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轮月刊325期
#1
美雪
操 持 力 ●鞭鼓生

印祖云:「被境所转,系操持力浅,则喜怒动於中,好恶行於面。操持者,即涵养之谓也
。

若正念重,则馀一切皆轻矣。是以真修行人,於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
为实在功夫。断不可起烦心,怨天尤人。」

操持力,即平日心中所坚守、确信不移的操守信念,也是内在的精神力量。操持力愈坚固
,面对五欲六尘的勾引,八风的撩拨,愈不会动摇。反之,操持力浅,心中毫无定见,犹
如空中之飞羽,随风飘荡,遇境逢缘,则随兴攀缘造业。

操持力的深浅,实关乎个人内驱力的强弱。唐朝,裴休居士有首「示子出家偈」:「含悲
送子入空门,朝夕应当种善根。身眼莫随财色转,道心须向岁寒存。看经念佛依师教,苦
志明心报四恩。他日忽然成大器,人间天上独尔尊。」字字句句,道尽了为人父的期许与
祝福。人类品格、见地,操守的深浅,无法遗传或赠与,每个人都要重头来过,否则历史
怎会一再重演?佛陀怎须化身八千次呢?「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像满桌的佳肴
,不□怎知其味呢?

唐太宗的谏臣魏徵逝世时,皇上十分哀伤,告诉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殁,朕亡一镜矣。」唐朝的兴盛,得之
於听信诤言後的沉淀反思,得之於对人才的器重与包容。中国号称世界文明古国,从轩辕
黄帝算起,到清末宣统为止,共有四百二十四位统治者,而有几位真能「以古」「以人」
为镜呢?每位皇帝虽然黄袍加身,江山在握,为政之德,却都要从头学起。

是啊!人生世间,有形的物质可以继承,可以赠与,像金钱,房屋,土地,股票,乃至於
技术秘方,都可以父传子,子传孙,或传继承人。而无形的智慧、学养、修行、精神,人
格等却无法遗传或继承。爸爸很有操持力,儿子不见得也很有操持力。老师也无法将满腹
的学问、道德、智慧赠与给学生。形而上的东西,点点滴滴後人必须一步一脚印地靠自己
去充实,去付诸实践,去自我体证。

读易散记:泰卦六爻 自 明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九家易注:「五者,帝位。象震,称乙。是为帝乙。六五,以阴处尊位,帝者之姊妹。
五在震後,明其为妹也。五应于二,当下嫁二。妇人谓嫁曰归,故言帝乙归妹。谓下居二
,以中和相承,故元吉也。」

虞仲翔注:「震为帝,坤为乙。帝乙,纣父。归,嫁也。震为兄,兑妹,故嫁妹。祉,福
也。谓五变体离,离为大腹,则妹嫁而孕。得位正中,故以祉元吉也。」

九家注。乾凿度以五位为天子,故五为帝位。说卦传,震东方。二十四方位,乙位在东,
故震象称乙。互震居五,是为帝乙。阴爻居于尊位,不称为帝,但为帝之姊妹。九三为互
震之初,六五在互震後,由此知六五为妹。六五与九二为阴阳正应,故五当下嫁于二。春
秋隐公二年公羊传说:「妇人谓嫁曰归。」故说归妹为嫁。五下居二,得中得正,故云中
和相承。与坤六五黄裳元吉同占。

虞注。说卦传:「帝出乎震。」故震为帝。以纳甲说,坤纳乙,故坤为乙。虞氏以帝乙为
纣王之父者,尚书多士篇说:「自成汤至于帝乙。」又春秋哀公九年左氏传,晋赵鞅筮得
此爻,其言曰:「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此皆以帝乙为纣父。但据子夏传说:「帝乙
归妹,汤之嫁妹也。」刘向所著世本说:「汤名天乙,故称帝乙。」京房章句载汤嫁妹之
辞,亦以帝乙为汤。又後汉书荀爽传说:「汤以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上举先儒皆以
帝乙为汤。爻辞帝乙,究竟是指成汤王,抑指为纣王之父,难考,只好并存其说。自二至
五,有二互体,一为震,震为长男,故为兄。一为兑,兑为少女,故为妹。坤为妻道,五
当降于二,故为嫁妹。祉,福也。此据尔雅释诂文解释。六五变,则三至五为互体离。说
卦传:「离为大腹。」是妹嫁後怀孕之象。五降二,得位,故正中。正中故以祉元吉。李
疏案:「三四为天地之交,易位则体归妹。於五言之者,五为卦主也。」地天泰三四两爻
易位,则变为雷泽归妹。

以上皆依李氏纂疏解释虞注及九家易注。

惠徵君综合虞注及九家注说:「五下嫁二,上承乾福,故以祉元吉。」又说:「六,阴爻
。五,贵位。阴之贵者莫如帝妹,贵而当降者亦莫如帝妹。坤,妻道也,臣道也。故六居
五必降。」又说:「五下嫁二,二上升五,以阴承阳。故云上承乾福。与坤黄裳元吉同义
也。」

象传说:「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九家易注:「五下于二,而得中正。故言中以行愿也。」

李氏纂疏:「五阴下居于二,中而且正。互震,足,为行。坎,心,为愿。是得中以行其
愿。故曰,中以行愿也。」

惠徵君说:「中,下中。五降下,故中谓下中。震为行,故中以行愿。」

象传「中以行愿」的中字,诸儒依虞氏及九家注,解释为得中。即是六五降居于二,得位
居中之义。得中,以行其志愿,故得元吉之福。此爻元吉,惠氏李氏皆说,与坤六五黄裳
元吉同义。坤六五象传说:「文在中也。」干氏注:「文德在中。」此爻象传的中字亦应
有此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城复于隍。」

虞仲翔注:「否、艮为城,故称城。坤为积土。隍,城下沟。无水称隍。有水称池。今泰
反否,乾坏为土,艮城不见,而体复象。故城复于隍也。」

据张编修及李疏解释。泰卦上爻,即是否卦三爻。泰卦三爻,本是否卦四爻。故取否艮为
城。艮为门阙。又阳在外以固内,故称艮为城。坤为地,故为积土。尔雅释言:「隍,壑
也。」说文:「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虞氏依此,所以注云:「隍,城下
沟。无水称隍,有水称池。」上六是泰卦的终爻,终则反为否,故云:「今泰反否。」泰
反为否,则乾坏而为坤土,艮城不见,而复体半形,故曰城复于隍。上六宜体坎,坎则有
水,而不为隍。但二五未易位,既济未成,上体未成坎,故沟 水而为隍。

「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虞仲翔注:「谓二动时,体师。阴皆乘阳,行不顺故勿用师。坤为自邑,震为言,兑为口
,否巽为命。今逆陵阳,故自邑告命。命逆不顺,阴道先迷,失实远应,故贞吝。」

二动时体师者,九二变阴,则二三四互体为坎,再与外体坤连互,便是地水师。泰卦虽是
天地交,但以坤三阴乘乾三阳,是为行逆不顺。故勿用师。坤身为自,众为邑。故坤为自
邑。此指上六。互震声为言,互兑为口,皆指九三。巽彖传说:「重巽以申命。」故否三
互巽为命。今逆行陵阳,而告於坤。故为自邑告命。否巽行于上,故为命逆不顺。阴道先
迷,是据坤卦辞「先迷」而言。上体未成坎,阳,而下应三命。故为失实远应。上六以阴
爻居阴位,是为得位,虽正亦吝。故曰贞吝。

以上是据李疏解说。李疏又说:「愚案。上极则泰反为否,乾毁坤成,故城复于隍。坤众
为师,乾成坤坏。故勿用师。自坤邑告命于否巽,三上虽为正应,但否时震毁,告命不行
。虽贞亦吝也。」

王辅嗣注:「居泰上极,各反所应,泰道将灭,上下不交,卑不上承,尊不下施,是故城
复于隍,卑道崩也。勿用师,不烦攻也。自邑告命贞吝,否道已成,命不行也。」

象传说:「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九家易注:「乾当来上,不可用师而拒之也。自邑者,谓从坤性而降也。告命者,谓下为
巽,宣布君之命令也。三阴自相告语,俱下服顺承乾也。城复于隍,国政崩也。坤为乱,
否巽为命,交在泰上,故其命乱也。」

李疏之意。此说否时,在下体的乾应当来上,非坤众所能拒绝。坤为邑,阴性为降。故说
「自邑」是从坤性而降。否巽为命,故说告命谓下为巽。其应在乾上,乾为君,故为宣布
君之命令。否三互巽为命,坤身为自,故云三阴自相告语。上阴降,则四五俱降,故云俱
下,服顺承乾。坤阴,为乱。而互否巽三,交于上。故曰其命乱也。既济彖辞说:「初吉
终乱。」彖传说:「终止则乱,其道穷也。」即是命乱之意。

孔氏正义:「其命乱者,释城复于隍之义。若教命不乱,臣当辅君,犹土当扶城。由其命
错乱,下不奉上,犹土不陪城,使复于隍。故云其命乱也。」

姚氏配中说:「坤土在上,为城。泰反成否,上反於下,故城复于隍。泰反成否,故命乱
。言天命去之也。」

上六是泰卦终极之爻,终极则反为否。虽然这是否泰反其类的道理,但否时未尝不可使其
速去,泰时未尝不可使其延续。不然,学易何为?象传以城复于隍,是由命乱而然,即是
教人尽人事以续泰运,不致泰极而反为否。命字含义甚广。国家政教,个人言行,都可以
包含在内,一切都须有伦序,然後可以立命,可保常泰。虞氏易例,以二五易位,则成水
火既济,值得学易者思之。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五)

◎分别由何难(续二)


《牒前生後》

上回解释第十八首颂文中「展转力」,略谓染净八识现行,及彼相应心所、见相分等,展
转相望,为缘助力故,即能生起染净分别,不假外缘也。科判如下:


如表可知:染八识现行展转相望为缘生染分别,又分五科,上回已说前三,今当续说後二
。

(4)约同聚异体展转相望为缘

成唯识论卷八云:「同聚异体展转相望,唯有增上,诸相应法,所仗质同,不相缘故。
」上文中「同聚异体」者,指心与心所,俱时而起,和合似一,故名「同聚」,然其相用
各别,故名「异体」。在此同聚异体,即心与心所彼此之间,展转相望,唯有「增上缘」
义(不相障碍故),无有「所缘缘」义,何以故?因为俱时心、心所所仗托以现起影像之
本质,同为第八识所变之相分境故,各各见分,决不互缘。若许同时「见分」相缘,则总
有二失 「不同一所缘」之过!有「心自缘」之妨,如「刀自割」之失。

论又云:「依相分说,有相缘义,谓诸相分,互为质起。」即若依俱时心、心所所缘之相
分来说,则心、心所,展转相望,容具二缘,即除「增上缘」外,另有「所缘缘」义。何
以故?因为一切相分,都是互为本质,方得生起故。例如:心王、心所,缘青境时,彼此
各各变其青境之相分,各现於彼彼见分之前,但以诸心所所变之相分,乃互以心王之相分
(青境)为本质而生起故,极为相似。譬如画家之师傅与弟子,师傅既作模型(本质)讫
,诸位弟子各个就在模型填上彩色,方能完成美好之作品。故云:俱时心、心所所变之相
分,有「相缘」 义也。

 (5)约同体四分一一展转相望为缘

又分三点说明,分述如下。

一者同体见相二分展转相望:

论云:「同体相分,为见二缘;见分於彼,但有增上。」

所谓「同体」,是指诸心、心所,虽各有四分,但唯一识之所变,故名「同体」。同体
见相二分展转相望: 

1、相分於见分—能为二缘,即「所缘缘」(见分能缘相分故)与「增上缘」(「相分」於
「见分」有与力或不障之功能故)。 

2、见分於相分—但有「增上缘」。何以缺「所缘缘」?以「相分」理无能缘用故。
   或问:「种子」也是属於「相分」(第八识之相分),今何以不论及「见分」与「种子
相分」相望耶?

论曰:「此中不依种相分说,但说现起互为缘故。」即在此门之中,不依「种子」为「相
分」来论述,只是就「现行」与「现行」展转相望为缘而立说故。换言之:「种子」望「
现行」为缘而生分别,上来已论述讫,今者只论述「现行」与「现行」相望为缘而生分别
故。

二者同体见分与自证分展转相望: 

1、见分於自证分—能作二缘,即「所缘缘」(自证分能缘见分故)与增上缘(可知)
。 

2、自证分於见分—但有「增上缘」。何以缺「所缘缘」?以「见分」通於三量,不内缘
故。

三者同体内二分展转相望:

论云:「馀二展转,俱作二缘。」谓同体「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此二乃「见分」之
馀故,名为「馀二」。)展转相望,都有「所缘缘」及「增上缘」,何以故?以「自证分
」及「证自证分」皆「现量」摄,得互相缘故。上来「染现展转生染分别」已释竟。


 (四)净现展转生净分别

论云:「净八识聚,自他展转,皆有所缘,能遍缘故。」

净八识聚,指无漏清净之八个识,各与二十一心所相应,谓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和
合似一,故名「净八识聚」。

第八净识聚,又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照一切法,无不尽故。

第七净识聚,又名「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达二无我平等性故。

第六净识聚,又名「妙观察智」相应心品,善了诸法自共相等,遍知一切众生机故。

前五净识聚,又名「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能起三轮不思议化,成就利乐众生事故(「
事」者,如「八相成道」是也)

上来四智心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尽!又前三智品,皆具「根本智」与「後得智」,
唯成作智品属「後得智」摄。根本实智,但缘真如;後得权智,遍缘假实、色心、有漏无
漏、有为无为、过现未来一切诸法。是故净八识聚,若自若他、自类前後,异体同体,展
转相望,皆得有「所缘缘」义,今唯识心要卷七且约同体四分相望,说有十二重:

(1)见分缘相分,以现量证故,即是「变带」(即能缘心变起相分而缘)


(5)自证分缘相分,以从自体所现故,亦是「变带」;若约性宗,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
何於中,有是、非是?亦是「挟带」。


(9)证自证分缘相分,即心之相故  属「变带」

论又云:「唯除见分,非相分所缘,相分理无能缘用故。」谓唯有「相分」终不能缘「
见分」,何以故?以既名为「相分」,则是心所变影,决定无有能缘之用故。若谓「相分
」能缘,不应理故。夫至佛果位中,「相分」尚无能缘之用,况染位哉!

上来论净八识聚现行,展转相望,皆有「所缘缘」义已竟。至增上缘、等无间缘二义,准
思可得。

总由上述可知:「种子」望「现行」,容作三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及「现行」望
「现行」,亦容作三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如是种现和合,四缘具足,即能现
起分别,何必假藉外缘耶?

   (待续)

净法解脱要义(下) 雪庐老人

要断惑证阿罗果甚难,怎麽办?有巧妙方法,叫「四加行」,上来修「四寻思」:名、义
、自性、差别。先观察万法的名相,法相宗云万法名相都不实。次为「义」,即诸法所诠
释的道理,亦不实。第三「自性」,万法的本体,也无自性。第四「差别」,一些对待比
较之事,也是差别假立。此四法所取之境与能取之识,皆由自己的内心所变,假有不实,
在加行位时,先修四寻思观。

四寻思皆明白了,能发禅定,第一叫「明得定」,比喻为「□」位,火好比是所修的道,
渐有暖气表示接近火了,意谓近道了,这才得了「善根」。再进一步发「明增定」,光
明更加大,叫「顶」位,如初四、初五的月光。过了「□、顶」二位,渐开智慧,叫「如
实智」,如实了知诸法之「名、义、自性、差别」。再问自己如何找出此理,分别出来,
能印可随顺,此得「印顺定」,这叫「忍」位。再进一位得「无间定」,叫「世第一」位
。利根者依此法断惑,一生就直证阿罗汉果,不必如钝根者须经七番生死,才断惑证果,
但是见惑很难断。四加行的说法,在小乘缘生论、唯识宗,说法皆不同。

念阿弥陀佛为净土宗,但禅宗及他宗也有念阿弥陀佛者,何以故?利根者依四加行,当生
可成就,但不容易,须得四种定,能否入四种定,还成问题,故有人加念阿弥陀佛,净土
宗的一句阿弥陀佛,即代表了四加行法。

有人会起疑问:「他宗念佛可以断惑,吾人日日念佛,而不断惑,岂非矛盾?」其实在弥
陀要解、圆中钞,皆有说到断惑。但是净土宗是三根普被,上根念佛能断惑固然好,中下
根人不照此法断惑,就必须「净念相继」,如此则无□功夫起见思惑了。若不能净念相继
打成一片,便起迷惑,好比还有汽油,遇火就燃烧起来。断惑甚难,必须依法自己断,佛
只说断惑的方法,断不断全在自己。修学佛法者,离此别无二法。这一百九十三品的见思
惑,(注)要一品一品断,纵使断了一百九十二品,还有一品惑未断,仍入六道轮回。

伏惑即能感佛接引

净土宗特别处在那里?不断惑也能了生死。此种方法无人相信,故称为「难信之法」。净
土宗虽不断惑,但必须伏惑,如以石压草,临命终时,惑被「阿弥陀佛」压著,阿弥陀佛
即来接引往生。如果佛号正念压不住惑,佛便不来接。这方法他宗没有,是净土宗的特别
处。有人说:「净念相继,在家人办不到,怎麽办?」有方便法,只要天天观自己的起心
动念,心念一动即以佛号压伏。起贪念时,佛号念到不贪;起□心时,佛号念到不□,如
此就成功了。

已知此特别法门,必得自己实行。昨日台北有莲友请来灵□寺所供的三圣像结缘,正如西
方三圣降临,大家勿辜负了三宝的加被。 (全文完)

净宗八事 彻悟大师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诸佛互赞  劝念弥陀(上) 常 随

末法时代,正是法弱魔强,加上众生的根机浅薄,修行环境的恶劣,想依通途法门了生脱
死,一万人当中恐怕找不出一、二个。经上讲:「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可见,於此正法极衰的时节,只有在净土念佛法门上痛下工夫,修行才容易
成就。

古德云,净土持名念佛法门「至直捷、至圆顿」,又「至简易、至稳当」,所以「千经万
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而在三藏经典中,阿弥陀经即专弘此法,劝人发愿往
生。以下就循著此经的线索,来阐发极乐净土的殊胜及修行念佛法门的原因。

     □(甲)「阿弥陀经」— 一部佛佛互赞之经
      修学净土念佛法门,最重要的一部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从古至今,无论哪一个宗
派的寺庙道场,作晚课时多恭诵此经,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阿弥陀经的文字虽然看似简单
,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很深。雪庐老人以前常说,他讲经十几年,最怕就是讲这部经,
因为经中的每个字虽然都认得,但真实义却都不甚了了。雪公的话一点都没错,因为弥陀
经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的一部经。所以在当时法会上,虽然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
有文殊师利菩萨,但是他们在法会当中,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不知如何启请,也不知
如何提问。所以,这部弥陀经的主角,纯粹是佛。

再者,还有一件特别的事,就是这部经从头到尾,都是佛佛互赞。我们翻开经本,对照经
文来看,首先从「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开始,到六方佛出来劝信之前,是释迦牟尼佛赞
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其次,从「东方亦有阿 □佛……」六方佛出来劝信开始,到
六方佛劝信结束为止,则是诸佛赞叹阿弥陀佛。接著,从「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到「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为止,是释迦佛赞叹诸佛。最後,从「彼诸佛等亦
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到「是为甚难」为止,则是诸佛赞叹释迦佛。为什麽诸佛要这样互
相赞叹呢?这其中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和大因缘。

     □(乙)释迦赞弥陀
     释迦牟尼佛称赞阿弥陀佛,在弥陀经的经文中占了一大部分。阿弥陀佛功德的无量无
边,可归纳为四点来说明:

      (一)依报正报 说法庄严
      「依报」是指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极乐世界种种清净庄严的环境。极乐世界的环境,经
文上说:七重栏□、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楼阁,还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池中并
有四色莲花,大如车轮,而且每一朵都是微妙香洁。此外,极乐世界还常作天乐、黄金为
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花。在那□的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盛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供养完毕,再回到本国,饭食经行。在极乐世界这样殊胜的环境中,能让众生
在受用时就自然增进道业。例如在八功德水中沐浴,就能伏灭烦恼、增加善根。又如看到
四色莲花,就能自然入定,在定中修观开智慧。而每天早晨「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就是
在修行普贤行愿品所说的「广修供养」,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说的「侍多千亿佛,发大
清净愿」。我们在娑婆世界,想要亲近佛、供养佛,不知要经多少千万劫才有机会,但是
在西方极乐世界,却在一顿饭的时间内就能达成,所以在那□要成佛就十分快速了。

至於「正报」,是指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众生的正报身。经文上说,阿弥陀佛的正报就
是「无量光」、「无量寿」。在「无量光」方面,十方诸佛虽然都有光明,但有的照一由
旬,有的照十由旬;有的照一个世界,有的照百千个世界。唯有阿弥陀佛身上的光明,是
照遍十方一切世界,无所障碍。这光明有什麽好处?无量寿经上说,若被阿弥陀佛的光明
照到身体,众生的身心当下就能柔软。这可在「助念」当中获得徵验。试看平时信愿坚固
,精进修持念佛法门的人,他往生的瑞相之一便是身体柔软。为什麽呢?因为阿弥陀佛光
明照射的缘故。再者,阿弥陀佛又是「无量寿」。在极乐世界,因为阿弥陀佛寿命无量,
所以只要一往生,随时都可以听佛讲经说法,不会有「佛前佛後」,或者末法、灭法之灾
。以上所述,是阿弥陀佛的正报庄严。至於极乐众生的正报,也和佛一样,生身散发光明
,并具足三十二相,而且也同样无量寿命。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後,当生就能成就
佛果。这就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正报庄严。

再者,为什麽说极乐的依正二报「说法庄严」呢?因为极乐世界不但有佛说法,而且六根
所接触的六尘也无时不在说法。在娑婆世界要听闻佛法很不容易,例如要听经,就必须先
将家庭安顿好,好不容易到了讲堂,夏天的时候热得流汗,冬天时却又冷得发抖,而且听
著、听著,有时还会精神涣散,打起瞌睡。极乐世界就不同了,众鸟随时出和雅音,演畅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众生一听到鸟鸣,就自然懂得念佛、念法、念僧。而
且微风吹动时,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听闻的众生自
然就能断惑,生出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由此可见,有情的众鸟、无情的风树无时不在
演法,在那□闻法、修行、断惑都很自然,一点都不勉强。这依正说法的庄严都是阿弥陀
佛大愿大行所成就,也是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赞叹阿弥陀佛的原因。

(二)上善俱会 生皆不退
      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恶人、恶事层出不穷,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杀父、杀
母、杀子女的新闻几乎未曾终止,真是名符其实的「五浊恶世」。
      在观无量寿经中记载,摩竭陀国的阿□世太子为了抢夺王位,在恶知识的唆使下,
将父王(频婆娑罗王)关进监牢,准备将他活活饿死。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怕儿子将父亲
害死,就利用探视的机会,偷偷带食物进监牢给频婆娑罗王吃,又请佛陀为他开示,结果
关了很久,精神却愈来愈好。後来阿□世太子发现了这个秘密,非常生气,也将母亲关起
来,最後真的饿死了父亲。韦提希夫人知道後十分伤心,她远远向释迦牟尼佛礼拜,释迦
牟尼佛便显神通现身在监牢内。韦提希夫人向佛祈求,希望佛能让她到一个「不闻恶声,
不见恶人」的地方。释迦佛慈悲,将十方世界显现在她眼前,当她看到极乐世界时,便决
定要求生到那里,因为极乐世界最为清净、庄严。

由此可知,极乐世界是个「不闻恶声,不见恶人」的净土,不但如此,还是「诸上善人聚
会一处」。

「诸上善人」是指何人呢?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这些等觉
菩萨啊!试想,如果有这些大菩萨在我们身边,我们便能随时向他们请益、学习,俗话说
:「丛林之中无曲木」,日日见贤思齐的结果,即使是驽钝的凡夫,也很快就能断惑证真
,和菩萨同补佛位,这就是「上善聚会」的好处。

其次,极乐世界还有一个殊胜之处,就是「生皆不退」,即一往生就圆证三种不退(位不
退、行不退、念不退)。在学佛修行的菩提道上,「退转」是我们的一大障碍,即便是佛
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未成就前也不免落此窠臼。一般说来,修行若要不退转,
必须已经分破无明的八地菩萨才有此能耐。但极乐世界不同,往生到那里的众生,即使是
下下品往生,在殊胜的环境中,也能当下得三种不退,和等觉菩萨乃至佛同一受用。

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用,同样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所成就,而释迦佛赞叹阿弥陀佛的
原因亦在於此。(上)

我慢山高 三  省

若人□心自高,则法不入。若人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 (摘自大智度论)

    求学问道,最怕仗恃己能、目空一切,因为若无一颗谦下之心,则势必不能涵容深广
的学问。同理,修习出世间的佛法,亦最忌妄自尊大,因为贡高我慢、自以为是的心态一
起,再怎麽有智慧的言语,也无法流入心田了。所以,唯有虚怀若谷、谦冲自牧之人,才
能在佛门中得真实利益,这是由於他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对善知识恭敬有礼,不敢
轻慢的缘故啊!天降大雨,雨水不会汇积在山顶上,只会往山下奔流,聚集在山脚下。这
是大地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只有放下身段,始终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足的人,心
地才有无限宽广的空间,去领纳、受用佛菩萨的圣言量。

念佛一法

印祖云:「今夏婺源江湾地方旱,易园劝大家念佛求雨,不七日,即得大雨。一方之民,
踊跃欢喜。易园遂起佛光社,教一切男女老幼皆念佛,亦拉光为会长。可知念佛一法,随
在何事,皆可成就。但不可念佛求作恶事成就。若欲作恶事念佛求成就,当被雷击。恐愚
人不知,故为表明。」(复冯不疚居士书)

被接与接引 唐 风

跳级学习

现在的学生可以跳级学习,跳级学习正式名称应为「缩短修业年限」。资赋优异的学生,
如果他的智能评量平均数,在正二个标准差以上,或百分等级九十七以上,而社会适应行
为与适龄的儿童相当,学生自身也有意愿,就可以申请跳级就读,例如读完二年级之後,
直升四年级;或者,读完五年级之後直升国中。佛度化众生,视众生根机程度,也有类似
的跳级修学,如通教的被接,与净土宗的接引横超,就是「胜进超入」的实例。


通教按位接

天台宗的化法四教,通教或别教的修行者中,资质能力优越的利根者,依据佛陀点示指引
,得以引发过去的「宿习」,而悟证中道的道理,至此就直接进入更殊胜的别教或圆教的
阶段。通教中的三根被接,就被接来讲又有「按位接」和「胜进接」二种。

按位接者,按本位接过去,接过去以後还是这个阶位,这就是按位接。在通教的本位是断
见思惑的阶位,那他在被接入别教、圆教时,也是同样的入到别教、圆教中断见思惑相等
的阶位。这得断见思惑的阶位,在别教是十回向,在圆教是十信位中七信、八信以下,还
没有破无明、证法身,属於相似即的阶位。要接通教断见思惑的人,就用别十向、圆十信
的教法来被覆他、接引他,所接的人按他的位置接过来就成为别十向、圆十信位中的人。

有人或许会说:「既然被接的人在通教当中本来就是断见思惑的阶位,被接入别教、圆教
以後,还是入到别教、圆教那个断见思惑相等的阶位,既然都是相等,那被接又有什麽意
义?」其实,二者相等的是断惑,而观慧则迥然不同。通教的观慧只是真谛空理,只见空
,不见不空,不空即是中道。而别教、圆教则是自始至终都讲中道,别教讲「但中」,圆
教讲「圆中」,所以他一旦入到别教、圆教以後,其观慧迥非通教能比。


通教胜进接

再者胜进接,胜进接是接过去以後入更高的位,不是「相似即位」,而是「分证即位」。
分证即位,已经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阶位。以破无明的深位来接断见思惑的浅位,也就
是说佛以别初地、圆初住的教法来被而覆之,把通教断见思惑的人接过去,接过去以後就
随其胜进而成为别初地、圆初住以上的人,这就是胜进接。

按教理讲,通教当中断见思惑的人,佛为他点示别圆教法,他接受了别教、圆教的道理以
後,所入的应该也是别、圆当中断见思惑的浅位,怎麽会变成破无明的深位?这就是教典
当中所说的「闻教能超」的缘故。闻教能超就是利根的人,现在虽然只是断见思惑,但是
他一听到佛为他点示别圆教法的时候,他能够随闻随证,胜进超入。随著听闻的同时,就
分破无明惑,所以胜进、超出他的本位,再向前推进一大段,由「相似即位」进入「分证
即位」,故云胜进。

净土宗接法

或问:净土法门也有讲到「接」,这种接应当是属於那一种接呢?通教与净宗两者「接」
的意义,基本上并不一样,通教所说的「接」,是三乘人起初都是禀同一教,到了见空发
宿习以後,看他所发的是「别习」或「圆习」,然後佛就以别教、圆教的教法来为他点示
接入,被接者随著他根机的利钝而论按位、胜进。而净土法门所说的「接」,是从此土接
到彼土,不同於此教接入彼教。

但是二者也有相似之处,净土法门也是以修证程度的深浅,论接入极乐四土当中的那一土
。□祖在弥陀要解有说:

「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
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不为见思乱故
,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盘二见颠倒,往生实报
、寂光二种极乐世界。」接下来又说:「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
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馀无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
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

依这一段要解文,可见持名念佛就是因为有不可思议功德的缘故,所以其所感佛,所见土
,往往是胜进,而不是按位。纵使是修其馀法门而按位往生者,也不是通途的「按位接」
。以极乐同居土来论,阿弥陀佛把信愿求生而没有断惑的众生,从娑婆世界接到极乐世界
同居土,生到极乐同居土以後,都得到三种不退,一生就可补佛位,在同居土就圆具上三
土的力用了。所谓「同居圆具四土,凡夫例登补处」,像这样胜异超绝的力用,岂是通途
「按位接」可比拟於万一的呢?

依通途教法来说,像通教按位接的菩萨,他们断了见思惑都还属於钝根,佛为他点示接入
别教、圆教的时候,也只有按照他的断证,接入别十向、圆十信相等的阶位。看了通教的
被接,再来检讨自己,是属於那一种根性,是利根呢?还是钝根呢?若一品惑也没有断,
连钝根也够不上。但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缘故,不必断惑就可以「横超」三界,往生
极乐之後,又可「横超」四土。一法当中就具有二种横超,这样的法门是十方刹土所不能
例,十方教网所不能收,只有极乐同居独擅!为何有此殊胜特别?□益大师说:「若非心
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哉?」

宝此一行

今生有幸遇上净土这样殊胜的法门,乃宿世勤植的净土圆顿种子已然成熟了。若还不知珍
惜、惕警,奋然发起真信切愿,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更待何生度此身?此生当面错过,
一失则成永失,再回头已不知沦落何身了,不但上负佛恩,也愧对己灵,何止是千古遗恨
啊!

韩愈酬赠僧侣诗平议(一) 希 仁

一、前 言
    自古以来,世人对於一生既以继承孔孟道统,排拒释老自任的韩愈,私下却又和僧侣
交往频繁,互酬诗文,每每无法理解;以致对於韩愈全集十二首酬赠僧侣诗,遂各本其学
术意识立场,而有正反二极之说。其站在拥护儒家正统立场者,则一味冠以「嘲侮戏谑」
、「惜才辟佛」,乃至劝引「弃佛从儒」之意;若其在护持佛教立场者,则讥之以「知石
不知玉」、「践道不纯」,乃至怀疑其学术立场与人格操持者。

事实上,人生世上,谁能免於有政治或学术立场不同之亲友;而在「鞠躬如也,□□如也
」,严肃公务之馀,谁又能免於「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嘻笑怒骂之休□生活;若是一味
泛「学术化」泛「公事化」以解析其诗,则恐不得其情实,且失其诗之所以为诗的趣味。
故本文拟根据相关文献,尽量贴近其身世背景与社会脉动,先□清韩愈与僧侣往来之纠葛
关系,试还原其本来面目,复以平常心赏析其诗作,庶几少偏颇之失。

二、韩愈酬赠僧侣诗背景因素分析
 (一)隋唐佛教,鼎盛时期,僧侣交游,士人习尚。

中国佛教,根据史载,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梵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进驻洛阳
为滥觞;历经魏晋时期,大量佛典之译传与判释;□至於隋唐之代,诸宗并兴,名德高僧
辈出,是为中土佛教最为鼎盛时代。

尤以有唐初叶,主政者之有力提倡,不论译经义学,均达颠峰,当时上智之士,多入於佛
乘。其义学方面,举荦荦著者,如玄朗、湛然,阐扬天台;法朗、吉藏,宏通三论;智首
、道宣,开启律宗;玄奘、窥基,演弘法相;法藏、澄观,妙兴华严;神秀、慧能,盛启
禅门;道绰、善导,大弘净土;乃至无畏、不空,广宣密教。可谓八宗并备,百花竞放。

至於译经方面,如玄奘所译凡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二十五卷;义净所译凡六十一部,二百
三十九卷,此皆我唐僧留印归来传述之业绩。若西土大德来华传译,如实叉难陀、菩提流
志、地婆诃罗、善无畏、不空等数十人,所出经典,几即千卷。此外章疏论文之著述,更
呈空前盛况。盖中土佛教文化之盛,未有盛於此时者也。

当时佛学思想盛况如此,以是思想界之豪哲,多舍儒而归佛;其天下诗文俊秀之士,亦多
出入其间。故宋儒周必大曰:「自唐以来,禅学日盛,才智之士,往往出乎其间。」尤其
到中唐时期,寺院到处都有,而文人学士以及达官贵人,喜与僧侣交往,已成一种最盛行
之习尚;因此,韩愈之与僧侣交游,而酬赠诗文,乃当时寻常之事,不足为怪。

 综观韩愈全集中,曾酬赠诗文之僧侣共十四人;其中赠诗者十一人,分别是:澄观(洛中
住持临淮开元寺之澄观,非清凉国师也。)、惠师、如灵、诫盈、僧约、文畅、澹然、无
本、广宣、颖师、秀师;赠文者四辈,分别是高闲、文畅、令纵、大颠。(文畅一人,兼
受赠诗文。)不但韩愈如此,即同为当时崇儒排佛,视韩愈为师友的李翱,亦常出入佛门
之间。高观如在唐代儒家与佛学中云:「唐代以来,佛学发展之结果,积学之士,多与方
外人士相往还。而习之有关佛教之事迹尤多。如西堂智藏、鹅湖大义、药山惟俨、紫玉通
道诸师,皆习之之禅师禅友也。」而此流风所及,以至於有宋,其学韩愈辟佛之代表人物
欧阳□,与僧人之交往,集中赠僧侣诗文者,亦有十一人之多。(注)可为佐证。 (待续)

注:欧集中赠僧人诗者七人,依次为馀杭僧慧勤、(居士集卷二)学诗僧惟晤、(居士集
卷四)夷陵僧知白、天台僧蟾上人、(外集卷三)净慧大师、(外集卷六)净照大师、庐
山居讷;(外集卷七)赠文者三:鉴事、(居士集卷四十一)惟俨和秘演,(居士集卷四
十三)及为太原僧明因作塔记。共十一人。

冯   王民  吕富枝

冯王民 ,宋朝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年少时曾经到处云游射猎。

後来在家乡地方,有一条巨蛇常常出现为害乡民。有一天冯 想要为民除去祸害,於是就手
持一把长矛,奋勇前去,当时他看到那条巨蛇,在岩石下面,正和一只黄牡牛互相对立,
相持抗御,於是冯王民 N用力推动那大石头,那条巨蛇竟然当场被压死在大石下。

事後冯王民每次想到当时杀死那条巨蛇的情景,心中总是非常忧虑担心,因为蛇□心很重
,深怕会来找他寻仇报怨。於是他就虔诚归心佛法,祈求佛力加持,解怨释结,并且一心
一意志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经常修行忏法,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这样用功经过了十年
。

有一天晚上,冯王民请几位同修净业的社友,前来帮助一起诵念阿弥陀经及唱念阿弥陀佛
圣号,然後再诵「普贤忏罪偈」及「发愿往生偈」,诵念完毕,冯王民就端坐合掌往生了
。

学佛路上(下) 谭希贤

六、五台山上圣境多

五台山东西南北中共有五个台,宛若文殊菩萨乘坐的大莲华绕著莲芯分布在台怀镇的周围
。听说山道很难走,想在一天□朝拜五个台,只能乘车前往。

北台最高,海拔三千多米。这□真是清凉世界,大六月了,有的地方冰还没化。从车窗望
去,远处的山峦都变矮了似的。又大又红的太阳就在头顶上,近得好像伸手就能托住。

天上飘著几朵白云,太阳将它们的影子清清楚楚地描在了对面的山坡上。

去北台的路特不好走,山高路险九转十八弯,满道都是坑坑凹凹的,吉普车颠得厉害,人
从座上弹起来。有人在修路。路旁立著《北台灵应寺吉祥路功德碑》,上面用大红字写著
:「精心养公路,挥汗写春秋。」车经过时,修路人让到一边,扯起身上的衣衫扇风。我
双手合十向他们表示敬意。这样艰苦的地方,没有人烟,没有机械,连喝口水都成问题,
凭著镐头铁锹,拼力气、出大汗,这不就是普度众生的菩萨行吗?多少年前,天苍苍野茫
茫,这□没有路没有车,祖师大德们凭著一心向道的决心,手搬肩扛,硬是将寺庙修到高
高的山顶上,这不就是普度众生的大悲心吗?文殊菩萨赞偈中有一句:「常住寂光应众感
,万川一月影显彰。」他们就是佛菩萨的随类化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啊!

灵应寺□,我拜倒在佛菩萨跟前不能自已。老法师擎著一尊西方三圣接引众生的佛像,对
我说:「这尊佛像在北台供养一年多了,今天送给你,回家好好念佛吧!」看到佛菩萨宝
像庄严,我的眼泪又流下来。谢过法师,不知道何时能再来此地,我回过头对老法师说:
「咱们西方极乐世界见吧!」

中、西台之间的竹林岭,亦名「狮子窝」。这□曾是五台山有名的大道埸。相传文殊菩萨
从印度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狮子驻足不前,吼声震天。佛说法喻为狮子吼,文
殊菩萨知此处必是弘法圣地,遂建道埸,名为「狮子窝」。

明朝万历年间「狮子窝」由皇家重建。李娘娘寻梦中之景恰在此地,遂建造十三层琉璃宝
塔,内外共塑佛像一万尊,赐名《琉璃万佛大宝塔》。一代名僧智光、净立等五十三人曾
在此结社,後又有僧侣数百人亦来此修道,成为当时五台山有名的净土寺院。明代高僧镇
澄法师就是在「狮子窝」撰写了著名的《清凉山志》。其後乾隆皇帝又赐名狮子窝为《大
护国文殊寺》,一时间朝拜者络绎不绝。而今岁月风化,宝塔失修,塔顶已长出丈把高的
大树,似在呼唤善男信女共同发心,重新修建,共振昔日雄风。

 七、岱螺顶上好风光

佛法传入五台山始于汉朝永平年间。西域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五台山。发现「在大
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又见五台
山气象不凡,犹如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灵鹫山,遂在此建灵鹫寺。汉明帝时又赐名为「大孚
灵鹫寺」,这就是现在大显通寺的前身,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隋朝时,
又在五台山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东台望海峰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南台锦秀峰普济寺
供奉智慧文殊。西台挂月峰法雷寺供奉狮子文殊。北台叶斗峰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中台
翠岩峰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从此以後,凡到五台山朝拜的,都要到五台顶各寺庙去礼拜
五方文殊菩萨,叫做大朝台。台怀镇东的清水河边有座山峰高高地耸立,与对面的菩萨顶
相遥望,这就是五台山有名的「岱螺顶」。岱螺顶上仿照五台,建有五方文殊菩萨像,凡
到此礼敬者叫做小朝台。

去小朝台登岱螺顶有两条路。一条是空中缆车,长六八零米,全程不过十分钟。另一条是
沿著一千多级台阶的「大智路」,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十分辛苦,可那分虔诚与恭敬却
没法相比。我打量了一下,在大青石阶上一步一叩首的多是些老人家,在空中坐著缆车东
张张西望望又说又笑的多是些年轻人,对他们来说,感悟佛法尚需要生命的历程。

行至岱螺顶半山坡,见一寺庙,门前有副醒目的楹联「修行唯有念佛妙,一句弥陀最方便
。」这就是有名的善财洞。这□有顺治皇帝的一幅大照片,相貌非常庄严,威风威严中透
著慈悲。眼睛又大又亮,急盼盼地看著,似乎想要说些什麽。由於他不同凡响的身分,吸
引了众多朝拜者在其跟前久久伫立,互相凝视著,彼此的感觉似乎尽在不言中了……。据
说顺治皇帝当年出家就在这善财洞修行。留下一首归山词:「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
帝王家。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兔走鸟
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如今印在洁白的方巾
上,成了通向岱螺顶的智慧路上小商小贩们招揽生意的好招牌。

带著顺治皇帝的感叹,乾隆曾於五十一年来岱螺顶朝拜文殊菩萨,曾作诗曰:「峦回谷抱
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鞭蓉。窗间东海初升日,阶下千
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黎疑末识真宗。」如今,「东海初升日」依然灿烂,「阶
下不老松」却历尽沧桑。这真是:物换星移岁月依旧,几代帝王空风流。

礼佛虔诚莫过於步步叩首者了。通向岱螺顶五方文殊殿的一千多级石阶上,从早到晚总印
著他们的脚印。太阳刚探出山头,有位老大姐,两手合十,目不旁视,上一步台阶,双膝
跪下,磕头,起来。再登一阶,跪下,磕头,再起来。一丝不苟,步步庄严。就这样一步
一拜她登上一千零八十石阶的岱螺顶。朝拜了五方文殊殿,老大姐十分欢喜,她说她来自
大同煤矿,今早来拜岱螺顶从四点钟就开始了。迎著太阳,她汗流满面,脸上闪著红光,
眼睛格外亮,一看就知道法喜充满。有位年青的佛子带著几位老同修,亦从山下一阶一阶
地一路拜上山来。山顶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他只管低眉垂目,旁若无人,一心自在
另一番境界中。

世尊感叹末法时期「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於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
、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
有一少一,思欲等齐。适小具有,又忧非常。」「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
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後也。」
(无量寿经会集本)释迦牟尼佛真是大觉者,几千年前就把现在的世界看得透透的。

佛陀大慈大悲,留下了无尽的佛法宝藏,为我们指引离苦得乐、往生西方净土的金光大道
。然而世人却被名闻利养遮住了心,能看破的少,能放下的更是少之又少。年轻的佛子有
智慧,「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放弃名利,续佛慧命,济世度生,当然被人们所敬
重。过往的行人停住了脚步,闪在道旁,行注目礼般地给法师让路。法师朝众人点点头说
:「有缘咱们莲池海会再相见。」仿佛了菩提甘露似的,香客们相视露出会心的微笑。一
时间,岱螺顶上的无限风光都化作了学佛同修的心愿:

「弥陀如来大愿王,摄受众生入莲邦。法界有情皆得度,同入诸佛常寂光!」(全文完)

切莫将经容易看 智 展

 见月律师,明末清初人。曾为道士,後来罢道为僧。出家之後,就开始在四方行脚、游化
。

有一回,他老来到一处名叫止水庵的寺院挂单,住持师父知道他从远地来,就留他在寺中
过冬。一日,两人在室内吃茶,见月律师看到住持案上有一部法华知音,顿觉喜出望外,
因为从前自己的老师曾对这本注解赞叹有加。住持见他爱不释手,便大方地借给他抄写。
住持的师弟知道他没有纸笔,也帮他备妥了文房四宝。於是,在大雪纷飞的严冬,见月律
师匍匐案前,奋力地抄写。虽然彻骨的寒风不断灌进屋内,身上又只穿著一件单薄的衣裳
,而且手指都冻得破皮,笔墨也几乎凝固、僵硬了,但他不愿稍歇片刻,求道、求法之心
依然炽烈。

古代印刷不发达,有心之人想阅读经典,多必须辗转商借、抄录。正因如此,恭敬心便油
然而生,诚恳之下自然容易得利。当今虽然印刷昌明,资料也因为电脑科技而变得唾手可
得,但也养成了现代人对经典的轻忽亵慢,轻慢之下自然离道远矣。因此,手捧经典应生
珍重心,切莫将经容易看啊!

末利夫人 企 西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时,国王及所有大臣都对佛崇敬有加,顺服佛陀的教导。

当时有一位名叫波利的商人,跟另外五百位商人出海找寻宝物。结果海神现身,问波利说
:「海水多呢?还是我手掌捧起来的水多?」

波利说:「手掌捧起来的水多。因为海水虽然多,却不能让人解除饥渴。一捧水虽然少,
却能救济饥渴匮乏的众生,令人生生世世获得福报,没有限量。」海神听了很欢喜,就解
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种香璎,配上七种宝物,献给波利。波利回国後,把这些香璎献给波斯
匿王。波斯匿王觉得很珍贵、神奇,就把所有的后妃请出来,想找一位最美的夫人,把这
些宝物送给她。

国王的六万名夫人为了得到珍宝,各个都慎重打扮出席,只有末利夫人没有出现。

国王问起,末利夫人的侍女回答:「今天是十五,夫人按佛的教导持斋,只穿□素的衣服
,没有装饰。」国王说:「难道因为持斋,就可以违背国王的命令吗?」国王这样责备了
三次之後,末利夫人只好穿著□素的衣裳出席,但在所有的嫔妃之中,却如日月般亮眼,
比平时更加庄严。国王不禁肃然起敬,恭敬地问道:「是什麽样的修养,让你这般耀眼非
凡?」夫人向国王禀告说:「末利认为自己福报微薄,此生才会生为女人,身心不净,日
日夜夜累积著许多的污秽。人命很短促,末利害怕堕落恶道,所以才定期奉持佛陀所教导
的斋戒,割舍心中的贪念,顺从正道,这样才能生生世世蒙受福报。」

国王听了很欢喜,就决定把香璎送给夫人。但夫人却婉拒说:「末利今天持斋,不应该戴
这些饰品,大王就送给其他人吧!」国王说:「我本来就打算送给今天选美获胜的人,你
今天是优胜者,又奉持佛教导的斋戒,道心很高,所以我才将这些宝物送给你。你如果不
肯接受,叫我该如何是好?」夫人回答说:「大王您不要挂心,末利启请您一起去参访佛
陀,把这些香璎献给佛,同时听佛说法,您觉得如何?」国王点头表示同意。

一行人来到佛的住所。国王禀告佛说:

「这些香璎是商人波利从海神那儿所得,所有的嫔妃都很想要,只有末利夫人奉持您所教
导的斋戒,心中没有贪欲,拒不肯受。现在我恭敬地献给您,希望您能慈悲接受。世尊啊
!您的弟子众多,大家的存心一定很难一致,像末利这样的至诚信受、没有怀疑的善女人
,应该会有无量的福德吧?」

佛陀接受了香璎,并且吟出偈颂:

打造宝花朵朵,编织美丽发饰,不如处处积德,让人福报转好。
珍奇美丽花草,不耐风吹雨打,不如亲近正道,全身散发德香。
檀香木青莲花,香气多麽迷人,香气虽然不假,还是不如戒香。
花的香气微弱,不能称为真香,持戒香气殊胜,天香也难比拟。
成就你的戒法,行为不要放逸,守住清净念头,永远了脱魔道。
(出自法句譬喻经)

孔颜师生父子  士 伦

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宋代  程明道)

   谁来续焰

孔子在外奔波十四年後,於六十八岁返回鲁国,立即著手诗书典籍的整理。周游列国随侍
在侧的颜渊,虽年近四十,却不汲汲於求仕作官,一心钻研孔子宣扬的大道。颜渊在箪食
瓢饮的清贫日子里,竭尽心思,全力研究,可喜的是终能达到「三月不违仁」的境界了!
孔子乐见後继有人,可以继明相续,斯文不坠。孔门弟子也庆幸颜渊能传夫子之道,一门
和风绵延无尽。

不知是造化弄人,还是苍生之命,在孔子七十二岁垂暮之年,颜渊竟不幸短命死矣。孔子
恸哭不已,向天呐喊「天丧予!天丧予!」天要大道在人间丧亡了吗?天要大道在人间丧
亡了吗?为什麽让将来能弘道的人短命呢?颜渊的死,彷佛暗夜里的一盏孤灯被人偷偷捏
熄了,孔门的心情是千般不甘,万般不舍。尤其是颜渊的父亲颜路,痛失爱子,有意厚葬
颜渊。孔子痛失传人,心中之痛远非外人所能想像,却能克己复礼,理性面对,反对厚葬
颜渊,不能因厚爱某人而行违礼之葬。

结果,门人依丧家颜路的意思,厚葬了颜渊。事後,孔子感慨地说:「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颜回看待我像父亲,我却不能把他当儿子看待
,为他作主,颜回的厚葬,不是我的意思,都是你们同学决定的啊!其实都是颜路的主意
,孔子不责颜路而怪门人,这是圣人说话温厚。孔子这段话,及颜渊的死,出自论语先进
篇,另有多章经文记载。

从门人厚葬颜渊引起孔子的感慨,透露了孔子与颜渊师生父子的关系,孔子在颜渊的心目
中,像父亲一般。若以「回也视予犹父也」的角度,学习论语有关颜渊的经文,恍惚别有
洞天。

随侍在侧

孔子与弟子周游到匡地,遭匡人误会而团团围住,行动受到限制。经过几番辛苦,一行人
脱困後,却不见颜渊。当众人望穿秋水,颜渊终於归来了,孔子喜出望外地说:「吾以汝
为死矣!」孔子以非常庆幸的语气说,我还以为你遭难了。颜渊回答:「子在,回何敢死
!」夫子您还活著,回怎麽敢轻易死!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颜子事夫子犹父,故曰:『子在,回何敢死!』则同於父母在,不
许友以死之义也。」父母健在时,为人子女不可为了朋友道义而丧生,使得父母亲伤心痛
绝。颜渊视孔子如父,深信孔子的德能必能解除匡人的围困,所以善加保护自身安全,免
得如父之师挂念伤心。这段论语先进篇的经文,体现了颜渊「视夫子如父」的心情,为人
子女就应如此善体亲心。

不违庭训

孔子经常和弟子们讲论圣人言教,跟颜渊谈话,孔子的感受是:「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
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我和颜回谈话,他一整天都像愚人一般,都没
有发问反应,像是愚痴。退席後,我观察他私下和同学的聚会研讨,也能充分发挥□中道
理。可见言谈间没发问的颜回,并不是愚痴。

颜回有「闻一知十」的天资,听孔子的言教,一闻即悟,了无疑惑。若从「回也视予犹父
也」的关系来读这章经文,又会有一番感受。颜渊听孔子谈话,就像儿子接受父亲庭训,
温和恭敬,不敢插嘴反问,像是一个愚痴木头人。正如孔子在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
者」在亲戚父老前面,後生晚辈只有恭闻庭训的分了,怎敢便便多言?

至亲和乐

颜渊听孔子谈话,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先进篇),无论孔
子是阐述古圣名言、先王之道、时势人物、或是言性与天道,颜渊听了无不欢喜信受。连
带地使讲者也兴致昂然,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篇)孔子和人谈论
,愈谈愈起劲,不觉疲乏,那大概只有颜回吧!孔子乐讲,颜渊乐听,这样的真心交谈,
除了知心朋友能连床共话到不知东方既白外,大概只有子女孺慕父母,深情流露,才能如
此和乐融融。颜渊视孔子犹父也,在至亲膝下跟前,亲闻人间至理,岂非一大乐事!

孝经云:「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
其严,五者备矣,然後能事亲。」颜渊进入孔子的教化门庭,门人同学彼此更加亲近,也
带给孔子内心无比的喜乐,「养则致其乐」一端,颜渊应是无欠无馀了。

化育深恩

颜渊因为父亲颜路的关系,从小在父亲师事孔子的环境中长大。随著学习功夫的进步成长
,颜渊对孔子的尊敬仰慕更是与日俱增。论语子罕篇,将颜渊的学习心得有记载下来,颜
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
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很庆幸地深深叹服说,学习夫子所教的大道,愈学愈觉得高不见顶,愈钻研愈感到坚
不可穿。远看好似快赶上前头了,忽然又远远地落到後头。所幸夫子很有次第地引导我,
先以典籍广博我的见识,又以礼节教我约束行为。愈学愈有兴趣,想停下来都办不到,自
己是竭心尽力地学习。现在学得似乎能立住根本了。虽然如此,自己仍愿跟著夫子学下去
,因为前头还有无尽的路要努力。

这章经文,有颜渊对大道的仰信,有颜渊感念孔子的化育深恩,有颜渊的精进用功,有颜
渊自己的学习评量,还有颜渊对未来的学习展望。全章文简而义丰,字字都是孔子亦师亦
父的化育深恩,每回读来都令人动容,久久难已!

家人一卦

颜渊视孔子犹父,故孔子的一言一行,颜渊都奉为家书庭训,拜读领受,牢记在心,并且
向夫子立誓保证「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自己虽不够聪明,却愿终身奉行夫子的教诲
。孔子的言教,颜渊拳拳服膺,言有物而行有恒,说孝就实能孝,说弟就实能弟,说「请
事斯语」就实能「克己复礼」,这正是易经「家人」一卦的象徵!

□得与不□得之间 李子琦

 笔者目前在教日语,在课堂□进行教学过程中,因须扮演「经师」和「人师」的双层脚色
,经常透过课文内容与学生们针对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进行一场热烈讨论。从双方不同
的感触、理念、看法及心得等,归纳出一个结论,做为师生共同勉励及努力实践的标的,
即使做不到也应该心向往之。

日前授完「贫穷青年学子与大豪商的聚会」(日本名历史作家童门冬二著)一课,师生对
贫穷学子新井白石与大豪商河村瑞贤两人的「□得与不□得之间」问题,引发有趣而热烈
的回响与讨论。首先介绍该课文内容於后。

河村系日本十七世纪後半,江户(现今之东京)时代著名的大豪商。他原是一名人力车夫
,後转而从商。有一年,因江户发生大火灾,机敏的他捷足先登地赶到木曾山大肆□购木
材,藉此获得暴利,并以此为契机,成了德川幕府(注一)的御用商人。不久,他斥钜资
开辟「北前航路」,西绕日本海,打开新的航道,快捷又方便,造福海路运输,从此使他
成了日本首富。
  
但是,愈富豪愈使他系念一桩歉疚的往事,久久难以释怀,甚至夜不能寐。那就是—他今
日之所以发迹,晋身为大富豪,乃当年利用江户大火灾而发大财。虽说当年他并非以非法
手段和管道□购木材,藉囤积或哄抬价格出售,而牟得暴利,只是他认为「这是老天赐下
的福运机会」,以「先吾著鞭」抢先购得木材。但他总觉有著「不该得之,却□得之」的
遗憾在心中作祟。

河村的好友知悉他的苦恼後,建议他不妨拿一大笔钱资助很有名望的穷困青年汉学家新井
白石,藉此善举以消除心中的歉疚块垒。刚好河村有一位又漂亮又贤淑的孙女,而新井仍
是个独身汉;於是决心要把孙女嫁给新井。为此,有一天他单独造访新井。

河村对新井说:「若你能娶我的孙女为妻,我愿意给你盖一栋很大的房舍,并送给你很多
生活费及研究费。」当年二十二岁的新井回答河村说:「感谢你的好意,虽说这是个天掉
下来的福运,但我不能接受。」一脸疑惑和吃惊的河村急
  
极败坏地问说:「究竟为了什麽?」这麽优厚的条件为何要拒绝?使他感到不可思议。

新井微笑著说:「容我打个比喻,有一条小蛇受伤,俟其长大成为大蛇时,那个小伤疤痕
就变成显眼惹目的大疤痕。同理,如今我既无名气又穷,犹如那条小蛇;假若接受您的好
意,对我而言无异受了小伤,等到将来长大就变成大伤痕。况且接受您的金援,对您也未
必有益,或许有人会因此对您做不利的批判。如此一来,造成更多的伤害,是故您的美意
恕难接受。」听完上述这些话,豪商深受感动,觉得这位穷书生很有骨气,而他自己却感
到惭愧。

後来河村为弥补上述不该□得而□得的自责歉疚,众善奉行,诸如改善日本国内河川、修
桥铺路、博施济众等,使他声名大噪。至於婉拒「天掉下来福运」的新井,後来成了第六
代幕府将军德川家康的资政。

平心而论,河村当年并非以卑鄙手段独占木曾山的木材,而是他有灵活的生意头脑,比别
人抢先一步□购木材赚了大钱,可谓老天有意赐给他的好福气,并非来路不明的不义之财
,无所谓「□得与不□得」,充其量只是背负「投机」的毁名而已。但放眼中外今古所有
商贾,谁不藉「投机」赚钱?何况他发迹以後做尽善事回馈社会,其为人不但不应受訾议
,而且是一位值得敬仰的人。

至於新井婉拒天掉下来的福运,乃遵循「君子临财不□得」的中国古训,以当年新井的条
件大可接受福运,但他坚持他自己的理念,择善固执。彼等二人同是玉洁冰清、心地光明
的君子,在举世滔滔,洵不多见,令人心向往之。

注一:德川家康建立的武人政治。按日本的幕府前後以时代次序为:室町幕府,□仓幕府
,德川幕府。

不可思议的业因果报力用 颜 □

尽虚空遍法界,存在著一种因果定律,即业因果报的道理;有如是因,决定有如是果,丝
毫不爽,是非分明,公平公正。业因果报力的作用,不可思议,能通达前世、今世、来世
,三者密不可分。故佛教说:「欲知前世因,今世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世作者是。」
现例举典型事实说明之。 

 一念善之果报

人的潜意识或身体和外界接触时,所发动出清静、正大、无我一念之善,激起心的思虑,
促使身体造作有利於万事或万物之业绩,而得到美善之成果,谓之一念善之果报。

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欧洲同盟国军队最高统帅。一九四四年六月六
日,指挥盟军在法国诺曼第登陆成功,迫使纳粹德国的军队节节败退。随著军事的进展,
盟军最高统帅移驻法国西南方的凡尔赛。

一九四四年冬季,有一天雨雪纷霏,天气特别寒冷,艾森豪巡视前线要赶回统帅部去。途
中遇见一对夫妇坐在路旁哭泣,於是吩咐驾驶停车,问他们有什麽困难。这对夫妇说:「
要到巴黎去照顾他们有病的女儿,但因路途遥远,又没有汽车可乘,现在走得十分疲倦,
天气又特别坏,实在走不动了,不知道什麽时候才能到巴黎,所以心中难过而痛哭起来。
」艾森豪心生善念,立刻请他们上车,绕道送他们去巴黎,一直送到他们女儿住的地方。
然後,从别的道路再返回统帅部。艾森豪当时根本没想到什麽功德福德之类的事,完全是
清净的慈悲心所使然。

但事後知道,原来德国情报人员已在艾森豪所惯走的那条路上暗中埋设了一些地雷,想把
他炸死,以除去德军的克星。可是艾森豪凭一念之善而躲避了这次劫难,终於战胜德军,
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战英雄,他的声望更高飞九霄。於是美国共和党主动请他代表该党竞选
总统,结果以高票当选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任期届满,且连选连任,自
一九五三至一九六一年。 

一念恶之果报

人的潜意识或身体和外界接触时,所发动出污秽、邪恶、私我一念之恶,激起心的思虑,
促使身体造作有害於万事或万物之业绩,而得到罪恶之成果,谓之一念恶之果报。

明朝的方孝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他的父亲很相信风水阴宅之事,请风水师找到一块
龙穴福地,要造一个坟墓,将他的祖先骨骸迁葬过来,好使後代子孙享有荣华富贵。选定
了吉日,马上就动工挖地。在他决定动工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穿红衣的老人
,向他礼拜,哀求说:「你所选的风水地点,正是我住了很久的地方,我哀求你再宽延三
天,等我的子孙搬到别的地方後,你再造坟墓,我一定报答你的恩情。」恭恭敬敬的说了
三次,千叮万嘱,要求三天後才挖土,然後礼拜而去。

方孝孺的父亲梦醒以後,自己想想那□有这种事情?梦中的事多是虚无飘渺,已经看了
明天吉日,那能再延三天?就命令工人开工挖地。挖至地下几□深度,发现有一个洞穴,
洞穴中有红蛇数百条,工人马上向主人报告。

「用火把红蛇全部烧死,另外挖一个坑统统埋掉,继续的挖。」方孝孺的父亲肯定的口气
说,这是他的一念恶。当天晚上他又梦见那位红衣老人,满面怨恨,啼啼哭哭向他说:
「我至心哀求你,你竟然把我子孙八百全部烧死在火中,你既然灭我族,我也要灭你族。
」

方孝孺的父亲将祖坟建造好迁葬完毕,後来就生了方孝孺。这个婴儿极其可爱,舌头尖如
蛇形,儿童时期就表现不凡,後来长大成人,学问很好,又孝又忠,官做到翰林学士。太
祖死了以後,协助惠帝(公元一三九九年)即位,贡献良多。因此得到惠帝的特别器重,
举凡国家重大政事往往都向他咨询。建文三年(公元一四○一年),北方的燕王想夺他侄
儿惠帝的帝位,就引兵南下欲攻取京都金陵(南京)。朝廷讨伐燕王的命令,就是出自方
孝孺之手。建文四年,燕王攻陷金陵,很多文武百官都投降,方孝孺死也不肯投降。

燕王知道方孝孺学问很好,命令他写文诏告天下说:「燕王为保护明朝江山而入金陵城。
」方孝孺知道实情并非如此,提笔就写出「燕贼篡位」四个大字,立即触怒了燕王,大发
脾气说:「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将笔拿起来往地上一丢,说道:「不写就是不写,
灭十族又怎麽样呢?」燕王听了大怒,说道:「好,我就灭你十族。」但燕王一想,只有
九族,那有十族?想来想去,他有老师,教出这样不受抬举,顽固不化的学生,也算上一
族吧!并下令立即执行。

方孝孺被杀的十族八百人,与烧死的八百条蛇是同一数字。这是历史上的事实,後人认为
方孝孺是红衣老人来投胎的,也就是被烧死八百条红蛇的首领。业因果报之力用,太不可
思议了!

你「哈」什麽 莲 心
「流行」似乎是没有来由的,在商业的包装和炒作下,一群人未经深入的思量和品评,就
这样追逐了起来。前几年的「哈日」,如今的「哈韩」,在在显示了这个现象。常可见一
群年轻学子,在机场对著来台的日星、韩星近乎疯狂地推挤、呐喊,彷佛遇见神迹。打开
电视,也会发现「韩」流已经席卷黄金时段,让人有种在故乡却如在异地的陌生和隔阂。
我们的文化已经没什麽好挖掘了吗?怎麽会自暴自弃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哈韩」、「哈日」现象的发烧,正说明了国人的自信心不足,和对自身文化内涵认知的
严重缺乏。自信心不够,当然就欠缺理性和主张;商人看准了大众的「漂浮」心理,只要
巧妙地运用行销手段,移花接木一下,塑造一个新形象、新感觉,就能在众人的趋之若□
中大赚一笔了。其次,不了解自己的特色,不懂得在自家东西的质感、深度上讲求,也是
让「日军」、「韩军」轻易攻城掠地的主因。君不见,时下所谓「正港」的本土剧,清一
色都是粗制滥造的低成本社会写实剧,而所谓「社会写实」,除了黑道角力和小人物的狡
狯、戏谑之外,实在乏善可陈。所以,不要说别人的东西多有新意、多麽精致,先回过头
来责备自己的偷懒和不用功吧!

在一片「哈」风中,你「哈」的对象是什麽?眼光不必急著往外追寻,因为自己是否「有
料」,绝对比「哈」什麽来得重要。

夏 之 旅 瑜 扬

毕业了以後,同学们因为紧凑的工作,难得一起出游。这一次,为了探望两位同学重病的
父亲,大家都特意排开杂务,於是有了这趟令人低回的「夏之旅」。

旅程的首站是高雄。见到同学父亲的时候,简直无法和前几年来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他联
想在一起。来势汹汹的癌细胞,使得身体原本硬朗、壮硕的老人家,在半年内变得乾瘪、
消瘦。由於吃药的缘故,一口牙也几乎掉光了。与我们谈话的时候,看他蜷缩在藤椅上的
身影,听他虚弱并时而伴著咳嗽声的话语,感觉周遭被一股沉沉的气压笼罩。同学说,他
父亲终年几乎很少生病,所以如今这样孱弱的身体状况,老人家一度相当无法接受。肺部
被积水压迫得难受的时候,甚至会丧气地怨叹自己的无用。老人家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
,对於一个戎马半生,年轻的时候随国军征战大江南北的人来说,这样的晚景,情何以堪
!虽然见证过国家、民族的苦难,也受尽了和至亲生离死别的痛楚,但是面对生命无常变
异的捉弄时,还是很难平心对待。生长在承平时代,「吃补」比「吃苦」要多的我们,若
也逢此巨变,只怕会有更激烈的反弹,责怪天地无眼,满腔愤懑难消吧?

离开高雄,北上行经嘉义,我们又去探望另一位同学的父亲。老人家中风瘫痪在床,身体
只有右半边能活动,所幸经过复健治疗,语言能力已经恢复正常。同学说,父亲并无心脏
病、高血压等病史,突发性的中风,连医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健康状况的急转直下,自
然让这位每天固定要和老朋友打球、下棋,四处□□的老人家无法接受事实。「看著毫无
知觉的左半边身,有时情绪暴发,竟会不住地用右手疯狂捶打。」同学如是说。看来,这
又是「无常」开的另一桩玩笑,它无预警的袭击,又再次将人推向绝望边缘。或许因为是
外人的关系,我们劝老人家要「随缘消业」、「如实复健」等语,他都微笑点头答应。但
我可以想像,当我们转身离去时,他所独自面对的,从原本生命常轨偏离的无助、惊惶、
恼怒……,对身心都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煎熬。

离开嘉义,上高速公路的时候,只见灯火如繁星,将人间妆点得如同银河。看著迷离的美
景,我们很难揣想它凋蔽、破落的一面;正如航行在风平浪静的人生旅途上,我们很难想
像阴风怒吼、巨浪吃人是什麽光景。年纪渐往三十上数,周遭人与事的波动只会有增无减
,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了呢?生命的实况,就是一步步地迈向死亡,我是否能真切体会呢
?这一趟「夏之旅」,虽然没有引人入胜的山水美景,也没有徜徉於田野的怡情雅兴,但
是近距离的和「无常」照面,却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往後的路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登鹳雀楼  六 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作)
回临飞鸟上,高谢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畅当作)

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城上,有一座楼亭,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故称为「鹳雀楼」。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说:「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鹳雀楼前有中条
山,下临浩浩汤汤的黄河。唐代的王之涣与畅当,都曾到鹳雀楼一游,也同以「登鹳雀楼
」为题作诗。司马光温公续诗话云:

「河中府鹳雀楼,有王之涣、畅诸(即畅当)诗。畅诗曰:『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王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

王之涣与畅当的才情极高,司马光云:「二人者,皆当时贤士所不数,如後人擅诗名者,
岂能及之哉!」当时的人,或後来者,能和他们相提并论者也不多见。在此仅就二人同以
「登鹳雀楼」为题的诗,试作比较,品尝诗中的韵味。

畅当之作,远非常人可及,但畅当前联二句都写其高状,而王之涣前二句说的是远景,更
有远近之意,在此远景中也已点出诗人正在高处,写来更加委宛!

(建设中的鹳鹊楼)

畅作前联,仅述其高,似乎只有像数学上的Z轴,而王作隐含了白日西沉,入海东流,又加
了X轴。这东西方向,应是依地形走势而说,并非标准的东西向,所以又呈现了一条Y轴。
虽然畅作第三句也交代了整体的空间,但王作的前联二句,就已呈现一个辽阔的三度空间
,予人感受更加美好。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呈现的是如此的委曲宛转,又似平淡无奇,而畅作前面二句,
尽是鹳雀楼的高耸之意,较之王作,显得单刀直入。两首都是诗家大作,但是王作愈嚼愈
有味。除此之外,王作又有俯仰之姿,动态之景,诗意格外丰富精采,难怪千古以来人们
吟唱不绝。

以往读诗总觉得都是静态的,如同一般绘画,给人停滞的感觉。但是有的画作却能活跃纸
上,如画龙点睛,一跃而出。

如今透过雪庐老人的学诗先读求味一书,深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颇有同感。如
「白日依山尽」一句,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从「白日」待到「红日」,只此一句,诗人
一日游的时间转换,历历呈现,恍惚就在眼前,让人不知不觉也跳入彼时彼境之中了。

不 迁 怒

海涵宽恕无价宝。
心平气和最美妙。

孩子们:
   「怒」字怎麽写?一颗心成了奴隶,全得听命於他人,自己做不了主就是「怒」。当一
个人生气的时候,情绪往往操控整个身体,如同火山只想宣□所有的压力,根本没有馀力
思考後果,所以胡言乱语、胡作非为,等到怒气一消,接著就是懊悔不已,这样的例子多
得不胜枚举。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喜欢打猎,每次总会带著他心爱的老鹰 阿猛一起去。有一天国王和阿
猛为了追一头猎物,跑了很远的路,带来的水早就喝光,这时国王真是又累又渴,怎麽办
呢?忽然前方的山丘上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国王前去一看,眼睛都亮了起来,赶紧从马
鞍上取出碗来接水,正当国王把碗凑进嘴边打算好好享受时,老鹰阿猛迅速从空中俯冲下
来,啪的一声把水打翻了。

「阿猛!你这是干什麽?把我的水打翻了。」

国王很生气的大骂一顿,又拾起地上的碗去接水,好不容易重新装满一碗,奇怪的是,这
一次国王还没把碗凑进嘴边,阿猛「咻」的飞过来又把碗打翻了。

「可恶的阿猛,你疯啦!你再来捣蛋,我就不饶你!」

可是阿猛嘎嘎的叫著,一会儿飞高,一会儿在他身边盘旋,国王弄不清楚它的意思,一边
再次接水,一边口里不停得咒骂,显然忍耐已到了极限,好不容易又接满一碗水,国王两
手抓紧赶忙往嘴里送,可惜阿猛的手脚还是快了一步,「噗拉」一声,碗又掉了。国王气
得立刻拿起弓箭,对准阿猛「咻」的一声射过去,阿猛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掉下来,死了
。


没有阿猛的干扰,国王总算可以好好喝口水了,没想到在找碗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水源
的上方,竟然横躺著一条好大的毒蛇,看来已死了好多天了。

「什麽!死毒蛇,天呀!原来阿猛打翻我的碗,是为了要救我……」

国王终於明白了,可是不管他怎麽哭、怎麽叫,心爱的阿猛再也活不过来啦!可见一个人
在气头上,最好不要有什麽举动,或者下任何决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等理智回复、情
绪降温再来处理,才不容易出错。国王如果能克制怒气,想想阿猛为什麽要一再打翻他的
碗,然後去查查原因,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生气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来几个深呼吸,让脑袋有充
足的氧气思考。接著离开现场,做做愉快的事:打打球、听听音乐,甚至大声唱唱歌也行
,转换一下心情,怒气自然渐渐止息,这时再来想想如何处理,既不伤人也不害己,一切
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多惬意!

有人说:「懂得消化愤怒,才不会储蓄痛苦。」生气不仅会累积,还会互相感染,除了伤
害身体,层层的怨气更会让人际关系跌至谷底,所以碰到困难与不如意,与其生气,不如
换个角度鼓励自己,这才是积极的做法。有两个人一起走路回家,在路上遇见一块石头,

前面的人不小心被绊了一跤,他生气的爬起来,恨恨地骂道:「该死的绊脚石!」而且狠
狠的踢它几脚,却疼得哇哇大叫。後头这个人看了微微一笑,正巧他们要经过一处水□,
这块碍人的石头,刚好被他拿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垫脚石,这样正面的想法,实在值得我们
学习。

进一步如何让自己不生气,这就要追根究柢。我们生气的原因为何?总归一个是「贪」,
怕失了好名、丢了厚利,太执著这个我,於己有损才会大发雷霆,如果看开了这点,就像
淋湿的柴火,要点燃它就不容易。再者,如果是对方挑□,我们受了委屈,那就更不值得
生气,错既在他,何苦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有一个人和朋友到附近的超商买东西,他礼貌地对店员说了声谢谢,但店员却臭著一张脸
,根本不予理会。他们走出商店时,朋友气愤地说:「那家伙服务态度真差!」

这人对朋友说:「他每天都是这样。」

朋友惊讶的问:「那你怎麽一点也不生气?」

这人说:「那是他的修养问题,为什麽要拿他的错误来折磨我自己。俗话说得好:气死验
无伤。我们为什麽不拿这些动怒的力气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呢?」

孩子们:有没有看过自己生气的模样?想必会吓你一大跳,难怪当我们大发脾气时,别人
避之唯恐不及,好像我们身上染有可怕的瘟疫。如果再迁怒他人,就会有一群无辜的亲友
遭受伤害,这是不是很不公平?为了让生活喜乐、健康常在,应该常提醒自己:海涵宽恕
无价宝,心平气和最美妙。让我们一起来做情绪的主人,大家EQ—High!High!High!

论语简说(三十三)  子  圆

为 政 第 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
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想求得俸禄,担任公务员,孔子教导他说:「多多听闻,把疑问的地方保留,其馀有
把握的部分,则谨慎地发表出来,这样就能减少过错:另一方面,多去增广见闻,把怀疑
的地方保留,其馀有把握的部分,则谨慎去实行,这样就能避免後悔。能够做到言语少过
错,做事少後悔,俸禄自然就在这谨慎的言行之中了!」

「子张学干禄」。子张是

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干」是「求」的意思。「禄」是出任官职所得的俸禄,犹
如今日公务员的薪水。此章乃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担任一位称职的公务人员才能无愧所得
的俸禄。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尤」是「过错」的意思。天下事尽可广学多闻,若
有疑问之处,就保留不说;至於有把握的虽有十成,但只说七、八成即可。一般人大多反
其道而行,不懂的偏偏装懂,只有七、八成把握的,却说成十成把握。因此,随意说话,
反而多生枝节,错误百出。

「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殆」是「不安」的意思,意即对於所见识过的事情
,如有觉得不妥的地方,不但不说,而且也不应贸然实行。至於有十成把握的部分,只做
到六、七成,自然就能避免後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行如果能够谨慎,说话少过失,做事不後悔,这样
就是一位称职的公务员。

孔子的弟子南容,每当独处的时候,总是心存仁德;在大众场合说话,也句句合乎道义。
有一次他读到诗经「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洁白的圭玉
有了瑕疵,还可以磨掉,变成一块美玉。但言语若不谨慎,有了过错,就无法改变了。」
南容反覆讽诵,涵泳此段经文,对於自己的言行不断要求修正,所以孔子称赞他「邦有道
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意即南容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必被重用,担任公职;如果国家
混乱无道,南容的谨言慎行,也能避免遭到无妄之灾。孔子观察到南容的美德,就将自己
哥哥的女儿,嫁给这位尚德君子。而他的美行,正是本章最佳的典□和最好的诠释。

若要小儿安 吉 光

盖富贵之家,衣食有馀,生子常夭。贫贱之家,衣食不足,生子常坚。贫家之子,不得纵
其欲,虽不如意,而不敢怒,怒少则肝病少。富家之子,得纵其欲,稍不如意,则怒多,
怒多则肝病多矣。夫肝者,木也,甚者乘脾矣。又况贫家无财少药,故死少。富家有财多
药,故死多。故贫家之育子虽薄于富家,其成全小儿,反出富家之右。 (摘自 金代 张从
正儒门事亲)


富贵家庭,吃穿充足有馀,孩子常长不大就死了。
贫寒家庭,穿吃都不够,孩子却健康结实。贫寒家的孩子不放纵欲望,有不如意事,也不
敢发怒,怒气少,肝病就少。富人家的孩子可以放纵欲望,稍不如意就生气,怒气多,肝
病就多。肝在五行中属于木,肝火过盛就会影响脾。

再者,贫寒人家没有钱,吃药少,所以孩子死亡的就少。富人家有钱,吃药多,所以孩子
残疾也多。因此,贫寒家庭养育孩子虽不如富人家丰厚,但孩子成全的却比富人家多。

骨护幼儿

释惠通,未出家时,家住南山西麓银川洞口。有一天在溪边游玩,捕得一只水獭,杀而食
之,把骨头丢在家中园子里。第二天想找水獭的骨头,已不见踪影了。於是寻著血迹一路
找去,原来骨头跑回水獭洞,正抱著五个水獭幼儿。惠通大为惊讶,便离俗出家。(见三国
遗事)

旧书不厌读

有位韩国朋友,他论语读了十年,敢说不下五百遍,但每回读之,都觉胜义纷呈,如「行
山阴道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目不暇给。(案:山阴位在浙江绍兴,境内山水美景甚多
,令人目不暇给。)(见漫谈王小波师承的经典)

诲淫堕地狱

宋代诗人黄庭坚,起初喜好作男女香艳的歌词小调,与法秀禅师有交往。法秀禅师一向刚
直,面目严冷,常以骂人为佛事,人称「秀铁面」。法秀禅师告诫黄庭坚说:「你以笔墨
诲淫,令人起淫欲念头,依佛法来看,将来会堕落地狱之中。」黄庭坚听後,从此不再作
□歌小词。(见扪虱新话)

乐道人之善

雪公:「环境都坏,自身做得好,无此理,自己也不会好。自身好,朋友知道,即变化。
否则,彼不好,即汝不好。要『乐道人之善』,乐於引导周遭亲友为好人,如蘧伯玉,耻
独为君子。」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决您学佛的疑惑                                BudaHelp
◆ 修改: 05/08/20 16:51:03 <218.162.61.199> 
Fri Aug 19 23:18:2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