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23期
#1
美雪
 问 罪 ●鞭鼓生
地藏经如来赞叹品云:「……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有
学生很不以为然地问:「如果我们守五戒十善,也有业吗?也有罪吗?」「这麽说我们一
下生,就是宇宙间的有罪公民,那活著又有什麽意义?」「在街上看看俊男美女,有什麽
罪?」
「既然举心动念都是罪,究竟要到何时才可以脱罪?」
    看著气血充足、肌肤润泽的年轻学子,一脸无辜的表情,听著他们头头是道、铿锵有
力的疑情,一股悲凉之感不觉由心中升起。年少轻狂啊!却不道流年暗转,光阴代谢,还
有多少年月日时,可以这般潇□飞扬?
    世间一般动物生活的主轴,是以觅食和繁衍终其一生。饿了就吃,吃了就长,长大了
,就交配,小的出来了,老的就凋零死亡。不同物种的动物会弱肉强食,同物种的也会为
了吃、为了繁衍而强取豪夺。生命就在食与色中流转不息。南阎浮提就是娑婆秽土,住在
这里的芸芸众生,即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的流演,不也是一样在吃喝拉撒、男欢女
爱这两大原始本能中生灭吗?举心动念终日在贪著、爱染中起起落落,在佛家来说,这就
是业,这就是罪啊!
    当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国家的法律上,罪的定义多以侵犯到他人的生命、财产
、权益等行为而论。佛家则不只侵犯到他人有罪,杀伤到有生命的飞禽走兽也有罪,所以
杀、盗、淫、妄等性戒是根本大戒。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则是佛法的
重心,是每位佛子都要奉持的修行法则。罪业的有无,则看个人修持的功夫和忏悔的深浅
。在街上看美女,虽无行动的侵犯,意念上的想入非非,在佛家也是罪。举凡以贪□痴慢
疑,攀染财色名食睡,由身口意起惑造业的,都是业,都是罪。
    听说在水中悠游自在的鱼,它的眼看不到陆地上的世界,陆地是鱼儿不存在的第三度
空间。人类如果也只自限於动物本能的食色空间,看不到可以超脱的另一空间,活著当然
只有随波浮沉,生生死死。若能在此生得到法眼,瞥见灵光,进到了解脱罪业的第三度空
间,那超升自然可期,脱罪自然有望。南无阿弥陀佛。

读易散记:泰卦六爻 ●自 明
九三。?平不陂。?往不复。艰贞?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平不陂。?往不复。」
    虞仲翔注:「陂,倾。谓否上也。平,谓三。天地分,故平。天成地平。谓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往,谓消外。复,谓息内。从三至上,体复象。终日乾乾,反复道。故?平
不陂。?往不复。」
    据惠氏与李氏解释。郑康成注礼记乐记:「陂,倾也。」虞氏依此,故注云:「陂,
倾。谓否上也。」三与上相应,上者,泰之极,而为否之始。故「谓否上。」注说「平谓
三」者,是指泰卦九三。泰卦内乾为天,外坤为地,天地自三爻而分,故称三为平。自三
至五为互体震。震为大涂。故称为平。自二至四为互体兑。兑为泽。故称为陂。尚书大禹
谟:「地平天成。」此注引之,故云:「天成地平。」注:「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引
自系辞下传文。平易,指泰三而言。危倾,指否上而言。泰盈於三,则消外而为否倾,是
为「易者使倾。」否穷於上,则复初而为泰平,是为「危者使平。」注云:「往谓消外」
者,坤为消,即是消外卦坤之意。「复谓息内」者,乾为息,即是息内卦乾之意。「从三
至上体复象」是复体半见之象。「终日乾乾,反复道。」引自乾九三象传文。此意是说,
否反成泰,至九三而盈,盈则有否倾之虞,应当反乎复道,乃可不陂。故曰:「?平不陂。
?往不复。」
    「艰贞?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虞仲翔注:「艰,险。贞,正。恤,忧。孚,信也。二之五,得正。在坎中,故艰贞
。坎为忧,故勿恤。阳在五孚险。坎为孚,故有孚。体噬嗑,食也。二上之五据四。则三
乘二。故于食有福也。」
    爻辞艰贞,虞氏训艰为险,训贞为正。惠徵君说:「艰,难也。险,亦难也。故云艰
险。」李疏:「贞,正。见师彖传。」「恤,忧。孚,信。」引自尔雅释诂文。虞注:「
二之五,得正。在坎中,故艰贞。」是说九二之五为九五,得正其位,六五则易为六二。
二五易位之後,九三即在互体坎中。坎彖传训艰为险。险亦是难。故此九三在坎中,即在
险难之中。虽然险难,但因得正其位,所以?咎。
    注云:「坎为忧,故勿恤。」说卦传:「坎为加忧。」三体坎,为忧,即是为恤。得
位,故勿恤。即是勿忧之意。注云:「阳在五,孚险。坎为孚,故有孚。」意为九五孚于
坎险,九三互体坎,又为孚,故云有孚。此释爻解「其孚。」意为九三得九五之孚。姚氏
配中说:「其孚,言五信任之也。」惠徵君说:「三体坎,故为艰,为恤。得位承上,故
言贞,言?咎,言有孚。」
    注云:「体噬嗑,食也。」二五易位,泰变为既济,初至五有噬嗑象。即上互体离,
初二震象半见,而为火雷噬嗑。杂卦传:「噬嗑,食也。」此注引之。
    注云:「二上之五据四,则三乘二,故于食有福也。」九二上之于五,以五阳据四阴
,二即变为六二,则九三之阳即可乘六二之阴。张编修、李氏皆说:「乘阴和,则有福,
故于食有福。」
    李疏又加案语:「愚案。二之五,成既济。三体坎。坎险,故艰。得正承上,故?咎。
坎虽为忧,得正则勿恤。坎为孚,三坎与五坎相孚,故曰其孚。」又说:「五坎,既济九
五也,九五乾阳为实,故曰实受其福。三坎孚之,故曰于食有福。言处极盛之时,而以艰
贞之道,持盈保泰,则可长享其福也。」
    王辅嗣注:「乾本上也,坤本下也,而得泰者,降与升也。而三处天地之际,将复其
所处。复其所处,则上守其尊,下守其卑,是故?往而不复也,?平而不陂也。处天地之将
闭,平路之将陂,时将大变,世将大革,而居不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艰而能贞,不失其
义,故?咎也。信义诚著,故不恤其孚,而自明也。故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也。」
    孔氏正义:「信义诚著者,以九三居不失正,动不失应,是信义诚著也。故不恤其孚
,而自明者,解于食有福。以信义自明,故饮食有福。」
    象传说:「?平不陂,天地际也。」
    宋衷注:「位在乾极,应在坤极,天地之际也。地平极则险陂。天行极则还复。故曰?
平不陂,?往不复也。」
    九三,其位在三,与上六相应。三是内卦乾的极处,上是外卦坤的极处。故云:「位
在乾极,应在坤极。」惠氏李氏皆引小尔雅:「际,接也。」解说天地之际,即是坤与乾
接,或犹泰与否接。李疏:「地以形言,故云平极则险陂。天以气言,故云行极则还复。
乾尽坤接,则平必陂,往必复。故曰,?平不陂,?往不复也。」
    爻辞?平不陂,?往不复。彖传但举一句,其义则含两句。程伊川易传说:「三居泰之
中,在诸阳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环,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於
泰之盛,与阳之将进,而为之戒曰,?常安平而不险陂者,谓?常泰也。?常往而不返者,
谓阴当复也。平者陂,往者复,则为否矣。」
    乾坤消息,往来於否泰二卦。否泰?常,天地人物一切皆?常。於一切?常中,欲其常
泰,必须九三守正不移。象传特於此爻示以「天地际也。」学易者当知慎守正常之道耳。

三 囚
众生在三界生死轮回,如牢狱中囚,囚有三种:

第一种囚:自认决无活命可能,就在牢中安逸过日。如不知来生有轮回者,於是力争功名
富贵,自我娱乐,全不关心生死出路。

第二种囚:自认是富贵人家,不惜金钱,上下打点。如具有宿根的人,肯造寺供僧,却插
足世网,为名利套牢,不得自由。

第三种囚:生性崛强,不耐束缚,趁守卫不留神,即挣脱枷锁。如志在解脱的人,不求生
富贵,但下死功夫,乃真能求出生死者。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三) 智  果
◎分别由何难


(甲)前 言

 欲续研究第十八首颂之前,应再叙明全文脉落:

全文三十首颂中,分为三大科,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一首颂「明唯识性」;後五
首颂「明唯识位」。

今仅就初二十四颂「明唯识相」,科判如下:



由上表可知:上来已将第十七颂「正解识变」研究讫,今起有七首颂
「广释外难」,今先释第一首颂「释分别由何难」。


(乙)外人问难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成唯识论卷七)即外人问:「假若如汝
唯识家所言,唯有内识之心,心识之外,皆无实我法可得,请问:种种的虚妄分别(指八
识心王、心所及其所变之见相二分等)由何而生?」宗镜录六十三亦载小乘责难云:「若
唯识无外境者,由何而得种种心生?既若无境牵生心,即妄心由何而起?未有无心境,曾
无无境心!」即外人问难云:不但未有无心之境,而且亦从未有无境而生心也。上来即是
外人之「外境既成无,妄应不起难」也。
(丙)论主回答

   □(子)举本颂答

颂曰:「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四句显分别。
    兹先句解如下:

上来正解颂中所言:「染种现生染分别」已竟,然而「净种现生净分别」亦可例知,即:
由依附本识中之一切净种(无漏种),得增上缘等助力故,由生转熟,又以现行净法(无
漏识及相见分等)为缘助力故,彼彼净法,而亦得生,何假外缘,方得生起?上来略解颂
文讫。


(丑)广解颂文

外人问:「所说种现缘生分别,云何应知此缘生相?」即前面颂文中,所谓种子和现行为
缘而生八识心王、心所等分别之法,应当如何去了知此等缘生分别之义相耶?
论主即解释「缘生相」,科判如下:

兹分述如下:


(一)染种生染分别

 成唯识论卷七云:「本识中种,容作三缘,生现分别,除等无间。」论主总标第八根本识
中之种子,容许作为三缘,因而生起现行「分别」(包括心王、心所之自体及见相二分等
)

三缘者何?
 一者因缘—本识中能亲办自果之种子,即是因缘。故本识中八个识各个亲种,即可作为生
起彼八个识现行及见相等法之因缘。

二者所缘缘—只要是能缘虑本识中种子之心、心所法,此种子即为彼心、心所之所缘缘。
然而: 
    1、八个识之自证分及相分,不能缘虑种子。 
    2、前五及第七识之见分,亦不能缘虑种子。 
    3、第六识见分,亦非一切时缘虑种子。
上来诸法,皆须简除之,唯第八识见分,於一切时,能缘虑之,故本识中之种子唯作为生
起第八识见分之所缘缘。

三者增上缘—本识中:
   1、若有种子对於现行诸法,能助与力者,如「根种」对於「识种」,或「作意种」对
於「诸识之现行」,皆有助力。 
    2、又如异类种子,望异类现行,虽无助力,却不障碍之。如上所言之「本识中种」,
皆可作为生起八个识现行及见相等法之增上缘。

又四缘之中,所以除去「等无间缘」者,以「等无间缘」,唯以心、心所及见相二分,前
後相望,方立为缘故,今乃辩明种生现故,不立为缘!

综上所述可知:本识中种,以容作三种缘故,即能生起现行分别也。上来本识中「染种生
染分别」已释竟。


(二)净种生净分别

 成唯识论卷七云:「生净现行,应知亦尔。」即本识中,清净无漏种子,亦可作为三缘(
因缘、所缘缘、增上缘)而生起清净无漏之八识心王、心所及见相二分等法。然有一点与
染种不同者,即本识中之净种,通与一切净识之自证分、见分为所缘缘,何以故?以佛果
地上之无垢清净识能通缘一切法故。

总之:本识中染、净种子,本身皆容作三缘故,而能生起染、净现行分别,何必假藉外缘
,方能生起? 上来辩「种生现」一科已释竟。 (全文未完待续)

辛亥年灵山寺佛七讲话(之二) 雪庐老人
昏散应知业未消,求生恐有万年遥。
弥陀时被贪□盖,自己修桥自拆桥。
                          —雪庐老人

    各位老师,诸位同修,今天是第四天了。一年才得打一次佛七,不能把它看得轻了,
这是万年难遇的事情。台湾各处佛教团体很多,众生未必能入佛门,若没有学佛的缘,在
庙门口走多少次,也未必进去。有学佛的缘,偶而进去三次、五次、十次、八次,也没有
用处。台中灵山寺道场,是实实在在修净土的道场,诸位在这□打佛七差不多二十多年了
,来此道场年年未断,这太不容易了。人在好的时候不知好,没病的时候不知没病的好,
病了才知没病的好处。大家要是没有多生多劫的善根,就不能在这□年年参加。可是,机
缘遇到了,轻轻地把它放过去,这可不得了,再遇到可得千年万年了。
    怎麽叫放过去呢?试问:「你来打佛七是干什麽?」打佛七是叫你克期成就。在这七
天□,功夫成就了,往生西方就有了希望!千劫万生在六道中,要得个人身,不过是千分
之一、二的机会,在三恶道中者,千分之九百九十多。过去的事,有隔阴之迷,大家不晓
得了。这一回佛七,成功了就不空来,要是不成功,还得上三恶道,只有像修罗汉的四果
,初断了见惑,才不上三恶道。吾人一品惑也未断,必须上三恶道。诸位想想,何以佛说
「人身难得」?此时此刻,正是往上走、往下堕的一个枢纽啊!
    大家修净土,不来打佛七,不也是在家念佛吗?在这□也是念佛,不是都一样吗?何
必打佛七呢?打佛七有打佛七的意义,干什麽有干什麽的规矩,打佛七必须念到一心不乱
,来这□不求一心,佛七就是空过了。打佛七不求一心,念了几万、一百万也没用处。打
佛七专叫你得一心,这是佛立的规矩,佛为救我们众生离开六道轮回,不听佛的话,那怎
麽行呢?

    念佛一心秘诀
    那一桩事都有秘诀,秘诀说开了,听的人相信,相信了照办,就没有秘密了。念佛求
一心有秘诀,好比人人都要吃的饭,煮的差个一分、二分火候,就不能熟透,不熟的饭能
吃吗?又如这有一块布,拿一面放大镜,镜上无火,布上也无火,可是太阳透过镜子对著
布上的焦点,就会著火烧了。若拿了镜子摇摇动动,拿到明年,布也不著火,必得对准了
日光,日光还得集中,集中了即时著火。火从那□来呢?只要太阳光集中了就行。我们要
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必须得一心,一心就是要得定。
    佛法三藏十二部,千言万语就是教人得定。开头是戒,戒是把外头的事情打消,有了
戒,然後才得定,得了定以後,才开慧,重要在这个「定」字!什麽叫定?我们不懂,所
以佛说方便话,只要念佛得一心就好。念佛一心,其他什麽心也没有了,这就是得了定。
得了定,与阿弥陀佛才能感应道交,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光明接得上,不能感应即接不上,
怎麽往生西方?四天来,诸位有没有得一心?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入了定,鸟在他头上造
巢,孵出小鸟,佛连动都不动,我们连个蚊子在身上停一停都不行,这是得了定吗?在佛
七是求一心的,不在乎念得多念得少,要是念完了就算数,那没用处。佛七中是否得一心
,不必问别人。其实我学人也能看个大概,不过,不如自己看得明白。

    不得一心毛病
    诸位念一句阿弥陀佛,念著念著心□起了别的念头,想起钱财宝物来,不论什麽念头
都是打岔。甚至起了好的念头,忽然想起了一句金刚经、楞严经,或那一句佛经,这也是
打岔。念佛时,连一句经都不许要,经外的俗事更不必说了,这是不得一心的毛病之一。
再者,在道场中你念你的佛,谁在咳嗽、谁在动弹、眼看这□、耳听那□,六根攀缘六尘
,这是心散乱,不得一心。再者,念著念著,一点精神也提不起来,不晓得自己干什麽事
情,这叫昏沉,昏沉不是睡觉,是心□不清楚,这与一心无关。再者,念著的功夫,口虽
在念弥陀,心□却无弥陀,这更不行。再者,念著念著,念完了一支香就出去,正式佛七
是不许出去的;或者在这□念久了打瞌睡,皆不得一心。昏沉、散乱、打岔、咳嗽,口念
心不念,这些毛病与一心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心是定,定就是寂照双融,寂是安安静静、
清清楚楚。不得一心的毛病还有很多,这是先说说求一心容易犯的毛病。

    念头念佛医乱心
    这些不得一心的毛病,诸位若听清楚,听明白了,就有用处。自己要是不晓得什麽病
,有病而不知,这叫迷惑,迷惑就颠倒。假若那位能知道自己有什麽毛病,这等功夫就很
不得了,这就是觉悟。悟有很多种,知道自己的毛病,也算是一种开悟了。如果知道错了
,妄念来打岔了,却不管它,随它去,它就相续,那知道了又有什麽用处?散乱了还是散
乱,昏沉了还是昏沉,往下接续,接续就不得了,接续就是退转!退转就一点成功也没有
,这是我们的大病。知道自己的病,得自己治。
    怎麽治不得一心的毛病?念佛起了妄想念头,念头就是大夫。大夫用什麽药?大夫用
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是阿伽陀药,万病皆治。念有妄念、正念,「南无阿
弥陀佛」六个字从念头中出来,没有念头就没有这六个字,这就是正念;念头里要不是这
六个字,就是妄念。有人说念佛有功夫,就是无念而念,无念是很高的境界,祖师说的「
无念」是没有妄念,并不是没有正念,正念没有了是失了正念。现在,大夫有了,药也有
了,怎麽用法?

    口不断内不断
    念佛时发生的毛病,别管它,只要听大夫用药就行了。念这六个字,头尾接著念,念
「南无阿弥陀佛」,念到「佛」字,赶紧顶著「南」字,不叫它断,这是口不断,就是一
了。第二念头,一弹指短短时间就有几百念头,念头别叫它断,心□别忘了「南无阿弥陀
佛」这六个字。只有这六个字接著,这叫「内不断」。内不断、外不断,念佛功夫很好了
,还有什麽呢?念的时候,还得用这个方法,心□发出「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从嘴
□念出,用耳朵再听进去,想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再由心□出来
,三处接续不断。只要三处不断,也不必管毛病,只管断不断,这就是很好的法子。念佛
的时候,维那师领著大家念,到了止静,止静是口止静。禅七、净七不一样,禅七有它的
办法,净七有净七的办法,若拿来乱用,是用错了药。止静的时候,要是再念就扰乱大家
,止静时是心□不叫你断,心□还是南无阿弥陀佛,还是这样不断念。
    从前修净土者,尝问祖师,我念佛已不少,不知有否得一心不乱?祖师说,只要念得
风吹不动,雨打不透,就是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不断,没有间隙,风雨怎
羼得进去,念佛一句接一句不断,妄念无从生起,要紧在不间断,则妄念无隙可入,如此
易得一心。

    场内场外不断
    这里是方便佛七,自己得管自己,把这七天当正式佛七,正式佛七是七天皆不许打妄
想。来到道场打佛七,不得一心,皆是外边环境的过错,若平素功夫不好,一来念佛场子
怎会得一心呢?佛七期间,若离开了灵山寺,行住坐卧还是跟在寺内一样,在家□无论做
什麽,心□还是一句阿弥陀佛,做饭、扫地,干什麽,别断了,吃饭、穿衣也是如此,甚
至早晨大小便心□也是阿弥陀佛,没净没秽,不断就好,只要心净,一切污秽都变成清净
的境界。甚至睡觉、作梦也念阿弥陀佛,那就更好了,这七天的功夫就算不错了。七天当
中,一切一切不离这个,行也阿弥陀佛,坐也阿弥陀佛。要是忙了,有了痛苦,心就离开
佛号,这念佛功夫就不行了。最忙最痛苦就是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太忙、太痛苦了,
你说等你好了再念,谁能叫你好啊!?即使原子弹就在头上落下来了,我也是念佛,保了
险了!或是念著念著忽然间灵山寺著火了,它著它的火,我念我的佛,天塌地旋,我也是
念佛,这就成功。况且这七天也不著火,也不天塌地旋,也无原子弹,如此清净,不用操
心。能做到这样,就可打破环境的障碍,心就可立刻净下来,念佛功德就快成功了。

    正助双修如鸟双翼
    打妄想,不得一心,是什麽原因?有魔障的缘故。有道则有魔,只要是来娑婆世界都
有魔,五欲六尘皆是魔。人下生之前,多少生造多少罪业,一下生就带著多生的魔一起来
,不让你做好事。学佛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而魔就叫我们不修戒定慧,起贪□痴
。
    台中这二十年来,前十年的同修还不错,後十年不行了,道场成了是非场,各处都如
此,那□我也不敢去了,是非场还是净土吗?心净则土净,心□尽是些是是非非,那□还
有净土啊!学佛还造是非,还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不是造谣言是什麽?
    在道场中,念佛能成功是很好的事,若不成功要大忏悔,这七天不再做那些是非事,
那就还有希望,否则罪上加罪,越积越厚,一定入三途。诸位在家念佛,一天念两点钟,
其馀尽皆是是非非,造贪□痴慢疑,尽造罪业,恶如须弥山,善良种子少,恶缘就带你入
三途,所以只要恶缘不生,善缘就成熟。
    西方去不了,为著不得一心;不得一心,为著有妄念;妄念从那儿来?为著有魔障。
要求往生西方,必须得一心;要得一心,必须去妄念;要去妄念,得去魔障;欲去魔障,
必须从此诸恶莫作,深信因果。净土法门是正助双修,光念佛不作善,如鸟只有一翅不能
飞,正助双修才能行。最後说一偈结束:
    昏散应知业未消,求生恐有万年遥。
    弥陀时被贪□盖,自己修桥自拆桥。
    念佛时昏沉、散乱,就是多生多劫的罪业未消,有昏沉、散乱、打岔的毛病,要想往
生西方极乐世界,怕万年也办不到。若能去除昏沈、散乱,当时就办到。不除昏散,万年
也办不到,为什麽?念阿弥陀佛很好,可是念完了出去外面又是是非非,贪□痴慢疑把阿
弥陀佛都盖住了。譬如有条大河,有水过不去,要修一座桥,自己修了桥又拆桥;念阿弥
陀佛如修桥,在外面干是是非非、不信因果的事,办一些害人的坏事,就是拆桥,自己修
桥又自己拆桥,怨谁啊?

恢复元气
  印祖说:现在世道人心,坏至极点。欲令国家渐复元气,非以家庭培植不可。坏乱世道
之人,皆赋有异质。而家庭失教,遂将此辈异人之姿质,作狂妄纵任邪辟之用。使此种人
有善教,则穷则独善,达则兼善矣。以故光极力提倡教子教女,以期天下太平,人民安乐
也。其要在令其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复李吉人居士书)

从《大学直指》管窥 □益大师演教的风格与特色(下) 吴聪敏

四、纲目的□正 三谛三观、六即佛义、 转识成智
        □祖注解《大学》的旨趣,既与世儒迥异,内容文字的分析,自是大相迳庭;其
中对章节文法的判定,与格物致知的诠释,尤为特色。
        首先,关於章节的认定,□祖反对朱熹的经传之说与三纲八目的分法;他采取阳
明的讲法,认为全本均是经文,也无错简。他说:
       《中庸》《大学》,皆子思所作。子思先作《中庸》戴礼列为第三十一;後作《
大学》,戴礼列为第四十二;所以章首「在明明德」,承前章(指《中庸》)末「予怀明德
」而言。本非一经十传,旧本亦无错简。
        过去普遍认为朱熹所提的「明明德」「亲民」「止至善」三纲,□祖认为只是一
纲,即「明明德」。盖大学之道,不外「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而上「明」字是始觉之
修,下「明德」二字,是本觉之性;因此「只一『在明明德』,便说尽大学之道。」至於
「亲民」与「止至善」,是「明明德」的拓展与提升,仍是明明德中事,并不离明明德也
。因此《直指》(《大学直指》略称,下同)中云:
        度自性之众生,名为亲民;成自性之佛道,名止至善。亲民、止至善,只是明明
德之极致;恐人不了,一一拈出,不可说为三纲领也。
        在这里,□祖运用圆教的教观三谛三观,及圆教的修证阶位来诠释三者之间的关
系,甚为巧妙!《直指》文云:
         此中,明德、民、至善即一境三谛;明、亲、止,即一心三观。明明德即自觉,
亲民即觉他,止至善即觉满。……从名字觉,起观行觉;从观行觉,得相似觉;从相似觉
,阶分证觉;从分证觉,归究竟觉。故名大学之道。
        既然三谛三观不离一心,因此「家国天下」皆是心中所现之物,而「修齐治平」
亦皆是心中所具之事;至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更不离一心了。□祖认为因「
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国天下,名之为物。」若其「返迷归悟之功,名之为事」,亦即格
致诚正修齐治平。其间的关系,作者运用《唯识论》中「转识成智」的道理加以诠释,亦
是甚为巧妙!《直指》文云:
        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
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
中所现之物,心外无别物也。
        其中转识成智的关键,即在於修唯心识观,起二空观智,而破我法二执;其先後
次序为:「物格」我法二执破而物自格也,「知至」二空妙观无有间断也,「意诚」由第
六识入二空观,则第七识不复执第八识之见分为内自我法也。「心正」,由六七识无我法
二执故,第八识舍赖耶异熟名,而转成大圆镜智也。「身修」,第八识既成无漏,则一切
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皆成无漏也。「家齐国治天下平」、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
至十方三世圆满清净也。如此,依照唯识道理配合对照诠释,却也天衣无缝!

       五、格物的确解—唯心识观、无实我法、悟证真如
        其次,有关「格物」一词的解释,自古以来,纷争最多,同时也是学问分歧的枢
纽。朱子《大学章句》的内容,主要就在其〈格物补传〉,而朱子之学,即重在格物穷理
;其後,阳明既疑之,是以主张恢复《大学》古本,其〈大学问〉之作,则重在致知诚意
。此为朱、王两家异同的大关节处。□祖於〈儒释宗传窃议〉中,虽许阳明而斥紫阳,然
对「格物」的诠释,仍不同於阳明。他在〈致知格物解〉中云:
        物者,迷此知体,而幻现之身心家国天下,如水所结之冰也;格者,推究此身心
家国天下皆如幻影,并非实我实法,如以□气销坚冰也。……了知五位百法,皆无实我实
法为物格。
        那麽,如何下手用功呢?《直指》云:
        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
他物也。是故若欲格物,莫若观所缘缘;若知外所缘缘(指根身、家、国、天下)非有,
方知内所缘缘(指自心)不无。若知内所缘缘不无,方能力去内心之恶,力行内心之善,
方名自慊,方名慎独。
        可见,□祖将「格」作推究解,似同於朱子;但朱子向外即物穷理,重求知识;
□祖往内作唯识观,重开智慧,此则反类阳明。将「物」直指本文所列「根身、家、国、
天下」,有别於修、齐、治、平之「事」;既不同於朱子心外的「事物」,亦有异於阳明
「意所在之事」,其「事」与「物」不混淆也。
        由於以「明明德」之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作为统摄全书之义理机杼,而以「格
物」之修二观、破二执作为修证之下手方便;因此,全篇之文义,获得条贯与汇归。或点
示「定、静、安、虑、得」之从妙悟、经妙修、後妙证之修证次第;或铺陈「格、致、诚
、正、修、齐、治、平」其转八识成四智之先後层次;或的示身为家国天下之本,然则格
物,须从本格,是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意义;或详示诚意,必
先致知之道,其於意中我法二执之恶,必须「如恶恶臭」而力断之,其於良知之二空妙观
之善,必须「如好好色」而力修之,然後意诚、心正,而明德明,而自具贤亲乐利、没世
不忘的效验。乃至後文,在「心身合释」「身家合释」「家国合释」「国与天下合释」段
中,运用唯识种现相熏,天台观心释的教义,详细指示在日用寻常中如何观、破我法执,
而悟证真如佛性的下手方便。统观全文,深深符合他平生注重实践修证,演教主张和会之
作为。

六、结 论
       由上文之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祖可谓以其一生的生命来注解本书。由於他参禅开
始,所以以开悟圆解为急务;彼诠释本经的因缘,即因其门人彻因「律学颇谙,禅观未了
,屡策发之,终隔一膜。」而「须藉四书,助显第一义谛」也。又由於学教过程中,曾遇
「性相不许和会」之讹传,以致学成後演教专重诸宗和会之说,或主张禅、教、律三学一
源,或从事天台、贤首、唯识融合诠释诸经,乃至由於修学先儒入佛,致末後贯通儒释;
此从对本书的撰述,已足获管窥之佐证了。
        至其竟然能将人天的世法,上推至直指第一义谛,这固然有其依据;即《华严》
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与法华所谓「一色一香,莫非中道」;而□祖既秉法华开
显之旨,以圆顿教理,释治世语言,则洵如□祖自云:「若得法华开显之旨,治世语言、
资生产业,乃至戏笑怒骂、□曲情词,尚顺实相正法」,更何况《大学》是一部世间畅谈
理性的宝典?可是,我们难免会奇怪:义理自然可以圆解,何以文理章段也能配合得如此
天衣无缝?是□祖上乘文字般若之权智的关系呢?还是世间的圣人真的都是再来的菩萨!
 (全文完)

袁 氏    锺 婆 吕富枝

袁 氏

袁氏,宋朝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自从到灵芝律师那□受菩萨戒之後,就不再吃荤腥
之类的食物,也不再饮酒了,而且从此坚定志愿,精勤修持净土念佛法门,经历了二十年
,始终不变更她的志愿,全家人都受到她的感化。

後来有一天,她生了病,於是启请圆净律师来为她说法,正在说法时,袁氏忽然见到佛菩
萨圣众,现前来接引,於是她就端坐而往生了。

锺 婆

锺婆,宋朝嘉禾(今福建省建阳县)人,每天持诵十卷阿弥陀经,其馀时间,经常称念阿
弥陀佛圣号,日常功课都是这样用功,经历了二十年,从来不曾懈怠。

有一天,锺婆告诉她儿子说:「我看见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圣众遍满虚空,许多大白莲
花光明普照,西方圣境现前,我要往生了。」话说完,锺婆就端身正坐,双手合掌,安详
往生了。

佛指舍利 藏 密

新闻背景

历代供养於中国大陆陕西扶风法门寺地下宫殿的佛指舍利,在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抵
达台湾,台湾佛教界有数百人随行前往大陆迎请。佛指舍利在台停留三十七天,期间,佛
指舍利巡回台北、台中、南投和高雄等地,提供佛教僧俗二众和社会各界瞻仰礼拜。佛指
舍利在三月二十九日接受本地各界的恭送之後,於三月三十一日启程还驾法门寺。

历史现场

有唐一代,遵循每三十年一次迎佛骨的历史定制,太宗、高宗、武则天、中宗、肃宗、德
宗、宪宗、懿宗、僖宗九位皇帝八次开启塔基,供养舍利。

最後一次恭迎佛指舍利,历史记载最为详细,司马光在资治通□的唐纪描述说:

唐懿宗十四年,春天三月,下诏迎佛骨,群臣以宪宗迎佛骨不久驾崩为由,试图劝阻。
懿宗说:「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於是广造浮图、宝帐、香□、幡花、幢盖,以迎请
佛指舍利。从京城到法门寺三百里间,道路车马,昼夜不绝。夏天四月的壬寅日,佛指舍
利迎请到了京师长安,由天子禁卫军做前导,沿路有公家和民众奏乐恭迎。道路两旁,富
有人家搭建彩楼,设立无遮大会,布施钱财给贫苦民众。懿宗登上皇城外的安福门,待佛
指舍利到了安福门,便亲自下楼来,向佛指舍利顶礼膜拜,涕泪交流,满怀感动,恭迎到
宫廷供奉。三天後,迁迎到崇化寺供奉。宰相以下各级官吏,争相供养金银布帛。贯休和
尚恭逢其盛,作了一首「闻迎真身」的七言律诗,赞叹说:

(佛指舍利)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
    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
    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

这场空前的法会,直到那一年的十二月,才将佛指舍利恭送回法门寺。待到次年的正月初
四日,归安于塔下的石室。从此,这座地宫便无人开启过。

一千多年後,在一九八七年春季,中共决定重修宝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自唐懿宗咸通
十五年封闭的唐代地宫,喜获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宝器,当天适逢四月初八佛
诞日。

修学观点

佛指舍利莅临宝岛,众生与佛近在咫尺,何其有幸!大悲经云:「尔时世尊复告阿难,我
灭度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在家若出家,乃至供养我之舍利如芥子等,恭敬尊重谦下
供养。我说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当得涅盘果尽涅盘际。」瞻仰佛指,如佛亲临,以「恭敬
、尊重、谦下」的心,顶礼供养,是未来得证极果的亲因善缘!
佛陀教化,众生各得其益,有人得「欢喜益」,有人得「生善益」,有人得「断恶益」,
有人得「究竟益」。千年前的唐代,或生逢於今日,凡是曾礼拜佛指舍利的人,感受各有
不同。有人庆幸难得,深信佛指舍利出现於世,岁丰人安,人天欢喜。有人认为一睹舍利
,心生善念。有人面对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佛陀遗物,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佛在世时
我沉沦,佛灭度後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起了忏悔惭愧心。也有
人因此胜缘,而悟得实相妙理。」
    弥陀要解说:「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
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礼拜供养佛指舍利,谁说不是往生净土的助行?净土行人礼
拜佛指舍利时,能睹物思人,想到佛骨主人释迦牟尼佛最期盼前来礼拜者做什麽?唯有「
如法修行」,才不负佛心!释迦如来讲阿弥陀经,曾殷勤三劝:「诸善男子、善女人,若
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顶礼释尊佛指的当下,能老实遵循此三番教诲,一心发
愿往生极乐,相信佛指有灵,必当欢喜无量。

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治 烦

问:佛已经灭度了,为什麽还有这麽多人供佛献福呢?
答:「汉代丁兰事亲至孝,父母过世後,用木头雕刻双亲的像,依然敬事供奉,如双亲还
活著一般。历来史册多有记载,也为他的孝行立庙褒扬,至今仍传颂不已。
佛陀在世时,身如金山,光彩焕发,威仪庄严,显耀易见,如能亲睹佛陀世尊,谁不发心
求道?自然就生起虔诚心以香花供佛。
佛入灭後,好比明月隐迹在重重山谷里,大地昏暗无光。当时,佛弟子并未刻佛像供奉,
仅以贝叶书写佛陀的言教,流传於後世。人们见闻佛教经典,因此发心求道,奉献香花,
有这般心志就难能可贵,值得嘉勉赞叹了。

涅盘经云:『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只要有人燃一柱香、供一朵华、点一盏灯、奏
一曲音乐,乃至奉上饮食果品,诚心供养十方三世诸佛,都是往生净土的妙因,成佛的本
源。所以,供佛献福一事怎能轻忽怠慢,不肯遵行呢?

若不依经教,误信无稽之谈,以为供心华、燃心灯、焚心香、拜心佛就够了,何必供有形
的物品!若妄想以此成就佛果,那与猿猴取月,望梅止渴,有何差别呢?」(出自念佛三昧
宝王论)

学佛路上(上) 谭希贤
一、走近五台山
    我走过大江南北。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中国的佛教圣地如熠熠生辉的瑰宝,始
终在我的心头闪亮。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据《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讲,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
刚密迹主菩萨,在瞻部洲(即我们现在所住的世界)东北方,有一个叫大振

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後来文殊菩萨化身童子游行于此,
为众生宣说佛法,故而成了中外闻名的佛教圣地。「文殊菩萨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为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为七佛师体莫测,作菩萨母用无方。常住寂光应众感
,万川一月影显彰。」一路称念著文殊菩萨赞偈,心怀著无比的崇敬,我为朝拜五台上路
了。
    中国真大,山东、山西是隔壁,火车跑了十来个钟头才到太原,离五台山还得一大截
,遂又转乘大巴士。公路两旁的麦子已经金黄,还没开镰。春苞米已经人高了。锄地的老
农脖子上挂著羊肚手巾,不时地扯下来擦把汗。河塘边的稻田,插秧者站在水□,低头弯
腰背朝天,两只手不停地递苗插苗、递苗插苗,一步步地向後退著。「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中的禅味,劳作者却难以领
会了。他们的心情被汗水打湿,他们说现在的城□人已经很少体会「谁知盘中飧,粒粒皆
辛苦」的滋味了。
    山路盘旋,车行环绕。回头一望,走过的公路像洁白的绢纱飘落在半山腰。从高处眺
望,五台山像一朵盛开的莲华,台怀镇就像安放在莲芯□的仔,安安稳稳的。绿树掩映的
众多寺庙,如散落在山间的珍宝,琉璃瓦映著阳光,分外耀眼。
    走进台怀镇,就看到街上走著身穿染色衣的汉族僧尼,大红藏袍的藏族喇嘛,为此处
的民俗文化增添了许多神秘和庄严。
    塔院寺□,阿育王当年安藏佛舍利的大白塔,是台怀镇最醒目的标志,大老远就看到
了。抵达五台山的当晚,我就安歇在大白塔跟下的旅店□,连睡梦都巴著天亮,好早早出
去看看。 

二、殊胜的佛缘
    一觉醒来,天刚蒙蒙亮。树上的鸟儿比我起的还早,立在高高的杈枝上婉转啾鸣,在
寂静的清晨更显得清脆悦耳。远处山头上有一弯新月,金黄的月芽儿,宝蓝的天空,影影
绰绰的山峦,像一幅清秀的国画挂在天边,恰为当年李白的妙手偶得吟唱: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我草草吃了几口速食面,就去了五台山最负胜名的大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寺庙,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灵鹫寺。
北魏孝文帝时叫花园寺。唐太宗重新修建。武则天更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又重修,并赐
额大显通寺。明万历年间又更名永明寺。到了清朝康熙又改为显通寺。时光犹如东流水,
转眼即逝。帝王们往日的风采亦如过眼的云烟随风消散,唯有辉煌的佛教文化,万变不离
其宗,至今依然灿烂。
    大清早显通寺格外敞亮,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梁殿,千钵殿,香烟□□,宝像庄
严。我不知怎麽转到了僻静处,只见一位法师正在为一些盆盆罐罐拍照。我好奇地走上前
去,法师抬头看看我,指著一彩色瓷盒说:「能海老法师你知道吧?这就是他用过的菜钵
,现在来看他留下的遗物已经不多了,我准备收集起来拍成照片保存好。」谁不知道能海
老法师,那是佛教界学识高深、学风严谨的高僧大德啊!文革前,他头戴大红僧帽,身披
绛色袈裟,手□拄著拐杖,为弘法利生而奔波。他身为五台山吉祥寺的住持、中国佛协会
副会长,曾与和平代表团出席过世界、亚洲和平会议,於一九六七年圆寂。
    现时五台山塔院寺的寂度老和尚,就是当年能海老法师的传法弟子。寂度老和尚如今
已是九十岁的高龄,满口牙都掉光了,脸上却依然满面红光,神采奕奕。老和尚提笔写下
「佛日增辉」送给我。好殊胜的佛缘!

三、菩萨顶上菩萨心
    菩萨顶是五台山风景区的最高点,在显通寺北面的灵鹫峰上,文殊菩萨曾在此居住,
故又名真容院。灵鹫峰南坡有一零八级石阶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佛宫。都说一零八级石阶
暗喻世间的一零八种烦恼,爬上梵宇佛宫也就将人间的烦恼甩在身後,踩到脚下。那天我
也登上了灵鹫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晴朗朗的天空,晴朗朗的心情,
果真是「人在佛光□,山在云天外」,什麽烦恼不烦恼的,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佛教圣
地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其格局均为皇宫式,富丽堂皇,颇具特色。明永乐年後,有藏教
喇嘛在此修行,遂成了喇嘛庙。这□的大文殊殿前有幅楹联: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
真容真。横联是:佛光普照。读来颇耐人寻味。我是第一次瞻仰黄庙,只顾四处张望了,
忽觉一阵凉风吹来,豆大的雨点就打了下来。前来拜佛的香客们赶紧躲到菩萨顶的大殿前
。起先我没在意,以为不过是过路雨,刚才天还晴嘛,不会有什麽大雨。哪知刚走出几步
,一阵电闪雷鸣,雨声大作,一时间竟把我们留在了「灵峰胜境」的牌坊下,回又回不去
,下又下不来,雨太大了。
    五台山是清凉山,常年气温低下,我穿的本来就不多,加上雨一淋浑身打哆嗦。大雨
哗哗哗地下著,好像一时半刻停不下来。「这可怎麽办!」我心□正嘀咕,只见对面也在
躲雨的一位姑娘看了看我,转身冲进雨幕□,「啊呀!」人群□为她发出一阵惊叫。眨眼
功夫她又从菩萨顶上跑下来,手□擎著一把借来的雨伞递给我和先生,紧接著又钻进雨□
跑了回去,一把伞不能遮三人,她把方便给了我们。等我和先生就著雨伞返回菩萨顶,才
看清送伞的姑娘已被大雨浇了个透心凉,浑身湿淋淋的,衣服全都贴在身上了,雨珠顺著
她的发丝一串串往下直淌。我感动得连声道谢,递过手绢让她擦擦,姑娘连连摆手说:「
没关系,没关系!」我问她姓名,她只是笑,旁边的一群姑娘叽叽喳喳地争著说,「她姓
蒋,她是台怀镇一家店□的老板。」是哪家店?在哪条街上?还没等我问清楚,说话间已
天开云散雨也停了,姑娘们嘻嘻哈哈地拥簇著下山了。
    鹫岭云开空界自成清净色,龙潭月皓圆光常显妙明心。佛教不是迷信,佛法就在世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忘却自己,常为别人著想,就是菩萨行,就是「常显妙明心」啊
!
我与姑娘素不相识,想起那天她雨中送伞,就觉得心中多了一位楷模。(上)

贫穷众生 进 莲

观世音菩萨问佛陀说:「世尊,如果一切菩萨都具足一切无尽的财宝,用来资助众生,成
就他们的悲心,那麽为何世间仍然有贫穷的众生呢?」

佛陀告诉观世音菩萨说:「善男子,这是众生自己本身的业力使然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一切菩萨都是怀著饶益一切众生的心,又具有无尽的财宝,如果众生不是因为自己本身
的业力障碍福报的话,世间怎会有贫穷众生呢?这种情形就像饿鬼道众生,受极大热渴苦
恼的逼迫,即使他们见到大海水,才一张开口,整个大海水都乾涸枯竭了,这并非大海的
过错,而是饿鬼道众生自己业力不可思议的缘故啊!所以十方世界菩萨所布施的财宝,犹
如大海般无穷无尽,菩萨的悲心,也无半点分别,是众生自己本身业力之故,才会有贫穷
众生啊!如同饿鬼道众生,因自己恶业业力招感,才无水可饮啊!」 (解深密经卷四)

慈悲喜舍度群伦 三  学
「净土宗劝人修净求往生,这不是鼓励人舍弃娑婆的五伦有缘人吗?」因此有人主张世世
做娑婆人,以不离家亲眷属。净土念佛人,真是舍弃群伦的无情汉吗?只要检视古来念佛
往生的传记,便能证明念佛人有情有义,有安群生、度群伦的热血情义。


父子同登极乐

明朝「三袁」的袁宏道,刚完成西方合论,就有五个人发心持戒念佛,大哥宗道、小弟中
道也一起发愿,回向净土。宗道先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袁登,年龄只有十二岁,腹内生了硬
块,病的很重,盼著宏道说:「侄儿快死了,叔父有什麽方法可以救我?」

宏道说:「登儿!你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佛国,这里是五浊恶世,不值得留恋。」

袁登就合掌称念阿弥陀佛,家中眷属也一起念佛,帮助他提起正念。过了不久,袁登脸上
露出微笑说:「我看见一朵莲花,花色微微有一点红。」过一会儿,又说:「莲花渐渐变
大了,红色也变得好鲜明,很少莲花有这麽美的。」再一下子,又说:「啊!佛来了,相
好光明充满整个房间。」说完话,袁登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宏道就告诉他:「登儿!你
只要称一个『佛』字就可以了。」袁登照著叔父的话,单念一个「佛」字,念了几声,便
合掌往生了。

袁登往生的现象,父亲袁宗道一一记载在自己的白苏斋集,多年後,父亲及两位叔叔也都
安详往生。

兄弟同生西方

袁宏道最初跟当代大学问家李卓吾先生学禅,解理精通,好於辩论,後来自我反省说:「
这些都是空谈,不是实际的功夫。」於是归心净土法门,早晚课诵念佛,兼持佛制的戒律
。他眼见当时狂禅狂慧「著空破有,执理废事」的弊病,终日造「谈空破戒」的地狱因,
悲悯不忍,便采集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言,作成西方合论。晚年,以病为理由,辞官回到
湖北荆州城,在一所寺庙安详往生。

袁宏道完成西方合论一书之後,兄长宗道、弟弟中道等袁氏一门,都心向净土。中道老年
辞官在家後,勤於礼诵。在万历四十二年某月的十五日,课诵完毕刚要下座时,忽然入定
,神识被二位童子引导到极乐世界,见到了往生的二哥宏道先生,宏道带著中道畅游清净
庄严的极乐国土,游後劝中道:

「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当相晤。」
应趁著身体强健,实悟实修,发愿往生净土,勤修种种方便,救渡苦难众生,兄弟二人不
久便能在极乐把手言欢。这段奇遇,袁中道记载在他的珂雪斋集。


上下同赴莲池

宋哲宗叔父荆王,妻子受封为「越国夫人」,夫人虽在侯门却不贪人间富贵,一心一意归
依无量寿佛,愿生西方,领导荆王其他侍妾勤修净业。有一侍妾懈怠傲慢,不肯精进念佛
,越国夫人说:「我尽室皆勤,唯尔怠堕,不从人告,幻惑在会,恐失道心,不可在吾左
右也。」全家上下都精进念佛,唯有你一人懈怠堕落,不肯听别人劝告,这样必扰乱与会
大众,会打失向道之心,不能让你留在身边。侍妾遭到夫人严厉的斥责,十分恐惧後悔,
夫人见侍妾真心悔过,便允许她留下来同大家一起继续用功。侍妾从此精进专心,净念相
继,有一天跟大家道别说:「我将走了!」果然无疾而终,那一晚满室生香。
    不久,往生的侍妾托梦给越国夫人,引导夫人参观极乐莲池,只见池中有的莲花欣欣
向荣,有的则是憔悴枯萎,夫人问说:「何以如此?」往生侍妾说:「这都是世间修净土
人的感应,在世间只要发愿往生净土,极乐莲池便相对生出一朵莲花。然後随著各人念佛
用功不同程度,精进念佛的人,莲花就鲜□荣耀,念佛断断续续的人,他的莲花就枯萎了
无生趣。」
    侍妾领著夫人来到一座金莲花台,原来是夫人未来上品上生的金台。後来,越国夫人
在寿宴上,站起来望著一座观音阁,在众人忙著前来献寿时,发现她已经站著往生了。
    上位者仁厚,下位者敬事,共同为著有道有义的事业打拼努力,上司属下除了合力完
成世间事业之外,彼此还能为对方做什麽呢?越国夫人与侍妾之间,能相互提携修学净土
法门,圆成一桩有道有义的殊胜成就,为君臣上下一伦,凭添千古佳话。


朋友相约往生

宋朝若愚法师和道潜、则章两位僧人,交情很深,道潜善於作诗,接近名声,若愚和则章
,则专心修持净业,求愿往生净土。则章更是密行普贤行愿,两人约定在宋徽宗政和到宣
和年间往生西方净土。後来则章法师往生後,若愚法师梦见神人告诉他说:「你的同学则
章得到普贤三昧,已经往生西方净土了,他正等待著你啊!」於是若愚法师沐浴更换衣服
,命众人诵念无量寿经,法师端坐默默地听,诵念完毕,若愚法师忽然说:「西方极乐净
土的境界已经现前了,我要往生了。」

易经兑卦大象传云:「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两座水泽并连一块,可以相互资益,
彼此润泽,朋友以道相交,贵在以友辅仁。若愚、则章为同修道友,相约往生,如此深厚
的友谊交情,只能以杜甫的诗「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来赞叹了!

夫妻唱随修净
    莲池大师未出家前,二十九岁丧妻,不愿续弦,因独子夭亡,奉母命与汤氏商量婚事,
因为汤氏说:「予喜道合」我喜欢为道结合,於是毅然答应再婚。婚後一年,母亲过世,
莲池大师感慨人事无常,发奋出家,亲属闻讯劝汤氏阻止,汤氏说:「我常听他提起生死
事大,怎能阻挠他呢?」,不仅没有恋恋牵缠,还以鼓励的语气说:「唱随之义,已熟筹
之。君先往,吾徐行耳。」夫唱妇随的道理,早己耳熟能详,夫君先走一步,我随後慢慢
就会跟上来。
    莲池大师出家後,法名□宏,字佛慧,别号莲池,立志往生西方。经过多年的辛苦参
学,最後驻锡在西湖边的云栖山,致力於「教宏华□,行在净土」的事业。附近居民感念
莲池大师帮他们降伏了伤人的老虎,又以念佛解除旱灾,於是合力建造「云栖寺」丛林。
    汤氏四十七岁出家,法名□锦,学者称太素师,五十九岁孝义庵落成,莲池大师为孝
义庵订立二十九条规约,嘱附太素师及庵内尼众,切记切记「痛思生死,一心念佛求生净
土。」太素师六十七岁,早莲池大师一年先往生,往生前一个月粒米不食,形枯骨立,一
息尚存时,忽然向侍者说:「经上说十念往生,亟扶我起。」侍者扶起来後,便端坐念佛
往生。
    莲池大师与太素尼师唱随修道,同修净业,後人赞叹二人「法轮交参推挽,以为莲宗
长也。」太素补大师之孝於方内,莲祖扶庵主之义於方外,太素尼师由後推进,莲池大师
由前牵引,两位都是净土宗的尊宿大德。在西湖外十景的「云栖竹径」,两位净土宗长的
舍利塔正分立在云栖寺外的东麓与西麓。一段人间因缘,结成千古道情,遥相辉映!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自行化他,专修净业。」这是印光祖师一生教化的总纲领,
祖师教诫净土行人在世间必得「敦伦尽分」,善尽为人夫妻、父母、兄弟、子女、君臣、
朋友的本分,行有馀力则「专修净业」,自行化他,以此外尽人伦,内消情虑,恢复本有
真心,方能一图究竟,永为菩提眷属。虽说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但在孤身
长往西方之馀,何妨随分随力学一学阿弥陀佛的「慈悲喜舍度群伦」!

慎始畏因 吉 光
佛在世时,□罗然国的阿耆达王敬仰佛陀,发心供养僧众三个月,於是佛陀及五百比丘应
邀来到彼国。天魔闻讯,便以宝饰、女乐、衣食、荣利、色欲五事迷惑阿耆达王,让他深
居宫中享乐,并下令「三月之内不问尊卑,不得禀报大小诸事」,发心供佛一事,如石沈
大海,毫无消息。
    因为□罗然国中没有精舍,佛陀及僧众只好在城北树林安单,佛告诸比丘说:
    「此地穷困,人民多不信佛,乞食不易。大家若不愿在此安住,可以随意离去。」只
有舍利弗独自离去,其他比丘都随佛安住下来。
      众比丘白天出外乞食,受尽苦楚,也难得一食。刚好有一群信佛的牧人来此牧马,
见众人饿的难受,好心说道:
      「我这里正好有五百匹马吃的麦子,大家愿意分一点充饥吗?」
      佛说:「马属於看马的人,他们都是以好草盐水□马,此麦自在应受。」
      佛的侍者阿难,便拿了佛吃的马麦,走到村落,见到一位女子,先赞叹佛的功德,
再请女子帮佛的马麦作成乾饭,女子说:「我家事多,没空为佛作饭。」
      傍边有一位女子听到,自动向阿难说:
      「你拿马麦来,我帮佛作饭,我也愿意帮其他行善持戒有智慧的比丘作饭。」
      女子作好饭後,阿难回到树林,阿难敬佛情深,想到佛陀本是王族,平常不乏菜肴
膳食,今天却要吃这不能滋益身体的马麦粗食,又见佛配水食用,不禁悲泣哽咽,心头难
过异常。佛陀知道阿难的感受,要阿难尝一尝,阿难尝後觉得滋味非常,原来马麦中已有
诸天加入美味了。阿难便将作饭的经过禀告佛陀,佛陀说:
      「早先那位女子若作饭,以後便是转轮王第一夫人。後来那一位不请自作的女子,
未来获得的福报无可限量。」
      佛及比丘饿吃马麦,而舍利弗独自离去,当中有著「因同果异,果同因异」的复杂
业因,目连尊者一度想用神通取忉利天食供佛僧众,佛以「诸比丘恶行报熟,不可移转」
为由,甘受马麦之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确有道理。村女为佛作饭,肯与不肯,果报
自是不同;而被动与自愿之间,未来的果报竟差之千里,这一点初发心岂容轻忽?菩萨畏
因,智者慎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更早起 洗 心

「琅琅钟声,敲破了残梦,看半林月影,点点疏星,这时候大地真清净,一炉香蒲团稳坐
定,百八牟尼微拨动,弥陀诚心诵,忽放大光明,十方佛遍满虚空,齐与我摩顶。………
…」

这首名为「朝诵」的歌曲,由雪庐老人编词,郭芝苑大德填曲,辞意生动,旋律简洁,将
念佛人的早课心情,表露无遗。当月影斜挂,点点疏星时分,这时候没有人语声、电视声
,大地真清净,正是一天最好用功时节。

客家谚语教训子弟说:「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连续三天早起,抵得上一
天的光阴,连续三年早起可以多出一年有用的时间。从古至今,丛林寺院的早课,一向是
僧众一天修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环。有些寺院方丈,只要见到挂单的临时客未起来早课,
便亲往寮房,询问所以然,如有生病则另当别论,若是贪睡懒床不能起来早课,往往一顿
呵斥有加。
    省庵大师语录提及一个故事。有一位老人,在死生之际,非常泰然,有一天备了茶酒
,会集诸亲友。在聚会尾声时,老人奄奄一息,似将大去。众人请老人留下遗言。老人说
:「最好是第一五更起!」众人面面相觑,会不过意。老人接著说:「只有五更早起,可
以勾当自家事,自家事就是『死的时候要往那儿去』这件事。如果我平日都仅管添财置产
,衣食劳碌,到今天我要去了,又有什麽可以带得走的呢?」众人顿然有所领悟。
    白天忙到晚,为谁辛苦为谁忙?想想都是为他人忙。但是,五更早起,昨日之事已逝,
今日之事未来,在这一天难得的空档里,点上一炉香,稳坐蒲团,微微拨动百八念珠,弥
陀诚心念,做得□是「自家的事」。

辱莫大於不知耻 李子琦
「只要我喜欢有什麽不可以?」常唱在年轻人口中的这首流行歌不知误导多少年轻人。谅
必是受此歌的影响,时下许多少年们的表现,令人不敢苟同,也做出不少不该做的「见笑
」事,不禁令人扼腕、感叹和失望。
  譬如说,在火车站的月台,火车车厢出入口附近,常见年轻的男女在众目睽睽下搂搂抱
抱,表演一场「你侬我侬」的热烈爱情剧。又,在公车上年轻人蛮不在乎地霸坐在「博爱
座」上,见到老人一上车,大家不约而同地一齐开始假装打盹。前者的不成体统有失检点
,把肉麻当有趣简直是「教歹囡仔大细」(给小孩子不良示□之台湾谚语),而後者既不
体恤老人,更不会替别人著想。看在眼□,心头不禁冲动起来,真想冲著他们大喝一声,
纠正他们。
   年轻人在公车上,不让坐老人一事,勾起笔者一段印象深刻的回忆。
   若干年前赴日观光时,搭乘拥挤的「中央线」电车上,有两名好像高中女生并坐一起,
饶舌个没完似地交谈。这时突然邻坐的一位中年妇女高吭的嚷叫说:
  「喂!□们好意思吗?让老人家一直站著,这样对吗?年纪轻轻的又受过教育,竟然不
知耻?」
   她以大义凛然的表情,瞪著这两位女学生。想来是被对方突如其来凶巴巴气势所吞噬,
两名少女连忙低声说:「对不起!」赶忙站立一旁,让出座位,直到她俩要下车的站为止
,两个少女始终低下头不吭气。
对於这位中年妇女的喝斥声,其他乘客无人异议,反而脸上展开一丝笑容;大概是在心中
赞扬这位「鸡婆」的欧巴桑,她能发挥良性的随机教育和无畏於得罪人的勇气。
  我们台湾人,因讲究人情味,又不愿得罪人,浓浓的乡愿气息下,使得社会上脱序的现
象处处可见。诸如於公共场所任意喧哗,纵容宠物吠叫、随地便溺,车上明文规定不可打
手机,却照打不误,飙车、吸毒、酗酒、性□滥,参加帮派等极尽「见笑」为能事的不肖
行为,以青少年占大多数,反映出时下有许多青少年不自爱,恬不知耻,令人感叹。放眼
现在的台湾,比起二、三十年前,「知耻」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许多,无耻的行径已
□滥到各个阶层。
  特别是在标榜「赚钱第一」的现实社会中,似乎已无「耻」字的存在了,「知耻」的人
也成了落伍、反社会的老古板。尤其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个人为赢得胜利,往往不择手段
达成目的,哪有时间考量到「耻」的存在?甚至肩负教化下一代重任的教育界,原本是社
会的清净主流,可惜少数人也被不知耻的风气影响、扭曲,成了龌龊的泥淖状态。是谁让
天真的孩子陷入不知耻的泥泞呢?忘耻的大人卸不了责!
  为了大家能幸福的活下去,人人不能不对别人多设想,心中更得有知耻这回事,丢了这
两桩事,我们还能安稳地在地球上活下去吗?

末路狂徒 瑜  扬
陆九渊的「心学」,在南宋的思想界曾经刮起一阵旋风。他主张「心即理」,认为宇宙万
事万物都不离人心,所以强调读书人的修养方法应从「认识」、「存养」自心著手。这门
学问到了明代,王阳明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他进一步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要人在「
正意」(将内心一切不正的意念革除)上下工夫。他认为,如能正一己之意,则与心相接
的一切事物、事理就能趋於「正」,而大学所谓「修齐治平」之道便能达成。
      不过,明朝末年时,这两位思想家的论点却被严重扭曲,产生了许多流弊。有人以
为,既然一切事理均不离自心,那何必读书?於是就把圣贤经典束之高阁,成天空谈心性
之理。又有人以为,既然「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麽「满街都是圣人」,沾染酒色财
气对成圣成贤又有何妨碍呢?结果,此风一长,当时的学术界没有「满街圣人」的景况,
倒是造就了满坑满谷无德无学、狂妄至极的士人,这不但让明末的学风严重空疏化,也对
士风造成了无可弥补的伤害。末流如此这般下劣乖辟,恐怕是陆王二人始料未及的吧?
      反观今日社会的学风,似乎也有严重「末流化」的趋势。常常听到有人说:「请注
意我在专业上的表现,个人私德与此无关。」这种论调,无疑已将道德修养自学问领域中
剔除,似乎「学识」多寡是唯一评判一个人是否堪称学者的标准,「学养」高低则不在考
量□围。无怪乎大学生成了毒品的制造、贩卖者,研究生成了色情网站的经营人,老师、
教育首长以修改学生成绩向家长索费召妓……。高级知识分子怎麽会有如此离谱的脱轨演
出呢?如果用上述的论点来看待这些事,答案就了然於心了。
      读书求学本就是为了让知识见闻与道德涵养同步提升,只可惜在这个「速食」的时
代里,大众只拼命在成效显而易见的记问之学上讲求,对於隐微但却是根本的心智成长反
而严重轻忽了。一个人的学识丰富与否,是会影响他在社会地位上的排名没错,但是,这
种影响并不全面,因为後人在对前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道德、人品、风骨仍然会是著墨最
多之处。不信的话,请问您会想了解那位爆出丑闻的教育首长曾经做出什麽贡献吗?大多
数的人都只会为他荒唐的行径而咋舌吧?
      自古以来,人们对於读书人总是给予较高的寄望,因为他们胸有诗书,比贩夫走卒
更有能力引领时代的走向。既然学术殿堂被归类在社会的「层峰阶级」,有志於此的人自
然不能只求做个「考场常胜军」而已,品行、修为都要更加出类拔萃才行。要知道,只有
不断自我锤□、韬光养晦的人,世人才会注意到他的光芒;而对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的末路狂徒,人们只会惋惜地给予声声嗟叹啊!

论语简说(三十一) 子  圆
为 政 第 二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学习不同的技艺,如果无法专精深入,常常见异思迁,这样就会造成很大
的损害啊!」

「攻乎异端」。「攻」是「专治」的意思;「异端」是不同的另一端。而「攻乎异端」是
指一项功课尚未学完,就拿另一项来研究,这样同时学习不同的学问技能,无法专一,就
会耽误原先的正课,结果一事无成。所以应当养成「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的良好习惯。

此外,「攻乎异端」还有另一层意思,指所研究的学问偏於极端,无法「执两用中」,而
产生自误误人的後果。「执两用中」就是深入了解正反两面的内容,并进一步采用中道的
作法,避免偏激。

「斯害也已」。「斯」是「此」的意思,指的就是「攻乎异端」的作法;「也已」是语助
词,没有任何意思。「攻乎异端」或许一时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及个人的好恶,然而因为偏
离中道,终究会衍生流弊而被人摒弃。

例如战国时期有名的法家商鞅,很受当时秦国国君的赏识。在他担任宰相期间,实行「变
法」,主张严刑峻罚,结果秦国很快就强盛起来。但由於政令过於严苛,所以百姓总是提
心吊胆、人人自危。比如实行「连坐法」,只要有一家犯罪,其馀九家一定要举发,如果
不提出纠举,十家就要一起判罪。後来史家评论商鞅,都说他不肯推行仁义教化,只用权
谋霸术来取悦君王,一意孤行的结果,终致丧失了百姓真诚的信任,秦国的凝聚力也因此
受到严重的伤害。
    现代社会非常重视「专业」,若想在三百六十五行中成为状元,必得在自己的领域里
不断深造才行。只是,在钻研、用功的同时,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是否因为过於投入,
而出现偏差的想法和行为?若有,应立即检讨修正,让思想回归正轨,如此一来,才能创
立福国利民的事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痴聋家翁 德 馨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
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
。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
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出自「资治通□」)

唐朝名将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且又忠勇谦让,甚获唐代宗倚重,将爱女
升平公主下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

郭暧与升平公主婚後,有一次吵架时,郭暧因一时气不过,竟对公主说:「你是仗势自己
的父亲是天子吗?天子有什麽了不起!我父亲还不屑做天子呢!」公主闻言,大为气愤,
命人备车,赶回皇宫向代宗告状。代宗明白事情原委後,说:「这一点你就不懂了,郭暧
说得没错,假使郭家人真的想取我们而代之,这天下哪里还是我们家的啊!」见公主明白
事理後,又安慰她一番,然後让公主回去。

郭子仪知道这件事,便将郭暧囚禁起来,赶紧入宫向圣上请罪,代宗明白郭子仪来意,便
说:「民间有句俗话说:『不痴不聋,是做不得家翁的。』你我对於儿女小夫妻间闺房吵
嘴的话,又何必太在意呢?」於是摆摆手,命郭子仪回去。郭子仪回家後,便杖打郭暧数
十大板。

小 戏 牛
    有人磨一块大石头,勤加功力,经历日月,只作一只小戏牛。世间之人,也是如此。
磨大石者,比喻求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比喻贪求名闻,互相是非。为学者研思精微
,博通多识,应该履行,远求殊胜大果,却用来求名誉,心生□慢,增长无边过患而已。(
出自百喻经)

从小读诗
    清大「人文与科技对话」座谈会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政宁先生,建议教育部要求
小学毕业生至少要会背诵一百首唐诗宋词。杨政宁表示小孩背诵诗词并不困难,尤其好的
诗词含意深远,他自小时读的诗词,随著时间的沈淀和人生历练,越能从诗中品味出不同
感受。

在 家 僧
   宋徽宗进士辛次膺,在朝忠诚敢谏,虽贫不自聊,一豆羹不妄受。高宗尝面谕之曰:「
卿廉声著闻,士大夫言卿在闽中,不受俸。」公对曰:「臣为贫而仕,岂有辞俸之理?但
不当受者,不敢受。」上曰:「朕知卿如在家僧,名利声色,人所好者,卿皆不好。」(
见五种遗规)

君子谋道
    雪公:「孔子云:『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终日研道,非不吃饭,而是好坏不在乎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切皆是个人福报。古代有道的高僧,多五六十岁,只要有办法
,早解脱不是更好吗?」







 
Mon Aug 15 22:37:5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