者
,能清楚了解整个内涵,了解我们凡夫现在只能从最基本的地方下手,所以订出了这样的
法则,这也就是道次第当中世间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实际上就是我们一步一步想要真正
走上去的基础。这是一个标准,依循这个标准再往上走,达到进一步的标准就是中士,再
达到进一步的标准就是上士,直到最後成佛菩萨。是谁要成佛菩萨的?是我们凡夫!而现
在我们的条件跟世间所有的人一样,所以我们刚开始走的那一部分,的确是跟世间一样,
了解了这一点,所以同样的订善行记录,它一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谈的。

   一般说来,做善行记录本身已经不太容易,相较之下,善行标准的订立,好像无关紧
要,实际上它却是一个中心,也可以说,是做善行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个
就是平常我们谈的「总」、「别」问题,或者说真正去学菩提道次第的契入点就是道总建
立。就好像要造一间房子并不是马上就著手去造,而是要先对造这个房子有一个非常完整
的计划,这个计划需要请教一位有经验的建□师,他会告诉我们房子整体的架构,以及如
何一步一步按次第的把它建□起来。所以做一件事情如果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构想,然
後再去做,会有比较深远的好处,不要只图眼前。这些都是做善行记录非常重要的概念。

                                  做善行记录的缘起

   接下来说做善行记录的缘起,为什麽要做的原因。我们都是学佛的佛弟子,而且都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不管是在家、出家,已经对广论生起了信心和仰望,理论上已经有
了概略的基础,但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偏重於「理念」。这个理念当然有它绝对的价值。在
学佛的过程当中,了解理论以後,会觉得自己知道了。特别因为这个时代是讲求做学问的
,所以普通世间的学者,一般是偏重於「思辩」,然後拿思辩去做外在的实验--我们称
它为科技,理、工、医、农等。又如我们作文学的,用在外面,是写文章,老是在文字上
面转。以上是现在客观社会环境普遍的状态,我们现在学了《菩提道次第广论》,也难免
会在文字上面转。如果要进一步去做,我们也像科技人员一样,或是文章写得美,演讲讲
得好,结果变成一个文词优美能说善道的人。对学广论的佛弟子来说,这些并不是不要,
而是要在修行成就以後,拿自己内在悟证的经验,去帮助别人时才用的。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有的祖师都告诉我们,随自己的能力,知道多少就渐渐的
去实践多少,跟现在世间上的这种作法,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如
果一旦养成了上面说的这种作法,走向世间这种方向以後,会产生一个流弊,就是道理懂
得很多,能说善道,然後,在不知不觉当中增长骄慢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拿这个标准
去衡量别人,其实那正是跟我们所学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背道而驰。

   我们所以不能做善、会做恶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我」这个主体不认识,因为不认识
,因而引发很多烦恼,骄、慢都是最可怕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要透过经、论,认识了这
些烦恼之後要去对治它的,如果用错方向,没有去对治,反而会把烦恼扩大。所以当我们
学了广论,内心当中很欢喜,觉得这是我们的希望时,千万不要受世间理论上的影响,而
把自己限死。进一步来说,因为想要普遍的让更多的同学受用佛法,所以不但是僧团,也
很积极的推动在家居士研阅广论,在研阅的过程中,的确希望有一些理解力比较高的人,
能帮助别人。这种作法,是有它必须的要求的,但是不知不觉中,又会推动了鼓励文字之
美及能说善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形,有个非常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拿我们所学的理论来衡
准自己,所以亲身实践就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要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每天一定要腾出一部
分时间来,检点反省自己,以便使所学的能应用,能提升自己,进一步才可以去帮助别人
。这就是善行记录的根本意趣。

                            安立善行记录衡准的标准

   了解了做善行记录的基本特点以後,我们就要来安立善行记录衡准的标准。

                                    皈依法

   广论告诉我们,佛弟子是以皈依进入佛门,而真正要皈依的是皈依法,而皈依法,是
由於皈依佛而来的,为什麽呢?因为我们感觉到世间苦、不理想,所以要找能够帮忙我们
解决苦的人,因此广论告诉我们,要多思惟佛的功德。比方大家想到美国去,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大家都说到美国好,我也跟著去。还有一种是,我认真的想,不断的观察思惟
,美国好在哪里?坏在哪里?现在有很多人盲目的去了以後,结果都是很痛苦,如果弄清
楚了以後再下决定,那就不太一样。上面的比喻是到美国,现在我们思惟佛的功德,等到
这种情况之下,才感觉到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实际上,佛的功德完全是无法想像的,我
们怎麽想就怎麽错,但是我们可以把成佛的过程列为几个阶段来思惟,前面是资粮位,然
後是加行位、见道、修道,修道也有几个位次。

   什麽时候进入资粮位呢?要发世俗菩提心。什麽是世俗菩提心呢?就是动机、起心动
念是任运的(也就是他的念头一起来就是这样)为了帮别人忙一定要成佛。所以我们要谈
动机,平常我们好像察觉不到自己有什麽起心动念,是在一片大无明中,什麽都察觉不到
,除非有一样东西刺激到,才会有感觉,否则脑筋当中是一片胡涂。早晨听见打板,「嗯
!该起来了」;再听到打板,「要吃饭了!」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反应?但是如果外
面有一样东西非常吸引我们的话,就会心心念念希望去追求这样东西,大家有没有这个经
验?或者再经过了思惟,脑筋当中更是老是钉在那个上头,晚上睡觉也放不下。我们的发
心要到什麽程度呢?就是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又没这个本事,所以他心里面这个「一定
要成佛」的念头,就是放不下,心心念念除了这个念头再没别的了。

   发心了以後,还只在下品资粮位,佛道才刚刚开始!这种想救度一切众生的心虽然生
起来了,可是遇缘还是会停掉的,但没有关系,仍然要继续不断努力。经论上告诉我们,
「皈依」是心里面要能够觉得「只有佛最好,我一心要皈依他。」那只是刚刚皈依,只能
算佛弟子,并不是菩提心。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不要说没有菩提心,连皈依
的心都没有。皈依以後怎麽办呢?第一个应该学「随念三宝功德,数数皈依。」皈依的心
起来了以後,不断的念三宝的功德,因为不断的念,所以皈依的心就不断增长。我们现在
发了菩提心以後,要数数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按照宗大师告诉我们的,真正有脑筋懂道理
的人,要想增长这个功德,不是只需要三年、五年或是三十年、五十年,而是需要「多劫
」,这件事情对我们很重要!提供各位一个喻,《前世今生》一书中,可以看见的确我们
多生多劫被自己的习气所使,这一生如此,下一生这个习气还会来,要想改变增长,不是
那麽容易。这个概念非常非常重要,虽然理论上我们不是那麽确实,可是透过这个喻,并
照这样去推论,对菩提心就会有一点点的概念。

   这样不但有了下品的资粮,然後去数数思惟,数数皈依,到後来会生起「一定要做的
心」,这个叫愿菩提心。有了愿菩提心就要去行,因为决定真正好坏的是我们的业,善业
得善果,恶业得恶果。这就是为什麽我们要做善行,还要把善行记录下来,以便用记录的
方式来策励自己的原因。我们可以骗别人,但是拿这个记录看自己的话,我们比较能够策
励自己,不愿意骗自己,这就是善行记录主要的功效。进一步有了这个记录,再跟其他同
学切磋琢磨,大家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增长。

   有了愿菩提心以後,还要不断发心,而且要实践,这个就叫「行菩提心」,到了中品
资粮位,真的受菩萨戒了。受了菩萨戒以後慢慢就开始实践:我有了东西送给别人;人家
来打我、骂我,我能忍受。那很不容易的,这是六度。到最後,是学六度当中的定慧。行
六度定慧,是属於上品资粮,是前面的预备;正学定慧就是加行位上。见道位是见到空性
--见到原来我们以为的现在这个「我」,是没有的,这个空性不是眼前的自己能够看得
见的,是要用我们的慧眼去看的。

   在前面资粮位曾经讲过,就是理论上我们很清楚明白,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我」,
是一个错误的习惯所积累的。平常任何东西,不管是吃东西、睡觉,都是一个习惯,刚开
始的时候都觉得无关紧要。比方今天我请各位喝的茶,是从洛杉矶带回来的,这个茶保证
用有机无农药的茶叶焙制的,包茶的纸袋,都不是用化学处理的。我第一次吃的时候,感
觉味道有点怪怪的,「怎麽这样?」第二次吃,还是有点怪怪的;第三次,就觉得蛮好吃
,吃完以後,就蛮欢喜它了。诸位仔细想想,我们周围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几乎所有的事
情,都是习惯而来的,当我们一旦习惯了,就认为事情天生就是如此。我们现在看的这个
「我」也是这样来的。这个「我」不是没有,而是缘起之有。什麽叫缘起呢?广论上面有
完整的内涵。我们讲「性空」,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在」。我常常会比喻说我手上有一
个木块,这个木块你们都看见了,「但是佛法里不是讲性空吗?如果空就是没有,那现在
这个木块不就没有了吗?」这不是佛法讲的性空!一般在我们的概念当中,这个木块当下
本身,好像天生就是这样的东西,而事实上它不是天生来的,它是缘起的。任何一样东西
,包括现在我们讲的这个「我」,也是缘起的。

   那麽为什麽要讲缘起?缘起有什麽特点呢?这才是我要说明的。如果说一个木块它是
天生来的,那麽它本身就应该有力量保持它的不变,对不对?因为它天生就是如此的!但
如果是缘起的,那它就是由很多东西组合成的,既然如此,这个木块就会跟组合成这个木
块的这些东西一起变化。所以凡是缘起的东西,一直都在变化,不能自己主宰。因此我们
平常讲的这个「我」,总觉得这个「我」是可以主宰的,有一个能主宰的「我」存在,这
是个错误的概念,而这个「我」应该是缘起之我。

   此外,所谓缘起,都是由别的东西凑成的,别的东西又由别的东西凑成的,别的东西
又由别的东西凑成的……,是辗转相应的,所以这个缘起之「我」,跟你、跟他是分不开
的,是互相辗转相关联的。可是我们把它看成「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你的东西不
能变成我的,我的东西当然也不能给你。这个是理论上谈的,当然我们有非常完整的理由
证成这一点。

   最後,我们透过佛告诉我们的方法亲自去验证,那个时候自己的智慧现起,然後再去
找那个真实的「我」,会发现真实的「我」不见了,的确是没有的,只是一个缘起的「我
」。所以当亲自见到,证明缘起之「我」是有的,真实的「我」则是没有的,这时候叫见
道。

   平常我们从发菩提心进入下品资粮位开始,到见道要一大阿僧□劫。那是一个天文数
字,我们不妨从这里去思惟圣者的功德。然後,从初地到七地,还要一大阿僧□劫,八地
以後,到成佛还要一大阿僧□劫。八地有什麽功德呢?八地菩萨已经达到任运一切法的「
我」都是空(人、法二我空),在任何一个情况之下,他法性遍满十方,而且是任运的,
不必作意,是自然已经完全证得了,跟法性完全相应。但是这时佛就告诉他:「不对,不
对,你要真的集资粮,做功德。」这个时候开始,才真正是集功德的时候。八地菩萨跟法
性相应,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任何一刹那所做的一点事情都有无量功德,我们从凡夫到七
地所有的功德加起来,还不如八地一刹那的功德。以这样了不起的八地菩萨去集功德,还
要集一大阿僧□劫,才能成佛。

   我们现在认识很多事情,是拿我们的心去认识的,或者叫「心识」。透过眼睛可以看
见,透过耳朵可以听见,透过鼻子可以嗅出气味,透过嘴巴可□出味道,可以讲话表达心
意,我们身上对很多东西可以感触,所以总共有五样东西:眼、耳、鼻、舌、身。「色」
,用眼睛看外面的形形色色,「声」,用耳朵听各式各样的声音,所谓「色、声、香、味
、触」。

   在眼睛看东西的当下,除了看东西的「眼识」以外,还有个「意识」也跟著一起作用
,比方说:看见这面墙,墙是白颜色的,我就叫它白的,这个「白色的」的概念,是眼睛
的作用还是意识的作用?是意识的作用!再进一步说:你看完这面墙以後闭上眼睛想,什
麽叫白的?因为你看过了白的,所以当你闭上眼睛,虽然眼睛没有看见,还是晓得白的是
什麽。又比如你听见声音,大声或小声,声音美不美,或者你欢喜音乐,或者你欢喜「密
集嘛」,大家唱完了以後,声音停止了,但是你心里想的时候,你会觉得脑子里好像「密
集嘛」还在;假如你欢喜音乐,陶醉在你所欢喜的音乐当中,当音乐停了,脑中是不是还
有音乐在回绕?这个时候脑中回绕的是意识去认识的,而不是耳朵,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啊
!同样的道理,你曾经□过的味道,在回想的时候,虽然当时嘴巴里空空的,但是你会觉
得:嗯!就这个味道,说不定因为想了,口水还在流,这也是意识在□。有的时候你碰到
一样东西感觉害怕,以後一讲到这样东西你就害怕,这东西明明不在啊!这是什麽原因呢
?是意识在作用。

   凡是意识作用的这些东西,跟眼睛、耳朵直接感受到的不一样。凡是眼睛看,一定要
张开眼睛对著一样东西,不张开眼睛,或者东西不在眼前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用意识去
缘,不管这个东西在不在,都可以缘得到。各位能不能体会到?这就是「意识」认识东西
的功能!正因为它不一定要在眼前去亲身体会,假定外面有一个人听见一个声音,说:「
可能是某某人走过」,然後有人骗你说:「这只是一阵风」,如果你相信他的话,会不会
受他骗啊?会,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我们很容易就受骗,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所以,
凡是意识所缘的东西,它是可能受骗的,但是在你不知道受骗之前,你会把它看成是真的
。所以实际上我们认识事情是靠「意识」,可是意识却不一定会亲自面对这个境界,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的「认识」是可能受骗的,凡是我们意识所认识的许多东西都有这个特徵。

   还有一个基本概念:能够真正作主的是我们的眼睛,还是我们的意识?是意识!麻烦
的是,这个意识是会受骗的。而且如果仔细观察,我们所缘的事情当中,极大部分都是受
骗的、错误的。现在我们马上试验一下,如果叫我们缘一种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各
位好好的看!记住,这个东西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得很清楚了,然後闭上眼睛,再开始去
想的时候,脑筋中□是一片模糊;又譬如背书,你很想背,也背了几遍,但是把书本合起
来时,却背不出来,尽管嘴巴念,耳朵听,全副精神去念,念了几遍以後,书本合起来,
还是走样了,有没有这个经验?这也就是说明这个东西在眼前现起,也是正确的,可是换
一个样子,它就走样了。

   为什麽我们意识看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要
想充分发挥,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也就是「正法」。而学这个正法,一定要有好老师,
这个好老师就是善知识,真正最究竟圆满的善知识就是佛。照佛告诉我们的正确的方法去
做,就是前面讲的资粮位中,你要好好努力去做,要集资粮!

   我再说一个大家都懂的比喻,我们一开始念书的时候,要念书、要写字都很辛苦,实
在是不想做,但是条件好的人,却很欢喜去做。有的人不欢喜,会被环境逼著非做不可,
如果你觉得自己找到好环境,不被逼了,那就完了。如果被人逼的时候,没有办法躲避,
只好慢慢磨,磨久了你也就会了。所以所有的东西要不断地去努力练,练习积聚能力,这
个叫资粮。积聚资粮以後,可以利用它作为一个工具。比方写字,因为字本身不是我们要
学的,它的功用是表达这些东西方便我们学习,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它来表达,这个叫
加行。我们要锻练心识也是这样,前面的过程都是方便,积了资粮以後,我们就开始去利
用它。例如,我要到高雄去,要用一部汽车当交通工具,於是我想办法赚钱,得到了汽车
,然後开车,这叫做加行。等到加行位以上,我们的意识训练成熟了,那个时候意识去缘
的,就不限於刚才这种状态,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可以缘到它的真实内涵。那时候再去看「
我」是什麽。「我」没有东西,「我」是一个缘起,什麽叫做缘起呢?譬如说看电影,银
幕上有活动,实际上没有东西,这显出来的东西,我们叫它缘起。我们的意识,真正经过
这样的训练,能够去认识所谓的「我」的真相时,叫「圣智现起」(也就是透过了正确的
认识去认识事情),此时就是「圣者」,不是凡夫,这个才是策励我们要努力的。

   实际上,我们讲这个「我」,跟这个道理是一样的,那为什麽我们现在会吃苦呢?就
是因为颠倒。谁做到了真正离苦得乐?佛做到了。他为什麽做到?靠「法」!真正重要的
就是我们前面缘的这些。为什麽我们要以这个标准来做善行记录?「法」的中心是:所有
的东西都是像前面所说的「性空」,但是它是缘起的,「缘起」就是你做什麽,就会有什
麽样的效应出现,尽管它是性空的,可是它的确有这种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根据你的行为
,你现在的行为利益别人,将来会得到好的果报;你现在的行为伤害别人,将来会得到痛
苦的果报。因此,凡是所做的行为,能引发将来使你得到好处的,叫做「善行」,反之叫
做「恶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谓的「凡夫」位上,不是用世俗标准来衡准的
,而是根据「法」,这是为什麽要从皈依开始算起的理由。

   皈依法就是我们要做的善行记录的根本,可是「法」本身对我们来说很陌生的,我们
必须不断地去做!我们一天到晚想追求的,就是要快乐等等,而快乐怎麽来的?就是你造
了什麽业,就感得什麽果!世间真相本身是空性,既然空性为什麽又显出这样的行相来呢
?因为是缘起。缘起怎麽来的呢?就是自己造的业。正确地了解了以後去造,当然是造善
业,如果不了解,顺著我们的习气就造恶业。总结前面所说的就是这几句话,所以做善行
记录要了解这个内涵,其实这个内涵就是广论的浓缩。

                                    具体作法

   我们从境上开始做的时候就是下士。了解了皈依的道理以後,要去走的第一步,叫做
共下士;万一不了解,一般人要求世间的好处去做,叫「下士」,《了凡四训》是个好例
子。或者,想要一开始就走「共下士」不大容易,但是因为至少他想要世间的好处,就让
他从下士走起。而在做的过程,的确需要一些伴,所以我们可以慢慢地,不断用各种方式
告诉他,引导他,然後他自然而然受到很多的薰染,就从「下士」而变到「共下士」。这
两种方式都是可以采行的。现在推动善行,这些人先了解了去做,是共下士,被我们推动
而接受的人是下士,正因为他是下士,所以只要继续走下去,会向中士、上士的目标走。
为了做成这件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做的法人事业。僧团当中也是随分随力在做,因为了解
自己和他人是离不开的,一方面我们自己努力提升,至於辅助的部分,就是法人事业。这
样一来,基本上我们做善行记录的中心观念就有了,然後要安立自己,对出家人来说,百
分之一百必须照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去走;对在家居士来说,走的是最下面的基础部分
,是以共下士的面貌去定标准。

   开始做的时候,各人可以衡定出自己的标准,在家居士事情比较忙,做做很可能会忘
记,不妨过两天再来,万一又停掉了,又再来。有了刚才这个标准,先拿这个标准,订立
出自己的主副。主是我的中心思想在哪里?然後,在那个中心思想上去做,怎麽与现在的
客观环境配合,这是必须要的,两者分不开的。我现在是担任什麽样的身分?以什麽样的
身分去做这件事情?当然,其他很多东西,每个人可以自己加进去。

   原则上,早晨起来,为自己发一个简单的愿,说:「我是为了皈依,我是为了成佛,
我是为了…,」原则上,成佛是共同的,即使不知道什麽是成佛。好比小孩子说:「我将
来要留学」,他心目当中就晓得要留学,念一下「我要成佛」,也是这个内涵,这点很重
要。每天要策励自己,把「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积诸资粮,为利有
情愿成佛」念三遍,或者念文字,或者念的时候慢慢去想:「为了成佛,现在理论上面,
知见上面,我参加研讨班学广论,以及做很多事情,实际上的行为当中,我去参加义工。
」我们出家人更是全部精神放在这里,是终身志愿义工,在家人是部分的。为了使这个工
作本身有一个□别的标准,所以善行记录是按照这上面讲的去订。

   到了晚上,可以分时量、数量、质量,内容各位自己订。「时量」就是说,我今天早
晨该起来,这个时候要做什麽,晚上应该做什麽,是不是做到了,做到了就有分数。「数
量」是说,我订出几个项目来,事相本身是一个形式。「质量」,是做这个事情的内涵,
「内涵」是总。有的时候只有事相上面做到了,比较好的是不但事相做到,而且做这件事
情的意乐与法相应。更重的是在意乐上不断地以下、中、上的标准来提升,这个内涵就比
较深远,可以再分出净、戒两方面。

                                    结语

   实际上前面比较不容易,会弄不清楚的,就是这个基本的原则,也就是「见」的部分
。至於行的部分,是完全急不来的,必须去实践,做了就有一股力量。了解了这点,当我
们去做善行记录的过程中,先把架构架起来,架起来以後,要它不瘫,就要靠三宝师友的
力量。譬如造房子,搭竹架,一根竹子一根铅丝绑一绑,好单薄。如果一根竖的,一根横
的,再加一根绑成三角型,那几百斤东西放上去,都不会瘫下来,像这样,我们处处地方
可以找得到这种实际上的例子。了解了这个特点,眼前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维
持这个架子不瘫了以後,下面真正要做的就是意乐上的提升。

   前面这个道理了解了以後,实际上去实践的过程当中,本身已经是我们的业,也增加
我们的耐力及很多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完全不是靠「讲」的事情,而是「行」的事情
。

--
    行善作恶会改变命运之常轨,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之心;一切祸福,不离步步所行。」
Wed Jul 23 15:05:24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