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22期
#1
美雪
再 谈 实 修 ●鞭鼓生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依什麽标准修正呢?佛教徒就是依佛陀所立的戒法来修
正。能够依教实修,了生脱死才有希望。
    或者有人会问:「法华经不是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
佛道。』吗?」慈舟大师说:「单合掌,小低头,就种成佛之因。但是大家欲了生死,必
须向深一步处下手。」雪公也说:「在世间如住旅馆,住了马上要走,因另有要事要办,
此生不成就,後悔无及了。要有办法,就在这生成就,来生不可靠。」
    学佛之人,都知道心有觉悟的功德,但是,若不修行,便沉沦在迷惑颠倒中,终日攀
缘五欲六尘,教他怎麽空烦恼、起觉悟?其实众生本具的功德与诸佛的功德是分毫不差的
,佛的功德,也是昔日为众生时,发菩提心,老实修行而彰显,所以佛与众生只在一迷一
悟、一惰一勤而已。吾辈凡夫要转迷成悟,必得谦卑恭敬地在心地上痛下工夫啊!
    说到深一步处下手,很基本的,要诚实地观照自己的内「心」:惭愧忏悔心发了吗?
修行人能时时忏悔才能远离恶法,能时时忏悔,才能改往修善。还有无常恐怖心发了吗?
想想无常一到,罪障未消,恶报现前,堕落沉沦,何等惊心!再有出离心恳切吗?无上甚
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怎能不趁闻妙法之缘,速速求出离呢?再问菩提心发了吗?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行人的心地,
要绵密成片,确确实实地导入佛陀的功德觉海中。
    总之,真要修行,就要善转,彻底改变悠悠泛泛、拖泥带水的心态。比如明知守戒才
能了生脱死,偏偏受了戒,还名利心不死,恼害众生,这就叫舍光明路不走,往漆黑的胡
同□钻。慈舟大师说:「佛法虽然慈悲我们,只怕我们不慈悲自己。佛即是心故,念佛持
戒是分不开的,是一件事,好好念佛吧!」让我们以一句句的阿弥陀佛,来善转世间的黑
业吧!一转一切转,修行的步履踏实了,道业才能坚如磐石,往生西方也才有确切的保障
。

读易散记:泰卦六爻 ●自 明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辅嗣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也。茹,相牵引之貌也。三阳同志,俱志
在外。初为类首,已举,则从,若茅茹也。上顺而应,不为违距。进皆得志,故以其类征
吉也。」
    据孔氏正义解释。拔茅茹者,意为初九欲往於上,九二与九三皆欲往上而行。初九已
举而去,九二九三则从之而去。犹如拔茅举起其根,则相牵茹。茹,就是茅与其根互相牵
引之意。以其汇者,汇作类字讲,即茅与根以类相从之意。征吉者,尔雅释言:「征,行
也。」
上坤而顺,下应於乾,初九已去则纳之。故云征行而吉。
    据李氏疏说,茅根相连,拔则牵引。茹为牵引之貌。内卦三阳同志,与外卦坤为正应
,故云俱志在外。郑康成曰:「汇,类也。」初为阳类之首,已举,则二阳相从,如茅之
茹。
上坤为顺,下应于乾,不相违距。阳升为进。进皆得志。故曰,以其汇,征吉。
    象传说:「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虞仲翔注:「否泰反其类。否巽为茅。茹,茅根。艮为手。汇,类也。初应四,故拔
茅茹以汇。震为征,得位应四,征吉。志在外。外,谓四也。」
    据李氏疏说,「否泰反其类」是杂卦传文,反类,即是旁通之义。泰卦反类即是否卦
。
「否巽为茅」是指否卦中的互体巽。虞氏逸象:「巽为草木。」刚爻为木,柔爻为草。又
「巽为白茅。」白,故为茅。否初应四,与四同体,在地中,故茹为茅根。「艮为手」是
说卦传文。艮在否卦四爻,此即以手拔茅之象。乾初 正应,乾文言传说:「确乎不拔。
」是说难拔。泰初与四正应。「拔茅茹」是说易拔。郑注训汇为类。以内卦乾三阳为一类
。四拔初,初即应四。故曰:「拔茅茹以汇。」震为征者,否卦阳息初,则内卦为震。虞
氏逸象:「震为行。」尔雅释言:「征,行也。」初得位,与四阴阳正应,故征吉。四应
初,既济定,四体坎为志,故外谓四。
    孔氏正义:「志在外者,释拔茅征吉之意。以其三阳志意皆在於外,已行则从,而似
拔茅,征行而得吉。此假外物以明义也。」
    志在外者,在心为志,发之於言行,则为淑世利人,以遂成己成物之功。这是天地交
泰之本,亦即是学易者必须具有的心怀。

    九二,包□。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乎中行。

    「包□。」包□的「□」字,王注本作「荒」。释文:「荒,本亦作□,音同,郑读
为康,云,虚也。」
    翟元注:「□,虚也。二五相应,五虚?阳,二上包之。」
    据惠徵君及李疏解释。□是荒的古字。诗经大雅桑柔篇:「具赘卒荒。」毛传:「荒
,虚也。」下体乾,为盈。上体坤,为虚。故云:「五虚?阳」二五相应,二当升五。故
云:「二上包之。」
    「用冯河。不遐遗。」
    荀慈明注:「河出于乾,行于地中。阳性欲升,阴性欲承。冯河而上,不用舟□。自
地升天,道虽辽远,三体俱上,不能止之,故曰不遐遗。」
    据李疏解释。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汉书沟洫志亦记载:「河出昆仑,经中国
,注渤海。是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也。」说卦传:「乾,西北之卦也。」河发源在西
北,故云:「河出于乾。」孟子滕文公下篇说:「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今此泰卦
,乾在坤下。故云:「行於地中。」易纬乾凿度说:「阳气升上,阴气欲承。」故云:「
乾性欲升,阴性欲承。」诗经小雅小□篇:「不敢冯河。」毛传:「冯,陵也。」故云:
「冯河而上,不用舟□。」意为冯河上五,将变泰为既济。二升五,是自地升上。历乾,
是天道辽远。这是九二独上,而非「三体俱上」。五应二,是虽远不能止之。故曰:「不
遐遗。」
    「朋亡,得尚于中行。」
    荀慈明注:「中,谓五。坤为朋。朋亡而下。则二上居五,而行中和矣。」
    据惠徵君及李氏疏解释。五居上体之中,故中谓五。坤卦彖传说:「西南得朋。」故
坤为朋。坤彖传又说:「东北丧朋。」魏伯阳参同契说:「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以纳甲之说,坤丧乙为亡。盖六五离其朋类,而下至二,故云:「朋亡而下。」尚与上通
用。六五下居於二,则九二上居於五,於是各得其正,而行中和。是为「得尚于中行。」
中和,是就二五易位之後,指六二九五而言。合言之,则二五为中,二五相应为和。分言
之,则九五为中,六二为和。故周礼大宗伯说:「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
阳德,以和乐防之。」天地即是二五。天交乎地,即是以天产作阴德,五为中,故以中礼
防之。地交乎地,即是以地产作阳德,二为和,故以和乐防之。大宗伯又说:「以礼乐合
天地之化,百物之产。」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皆是此义。
    象传说:「包□。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虞仲翔注:「在中,称包。□,大川也。冯河,涉河。遐,远。遗,亡也。失位,变
得正。体坎。坎为大川,为河。震为足。故用冯河。乾为远,故不遐遗。兑为朋,坤虚?君
。
欲使二上,故朋亡。二与五易位,故得上于中行。震为行,故光大也。」
    据李氏疏说。二在中,为上下所包,故称包。□?。?是川的本字。说文:「□,水广
也。」故云□为大川。尔雅释训:「冯河,徒涉也。」故注冯河为涉河。尔雅释诂:「遐
,远也。」说文:「遗,亡也。」九二,阳爻失位,变为阴爻,得正,其体为坎。坎为水
。故为大川,而称为□。九家易说卦传:「坎为河。」今本河作可,当是河字磨灭之馀。
此同惠徵君之说。三四五互震,为足。以震足涉坎水,故用冯河。春秋昭公十八年左氏传
:「天道远。」故乾为远。虽远不亡,故曰不遐遗。兑卦象传说:「君子以朋友讲习。」
故兑为朋。上体坤,阴爻居五,故坤虚?君。九二上居于五,则互体兑毁,故曰朋亡。尚与
上通。二五易位,则二得上于中行,震足为行。六五下降至二,内卦成离。离为光,乾为
大。故为光大。
    泰卦六爻,其中二五两爻皆失其位。依荀虞二氏之义,二五易位,则六爻皆正。九二
乃上居於五,六五下居於二,二五相应,以行中和之道。由此而成既济,故为光大。此说
甚得经义,其他各注之说,可备参考。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二)
智  果

◎异境非唯难(唯识九难之九)

  □(甲)释 题

异境—异者,不同也。不同於自识之境,即指「他心」。前回曾云:所谓他心智者,乃是
自识以他心为本质相分(即疏所缘缘),而後变为自识之影像相分,作为自识之亲所缘缘
,故所谓他心智者,并非亲取他心也。

由此他心智之定义可知:确有不同於自识之境(即「他心」)存在也。

非唯—「唯」言,遮无外境。今既有不同於自识之境(即「他心」)存在,则显与「唯
」字之义相违。

难—外人质问责难也。

    □(乙)外人问难

外人质问责难唯识论主之言辞为何?成唯识论卷七载:「既有异境,何名唯识?」意即:
必须离於自识之外,更无一物,方可成立唯识之义,今既离於自识之外,实有「他心」作
为自识之所缘境,汝唯识家岂可成立「唯识无境」之宗旨耶?

    □(丙)论主回答
      □(子)先斥外人

成唯识论卷七云:「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奇怪啊!你这一位冥
顽不灵,到处生起疑问之人!难道说唯识之教,只是说唯有一人之心识,而无有其他一切
诸法耶?
      □(丑)外人反问

「不尔如何?」若非如此,则又如何?
      □(寅)论主解释
      □
(一)诫 听

「汝应谛听!」谛者,详审也。论主首先告诫外人要审慎、仔细听之,不可贡高,也不可
卑下,倘犯此二病,即不能谛听,即听也不能如实!
或有人稍涉经论,即自以为通晓佛法,此即犯贡高之病!又或有人,高推圣境,以为如此
大法,非我辈所能承担,此即犯卑下之病!「贡高」是慢,名为「我慢」;「卑下」亦是
慢,名为「卑慢」!如此研经闻法,即不能真实正确,是以为佛弟子,务必去除以上二病
,虚心领受,方能获得佛法实益也,故论主特诫之云:「谛听」!
    □(二)出 过

其次,唯识论主更指出外人固执「唯有我自己一人之心识」之过失。
论主云:「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差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意即:
假若唯有我自己一人之心识,更无其他一切诸法,则十方世界中,怎麽会有六凡法界(凡
)与四圣法界(圣)之不同?而在四圣法界中,怎麽会有佛法界(尊)与三乘法界(卑)之
差别?以及在修学佛法之阶位中,怎麽会有「因地」(等觉以下)与「果地」(妙觉佛果
)之施设?又假若没有十方诸佛,则谁能为我说法?又假若没有九界众生,则佛为谁说法
?又假若没有八万四千法门,则众生修何法?又假若没有涅盘、菩提二种胜果,则众生何
所求?

总之:若如汝外人所言:唯有我一人之心识,更无其他一切诸法,此即成为毕竟断灭!否
定凡圣、尊卑、善恶因果,此岂非最大之邪见,诸佛说为不可治者耶?
      □(三)正 释
      □(1)标 立

成唯识论卷七云:「故唯识言,有深意趣。」谓「唯识」二字,含有甚深之意向旨趣。其
意向旨趣为何?

(2)释 成

先释「识」字:「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
空理所显真如。」即「识」字,非谓专指我一人之心识,乃是通指一切有情之心识也。
又□祖唯识心要卷七解云:「只此识字,收尽五位百法。八识是识自相,故名为识;心所
是识相应,故亦名为识;相、见是二所变,故亦名为识(「相见」即指色法,以色法是见
分所缘之相分故);不相应行是三分位,故亦名识;无为是四实性,故亦名识。」

总之:不论色心、事理、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不离识故,总立「识」名。

如下表所示:

即「识」之一字,总显心内之法(圣凡、尊卑、善恶因果乃至五位百法)非无也。
上来略释「识」字之意趣已竟。

续释「唯」字:「唯言,但遮愚夫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等。」意即:「唯遮境有」,
「唯」之一字,只是为了遮遣愚法二乘,及一切凡夫之所妄执,彼等妄执离於心识之外,
决定实有色等一切诸法也,但「唯」字并不遮遣不离心识之五位百法,乃至万法也。


(丁)结 论

佛法中所谓「了他心」者,并非自识亲能了别他心,自识亲所了别之他心,只是自识所变
之相分耳,以是心内法故,不离自识故,决定不违「唯」字之意趣也。

上来略释「异境非唯」难已竟。
又,外人与唯识论主,问答广辩「唯识九难」,今亦已全部略释竟。


◎总结劝信

成唯识论卷七云:「若如是知唯识教意,便能无倒,善备资粮,速入法空,证无上觉,救
拔含识,生死轮回!非全拨无,恶取空者,违背教理,能成是事。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意即:修习唯识观之行者,若能如实了知上述所言之唯识教意,便能远离我法二执之迷
惑颠倒(无倒之智如目),善巧积集万行资粮(万行资粮如足)目足并运,则顿契法空大
清凉池,速证无上正等正觉(自利),又能不违寂光,复还生死,救助拔荐一切有情,出
离生死轮回(利他),此等自他二利之胜益,唯有深信唯识教意,远离「增减二过」,契
会中道者,方能获得(「增过」者,迷执诸法实有也;「减过」者,妄执心境皆空也)。
若拨无真俗二谛,恶取空者,违背唯识教理,而能成就此自他二利之大事者,无有是处也
!因此之故,凡是欲求无上菩提,尽未来际救度众生者,决定应信「一切唯识变」之教理
也!
    上来亦即是广释前颂文「彼依识所变」一句也。

速生净土法
若欲念阿弥陀佛速生净土者,要须三业成就。
    第一、心唯有信。
    第二、口唯有念。
    第三、身唯有敬。
不问有人、无人、尊、卑、老、少,昼夜常不懈慢,名为敬成就。不议他人长短,说食数
宝,唯口念佛声声不绝,名为念成就。

新生活运动 三  省

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摘自杂譬喻经)


佛弟子都知道,「持戒」是学佛的基础,若不持戒,则所修定慧必成魔业。然初机学佛者
听闻此言,往往将「持戒」视为畏途,过分的妄自菲薄,变成了进入佛门的绊脚石。

其实,以戒律中最基本的「五戒」来说,只要平素人格端正,具有道德良知的人,要加以
持守并不艰难。因为「五戒」与儒家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相通,只要明理,都能
得戒。杂譬喻经上说,清静持守戒律之人,必能万事皆吉,此乃德行所感、善神拥护的缘
故。反之,若身为人,可是却连做人的基本原则都失守,即使眼前拥有名位、富贵,亦必
身败名裂、为人所唾。

时下社会,炒作□、色、腥之事已蔚为风潮。谈仁义道德,人人兴趣缺缺;堕恶道之举,
大家反而津津乐道。火宅烈焰已然愈烧愈旺,佛弟子真应以「学老实」相标榜,把「持戒
」当作重整风气的新生活运动,如此一来,才能针砭时弊、自利利人。

辛亥年灵山寺佛七讲话(之一) 雪庐老人

今天先与说三知,仔细听清仔细思。极乐往生莲九品,轮回道上少人皮。 雪庐老人

    诸位老师、诸位同修,学人过去事情太多,能在佛七第一天跟诸位见面不易。今年灵
山寺佛七,学人有机会第一天来参加,算很好了。无论任何事,必须有始有终,事情要是
开头就不上轨道,以後就很难见好,所以开头一切要谨谨慎慎,规规矩矩,这样下去,那
就不错。这样一直维持到最後一天,还是与第一天一样提起精神来,这就叫全始全终。希
望这一个七中都圆满整齐,而第一天特别重要。
    台湾光复之後,灵山寺开始打佛七,台湾打净土佛七也是以灵山寺开始,至今将近二
十年了,年年都像第一次的样子。开始打佛七那一年,学人便与诸位同修讲话,也已将近
二十年。讲了二十年,就是为著念佛求一心!我学人不敢讲开示,承受不起,我来给诸位
谈谈话,把我学佛、念佛,参加道场,参加佛七的经验,以及过去大德们讲修念佛法门怎
样可得一心的话,来给各位传述,如此而已。本人并没什麽学问,说不出话来。灵山寺开
始打佛七时的五、六年,一次佛七中,学人差不多讲五、六次,算起来将近一百次了,讲
的也已差不多,再说还是那些话。但是道场人数都不一样,一年一个变动,道场的现象也
一年一个样,既然有种种的变化,讲说也须随著变化,有什麽样的境界,就说什麽话。今
天是佛七头一天,先说重要的话,有三条事情必须先知道,知道以後按著往下做。


●僧众为何辛苦
    第一、先应知打一次佛七很不容易,庙□师父有他固定的功课,但是到打佛七这七天
须早起晚睡,上上下下,做饭、整理座位、清洁院子,忙忙碌碌,身体忙是少不了的,如
何忙法,咱未看见,若他们不忙,我们能坐著念佛,到时候就过堂吗?不但这样,外边忙
,心□也忙,外忙人知,心□忙什麽?吾人不晓得。无论干何事,得计划安排,这几天来
多少人,吃饭有多少人,花多少钱,怎麽个安排,操心费力的计划很伤脑筋,很不简单。
就算七天完了,咱是七天完了,庙□不只七天,至少得忙十天,佛七前一、两天开始忙,
七天以後还得整理归位,这十天中身体不好的,就得生病。
    我讲这个干什麽?要是没用处,我就不讲。庙里师父是为谁辛苦?为的是大家来这□
求一心不乱。大家若求不到一心不乱,他们这样忙是干什麽的?师父们受了辛苦,若安排
好了,他就有功德,安排不好,就有过失,吃了辛苦还有过。佛七要到第七天才算圆满,
假若我们没有一人得一心,没有一人成功,圆满什麽啊!假如这佛七道场中,有一位成就
,功德就算圆满。庙□师父受十天的辛苦烦恼,全变成菩提了。所以功德能否圆满,就在
我们身上,假如这七天以内,我们没有一个成就的,那耽误七天的光阴、人力、财力、时
光都虚耗了,白干了十天,劳民伤财而已。而且打佛七的道场就有伽蓝圣众在此护法,护
法的圣众见七天完了以後,没有一个成就的,伽蓝圣众也不喜欢,反而有过!诸位想想这
结果。


●讲开示的责任
    第二、应知这一个佛七中,要请一位来讲开示,我是灵山寺的老朋友了,就把我叫来
与各位谈几句话,佛七中讲开示的人,是一个找麻烦、找烦恼,得罪人的一个人。一般皆
请出家大德有年纪的,他能不客气的讲话,观察佛七大众有什麽病,说什麽药,使大家得
一心,不是普通人敢担待的。
    本人在台中住了二十多年,和一些念佛的同修也都是老朋友,大家担待我,我才敢接
续的来说一说。诸位来念佛,请一个人来讲开示,好比一块生铁,生铁做什麽东西也没用
,必须找铁匠来把这块铁调理,得把铁放到炉火□烧,把铁完全烧红了以後,夹出来锤打
,打掉废料不坚固的东西,打过一回再烧,烧了再打,打到一点废料也打不出来,就是纯
铁纯钢,才能做器具用。佛七中讲开示的人,得负这个责任。生铁不打,不成纯铁纯钢;
打佛七必须有人诃斥,错一点就得说,禁止、诃斥他,差一点就得叫他改一改。起初灵山
寺打佛七,把门关起来,屋□没有一个人说话,没有一人咳嗽,地上掉一根针都听得见,
进来了就不许出去,晚到的就不许进来。有一位行幡的护七,谁打瞌睡就把谁弄醒,规矩
很严;那一位坐著说话,就要站起来,请他出去,为什麽?他不求一心就算了,还有别人
要求,七天之财力、物力与人力、时光,岂可为他一人破坏?谁负此责任呢?讲开示的人
负责任。
    我说的话客气点,大家还原谅我,讲得不客气了,大家定说你上这儿来骂人了,佛七
中岂许骂人?佛七道场中,谁敢骂人!这是规矩,你不这样,大家不能精进,得不到一心
。这就苦了讲开示的人。大家或许会想,你何苦找这个烦恼啊!找这个烦恼为的是谁?还
是为的大家,才上这□来造罪业,来挨骂。
    学人也是快死的人了,办真实事,我就办,不是真实事,我就不办,我没□工夫去干
虚假的事情。别处有打佛七,也有邀我去,我除了到灵山寺来,别处那□都不去,为什麽
呢?自己工夫好坏是另一回事,但灵山寺开辟以来就是净土道场,这可不假,所以我到这
□来讲。若不是净土道场,忽然要打弥陀佛七,到那儿该讲什麽话?不懂得净土是什麽事
情,光会念念六个字,就能算净土道场啊!满街上持珠念佛的,难道满街都是净土道场?
那有这麽简单,所以我敢到这□来说说,别处都不敢去。即便到这□来,现在又另当别论
了,得观机,若这个道场中求一心的人多,我的话就说得不客气一点,加紧他的工夫,他
愈欢喜,工夫更容易进步。假若这道场不懂净土法门的人多,我就说客气话,好!好!好
!若说不客气的话,一逼他愈起烦恼,还谈什麽一心!无论话说得好坏,大家千万别起烦
恼,我是说实话,尽了责任。


●打七人的决心
    第三、诸位要晓得灵山寺多年来是净土道场,诸位没来以前,大家早已用功修行念佛
了,今来净土道场念佛,若自己平素用功,来此考验一番,能得一心,即是功夫不错;若
不得一心,可见平时功夫不好,必须加加功夫,在这□一半用功,一半考试,这是方便。
今年这一次若求到一心,即是考中成功了;若不得一心,再等明年,但谁保证能活到明年
?佛经说人命在呼吸间,出去了这一口气,下一口气未必进得来,此次不成功,明年三途
□头见面了。这话又难听了,说真话就难听,为什麽说这话?
    修行人须先去我执烦恼,烦恼有见惑、思惑,见惑中头一个即是我,没有我执的身见
,就算断了第一个惑,这还不算,必须三界的见惑断了,死後才不入三途,为四果罗汉的
初果。咱一惑也未断,怎敢保险不入三途呢?如果诸位不成就,灵山寺办道场的师父不欢
喜,连讲开示的人都有点不痛快。所以讲难听的真话,还是为大家。
    痛快说一句话吧!这七天能成功即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成功就下三途,就这两条路。
这些话佛经都有。今天起大家用一个方便方法,作一点观想,我来念佛为求一心,还不必
急著求一心,现在就求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这一念,阿弥陀佛就来到跟前接引我了,
佛就在眼前,你舍得这世界吗?佛在跟前,舍不得走,怨谁?佛没有工夫等你,你得先舍
得,好!我就走!放下一切,今天来这□念佛,佛就来接你,我就跟著佛走,什麽也不恋
,你得有这一种决心,有这决心就容易接到阿弥陀佛那儿去了。若不这样,你的心就有二
个心、三个心,就坏了。要晓得阿弥陀佛在眼前,你肯舍就能走,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只要一迟延不肯走,後边就是三途。怎麽立下这个决心?大家试验试验。


●轮回道上少人皮
    我不是吓唬诸位,现在这个世局,大家看报纸就了解了!今天讲的话怕大家记不住,
讲一首偈子作结束:
    今天先与说三知,仔细听清仔细思。
    极乐往生莲九品,轮回道上少人皮。
    第一天说这三知,大家要仔细听,听了还不行,回去研究研究,仔细想想对不对。你
要是得一心,眼前阿弥陀佛来接,你就肯走,大家都念过阿弥陀经,知道极乐世界多麽好
。九品莲台,上中下品什麽样功夫都算成就了,去极乐世界享福,多麽好。佛来你不肯走
,往後退转,不往生还得轮回,在六道轮回中,多下三途。若死後去阎罗十殿受地狱苦,
见了阎罗,这张人皮就披不上了,因为受完了地狱苦去投胎,满是畜生皮,没一张人皮。
    念佛在求一心,除了阿弥陀佛,什麽心都不能有,大家得放下万缘,一句弥陀,一直
念下去!

贴骨大疮
印祖说: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
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
此今学佛自称通家者之贴骨大疮。倘能以不贰过是期,则学得一分,便得一分之实益矣。」  
(复陈伯达居士书二)

从《大学直指》管窥 □益大师演教的风格与特色(上)吴聪敏

一、修学的经历—悟修并进、戒乘俱急
    □益大师生於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乃江苏省木渎地方(今吴县西南)人士。俗姓锺
,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出家後,法名智旭,号□益,晚年住於浙江孝丰境内北天目
山的灵峰寺,所以世人又称之为灵峰□益。
    □祖,少而好学,且专志於儒,悟性颇高;年仅十二岁,既闻圣贤的学问,即以千古
道脉自任,而深究於「居敬慎独」、「致知格物」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写了数十篇的论
文,誓灭释老,欲效法韩欧,辟之为异端。但到十七岁时,偶然阅读了莲池大师的《自知
录序》及《竹窗随笔》,遂知以往破佛之非,才将所著辟佛论文,全部付之一炬,渐渐心
向佛法。当他二十岁时,为诠释《论语.颜渊篇》中的〈颜渊问仁章〉,而对「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的话,无法透彻理解;於是苦参力究,废寝忘餐者三昼夜,因而大悟孔
颜的心学。是年冬天,因听闻《地藏菩萨本愿经》,有感於地藏的精神,开始动了出家的
念头。
    迨到天启元年,大师二十三岁,听闻《大佛顶经》(俗称楞严经),於「世界在空,
空生大觉」句下,生起疑情,由於昏沉、散乱太重,功夫不能成片,因此决定出家,以便
专心体究生死大事。次年,竟然在一个月内,三度梦见憨山德清大师,当时憨山住於广东
曲江县东南的曹溪山,因路远无法前往,於是在憨山的弟子雪岭座下落发出家,取法名智
旭。
    出家後的□祖,随即往莲池大师的云栖山(在杭州)参学,可惜莲祖已圆寂七年,乃
在莲祖的门人古德法师会下听讲《成唯识论》;疑「性相二宗,不许和会」之说,遂趋径
山坐禅,且开始实行「日中一食」的戒法。隔年,二十五岁,坐禅大彻大悟;而於一切经
论及公案,遂能融会了解;且知性相,本无矛盾,其不能和会,是後人错解之故。此後的
□祖,不断精研戒律,曾三遍广阅律藏;同时深入经藏,钻研教理,前後广阅大乘经两遍
,小乘及大小论两土撰述各一遍。又经常结坛修习禅观,或礼忏,或持咒,或念佛,可谓
戒乘俱急。
    他三十三岁入灵峰,三十五岁结夏西湖寺,嗣後游历诸方,至永历八年夏季,卧病於
灵峰,自知不久人世,即於当年十二月起净社,作愿文,并且口授遗嘱,到隔年的元月二
十一日午刻,便以五十七岁的壮龄西逝。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中,虽遭病痛纠缠,尚使
他完成了《阅藏知律》与《法海观澜》两部重要著作。
    □祖一生讲说著述不辍,因此著作非常丰富,主要的计有:诠释经论文义的「释论」
,如《阿弥陀经要解》、《楞严经玄义》、《楞严经文句》、《法华经会义》、《法华经
玄义节要》、《梵网合注》、《起信论裂网疏》,与《菩萨戒本经笺要》、《□尼集要》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五戒相经略解》,并《成唯识论观心法要》、《相宗八
要直解》,以及《教观纲宗》、《阅藏知律》、《法海观澜》等。建立法义的「宗论」,
则由门人集录其法语、答问、序说、诗偈等所编辑而成的《灵峰宗论》。另外,对儒经的
专著,则有《周易禅解》、《四书□益解》等。计有五十一种。民国七十八年,佛教出版
社广为搜集,终於编成《□益大师全集》,刊行於世。

    二、演教的风格特色—三学一源、贯通儒释
    综观□祖一生行谊,他厌弃名利,专心办道,定慧等持,而且致力於阅藏与著述,终
身不辍,是一位著述家、思想家,尤其是一位解行并重,践履笃实的宗教家。
    由於他本身的修学经验,早年学儒,致而悟孔颜心法,出家後闻唯识,次而修禅开悟
,进而精研律典,最後深入教藏;是以,不论世间的儒学、出世的佛学;或佛学中的禅、
净、律、教;或演教思想体系中的天台、贤首、慈恩三宗,大师可以说无不通达。事实上
,□祖的思想体系已有能力自立一宗,所以当他三十二岁,准备注疏《梵网经》,即为了
不知应依那一宗义为立场时,遂做了四个阄问佛:一宗贤首、二宗天台、三宗慈恩、四自
立宗。因连续几次,都是拈得天台宗,於是他後来的著作一律采天台的思想体系做为基本
架构。
    但是,他虽然私淑天台,却终不肯当台家子孙;以当时的天台与禅宗、贤首、慈恩,
往往各执门庭,不能和合的缘故。他曾在〈示如母〉文中云:「予二十三岁,即苦志参禅
,今辄自私淑天台者,深痛我禅门之病,非天台不能救耳;奈何台家子孙,犹固拒我禅宗
,岂智者大师本意哉?」事实上,中国佛教自唐代宗密撰《原人论》,开和会禅、教与和
会儒、释、道先河,其後五代宋永明延寿更倡「禅净双修」论;至此,□祖认为当代各宗
均有病痛,唯有调和各宗,一贯佛陀本怀,才是根本办法;尤其当他究心天台教部,乘法
华「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的义旨,遂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以为「禅是佛心,教是佛
语,律是佛行;未有心而无语、无行,有语而无行、无心者。」而且由於「治世语言,亦
不离实相。」是以主张贯通儒释。
    本文拟从其所著《大学直指》一书中,探索其对世间儒书之开显,及融合运用天台、
唯识的法相义理,藉以诠释一心,并砥砺实践方法的风格,以印证其一向主张贯通儒释、
三学一源的思想特色。

三、经题的标释—开权显实、性修不二、直指人心

天台一家,诠释一切经论,都先用五重玄义,而「释名」解释经题,为五重之首;认为经
题为全经的纲领所在,谓「提其纲,则众目张;挈其领,则襟袖至。」所以往往特别看重
解释题目,藉以标举全书义理的纲要。□祖在本书一开头,即采取天台家法来诠释「大学
」二字的玄义,一反世儒的训诂考据之说。如注「大」字云: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
    可见,□祖是以如来藏心(亦名自性清净心、真如、本性、实相等)来诠释大。天台
家认为人人现前第六意识所起的微细一念妄心,全妄即真,当体即是如来藏,即是实相,
这是一切大乘经论所要诠释的真正本体。因为心体绝待,不可思议,而竖穷三际,横遍十
方,具常遍义,所以说:
    此心前际无始,後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无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
,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
    至於,注解「学」字,则以觉悟此心性本体为义,故云:
    学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名大学。
    可见,学是指觉悟性体的功夫和历程;天台圆教判为六即,从理即佛,而究竟即,是
为觉行圆满。
    □祖为了阐明「大学」二字关系,先分释,後合释说:
    大字即标本觉之体,学字即彰始觉之功;本觉是性,始觉是修。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性修不二,故名大学。
    这段文字,需特别著眼者,在於□祖以「大」字表本觉的性德,以「学」字表始觉的
修德;而性德与修德之间的关系是依天台「五时八教」判释一切佛典中的圆教义来诠释《
大学》,所谓「称性起修,全修在性」,这即是圆顿义,是不落渐次的。
    从□祖的解释经题,虽未明标五重(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的名目,内
含却已隐含五重的义理;而且是以「藏、通、别、圆」中最高的圆教来判定此书的教相,
这一点是古来大德所未曾有的。唐代宗密《原人论》中,尚斥儒道二教为迷执,不在「原
人」五等第中,何况小乘、大乘?後人则大多判为人天二教,如□祖〈性学开蒙答问〉中
云:
    儒於五乘法门,属人乘摄,所明五常,合於五戒;其馀诸法,半合十善,尚未全同金
轮王法也。老属天乘,未尽天中之致。……究而言之,总不及藏教之出生死,况通、别、
圆耶?
    今者□祖乃秉法华「开权显实」的旨趣,来诠释《大学》,来贯通儒、释,而且会归
最上乘义,诚如印光大师在〈四书□益解重刻序〉中云:「盖以秉法华开权显实之义,以
圆顿教理,释治世语言;俾灵山、泗水之心法彻底显露,了无馀蕴。」而□祖在《中庸直
指》中亦自云:「既秉开显之旨,则治世语言,皆顺实相;故须以圆极妙宗,来会此文,
俾儒者道脉,同归佛海。」□祖注解《大学》《中庸》,同名之为「直指」,禅宗云:「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显然诠释二书的意旨是一致的。 (待续)

临终的智者大师 智  展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佛陀一代时教,经由智者大师
以「五时八教」加以判释之後,经典正义这才条理分明、层次井然地彰显开来,不至於成
为一锅黏粥。无怪乎後人推崇他为「东土小释迦」,实在不是空穴来风。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师预知时至,便开始口授遗书,嘱咐後事。交
代完毕,就令弟子将室内打扫、清理乾净,并要侍者唱诵法华经及无量寿经,作为临终的
最後闻思。待侍者诵完法华经後,大师赞叹地说∶「释迦世尊的本地和示迹如此广远,实
在不是吾人凭空揣度所能知之。此经真可说是一切法门的根源,种种妙慧皆由此而生。只
不过,有谁能真正明了他老人家在这四十多年中,所有施设教化的用意呢?恐怕只有他自
己了然於心,旁人都无法窥探一二吧!」
    接著,弟子又开始唱诵无量寿经。当法音缭绕在大师房内时,有人见到石雕的佛像变
得比平常高大数倍,而且室内的摆设、室外的山林,全被祥和的光明所笼罩。待听毕经文
後,大师又带著感叹的语气说:「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庄严、成就的极乐世界,莲花处处
,宝树参天,是绝佳的修行处所。十方若有众生发愿要往生,即使临终地狱相现,只要至
诚忏悔、愿心不改,阿弥陀佛亦亲自接引,绝对不舍一人。可惜啊!可惜啊!像这样易行
的法门,为什麽肯发心修持的人却寥寥无几呢?看那罪障深重的人,都能得佛力加被,何
况是平日勤修戒定慧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在道业上孜孜□□、勤求不息,绝对功不唐
捐啊!」
    这时,大师的弟子智朗恭敬地问道:「师父此生戒乘俱急,不知修证阶位如何?又师
父走後,弟子们该以谁为遵循、效法的对象呢?」智者大师答道:「自己不勤种善根,而
问别人的修证境界为何,就好像盲人问别人牛乳是什麽颜色一样,即使人家巨细靡遗的对
他描述,他还是一头雾水。不过,为了消除你的疑惑,我当据实相告。由於我领众太早,
耽误了自修,所以此生只到第五品位(案:即圆教观行即位之「正行六度品」,已深伏五
住无明)。如果早先能多用点时间加功用行,一定能够达到六根清净位(案:即圆教十信
位,圆断见思、尘沙诸惑)。我走了以後,你们应当以戒为师,以四种三昧(案:即常行三
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作为修行上的引导。我们今生因佛法而相
遇,以佛法来相互提携,千万记得要让佛灯连绵不绝,才不枉为佛门眷属啊!」
    大师言毕,又告诫寺中的维那师说:「人在临终之际,若能闻钟磬之声,可以助增正
念。因此,这钟磬音能持续得愈久愈好,最好到亡者气尽身冷为止。我走後,你们如法念
佛即可,世俗讲体面的丧事仪节就全免了。」话一说完,大师唱念三宝之名,尔後便端坐
入定,坐化圆寂了。
    往生十日後,各方道俗闻此消息者,纷纷前来瞻礼大师遗容。见大师端身正坐,面貌
如生,有许多人都因受感化而跪拜流泪。入龛当天,众人见大师流汗遍身,莫不叹为稀有
。几日後,弟子们欲将大师肉身舍利奉藏於佛陇山(於今浙江省天台县),可是大雨连绵不
休,无法如愿;众弟子忧心忡忡,只能乞求佛力加被。就在大家将禅龛举起的那一刻,乌
云竟然应时消散,大地重现朗朗天光。
    隋炀帝大业元年十一月,逢智者大师忌辰,皇上为缅怀大师德泽,特设千僧斋供养十
方僧宝。当日,受供名单上虽然确有千人,可是临斋之时,主事和尚不论怎麽算,却总是
多出一人。众人猜测不知是否为大师化身来受国供,待午後前往开视灵龛,果然只见空床
虚帐。
    综观智者大师一生行持,虽然他老自谦修证阶位只至五品,然其本地风光,实非吾人
所能测度。这位总持一切法、一切义的高僧,在临命终时,没有玄妙深奥的言语,只是恳
切叮咛世人,体解释迦佛出世之本意,全心归向极乐净土,速速止息生死苦轮。在三藏经
典前总是望洋兴叹的我们,若对於识途老马的殷殷劝谏仍视若无睹,那就真正是可怜可愍
之人了。(本文所述智者大师之事迹出自天台九祖传)

姚     约 吕富枝

姚约是宋朝明州(今浙江省)仙潭人。专心深入研读佛教经典,平生对僧众很恭敬,每次
有僧人来访,姚约必定很谦逊的坐在东边,他说:「我辈在家俗人,要尊敬僧宝,不应当
超越僧众。」
    其後觉海、友公两位法师兴办净业社,而实际上净业社的一切事务,都由姚约负责办
理。
    有一天,姚约忽然向友公法师说:「弟子长久以来,早就厌离这个充满忧苦不安的世
间,也厌倦这个虚浮不实的人生了,再过几天,我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请法师为我
助念。」於是友公法师就每天陪同姚约一起念佛,一日姚约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端坐念佛
往生了。
    姚约往生後不久,托梦给友公法师说:「弟子姚约已经往生西方净土了,这都是仰仗
法师助念的力量,帮助我成就。」友公法师说:「我也很想跟随你一起游历西方净土,可
以吗?」姚约回答说:「法师世间的寿命还未尽,而寺院□的景懿法师应当会先来。」景
懿法师当时也是净业社修持净土念佛的社友,果然经过一个月之後,景懿法师就往生了。

阿育王寺巡礼 漱  石

阿育王寺位於浙江宁波的鄞县,寺中珍藏一座有释迦牟尼佛顶骨的舍利塔,而闻名於世。
    西晋太康三年,有一位刘萨诃的人,病死後有一位梵僧指示他前往会稽找育王塔,不
久就奇迹似地活过来了,便发心出家为僧,法名慧达,他到了会稽却遍求不见阿育王塔。
一日夜□听到地下传来钟声,刘萨诃便诚诚恳恳礼拜三日,忽然一座饰有佛菩萨圣像的精
致宝塔从地下涌出。慧达法师从此更加精勤礼忏,并於当地结茅蓬安住下来。到了东晋义
熙元年建了塔亭禅堂,梁武帝时兴建殿堂,赐名「阿育王寺」。
    地里为何会涌出「育王塔」呢?据佛经记载,佛在世时,有一位童子遥见世尊在王舍
城乞食,童子很想以麦糗供养佛,但身边只有细沙而已,童子便恭恭敬敬捧著细沙,放入
世尊的钵□。以此供佛因缘,在佛灭度後百年,人寿百岁时,出世为阿育王,统一全印度
,为「铁轮王」。
    早年的阿育王是一位残暴不仁的暴君,後来经文殊菩萨的感化,忏悔皈依佛法。他为
了弘扬佛法,在中国的周厉王时,下令将七宝磨碎成粉,打造八万四千座塔,然後搜集西
域及龙宫所藏的世尊舍利,礼请耶舍尊者舒放五指,从指尖放光八万四千道,派遣能疾飞
速行的「捷疾鬼,」随著指尖光明,直到光明尽处,安置一座佛的舍利塔,普遍分布在娑
婆世界殊胜吉祥的地方,藉此广布佛法。
    东汉末年,从大月氏来中国弘法的摄摩腾,曾告诉汉明帝说:「阿育王塔,震旦有十
九处。」震旦是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共有十九个地方放置阿育王造的舍利塔,现今
只有宁波的阿育王寺舍利塔出现在人世间。
    一行人早晨由普陀山搭快艇返回宁波,中午时分到达阿育王寺,在寺内随缘方便用餐
。
专供游客用餐的斋堂,桌子黝黑老旧,筷子□黏长霉,一人一个海碗,就著饭桶盛饭,还
好厨师料理甚佳,又是在千年古刹用斋,也就甘之如饴了。下午一点半,预计到育王寺的
舍利殿,瞻仰佛陀舍利。有幸能一睹佛陀舍利,福报何其大!一行人为了整饬身心,虔诚
恭敬地瞻仰世尊舍利,就先在舍利殿前的树荫下,站著念佛。正值午休,游客稀少,在气
氛庄严肃穆的古刹里,佛号念来格外明澈。
    近几年,来寺瞻仰舍利的民众渐多,有些人信念不够,看完舍利,不免猜疑塔中舍利
是真是假,甚至口不择言的交相毁谤。寺里执事慈悲,不忍众生造恶口业,态度转趋保守
,不肯随便让人瞻仰舍利。地陪王小姐交涉无门,只得求见监院、方丈,广开方便。方丈
师父知道大家不远千里而来,鹄候已久,又听到大众念佛声,好不容易才首肯答应。依例
,瞻仰舍利,每人必须另付二十元人民币,这个钱必须自己出,不能由他人付费代垫,以
示瞻仰的诚意。
    在两位法师带领下,一行人上到舍利殿二楼,二楼是藏经楼,楼上中间有座佛龛,大
家面对佛像排班站好。一位年长的师父,从右边房间请出一个精致的大盒子,戒慎恐惧地
从盒中端出舍利塔,供在佛案上。由五六位法师领著大家做了一堂「恭请舍利」的法事,
前後约二十分钟。法事完後,那位年长的法师戴上白手套,请起舍利塔,移到窗户边,藉
著日光方便瞻仰。一行人依序排队,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号中,轮流跪在舍利
塔前,合掌仰望塔中的佛陀顶骨舍利。这座由七宝铸成的舍利塔,塔身青色,高一尺四寸
,方广七寸,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有佛菩萨像。塔内顶部悬著一个小磬,佛的顶
骨舍利就在磬中,圆转不停,必须很细心窥视才可见到。
    全体瞻仰完後,师父再将舍利塔放回盒中,恭敬地请回房间上锁。这座舍利塔,不仅
是阿育王寺的镇山之宝,也是历代王朝的镇国法宝,所以寺里自古就严格规定,必须是寺
里嫡传的长老才有资格接触舍利塔。
    离开阿育王寺,在往天童寺的车程中,一行人纷纷谈起个人所见舍利的形状光泽,有
人见到红色,有人见到黑色,有人则感慨瞻仰时间太仓促,有人则仰角不对,看不清楚。
印光祖师在光绪二十一年春三十五岁时,到过阿育王寺拜舍利,将近三个月之久,当时经
常随著瞻仰者前去观看。看到的色泽像「天台菩提子」拿红了的颜色,没有太大改变。但
形状却忽小忽大,大如绿豆,小则约减三分之一。十年後,光绪三十一年,印祖再次瞻仰
,形状却像黑豆大,而颜色像黑豆上生了白霉,紧靠钟底不动,传说见到黑色表示不祥,
事後印祖回忆说:「意谓或是年必死,然亦无吉无凶。此种皆普通人常见之相,并无感应
奇特之事。」所以瞻仰舍利见到那一种颜色,不必视为什麽奇特的感应,只要诚心一片,
自有瞻仰功德。
    佛舍利出现中土,代表佛法必在中土兴盛,普沾中土人民。瞻仰佛陀舍利,如同见到
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更应深信释迦牟尼佛确实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生印度,开演了三藏十
二部的言教,正是了生死、得解脱的大道。众生能遇见正信佛法,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
大好机会,而今有幸一睹佛骨舍利,作礼而去之後,因此勤勤恳恳依教奉行,那就合了释
迦佛分布舍利的初衷,也没枉费来了一趟阿育王寺!

正信与迷信 吴日郎

●信仰如择食

人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就像对食物有所简别、抉择一样。对食物具正信者,知道饮食是用
来提供身体活动所必须的能量,注重饮食才能保持健康,所以很重视三餐主食和副食的选
择;而对食物迷信者,则认为饮食是一种享受,常舍三餐的主副食,只喜欢好吃的点心和
零食,偏食的结果则是体弱多病。这正如对宗教具正确信仰者,知道宗教是用来指导生活
,让生活离苦得乐,所以很重视宗教的选择;而对信仰角度偏差的人,则爱好怪力乱神,
越是主张怪力乱神的宗教越喜欢。

●迷信桎梏心灵

信仰的目的在求离苦得乐,使身心灵能自主、自由、自在,如果反而以迷信来束缚自己,
使自己生活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烦恼,那就太过盲目了。

例如,有人建房屋,请地理师定方位,地理师说:「方向不要太正,正冲对子孙不利」。
为了不遗祸子孙,房子只好盖得斜斜的,一辈子看得不顺眼。地理师又说:「前後门不能
直通,中间须隔一道墙,拐个弯才能挡住钱财」。为了钱财也就顾不得进出的方便。遇有
亲人去逝安葬,请教地理师,地理师说:「属猴犯冲,必须回避」。结果至亲逝世,属猴
的子女连最後致哀的机会都失去。有人生孩子请人算命,算命的人说:「这孩子命中带煞
,专克父母」。结果家庭失去了欢庆,这孩子注定要成为父母的眼中钉,一生的幸福给毁
了。有人想结婚,事先请人合八字,算命的又说:「八字不合,男女相克」,结果一对相
知相惜多年的情侣,因算命的一句话,竟然硬被拆散。更有黑色星期五、不吉利的十三,
若遇到星期五又逢十三日,这一天就好像要大祸临头。

信仰的目的本是要追求心灵的大自由,结果由於迷信,使得原本已经非常有限的心灵自由
都消失,迷信成为桎梏心灵的罪魁祸首。


●不能净化生命的迷信

一般无神论者,对宗教不了解是理所当然,但一般人相信风水地理、巫觋算命是宗教的一
支,则是对宗教的误解。其实风水地理、巫觋算命并不是宗教,而是孔子说的「怪力乱神
」;没有任何正信的宗教在经典上记载它,在教义上认同它。佛经中虽有提到神通,但很
明显地,神通不是风水地理、巫觋算命;佛教认为人若修道有成,就自然具有神通,但佛
禁止弟子使用神通,因为神通不是究竟常道,无助於生命的净化,也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
烦恼。

佛告诉我们,人世间的福祸决定於因果,因果是自作自受的,所以人的福祸决定在自己的
手中。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用不著把自我的命运交给鬼神,甚至愚昧的任由巫术之流
牵著鼻子走。佛经中很明白地传达这样的理念,而在其他正信宗教的经典也都可以很清楚
地看到这个道理。因此,把宗教和迷信扯在一起,实在毫无道理。


●佛教不迷信

不信宗教的人,都不会认真去研究宗教的经典,因此都会对宗教有误解。一般都认为宗教
含有阻碍人类进步的迷信成分,尤其对佛教的误解最深,认为佛教始终和迷信混在一起。
其实也难怪佛教被误解,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二千年,在这麽久的传教时间里,经过多
次的朝廷灭佛运动,已让佛教学会如何融入民间生活,以求生存之道。因此,不只民间风
俗迷信趁机混入佛门,连某些自称是佛教的团体,都已经把寺庙、佛菩萨当成是聚宝盆、
摇钱树了。这林林总总看在佛门外人的眼里,自然就对佛教打了负分。

由於误会,再加上个人主观的成见,一听到佛教就皱眉头、起反感了。所谓「无风不起浪
」,一般人之所以对佛教产生这麽大的误解,实肇因於见到某些佛教徒的作为背离了佛陀
的教示。

事实上,大多数自认是佛教徒的人,根本不知道佛陀的教示为何,只知道死要到极乐世界
享乐,病要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平时对佛菩萨虽然很崇敬,但却是基於自我利益,完全忽
视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和对「闻思修」三慧的重视。佛教的修持是建立在「信解行证
」的基础上的,根本不含任何迷信的成分。

妙法莲华经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佛陀降生,是为了让众生「开示悟入」
佛知见,让众生破执去烦恼,见性成佛。所以,真正的佛教是没有迷信的,只是人们在信
仰时,把佛教的教义,依著人类贪懒的劣根性给扭曲了。许多执迷於表相,不分是非就妄
下论断的说法,其实与实际内容正好完全相反。


●佛法的正确信仰

信仰佛教的目的,不是在追求眼前短暂的利益,而是要止息烦恼、了断生死、开发本有觉
性。不过,人总是现实的,如果全盘忽视现世的利益,无疑会吓跑大多数人,造成弘法的
障碍。因此,以现世利益做为一种接引,是方便、权宜,最终目的还是要把信徒导向真正
的宗教理念中。所以,佛教是否是一种迷信?就得看个人在行为进行中,头脑是否清醒,
有否迷失宗教精神和教义而定了。

大多数宗教都认为神可以支配人,神与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尊卑关系。唯独佛教重视人的
自主性,不认为神可以支配人,因为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是未来佛。佛教虽然
与其他宗教一样相信有神通,但佛教谈到神通时,都是与教义的阐示、修行的精神密切结
合的。因此,那些盲目批判佛教迷信的人,都是不曾深入研究佛教教义的人。那些情绪化
的人云亦云,本身其实才是迷信。

●活著就要有信仰

宗教的精神不在谈玄说妙,正确的信仰不含任何怪力乱神。只要是正信的宗教,其教义和
修持都可以很有效的改变人的气质,改善人的心性。信仰宗教可使人更能自尊自重,更能
认清自己、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使人过著更合乎理性的生活。

所以,人活著就必须要有信仰,只是不可迷信,因为迷信会误导人生,让人背离生活的正
轨,产生负面的影响。正当的宗教,都是指引我们去发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的;当一个
人愿意投注全部生命,向这种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前进时,才可称为最正确的信仰。

乐山大佛 怀  德
乐山大佛(当来下生弥勒佛),是中国四川乐山县凌云山的一大胜景,它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一座石刻佛像(高七十一公尺),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来到大佛前,伫立
在佛的脚畔向上仰望,任何人都会禁不住发出由衷的赞叹。大佛依山而凿,面临的是岷江
、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江水汤汤,导游说起了大佛修造的历史:
    唐玄宗开元初年(西元七三一年),在凌云山修行的海通和尚,眼见三江会合於山脚
,汹涌的水势,往往造成船只触壁及无辜百姓死伤,於是发起修凿大佛之念。为了募集人
力、财力,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四处奔走化缘,由於精神感人,官方、民间纷纷热烈响应
,於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就这样展开了。
    当初,由於各地的捐输踊跃,因此地方上的贪官便觊觎海通和尚身上的庞大捐款,常
常来敲诈勒索。海通和尚不畏恶势力,他宁可挖去一只眼睛,证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志向,
也不愿白白将十方钱财送予鄙恶之徒。在和尚高洁情操的号召下,历经九十寒暑,这「佛
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奇景,终於在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的任内完成。海通和尚生前
虽然未能亲眼目睹大佛竣工,但他的悲心和风骨,至今却仍为後人津津乐道。

往江上望去,船只点点,载来一批又一批的观光客,昔日搏命行船的风险已不在,只剩江
风习习,歌颂著古人的凛凛道风。

退戒受报 进  莲

从前,迦罗奈国有一个婆罗门种姓的男子,名叫执持,他信奉佛法,受了五戒,而且从不曾
违犯。有一次,他到其他国家去,看到有人在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竟然起了贪爱之
心,也动念想做这些破戒之事。走在路上,看到别人谈论是非,竟也想加入批判论断的行
列;看到有人喝酒,竟想与之同饮。结果,一天下来,整颗心都浮躁不安,道心大大退转
。此时,他内心不禁发起牢骚:「真後悔,当初干嘛要发愿受持五戒,我要把这五戒退还
给佛陀!」
    说著,他隔天便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禀明:「弟子因为先前发愿受持五戒,使得现在
有很多事都无法随心所欲去做。唉!佛法实在太高深了,不是像弟子这样的凡夫所能仰信
、遵从的。弟子想把受持的五戒退还给佛陀您,不知是否可以呢?」佛陀闻言,沉默不语
。
    谁知执持这一番话才说完,他的嘴巴里突然冒出一些鬼神。有的手拿铁锥,敲打他的
头;有的脱掉他的衣裳,勾断他的舌头;有的用刀割截他的下体;有的将熔化的铜浆灌入
他的嘴巴。执持的前後左右全是鬼神,每个都争相要来分裂他的身体、撕取他的血肉来吃
。不一会儿,无端冒出的火焰又来焚烧执持的身体,简直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痛
苦得想挣脱,但众鬼神却用力架住他,使他丝毫动弹不得。
    佛陀看到这种情形,慈悲地问他说:「你现在怎麽说?」执持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但心中似乎若有所悟。佛陀以威神力将他救拔出来,众鬼神见到佛陀,都恭敬地站立在
一旁。
    过了没多久,执持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便起身向佛顶礼,在佛前忏悔说:「弟子明白
自己身上有杀、盗、淫、妄、酒这五贼,它们会驱使我去造作种种恶业,牵引我堕入三恶
道,受种种痛苦。希望佛陀慈悲救护,让弟子从现在起,能改恶修善,受持戒律,无所违
犯。弟子愿每月六日持斋,每年持三长斋,并且烧香散花、悬挂□盖来供养三宝,绝对不
敢再毁犯戒律了。」佛陀说:「你能说出这番话来,足见善根深厚。由刚才的经历,你应
当知道,自身所受皆由自身所造,绝不是天降下的灾殃啊!」
    吾人学佛,既发心受持戒律,便应以珍重、诚敬之心来护持戒体。如果一旦起了退转
之心,就要立即在佛前求忏悔、加被,使自己得以守戒清净、如法修持。倘若能时时以戒
为师,鞭策散漫、懈怠的身心,则对道业的增进必有莫大的助益! (出於大灌顶经)

乐记选讲(五) 徐自民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
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在中国河南,有一条河流叫濮水。濮水的上游有一片桑林之地,叫做「桑间」。在濮
水上游的桑林间所流传的音乐,是「亡国之音」。比「亡国之音」好一点的,叫「乱世之
音」。何谓「乱世之音」呢?「郑卫之音」是也。根据古人的注解,郑国的音乐是「好滥
淫志」。「淫滥」二字,是指郑国音乐的音调太过,会让人情绪失控,如大水□滥,故谓
之「淫滥」。至於卫国的音乐,则「促速烦志」;节奏过於急促,听了会使人心烦。所以
古人就把「郑卫之音」,称作「乱世之音」。这二种音乐都不能使人心中正和平,与音乐
的原理互相违背。只要出现了这种特色的音乐,都可以名为「乱世之音」。「比於慢矣」
。「比」,是「相近」的意思。「慢」,是君主骄傲、傲慢。近於慢,相似於慢了。郑卫
之音,是乱世之音,相近於(君主)骄慢了。
    至於「桑间濮上之音」的典故,在司马迁的史记上有记载。话说在春秋时代,有一回
,卫灵公要到晋国去。由於路途遥远,一天之内不能到达,所以一行人就憩息在濮水上游
。夜间的时候,卫灵公听到了一种不寻常的琴声,他请乐官师涓来听,并将此音记录下来
。後来到了晋国以後,晋平公以酒席招待他。席间,卫灵公请师涓把途中所听到的优美琴
声,弹给晋平公听。弹奏不到一半时,晋国乐官师旷就立即制止了他。原来,这种音乐是
当初殷纣王的乐官所作,是一种靡靡之音。纣王就是因为昼夜好乐此音,所以被周武王打
败而亡国。纣王死後,他的乐官投入濮水自杀,而这「亡国之音」也就因此流传下来。了
解这一个典故之後,文曰「其政散」。此音代表政治四分五裂,民心涣散了。「其民流」
,人民到处流亡。「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君主狂妄自大,臣子跟著互相欺骗、自私自
利的情形,已经不能制止了。
    讲这亡国之音,目的在提醒有权力地位的君主,应该多在音乐上观察人民的心声。倘
若无从辨知,至少藉由报导,也应能掌握各种社会现象。若乱象出现,就得赶快想办法解
决。治标方面,以公权力加以扫除。治本方面,要让百姓对政治有安全感;社会贫富不能
太悬殊,这样大众才能心平气和。当百姓心理到达一定的境界时,再从音乐等各种教育上
来诱导他们,使他们往正道上去。音乐这种艺术很特别,叫做「侵略性的艺术」,它的功
能具有独特的侵略性。比如看书看一遍,却不如听名人演讲的印象深刻。所以佛经上才说
,阎浮提众生的耳根最利。用圣人制定的音乐来教育百姓,能使人明心见性;若再配合礼
,更能达到平心静气的效果。以学佛来说,依此帮助修持念佛法门,就能把一句佛号念得
很好。可见,音乐的确具有特殊的功能。
    《乐记》这篇文章後边还有很多,这只是前面一大段而已。我们自己看的时候,虽然
不能完全了解,但至少在字面上懂一些也好。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研究十三经注疏中对
於礼记《乐记》的注解,以及其他的注解。这其中的味道不少,学问也非常多,但务必要
记住一个要点音乐是出自人心的。因为心能生出万法,而人心有好有坏,所以音乐也就有
好有坏。不过,楞严经上还说∶「法亦能生心。」法(外境)为何能生心呢?比如我们见人
家欢喜,自己就跟著欢喜;见人家悲伤,我们也跟著悲伤起来。受到外面的刺激、影响,
我们就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圣人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就用好的音乐让人听,使人们内在的
理性得到启发。记住了这个要点、用意,後边的注解自然就能明白;即使古人或有注解偏
差、错误之处,也能分辨出来了。学问之道就是如此,把握要点之後,就能一通百通。倘
若记不住要点,纵使把古人所有注解全看过了,也不知其所以然。
    这门课虽然只有四个小时,但若能有所领会,对大家的修道一定有帮助。今日的社会
,一般人学佛修道,大多好奇骛怪;大家要切记,孔子是不讲求怪力乱神的。儒家的礼乐
教育,是要让我们在求道的路上,平平稳稳地走。学佛若能秉持这种精神,就不会有危险
,不会招魔。大家在研究的时候,这个原则一定要掌握! (全文完)

乐在其中 三  学

庐山山麓有一条溪,发源於莲花峰下,溪水洁清绀寒,儒学大家周敦颐先生,晚年在溪畔
□一书堂,称作「濂溪」。周敦颐早年时常上庐山东林寺,亲近东林寺住持常总大师,颇
多感悟,一度想出家为僧,常总大师却嘱咐他回去「扶植儒学」,後来成了宋明理学的鼻
祖。
   周敦颐也曾亲炙於祖心禅师,想一探教外别传的旨趣,祖心禅师告诉他:「只消向你
自家屋里打点,孔子谓:『朝闻道,夕死可矣。』毕竟以何为道,夕死可耶?颜子不改其
乐,所乐何事?但于此究竟,久久自然有个契合处。」
   周敦颐本是一位儒者,祖心禅师建议他,只要回去在儒家经典中,讨究孔子早晨闻道,
夜来死了,也了无遗憾,孔子是闻得什麽道,何以夜来死也无憾?再者,孔门弟子颜渊,
吃的是一箪食,喝的是一瓢饮,住在弯曲狭隘的简陋巷弄里,别人难以忍受其中的忧苦,
颜渊却能不改其乐。颜渊不改的乐趣是什麽?只要在孔、颜乐处穷究一番,久久自然契入
,获得满意的答案。这段公案,出自居士分灯录。後来,程明道问学於周濂溪,濂溪也令
他「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孔子是一位不惑的智者,智者的乐趣是
什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达到孔子德学的境界,方可如实证得。虽然,在论语
一经,孔子也多少透露了一些讯息。论语首章,孔子便直捷了当地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乐趣来自两个源头,一是学习,一是教学。
论语一经不乏叙述孔子喜乐的经文,归纳起来实不出这两大乐源。
   孔子从学而时习中,获得的喜乐,如何得知?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跟子路谈起
他的为人时,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学习遇
到难关,将破未破,将通未通时,孔子可以废寝忘食,大用功夫,一旦突破难关,快乐的
心情可以忘掉一切忧虑。孔子在齐国,听到齐人演奏「尽善尽美」的韶乐,孔子用心学习
韶乐,可以「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食不知味,为何?用心其中,快乐无比,连最基本
的饮食欲望都可以被忽略了!
   孔子在教学上获得的喜乐,足慰生平!当见到近者悦,远者来,不分国界、不分族群
的青衿学子,志同道合来到门下,共学「修己安人」的圣人智慧,都能适才适性、卓然
有成,那般快乐,唯有孔子知之。论语先进篇有一章经文描述说:「闵子侍侧,□□如也
;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见陪侍身边的几位弟子,闵子
骞是那麽的方正,子路是一派刚直,冉有、子贡是如此地和乐自然。孔子心头不禁快乐起
来。尤其是和比他小三十岁的颜渊谈起学问来,就像他乡遇故知,乐不可言,子罕篇孔子
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与人谈话,不觉疲倦,愈谈愈有精神,那大概是和颜
回谈话,才会有的事吧!当好学的孔子,遇上好学的颜渊,彷佛周易的泽卦,两个大水泽
融在一起,交相侵润,互有资益,同声相应,同类相从,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孔子毕生以「学习、教学」为乐,他老人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两句话。孟子公孙丑篇,子贡有一个很精当的结论,子贡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
,仁也。」学习之乐,是智者之乐;教学之乐,是仁者之乐。对一桩事有了无比的乐趣,
便一日不可或缺,少了它就觉得难过不自在,因此终其一生学不厌,教不倦。
   学而时习,使德学日章;循循教化,能以德风化人。孔子乐在其中,不为物役,超然
於形骸之外,世间无一物可以取代了。在述而篇,孔子有这样一段告白「子曰: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今人钱穆先生形容这章
经文像一首散文诗,孔子唱出了快乐的心声!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道得於此,
不管穷达,无不乐在其中,虽夕死可矣!
   孔颜的自在快乐,多少读圣贤书者心向往之,它是心中一座隐隐存在的桃花源。这桃
林源头在清溪何处边?只要缘著孔颜「信而好古,敏以求之」的足迹,亦步亦趋,必能豁
然开朗,觅得一片洞天。

战    场 瑜  扬

旌旗蔽空,战鼓隆隆,两军於飞沙中壁垒分明,形成对峙。一触即发的情势令人屏息,只
消主帅一个号令,天地即可因腾腾杀气而变色。沙场上的刀剑交迸、血肉拼搏,伤亡之惨
重往往令人触目惊心,不过,在这有形的战场之外,可知无形战场上,也正狼烟四起、短
兵相接?
    日常的遇境逢缘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的烦恼习气对抗、交锋。在决定胜负的
关键时刻,如果能适时以圣教照心,并加以推波助澜,其沛然的气势必能压伏无明的气焰
,与魔罗之间的战役,便有了一次告捷。反之,当两股势力不相上下之际,我们若存有一
丝甘於堕落的偷心(无惭),又无睹於舆论视听的指责(无愧),那麽,光明之师终将溃
不成军,魔兵魔将就大获全胜了。
    时代的发展,让邪魔的氛围有甚嚣尘上的趋势。有人男女关系复杂,做了破坏别人婚
姻的第三者,竟还在媒体上大肆招摇,著书自曝情史。有人打著「灵修」导师的招牌,可
是背地里却将别人的隐私出售图利,做著泯灭灵性的勾当。新闻事件所呈现的蛛丝马迹,
似乎透露这个社会的反省自觉能力,已沦落到羸弱、无能的状态。原本匹夫匹妇都知道的
惭愧、廉耻,知识分子在这点的表现上却是出乎意料地弱智。社会风气的开放虽然让个体
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人们一味强调自我解放的结果,却也模糊了善恶的界线,让道德隐没
在欲望的洪流里,和贪□痴成了同一阵营。本来黑白分明的两边,这会儿成了灰蒙一片;
波旬(他化自在天天王,佛家谓之天魔)大可不必耗费一兵一卒,我们就坐困愁城,永无
翻身之日了。
    读书是为了明理,修行是为了彰显德能,只要我们曾在这两件事上用心琢磨,就不会
在光明、黑暗交战的时刻,出现弃械投降、投奔敌营的行径。有人或许会说:「做人何必
这麽辛苦,随性一点不是很好吗?」乍听之下似乎没错,但这「随性」在吾人凡情驱策下
,往往是和「随便」划上等号的。除非你不想在心境上有所突破、长进,情愿庸庸碌碌、
屈居凡品,否则不会这般「取法乎下」。在佛经上记载,当灭法时期来临时,最先消失的
是楞严经。
因为楞严开慧,可以助众生拣辨魔事,楞严若先灭,众生就如同失去眼目,届时佛法颓亡
就如同江河溃堤,莫之能御了。明白众生业力的走向,如今我们站在末法风雨飘摇的十字
路口,更应该擦亮慧眼、把持分寸,否则世俗浊恶的狂潮袭来,我们就将被吞卷而去,在
汪洋中灭顶了。
    对军人来说,沙场即战场,是和敌人一决生死的地方。而对修行人来说,战场却无所
不在,因为烦恼无时无刻不起,总伺机要将我们推向险恶的境域。因此,志求超脱的人随
时都要严阵以待,不能有片刻的松懈、懒散。依情势来看,虽然这是场长时而艰困的战斗
,但既然身为觉悟师旅中的战士,就该奋勇迎敌。即使到了弹尽援绝的地步,也绝不轻言
放弃!
拍卖乐透 弘  毅

近来随著「乐透」彩券的发行,民间又掀起了一股投注、签赌的热潮,虽然中头彩的机率
微乎其微,可是众人的发财梦似乎正在热头上,种种为求「明牌」而荒腔走板的行径,往
往令人啼笑皆非。当亿万富翁真的那麽好吗?有一件发生在美国的真人实事,或许可以提
供您作参考:
    匹兹堡的厨师波斯特是一九八八年中了「乐透」头彩的幸运儿,他获得了一千六百二
十万美元的奖金,羡煞了所有的人,不过,他周遭的亲朋好友却也因此有了转变。首先,
他的女房东为了分一杯羹,对外声称和他合买彩券,两人为此对簿公堂,最後波斯特竟然
败诉,三分之一的彩金就此不翼而飞。另外,他的亲弟弟因为觊觎这笔意外之财,想尽办
法要置他於死地,他忍无可忍,向法院控告弟弟谋财害命,结局是亲手足相约法庭上见。
还有更不堪的,他的新婚妻子为了贪图巨额的赡养费,竟头也不回地,坚持要和他离婚。
到头来,波斯特还剩下什麽呢?他积欠了庞大的律师费和税款,只拥有一栋贷款尚未付清
,并塞满诉讼文件的豪宅。仔细清点,他不但没有坐拥金山银山,还负债五十万元。
    记者问他:「早知结果如此,你还想一夜致富吗?」波斯特说:「早知会有这麽多不
幸,我真该把这笔奖金拍卖给别人。」贪婪使人疯狂,当您走到投注站前,想以身边脆弱
的幸福为筹码,去搏取那五百万分之一成为富豪的机率时,还请仔细想一想。

自己的选择  自己负责 慧  文
 孩子们:
    当学生最讨厌的,大概属「考试」这一件事了。选错了答案,就拿不到好看的分数,
心里真是难受。不过你可别以为毕了业就永远与考试说Bye-Bye了,仔细想想,人生不就是
一张大考卷?无数的选择便决定你这一生的幸福。
    如果是○X的是非题,就要有分辨对错的能力。是好的,就要勇敢的抓紧;是危险的,
就要想清楚到底错在哪里?然後明白的拒绝它,这才是明智的得分之钥—能拥有快乐,常
保平安。曾经有两只青蛙渴得嘴里直发乾,急得到处找水喝,找了好久,累得两只腿都蹦
不起来、跳不动了,依然看不到半滴水。忽然,其中一只青蛙发现前面有一口井,一看,
哇!水好多呢,心里真是高兴,赶忙呼唤另外那只青蛙:「快来呀!这井里有水。」说著
噗通一声,他自己就先跳下去了。另外那只青蛙跳过来,探著头儿,往井□望呀望,迟迟
没有往下跳。井□的那只青蛙以为他胆子小,就说:「跳下来吧!井里的水很深,摔不著
的。」井口的青蛙回答说:「我知道跳下去摔不著,我是怕跳下去上不来呀!」人生中也
有许多的陷阱,不断的诱惑人往下跳,如果没考虑清楚就任意选择,付出的代价很有可能
就是葬送自己的一生,值得吗?
    如果是1234的选择题,就得在众多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得分的关
键,唯有仰赖事前的努力,加上智慧的判断,才能一举成擒、高分上榜。最怕的是本事不
足、模□两可,东挑西选的结果,还是两手空空,那就太可惜了。有对猴子兄弟,名叫多
多和安安,住在快乐山的森林里。有一天早上,这两个兄弟刚采了一串香蕉准备带回山上
享用,半路上遇见大黑熊,多多一眼就看到黑熊的胳肢窝下夹了一支黄澄澄的玉米,连忙
喊住他:「喂!黑熊大哥,请问你那支玉米是打哪儿来的呀?」
    「这个呀!就在半山腰的玉米田里摘的。」
    「太好了,安安,这香蕉不要了,咱们去摘玉米。」
    「不用了,我有香蕉吃就很满足了,要摘玉米你自己去。」
    「好吧,你可别後悔喔!」
    多多告别了安安,一口气冲到半山腰,高兴得摘了许多玉米,扎成一串背著走回家。
一会儿,迎面来了松鼠弟弟,两手抱著一颗大红桃,猴子多多心想:「红桃又香又甜,比
玉米好吃多了。」於是丢了玉米,向松鼠打听哪儿可摘到它。松鼠一说完地点,多多马上
飞奔到山坡的桃树下,得意的采了一堆红通通的桃子。
    「哈!谁叫安安不跟我来,活该吃不到大红桃。」
    当他满心欢喜的往回走,又碰见浣熊顶著大西瓜,他又丢掉红桃去摘西瓜,这时已夕
阳西下,可是他看见山狗叔叔叼了一只又大又肥的兔子,多多虽然很累了,还是忍不住去
打探讯息。
    「就在前面树林子里呀!那儿有一窝的兔子呢。」多多听完便丢下西瓜,跑进树林里
捉兔子,可是天黑了,兔子又跑得快,他追了好久,一只也没抓著,到头来什麽也没得到
。不仅饿得两眼昏花,差点连走回家的力气都没有,这到底要怪谁呢?
    如果是要阐述、发明的问答题,更需经验智慧的累积,才能正确且快速的让题目早日
获得解决。一个人是否有实力、有真功夫,这样的方式最能够测验得出来,得失成败,往
往就在一念抉择之间,自己的选择,後果还是要自己负责。从前有一位国王,因为年纪大
了,所以想从三个优秀的儿子中,选择一个人来接任他的王位。他找来三个儿子,分别给
他们一笔相同的钱,国王要求他们三人,想办法在天黑之前去买一些东西,尽量把一个大
房间装满。第一个王子考虑了老半天,跑去买了一大堆甘蔗叶,但是因为经费有限,只勉
强将房间装满了一半。第二个王子选了一些更便宜的稻草,但也不过装了三分之二。小王
子最後才回来,却没看他带回什麽东西,国王询问之下,原来小王子在路上遇到一个卖蜡
烛的孤儿,凄凉的身世让他把钱全给了对方,只拿回了几支小蜡烛。但是当他把那些蜡烛
点燃後,所发出的光芒,很快就照亮了整个屋子。如果你是那个小王子,会不会舍得拿那
笔钱和未来的王位做赌注?国王最後到底会选择哪个王子做他的继承人?这些都是值得大
家思考的问题!
    孩子们,所谓「歧路多亡羊」,很多人常常迷失在五颜六色的浮华世界里,或一时起
贪,或无知妄作,错误的选择往往惹下一大堆的麻烦,即使花数倍的心力,都不一定弥补
得回来,甚至得赔上宝贵的一生。因此,希望这张人生的试卷,大家都能慎重作答,因为
,每一个善恶都是未来祸福的起因,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欲得高分的话,快向圣贤君子
的一方靠拢吧!

宽以待人 德  馨
有富室娶亲乘巨舫,自南来,经吾门,风雨大作,舟触吾家船坊,倒焉。邻里共□其舟人
,欲偿所费。吾母闻之,问曰:媳妇在舟否?曰:在舟中。因遣人谢诸邻曰:人家娶妇,
期于吉庆,在路若赔钱,舅姑以为不吉矣。况吾坊年久积朽将颓,彼舟大风急,非力所及
,幸宽之。众从命。 (庭帏杂录)


曾有一户大富人家娶媳妇,娶亲的大船,从南边来,经过我家前面时,正好风雨交加,大
船撞上了我家的护船坊,造成船坊倒塌。热心的邻居替我们抓来船夫,要他们赔偿损失,
母亲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问船夫说:「新娶的媳妇在船上吗?」船夫说:「是的。」母
亲便派人去向邻居道谢,并且说:「人家娶媳妇就是希望讨个吉利,如果在路上却因为这
一点事而赔钱,公婆一定会认为这个新娶的媳妇是不吉祥的人了,何况我们家的船坊早就
年久失修,即将颓圮,他们的船原本就大,又碰巧遇到大风雨,行驶不易,并非故意,就
算了吧!」大家听了母亲这一番话,都点头称是。

 无明从何而起
    唐代宗宠任宦者鱼朝恩,一日在便殿,鱼朝恩问惠忠国师:「何者是无明?无明从何
而起?」惠忠国师曰:「佛法衰相今现。」帝曰:「何也?」忠曰:「奴也解问佛法,岂
非衰相今现?」朝恩色大怒。忠曰:「此即是无明,无明从此起。」(摘自佛祖历代通载)


语小不破
    雪公云,中国菜讲究色香味,菜之本质、气味、火候、刀法皆有道理,俗云:「糊饼
烂面不伤人」,实亦伤人。故做菜要注意「色、声、香、味、触、法」,色香味之外,火
候到否由声音能知,法即做菜料理法。故中庸云:「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
下莫能破焉。」破,解也。做菜小事,也有难解之大学问,故佛法云,一芥子可转法轮。


六字秘方
    杭州吴山有摆摊出售秘法:一曰「持家必发」,二曰「饮酒不醉」,三曰「生虱断根
」。为了表示秘法之秘,用厚纸密封,标价铜钱三百。购买者揭开秘法,发现有六个大字
:「勤俭,早散,勤捉。」事虽滑稽,但道理无可非议。(出自冷庐杂识)


人物中心
    早年钱穆先生在香港建立新亚书院,他在《新亚学规》说:「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
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的,我们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
的,是以人物中心来传授各门课程的。」(见新亚遗铎)
Mon Aug 15 20:18:5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