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28期
#1
美雪
望 道  鞭鼓生

二十年前,雪公曾语重心长的向学生们说:「大家学佛,前途不抱乐观。杀盗淫这些事,
以前是压著,现在杀盗淫是公开著。过去琉璃王灭释迦种,佛说这是因果,目犍连不以为
然,强以神通力将三千人置於钵中,送上天去。事後目犍连将钵取下,竟成一钵血水。这
事连释迦牟尼佛都办不了。」

又说:「我志在给你们指出目标,净土宗的秘诀—『带业往生』,你懂了,这就不上当。
你虽未「见道」,已「望道」矣,目标对了,就不走岔路。学佛,无论谁有什麽能力,都
只是助缘。我只是给你开路,成就全在你自己。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吃饭个人饱。今日
能够『望道』,此後功夫,还在你个人修行。总而言之,修行原则,都在身、口、意上。
你只要好乐这神通、那神通,你就误入了歧途!」

二十年後,展读师训,字字句句是那麽浅显易懂,用心却那麽恳切深远!老人家说:「我
讲经、讲课,都是为著大家,你马虎听,我送礼就送不出去。你用心听,心里有底,遇到
邪魔外道,就不为所惑!」想想老人家对社会大□杀、盗、淫邪风的感慨,与因果业力难
逃的明示,真如醍醐灌顶!今日身处恶环境的佛弟子,那一位不困在染缘中,灰头土脸,
无力自拔。

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造业也是个人要酬偿。世人之所以有杀盗淫的行为,都是被财色名
利冲昏头。「望道」之後的长路,迢迢漫漫,虽是不乐观的学佛环境,还是可以求个共中
不共。我们可别自乱阵脚,随名闻利养,婆娑起舞。更别因曲高和寡,无人唱和而心生退
转,改弦更张。弘一大师说:「末世善知识,多无刚骨,同流合污,犹谓善巧方便,慈悲
顺俗,以自文饰。」路再难行也得行,个人生死个人了。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如是
修。

读易散记:否卦六爻 自 明

六三,包羞。

惠氏栋周易述:「注。否成於三。坤耻,为羞。今以不正,为上所苞。故曰苞羞。疏。
阴消至三,成否。故云否成於三。坤为耻,虞义也。广雅曰,羞,耻也。故坤耻为羞。三
不正,为上所苞,以阳苞阴,是苞羞也。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故彖以三为匪人
。」
李氏光地观彖:「阴柔不中正,处不交之时,承媚□合,包蓄其羞而已。」

象传说:「包羞,位不当也。」

荀慈明注:「卦性为否,其义否隔。今以不正,与阳相承,为四所包。违义失正,而可羞
者,以位不当故也。」

李疏之意,卦性本有否隔之义,而否是以阴消阳,消至三而成否,所以否卦实成于三。

六三,阴爻居于阳位,其位不正,以不正之阴,与四相承,为四所包。既违泰义,又失正
阴。可羞孰甚。其为可羞者,因其所居之位不中不正,是为不当。

李氏又说:「阴消至三,否象始成。位既不正,为上所包。以阳包阴,是包羞也。三与上
应,皆不得正,故曰位不当也。」

惠氏说:「上包三,二爻皆失位。故云位不当也。」

孔氏颖达解释王注说:「包羞者,言群阴俱用小人之道,包承於上以失位,不当所包承之
事,唯羞辱已。」

程伊川说:「阴柔居否,而不中不正。所为可羞者,处不当故也。处不当位,所为不以道
也。」

李氏光地说:「以不正之德,当不交之时。」位不当,是指以不当之位,行不当之事。否
时小人窃位乱行,即是此义,是以可耻。

九四。有命,?咎。畴离祉。

九家易注:「巽为命。谓受五之命,以据三阴,故?咎。?命而据,则有咎也。畴者,类也
。谓四应初,据三,与二同功,故阴类皆离祉也。离,附。祉,福也。阴皆附之,故曰有
福。谓下三阴离受五四之福也。」

据李氏疏说。三至五是互体巽,据巽彖传说,巽为命。四近承五,是谓受五之命。四受命
以据三阴,所以?咎。如?受命而据三,则是有咎。因为九四爻不当位,故不能不受九五之
命而据三。畴作类字讲。离,据离彖传,作丽字讲,离丽二字皆是附著之义。祉义为福。
系辞下传说:「二与四同功。」由于九四远应初六,近据六三,又与六二同功,所以下卦
三爻同以阴类与上卦乾阳为正应。阴附于阳,故皆有福。此由九四承受九五之王命而然,
所以荀注:「谓下三阴离受五四之福也。」

象传说:「有命?咎,志行也。」

荀慈明注:「谓志行于群阴也。」

李氏纂疏:「四承五命,下据三阴,而阴类皆离其福。是四之志得行于群阴也。」

何氏楷说:「命谓天命。否泰反复,天运之常。故济否之志於此得行。为九四者,不可不
自勉也。」

何氏以命为天命,以志行寄望於九四。此说可取。

唯识三十颂研究(八十八)  智  果

◎生死相续难(续一)

※前 言

上来已略说有情生死相续之因、缘,今当续说由因、缘所感得之生死果报身(即生死之体
)。

△後出生死之体

或人问:为何说正感生死之因为有漏、无漏二业,助感生死之缘为烦恼、所知二障耶?

论主答:以生死有二种故。何等为二?
    □一者分段生死。

二者不思议变易生死。兹分释如下:

    (1)分段生死

1、出 体

成唯识论卷八云:「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
谓分段生死之体,乃是以前面说之有漏善、不善业为正感生死果报之因,又以前面所说之
发业润生烦恼为助缘,由此因缘和合所感得之三界粗异熟果也。

或问:「粗」字何义耶?

答曰:谓此分段生死之体,以五蕴为性故,易可见故,有定限故(身命短长有一定限度也
),易了知故,二乘、世间共知有故,名之为「粗」。

总之:此分段生死果报身,乃是指三界六道众生五蕴和合之身也(即大智度论七十四卷所
言之「生死肉身」也)。 

2、释 名

问:三界六道五蕴和合之身,何以名为「分段」耶?

答:论卷八云:「身命长短,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谓此三界六道五蕴和合
之身,随宿世招感生死之因缘势力,「身」则有长有短,或数公分乃至或过五百由旬等;
「命」则有寿有夭,或朝生暮死乃至八万大劫等,皆有一定限度,不能前後改转,故名为
「分段」。

「分」谓齐限(限制也),即谓命根(有情之寿命也)。

「段」谓差别,即五蕴体,舍此受馀(投胎易壳,变形易貌)有差别故。

此差别「身」,「命」有齐限,故名「分段」。(详见了义灯第六末)

总之:三界六道众生,每一期生命之业报身,寿命皆有一定限度(分),形体亦各有差别
(段),故名为「分段身」。此「分段身」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转不停,则名为「分段生
死」。

(2)不思议变易生死

 1、出 体

成唯识论卷八云:「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
何谓无漏有分别业?唯识心要卷八言,即是「有为无漏业」谓有为而通於无漏之业也,亦
四谛中之道谛也,「道」者能通之义。行者修诸道法,略者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依
之实修,能令行者通至了生死、成佛道之境界。是故佛法中所说各种修行法门,皆是「有
为无漏业」,亦即「无漏有分别业」也。

又「无漏有分别业」,述记第八末则称之为「无漏後得有分别业」,而「无漏後得有分别
」者,即指「後得智」也,此智乃「根本智」所引生,能了达俗谛森罗万象之智,此智体
是无漏,而有正分别,能上观佛法,契印(法印)无乖;能下教有情,如理(真谛理)不
谬,又能遍习五明,起大悲愿,利乐有情,故名「无漏有分别业」也。

案:「五明」者,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也。

谓此不思议变易生死之体,乃是以前面所说之「无漏有分别业」为正感生死果报之因,又
以前面所说之「所知障」(即执上有菩提可证,执下有众生可度,大悲愿力,由此而生,
念念欲拔众生生死大苦,心心欲求无上菩提大果)为助感生死果报之缘,由此因缘和合所
感得之殊胜细异熟果也。

或问:「殊胜」及「细」为何义耶?

答曰:谓此不思议变易生死之体,仍以五蕴为性,於「五果」中(即异熟、等流、离系、
士用、增上)属「异熟果」摄。故会玄第九卷云:「即以无漏业、所知障,欲色二界异熟
五蕴而为体性。」

然此异熟果,望分段生死之体,转净妙故,转微细故,转光洁故,无定限故,非彼世间及
非「回心二乘」境故(回心二乘,指回转小乘心,趋入大乘者),名为「殊胜」。

又此异熟果,唯妙唯细,唯是菩萨及其自身并佛之境界,故名为「细」。

故总名此「不思议变易生死」之体为「殊胜细异熟果」也。

或问:何故「分段生死」之体,论言三界果,今「不思议变异生死」之体,论却不言何界
果?

答曰:分段生死之体,乃随宿世有漏善、不善业所招感,随业系地(随业绳系缚於三界九
地中),故论言「三界果」(有漏果)。

而今不思议变易生死之体,乃随无漏业所招感故,或在色界後,或在欲界後,即由有漏,
引生无漏,出过三界九地,故论不言何界果也。(详见成唯识论卷七,论及第八引生无漏
之界地可知) 

2、释名(兼辨得人)

▲释第一名—不思议变易身  

问:此殊胜细异熟果报身,何以名为「不思议变易身」耶?

答:论卷八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
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述记第八末云:「『变』是改义,『易』是转义。」谓诸圣者(指回心二乘及已得自在菩
萨),以悲智修心:有悲故,欲下化众生;有智故,拟上求佛果。念斯分段(即凡夫轮回
於六道之身),短促无堪,不能长时远征大劫,修其胜行(即菩萨所修之十种胜行,十波
罗蜜也),遂以所知障为缘(即执上有菩提可证,执下有众生可度),无漏业为因(即悲
愿力也。悲者,下化有情也;愿者,上求菩提也),冥资「故业」(「故业」者,即现身
之因也。圣者不造新业,所以资助「故业」也)「故业」被资助已,便能熏「识」等五支
种子,既被感已,生现功能,而复殊胜,功能既胜,所生现行「身」之与「命」而有改转
,由是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为长年,然後能广修胜行,趣无上觉,是故得有「变易」身
也。

又此变易身,乃由无漏定愿,正所资生,正所感得,妙用难测,非凡夫、二乘所能计度故
,名「不思议」(非谓菩萨、佛不知,名「不思议」也。)

或问:既改粗身为细质,易短寿作长年,何名生死?

答曰:觉知势尽名为「死」,入定还资谓之「生」。

今试举一「不思议变易身」之实例:即传佛心印之西天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根据奘公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

如来化缘斯毕,垂将涅盘,告迦叶波(即摩诃迦叶)曰:我於旷劫,勤修苦行,为诸众生
,求无上法,昔所愿期,今已果满,我今将欲入大涅盘,以诸法藏,嘱累於汝,住持宣布
,勿有失坠。姨母(即释迦佛之姨母大爱道比丘尼)所献金缕袈裟(又作「金□袈裟」)
慈氏(即弥勒菩萨)成佛,留以传付。

又根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记载:

迦叶尊者将正法付嘱於阿难尊者之後,乃持「僧伽梨」衣(又称「大衣」,为比丘外出及
其他庄严仪式时著之),入鸡足山(位於中印度摩竭陀国),俟慈氏下生。

又付法藏因缘传卷一亦云:「摩诃迦叶,以定住身,待於弥勒。」并云:当时阿□世王获
悉摩诃迦叶入灭之消息,悲痛逾恒,曾与阿难尊者,同往鸡足山瞻仰尊者遗容,王既到已
,山自开辟,迦叶尊者在中,端然入定,全身不散,曼陀罗华,覆盖其上,庄严无比。

总之:迦叶尊者承释尊之命,现在鸡足山中入定,待弥勒佛下生人间,将金□袈裟传给弥
勒佛,方完责任也。

或问:弥勒菩萨何时下生人间成佛?

答曰:其说不一,今仅依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之记载说之。彼载佛言:「弥勒於未来久
远人寿八万岁时成佛。」

又依佛祖统记卷三十亦云:「住劫中第十小劫之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贤劫第五弥勒
佛出世。」据此则弥勒菩萨降生之年数,可分作三段计算之:

(1)住劫中第九小劫,人寿减至一百岁时,贤劫第四释迦佛出世。每百年减一岁,减
至十岁时,第九小劫尽,则其所经历年数为:(100-10)×100=9000
    □(2)进入第十小劫之增劫,每百年增一岁,由十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则其所经历年数
为:(84000-10)×100=8399000

(3)进入第十小劫之减劫,每百年减一岁,由八万四千岁,减至八万岁,弥勒佛出世,其
所经历年数为:(84000-80000)×100400000将上来三段数字相加,共为八百八十万八千
年,此即从释尊出世後,至弥勒菩萨降生之年数也。

而今日之下,距释尊出世,仅约三千年耳,故知迦叶尊者今必尚在鸡足山入定,由悲愿力
,冥资故业,改转身命,无定齐限,不可思议,藉以完成释尊所付托之任务。则今尊者殊
胜之形体,岂非即「不思议变易身」乎? (未完待续)

佛法不坏世法 □益大师

佛法中行佛法,非难也。
世法中行佛法,乃为难事。
又佛法,仍不坏世法,名难中之难。(如佛抬父棺)

已闻佛法不可空过-六十一年元旦慎斋堂讲话 雪庐老人

雪公在世,每年元旦都会应中部大专院校同学的启请,在台中市模□街慎斋堂旧址,开演
佛法。在两小时法筵上,雪公针对时弊,契合修学,为众宣说法要,消融修净疑惑。民国
六十一年,距雪公来台弘化已有二十年,部分听经大众渐生懈怠,於是雪公在元旦一连三
天,宣讲学佛念佛的根本信念,藉此砥砺大众道心,在菩提道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编者谨案)

慎斋堂每年元旦三天都会讲些东西,因近年在慈光图书馆讲华严经有很深妙理,每周听一
次;在善果林讲无量寿经,汉文古奥,讲听均不容易。佛法听的当下就得益,但讲大经是
否契机呢?讲经必须按规矩讲,因此有人得益,有人未必得益。

本人在台中讲了二十多年的经,大家普遍均有点懈怠,这是很不好的现象。闻经重要在行
解,光解不能行,毫无利益。在各道场讲解种种法门,讲得很高深,然行在念佛,二十年
来,有几人念佛得一心?思惑不说,见惑断了几品?如此徒增知见,说食数宝而已,得益
不大。平素在讲经之外,很难讲解其他义理,今天藉此为诸位讲修行法,皆家常谈话,不
谈玄说妙,文字讲去一目了然。

题目是「已闻佛法,不可空过」,正对吾人学佛者讲。吾人学了二十多年佛法,有否得益
,现在即可看出。眼前现象不好,到临终如何会有好现象?临终能遇特殊机缘,或可有之
,但甚难稀有,仍以现在脚踏实地用功比较保险。何谓空过?十年前不空过,近十年似有
空过现象,则现因不好,要得良好结果不容易。今人福报亦大有问题,现今局势大乱,能
安稳修行即大福报。生命在呼吸间,今日毫无成就,即是空过,在大乱之际,能得共中不
共即是大福报,否则学佛二十年即是空过。

假若诸位今日能省察自己所修所为,修行一天,就有一天不同的心理,若觉此心理在共业
中能幸免大难,将来或可往生。今天求诸位要起一番大警惕,一息尚存仍未晚,若到腊月
三十临命终时,为时已晚。

(甲)佛法—破迷启悟  离苦得乐

「佛法」的好处,在能使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破迷启悟」,凡众生皆迷,破
一品惑始悟一分真理,吾人见思惑一品未断,故在迷中,办事无不错误。「离苦得乐」,
今诸同修家境颇佳,均较十年前好,此是以前种的福,若不再接再励,後来即将危险;因
迷而不悟,不悟则造业,造业则受苦,故佛法教人破迷,破迷即启悟,启悟不为恶,自然
离苦得乐,此有因果联带关系。佛为医王,众生服药始得愈病,因果不信,还谈什麽佛经
!

讲念佛方法,就在讲因果,念佛重在一心,何以不得一心?即因心在财、色、名、食、睡
,贪、□、痴、慢、疑竞相起来扰乱心地。烦恼多,故念佛时魔障起来,如何能得一心?
善根、福德是生净土的正因与助缘,正助双修,如鸟两翼,缺一不可;诸位的善根纵使很
强,而福德太弱,如鸟一翼不振如何高飞?只要不造业,不起贪、□、痴、慢、疑,即能
得一心不乱。

「难逢难闻」,华严经云:「如来不出世,不见一切法。」佛不出现於世,无一人得解脱
,出现於世,亦不能人人皆得解脱,但看因缘如何,故云佛法难闻。佛法难闻,有的人听
不懂,或是听了不记得、错过了,八识田上只种种子,就是空过。学佛者多,成就者少,
经论有说:「菩萨发大心,鱼子□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很多菩萨发大心、
鱼一次下很多卵、□摩罗树花开很多,但是最後能结果的很少,都错过了!只要不错过,
抓住不放手,未有不得利益者。

「虽闻难解」,智者大师三个月讲一「妙」字,故知佛法虽闻难解。闻而不解,则不知其
大用,如何得利益?比如给人一只表,对方不知其用处,便毫无利益。念佛是金刚种子,
念佛一声就永不退转於菩提心,若种子未入地,种子虽佳也无用处。

「虽解难悟」,若能理解佛法,能否往生?也无把握,台中学人在外讲经者甚多,然讲经
不能了生死,解後必须继之以悟。解不同於悟,悟者,解後心理忽然转变境界,得法喜,
世间是非可置之度外,如此变了心理,即得法喜。悟得法喜,即不得了,此点小境界,吾
人均未做到。

「虽悟难修」,佛法体悟,不仅仅是上述的悟,纵使是禅宗的大彻大悟,仍未断生死,到
了彻悟才是真知正见的修行,未悟以前谈不到修行。悟後,如见云中之月,尚未真见。见
道後才修道,虽悟了理,但修行仍甚难,修行就是在去惑,去了惑,往生才有把握。金刚
经云:「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此即悟理後的持戒修福。所以无论何宗,皆
须福慧双修。修不成,则惑未去,仍在迷中。念佛断不了惑,须伏惑,此为净宗的特别法
,他宗必须断惑。伏惑怎麽讲?惑断不了,则压伏住,屡次的压伏使惑起不来,到临命终
时,八识田中种子起现行,若阿弥陀佛净念种子在上,见思烦恼在下,迷惑摇不出来,即
可往生。但不可念一层佛号,又压上一层烦恼,或十层二十层烦恼,如此旧惑未去,又增
加新惑,临终如何能带业往生?净宗念佛如以石压草,恶念压於下,净念加於上,才有往
生希望。

「虽修难证」,他宗虽修而难证。修是因,证是果,见思惑断尽即是证,才不入轮回,但
断一品惑,如截四十里瀑流,故须七番生死,才证罗汉果。修菩萨法,要证到佛果更难。
净土宗的伏惑,当生即能办得到,若用功加行,七日亦能办到,只可说证得一半。诸位从
今日起,时时念佛伏惑,不再做坏事,多做善事,如此就可稳稳当当成功。

(乙)障碍之因

为何难闻、难解、难悟、难修、难证?须找出病源。

「难闻在少福」,福报少,遇不到佛法,听到了也不接受。诸位都有福报,大家虽修了福
但未修慧,慧是去烦恼,贪、□、痴、慢、疑为根本烦恼,大家难悟难证,即随烦恼作祟
的关系。

大家要去除烦恼,都感到困难,但为了脱生死,光是坐著不行,必须去做,现在中国文化
被打倒,尤其困难。断惑、守戒,有两大问题,一是爱、二是恶,爱恶为一切烦恼的总根
本,去此二字,自然有戒,即证平等性智。儒家讲七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
,人之大欲即男女饮食,大恶即死亡贫苦,人皆爱其所爱,恶其所恶,则天下大乱,故古
人讲究「惩忿窒欲」,控制爱恶,发乎情,止乎礼,吾人无此工夫,故戒不易守,惑更难
断。

「难解在散乱」,不能理解佛法,因心识散乱,不能专注。眼看一物,心就起爱恶,挑挑
剔剔。

「难悟在昏沈」,心思昏沈,不能深心体悟佛法。听了佛法,提不起兴趣,无欢喜心,听
了等於不听。

「难修在放逸」,何谓放逸?今日不肯修,等明天才修,机会来了轻轻放过。

「难证在懈怠」,不能精进,故不能证果。精进即不懈怠,不畏任何障碍,不断见思、不
成佛果,誓不停止。

以上所说「难闻、难解、难悟、难修、难证」,就是学佛的五层障碍。

(丙)应发警觉

「劫在恶浊,命在呼吸」,吾人在五浊恶世,今再加上原子弹更可怕,命在呼吸间。若再
一下生,「三途寿长,易入难出」,不断思惑,死後还有隔阴之迷,投入畜生道,如投胎
为猪,多生多世为猪身,若投生蚂蚁,七佛出世仍是蚁身,相续长寿,易入而难出。「当
时失念,隔阴之迷」,失念即是随烦恼,投胎时落入阴境之中,忘记佛号,隔生则尽忘前
世之事,此即是隔阴之迷。

「欲求解脱,机在今身」,错此机会,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故欲解脱就在当今此身,信
愿念佛,当生成就,往生极乐。这是净土宗「不用三□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的特别
办法,大家且莫空过。

一   心 三  省

若一心深信,则供养经卷胜。若不一心,虽受持而不如。 (摘自大智度论)

对於佛经尊重恭敬、烧香供养,与读诵受持、领解其义,何者较为殊胜呢?不待言,当然
是後者。不过,大智度论上说,如果读诵受持佛经,但却以散乱心为之,对圣言量没有抱
持恭谨、敬慎的心态,那麽,所获致的功德,反倒不如一心皈命佛陀,视佛典如见佛面,
而供养、礼拜之人了。

学佛本就是要来调伏、收摄我们朝三暮四的妄心,妄心被调理得妥贴了,定功才能深入,
本具的智慧也才能开显。倘若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味说要学佛,纵然阅遍三藏十二部
,也依旧是个平庸凡夫,无法悟入佛知见。佛法是心法,不同於一般泛泛的世间学问,学
人必得先放下世俗成见,用专一的心去领会圣言量,如此才能销融凡情,於佛法中得利益
。如果进佛堂是一套,出佛堂又是一套,纵使对佛言如数家珍,也不如一位语默动静皆是
一句阿弥陀佛的老太婆了。

念佛三昧

印祖云:

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
不他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於无,故名净
念。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吾人随分随力念,
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得念佛
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故须自量。(印祖文钞三编复徐志一居士书)

莲池馀馨之三—慈舟大师 智  展

慈舟大师,是民国初年专研贤首宗的大家。他一生著力於弘扬华严经和大乘起信论,而且
对於提倡戒律亦不遗馀力。八十卷的华严,慈老驻锡在北京的时候,就至少讲过三遍;而
当时中国南北各地寺庙多遵行「安居」、「持斋」之制,则是慈老大力呼吁的关系。这位
民初的高僧,虽然「教研贤首」,但却「行在净土」,总以持名念佛作为自行化他的指归
。农历九月十九日,是大师一百二十六岁冥诞,且将他老对於净土念佛法门的重要开示整
理如下,供养读者诸君:

一句弥陀 具足普贤行愿

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普贤菩萨以十大行愿导归极乐,劝进善财童子发愿求生弥陀净土
,速成正觉。慈舟大师说:「念普贤行愿品,即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即具足十大
行愿。何以证明?十大愿中,『一者礼敬诸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二字即是皈依
投顺,既皈依投顺,岂不礼敬。『二者称赞如来』。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无量光,
念阿弥陀佛,即是称赞佛的无量光、寿。『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有法供养、财供养,念
南无阿弥陀佛时,赞佛无量光、寿就是法供养。既然念佛为法供养,岂无一香一花为财供
养。『四者忏悔业障』。五停心观中所提的多障众生念佛观,故知念佛即是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念佛法门,系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我们依教奉行念阿弥陀佛,就是随
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念佛就是请佛说法,求见相好,求见光明。能念得感应道交
,就得见佛,就能闻法,念佛时岂不是请转法轮吗?『七者请佛住世』。一念念佛一念生
,念念念佛念念生。众生心若能依佛而生,佛即依众生心住,念佛岂不就是请佛住世吗?
『八者常随佛学』。一切佛皆以普贤行为因,故普贤行为诸佛普因。又十地菩萨皆不离念
佛之因而得成佛,念佛岂不是常随佛学吗?『九者恒顺众生』。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
恒顺众生性,何以故?人人都具有自性弥陀,故自性弥陀者即法身佛是也。同一无量寿,
同一无量光,上至诸佛,下至蠕动含灵皆具佛性,岂不是念佛即是恒顺众生吗?『十者普
皆回向』。普贤行愿品中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
往无量光佛刹』。普贤行具足无量福德,故云殊胜。六道众生沉溺分段生死中,三乘圣人
沉溺变易生死中,惟佛超登究竟彼岸,以殊胜行,普为众生回向生无量光佛净土。所以说
念佛具足十大行愿。」

希望大家念「南无阿弥陀佛」

慈舟大师云:「念佛要至诚恳切一心念,能一心则忘记一切,只有佛现前。如此用功,用
的上是自己的善根为『因』,功夫为『缘』。用不上是自己业障强,则道力不胜业力,正
念打不过妄念。怎麽办?还要再打,此则名为用功。若妄念打不掉,即停住不打,念佛念
不上,即停著不念,当下即是妄想旧家风。俗话说:『要得功夫深,杵头磨成绣花针』。
虽说正念与妄念互起,如一人与万人敌,可是正念是究竟打不死的,妄念是究竟打得死的
!何以故?正念打不死,才说众生能成佛;妄念打得死,才说诸佛已成佛。『打得妄想死
,救得法身活』,我等就怕用功不切,切则总有一天打死妄想得成佛的。希望大家念『南
无阿弥陀佛』!」

慈舟大师三十四岁出家後,半生精力几乎都投注在弘扬贤首教义及佛家戒律上,然而在行
门修持方面,却总劝人专念弥陀、求生极乐。解门功夫精深如大师,尚且依止念佛法门,
以此自行化他,在戒教讲求上俱缺的吾人,怎能随意轻蔑、鄙视,讥之为「老太婆法门」
呢?

往生无碍 濯  生

从前有两位居士,平时以道相交,视为生死莲友,互约往生之日,彼此通知,二人同去。
後有一位,不告而行。另一位,到第二天才听他的儿子通知说:「我父昨日无病归西了。
」该居士听了,当下就说:「这老汉不告而行,我只须片刻之功,就可以追上。」遂即沐
浴,更衣端坐念佛而逝。

另有一位高僧,更为稀奇,临往生时说道:「我归西方,欲带一侍者,谁愿同我去?」众
人都不敢回应。傍有小孩答说:「我愿随和尚去。」和尚说:「你先回家去辞别母亲。」
小孩拜别母亲,他母亲以为戏言,岂有此事?乃随口答应。不料小孩返回寺里後,立刻念
佛坐化。和尚摩其顶说:「小子!怎能先我一步呢?」和尚也合掌念佛而逝。

有一位怀西居士,临终无病,告诉家人说:「我要往归西方了。」家人应道:「等烧香汤
,沐浴後吧!」他答说:「我早已香汤沐浴了。」最後谈笑而逝。

观此五人,临终全无业障阻挠,解脱自由。

更有一位僧人念佛时,遇见一只雉鸟从外飞入,欲啄僧人。傍有金甲神,执杖逐去说:「
大师应当生西,岂可还汝命债?」观此可知,真得念佛利益,定业也可免,何况是不定业
?

这几则潇□无碍的往生风□,是了然法师在净土法门古今异同一文提到的实例,愿净土念
佛人读後心向往之。

圣贤百二庐山峰 净  业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行人从黄山下来,偏向庐山直奔而去。

黄山高峻险陡,历来少有修行人在此结庐而居。现在的黄山,除了光明顶、云谷寺还有些
微的佛法气氛外,尽是「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自然风光。 

庐山真面目

庐山则不然,她秀丽绝尘却平易近人。当云雾生起,碰触四周山壁,忽忽作响。天将下雨
,先在岭头形成环形白气,彷佛挂了一条缨络。天上雨水不向下落,却往上飞去。虽然庐
山有这许多奇特难测的现象,却不像黄山只能远观,难以亲近。自古有无数高僧驻锡山中
,文人雅士船行九江,往往泊船入山,游历停宿。抗战胜利,雪公从四川沿江回京,船到
九江,碍於时程限制,只能以一首「将发九江望匡庐」诗,遥想□峰瀑。除了高僧、文人
雅士想上庐山外,连挥兵出师的将帅,只要军行九江,也要「依例」上山,瞧瞧匡庐瀑布
,顺便参访山中高僧,探一探未来的运势。 

东林送客处

一行人向往的庐山,不是为见庐山真面目,也不是要一睹诗人笔下的香炉瀑布,更不在乎
三十年代中外高官的庐山避暑别墅,而是净土宗祖庭「东林寺」。

车行过了九江,背著长江直往南山而去,四十分钟後便抵达东林寺门口。一行人走过慧远
大师送客界限的「虎溪」,虎溪距东林寺山门不到八十公尺。当年慧远祖师在襄阳告别道
安大师後,和数十位弟子沿著长江来到九江庐山,在慧永师兄主持的西林寺栖身。因西林
寺中人口渐多,慧远大师就在离西林寺不远的庐山山麓,觅得建寺土地。因地处西林之东
,故名「东林」。寺成之後,慧远祖师立下「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的誓愿,虎溪是远公
送客的极限。 

礼敬种莲人

一行人在寺前整队念佛,蒙师父慈悲导引,大家从寺旁车道进入东林寺。绕过谢灵运发心
出资开凿的荷花池,在刻有「净土」两个大字的大雄宝殿礼佛,然後趋步进入远公祖堂,
在「南无远公菩萨」声中绕念三匝,一心礼敬「东林开净宗」的远公初祖。

时已过午,寺中师父正在过堂,一行人趁此细细观察寺院古迹,看到一方水塘名曰「出木
池」。晋武帝太元六年,远公觅得东林寺址,一夜山神托梦说:「此处幽静足以栖」。半
夜时,隐隐传来雷雨声,震动山谷。隔天清晨,只见平地冒出一口水池,各种良木从池中
源源涌出。远公用这些木材建大殿,因得自神力运送,故名「神运殿」。寺旁有一棵远公
手植的罗汉松,因祖堂前有一幅对联:「莲花独寻千载後,松柏犹香六朝前。」,人称「
六朝松」。

待寺里师父过堂後,一行人不分老幼,一一进入东林寺斋堂。过堂之前,导游一再交待:
「东林寺严守丛林清规,过堂时:不可出声交谈,不可翘脚支颐,不可东张西望。」斋堂
坐定,一人两个大碗,一碗菜一碗饭,有专人巡堂送饭菜。随行领队唯恐大家吃不饱,拿
出从台湾带来的小菜,想分给大家食用,此举立刻遭到巡堂师父禁止,不得流俗作人情。
一行人多没有过堂经验,个个吃得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深怕一不小心□露习
气,坏了净宗祖庭芳规。这顿饭吃来格外有味。

白莲社旧址

饭後,蒙师父慈允,让一行人在「白莲社旧址」的念佛堂共修。当年刘遗民等十八位高贤
,仰慕远公道风,纷纷辞官绝俗来到庐山,依止远公修行净土法门,誓证念佛三昧,一心
求生极乐净土。

太元十五年,在远公号召下,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於东林寺旁结社念佛,因正值东林寺
前大池内白莲盛开,便取名「白莲社」,刘遗民还为此作了一篇「白莲社发愿文」。随著
净土宗的盛行,东林「莲社」的瓣瓣莲花在各地纷纷开敷。民国三十八年,雪庐老人渡海
来台,将一瓣莲花分植台中,创立「台中市佛教莲社」,今日一行人有幸来到莲耦荷根,
缘归於此。

现在「白莲社旧址」的念佛堂,靠墙四周的座垫,坐的光洁

发亮,足见东林住众平日的念佛功课,从未停歇,在午休时刻,仍有老僧在此安坐念佛。
一行人在「白莲社念佛堂」,遥想一千六百多年前,这里有百二圣贤齐聚共修,临终个个
蒙佛接引,当生成就,一行人能在如此殊胜之地念佛,何其有幸!为了提撕大众道心,念
佛前先恭读「白莲社誓愿文」,期许「先进之与後升,勉思汇征之道。」不论初机久修,
大家有志一同,为前进西方净土而努力。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置身祖庭,佛号提起,果
然汹涌有力。 

高山安可仰

东林寺屹立在匡庐山下,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岁月,物换星移,屡废屡兴,这里的一
草一木是净宗子孙认祖归宗的凭据。虽然神运殿、译经台、聪明泉、虎溪等古迹都已改形
易貌,但是在此发生的一切庄严胜事,依然令人心向往之。

凡夫虽然没有圣人「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的亲切体会,只要识取庐山圣贤们「弃世荣,
慕西方」的结社初心,信愿持名如法行去,未来也定能「临三涂而缅谢,傲天宫而长辞」
,断不会有白居易「最惭僧壁留名处,十八人中少一人」的遗憾!

菩萨所应学事 莲  亮

观自在菩萨对佛禀告说:「世尊,您是因为什麽因缘,而把菩萨所应该要学习的事情,归
纳为这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慧到彼岸)呢?」

佛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这有两个因缘。第一,为了要利益所有的有情众生。
第二,为了对治菩萨自身的各种烦恼。要知道:六度中的前三项就是为了利益有情众生,
而後三项则是为了对治所有的烦恼。

菩萨修行布施度,以各种生活上的资源和器具来摄受、利益有情众生。藉著修行持戒度的
缘故,不会作出任何损害、逼迫、激怒,或扰乱众生的事情;以这样的方式来利益有情众
生。又因修行忍辱度,所以对那些损害、逼迫、激怒、扰乱自己的事情,都能够一一忍受
。

菩萨以这样的方式来利益有情众生。

菩萨们又因为修行精进度,虽然修行还没到永远降伏一切烦恼的境界,也还不能把烦恼种
子断乾净;但藉著勇猛修习各种善法,所以这个阶段的修行,不受任何烦恼的撼动。再加
上行静虑度的缘故,便能永远伏住烦恼。行般若度时,则将烦恼种子永远断除。」(出自解
深密经卷四)

雪公来台十年的新春,也曾为文砥砺莲友,名为「新春敬为台中莲友进一言」,共有六则
,雪公如是说:

一、朝暮二课,若忙到万分,昼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课不可不做,若做即要万缘放下,
一心系念。

二、抱定弘誓,自行化他,逢人谈话,即劝其学佛,若不如此,即是失去悲心。

三、凡有助於正法宏扬,或利益众生等事,皆随分去做,须遵不疲不厌之经训。
    □四、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攻击,要劝导,或守默。见人错事,不指
责,要协助。

五、不借佛法求名闻利养,不在社团中播弄是非,不破和合众。

六、无根谣言,意外毁谤,一切非理,皆要隐忍,宁舍身命,不退菩提行愿。

 头一则,雪公要莲友决志专修净业,当生成就,得生极乐,早日断除自身烦恼。其馀五则
,雪公告诫大家,往生净土前,菩萨所应学事,仍须随分随力地「布施、持戒、忍辱、精
进」利益有情,这是帮助朝暮二课得以一心系念佛号,不可少的助工夫。

果真循著菩萨所应学事,依从 雪公的新春进言,往生不可少的善根和福德,於焉足矣。

韩愈酬赠僧侣诗平议(四) 希 仁

三、韩愈酬赠僧侣诗分章略释

综合以上四点酬赠僧侣诗之背景因素,则知隋唐时代,佛学鼎盛,士人习与方外交,韩愈
固不能自外於潮流;然其对国家学术思想之大方向,则主儒而排佛,一向坚持,从未改变
;而个人私交,不妨亲近僧侣,请益切磋,其间或称赞、或嘲谑,总不离乎人情事故。今
试持此观点,谨择二首其酬赠僧侣诗析释如下:

(一)〈别盈上人〉一首

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此首七言绝句,为韩愈窜逐岭南两年,於顺宗永贞元年,遇大赦,由阳山返赴衡湘,遂上
谒衡岳庙,曾宿次岳寺,(有〈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邂逅盈师所作也。盈上人,
即诫盈律师,时居衡山中院;根据柳宗元〈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云:「诫盈,盖衡山中
院大律师希操之弟子也。」夫佛门号律师者,率以轻重等持,守戒精严著称;则由此诗,
可证古来评韩愈「其所称浮屠者,皆彼法之所戒」与「爱僧辟佛之意」之非。

上联叙盈上人与自己山上聚会。初句先写主人盈师,长期住山;次句写客人韩愈,短暂来
山。一僧一俗,其相聚何其不易!

下联写自己与盈上人山下别离。二句用流水格,上句言山下送别,下句言离别之情。谓「
即是此生长别离」,似乎今日一别,已永不复能见,其怊怅愁忧之真情流露,何等感人?
若如程学恂评云「竟不似辟佛人语」,其大伤场景为何如也?

(二)〈和归工部送僧约〉一首

早知皆是自拘囚,不学因循到白头。
汝既出家还扰扰,何人更得死前休。

此首七言绝句,当作於宪宗元和元年六月後,时韩愈从江陵奉召至长安,权知国子博士,
宦途固非得意也。归工部,即归登,顺宗时累迁工部尚书,曾与孟简等受诏,同翻译《大
乘本生心地观经》,乃深究於禅悦者。僧约者,即文约禅师,根据刘禹锡〈赠别约师引〉
云:「荆州人文约,市井生而云鹤性,故去荤为浮图,生寤而证。入兴南,抵六祖始生之
墟,得遗教甚悉。」可见为一有真修实证之高僧,非粥饭僧之流也;否则,当难获归登、
刘禹锡、柳宗元之过访也。

诗之上联,先赞其悟性早发。夫尘世如网,吾人俯仰其间,争名逐利,莫不作茧自缚;故
古有诗云:「世网婴吾身」,又云:「形随世网婴」;纵有一二觉悟者,亦多随俗因循,
鲜能超拔。今文约上人,能「早知」拘囚,又能「不学」因循,诚难能可贵者也。

诗之下联,既伤文约,亦自伤也。言「汝自出家还扰扰」前四字承上二句,「出家」正是
「早知」「不学」作略;後三字启下一句,此在文约或归登诗中,必先有感慨俗务纷扰之
言,所谓「袈裟未著言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夫出家人本可超尘遗世,却仍难免酬酢
之苦,则还有谁能不为世网缠缚耶?若不狭解作「辟佛讽僧」之词,则愈之此诗,宁非即
为普天下人作悲慨之言,其境界宽广为何如耶?

以上二首,对韩愈酬赠僧侣诗之析释,均跳脱古来一向冠以「崇儒辟佛」、「嘲侮戏谑」
之既定立场;而还原其身为宦途中之士人,处佛教鼎盛,习尚与方外交之时代中,彼与僧
侣间人情上之酬酢往来,给予「平常」、「正常」之诠释,似乎更为文从字顺,而章法愈
显严谨。另有十首,如贞元十六年之〈送僧澄观〉、贞元二十年〈送惠师〉、〈送灵师〉
、乃至永贞元年之〈送文畅师北游〉、元和十五年之〈题秀禅师房〉,莫不皆然。恐文长
词费,姑且从略,须者可自行往检。

四、结 论

综合上来对韩愈酬赠僧侣诗之背景因素分析,与酬赠诗作之析释验证,可以获得两点结论
:

(一)者,韩愈公开学术立场,俨然崇儒辟佛;私下交游情谊,不妨其温婉服佛誉僧。前者
如〈原道〉云:「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
之舜……孔子传之孟轲。」後者如〈与大颠书〉云:「愈弊劣无谓,坐事贬官到此;久闻
道德,切思见颜。」、「所云广大深回,非造次可谕。」又如〈送僧澄观〉云:「……道
人澄观名籍籍……公才吏用当今无」等之例。

(二)者,韩愈基於卫道经济因素,固然反佛讥僧;但由於个人精神慰藉需求,无碍羡佛怜
僧。前者如〈谏迎佛骨表〉云:「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
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
诸水火,永绝根本。」又如〈送灵师〉诗云:「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齐民逃赋役,
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後者如〈与孟尚书
书〉云:「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又
如〈送惠师〉诗云:「…怜子狂且醇;……怜子愚且醇。」又如〈送灵师〉诗云:「材调
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等之例。

事实上,诗有歧义性,一诗本可含多义,此正其所以为诗,是故吾人在赏□韩愈酬赠僧侣
诗时,不妨在传统之诠释方法外,开辟另一方向的思考空间,或许更能贴近韩诗之原意与
趣味。 (全文完)

如 湛 法 师 吕富枝

宋朝如湛法师俗姓焦,永嘉(今浙江省)人,他的母亲梦见宝塔後,如湛法师就诞生了。
幼年时参加法华经的考试而得度出家,最初跟随车溪择卿法师修学佛法,後来又到横山参
访慧觉玉法师,日夜精进体会参究,终於完全通达天台教观的道理。

最初如湛法师主持车溪的寿圣寺,每天讲经之馀,就课诵法华经一部,念阿弥陀佛两万声
。

当如湛法师担任住持的时候,曾经有人来要求给他管理寺内的职务,但是如湛法师没有采
用他,那人因而怀恨在心,暗中挟带一把锋利的刀刃,进入如湛法师室内,企图行刺报复
,却看到室内达官贵人满座,因此惶恐惊惧而退出。第二天夜晚,又进入室内,却四面昏
暗,找不到路可走。有一天晚上,再度进入,竟然看到如湛法师化为十多身,都是一个形
体相状,那人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惊惧害怕,赶紧逃走。

後来这个人,私下将这件事告诉他人,大家听了,都认为如湛法师道行功夫,神异不可测
度。

如湛法师很少睡眠,每当到了夏天时,常常坐在草丛□,口中诵念法华经,袒露身体布施
给蚊子咬。弟子们认为法师年事已高,应当稍微休息才好,如湛法师说:「这些飞行之类
的小动物,那□能听到不可思议的一乘佛法呢?我希望让它们吸我的血,听闻我诵经,以
结下往生净土出世间的清净因缘。」後来的人,将这个地方标名叫「□蚊台」。

晚年法师辞去寺院一切事务,□居在小庵□,每天熏修念佛净业。宋高宗绍兴十年九月,
如湛法师跟平常一样念佛,忽然端坐而化去。火化後获得五色舍利子。生平著有「净业记
」、「释观经疏」等书,留传於世。

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 勘误表及说明(下) 藏  头
四、佛历二五三四年(中华民国七十九年)高雄隆峰寺印行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国语注音本经
文

大佛顶首楞严经国语注音本经文勘误说明:

看「大佛顶首楞严经国语注音本」版本经文,可知是依讲义的经文排印的,因「尔时世尊
」至「伏受慈旨」的六十四字,是圆瑛法师最先移来(第一卷二二页)此段的。大约是依六
十年版的经文,其错误之字,亦与六十年版同,不过,此中有部分已改正耳。

五、瑞成版科会经文勘误

台中瑞成书局印行此本,不标年月,但其科判是依圆公讲义,而「尔时世尊」等六十四字
既移於前面,但「仍存原文」处又同样字体,八十五年大乘精舍版同此,或是据此经文排
印?

六、另有摺本,一函十卷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其错字情况,大同六十年版本,但有部
分已改正□
结 语

「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五十年来印行知多少?

一、民国四十年(辛卯),上海初版,据功德录,约二千一百五十部(平装五册)。

二、民国五十二年(癸卯),香港据初版影印一千二百部(平装五册)。

三、民国六十年,台北十普寺印行一千二百部(亦平装五册)。用新标点排印。此後多据
此本影印。

四、民国七十年,大乘精舍印八百部,平装,分上下二册。

五、世桦印刷出版部,印刷部数不详,作一厚册,页数与大乘版(七十年本)全同,不标
年月。

六、彰化三慧学处,一九九三年(民八十二)印三千六百部,一九九九年(民八十八)印
三千部,放大为十六开。

以上四、五、六之页码,全同六十年版(一五八二页),勘误,查六十年版可知。

七、民国八十五年,大乘精舍重排印行,为一厚册,一七○三页,印一千六百一十四部。
经文错字增加,所以另编勘误表。

除世桦版部数不详外,统计印行有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四部之多!且有依讲义的经文印经流
通者,如上之瑞成本等,若不校勘,久之则会变成以误为正,以非为是。惟冀此经之正常
流通,笔者虽老眼昏花(二○○二年,七十五岁),仍勉强作此勘误。如有遗失,祈为指
教。 (完)

※有意索取「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勘误表及说明」一书者,欢迎来函索取,
并请随函附上十元邮票。

施恩莫望报 德  馨

从前,有一个国王身染重病,十二年来虽然看遍天下名医,可是却都治不好。後来,他听
说偏远的藩属国,有一位医术很高明的医生,於是便立刻请他来为自己治病。果然,国王
的病体不久之後便逐渐康复了。

国王内心十分感激,想报答医师的这分恩情,便派遣使者到医师的祖国去,向他们的国王
宣布说:「贵国的医师医术高明,治好了我们国王的病,我们国王为了酬谢他,将把象车
、马车、牛群、羊群、田地、豪宅、奴仆、婢女,以及种种珍珠财宝,都赏赐给他。」

由於都没有人告诉医师国王赏赐的事,医师心里便想:「我治好了国王的病,大有功劳,
不知道国王是否会奖赏我?」过了几天,国王的病已完全治愈,医师便向国王表明想回国
的意思,国王欣然同意,便给他一匹瘦弱的马及破旧的马具,医师不禁冷笑,内心气愤难
平。他认为自己治好了国王的病,居功厥伟,而国王竟不知感恩,不给他任何赏赐,让他
空手而回。回程途中,医师便沿途哀声叹气,埋怨国王的忘恩负义。

回到家乡,医师见到路旁有一群大象,心中十分讶异,便询问路人说:「这是谁家的象呢
?」路人回答:「这是某医师家的象。」医师一听是自己家的象,内心诧异万分,忙再问
道:「某医师家怎麽会有象群呢?」路人说:「某医师因为治好了国王的病,所以这是国
王赏赐他的。」又走没多久,他见到马、牛、羊群,便再问说:「这是谁家的呢?」旁人
回答:「某医师的。」医师连忙快步飞奔回家,到了家门口,看到自己的家变得富丽堂皇
,庭台楼阁,气派非凡,简直不敢置信,便跑去问守门人说:「这到底是谁家?」守门人
说:「这是某医师的家。」他一听连忙进去,见到一名妇女十分美丽,身著华贵服饰,笑
脸相迎,觉得奇怪,便问说:「这是谁的夫人呢?」一旁服侍的奴仆说:「这是您的夫人
啊!」医师至此终於明白,原来国王为了感谢自己治病的功劳,早就赏赐他如此多的财物
啊!自己竟然还误会、埋怨国王。一想到这儿,他不禁羞愧起来。和自己医治国王的病所
花费的一点精神相比,国王的赏赐实在太多了啊!

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
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俗话也说:「施恩莫望报。」可见我
们帮助他人时,应生「三轮体空」想,实在不应存有想要他人回报的念头。志在了生死、
成佛道的您,这分执著之心可曾减少过一丝丝呢? (出自杂譬喻经卷四)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下) 三学/如实

 熟诵的教材

读过的教材要「时习之」,一般人势必难以统统「时习」,所以要精选值得复诵的教材。
现代人面对各种资讯,尤须精选熟诵的教材,才不至於徒劳无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莫利
逊教授提出「熟练理论」,他认为「单元教育」要熟诵,值得熟诵的单元教育,须具备两
个重点:

(一)涵义丰富:单元涵义广博,足为解释许多事物之根据。例如在简短的经文中,但包含
的事物非常的多,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内而外的智慧都包括在里面,这种经
典就值得熟诵。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奖人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教授,他非常推崇
大学一经,因为大学的文字简短,涵义丰富,他建议研究生以大学为□本,作出涵义丰富
的论文。

文心雕龙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五经、四书等经典,所讲的道理
都是永恒不变的,不论在那一时空之下都用得上。经典涵义丰富,正是读诵的最好选择,
值得一辈子重复读诵。幽梦影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
书如台上望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二十
九岁时,在云南玉龙山下调查少数民族的语言,工作之馀,拿论语来读;晚年退休後,用
毛笔将每一章经文恭敬的抄录成卡片,做各种的排列组合;他认为一部论语就值得一辈子
来读,因为涵义丰富。

(二)关系重要:单元在普通教育领域中占有极重要之地位,或对学生人格能引起重要变化
。经典熟诵之後,能起觉照反省,在人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端正人格。宋朝黄庭
坚居士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於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三天不读书,没有圣人的义理在胸中,一肚子草包,照镜子都脸上无光,跟人说话则
言语乏味。熟诵经典则可以转变人格品味,明朝吴麟徵说:「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
,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佑之。少读书则身暇,身暇则邪□,邪□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读书使人气清,气清则精神端正,神正就吉祥,上天就会来护佑他。

熟诵「涵义丰富、关系重要」的经典,人格、言语、气质跟著悄悄转变。雪公有一幅春联
说:「经书涵养心如镜,福德薰陶语似兰」,常把经书涵养在心中,可以磨除心中的贪欲
、□恨等污垢,言语也有味道。

熟诵的必要

很多人不会否定读诵经典的重要性,却很少人注意熟诵的必要性。读经不要求熟诵,多年
前读过的经典诗文,试问:那部经、那些诗还能记忆犹新,一唤便来?背过的经典不算少
,可惜能记得的却寥寥无几,多令人遗憾!
熟诵有何必要性呢?举古今学者三人为例。

(一)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潜心玩索必须离开书本,要离开书本,必须精读。」经典
熟诵,遇到境界当下就派得上用场,如果记不住就无法当下抉择。清朝谢金銮先生曾说,
一个人遇到身事、家事、世事,每有进退不得处,偶记得一句四书,就可以立地解脱,沛
然行之。古人常在夏天夜晚沐浴後,坐在庭院,没有灯光,却可以在漆黑的夜晚,把学过
的经典拿来复习,这一定要熟诵才能如此。

(二)朱熹云:「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见得,一唤便在目前。」朱熹认为熟读了才能
一唤便在目前。唯有精熟,才能在遇到事情时一叫经典便出来了。若记不住,或等想起来
,已事过境迁。读经不熟如囫囵吞枣的吃花生,完全感受不到花生的滋味,必得慢慢咀嚼
回味,才能品尝花生的香味。

(三)卢的格说:「任何一部分教材,无论□围大小,只要学到纯熟时,能使学生对於人生
一方面获得一种理解、欣赏或控制力量。」卢的格是一位外国的教育家,他认为教材读诵
纯熟,可得三种能力:一理解力,二欣赏力,三自我控制能力。

熟诵的例证

宋朝儒者将经典落实在日用生活,首开其例是胡瑗先生。他先在民间教学,主张把仁义礼
乐学起来,在社会上就能明体大用,办出一番利益众生的事业。他把这个理念用在教学上
面,他要学生「早晨为经书,每次讲完,读五百遍。饭後为史书,讲完读一百遍。夜间为
子书,讲完读三百遍。」一章经、一首诗,念上六十遍,就不容易忘,若念上五百遍就深
深烙印在心中。

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有人颇不以为然,以为是天方夜谭!其实如果能一天
读十遍,十天下来,就有百遍,假以时日,千遍何难之有!曾请教一位教笛子的老师,请
问老师一首曲子在演奏之前,要练几遍?老师说一首曲子起码练三千遍,天天练就累积下
来了。孔子练习「文王操」就是如此,要练到「得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人。」一首
曲子经三千遍的练习,神理就出来了,故云「曲演万遍神理现」。

结  语

宋代书画家米元章说:「学书须是专一於是,更无馀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
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书法弹琴等才艺,唯有精熟,才能得其妙趣,成圣
成贤何尝不是如此?

学习圣贤,舍经典别无他途,经典不能精熟如何希圣希贤?宋代大儒陆象山云:「优游涵
泳,久自得力。若如此读书三五卷,胜读三万卷。」各经义理同一归趣,一经通经经通,
一篇通篇篇通,几卷经文常年熟诵优悠,日久自得经典力量,养得一片光辉。 (下)

入 寺 礼 佛 企 西

日本学者竹添光鸿作论语会笺一书,在注解论语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
鬼神而远之。」这一句时,注解说,有智慧的为政者,应教导民众尽到个人应尽的义务,
如夫义、妇听、父慈、子孝、兄良、弟弟、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十义。为政者对於
鬼神要恭敬,不可轻慢亵渎。

文中引用一则明代初年文人方孝孺进入佛寺不礼佛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明初时,有一天,方孝孺跟随他的老师宋濂,经过一间佛寺,宋濂便进去参拜佛像,态度
十分恭敬。方孝孺在一旁见了,却不参拜佛像,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认为老师或许是有
什麽事要乞求佛,所以才礼佛吧!宋濂说:「後生未至老夫田地故耳。」後生晚辈,还没
活到老夫这般田地,不能体会老夫的心境!

竹添光鸿认为方孝孺态度高傲,不礼敬佛像,乍看之下似乎是他有与众不同的见识,其实
是「客气」用事,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气焰,还不能洞察礼仪的根本道理!礼之本,毋不
敬,对任何人都应恭敬,不得怠慢。宋濂认为他还不明白自己礼佛的一番道理,话说得一
点也没错!

竹氏更深入析论这段故事。不论是不是佛教徒,如果未进入佛寺就罢了,既然有机缘进入
佛寺,在礼仪上就有参拜佛像的必要。就像普通人到人家里作客,即使主人身分如何低下
卑贱,来访的客人仍应维持基本礼仪,怎能不以礼拜见呢?这种交际常礼,不容许一日或
缺的!更何况佛教的教义,能让人懂得行善的重要,避免为恶,对世道人心大有助益,怎
可意气用事,俨然要与佛相抗衡,且态度傲慢,轻视佛像呢?这不是一个内心修养中正和
平者应有的行为!

竹氏再从历史的角度来比较,方孝孺的一生有著很多美好敦厚的行谊,远非他的老师宋濂
所能及的,但是针对他不参拜佛像这一点来说,他是远不如他的老师了!明朝初年发生「
靖难」之变,当明成祖取得帝位後,原想重用方孝孺,命他起草登上帝位的诏书,方孝孺
坚持不肯以臣子之礼侍奉明成祖,当著明成祖的面,破口大骂,明知道这是诛灭九族之罪
,也在所不惜,结果牵连十族,父母妻儿朋友师生全部罹难。

竹氏感叹这场灾难,起因於方孝孺平素行事太过严峻,难免矫枉过正,流於激忿的缺失。
竹氏归根究柢,说道:「盖其学其德犹未熟,其端已见於入佛寺之日矣。」发生「靖难」
十族殉难的惨事,在於他的学问德行不够成熟圆融,这场祸兆早在他入佛寺不礼佛时,就
可以看出端倪了!

方孝孺,六岁能文,人们以「小韩子」称赞他。他为人举止端正,学问渊博,深获朱元璋
的喜爱,盼望日後他能辅佐明室子孙。惠帝即位,尊方孝孺为师,遇到书中、国事不能裁
决处,就请方孝孺代为解惑、批答。明成祖朱棣造反篡位,方孝孺拒绝合作,朱棣以杀九
族威胁他就□,方孝孺补上一句说:「便十族奈我何?」结果,十族八百七十三人,一个
一个在他面前遭到处决。方孝儒强忍悲痛,始终不屈。

这场腥风血雨的来龙去脉,凡夫不易知道,仅从「入寺礼佛」一窥整个事件,也难得全豹
。不过,礼佛一事,岂只是向佛乞求什麽?又岂是入寺跟佛打个招呼礼貌而已?站在庄严
的佛像前,五体投地,礼拜巍巍高坐的佛陀,感念佛陀以无量法门拔除众生无量烦恼,更
是礼敬自心本具佛性。俯仰之间,折伏累劫的贡高我慢,领受无数的功德智慧,所谓「礼
佛一拜,罪灭河沙」。未到礼佛田地,而妄自轻慢,造罪多少?肯定难思难量!

媒体清道夫 弘  毅

「如果想要图个清静,让生活的品质和格调提升些许,该如何著手呢?」关掉家里的电视
机吧!尤其是令人不敢领教的电视新闻和新闻评论节目,最好「敬谢不敏」。

「看新闻就是关心国家大事,我们怎能关在象牙塔里,对时事充耳不闻呢?」殊不知,时
下新闻媒体已经严重模糊「国家大事」的定义,在「综艺化」、「戏剧化」的倾向下,关
注的焦点往往是名人隐私或某某人惊世骇俗的「异举」,这些垃圾一般的讯息,有什麽值
得我们费心去讨论、思量的呢?媒体是「公器」,不该沦为制造是非和散播谣言的帮凶,
这对国家社会的「元气」,只会有无穷的损害,对民智的进化,也将是一颗最大的绊脚石
。生活周遭值得关心的议题何其多,我们怎能成天在无关痛养的事件上打转,却将攸关公
众利益或安危的正事抛到九霄云外呢?失业的劳工、摇头的青年、摇摆的教改………,有
好多好多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大事」都迫在眉睫,如果我们还抱著看连续剧的心态,留意
今天谁吐谁口水,那麽,「向下沉沦」的毁灭力,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从今天起,我们也来当「媒体的清道夫」吧!抵制□色腥,不听没有营养的流言蜚语,终
止「歹戏拖棚」,让媒体的关注议题真正搔到□处。

生命不可承受的负荷 瑜  扬

一株小草,我们在平常似乎感受不到它的力量,可是,当狂风骤雨急至时,它的坚韧却超
乎我们的想像,一点也不逊於参天巨木。人似乎也是如此,太平无事的时候,谁能够探知
自己潜能的深度和广度?必得在遭逢考验和挑战的当下,性地里雄厚的资本才会露出锋芒
。而当锋芒乍现之时,那种震撼也往往是在意料之外的。

大多数人都喜欢安定,尤其是在拥有一些成就之後,因为在那个辛苦构□起来的□围里,
一切彷佛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而且也比较容易在其中获得肯定和满足。对於既得的所有
,全心全力地加以守护,当然没有什麽错,但是如果画地自限,认定自己的能力仅止於此
,并且骄矜自负,带著睥睨的眼神,轻视框框外的世界,这样就等於自断前景,原本固有
的,也会因为长期处於「密闭」状态,而在岁月里逐渐失去生机。因此,我们不要断然拒
绝命运递来的挑战书,虽然它看来似乎带有一种摧折、毁灭的气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这却也是一次探究自己到底具备多少能耐的好机会。在和困境碰撞的火光中,我们将会
看到一个更「强壮」的自己。

一个在父母呵护中成长的男孩,若不是因为成年後必须离家,到外头和世界搏抗,他可能
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一双强有力的臂膀。一个在父母娇养下成长的女孩,若不是因为嫁作
人妇後,也成了另一个小生命的母亲,她可能不知道自己竟可以那麽坚毅、勇敢。当自己
所熟悉、习惯的一切,面临空前而关键的转变时,自然都是觉得手足无措、孤立无援的。
此时,我们若选择「承担」,不去排斥转变之中所带来的压力、恐惧和不可知,原本看似
要吞噬我们的困境,反而会化为一股助力,引领我们的生命走向升华。「软弱」不见了,
「依赖」消失了;回过头去,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蜕了一层皮,迈出去的每个步伐,都比
从前更加踏实、有力。

历史上一些被大众认为和成功画上等号的人,可能有很多人觉得他们是因为得到了老天爷
特别的厚爱。殊不知,他们其中有十之七八,都来自於艰困的环境,而且生命曾经不只一
次面临严重的打击。在那些愁云惨雾的时刻,他们和大多数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们从
不放弃,而且有自信可以化解重重危机。走过风雨,大家只看到他们脱胎换骨後的光鲜,
有谁了解他们以逆缘激励自己,在苦痛中愈挫愈奋的心路历程呢?所以,生命中某些不可
承受的负荷,绝对不只是为了置人於死地,它或许是光明远景的徵兆,或许是美丽人生的
前奏曲,问题就在於,我们愿不愿意在其中接受试炼了。

客 中 行 六 吉

客 中 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言志,圣贤豪杰在诗里,有志得伸,又不失温柔敦厚。这首「客中行」,李白的取境手
法,超凡脱俗,雪庐老人在诗阶述唐云:

「人厌他乡,偏言不知其有,而反称其美。客绪本愁,却夸得其趣处,竟求酣醉安之。青
莲文章,骨气自尔。」

李白的「客中行」诗,一身豪杰骨气诚於中形於外,满怀的思乡之愁怎麽办呢?就借著「
郁鬯酒」消它个无影无踪吧!这麽好的主意,恐怕也只有勇者能够行吧!

君子之所以异於小人,最大的分野就在於面临穷困忧愁时,能不能坚守自己的志向与节操
?勇於迎向挑战,还是见风转舵?或者乾脆随风漂流?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矣。」世间法如此,出世法上也是一样的。

在多生多劫以前,人们都是光音天上的天人,禅悦为食,身体光明。有一天飞来到地球,
因为贪吃地味,体重开始增加,体质变得粗重,失去了光明,也无法再飞行了……,从此
成为用足行走的人,在欲海中浮沉,随风漂流。其中也不乏有智慧的勇者,亲证到永离生
死之苦的涅盘之乐,并且殷殷的咐嘱我们:「只要拿出勇气,决定逆流而上,一样可以冲
出生死海,悟得无生之乐。」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的释迦「大雄」,他就告诉大家:
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直念下去,必定能冲出团团包围,突围三界,当生成就。

要百分之百的相信「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需要有极大的勇气,意志不坚的人恐怕也
难以办到。古德告诉我们念佛像擦镜子,无始以来我们的心性因为欲望虚妄而沾了厚重的
灰尘,念一句佛号就像擦掉一粒灰,如果要重新让镜子显出光明来,当然要时时擦拭,才
有回复光明的机会。懒惰不去擦,这是逃避;乾脆不理,这是自甘堕落。如果懂得欣赏李
白的骨气,就不该做这两种人,应该心心念念记得擦镜子!

我们都是客居在娑婆的游子,虽然至今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也毋需悲伤气馁。只要回乡
的资粮尽早准备好,活在娑婆的一天,就要活出骨气与意义来,一旦客返极乐故乡,自然
就成了一位没有愁忧苦闷的菩萨。

有一句卖保肝丸的广告词,借来一用:「心若光明,人生就是彩色的;心若黑暗,人生就
是黑白的。」人生是彩色或黑白,就在自己的选择。能有李白的骨气,固穷不滥,再藉六
字洪名消尽思乡之情,长远来看,下一局决定是「彩色好看又不褪流行」!

最後透露一点消息:「你要往生极乐吗?」意者请速报名,请洽阿弥陀佛。

不赌博

文
 
   赌钱博奕,只图累积钱财,总是痴心妄想;
   □梦踏实,但凭个人努力,终有幸福明天。

孩子们:

请打开人类的历史,不论古今中外,你能找到「不劳而获」的例证吗?就算有,恐怕也只
像「守株待兔」里的宋国人一样,或许有一时的机运与侥幸,若不能认清事实、克制欲念
,其下场终究还是血本尽失、一败涂地啊!

金钱谁不想要,但得凭本事、靠劳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不会为人所诟病。
但多数人却妄想在方城之间赌运气,在机率猜谜中争钱财。因此有心人便利用这个弱点,
提供各种赌博的玩意儿,从古至今,从上到下,为这害人的东西,不知葬送多少幸福的家
庭,摧毁多少年轻人的雄心壮志。「一夜致富」成了群众唯一的梦想,看似可笑的举动,
仍有许多人痴心的望呀望,真能看破觉醒的有几人?

从前在宜兴县有个叫阿勇的人,少年时孓然一身,常在乡里中乞食度日。有一年除夕,他
无意中捡到一个布包,里面装有好多的银两,但他并不贪心,想办法归还给失主,因此那
天夜里,就在土地庙中梦见他原本一辈子都该是乞丐的命,

寿命也只有三十岁,但因不私藏捡到的钱,保全了一对夫妇的性命,所以神人要提报东岳
帝君添注他的福寿,并赐给他妻子儿女以勉励他继续为善,还下令先赏赐一箱银子。他高
兴得惊醒过来,看看四周依旧黑暗如故,不过在草席旁却发现一条绳子绑著六枚钱,他想
难道这就是神人的赠与吗?於是把它放进怀里。

宜兴县的风俗,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都会做些粉饼布施给乞丐,城外则有许多赌场供大
家游玩。这天阿勇乞得粉饼吃饱後,逛到赌场随性就拿出那六枚钱试试运气,没想到每赌
必赢,从早到晚竟赢得数万之多,接著几天他又去试试看,结果总是满载而归,让人羡慕
不已。几天下来便拥有了数十万,可是他忽然醒觉:赌场赢来的钱也许是别人的血汗钱,
「我得他失」,输的人心理一定不好受,就算是上天的赐予我也该收手了,於是在帝君面
前发誓再也不赌博了。後来阿勇和人合夥开家面馆,生意兴隆,店面愈开愈大,娶了妻子
且连生了两个儿子,还活了九十几岁呢!

大家想想:如果阿勇以为金钱都能靠赌博而来,在连连赌赢後还不知满足,继续沉醉在赌
场当中,结果又会是如何?还好阿勇能及时悬崖勒马,看清赌场的真面目,甚至体贴到赌
输者的困境,发誓不再赌博,可说是急流勇退、既仁且智啊!老天报以长寿善终,福泽荫
及子孙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最近社会流行的乐透彩券,虽说是公益,其实仍有赌博的阴影存在。许多人不就是想以小
搏大,冀望签中头彩号码成为亿万富翁吗?也许大家看到期期都有头奖得主产生,欣羡之
情油然而生,可是据世界各国的调查显示,很多中大奖的「幸运儿」并没有因这笔庞大的
钱而创造更好的人生,往往最後比原来的日子更加凄惨:有的家庭失和、妻离子散;有的
疑心猜忌,终日惶惶不安,这种爆发的富有到底是福是祸,明眼人一看便知,因此我们必
须做到:

一、远离诱因:「斗闹场,绝勿近,邪辟事,绝勿问。」,为避免受到影响,尽量远离牵
涉到赌博的人、事、地、物是首要的第一步,让心中时时保持清明的态度,自然不容易身
陷其中。

二、切勿尝试:「藉口,是万恶的渊薮。」它只

是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出口,事实上再好的藉口都说服不了自己,更何况要让
别人接受,因此千万不要心存:「我只是玩玩就收手」或「就这一次,下不为例」…等这
类可怕的想法,真正像阿勇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无边的沉沦往往就从第一次开头。

三、深信因果:别以为阿勇都能每赌必赢,我为什麽不行?要知道「播什麽因,得什麽果
。」阿勇的金钱是因为拾金不昧的义行而受到上苍的眷顾,更不是永远都能如此幸运。如
果我们是个有福之人,不必靠赌博,该有的钱财一毛也少不了,要是不修善因,只图天外
飞来的好运道,那是自欺欺人,到头来终究没个好下场。

孩子们:赌徒的岁月是长夜漫漫,永远等不到天明的灿烂;赌博的欢乐犹如饮鸩止渴,永
远解不了心灵的饥饿,大好的光阴荒废在害人不浅的毒物上,实在是太不值得。天底下没
有白吃的午餐,要想吃得心安,还是自己动手吧!

论语简说(三十六) 子  圆

为 政 第 二

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
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您为何不办理政治呢?」孔子回答:「书经上说:『孝顺啊!就是孝顺
,并能友爱兄弟姊妹。』能推展实在的孝弟之道,也正是办理政治的内涵,何必一定要当
官,才算推行政治呢?」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当时孔子没有当官,有人认为孔子就无法推行政治、
利益人民,故有此问。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孝乎惟孝」,白话解释为「孝就是孝」,意即「
孝」是百善的

首要,没办法解释清楚,本来就是如此。这是赞「孝」之辞。「友于兄弟」,是说「孝」
如树根,必须深深地扎住,才能培养出「弟」、「忠」、「信」、「礼」、「义」、「廉
」、「耻」等德性。

「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中国人把政治概分为两种层次:第一层是法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就是只用政令领导人民,用法律约束人民。结果人民为了逃避法
律的处罚,反而丧失了羞耻心。第二层是德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以仁德来领
导,用礼节来整齐人民的言行。人民受到感化,就能产生羞耻心,自愿改过迁善,渐次蔚
为善良风气。本章著重推行孝弟,正好符合德治的内涵,而孝弟之道若能因个人的推动而
大行,这和办理政治是没有两样的啊!

三国时,管宁为了躲避贼寇,移居辽东三十五年。因为他德行高洁的缘故,所以仰慕而来
亲近的人很多,不到一个月,附近就自然形成一座市镇。管宁见此,便开始推广教育,替
大家讲授诗书,阐扬孝弟之道,引导当地人民奉行。渐渐地,前来受教的人愈来愈多,其
间风俗之淳厚声名远播,连朝廷都想延揽他出仕当官。但管宁却辞不肯就,甘愿为一介平
民,终老一生,他高风亮节的品格,後人至今仍然称颂不已。可见,没有爵位的仁德君子
,倡导孝弟,深植民心,达到移风易俗的效果,这样的「政绩」和出仕为官的人相比起来
,是毫不逊色的啊!

刘邦手敕太子 吉  光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
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汝见萧、曹、张、陈诸
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 (摘自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

亲子□定

    汉宣帝丞相黄霸,为人温良明察。有兄弟妻子同时受孕,兄妇难产,夺弟妇儿子,县官
难判。黄霸命士卒把孩子抱到离两妇各十馀步处,叫妇人自行抱取。兄妇急忙去抢,孩子痛
得大哭。弟妇怕伤到孩子,放手不敢抢,心中极难过。黄霸判定孩子的母亲是弟妇。(出自
风俗通)

我(即刘邦)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当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人们求学,於是沾沾自喜,
认为读书没有用处。等到我登基称帝以来,这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於是让别人讲解,才
知道著书人的意思。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我平生没有学习书法,不过在读书问字时懂得一些而已。因此,文字写得不太工整,然而
还能够表达自己,让人理解。现在看你写的字,还不如我。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
的奏议应该自己动笔写,不要使唤别人代书。

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这几位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
,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亲子□定

汉宣帝丞相黄霸,为人温良明察。有兄弟妻子同时受孕,兄妇难产,夺弟妇儿子,县官难
判。黄霸命士卒把孩子抱到离两妇各十馀步处,叫妇人自行抱取。兄妇急忙去抢,孩子痛
得大哭。弟妇怕伤到孩子,放手不敢抢,心中极难过。黄霸判定孩子的母亲是弟妇。(出
风俗通)

读书在念

雪公云:「古人读书注重念,并非我的主张。古人注解纷争多,须自己多念,书读千遍,
其义自现。最近中央日报就有古人注重念的文章(案:即亦耕『讽诵涵泳与语文教育』一
文),可以为证。学问到了才有发明,别妄作聪明,今人倡『大胆假设』,『小心印证』者
很少矣。」

三 默 堂

丛林寺院的「浴室,僧堂,西净」三处,不许语笑,总称「三默堂」。在浴室之内,不得
随意漫谈。僧堂,即坐禅堂,在此不得喧笑。西净即厕所,如厕时,身口应如木石,不得
张声。(见禅林象器笺殿堂门)

    以友辅仁

    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也比内向的人好百分之二十。美国匹兹堡大学
研究人员认为,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於对抗压力,减少压力荷尔蒙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但
是与太多人往来,也可能变成一种压力。(美国《预防》杂志)

狮子吼站 相关资源: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电子三藏结集中            http://www.cbeta.org
◆ 修改: 05/08/24  5:04:47 <218.162.58.47> 
Wed Aug 24 02:57:4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