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 鞭鼓生
中国的骚人墨客,特别将四种花草植物—梅、兰、竹、菊封赏为四君子。因为四君子幽芬
逸致,偏能涤人的秽肠,澄莹人的神骨。
四君子中,梅、兰、菊,都以花取胜,唯独有竹,非木非草,既无花容,也无馥郁的香气
。却何以有那麽多文人雅士,爱竹成痴?
雪公赞竹云:「虚心尘不入,高节露常匀。」竹心是中空的,空到没有一丝灰尘可以渗入
,就好比雅洁清虚的君子一般,对世俗的纷华奔竞,成败得失,总是淡泊不挂於怀。又竹
是有节的,且节节往上抽长,枝叶都能受到雨露的滋润,就好比节操高尚的君子一般,不
□同於污俗,不屈服於强权,凛凛风骨,顶天立地。
又有「方竹」诗云:「君子扶人惟直道,何伤形外不能圆。」,君子的德与竹德是相通的
,方竹外型虽不圆滑,可是质地坚劲,是作□杖最佳的材质。竹杖可以助人前行,可以扶
老,策竹杖帮人减轻负担,就像君子帮助人,不走旁门邪道,不唯利是图,总是走在最坦
荡正当的道路上。
竹影可以入画,竹声可以引人诗思,骚人墨客以声色而爱竹;而士君子,解得竹的虚心,
竹的高节,是悟入竹的内德,则种竹以养德植节,纵使独坐幽篁□,也可以道通天地间。
至於由真入俗,不论是正家、辅国,或是学菩萨道,则莫若比於方竹,以直道扶人,真实
的力用,的确是步步踏在菩提道上啊!
波清月现看偏好
地暖花开喻更亲
佛号一声莲九品
高低分位属何人
——彻悟大师
念佛往生到底是什麽样的情景呢?「水波澄清月自现」,看来偏是个好比方;至於「大地
回暖花自开」的比喻,又更加亲切了。同样执持一声佛号,莲品却分九等,这其中的高低
分位差别,究竟各属於怎样的修净行人呢?值得深思。
●寄东/译 ●崇忍/图
读易散记:同人六爻 自 明
初九。同人于门,?咎。
虞仲翔注:「乾为门,谓同于四,四变应初,故?咎也。」
系辞下传说:「乾坤其易之门邪。」所以虞注以外卦乾为门。九四体乾,虞氏即取初与四
相应之义,以初应四,解释同人于门。故说:「初同于四。」但初九与九四皆是阳刚之爻
,是敌应,而非正应。而且九四是以阳爻居阴位,故须变阴,以正其位,以与初九为阴阳
正应。李氏疏说:「正应辩类,故四变应初。」正应是阴阳相应,九四是阳爻,必须辨别
其为阴类,故变为阴,始得与初九为正应。初四正应,是同人于门之意。故得?咎。
王辅嗣注:「居同人之始,为同人之首者也。?应於上,心?系吝。通夫大同,出门皆同。
故曰同人于门也。出门同人,谁与为咎。」
孔氏正义:「?应於上,心?系吝。含弘光大,和同於人。在於门外,出门皆同。故云咎也
。」
初九与九四皆是阳爻,是为敌应,故云?应於上。虞氏四变应初,使敌应变为正应。王注不
取四变,而以心?系吝解释。二注解象有异,其释同人之义则同。
象传说:「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崔憬注:「刚而?应,比二以柔,近同于人,出门之象,又谁咎矣。」
李氏鼎祚:「案。初九震爻。帝出乎震。震为大涂,又为日、门。出门之象也。」
依李疏解释。崔注。初四相应,但初体阳刚,四亦是阳刚,非阴阳正应,是为?应。六二是
阴柔之爻,而近於初。初即以阳刚近比於二柔。此即近同于人,而为出门之象。初九以阳
承受六二之阴,刚柔相得。出门如此和同於人,是故?咎。李案。八卦各有一主爻,以当其
位。初九是震卦当位之爻,故以初九为震。说卦传说:「帝出乎震。」又说:「震为大涂
。」又说:「震,东方也。」日出於东,故震又为日为门。李氏鼎祚案语,取初九为震,
震有以上诸象,故取为出门之象。
李氏道平:「愚案。二三,艮象半见。故为门。初二,震象半见。故为出。所同者二。
二、阴,为偶,象同人。故曰出门同人。三爻皆刚柔当位。故曰,又谁咎也。」
孔氏正义:「又谁咎者,释出门同人?咎之义。言既心?系吝,出门逢人皆同,则谁与为过
咎。」
虞氏四变应初,王注心 系吝,崔注比二以柔,李氏鼎祚初九震爻,李氏道平二阴为偶,
各注解象不同,要义皆在出门同人。出门与人和同相处,无人事障碍,故得?咎。
六二。同人于宗。吝。
荀慈明注:「宗者众也。三据二阴,二与四同功,五相应,初相近。上下众阳皆欲与二为
同。故曰同人于宗也。阴道贞静,从一而终。今宗同之。故吝也。」
李氏疏说。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传注:「百川以海为宗。宗,导也。」荀氏在
此训宗为众,其意是一阴为众阳所宗主。众阳皆欲与二为同。九三以据二为欲同二,九四
以同功之义欲与二同,九五以相应之义而欲同二,初九以相近之义而欲同二。六二阴道,
喻为妇道,贵在贞静,应如恒卦六五象传所说:「从一而终。」一夫一妻,终身不改。今
则众阳皆同于二,故致六二为吝。
又。惠徵君,李氏道平,皆引许慎五经异义说,易曰同人于宗吝者,是说同姓相取,而为
吝道。此因九五为阳,六二为阴,二五相应,有婚姻之道,又因为在同人之家,而有同姓
之义。同姓相娶,即是同姓男女结婚,故为吝道。许氏解释同宗为同姓,与荀氏解宗为众
有异,其说亦可以通。
李氏道平又说:「愚案。二自坤来。坤为阴宗。二互巽,本体离,离巽皆阴。又二为阴位
。虽得中得正,然所同者,特同于宗而已。以卦言,则同人于野,其象广。广,故亨。以
爻言,则同人于宗,其象狭。狭,故吝。与履卦言不□人,三爻言□人,其义一也。」
王辅嗣注:「应在乎五,唯同在主,过主则否。用心偏狭,鄙吝之道。」五为卦主。「在
主,过主。」即是「在五,过五」之意。
象传说:「同人于宗,吝道也。」
侯果注:「宗谓五也。二为同人之主,和同者之所仰也。有应在五,唯同于五,过五则否
。不能大同于人,则为主之德吝狭矣。所同虽吝,亦妻臣之道也。」
李氏纂疏:「五为卦主,故宗为五也。二为成卦之主,故云二为同人之主。二为和同者所
共宗仰,乃五为正应,而二唯同于五焉。非五则不同,是不能如于野者之大同于人矣。为
主之德,其吝狭可知也。然所同虽吝,得中得位,五为正应,亦妻道臣道之常也。」
侯注以六二唯同於九五,不能如卦辞所说大同於天下人,是为吝狭之道,亦是妻臣之道。
此说与荀注众阳欲与二同为异,亦异於许氏同姓相娶之义,而与王注唯同於五之义略同。
各有所据,可以并存。
轻爱与一念 明.幽溪大师 净土法语
人问:「要减轻贪爱有何方法?」答:「轻爱莫要乎一念。」
又问:「要专注一念有何方法?」答:「一念莫要乎轻爱。」
贪爱与正念,势不两立,如太阳月亮轮流运行,明和暗必定相互违背。
唯识三十颂研究(九十二) 智 果
○释三性不成难 ———
广解「计所执性」(续二)
※前 言
上来已广解第二十首颂「计所执性」四句中之前二句讫(即初句释「能计心」,二句释「
所计境」),今续当解其第三、第四两句:「此计所执,自性无所有」,此之二句,在显
示「计所执」之体相也。
▲计所执性(释颂第三、四两句)
问:「计所执」之体相云何?
兹分别略述如下:
(一)安慧等论师之说—立「自证分」为依他起,「见相」二分为「计所执」。
△立 宗
成唯识论卷八云:「三界心及心所,由无始来,虚妄熏习,虽各体一,而似二生,谓见相
分,即能所取,如是二分,情有理无,此相说为计所执。」以上正说「体相」也。谓三界
所摄有漏之心及心所,由无始以来,其六七二识,以无始无明覆故,不达识变,因此横执
实有我法,由此我法分别熏习之力,落下我法二执习气於八识田中,後生果时,诸心心所
,虽各一个自证分,却有似依他之二分生起,此二分即见相二分,亦即是诸经论所说之二
取。如是二分,但随妄情而有,道理实无故,说为「计所执」,如龟毛兔角,是无体之法
也。上来即安慧等师正说「计所执」之体相也。
以下更显示三界心、心所之「自证分」与其「见相」二分之差别。论八又云:「二所依体
,实托缘生,此性非无,名依他起,虚妄分别缘所生故。」意即:此见、相二分所依之「
自证分」体,则实是仗托虚妄分别种子之因缘而生,是依他起,有体之法也。
△引 证
世亲菩萨所造之辩中边论(玄奘大师所译)卷上载弥勒菩萨所说颂,其初二句曰:
「虚妄分别有,於此二都无。」
初句谓:有三界心、心所(旧中边论颂云:「三界心心所,是虚妄分别」)
二句谓:於此三界心、心所之上,决定都无能取、所取之二,或无实我、实法之二。
又述记第九本云:「瑜伽、摄论等,皆有此言,谓:三界心、心所,是依他起,从因缘生
;其二取,名计所执。」
(二)护法等论师之说—立心、心所四分皆「依他」,二四句为「计所执」。
△立 宗
成唯识论卷八云:「一切心及心所,由熏习力所变,二分从缘生故,亦依他起;计依斯妄
执定实: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此二方名计所执。」意即:一切有漏、无漏,染与
不染,世出世间,从缘生故,皆是「依他起」。
以下护法等师正说「计所执」之体相,即:能计之心,依斯缘生之见相二分,虚妄执著决
定有实我法,及执有「二种四句」,方名「计所执」。
相宗纲要续篇卷七亦云:「但此二分之上,当情所现之实我实法之相,此则是『计所执性
』也。」
又所谓「二种四句」者:
(1)有无四句1、有2、无3、俱句(亦有亦无)4、不俱(非有非无)。
□(2)一异四句1、一 2、异3、俱句(亦一亦异)4、不俱(非一非异)。
此等执实戏论,方名「计所执性」,此护法等论师之说也。
△引 证
※教 证
世亲菩萨所造之摄论释(达摩笈多所译)卷四云:「唯量二种种」(若无性菩萨所造之摄
论释卷四,奘公则译为「唯识二种种」),皆名依他起故。此义云何?
「唯量」—唯有识量也,谓宇宙万有悉皆识所变(即依他所起),除此识外,决无实我、
实法可得也。
「唯二」—谓见、相分,识所摄故,谓诸识自体(包括心所)皆具此二分,吾人方能了知某
一法之存在,且对之产生认识之结果,若任缺一分,则无一法可得也。
「唯种种」—谓见、相二分,各有种种行相,同时生起,吾人方能一时觉知种种境界。故
无性菩萨摄论卷四云:「於一识中,一分变异似所取相,一分变异似能取相,此之二分,
各有种种行相,俱时而起。若有不许一识一时有种种相,应无一时觉种种境。」总之:依
此摄论文意可知诸识自体及见、相二分,皆「依他起性」所摄也。
又瑜伽论卷七十四云:相等四法(1、相2、名3、分别4、正智),「皆依他起性」所摄(
唯除「真如」)。此义云何?
据此瑜伽论文之意可知:见、相二分,确为「依他起性」所摄也。
又真谛三藏所译之摄论卷五谓由「本识」(即「阿赖耶识」)为种子,能变异生起十一识,
十一识者何?
四、彼所受识—色等六尘(即「六外界」也)。
五、彼能受识—六识界。
六、世识—生死相续不断之识。
七、数识—从一乃至阿僧□数算计量度之识。
八、处识—器世界识。
九、言说识—见闻觉知识。
如上九识,皆由「名言熏习」种子所生(指依「名言」熏於阿赖耶识所形成之种子,此类
种子即成为一切有为法之亲因缘)。
十、自他差别识—又作「自他异识」,以起我、我所执故,似五趣等差别相现。此由「我
见熏习」种子所生(指依「我见」熏於阿赖耶识所形成之种子,此类种子能令有情等自他
差别)。
十一、善恶两道生死识—生死趣有无量种,不离善恶两道。此由「有支熏习」种子所生(
「有」谓「三有」,「支」者「因」义,即三有之因—有漏善恶业,熏於阿赖耶识所形成
之种子,此类种子能招後世可爱之果《即三善道》,或不可爱之果《即三恶道》)。
依此摄论文意可知:如是诸识,皆属虚妄分别,皆是「依他起性」所摄。
※理 证
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五种过失,破斥安慧之说,成立护法正义,略述如下:
第一过失—若言见、相二分,非「依他起」,定属「计所执」者,是则佛等「无漏後得智
品」所变之见相二分,亦应名为「计所执」。汝若不许无漏二分是「计所执」,应知有漏
二分,亦非「计」。
第二过失—若有漏心之二分皆是「计所执」者,应如龟毛兔角等,以是无体之法故,不是
「所缘缘」。
第三过失—若谓二分是「计所执」,应不生种,譬如石女不能生儿,前既无种,後「现识
」(现行之识)生,应无二分。
第四过失—又诸有漏习气,即是第八识之相分,本是实有之法。今若是「计所执」,则如
空花,是「无体之法」,岂「无体之法」,能作「有为法」之亲因缘耶?
第五过失—当知:见相与自证分,俱是分别缘所生。若缘所生之见相二分非依他起,则二
分所依之自证分,亦应非依他起!何以故?以见相及自证分,俱是分别缘所生,无异因故
。(因安慧等,唯以「自证分」是依他起故,将见相二分例破之也。)
▲结 论
综上所述可知:所谓「计所执」之体相者,应以护法等师之说为正义,即「计所执性」乃
是指於一切心、心所之见相二分之上,虚妄执著我相、法相,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所
现之妄相者是也,此唯迷心之前有之耳,犹如昏冥於绳上妄执为蛇,翳眼於空中妄见有花
,皆非真有也。故颂文曰:「此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上来广解「计所执性」不离识(迷心、妄情)已讫。
利养疮深 三 省
如佛所说,利养疮深。譬如断皮至肉,断肉至骨,断骨至髓。 (摘自大智度论)
佛在经中常常告诫修行人,「名利」是菩提道上的一大障碍,对道业的杀伤力极强。就好
比在人的身体上长了一个烂疮一样,它将会毁损皮肉,甚至侵蚀骨髓。
详细说来,「名利」对修行的危害究竟为何呢?第一,它会破坏、减损持戒的功德,正如
烂疮伤害皮肤表面一般。第二,它还会扰乱禅定,让我们的心不得安住;以前面譬喻来说
,就像烂疮的侵害深入肌肉组织。第三,名利更会引发执著,使我们愚痴昏昧,智慧不得
开显;以喻言之,则如烂疮侵蚀骨骼。由於名利薰心,智慧为无明烦恼障蔽,吾人自然不
得亲见本来面目,亦无法证得无上佛果。至此境地,就像烂疮将骨本啃蚀殆尽一样,染病
者已经回天乏术了。
道源老法师曾说:「修行人要过三关:名关、利关、恭敬关。」名闻利养是世俗人日以继
夜在贪求、追逐的,可是对学佛求解脱的吾人而言,却应将之视为毒物,看破放下,如此
道业方能有所进境。倘若外表打坐念佛,心中却在名位、钱财上盘桓、流连,这不仅是自
欺,也是欺佛了。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二) 徐醒民 讲述 慧安、宜伦 整理
持名念佛
「实相念佛」。实相就是真如,实相念佛纯粹是理念,不是事念。即纯粹是由理念入三昧
的。什麽是理念呢?现在先回来看看「持名念佛」,它有「事念」有「理念」,表面看起
来「持名念佛」好像是事念,实际上它含有理念,所以表上持名这个方法有包含「事念」
、「理念」。
谈到持名念佛,这能持的一方是我们念佛的人。持名的持,就是执持不放的意思。「名」
就是所执持的名号,名号代表佛,念佛的人念佛名号,执持名号而不放弃,这就叫「持名
念佛」。持名就能得到念佛三昧,其中含有秘密之义,很难解释,但在四种念佛方法中,
是易行之法。所以持名就是「事念」,也是兼有「理念」。事念的方法,看讲表(如前期所
附)上解释—有能念的心,我们念佛的人都有此心。有所念的佛,我们现在所念的佛就是阿
弥陀佛。而在大势至菩萨那时所念的佛不是「阿弥陀佛」。要知道,在阿弥陀经里;释迦
牟尼佛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才十劫,而大势至菩萨,远在恒河沙劫之
前,所指的当然不是阿弥陀佛。我们现在所念的佛,就是阿弥陀佛。而念的方法是,用阿
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从心里起来,用口念出声音来,再用耳朵(耳根)听进心里去。心起、口
念、耳听;听回心又再起,又口里念、耳里听,这样三处循环转动,这就是「心口耳相续
循转」啊!
我们凡夫在世间所以生死不断,而且又迷惑颠倒,不小心就堕入三涂里面去,是为什麽呢
?皆是由於造生死业,造恶业。凭什麽造业?就是凭身、口、意三处。身用肢体动作造业
;口用言语造业,而身体、言语所造的业,都是从心里出来的,也就是从「意」里出来的
。我们凡夫众生的身口意随时在那里造业。念佛时,则从心里发起万德庄严的佛号;口里
念的也是万德庄严的佛号;耳朵听回心里的也是万德庄严的佛号。
凡夫众生的心,无始劫以来,即一念不觉,妄起无明,蒙蔽真心,熏染恶习气;一生一生
的熏染,使无明更加黑暗。现在用万德庄严的佛号,在身口意三处来回的运转,蒙蔽真心
的无明,就一层一层地被转、被净化。转著转著,转成功了,自然三业就清净了。而正在
转时,心无二用,只由佛号引起净念。净念起时,妄念则伏。转的时候,三业就是清净的
。所以古德讲「一念相应一念佛」。三业皆净,与佛号相应,此一念就是佛念。就普通法
门来讲,这个「佛」,是指「自性佛」,他就出现了。
我们持名念佛讲感应,你「自性」的佛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感应道交,就能感应了。为什
麽呢?「名以召德」,你以清净心称念佛名,佛就应念而来。比如平常你叫某人的名字,
他马上就答应了。名,即代表那个人啊!要不然叫那个名字做什麽呢?当我们持名念佛时
,持到三业都清净了,就能感应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到我们心中来啊!自性佛与极乐
世界的佛交相感应。
身口意三处用佛号在转,必须专心一志,不要间断。在此说个比喻:「如猫捕鼠」。猫捕
鼠,在城市里难得看到,在乡下有较多的人家养猫,为的就是要捕捉家里的老鼠。猫要捉
老鼠时,便在鼠洞外面屏息以待。老鼠一出来,马上就抓到了。这个叫「如猫捕鼠」。
再举一喻:「如鸡抱卵」。乡下养的母鸡,生了一窝蛋,以後就伏抱在蛋上,饮食浑忘,
用身体的暖气不断地来暖蛋,那些蛋得到暖气,就逐渐孵化,孵成功了,小鸡就破壳而出
。这便是「如鸡抱卵」。我们念佛的人,就持一句佛号,就要「如猫捕鼠」、「如鸡抱卵
」那样全力以赴,必能成就往生之愿。如此念佛虽是「事念」,亦能悟理。一旦悟理,就
是理念。所谓理念,就是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於佛。能念的心
与所念的佛融为一体。能所双亡,心佛一致。持名念佛,一旦由事念而达理念,即通实相
念佛。
实相念佛
实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楞严经来讲,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妙真如性」。实相念佛,就是
念自性法身佛。自性法身就是自己的真心,此心就是佛,所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
佛就是心,所以,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於佛。无能无所,所以,能所双亡,心佛一致。
「实相念佛」纯□是理念,是无相之念,不像持名念佛还有一个「名」,有名就是有相,
而「观像」、「观想」也都有相。「实相念佛」既没有相,怎麽念呢?没有相,就是没有
念,一念不起,怎麽念?还是会起念头的!只是起念时,不要起分别的念头,因为分别就
是妄念,所起的,若不是分别心,就不是妄念,而是清净的念头,也就是净念。
净土宗祖师常讲:「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两句话,就是解释实相念佛。实相理体,
如如不动,一念不起,可谓无念。不起妄念,只起净念,可谓有念。无念是寂,有念是照
,寂照圆融。寂而常照,是无念而念。照而常寂,是念而无念。这是纯粹的理念,最难领
悟。
既然实相纯粹是理念,而持名念佛为什麽包含「事念」与「理念」呢?各位注意!看看在
讲表上「事念」那第一行:「心口耳相循转」。你只要按照祖师这个方法去做,光是佛号
从心里起来,口里念出来,再听回心里面去,又再从心起来,就是一心在这作用上,没有
其他作用,这就是心无二用。你在念佛时,不能想到别的事情。例如你现在在念佛,同时
又在想:「我什麽时候可以见到佛?」或是想:「我往生有没有希望?」你这些念头都不
容许出现的。你只管把这句佛号从心里起,由口出,听入耳,再回到心里!只有一心这麽
转。你在转时,有没有其他杂念?这时你还会分辨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吗?能念所念的念
头打成一片,这样就与理念的「能所双亡,心佛一致」一样了。所以,持名念佛也把理念
包含在其中。
净念相继
可是,像这样念,对我们念佛的人来说就感到为难了!讲表上,「事念」下面说:「如猫
捕鼠」、「如鸡抱卵」,那我们岂不是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时,都得「佛号从心里起来,再
口念、耳听、再回心里」这麽做?如果不这麽做,就不行,那我在世间还能做什麽事情啊
?那该怎麽办呢?这一点业师雪庐老人过去讲这章经的时候,就特别要我们注意。
念佛这「念」字,不是专门用口念。当然我们在做朝暮二课或在打佛七时,都是用口念出
声音来,但在二课或佛七以外的时候,口念佛号断了,那你就不念佛了吗?那「净念相继
」要怎麽相继啊?所以我们不要误会口念才是念佛,口不念,就是不念佛。昔日雪庐老人
说过四种念佛,除了「持名」是用口念佛以外,「观像」、「观想」、「实相」,都不用
口,但也都算是念佛。这麽说来,我们持名念佛,就只有用口念佛吗?当然不是。怎麽说
呢?做任何事情有根本有枝末啊!持名念佛的根本在那?在心。
为什麽要心起来、口念出声音来、耳朵听回去,还再听到心里去?心是根本啊!口念只是
枝末。只知道用口念,而不知道用心念的话,那是只知枝末,不知道根本啊!那要求一心
不乱就难了!必须注意,其他三种念佛,都不用口念,也叫做念佛,当然都以心为根本。
我们持名念佛也是以心为根本,持名当然不能不用口念,但是,用口念佛有间断的时候,
因为除了早晚做功课念佛与在道场共修念佛以外,平常是没办法一天到晚佛号都口念个不
停。但是只要心不离开佛号,这还是念佛。後面经文讲的「忆佛、念佛」,这忆佛,就是
把佛号放在心里,清清楚楚,不要忘记。口念,你要教它不断是办不到的,而「心念」就
是要继续不断,是可以办得到的。
或许有人会起疑惑:我们吃饭的时候,心就是在饭上面,做事的时候,心就在事情上面,
这佛号如何提起?怎麽能想到佛呢?雪庐老人过去就曾针对这个问题说了个比喻。比如一
个小孩子,离开了母亲,这孩子没有一时一刻不想念他的母亲。吃饭的时候也想,做事的
时候也想,什麽时候都在想,他这想念的心可以不间断。但是想的时候,并不妨碍他吃饭
、不妨碍他睡觉、不妨碍他办一切事情。他想母亲的那个念头与他日常做的事情不相妨碍
!这就好比尽管心里有佛号的念头在,仍照常做事情,并没有妨碍的。
用心念佛
学持名念佛,懂得用心,就把握到持名念佛的根本了。懂得用心来念佛,平常每日早晚功
课,或在道场共修念佛时,心起口念,耳朵听。其馀时间,不用口念,则用心念心听。
心念佛号,好像没有声音,但心里只要起个念头,你用功的人,当心思用得很细密的时候
,就会听出声音来。雪公曾经解释:「心念者,不出声而默转佛号。虽默,而字字清楚,
便是心听。」所以「心念心听」就能「净念相继」了。再进一步就是「神念神听」。雪公
也曾说过:「神念者,心不默转佛号,而起念皆不离佛,神与之化。」(见雪公佛学问答类
编下)这更难了。这不是普通人一开始念佛,就能神念神听,甚至念佛多年,也办不到。但
在开始念的时候,只要老老实实的心起口念耳听,念到熟了,就能「心念心听」,一切皆
不离心,最後自然能「神念神听」。 (待续)
拒绝市俗
民国二十五年,印祖应屈文六等居士启请,到上海主持护国息灾法会,会前给屈文六的信
上说:「光来时当带一茶头,凡饮食诸事,归彼料理。早午晚三餐,在房间独食。早粥或
馒头或饼,只用一个。午一碗菜,四个馒头。晚一大碗面,茶房会说。光数十年吃饭不剩
菜,故只要一碗菜,吃完以馒头将碗之油汁揩净,切不可谓菜吃完为菜少。此外所有络络
索索的点心,通不用。七圆满,亦不吃斋。即会中办斋,光亦不同吃,无精神相陪故。圆
满之次日,即回苏,亦不许送。送至门外即止。若又送则成市气,不成护国息灾之章程矣
。」
无问自说 唐 风
凡是大教的兴起必有大因缘,智度论说:「如须弥山,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能令动。
佛亦如是,大因缘故,而有所说。」佛出现世间,说法的大因缘是什麽?就是为令众生开
示悟入佛知见,这是教起的总因缘。
转动法轮
唐代义净法师远到印度,在中印度王舍城的那烂陀寺,将一百五十赞佛颂,译成华文,其
中有一偈赞叹佛:
善知根欲性,摄化任机缘。
或有待其请,或无问自说。
佛很清楚众生的根器欲望,摄受度化一向随顺机缘,有众生主动来启请,佛才为大众说法
。有时候则不待人问,就自动转法轮。佛不待请而主动说的法,後来就归在佛经十二大内
容的「无问自说」部。
发起因缘
佛教化众生所开演的每一个法会当中,因为时节、对机的种种不同,而有发起因缘的各别
。比如法华一会,就是先放白毫相光,以启一乘之教。维摩居士示疾而开不二之谈。
净土三经的观经,源自於韦提希悲伤儿子阿□世王,恶逆篡位,想要做新王,连自己的父
亲都敢动手给幽禁起来,娑婆五浊恶世,浊恶到了这种程度,让人感到甚可厌恶,因此生
起愿生清净世界之心,「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求佛为她广说得生之法,以此因缘,发起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无量寿经是以佛现异相,阿难启请而作为发起。有一天佛的容颜异常,经中说:「尔时世
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为什麽佛会现这个欢喜相呢?一是念及阿弥陀佛所
成行德可庆,二是念众生得益时至。有这二种缘故,所以佛现欢喜相,又以神力加被阿难
令起发问。
无问自说
净土三经的阿弥陀经是由谁来启请发起?阿弥陀经是没有人启请,佛就「无问自说」了。
弥陀经发起序,一开始就是「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没有人发问启请。为什麽无人启请
,佛就自己说了此经呢?这是有特别因缘的。
因为弥陀经说的持名念佛法门,妙不可测,无人能问,所以无人能发起。虽然无人能为发
起,但是佛大悲心切,愍物无涯,同时大智鉴机无谬,知道机缘已经成熟,大众堪闻此妙
法,获得「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悉檀的利益。佛也预知末法机宜,只当依靠此法
而得度脱。事关紧要,所以不待启请就无问自说,直唱净土依正名号以为发起。这种说法
方式在十二部当中是属於无问自说。
天鼓自鸣
佛经「无问自说」部,较少小乘经典,智者大师在荆州玉泉寺讲法华玄义时说:
「小乘根钝,说必假缘。非天鼓任鸣,少无问自说。」
小乘人根器不利,对小乘人说法必得借助特别因缘,才能发起一座经筵。不像忉利天鼓,
不必敲击就能自动鸣响,所以佛陀对小乘人比较少「无问自说」,要有启请因缘,佛才转
法轮。
佛怜悯末世众生,根钝障重,修习其他法门不易成就,不待启请,就如天鼓自鸣,无问自
说这部大乘菩萨藏阿弥陀经。欲令众生依著「信愿持名」净土法门,普遍得度。这部末世
津梁的经典,若佛不无问自说,我们怎能踏上归途,就路还家?为佛弟子实应善体佛心,
得闻为幸!
范 俨 吕富枝
范俨,宋朝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家住在武林,平日饮食清淡简单,只是一些蔬菜素
食而已。他的个性不喜欢牵缠攀缘世间的尘缘俗事,他的儿子,不能治家,范俨也不因此
操心顾虑,只是说:「人生在世,只不过是暂时寄居的旅客而已,在这短促的人生旅途中
,我还有什麽好贪求的呢?」
范俨每天读诵法华经,并且自己亲手书写一部,以诵经写经的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
乐净土,同时每天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不懈怠,不间断。
宋徽宗大观年间,有一天范俨忽然见到普贤菩萨,乘著六牙白象,放金色光,来告诉他说
:「你经常读诵法华经,用功念阿弥陀佛圣号,所以今天特地来告诉你,明天早晨卯时,
你必当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了。」话一说完,菩萨就不见了。
过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范俨果然看到阿弥陀佛以及菩萨圣众,前来接引,他的家人听到
范俨很谦逊的向佛菩萨恭敬道谢说:「弟子范俨何德何能,何其有幸,承蒙佛菩萨亲来接
引,非常感谢,实在不敢当。」於是端身就座,恭敬合掌,就安详往生了。
莲池馀馨之七—谛闲大师 智 展
谛闲大师(一八五八—一九三二),是近代中兴天台宗的高僧。他老人家晚年在浙江宁波
所创立的观宗学社(後改名弘法研究社),为民初的佛教界培养了许多僧材(案:□虚大
师即谛老之弟子),也让天台教观的弘传再次达到鼎盛的局面。
大师虽然教宗天台,但在行持方面却以净土为指归,凡讲经说法,皆一一导向念佛,劝人
求生西方。净土法门殊胜之处何在?何以大师如此殷勤劝修?兹将其开示法语约略整理如
下,吾人或能於当中得其旨趣:
最稳当直捷之法门
大师於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时云:「五浊恶世,末法众生,业障深重,因过去之惑业
,受现生之业报,因境起惑,因惑造业,三世轮回,永不休息。若欲求一彻底解决之法,
则净土尚矣,□因其他法门实非今世钝根可办。如阿罗汉,最利三生,最钝六十劫;辟支
佛,最利四生,最钝一百劫始证。竖出三界,如是之难,试问此种法门,岂我辈能力之所
及乎?是故欲求稳当最直捷之出生死法门,舍横超三界之净土法门而外莫由也。」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九界全收,机无分乎大小,行不问於圣凡。是故往圣先贤,人人
导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如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皆法身大菩萨也,莫不发愿生
彼极乐。即如东土诸祖,如智者、永明、中峰、莲池诸师,无论教祖禅宗,一一归向西方
。大乘经论,如华严、法华、楞严、起信诸部,莫不明文劝导。呜呼!诸佛出广舌相而赞
叹,诸大菩萨发大悲而劝生者,岂无故哉?」
圆超圆摄禅教律
如前所述,净土法门之殊胜已大略可知,然其与佛门诸宗相较,特出之处何在?大师在一
次对常堂主师的开示中,有明确的阐述:「夫念佛乃我世尊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之法门,
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圆则三根普被,顿则七日成功;简则四字洪名,易则提起便是。
不劳观想,不必参究,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超出禅教律,并摄禅教律。何以故?参禅看
话头,念佛即一句佛号为话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此即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与参
禅何异呢?教中修心,不外止观。念佛念念是佛,即是『止』,句句分明即是『观』。律
下修心,声闻戒止持作犯,菩萨戒作持止犯,念佛人口诵佛名,心忆佛念,三毒沉埋,六
根清净,律在其中矣。」
唯依念佛 得度生死
再者,就净土教理而言,其妙在何处?大师在为某法团居士开示时,曾道:「祖师云:『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是法界』。十六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
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像,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合而观之,是心念佛,是心即是佛也。故曰一念相应,一念是佛,念念相
应,念念即是佛也。况弥陀是吾人心内之佛,吾人是弥陀心内之众生,以弥陀心内之众生
,念众生心内之弥陀,亦以众生心内之弥陀,能不度弥陀心内之众生乎?感应道交,如磁
吸针,似桴扣鼓,故得娑婆印坏,净土文成,七日成功,一生取办,既得往生,便登不退
。经云:『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释迦金口之诚言
也,甯不信欤?诸大德当知,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难一得道,唯依念佛,可以得度。
呜呼!此正是其时矣!离此念佛一门,那里更有出生死路?」
人生一件极大要事
大师云:「世间最可贵者,精神也。最可爱惜者,光阴也。一念佛,即佛界缘起,一念染
,即九界生因,精神宁不贵乎?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光阴宁不
爱惜乎?有知精神之可贵,则念念执持名号;知光阴之可爱惜,宜时时专修净业。若不念
念执持名号,便是浪用精神;不时时专修净业,莫非虚丧光阴。是诚可痛惜也。且人身难
得而易失,光阴易往而难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有志念佛者,幸勿忽诸。」
谛闲大师一生仆仆於弘法道途。民国二十一年五月,精神日衰,自知时至,遂将观宗寺全
权付托宝静法师。七月初二午前,向西合掌,对弟子说:「佛来接引了。」即唤侍者,用
香汤沐浴更衣,并提笔写偈云:「我经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旃。」写毕,
又嘱寺中全体僧众,齐集大殿,念佛迎请佛至。大师年谱中记载:「午後一时三刻,(大
师)目张而视,视而复闭,於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含笑,坐化而逝。面作金色,光洁莹净
,顶中暖气如火,逾时不散,全寺缁素,叹为希有瑞象,咸皆忍泪合掌,恭送西方。」一
代台宗高僧,一生信愿念佛,临终自在往生,为净业行人立下了最好的榜样。有志此者,
实应见贤思齐,勉哉!勉哉!
悟宝师往生事迹 慈琛法师/述 黄永轩/记录
悟宝师,字慧仪,花莲县富里乡人。於民国九十一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往生,世寿九十四岁
。
日据时代,小学毕业的悟宝师有很好的因缘亲近佛法,出嫁後带著女儿邀集亲友里人诵经
念佛。二次大战末期,躲避美军轰炸时,在防空洞内仍教人念佛,并且自己大声称念,不
以为惧。
悟宝师的女儿自幼耳濡目染,也随母亲诵经、念佛,长大之後,在台东知本清觉寺上煮
下云老和尚座下剃染,法名慈琛。慈琛师父於民国四十五年出家,後来进入佛学院就读,
毕业後,先後挂单竹山德山寺、北港慈德寺、弥陀寺等处。此一期间,悟宝师父亦随慈琛
师父亲近善知识,精进用功。
民国五十六年,慈琛师父回清觉寺接任住持,协助煮云老和尚创办精进佛七。在这个殊胜
的因缘中,悟宝师父长期参加佛七,养成了时时念佛的好习惯,不管在什麽时间,什麽地
点,都不忘念佛,即使在除草时,也是一面工作一面念佛。由於慈琛师父不断的鼓励,悟
宝师终於在民国八十五年剃度出家,唯因年老,未受大戒。
民国九十一年元月,悟宝师因感冒住院,又因并发症而洗肾。身体状况较好时,会大声
唱「观音灵感歌」,不唱就念佛,曾经三日三夜未眠,一直唱著「观音灵感歌」并念佛。
悟宝师长期打佛七,早已确定往生的坚强愿力。於其往生前的重病中,慈琛法师由於担忧
她忘了平日的愿,就特别问她:「□要去那□?」答:「我要去极乐世界。」再叮咛:「
阿弥陀佛点名时,不要忘了□的法名是慧仪噢!」答:「我知道!我记得!」因此,慈琛
法师才放下心中的挂虑。
农历正月年後,悟宝师二度住院,由於会拔掉氧气罩,而被护士绑住四肢,双手虽然不自
由,却仍作拨珠念佛以及收念珠的习惯动作。在病床上数度问「十三号」到了没有?正月
十三日之前,悟宝师被迎回山上,过了十三日却没有往生。正月下旬,又再度住院,在洗
肾病房旁若无人大声唱「观音灵感歌」并念佛。至农历二月九日出院回清觉寺。隔天,二
月十日,从便道排出大量鲜血,前後共六次,原来水肿无法排尿,这时也排尿了。平常人
大量失血後身体一定虚弱,悟宝师此时却和平时没两样,精神正常。
二月十二日下午,往生前一天,照顾她的印尼看护唱念「南无阿弥陀佛」时,悟宝师张口
随著默念。半夜两点,慈琛师父进房探望,见她手作拨珠状,问:「阿母您在念佛吗?」
低声回答:「是。」二月十三日早上八点左右,慈琛师父告诉她:「为您拜『慈悲三昧水
忏』回向」时,仍然会点头。
慈琛师父上大殿准备拜忏,大众准备好之後,师父上香,跪在佛前说:「祈求佛祖,若寿
命未尽,则令我母亲快快康复,不要受苦;若寿命已尽,则令我母亲无有痛苦往生极乐。
」香刚放下,就听到信徒来告:「老师父断气了。」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三日,早上八点十
三分。此後八小时,大众围绕为其助念,经常有二、三十人在旁助念。助念八小时後,身
体柔软,面目如生前,没有大小便秽。
从悟宝师的预知时至,临终清清楚楚念佛不断,及往生後没有便秽、面目如生、身体柔软
等瑞相,慈琛师父知道母亲已确定往生了。古德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为人
子女的慈琛师父做到了。不但慈琛师父得遂平生之愿,见闻者亦无不欢喜!
抢救最後一口气 弘 毅
当身边的亲人面临生死关头,几乎只剩最後一口气的时候,家属由於情感上的不舍,往往
会要求医疗单位施以种种急救。为了挽留住这最後一口气,医师总是「十八般武艺」尽出
,电击、插管、心肺复苏术……,方式之激烈,让生者看了都觉得不忍。然而,这些急救
措施对一个已处在弥留状态下的人来说,究竟是让病痛得到抒解?还是让病人受尽折磨、
含恨而终?以下这则实例,或许可以提供您作为参考:
《联合报》在九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访问成大医学院护理系副教授赵可式先生,他说:
「有一名四十二岁的妇人罹患卵巢癌,癌细胞已严重扩散,她丈夫恳求医师非得救她一命
不可,因为三个孩子还小,不能没有妈妈。当她停止呼吸时,医师努力替她施行心肺复苏
术,但急救无效。她丈夫进入病房一看,只见爱妻满脸满枕头都是血,嘴里插了一根很粗
的管子,口角沾著血,眼角的泪也沾□了枕巾,他抱著妻子狂喊:『你们对她做了什麽?
』当他得知是急救的结果,心中悲恸不已,连连□胸哭嚎说:『我对不起□!我对不起□
!』这种人间悲剧不是个案,全台各医院每天都在上演。」
电击、插管等急救行为,健康的人恐怕都难以忍受,更何况意识昏迷、生理机能衰败的临
终病患了。对於一息尚存,与死亡仅仅一线之隔的亲人,在我们善尽了种种医疗照顾之後
,若发现仍然无力回天,实在应该让他在「安宁」的状态下离开,这样才真正是为他著想
。如果只以自身情感作考量,将临终的亲人弄得更加不堪,那就是生死边缘上彻底的输家
了。
总把新桃换旧符 洗 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元旦)
过年除夕,总会换贴一幅 雪庐老人作的春联,以往独锺「经书涵养心如镜,福德薰陶语似
兰」一联,今年则换上了「人间净土须忠孝,心地功夫在圣贤」。新年期间,送往迎来进
进出出,门上的红纸翰墨一回一回地映入心底,愈发有意思。家家尽忠尽孝,人间何患不
成净土?人人心地用功,凡夫何愁不为圣贤?
皈依佛法,自有功德。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皈
依」贵在信受佛语、奉行佛教,若光有佛弟子之名,却无佛弟子之实,便犯了「以身谤法
」的罪过。这有两种情形,一是「滞事昧理」,拘泥表面事相,忽略内在的真实道理。另
一种是「执理废事」,只知执著高深的道理,在事修实行上落空。
以身谤法
滞事昧理的以身谤法,例如印光祖师刚出家时,到一信佛的居士家。这户人家有婆婆、媳
妇、儿子、女儿四人信佛,四人各别供奉一尊佛。供佛的桌子是一座长条形的桌子。一早
起来,媳妇便在自己供的佛前,烧香、供水、掸一掸灰尘。旁边就是婆婆供的佛桌,媳妇
则一概不管。见到这般光景,印祖感到很痛心。
这类信佛人,因为不曾听过学佛善知识的教训,以至於「以身谤法」,以自己的偏差行为
,使佛法受到毁谤。外人看到这种号称是信佛的人,竟然自私自利、罔顾伦常到这种地步
,难免造口业说佛法的不是。因为这桩事,所以印祖决定日後弘扬佛法,必定先教人注重
「敦伦尽分」—父慈、子孝、夫义、妇听、兄良、弟悌、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伦常
本分顾到了,才来谈如何学佛法的心地功夫,免得度人学佛不成,反而让人犯下「以身谤
法」的罪业。
佛的怨家
执理废事的以身谤法,正如印祖给邓新安居士信里说的,现代有些聪明人,虽学佛法,却
未亲近善知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否定因果,口谈大乘,自命悟道。谓我即是佛,何
必更去念佛。烦恼即是菩提,何必断烦恼。淫怒痴即是戒定慧,何必断淫怒痴。
这类学佛人说的道理高於九天之上,写的文章可以惊动鬼神,行事则卑入九地之下,与市
井无知无识者没两样,让不信佛者鄙视不屑。这类叫作「佛怨」,如佛陀在世时的提婆达
多,他皈依佛,行事却和佛法反其道而行,成了佛的大怨家。
许多人之所以毁谤佛法,并不是因为真正了解佛法,而是见到学佛的人,不顾伦常,本分
有亏,行为乖张,违反人情事故,人格存在著严重的缺失,让人怀疑学佛到底有什麽好处
?因此招来对佛法的毁谤不信,这以身谤法的罪过,难以计量!
高楼从地起
如何避免「以身谤法」?福州佛学社刚设立时,主事者不知怎样教导社员,曾请示印祖,
印祖说:「其心中必须要闲邪存诚,克己复礼,戒慎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能如是者
,方为世间善人,方可学出世法。」社员一入社,就要学著觉察心中的念头,一发觉恶念
头就要除去,不使它在心中有落脚之处。接物待人,克制自己,以礼相待。在没有人见到
、听到的隐密地方,更要戒慎恐惧小心,这样就可成为世间善人,才有资格进一步学习出
世间佛法。譬如地基坚固,万丈高楼,任意建造,就不会有倾覆倒塌的危险了!
新桃换旧符
宋朝王安石推行新政,一年之始,他作了一首「元日」诗。在家家户户的爆竹声中,送走
了旧的一年。新年头一天,春风暖意,一家人先幼後长喝了「屠苏酒」,避除一年的邪运
瘟疫。元旦一早,天将亮的时候,打开门一看,千门万户都换上新桃符了。这「总把新桃
换旧符」一句诗,正是王安石对新政的无限期待。
传统过年,总会新桃换旧符。传说古代有神荼、郁垒二神,能捉百鬼,因此,新年时於门
旁设两块桃木板,上面书写二神之名或画上二神的图像,用以驱鬼避邪。现代人则以红纸
翰墨代替桃符,贴上一幅全新的典雅春联,当作三百六十五天的叮咛,一则自励,一则励
人。
这「人间净土须忠孝,心地功夫在圣贤」一幅春联,常映心底,相信未来一年定能抛开「
以身谤法」的旧习,换上「以身表法」的新气象。
持戒念佛消宿怨 坤 德
从前,有五个兄弟,他们的父亲教导他们持戒修行,其中独独大儿子不愿意听从父亲的教
诲。有一天,大儿子拿钱去找相命先生算命。相命先生对他说:「根据我推算的结果,你
的命不仅大富大贵,更可以长命百岁。」大儿子听了高兴万分。可是不一会儿,相命先生
却说:「等等!你等一下,我再看看。」隔一会儿,相命先生惊呼地说出令人惊讶万分的
话:「不好了!再过十三天,你有一个致命的劫数,恐怕连命都难保了。」大儿子听了之
後,犹如从九霄云端坠了下来,惊慌恐惧得不知所措。相命先生便对他说:「你的问题,
就像得了绝症一样,不是一般世间的医生所能医治,现在只有预知未来的佛才能帮你的忙
。」听到有救治的办法,大儿子赶忙问:「佛?佛在那□?」相命先生说:「就在附近的
耆崛山中,你可以前去请教。」
大儿子急急忙忙的赶到了山中求见佛,向佛询问该怎麽化解这一场夺命的灾厄。佛对他说
:「你过去生中与人结怨,现在正是冤家前来索命的时侯。如果你想要避免这场灾难,惟
有恭恭敬敬、诚诚恳恳地持守五戒,才有可能化解危难。」佛又说:「除此之外,往後的
十三天中,你必须昼夜不停地诵念『南无佛』!『归命佛』!一刻都不能懈怠。」大儿子
听了佛所说的办法,如同在荒漠中获得了甘泉,回去之後,便依著佛的指示,准备好上等
的烛火,日以继夜的焚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持守五戒,战战兢兢、不敢放逸地诵持「南
无佛」!「归命佛」!
第十三天的夜□,与大儿子宿世结怨的大鬼与小鬼果然出现,预计要谋取大儿子的性命。
大鬼先派小鬼去探视情况以便下手,不一会儿,小鬼一边抱著头高呼:「痛!痛!我的
头痛死了」,一边跑了回来。大鬼一头雾水的问小鬼:「究竟发生了什麽事?」小鬼心有
馀悸的说:「我刚刚走向仇人住的地方,还没走到,只见整间屋子灯火通明,又听到『南
无佛』、『归命佛』的声音不停的从屋内传出,听得我快吓破胆了,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大鬼心知不妙,便对小鬼说:「唉!我们不能再算计他了!他已经学会了持戒念佛,我
们讨厌这个声音,这个声音令我们头痛不已,我们走吧!」於是两个鬼便悻悻然的离开,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无始劫来的生生死死,我们不知和众生结了多少怨仇。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吾
人今日得闻佛法,又知净土念佛法门的殊胜利益,便应时时将持戒念佛的功德,回向法界
众生,愿在弥陀慈光摄受下,个个往生极乐净土,同断生死,同解怨释结。当吾人在七宝
池中的莲花开放,周围全是砥砺道业的大善知识,而非苦苦相逼的「讨债鬼」时,将会是
多麽美好啊! (出自诸经中要事)
再奏阙里遗音 三 学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篇)
近年,台湾有人将十三经加上新式标点,段落分明,字大醒目,以全新面貌,呈现在世人
眼前。在出版前言,周何教授作了分析。他认为儒学典籍,最早是由孔子手订的诗、书、
易、礼、春秋六经,这是孔子教学的教材,藉著经典文章传授一贯之道。孔子过世後,儒
学分成两组发展,一组以曾子为首,注重「心性之存养与行为之体验」,以「传道」为己
任。另一组则以子夏为代表,侧重「文献保存与经义的诠释」,以「传经」为本分。
有真学问,乃有真道德,在孔子殁後,曾子能传道於世,他对经典之钻研,必不偏废。
若就孔子一生弘传的古圣之道,能绵延不绝,曾子功不可没。
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在众弟子中,为
何独有曾子能「传道」?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宝藏。
父子共事一师
曾子的父亲曾点,在孔子杏坛设教之始,就亲近孔子了,孟子在尽心篇称他是一位积极进
取的「狂」者。论语先进末章,孔子要四位弟子谈抱负,曾点志在—「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曾点希望能和六七位成人,带著五六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沐浴在明媚春光
中,再到树荫茂密的「舞雩台」上,享受和煦不寒的春风,然後一路吟咏诗歌回家。曾点
这个主义,很得孔子的共鸣。
曾点在孔子门下受学,当自己有了孩子後,也期盼孩子能蒙受孔子的教化。曾子十五成童
,正值学「大人之学」的年龄,此时孔子已经离开鲁国五年了。据阙里志(注)记载,曾子
十六岁,孔子正在楚国周游,曾点命曾子前往楚国找寻孔子,以便就近亲炙受学。司马迁
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因为曾子能通达孝道,所以孔子特别为他传授,曾子因此作成孝
经。
闻教唯而不诺
後人为什麽会认为曾子能传孔子之道?根据的是论语八佾篇的一章经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
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对曾参说:「参啊!我所说的道,可用一桩道理来贯穿。」
曾子听了就应答:「是的。」
孔子离席後,孔门其他弟子问曾子:「夫子说的『一以贯之』是什麽?」
曾子说:「夫子说的道理,就是忠恕而已。」
据阙里志说,曾子十九岁,闻一贯之学。十九岁就能领会孔子的一贯之道,可以想见曾子
用功之深。
曾子在孔子门下学习,对於「孝」的实践,尤其用心。孝是仁道之本,行仁以亲亲为大。
既然士要以「仁」为己任,仁泽家国天下,就必得在「孝亲」这仁之本上致力。曾子孝亲
的事迹,详见於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在阙里志录了三则具体事迹,一则是曾子每回读到
「丧礼」,就伤心得泣下沾襟。另一则是「一夕五起」,曾子怕母亲就寝著凉了,一个晚
上起来四五回探视。第三则是「精感万里」,曾子跟随孔子在楚国周游时,有一天忽然心
动不已,即向孔子告辞回家,到家方知是母亲思念他,不由自主地「□指」咬指头,因为
曾子事亲至诚,所以能「精感万里」。
老实弘毅的鲁钝
後人如康有为者,不信曾子能弘传孔子之道,原因是「参也鲁」(先进篇),曾子在孔子心
目中是个鲁钝不敏捷的弟子,鲁钝之人何以能「闻道」?还有人认为年纪轻轻的曾子「待
教不久」,跟随孔子学习不长,如何能知孔子说的一贯之道?曾子有否传孔子之道,後人
难以确证,不过从曾子的修持,或许可得到答案。
曾子一生执持「不忝尔所生」,不论何时何地,不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每日三省有加,天
天反省今日所做所为,对得起上司吗?对得起朋友吗?对得起学生吗?虽然资质不是敏捷
聪明,却能弘其心,毅其力,以行「仁」益众为己任,凭著坚忍毅力,老实行去,直到死
而後已。日用生活里,其功夫的精密程度,更令人叹服,曾子在大学谈到如何诚意时,说
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无论何时何地,曾子都想著周遭有十个人在监视
著,心情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意岂敢不诚?独处怎敢不慎?这样用功一
生,何愁不能「意诚」?意诚不虚了,算是何等境界?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
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阙里遗音不绝
孔子过世时,曾子年仅二十七岁,却是继续孔子点亮大道明灯的不二人选,康有为论语注
云:
「当时同门诸贤,或传教异国,或为卿相大夫。颜子、伯牛、子路、宰我早卒,子贡居卫
、子张居楚、子夏居西河、子游居吴、灭明游楚。其居洙、泗故乡,因圣人之遗教,收吾
党之狂简,嗣阙里之遗音,终身讲学,老寿九十,惟有曾子,故弟子最多。在孔门灵光独
岿,然最为耆宿,後学慕其盛名,以为孔子大宗,遂皆归之。齐、鲁之间,学者多出其门
,故後学独称『曾子』。」
这段话有两个重点,一者,孔子殁後,众弟子有的已经作古,有的从政为官,有的离开鲁
国,只有曾子留在阙里,继续孔子遗音,终身讲学。再者,曾子寿高,跟随他学习的弟子
,自然比孔门其他弟子多。这些客观因素,使曾子拥有其他弟子不能比拟的条件,而最重
要的还是曾子依孔子之道,弘其心,毅其力,执持孝道,老实行去,终能领悟孔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论语一经,未见曾子请问孔子的经文,却有十四章经文出自曾子之口,数量
之多仅次於孔子,这也透露出曾子在孔门的地位及影响。
不孝鸟不敢来
据曲阜县志记载,曾子居「鲁『高门』外,枭不入郭」,曾子住在鲁国曲阜城南「高门」
外的时候,枭鸟不敢飞进曾子居住的城郭。枭鸟生下来由母枭□养,待百日羽翼长成後,
随母枭觅食,枭鸟竟将母枭吃了,然後飞往他方,故许慎在说文以「不孝鸟」解释「枭」
字。想来是曾子的精诚孝心,德风一方,使得一家孝一国兴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感动天
地,连不孝鸟也羞於飞临吧!
注:阙里是孔子在曲阜的故居。明朝弘治十七年,阙里孔庙大修竣工,殿堂庑房焕然一新
。当时吏部尚书李东阳奉命至曲阜祭告孔庙。期间,他与其他官员共同议定撰修一部《阙
里志》,参考第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提供的大量文献资料。该志书共计十三卷,详细记
述了孔子一生的活动、阙里庙制、历代皇帝的封赐、祭孔礼乐等内容,是一部较为完整的
孔氏家族史。
教书种阴德 企 西
宋朝的李之彦在他所著的东谷随笔中有一段记载:
我曾听长辈说过: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参加国家考试,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在京城等待放榜;没事去庙里走
走,看到庙中走廊有看相的人,就向相士请教自己的前途。
相士说:「先生您的骨像清寒穷苦,所以即使您才气一如班固、司马迁,文章好得像韩愈
、柳宗元,也是无法上榜。」
读书人不相信,後来榜单揭晓,果然榜上无名。於是他就又去向这位相士请教说:「我这
辈子的命运会怎样?」
相士说:「以先生您的骨像来看,我怎麽好乱下结论?但是您与其在考试功名上用心,不
如想办法种大阴德,或许就可以扭转命运。」
回去的路上,读书人心里想:「我又穷又没有资源,哪里有能力做帮助别人、有利众生的
事呢?那我又怎麽积得了阴德呢?」
过一阵子他又想:「我平时常借住人家家里,见到一般人所聘请的老师多半是误人子弟。
从今天开始,我就只留心於教导学生,用这个方法来积阴德。」
过了三年,又到了国家考试的日子,读书人再度应考,又去庙中走走,结果那位相士还在
老地方。彼此才刚作揖完,相士就说:「先生您风采气色明朗焕发,一定飞黄腾达!」
读书人说:「我刚参加完考试,在等放榜。」
相士说:「一定高中,不用怀疑!」
放榜後,果然如相士所言。读书人去庙中向相士道谢,说:「为什麽您上次那麽断然的拒
绝我,这次却这麽确定地给我肯定的答案呢?」
相士说:「抱歉!在下对您没什麽印象了。」
读书人就把经过讲述一遍。相士说:「先生您的相貌风骨全变了!慎重教导学生,不是阴
德是什麽呢?这应该就是上天对人无言的看相吧!」
精采的背後 瑜 扬
每当阅读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小说,或是看了一部精采绝伦的好戏,我们常常会对主角不
同凡响的生命体验心生向往。或是一段冒险,或是一段奇遇,每一个段落、场景,似乎都
比我们「白开水」式的生活要引人入胜得多。然而,精采的背後,往往是以无数的波折和
眼泪作陪衬的,倘若这一切在自己的人生中变成真实,我们是否还引颈期盼这样「惊涛骇
浪」的情节呢?
宋代文豪苏东坡,他超拔的才气,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赏和推崇,关於他的传说和轶事,更
是多得不胜枚举。在口耳相传下,很多人都在他身上贴上了「豪放不羁」、「潇□不群」
的标签,以为他精采的一生,便是由无数和僧人、文士的机锋对话所串连而成。殊不知,
他如雷贯耳的文名,和天赋异禀的聪明才智,其实为他带来了坎坷的一生。他的文章所散
发的显耀光芒,常令许多无法望其项背的人觉得刺眼,不断的排挤和诬陷,使东坡的仕途
几乎都在贬谪中度过。家人随著他东奔西走、吃苦受累,使他不由得在「洗儿」诗中深深
慨叹:「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出众的才华有何用?只是带来一连串的苦
难。东坡只盼望自己的小孩平平庸庸,因为平凡愚鲁,或许还能一路平步青云,成为人人
仰望的王宫大臣呢!我们若把东坡的一生看成一出戏,它的确是起伏摆□、高潮迭起,但
是在我们为当中的某些情节而入迷的时候,可知道动人的故事背後,可能夹带著许多不堪
负荷的磨难和艰辛?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把一些人的功成名就看得太过容易,只著迷於众人给他的掌声,而
不懂得深刻去体会他在困厄中抗争、搏斗的辛酸血泪。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时,我们往
往只会惊叹於它的璀璨耀眼,却不知道它夺目的光华,其实来自於烈焰的灼烧。所以,面
对别人的「丰功伟业」,不必为自己的一文不名感到自卑,因为将生命历程两相对照,有时
候没没无闻的小人物,反而比经历大风大浪的名人要来得平安、幸福。倘若,看待他人波
澜壮阔的一生,而有「大丈夫当如是」的壮志豪情,就得先有心理准备,因为想要鹤立鸡
群、独领风骚,就非得有担重担、受劳苦的过人毅力和勇气不可。精采的故事不会只有平
铺直述,一定经过谋篇布局、锻字□句。故事如此,人生亦然。
想要品尝生命的甘美,应该先学习领纳平淡的滋味,并在有机会吞□苦涩的汁液时,不颦
蹙眉间,随时保持跃跃欲试的心情。东坡从没有刻意要强出头,只是随遇而安地去接受境
遇迁变所带来的考验,并在身心交煎的时候,不放弃提升、超越自己。於是,苦痛造就了
他一篇篇的千古佳作,也造就了他不凡的一生。所以,当厄运将我们逼到死胡同的时候,
除了流泪以外,也别忘了,站立的地方,可能正是一则精采故事的开始。
董遇经验 养 光
报载一位就读国小的孩子,苦於学校推动的读经功课,常常是边背边哭,声泪俱下,父母
十分不忍,便以孩子读的经典「大人都不懂」为由,反映给校方,请学校检讨读经的存废
。几天下来,该不该让孩子读「不懂」的经典,在报纸上的民意论坛,众说纷纭。现在国
小的国语课本,编者力求国小孩子能「懂」,孩子学习之後也的确会认会写许多单字,至
於内容情境可就贫乏了。而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的经典,孩子要不要熟诵呢?董遇的经验
,可作参考。
根据魏略记载,汉朝末年,有一位董遇,字季直,个性质□,不善言语。当京城关中扰乱
不安时,董遇和哥哥董季中依靠一位段煨将军。後来各地闹饥荒,董遇兄弟就以采野生的
稻子买卖度日。平时为生活挣扎的日子里,董遇都挟带著经书,一有空□就拿出经典来读
诵。哥哥取笑他,董遇也不改变这读经的习惯。
日久天长,董遇的学养深得时人的尊敬,有许多人想跟著他学经典。董遇并不为人讲解经
典,却叫人「必当先读百遍」,他说:「读书百遍,而义自现。」一段经文,读上百遍之
後,蕴藏在文字里的意义,自会显现出来。
想学的人抱怨说:「苦渴无日!」苦於渴求,却没时间。董遇要人善用「三馀」来学习。
人问:「『三馀』是什麽意思?」董遇说:「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
之馀也。」
春耕、夏耘、秋收之後,冬天就是一年剩馀的空□。一天忙碌完,夜幕低垂时就是一天的
空□。晴天要做各种活,阴雨天便是四时的空□。这冬季、夜晚、阴雨天「三馀」,正是
用功时节。
董遇如是学,获得什麽成就?在经世济民上,当时郡县以「孝廉」推举他进入朝廷,陪侍
汉献帝,早晚为天子讲解经典。曹魏时,董遇当过郡守及主管钱粮的大司农,曾给曹操多
次谏言。在学术研究上,董遇善治老子,作训诂注解;後来则治春秋左传及周易,有左氏
经传章句、周易章句留传於世。
经典古籍,不厌其烦遍遍熟读,含藏在心,虽然一时之间不懂其中妙义,却已存进深思的
底本,番番涵泳番番新,自能品味出经典的好处妙用。
真 善 美 慧 文
除非你愿意,否则没有人可以教育你;
打开阮心窗,因为美好的未来等著我。
孩子们:
古人说:「记问之学必肤」,如果读书只是停留在休□、考试,无法为自己的生命加温,
那麽就像一个人徒有一层薄薄的毛皮,却无丰腴的骨肉撑起躯壳,那实在是不成一个人样
,因此能够将所学所知应用在日常生活,才是真学问。
仔细想想:从生命的第一本书,求学的第一个老师算起,我们吸收了无数的前人智慧、生
活哲学,如果真能学以致用,今天的我应该会是个什麽样?为什麽如今我们仍然牢骚满腹
、烦恼多如牛毛呢?听听以下的故事,或许你就心里有数:
有个孩子正为武侠小说的情节十分著迷,有一天他兴致勃勃的跑去问爸爸:「您见过那种
刀枪不入的天蚕丝吗?」父亲笑道:「天蚕丝我倒是没见过,但是的确有一种野蚕,它终
身活在树上,也和一般的蚕宝宝一样会吐丝结茧,将自己紧紧地包起来,躲在蚕茧里静静
的等候蜕变成为蚕蛾。和一般蚕宝宝不同的是,这种野蚕吐出来的丝所结成的茧异常的坚
固,就算用最锐利的钢剪也无法将它破坏,或许这就是作家笔下的天蚕丝吧!」儿子疑惑
的问道:「既然蚕丝那麽坚韧,蚕蛾又怎麽能够出来呢?」父亲答道:「在蚕蛾的身体里
面藏著一滴特殊的液体,等时候一到,它就将那滴液体吐出来,液体所到之处蚕茧立刻破裂
,让它得以破茧而出,这是大自然奥妙。人心也是一样的,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
何人可以教育你啊!」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生命之门或许就在你开启的那一瞬间,得以登堂入室,一切美梦都能
成真。举目望去,大地春意盎然,你是否愿意吐出那一滴神奇的汁液,让自己挣脱桎梏,
翱翔在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立下新春三愿:
第一、愿真心做好每一件事:通常事情的不顺利并不是我们能力不足,而是没有全力以赴
。人总有惰性,会找千百个理由解释自己所犯的错误,那将会使问题快速膨胀,直到无法
挽回的地步,真心做好每一件小事,长久累积下来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总裁狮子心这本
书中的严长寿先生,从饭店业找到了人生的舞台,他的起始点就在管理好所有的餐盘,这
麽一件人人忽视的碗筷哲学,造就了严先生的饭店王国,你还能把洗碗当成是芝麻小事吗
?其他像□扫应对、家居管理、念佛拜佛,甚至上的每一堂课,写的每一个字,都不轻易
马虎,这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请记住:「小事不做,大事难成」啊!
第二、愿激发善意的种子:每天在我们的八识田里,总会落下无数的种子,它的善恶正反
映了自己内在心灵的高下,面对挫折、横逆甚或他人的言语态度,如果能用「转念」的功
夫激发潜意识中的善意,化解掉不愉悦的念头,用一株株「善解」花朵妆扮烦躁的心田,
那麽我们的生活品质将更上层楼,所谓的修行才算有了著落。有个小孩因为做错事被妈妈
训了几句,他又习惯性的顶嘴,结果当然招来一阵痛骂,这个被骂惨的小孩十分气愤,便
夺门冲了出去,直跑到後山的山谷边,冲著山谷大叫:「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他
的叫声在几秒钟後便反弹回来,同样是一阵阵不绝於耳的:「我恨你……我恨你……我恨
你……。」从未见识过山谷回音的小孩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住了,一时之间忘了刚刚生
气这回事,连忙往家里急奔,还没进门便上气不接下气的告诉妈妈:「好可怕!山谷的对
面住著一个坏小孩,他一直对我说:我恨你!」充满智慧的妈妈问清楚事情的原委後,轻
轻抱著他的孩子,柔声道:「我不知道那个孩子究竟是不是坏小孩,不过我建议你去试试
看,对著山谷高声大喊:我爱你,然後看看他有什麽反应。」孩子想了一会儿,便来到後
山照著妈妈教导的方法做,果然不到一秒钟,无数的「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送回
到小孩的耳边,这个孩子露出微笑,满心欢喜的说:「山谷对面的那个小孩,此刻已经变
成好孩子了!」如斯响,如斯应,用在人我之间一点也没错。
第三、愿储存美好的感动:俯拾身边的种种,不难发现美好的事物竟是这麽的多:飞花落
叶、夕阳西沉、师长的叮咛、父母的爱语……,不管耳听目视,甚或一本好书、一句好话
的悸动,我们都应该十分珍惜,感恩地存在心头,有了这些美好的营养,我们的生命才得
以快乐茁壮。千万不要去收集那些肮脏污秽的镜头,不要倾听那淫邪欺罔的短暂快活,因
为那种污染一旦深入人心,就算用再大的气力也无法清除,你怎能不慎呢?
孩子们:知识之所以是一种力量,是因为它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的待人处世、
思考办事更臻完备。真学问会让人生更趋近於真、善、美的境界,当然最重要的临门一脚
还是在於你 —— 「除非你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人可以教育你」,祝福你这三个愿望
都能一一实现。
论语简说(四十) 子 圆
八 佾 第 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己家庙的庭院,使用天子的八佾舞,来祭祀祖先。这种重大的违
礼事情,尚忍心去做。那还有什麽不好的事情,能忍下而不做呢?」
「孔子谓季氏」,季氏是鲁国三家之一,把持鲁国的政权。周朝刚开国时,不久周武王就
去世,儿子成王还小,就由叔叔周公辅政。当时很多人谣传说周公不怀好心,欺负年幼的
成王。等到成王长大後,周公将政权归还成王,大家才了解周公真心为国为民的心志。成
王为了感念周公的恩德,一般的赏赐都无以为报,就把祭祀天子的八佾舞赐给周公的儿子
伯禽,让他用来祭祀周公。
後来鲁国的後代就沿用八佾舞,来祭祀鲁国历代的祖先。其实祭周公用天子礼,是成王所
赐之外,其馀的君主就不可以再使用,否则就是非分僭礼。尤其传到鲁桓公时,正式接位
的鲁君却失去了政权,反而被桓公的庶子仲、叔、季三家,把持政权。传到後代变本加厉
,三家更僭用天子礼,在自己家庙前举行祭祀,真是无礼到了极点!
「八佾舞於庭」,八佾舞是由八列八行组成的舞蹈,每列八个人,每行也八个人,总共六
十四人,周天子祭祀历代祖先才可以使用。诸侯使用六佾舞,大夫四佾舞,士就只有二佾
舞,绝对不可以紊乱的!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礼节规□一切秩序,如果忍心违礼,最後必然肆无忌惮,敢
狠心做出各种犯上作乱的事,後来鲁国的动□不安,就是根源於三家无礼!
春秋时鲁国人黔娄,生活非常贫苦,是有名的大穷人。齐国及鲁国的君王知道他有学问,
就相继请他出仕为官,他都婉拒了。黔娄去世时,身上盖的被子不够长,盖了头就露了脚
,遮了脚便露了头。旁边的人就建议他的太太,把被子斜盖就行了。黔娄的太太却说:「
先生一生贤名,在於守住本分,不汲汲於名利,现在如果斜盖入殓,就污□了他高尚的品
格。」後来就依著夫人的意思,被子端端正正地盖著入殓,宁可「正而不足」,不愿「斜
而有馀」。
「敦伦尽分」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真正的学问要从五伦中来。能够厚待五伦,凡事依礼尊
重别人,时时检点自己行为是否尽分,这样才能成就利人利己的真学问,打开社会温馨祥
和的局面!
尊 师 治 烦
「噫!先生何可责备哉?盖读书一事,要涵育薰陶,俟其自化,不可欲速。但可责子弟之
不率教,不可责先生之不善教。但自愧主人之不诚,不可责先生之不诚,子弟自然成器矣
。切勿归罪先生,使先生笑我午出头也。」 (陆陇其 治嘉格言)
对老师怎能责全求备呢?子弟读书,经过一段时日的涵养薰陶,只要耐心等待,子弟的气
质自然有变化,学习是没法速成的。只可责怪自己的子弟不受教,不能苛求老师不善教学
。家长自问:自己对老师是否真心诚意了?不要一味责怪老师是否真心教学。家长能自我
反省,子弟自成大器。千万不能将子弟不成材的责任,一股脑儿归罪於老师,不然会让老
师笑成是「牛」一般顽固的人。
智者高风
智者大师出家三十年间,只穿一件衲衣,冬夏不曾脱下。有人供养,一果一缕,都施给大
众。凡弘法讲经,没有章节注疏,辩才无碍,契理符文。遇特别机缘,便亲自著述,如为
晋王著净名义疏二十八卷,为毛喜著六妙门,为兄陈针著小止观,为学徒著觉意三昧、法
华三昧行仪各一卷、法界次第三卷。(见天台九祖传)
谁真幸福
爱因斯坦对加洲理工学院学生讲话,说:「一个不很开化的印第安人,他的经验是否不如
通常的文明人那样丰富和幸福?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麽喜欢扮『印第
安人』玩,这是值得深思的。」(摘自「要使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成为祸害」)
康成文婢
汉儒郑康成家婢女皆读书,有一婢触怒康成,被罚跪在泥地上。另一婢嘲笑说:「胡为乎
泥中(你怎麽会落到泥塘里)?」跪婢回答:「薄言往□,逢彼之怒(一句话说错,惹恼
了他)。」二人都引用诗经语句,适被康成听见,不觉怒气全消,饶恕了犯错的婢女。後
来称人家婢女常用「康成文婢」。
不敢害人
雪公云,吾所学杂,曾学内经,学此须懂易及礼记月令等,否则不能讲。吾无学问,吾讲
内经,怕害人,吾勉强答应,实不够资格教。答应之後,作难大矣,找若干参考书,皆有
作表,不敢害人,故用心。
端庄茂丽 法度森严 ——「马少敏墓志并盖」
全称【齐故员外郎马君墓志铭】,隋仁寿四年(604)正月刻。隶书,十七行,行十七字。
隋代书法,具有对法度的追求充分自觉的特徵,【马少敏墓志】便是这一类的作品。此志
取法於方正秀丽的汉碑风格,但已经完全脱离汉碑的面目。其结体方正,多为长方形或正
方形,明显受到楷书的影响。用笔圆浑厚重,同时揉入了篆书和楷书的笔意。而这种揉合
已能和谐而不生硬,表现出经过隶楷转变过渡时期以後的成熟,同时也反映出注重法度的
审美观已经形成。
●寄东辑
画珐琅莲花盖碗 —清 康熙
「画珐琅」技法发明於十五世纪中叶欧洲地区,到了十六世纪最为发达,是用珐琅直接画
在金属胎上,经过烧制显色,而富有绘画趣味的工艺技法。随著东西贸易逐渐频繁,康熙
廿三年後开放海禁,大量西洋工艺品涌入,康熙帝於□暇之馀,对此类工艺品爱不释手,
中国便开始设厂研制。到了康熙三十年间,画珐琅技法已试烧成功,到了晚期技术已臻完
美,奠定十八世纪画珐琅工艺辉煌成就的基石。
此碗即康熙年间画珐琅制品,重重花瓣装饰碗身,不仅瓣纹细致,匠师更随著花瓣做出凹
凸质感,显得立体而真实。碗盖边缘除了圈围著荷叶图案外,再层层叠画花瓣及多子莲蓬
。通体色泽鲜明,好似刚刚盛开之红莲,祥和而富贵。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修改: 05/08/28 15:17:52 <218.162.6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