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34期
#1
美雪
难逃镜前影  鞭鼓生

印祖云:「近世杀劫之惨,千古未闻。况复水火、疾疫、风吹、地震、旱潦等灾,不时见
告。总因杀业以为缘起,致令世道人心愈趋愈下。由是天灾人祸,相继而兴。如立镜前,
不能逃影。」这虽是祖师在五十多年前,所发出的警语,对照近况,「天灾人祸,相继而
兴」如出一辙。

在那曾是文明古国的伊拉克,无情的战火才刚止息,跨洲越洋捉拿海珊的行动,却还方兴
未艾。而非典型肺炎 —— Sars的病毒,竟悄悄地在有华人的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台湾民
众面对摸不清的疫敌,「害怕被病毒感染」、「害怕无药可医」、「害怕因此毙命」……
很原始的「害怕死亡」念头,跟Sars纠结在一起,因而泛演开一连串抗争、围堵、扬言跳
楼……的脱序行为,而生气、抱怨、恐慌、忧郁……的负面情绪竟如怒涛排壑,滚滚而来
。

面对这相继而兴的人祸天灾,我们该如何呢?

印祖又云:「天下不治,匹夫有责。使人人各秉诚心,各尽孝道,各行慈善,衿孤恤寡,
救难怜贫,戒杀放生,□素念佛。则人以善感,天以福应。自然雨顺风调,民康物阜,
决不至常降水旱瘟蝗,风吹地震等灾。」祖师慈悲地告诉我们:「人以善感,天以福应。
」若以生气恼怒、怨天尤人等恶法,想消弥天灾人祸的恶果,岂不等於缘木求鱼?

我们要深信「慈善相感」的因果道理。在生活中勇於实践慈悲,我们具有的「慈悲力」是
无限的,绝不会因只具有固定分量,一旦用完,就再没有多馀的了。慈悲会愈发愈多,所
带动的回响也愈大。这心法的体证,应该有助於冷却我们沸腾的负面情绪,勇敢地面对瘟
疫。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唯有先断恶因。吾等佛徒,既畏共
业共感,则宜常修善因,以慈悲愿力,化贪狠暴戾,纵是不能挽救大局,也还能求共中不
共,正本清源就在这□。

昔为东掖垣中客
今作西方社里人
手把杨枝临水坐
闲思往事似前身
      (东林寺临水坐 白乐天)

当年在朝为官曾是中书省的过客,今日却在这东林寺作了西方莲社里的修行人。手中拿著
杨枝,临著水边而坐,静下心来想起那前尘往事,竟像是前辈子发生的事情一般,真令人
唏嘘不已。

读易散记:同人六爻 自 明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後笑。大师克相遇。

虞仲翔注:「应在二,巽为号啕,乾为先,故先号啕。师震在下,故後笑。震为笑也。乾
为大,同人反师,故大师。二至五体□,遇也,故相遇。」

据李氏疏以及惠氏易述解释。九五相应在六二。二至四是互体巽,旁通师震。震为雷,巽
为风,雷风同声。震阳声,为笑言。巽阴声,为号啕。故巽为号啕。巽在乾家,乾阳主倡
,为先。震彖传说:「後有则也。」故震为後。又阳声为笑,同人旁通师,师震在下,故
後笑。乾彖传说:「大哉乾元。」故曰乾为大。与师旁通,故同人反师为大师。二至五体
为天风□。□彖传说:「□,遇也。」故相遇。李氏又说:「案:体互巽在先,故先号啕
。通师震在後,故後笑。旁通则大师相遇矣。三与上敌,四欲攻初。是在同人家而异德者也
。崔氏所云,九三九四不言同人。是已。故五用师克去三四,则五与二应。故相遇也。五遇
二,则天下之志通矣。」

象传说:「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侯果注:「乾德中直,不私于物,欲天下大同,方始同二矣。三四失义,而近据之,未获
同心,故先号啕也。时须同好,寇阻其途。以言相克,然後始相遇,故笑也。」九家易曰
:「乾为言。」

据李氏疏说。九五居上卦之中,而又体乾。九家易说卦传:「乾为直。」故云:「乾德中
直。」中直,则不私于物,而欲天下大同。五与二相应,故始同二。三敌四攻,所处失义
,而近据之,三四两爻,不言同人。所以未获同心,而先号啕。二五为正应,故云时须同
好。三四异德,故云寇阻其途。系辞上传解释此爻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二五
同心,其言相合,故云以言相克。三四既克,然後五与二相遇,故笑。九家易说卦传,有
「乾为言」之文。乾初息为震,再息为兑。震声。兑口。故乾为言。

孔氏正义:「同人之先,以中直者,解先号啕之意。以其用中正刚直之道,物所未从,故
先号啕也。象略号啕之字,故直云,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者,释相遇之义
,所以必用大师,力能相遇也。以其用大师与三四相伐,而得克胜,乃与二相遇,故言相
克也。」

九五以中直之德,克服所有阻碍,得与六二相应,由此步入世界大同之境。系辞上传解释
此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就上下两卦而言,二五皆是人位
,故称二人。二人之心,同为中直。中是中道,而无偏私。直是正直,而无回邪。无私无
邪,不仅是二五所同之心,实为人人同有的良心。如此良心源於太极,但因人人蔽於世俗
习气,虽同具有而不自知。虽不自知,亦不丧失。一旦由圣贤到世间来启发,使人自知有
这大同之心,人皆可以为尧舜,到天下大同之境自可实现。

上九。同人于郊。?悔。

虞仲翔注:「乾为郊,失位,?应。与乾上九同义,当有悔。同心之家,故?悔。」

八卦二十四方位,乾位在西北之郊,故说乾为郊。以九居上,九为阳爻,上为阴位,故失
位。与九三非阴阳相应,而是敌应,故?应。九三阳刚,是为敌刚。既失位,又?应,故与
乾上九同义。乾上九亢龙有悔。与乾上九同义,故宜有悔。变之正,与九三阴阳相应,故
在同心之家?悔。以上据李疏解释。惠徵君亦说:「虞氏谓与乾上九同义,当有悔也。变而
体坎,三得应上,利涉大川,在同心之家,故?悔也。」变而体坎,是指九四亦因失位,已
变为阴,今上九变正而为阴,则上体成坎。

张编修解释:「天下志已通,上必变正,坎为悔,故当有悔。同心之家,体家人,未变,
故?悔。」张氏之意,坎为悔,九四已变,上变体坎,则有悔。今以九四已变,而上九未变
,上体只变为巽,未变为坎。卦由天火同人变为风火家人。故?悔。此与惠氏李氏之说不同
。可以并存参考。

象传说:「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王辅嗣注:「郊者,外之极也。处同人之时,最在於外,不获同志,而远於内争。故虽悔
吝,亦未得其志。」

孔氏正义:「以远内争,故?悔吝。以在外郊,故未得志也。」

侯果注:「独处于外,同人于郊也。不与内争,?悔吝也。同人之时,唯同于郊,志未得也
。」

李氏纂疏:「上处外卦之外,故曰同人于郊。三正,上不正,故不与内争。不争,故?悔吝
。同人之时。初?悔。四吉。二虽吝、而五相遇。唯三伏戎,与上敌刚。而远在外,故云唯
同于郊。三伏坎,为志,与上不相得,故曰志未得也。」

惠徵君说:「坎为志。上失位,不与三同志,故志未得也。」

以上各注,皆说上九失位,而未变正,不得与九三相应,只是独处外郊,所以志未得。若
依虞氏说卦之例,失位之爻应当变正,则上九变,而应九三,便得其志。天下为公,世界
大同,是圣人志求实现之境。象传说志未得,是勉人未得而求得之意。学此爻者可以省之
。
□学佛必备 省庵大师

魔事之来,其由有三:一者教理未明,二者不遇善友,三者自不觉察。
学佛如行千里远路,「经教」就是地图,「善友」如同向导,「觉察心」就好比晓得前头
的路是通或不通。三样齐备了,学佛就可免於错误!

唯识三十颂研究(九十四) 智  果

○释三性不成难—— 圆成实性

※前 言

上来已释第二十一首颂之初二句「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讫,今当续说後二句「圆成
实於彼,常远离前性」,此即释「圆成实性」也。

(寅)释圆成实性

一、句解颂文

二、广解颂文

(一)先解初句—「圆成实於彼」

◎初解「圆成实」

论卷八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
,简自、共相、虚空、我等。」

上文中,「体」之一字,贯通三处,论文影略故(影略者,说明相关之法时,在文字上常
有省略,而由他处补充之),即「体」之一字,应三读之,谓体遍、体常、体非虚谬。意
即「圆成实性」者,乃依二空门所显之真如体,以其具有圆满、成就、诸法实性三义故,
名「圆成实」。

(1)圆满 —— 显示真如体遍一切处,无处无故,此即是圆满义。简「自相」者,色心等
一切诸法自相,唯局法体,各各差别,不通於馀,以非圆满故简之。

(2)成就 —— 显示真如体,常住不变,不生不灭,此即是成就义。简「共相」者,诸法
无常、空、无我等,虽遍诸法,然而其体非是实有,非有实体,贯通诸法,唯有「观心」
(能缘行解,谓之「观心」,即心识之了别作用也),虽遍而非常住成就故简之。

(3)诸法实性 —— 显示真如体实有,非虚非谬。「非虚」简异「虚空」,「非谬」简异
「神我」等。(等卫世师之「大有」、「和合」;僧□之「自性」)

按1、「虚空者」,乃指古印度外道口力论师主张「虚空」为万物之生因,谓宇宙生成最初
为虚空,由虚空生风,由风生火,由火生暖,由暖生水,由水冻结作地,由地生种种药草
,种种药草生五谷生命,其後还没虚空。 

2、「神我」者,或单称为「我」,指个人之精神本体,乃古印度外道数论学派所立二十五
谛之第二十五,彼执「神我」为常住独存、受用诸法之实体也。

唯识心要卷八云:「『虚空』,因色显发,对有质碍而得其名;『我』非实有自性,依五
取蕴(有漏五蕴)施设假名,故皆虚谬。」

唯依二空门所显之真如体,具此三义,故名「圆成实」。

问:若尔,「净分依他」,体非常遍,何以前曾云彼亦是「圆成实」摄耶?(即约「漏无
漏门」言,净分依他,如四智菩提、十力、无畏等,以是「无漏有为」故,能称性故,复
可名「圆成实」,此义云何?)

答:「无漏有为」亦具三义:

(1)离倒 —— 远离虚妄颠倒,体非染故,此即是「实」义。
   (2)究竟 —— 诸无漏法,体是无漏,能断诸染,至极究竟故,此即是「成」义。(
若诸有漏法、加行善《谓於三藏教,要用功力,所生之善心也》等,则不能断惑,非究竟
故。)
   □(3)胜用周遍 —— 能遍断诸染、遍缘诸境、遍缘真如,此即是「圆」义。

述记第九本云:「由具三义,与真如同,故净依他,亦得称为圆成实性。」

故新翻辩中边论卷中(玄奘三藏译)云:

此圆成实,总有二种:

无为总摄「真如」、「涅盘」,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即无
漏智所行之正道,与「出世道」同义),於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即辩中边论设二
门解释「圆成实」:
   □(1)约常无常门释 —— 常住不变,为「圆成实」;无常生灭,为「依他起」。

(2)约漏无漏门释 —— 无漏有为,为「圆成实」;有漏有为,为「依他起」。虽净分依
他(无漏有为),亦属「圆成实」,然今颂中,唯说初「真如」名「圆成实」,非後「净
分依他」也,何以故?述记第九本云:「净分依他,一非所证,二非法性,故今颂中,说
初非後。」上来解「圆成实」已讫。

◎次解「於彼」

论卷八云:「於彼言,显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何以故?若「相即」者,则不应
言「彼此」;若「相离」者,则不应言「於彼」故。

又若「相即」者,则「真如」应有生灭,「依他」应「不生灭」;若「相离」者,则「真
如」应非彼「依他」之性,应离「依他」别有「如」性也。

总之:「於彼」二字,显示「圆成实」与「依他起」,不即不离。故辩中边论颂云:「此
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此虚妄分别心(依他起)之中,唯有二空所显之真如理体;於
彼二空所显之真如理体中,亦有此虚妄分别心(依他起)也。

上来广解初句颂文已讫。

(二)後解次句「常远离前性」

论卷八云:「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谓此「圆成
实」就在彼「依他起」诸法之上,於一切时恒无最初之「遍计所执」,二我既空(我法二
空也,即於有情个体之中并无常一主宰之实我存在,名为「我空」;由因缘所生之一切法
约真谛观之,并无实体存在,名为「法空」)依此空门所显之「真如」即为其自性也。

颂中「常远离」三字,乃是显示「遍计所执」之体相,全然虚妄不实!以於一切心、心所
之见相二分之上(「见分」名为「能取」,「相分」名为「所取」),虚妄执著我相、法
相,有无、一异、俱不俱等,所现之妄相,皆非暂时无,而是恒时无也。

问:既「常远离」言,恒无遍计所执,何以颂中更置「前」之一字,有何用意耶?

答:颂中置「前」之一字,乃显示「但空遍计、不空依他」也。何以故?要借「依他起」
破「遍计所执」故。故□祖百法直解云:「唯有远离遍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
本真本如之体」谓行者若欲体证本具之真如理体,其下手处,惟有以无漏智观照依他起诸
法,一一皆当体即空,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於一切时远离遍计所执之妄相,即能证得
圆成实之妙理,出离生死轮回之漩涡,契入涅盘寂静安乐之殿堂也!

问:已空遍计所执,颂文中更言「性」者,有何用意耶?

答:论卷八云:「『性』显二空,非圆成实,『真如』离有、离无性故。」谓「性」之一
字,乃是显示「圆成实」是「二空」所显之真如,而「二空」并非即是「圆成实」,何以
故?以「真如」乃离有相及无相所显之实性故。

若众生之病起於「空」,则立「真如」为「有性」(有之性,「有」为所由,「如体」方
显故)。

然众生之病多起於「有」,故立「真如」为「空性」(空之性,「空」为所由,「如体」
方显故)。

梵音「舜若多」,此云「空性」,乃「真如」之异名也。谓行者修空观,常远离我法二执
处,真如实体即跃然显现,此即依於空门而显此「真如」实体也,非谓「真如」之体为「
空」也(梵音「舜若」,此云「空」或「空无」、「非有」)。故颂文致「性」之一字,
深为有用也。

上来广解次句颂文已讫。

※结 语

论卷八云:「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谓由此
空理所显示之识及心所、一切相分等之「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即吾人本具之心
体也)即名为「圆成实性」。由此可知:「圆成实性」,如前之二性,亦不离心、心所法
(识)也。

上来释「圆成实性」不离识讫。

欺   佛  三  省

空自发愿,不如说行。欺诳众生,是名欺佛。 (摘自十住□婆沙论)

学佛修行,贵在能将圣言量内化,成为日常生活言语行动的指导原则。如果只是空有出三
界、了生死的愿,却没有踏实地依佛所说的修行方法躬身践履,那麽,对外不但是欺世盗
名的佛教徒,在佛门内也成了蒙蔽师尊的不肖弟子了。

大部分的人学佛,初发心总是非常猛利,常把大愿大行挂在嘴边,一副难行能行、难舍能
舍的气概。可是时日一久,热情降温後,「一天捕鱼,三天晒网」的习气便又复萌,到最
後,什麽「了生死」、「度众生」的志愿,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精进道业只有一时
的冲劲,而不能绵绵密密、细水长流地如实行去,那麽,即使和佛教沾了点边,也终究是
自欺欺人而已,无法获得实益。

所以,在菩提路上大跨步之前,让我们先学习「老实」,不弹高调、不卖弄玄虚,领受几
分教义,就在身口意上加以落实,这样,才是佛菩萨的好学生。

顺天知命

卫锦洲居士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印祖教诲他说
:
「居士虽有好善之资,未明儒佛至理。以故一遇逆境,便发狂乱耳。今谕之曰,世间最博
厚高明者,莫过天地日月。而日中则昃,月盈则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沧海变桑田,
桑田成沧海。

古今最道高德备者,莫过孔子。而且绝粮於陈,被围於匡。周游列国,卒无所遇。只有一
子,年□五十,即便死亡。幸有一孙,得绵世系。降此而下,颜渊短命,冉伯牛亦短命。
子夏丧明,左邱明亦丧明。屈原沈江。(屈原尽忠被谗,後以怀王被秦所留,不胜□愤,
而力无能,为五月五日,沈於汨罗江中。)子路作醢。(醢音海,肉酱也,子路仕卫,卫
蒯聩与其子辄争国,子路死於其难,遂被敌兵斩作肉酱。)

天地日月,犹不能令其常然不变。大圣大贤,亦不能令其有顺无逆。唯其乐天知命,故所
遇无不安乐也。而且千百世後,自天子以至庶人,无不景仰。以当时现境论之,似乎非福
。以道传後世论之,则福孰有过於此者。」(见与卫锦洲居士书)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四) 徐醒民  讲述 慧安、宜伦  整理

理一心念佛

其次,讲「理一心」念佛,这「理一心」就比较难解了。经文里有祖师注解的,就用比喻
的话,如「寂照双融」。讲到这个「理」,「理」就是「本性」。本性又是怎麽样的呢?
要怎麽样了解自己的本性呢?本性在那里呢?祖师就用「寂照」这两个字。「寂」,指的
是如如不动的真如本性,它是一种静态的。「照」是观照,就是由静态的本体发出的作用
。
虽然,「寂」是「体」,「照」是「用」,但这「寂」、「照」是双融的,是一体的。

这就是本性。虽然它是最安静的,但是要知道,这最安静的体,却是无所不在的。也就是
这部经里讲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没有一处不是在自己寂静的本体中,不单是台
湾,就是这个地球,也都涵盖在我们的本体里。别说整个地球,就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以至十方恒河沙数那麽多的世界,都包含在我们最寂静的本体之中。
既然本体是这样的话,那麽我们一念佛,「照」的作用就发出来了。如此一照,便知从是
西方,过十万亿佛土以外的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心中。理一心念佛,必须了解这个理。

心佛见泯

我们本有的性体就是「寂」;从心性起清静的念头时就是「照」。所起的净念,与这寂静
的本体是双融而不可分。讲表上这「寂照双融,心佛见泯」怎麽讲呢?「寂」的时候同时
就有「照」;「照」的时候同时就有「寂」;寂照同时,没有分开。

既然是同时,就融会一体,而「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这种能所分别的知见就泯除了。若
懂得这个理的时候,则「我念佛就跟念自己的心是一样的」,「念心也就跟念佛是一样的
」,心念、佛念的分别知见就不存在了。若有了分别知见,就没有办法明心见性,因为心
性是没有分别知见的,所以要将心与佛的分别知见消除掉,这就是「泯」。

无念而念

消除分别知见後就能「无念而念」。讲表上的无念而念,详说,还要加一句「念而无念」
。怎麽叫「无念而念」?就是「寂而常照」。「寂」是无念,虽然是无念,却又长时间有
「照」的作用,所以「寂而常照」就是「无念而念」。反过来讲,「照而常寂」。「照」
是有念,「寂」就是无念,所以「照而常寂」就是「念而无念」。

「无念而念」的「无念」是就寂然不动的本体而讲的。「念而无念」的「念」是就本体所
起「照」的作用而讲的。此念不同於凡夫的妄念。凡夫不觉而有无明,使其本体不起照的
作用,因此起念皆是虚妄,皆是乱动。此念既是由体而起照的作用,则和寂静的体是融会
的。所以,照的时候,是安静的,没有乱动,就是「照而常寂」。也就是不管你怎麽用,
都在大定之中,这就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这个「无念而念」就是「不动常住」啊!
那就入了「体」,就证了「真如本性」了!

由事而理

不过,讲的时候,虽然是事、理分开来讲,有事念,有理念,但用功夫的时候,不管是否
懂得这个理,通通要从「事」方面来念。这个理,说实在的,我们真是不懂,虽然祖师有
注解,我们只懂一点名相,真理实在是不懂。懂此理者,必定是大觉之人。

例如孔夫子,他是大菩萨再来的圣人,他就懂得这个理。当知这「寂照」二字就是孔夫子
讲的。孔夫子在周易系辞传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翻译经典、注解经
典的人,就借用这几个字来表示真如本性。孔子是东周时代的人,佛法尚未到中国来,他
就能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两句话,令人觉悟太极,也就是令人觉悟真如本性。足
见孔子明了此理。

净土学人了解寂照双融之义,虽未真正明理,但从事念,即通理念。□益祖师在阿弥陀经
要解里,解释持名念佛,就有事持与理持二种念法。所以只要我们老实执持名号,从事持
下手,一但功夫到了,理就通了。

念佛譬喻

下面的经文就讲念佛的比喻∶「譬如有人,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譬如有两个人,这两
个人中有一人专门在「忆」,「忆」就是想念。专心想念,无时或忘,这就叫「专忆」。
「一人专忘」,但是另外一个人并不想念,有时偶然想起,转眼就忘记了。要知道,这两
个人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关系,就谈不上「忆」,也谈不上「忘」了。现在就以代号作
比喻:比如甲、乙这两个人吧!甲这个人专门想念乙,而乙呢?就专门忘记,他就是不想
念甲。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如是二人,这甲乙二人,甲专忆,乙专忘,因此,
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这二句经文,昔日雪庐老人曾经列表解释。

甲他终日在那里想念乙。想就是因,有因则有果。因是什麽状况,经曰:「若逢不逢」。
甲专心想著想著,就有现象了。比如说我们想念某一个人,日夜都在想,或许夜里就梦见
了,或者是在白天,眼看花了,也遇见了,这就是想出来的现象。

现在把「若逢」这两个字分开讲,「若」是相似,「逢」是不期而遇。「若逢」—— 好像
遇见了,如同在做梦,又如在日间出现了幻影,并不是真的遇见。「若逢不逢」讲的是因
,是讲甲造的因。下面这一句「或见非见」是果。「或」是「或然」,讲的是事实。甲想
念乙,随时想见,或者是真见到了。「非见」又是指什麽呢?甲在远处望见乙,远远地向
乙打招呼,但乙专忘,不想念甲,未见到甲。甲有心,乙无心,以致当面错过。所以结果
还是「或见非见」。

若逢或见两句中的「逢、见」二字意义不同,「逢」是假想所现幻象,「见」是事实所见
其人。所以前句是因,後句是果。 (待续)

有佛的气分 吉  光

清代初年的续法大师,为明末莲池大师第五世法孙,他在杭州弘扬华严五十多年,著书二
十馀种,达六百馀卷。著作之多,可以比美於□益大师。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疏钞中,大师以念佛一门,摄尽世出世法,所谓:

(一)为五欲故,发心念佛,地狱界也。

(二)为名利故,发心念佛,饿鬼界也。

(三)为眷属故,发心念佛,畜生界也。

(四)为胜他故,发心念佛,修罗界也。

(五)畏恶道故,发心念佛,人法界也。

(六)求天乐故,发心念佛,天法界也。

(七)欣涅盘故,发心念佛,声闻界也。

(八)慕无生故,发心念佛,缘觉界也。

(九)欲度他故,发心念佛,菩萨界也。

(十)希成佛故,发心念佛,佛法界也。

续法大师告诫大众:「极闲者,除六时外,应当时刻念佛无间。半闲半忙者,应当营事已
毕,即便念佛。极忙者,应当忙□偷□,十念念佛。」如此才不空虚度日。尽此一生用功
,一日无有暂废,则自念佛心口,当必成佛心口。正如经中所说的:「行与佛同,受佛气
分,入如来种,亲为佛子。」

莲池馀馨之九—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一八四0 —— 一九五九),是民国以来中兴禅宗的一代高僧,也被誉为中
国禅宗史上最後一位押阵大将。他从十九岁出家到五十六岁开悟,其间均著重於潜修密养
,五十六岁之後,才开始兴办丛林,展开济世度生的工作。六十年间,行脚遍及天下,手
兴的大小梵刹数十,受教得益者不可胜数。老人家德高寿崇(一百二十岁往生),菩提道
上感人的事迹甚多,其年谱中载之甚详,意者可细细玩味。

虚老一生虽以复兴宗门为职志,然对净土念佛法门亦多所提倡,□将其重要开示整理如下
,愿净业行人能於其中获得法益,增进求生极乐、背尘合觉的信愿心:

参禅与念佛

虚老说:「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佛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
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後来诸大师依教分
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那一门都是入道妙
门,本没有高下的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
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
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
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
愍的事吗?」

禅净不二

虚老又说:「今天参禅的人,多不了解禅净不二的法门,每谤净土为小乘,这是错误的。
禅净工夫入门虽有不同,到家是一样的。一般人只知道赵州禅师说的:『念佛一声,漱口
三日』、『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的前面几句机锋话,就拿来作为经常反对念佛的根据,
这是误会的,要知道後面还有几句话。就是有人问赵州禅师:『你的师是谁?』赵州说:
『十方诸佛。』又问:『十方诸佛之师是谁?』赵州说:『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是
十方诸佛之师。今天参禅人不了解赵州禅师前面说的几句机锋话,同时又不了解赵州後面
说的几句话,参禅的人以赵州的话来谤念佛法门,真是冤枉了赵州,假使今天遇到了赵州
,一定要受到他的棒喝。各位佛弟子,请老老实实地从十方诸佛之师阿弥陀佛,至诚恳切
地念去吧!」

以西方净土为终身大事

虚老於一九五二年上海佛教界纪念印光大师生西十二周年的聚会中开示道:「无论修何种
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
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
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
岂不可悲?各位是印光老法师的弟子,今天纪念他,便是纪念他的真实行持。他脚踏实地
的真修,实足追踪古德。他体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深理,依之起修,得念佛三昧,
依之宏扬净土,利益众生,数十年如一日,不辞劳瘁,在今日确实没有。

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
,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工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

若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听人说参禅好,便废了念佛的工夫去参禅,听人说学教好,又废
参学教,学教不成,又去持咒。头头不了,账账不清,不怨自己信心不定,却说佛祖欺哄
众生,谤佛谤法,造无间业。因此,我劝大众要坚信净土法门的利益,随印光老法师学『
老实念佛』,立坚固志,发勇猛心,以西方净土为终身大事。」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中国佛教的传奇人物,在动乱频仍、佛法衰颓的时局中,金刚经讲义的
作者江味农老居士谓:「近代能真参实悟、行解相应,不愧为人天眼目者,惟虚云禅师足
以当之。」由前述虚老对於禅净二门的开示、见地可知,江老居士的赞叹实非虚言。

虚老一生虽於禅门下精进深入,得真实利益,但对人说法却总是契理契机,未有丝毫门户
见解。如其驻锡於南华寺时,就在禅堂外别立念佛堂,此即欲令不契禅学之人,也能一门
深入,专修净土。又老和尚在帮人受皈依时,其皈依帖的四围也加印许多小圈,并注明念
佛一千声则画一点,每圈以不同颜色涂之,就表示念佛千万。他曾对人说:「禅宗虽一超
直入,但非上根利智者不能修。末法众生障深慧浅,惟依持名念佛法门,得了生死,往生
极乐国土。初入手与禅是二,及其成功,二而不二。惟念佛须摄心观照,句句落堂;落堂
者,著实之谓也。句句落实,念念相应,久之自成一片,由事一心,而至理一心,能所双
忘,自他不二,与参禅有何差别?」

今日宣扬佛法者,有如此圆融的解脱知见之人,已鲜少听闻,不是闭门造车、自赞毁他,
便是偏离圣言、妄成一派。滔滔浊世中,还在生死轮回里迷茫、徘徊的吾人,该何去何从
呢?回头再看看虚云老和尚的一番恳切叮咛,浑沌的前程或能露出一线曙光。

见疾病人  藏  密

新闻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於三月十五日新公布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名称,在这之前称为
非典型肺炎。此事件开始於二00三年二月二十六日越南河内的一位美国商人发病就医,
後来送香港治疗後死亡。之後在香港、越南陆续出现非典型肺炎合并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
案例。至於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广东肺炎疫情是否具关联性尚未□清,目前为止怀疑是一
种尚未经证实之病毒感染引起。其特点为发生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较过去所知病毒、
细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因此取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卫生署新闻稿)

历史现场

「万历戊子,岁大疫,日毙千人。太守余公良枢,请公诣灵芝寺禳之,疾遂止。」(云栖莲
池大师塔铭 憨山德清撰)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四五月间,浙江一带因大旱不雨,引起瘟疫流行,杭州府城及附近之地
,每天有上千人死於瘟疫。杭州太守余良枢召集了全州医生急救,都无法遏制疫疠流行,
不但处处□陈,连医生都一个个倒了下去,令官府束手无策。就在满城哀号呻吟时,有人
献策:「只有请云栖寺的莲池大师,用念佛诵经来禳除灾凶了!」立刻有人附和:「是啊
!他曾以愿力驱虎、求雨,都能实现,那麽,以愿力禳疫,或许能救满城生灵呢?」

於是余良枢太守诚心诚意斋戒沐浴,恭请莲池大师移驾杭州灵芝寺,将一切苦境相陈。莲
池大师听说後,颔首道:「这是仁心仁术,心宏愿大,疫疠是可以禳除的,因为誓愿和修
行并作,在太守方面发誓愿,在我个人方面作修行,两种心力合而行之,自然可以成事!
」於是立刻搭盖法坛,以莲池大师为主坛,领导云栖、灵芝两寺法侣及许多善信,进行禳疫
□疠的法会。

法会举行不过片刻工夫,有人来报死而复苏的病人已有多起,一些辗转床笫奄奄一息的人
,忽然呕泻俱止。不数日而杭州府城疫疠全消,四境哭声俱息。

修学观点

活在劫浊时代,刀兵、□馑、瘟疫,交相侵袭,有人倒下去,有人昂首挺立活下来。在全
球共业笼罩下,自己如何营造一番清净别业,突围而出呢?

韩国禅门曹溪宗第七十五祖 —— 雪峰圆悟禅师还未开悟时,有一天,经过一个小村落,
一片死寂,见不到一个人。他打开一间屋门时,□面有五具□体放在地上,再打开另一家
的门时,室内有更多已经腐烂的□体放在地上。当他走在街道上,内心感到慌乱和恐惧,
只见一块牌子写著:「危险!这□有霍乱,如果珍惜你的生命,快离开此地。」他想:「
我已通晓佛陀经教,为何还会这麽害怕?我虽然明白万法无常,生和死都不离实相,对此
色身仍坚固执著。面对生死障碍,应何去何从?」

他决定遣散所有弟子,只留下一位侍者,整日打坐参禅,力参「驴事未去、马事到来,为
何?」公案,并立誓:「如果不能超脱生死,誓不离开此室。」感到昏沈时,就用锥子刺
自己的大腿。

一日,侍者外出化缘,遇到禅师的故旧知交。他得知禅师的近况後,叹道:「如果他只吃
饭、参禅,死後会轮回做牛。」

「何出此言?师父是一位大师,死後一定往生天界!」侍者不悦地说。

「你要说:『如果师父轮回做牛,会做没有鼻孔的牛。』」故旧说。

侍者返回寺院,将禅师故旧所言重述一番。禅师顿然开悟,写下一首偈:

忽闻人语无鼻孔,顿觉三千是我家。
六月燕岩山下路,野人无事太平歌。
佛与众生吾不识,年来宜作醉狂僧。
有时无事闲眺望,远山云外碧层层。
一点雪明等太虚,只因念起结生躯。
若能身心都放下,依旧情虚一物无。

禅师开悟後,便去参拜万华禅师,万华禅师传法给他,法名镜虚,意思是如虚空之镜。

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人们的心灵受到外境影响,相互猜疑,彼此指摘,如鼻孔被扣上了
「怨恨」和「惊恐」的牛环,被绑上牛绳子牵著走,拉著人们去造「惊恐」和「怨恨」的
业力,扯去那里便去那里,身心不得自由。面对漫无边际的病毒,除了做好防□措施之外
,应善用逆境,转成修行的增上缘,早日找回心灵里的无鼻孔牛。

修学佛法,当该有「素行合乎神明」的自信,平时一举一动对得起佛菩萨,现世自无长此
怪病的理由;万一不幸罹患了,那也是宿世业力所感。毕竟世间的事情往往非人力所能为
也,与其惊恐无助,不如持诵佛号、礼佛忏悔,藉此业消智朗,身安道隆。

万历十六年那场杭州灾疫,全赖缁素二众同心协力,短时间内就控制住疫情。现今也应以
悲愍之心同心协力防止病毒扩散,放下一切疑虑,勤服这一帖万病总持的阿伽陀药——
持念阿弥陀佛,一同虔心祝祷:「瘵劳瘟疫,痈疽蛊胀,恶疾萦缠,一切人伦,当愿早值
良医,获全性命。」(见莲池大师水陆仪轨补)

朱 如 一  吕富枝

朱如一,宋朝明州(今浙江省鄞县东)人,薛生的妻子,二十馀岁,就守持斋戒,穿著□
素的衣服,很虔诚地修持净土念佛法门。

朱如一曾经用黄色的绢布,请书法工整的人,书写一部法华经,然後自己再用青绿色的绒
线来刺绣。她的刺绣工夫,智巧绵密,经文字体,一笔一画,非常清晰显明。这样用心绣
了十年,一部法华经才告完成。在这十年当中,她一字一字唱念顶礼佛名,当她绣到化城
喻品时,针头连续绣出了几十粒舍利子,像粟米一般大。後来她又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
萨的圣像。

朱如一对法华经经文,一字一拜,拜了三遍,再拜经题八万四千拜。她学习读诵法华经,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一部法华经就会背诵了。後来她又阅读华严经、大般若经、楞严经及
圆觉经等大乘经典,都能通达其中的义理。

朱如一又用木版雕刻图像,劝人念阿弥陀佛。接受她布施图像的人,能够念满十万声佛号
,朱如一就替他们回向往生西方。受她感化而念佛的人,多达二十万。她在坟墓旁边,盖
了三间茅庐,其中一间房间供奉佛像,一间用来静坐,一间用来写经。服侍她的只有一个
婢女,主婢二人同甘共苦,一起修行。

宋光宗绍熙四年春天,她把嫁妆全部卖掉,用来做三天的无遮法会,斋供一千位比丘,大
家一同诵念阿弥陀佛圣号。又建造宝幢,将她所绣的法华经七个卷轴装在□面。并把参加
念佛胜会的人,名字都写上,然後送到罗 罗道场僧堂去供养。

到了十二月,朱如一现出小病,将要命终时,她起身盘腿端坐。她的丈夫薛生说:「我们
薛家,没有坐著往生这种规矩。」请她躺卧下来。朱如一於是右侧吉祥而卧,就安详而往
生了,世寿三十七岁。

「答净土四十八问」摘要 果  澄

答净土四十八问

作者:明代莲池大师
来源:续藏第一百零八册、云栖法汇

净土法门实为末法众生离苦得乐之宝筏,上根众生一闻便能即事契理,谛信不疑;而下智
众生,亦能一闻便从;唯中根众生,易生狐疑,志无定向。古德欲破此疑网者,如智者大
师著净土十疑论,维则禅师著净土或问等,苦口婆心,无奈众生病情加重,明朝莲池大师
乘德园居士代为设问,进而慈悲破斥世人对净土的错误见解,□罗归纳成「答净土四十八
问」一文。

答净土四十八问,全书文繁义丰,谨摘录与今人修净土有切身关系者,略述大意如下。

问:极乐世界莲华之荣枯,乃随此方念佛人之勤惰。然弥陀何不广开方便,移此华之荣枯
至行者前,以导人信之;若不尔者,岂彼佛不善权巧欤?(第二问)

答:贪名图利乃现在人之特性,而念佛往生乃隔世之因果。纵使莲华荣枯现於人前,而迷
者仍不觉耳!修行以净心为善,秽心为恶。心净则华荣,心秽则华枯,岂华之荣枯不现於
人前?况历代诸祖皆亲见弥陀圣像、极乐光景,谁言现世无徵验呢?

问:西方去此方十万亿佛土,虽非舟车人力之所及,何不以目犍连为本师,而修神足即可
往矣?(第五问)

答:目犍连虽能循声至一佛所,然欲回本土却不可得。此乃仗佛神通力,而非彼声闻力也
。今此界众生欲生极乐,实则为佛之不可思议摄受力,与己不可思议之愿力所致也。

问:世之求往生者,有人不想立刻往生,有人则急欲求往生,而自残性命,不知佛肯相救
否?(第七问)

答:智者修行净土,在生则自净其心,报尽则任缘而生。至於轻慢者,则贪恋世间不欲往
生;而愚痴者,虽急欲往生,遂自残身躯。如是之流,轻者著魔发狂,重者沈沦恶道。奈
何佛光虽普照,照不到以盆自覆的众生,而莫能救尔。

问:设人前生念佛勤笃,种下念佛善根,今生懈怠未能当生成就,待一期报尽,中阴若突
萌佛念,念得十念,能否往生?(第八问)

答:前生虽勤笃而植因,今世由於怠堕,故而失果。假使临终能念佛,此生或可生西。若
欲等待中阴萌念,难之又难!愿诸君早做准备。

问:若人念佛勇猛,而得一心不乱,後若修习其他宗门教法,倘使皆未能成就,临终得弥
陀接引否?设若念佛始勤中怠,甚至为恶,後来又悔改如初,临终往生为入下品亦或生边
地疑城?(第九问)

答:即念即佛,何非宗门?析空、体空、次第、一心而念,何非教下?如是往生固无疑惑
耳。恐心志不定,心挂於宗教二门,而无所成!学佛人若有过错,倘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往生位次难以设限,岂只是下品或是边地疑城?

问:居士一心念佛,或无他碍。然王臣军旅政要忙於国事,是否妨碍往生? (第十问)

答:通彻心性之人,如明镜照物,虽终日照而不觉劳苦,故日理万机而不繁;然执境之流
,即使是家缘,尚且感觉牵累。若能将国事与佛法打成一片,往生西方有何难事?

问:下品下生者,为夙缘成熟,然既夙缘所致,今世何以为恶?既为恶,临终十念,应顿
消罪业,直登上品,何以仍为下品?又生边地疑城者,未尝造恶,只是对净土一法稍疑耳
,何以不登九品之位呢?(第十一问)

答:凡人在世虽为恶,然听闻净土一法而不生疑惑者,此乃善根深厚缘故,因此得遇明师
,临终助成十念,遂证此品。念佛一声虽可消多劫罪业,然业海无边,故不能业尽情空,
遂而不能通彻心性之理及净土生因,是以虽能往生,然品位犹低。生边地疑城者,乃勤修
净业,心存疑情者所致。今人疑则不勤,勤则不疑,至於既疑且勤者,则少如凤毛麟角!

问:放生时,为畜生类诵咒念佛愿其往生,临终能否得愿?(第十二问)

答:业轻缘熟者乃得生,然业重缘疏者,只灭罪投生善趣。虽所放生之禽畜未必往生,然
放生诵念之人,必福不唐捐,来生必能度化之,如目犍连度化蜜蜂,足为明镜。

问∶观音、势至二大士,乃极乐储君,一称其名,必得感应;然极乐水鸟树林亦佛所化之
,则平素念之则不异念佛,何必直呼弥陀名号?(第十七问)

答∶提纲者则众目张,得遇千位宰辅,不若值遇一位明君,纵然庭下庄严无比,何如堂中
真主?今人欲摘叶者,则每失其根;一句洪名,罄而无尽!问∶何以念佛不见佛?果能使
念者皆见佛,何愁有阐提?(第十九问)答∶太阳虽日日当天,然面戴盆者则不觉,此何异
於念佛之人!良以众生心水不清,佛月不现前,此乃众生之咎,怎能怪佛!

问∶法藏比丘发四十八大愿,於今成佛十劫。今仍积极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似乎犹未
满愿,既未满愿,何得作佛?(第二十二问)

答∶法藏乃因地之人,而弥陀乃居果之位,犹带果行因。是以因地虽得愿,而心如未得,
故不住佛边,亦不同罗汉住涅盘边,此为真佛耳!

问∶若人专修西方,而临终兜率来迎;或誓取金台,反得银台;则誓取西方净土,反得东
方净土?(第二十四问)

答∶生净土乃以愿力居先,善力助之,岂漫修可成!誓取上上品,仅得其中,然终必如其
愿。若能纯用一心,坚诚发愿,生西必无疑,何必担心会生东方?

问∶「弥陀」有多名,具在经中,随取一名持之可否?(第二十五问)答∶如来名号确实很
多,但取众生偏熟者,唯「弥陀」之号普遍十方,但教人称念之。然「弥陀」乃梵语,「
无量寿」等为华语,实无差别。问∶念佛时应感十方佛来接引,何以独西方三圣来迎接?(
第三十问)

答∶诸佛虽能遍知念佛者,然赴机接引仍不乱,纵使感得诸佛现前,仍有主伴之分,弥陀
独显,化佛云从,此为专念而感应自符之因果法则。

问∶善财童子始参德云比丘,知有念佛法门。及南过百城,经五十四参而见弥陀。何以文
殊不直接使见弥陀,而周历百城?若准此,则今学人未参他方,便直取西方,恐太早了?(
第三十五问)

答∶此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之义。如此说来,善才先南参而後西
返,怎算是过迟而还?吾人往生然後遍游十方,又如何说是提早打算呢?

心德明可利天下 雪庐老人答

健康少病之道

问:如何学习佛法,能使身心健康,古人云山有玉石草木不凋,人有至道形貌不衰,又云
富润屋德润身,学佛之人,如多病衰颓,何能奋起精进,任重致远乎?因请指示健康少病
之道。

答:病弱固属秉赋与环境,然按佛理,亦与三世因果有关。明乎此,惟有至心忏悔,诸恶
莫作,以绝罪缘,众善奉行,以培福因,使其夙业,无缘不生,造而能转,此其一。进而
再深解佛理,应知「身见」,乃见惑之首,「我相」乃菩提之障,有此二者,不但为学佛
之碍,而於世法,终日恻恻戚戚,亦失宽和气象,心不旷达,何由健康,此其二。

法力胜业力

问:常见病重者,极愿代为祈祷求佛菩萨加被,令其消除病苦,并增正信,然又恐道力微
薄,未获感应反令众生疑惑佛菩萨之神力,不知平素修何法,存何心方遇事能得感应?

答:凡受病苦,皆属夙孽,已熟之果,虽发忏悔,事已嫌迟,况自不悔耶?他人代忏,乃
是忏者慈悲之心,自有功德,惟忏者得多分,被忏者得少分耳。然尚须被忏者信心生愧,
否则少分亦不感应也。凡属佛法,均有力量,不必分别。更应知佛法不可思议,业力亦不
可思议,法力胜业力,则业可消,业力胜法力,则业不消。(出自佛学问答通问篇)

小说中谈论语 三  学

镜花缘小说,清朝李汝珍作,全书共一百回。写唐朝武则天时,百花获天谴,降为才女,
百人会试一同上榜,以及秀才唐敖遨游海外,历经诸多异境而与诸女遭遇的故事。唐敖科
举落第,心情沈郁,随妻弟林之洋泛海出游,经舵工多九公向导,历观海外诸国异人异事
。书中的第十七回,唐敖来到了「黑齿国」,信步走到一间「女学塾」,遇上一位紫衣女
子,谈起有关中国经典的问题,其中有谈到论语几段章节,中肯有趣,摘录於下:

颜路请子之车

紫衣女子道:「婢子要请教的,并无深切奥妙,乃『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这句书,不
知怎讲?」

多九公笑道:「古今各家注解,言颜渊死,颜路因家贫不能置,要求孔子把车卖了,以便
买。都是这样说。才女有何见教?」

紫衣女子道:「先儒虽如此解,大贤可另有高见?」

多九公道:「据老夫之意,也不过如此,怎敢妄作聪明,乱发议论。」

紫衣女子道:「可惜婢子虽另有管见,恨未考据的确,原想质之高明,以释此疑,不意大
贤也是如此,这就不必谈了。」

唐敖道:「才女虽未考据精详,何不略将大概说说呢?」

紫衣女子道:「婢子向於此书前後大旨细细参详,颜路请车为,其中似有别的意思。若说
因贫不能买,自应求夫子资助,为何指名定要求卖孔子之车?难道他就料定孔子家中,除
车之外,就无他物可卖麽?即如今人求人资助,自有求助之话,岂有指名要他实物资助之
理!此世俗庸愚所不肯言,何况圣门贤者。及至夫子答他之话,言当日鲤死也是有棺无,
我不肯徒行,以为之。若照上文注解,又是卖车买之意。何以当日鲤死之时,孔子注意要
卖的在此一车;今日回死之际,颜路觊觎要卖的又在此一车?况非希世之宝,即使昂贵,
亦不过价倍於棺。颜路既能置棺,岂难置?且下章又有门人厚葬之说,何不即以厚葬之资
买,必定硬派孔子卖车,这是何意?若按『以为之』这个『为』字而论,倒像以车之木要
制为之意,其中并无买卖字义,若将『为』字为『买』,似有未协。但当年死者必要大夫
之车为,不知是何取义?婢子历考诸书,不得其说。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只好存疑
,以待能者。」

雪庐老人在世,讲解论语此章,对於古来「卖车买」的说法,觉得不合情理,曾引论语稽
一书,举出「卖车买有八不可解」,以示存疑。紫衣女子所提的几个疑点,都不出「八不
可解」的□围。

原文:颜渊死,颜路请子以车以为之。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
。吾不徒行以为之,以吾从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先进篇)

愿车马衣轻裘

多九公见他伶牙俐齿,一时要拿话驳他,竟无从下手。因见案上摆著一本书,取来一看,
是本论语。随手翻了两篇,忽然翻到「颜渊、季路侍」一章,只见「衣轻裘」之旁写著
「衣,读平声。」看罢,暗暗喜道:「如今被我捉住错处了!」因向唐敖道:「唐兄,老
夫记得『愿车马衣轻裘』之衣倒像应读去声,今此处读作平声,不知何意?」

紫衣女子道:「『子华使於齐,乘肥马,衣轻裘』之『衣』自应该作去声,盖言子华所骑
的是肥马,所穿的是轻裘。至此处『衣』字,按本文明明分著『车』、『马』、『衣』、
『裘』四样,如何读作去声?若将衣字讲作穿的意思,不但与『愿』字文气不连,而且有
裘无衣,语气文义,极觉不足。若谈去声,难道子路裘可与友共,衣就不可与友共麽?这
总因『裘』字上有『轻』字,所以如此;若无『轻』字,自然读作『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
』了。或者『裘』字上既有『轻』字,『马』字上再有『肥』字,後人读时,自必以车与
肥马为二,衣与轻裘为二,断不读作去声。况『衣』字所包甚广,『轻裘』二字可包藏其
内;故『轻裘』二字倒可不用,『衣』字却不可少。今不用『衣』字,只用『轻裘』,那
个『衣』字何能包藏『轻裘』之内?」

雪公讲解此章,主张子路所说的是「车、马、衣、裘」四件事,衣是衣,裘是裘。依古来
考据,若干书中都无「轻」字。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
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公冶长篇)

清代学者注重训诂汉学,一改宋儒主微言大义、不重训诂的毛病。置身在训诂学风中的李
汝珍,自不例外,想藉著小说镜花缘,将满腹学问公诸於世,也不失为另一种型式的学术
著作。

活在过程中 瑜  扬

时序入夏,又揭开了考季的序幕,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考试,都将在燠热的天气中陆续登
场。准备应考的过程,是相当煎熬而漫长的,在一场场的竞争当中,众人比的不但是脑力
和智力,也考验著毅力和耐心。如果能完全理解这是一段不甚轻松的上坡路,对於汗□衣
襟、步履沉滞的艰辛就能安忍,心情自然也能平和。倘若面对陡坡,只恨不得快点横越,
内心还不时夹带抱怨和咒骂,那麽,不轻松的路不但不会变得比较好走,即使捱过了,也
将是一个不愉快、无意义的经验。

记得中学时代,对於成天排山倒海的大小考试极为不耐,而面临「一试定终身」的联考,
更是视之如寇雠,巴不得快快考完,尽速摆脱这束缚人的紧箍咒。那时候,老师知道我们
的苦闷,有天便在课堂上说:「如果你们想在这段求学生涯结束後,得一个好的结果,现
在就应该活在过程中。」血气方刚的年纪,对於老师的用心良苦不大能体会,仍然沉浸在
莫名的愁绪中,带著郁闷的心情过日子。一直到很久以後,个性的□角被环境、历练锉去
了些,才渐渐明白老师话中的深意。

每天睁开眼睛,积极的人总会尽力的要让今天有点收获,没有浪掷、虚度的感觉。可是生
命的境遇有顺有逆,我们怎能天真地以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都是从如意、顺心的经
验而来。顺流顺风、畅人心怀的情境,有心人当然能从其中吸取养料,藉以茁壮生命,但
真正有本事的人,却是在身心受压迫,处於困厄、局囿的状态时,仍能安之若素、全心投
入,从一次次的冲击中锻□自己。这种体验胜过不痛不□的安逸度日百千万倍;这种在逆
境中辛勤培育的果实,也比随手采摘的要甜美。

人的一生不可能像求学过程那样单纯,只要跨过一个关卡,就能展开全新的阶段。生命的
情节起起落落,必须横越的难关岂止一个,况且,这些数不尽的挑战,大部分都还是不能
预料,处於「埋伏」的态势呢。面对人生路上的「晴时多云偶阵雨」,抱怨也是徒然,担
虑又似乎不必,总之,好好「活在过程中」就对了!风和日丽的时候,专心感受阳光的温
暖,体会芳草的清新;阴霾欲雨的时候,不要对著老天乾瞪眼,赶快撑起手中的那把伞,
让自己安稳地走过风雨。只要少一点瞻前顾後、怨天尤人,多一点正视的勇气和全力以赴
的信心,生命就能因此而深刻、动人,留下一页页隽永的诗篇。我们怎能容许自己不断地
「闪神」,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叹息呢?

虽然人生如戏,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不论担任「红花」,或是陪衬的「绿叶」,却都
应该力求「称职」。喜剧也好,悲剧也罢,毕竟都不可能「NG」(Not Good)重来,所以
,吃苦的时候,就勇敢去品尝,享福的时候,要懂得珍惜、感激。好好活过了,「下台一
鞠躬」的时候,就没什麽放不下的了。

百日念琦儿 李坤海

「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黑发人。」往常这些字眼映入眼□时,笔者下意识地会为英
年早逝的亡者感到惋伤,更为其哀哀父母寄以无限同情。但无法从心底体会白发人丧子之
痛的□中况味,矜怜的心绪也会随著日子逝去而烟消雾散,淡忘殆尽。当自身陷落上述字
眼境中时,才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痛楚,悲戚摄人,久久难以敛迹。

三子李子琦恸於九十二年一月九日上午十一时因淋巴癌而撒手尘寰,得年四十一岁。父子
情深,悲切之痛直到百日,每天低吟萦怀,长思不已。

□牖人家出身的琦儿,经过一番淬励奋发,卅一岁就获颁博士学位,旋即在大专、警校绛
帐授徒。正当踌躇满志,名尊位隆时,却被病魔攫走,空留遗憾於人间,到此才深深觉得
:「能不留任何遗憾於人间,远比做大官做大事更伟大!」

五年前,琦儿在警大升等为副教授後,意气风发,全力投入电子材料及半导体领域,希望
在刑事□识系列派上用场。讵料於同年底,无意间发现脖子长一颗小瘤。在陆战队服役过
的他,曾通过陆战队魔鬼训练,自诩为铁汉,起初并不以为意,仗著健康的身体就疏忽过
去了。後来,逼著他去检查,才知道已罹患淋巴癌。

据悉,所有癌症中以淋巴癌最难缠。在中西医兼治下,一边治疗一边授课,一年多後症状
虽无好转,也勉强维持与癌细胞的「和平共存」。他自信有强韧的生命力,勇敢地与癌症
搏斗,期待奇迹出现。然而事与愿违,过了两年後,癌细胞由和平共存而逐渐扩散,侵蚀
到各器官,不得已冒险做放射线治疗,结果症状雪上加霜,从此缠绵床笫达半年之久。这
段期间,大小医院数进数出,始终唤不回原有的健康,铁汉之身竟被折磨得全身枯槁,不
忍卒睹。九十二年一月九日,在莲友「阿弥陀佛」助念声中,他安详地走了。

琦儿的走,笔者要负大半的责任。从小就逼迫他要读好书,将来能拿个博士,督促他「儿
子要比爸爸更有成就」。种种要求,带给他怔忡惊悸的压力。孝顺的琦儿为遵循老爸的叮
咛,从小学一直到负笈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再回到台湾科技大学读博士班,求学历程犹
如「拼命三郎」,力拼苦读获得博士学位,终於满了父亲的心愿。据医界研究,人的压力
往往是成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此话属实,琦儿的早逝,该是身为父亲的笔者促成的。从
小施以斯巴达式的严厉教育,给他严重的压力,以致於淋巴癌暗中滋长,进而一发不可收
拾,含怨而走。古人云:「我虽不杀伯仁,但伯仁因我而死」,不就是这麽回事吗?

皈依佛教的琦儿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他生前一再请求对信仰宗教冥顽不灵的笔者学佛念佛
。未婚前,每月薪水自己只留下数千元,其馀悉数交给父亲;婚後,每逢过年过节一定给
一笔可观的孝敬费。为了不让老父老母长期住在湿冷的台北,辛苦兼差赚钱,在台中购屋
供双亲颐养天年。当病情严重到痛苦呻吟时,即使半夜,他也不让看护叫醒笔者,强忍著
肉体的痛苦,不敢哀嚎,为的是让年迈父母有充足的睡眠。相较於一般癌症患者,不是愤
激嗟怨於老天不公,就是捶胸顿足於时运不济,甚至自戕了断,琦儿算得上是勇敢明理的
孩子,他坦然面对不治之症,英勇乐观地与癌症搏斗,这股刚毅的气魄,让亲友故旧为之
动容。

琦儿走了,在四十九天之内,家人多次梦见他,住在新竹的女儿来电说,她梦见子琦从极
乐国来,琦儿真的往生极乐国了吗?佛在观经说,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念佛也得以往生。
琦儿遵行印光大师开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生前无不良嗜好,
对父母孝顺,多行布施,乐以助人,早晚做功课,勤念佛号等,就凭这些有资格登上莲池
彼岸吗?笔者是肉眼凡夫,不知佛境界,就以明代□益祖师说的话为准吧!□祖说:「吾
辈生於末世,既无天眼,又无宿命智通,佛语不信,更信何语?」

子琦吾儿!爸妈早已心仪莲池,向往极乐,希望你能向阿弥陀佛缓颊说项,届时一定要来
接引我们俩老前赴净土,让我们一家人在莲池海会团圆。

黄庭坚经验  养  光

古来的经典之作,多如牛毛,孩子该背诵那些经典好呢?清代以前,幼童背诵三百千千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现在,大都以四书、五经为读诵□围,有的孩子
连老、庄诸子也背诵起来。更有一些不知如何拣择者,乾脆找以後考试会派上用场的文章
诗词,要孩子夹七夹八地背,把读经以涵养品德的宗旨,忘失殆尽。

许多心急的师长父母,巴不得孩子饱读群经,多多益善,往往贪多嚼不滥,囫囵吞枣,消
化不良。孩子读经的黄金岁月,只有短短几年,如何选教材,不贪多,不图快,乃是为人
师长父母不可轻忽的责任。宋代黄庭坚先生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黄庭坚在「与王子予
书」的信里,说道:

「古人有言:『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弃书策而游
息,书味犹在胸中,久之乃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尽心於一两书,其馀如破竹节,皆迎刃
而解也。古人尝喻植杨,盖杨,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横植之而生。一人植之,
一人拔之,虽千日之功皆弃,此最善喻。」(见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

古代的孙子兵法书上说,两军打仗,要集中兵力,选定恰当的主攻方向,在千里之外奔袭
进攻,就能擒杀敌将。读书如有集中火力破敌一般的功效,读书才有味道。即使放下书本
,游观景物、放松休息时,胸中仍有一股淳熟的书味在。如此久久,就见得到古人真正的
用心处。能这麽用功,那只要尽心熟读一两本书,以後再读其馀的书,就势如破竹,迎刃
而解了。古人曾以种植杨柳比喻读书,杨柳是最容易生长的树,倒著栽,横者压,都种得
活。如果一人种,一人拔,种上三年都活不成。以这个比喻「不肯尽心於一两本书」者,
最恰当了。

栽植杨柳,一人种一人拔,来不及生根,就算最容易种活的树,也长不成。一本经典还读
不熟,便急著换一本,或换个人教就换一本教材,从来没有一本书尽心熟读,即使是记忆
的黄金时段,也难有一部经典深植心中。一旦遇到外境,如何能集中火力,千里破敌?

当读诵的经典决定後,只要集中力量,尽心熟读,日久生根。这时,心中的经典就透出智
慧德辉,照破黑暗,扫尽忧惧,心地自可立下汗马功劳。

不 迁 怒 (二) 慧 文

怒火燎原,半点星火便可酿成祸。
甘霖遍□,一颗慈心即是弥陀佛。

孩子们:

心的上面加一个「奴」字就是「怒」,也就是说心已被无明烦恼控制,成了□恨的奴隶,
这时就容易生无明火、乱发脾气。大仲马曾经说过:「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
绪便控制了你。」当自己已被□恚所奴,根本做不得主,任由怒气如江河□滥,一发不可
收拾,必定会伤及无辜,迁怒其他的人,这种自他两害的行径,我们必得处处堤防、时时
警觉才行。

印光祖师云:「□心一起,於人无益,於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可
见怒气一生,伤身又伤神,更何况没有人愿意和一个满脸寒霜、粗言恶语的人接近,如此
横结恶缘,破坏人我和谐关系,实在是不智之举。

有人会说:「都是别人惹我、欺我、对不起我,所以才会动怒,甚至迁怒他人,这不该全
是我的错。」真的是这样吗?有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稍有不如意,周遭的人就个个遭
殃,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他仔细检讨原因,认为每次发怒都是别人所引起的,为了根本解
决这个问题,他一个人跑到深山隐居起来,打算好好修养自己。有一天他拿著陶罐要去河
边打水,一个不小心把装水的陶罐弄倒了,水全翻了出来,他只好再去汲水,但是走到一
半,水罐的水又□了一地,连著三次都是这麽不顺利,一气之下,他把整个陶罐用力的摔
在地上,兀自在那儿气恼著颤抖不已。

过了一会儿,看著满地的碎片,他自责不已的说:「以前发怒,我总怪罪是别人惹我的,
怎麽现在只有我一个人,也能发这麽大的脾气,可见它是从自己心中生出来的呀!」,如
果不把自己的心照顾好,没穿上忍辱甲、精进衣,那麽□怒随时都会找上你,躲到那里都
没用的。

要怎麽去除三毒中的□怒心呢?
  
 (一)去念:有个年轻的庄稼汉,每次碰到与人发生纠纷快要起冲突时,他便立刻冲出现场
,回到自家田园旁,绕著田地房舍左跑三圈右跑三圈,跑得气喘吁吁,然後一屁股坐在家
门前静坐沉思。次数多了大家都很好奇,询问他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他每次都笑而不答
,众人也理不出头绪。由於他鲜少与人结怨,或者对人大发脾气,因此人缘甚佳,样样事
情都很顺利,房子一间一间地增建,田地一直不断扩充,不到几年,早已是富甲一方的大
亨,可是每次遇到不愉快的场合他仍转身就走,跑回自己的家园左绕三圈右绕三圈,後来
年纪一大把了,子孙们不忍见他如此疲累,纷纷劝阻并一再请求他说明□中原因,拗不过
大家的苦苦哀求,终於揭开数十年来的秘密。

其实很简单,年轻时每次正要发火,不管谁是谁非,他总是跑回家,边跑边告诉自己:「
我的房屋如此简陋,田地这麽少,努力都还来不及,那来□功夫与人生气争吵?」等到有
了点成就,他又这样告诉自己:「我的事业都这麽大了,还为这麽一点小事与人争斗,肚
量也未免太小了吧!老天爷已对我这麽宽厚,我还计较什麽、气愤什麽呢?」啊!一股似
火山即将爆发的怒气,就这麽被他轻轻一转就消失得无声无息,多高的智慧呀!我们要好
好学习。

 (二)消怒气:古人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在那种激愤的情况下会做出什
麽可怕的事情,每天报章新闻上演的戏码就是血淋淋的答案。或许我们逃不开怒气的驱使
,正陷入忿忿不平的漩涡里,这时最容易伤害自己以及与我们最亲近的人,因此学会如何
解除「空袭」,让愤怒的情绪尽快远离,是幸福人生必修的课题。找一个最能够释放压力
的最爱吧!运运动、流流汗,啜一杯香浓的咖啡,赏一段柔美的音乐,或者走入自然,让
纷扰的人事沉淀,亦或知心相伴,让真情自由挥□都可以。我们乐见喜乐与忧闷逐渐替换
,愉悦开始转移不快,这绝对是最美好的结果。
  
 (三)生慈心:格言联璧云:「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
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可见易发怒源自於学养不足、胸襟不够开
阔所致。若慈心不长,给人开的路崎岖难行,事事又爱斤斤计较,一个不顺心不合己意,
自然就会大动肝火、怒气横生了,这正是修行的大障碍。懂得退一步与人行,慈心佑护,
宽厚待人,就是治疗□毒的无上法药,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孩子们:人人都知水火无情,却不知□心一起,其祸更甚於水火,它会烧毁功德林,冲垮
德性藏,尤其无端迁怒於亲爱的家人朋友,让他们身心受到伤害,这都是我们不忍见到也
无法弥补的。拒绝贪□痴三毒的危害,首先让我们一起向可怕的「□毒」大声说NO!

论语简说(四十二) 子  圆 

八 佾 第 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失去了仁心,礼节还能发挥什麽作用呢?一个人失去了仁心,所演奏的
音乐,又能达到什麽效果呢?」

「人而不仁,如礼何?」「仁」是「二人」,考虑的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办任何事都先替
对方著想。假使妨碍了别人,就停止不办,这种存心就是「仁」。「礼尚往来」讲究你来
我往的动作中,彼此恭敬对待、互不妨碍。所以只重视外表的礼节动作合不合节度,却忽
略了仁心,那和动物学会鞠躬作揖,又有什麽差别呢?

「人而不仁,如乐何?」「乐主和」用来交换彼此的情意,使大家和乐融融。如果传达靡
靡之音,反而乱人思想、坏人心术,潜藏社会的乱源。

从前乡下演戏,一定得跟乡中父老商量,凡是伤风败俗的戏绝对不准演出。反观今日,庙
会、婚丧喜庆各种集会,及媒体传播哗众取宠,弥漫著色情、暴力,儿童青少年耳濡目染
中,反而认知偏差,粗言暴行视为平常。仁心隐藏,内心的羞愧荡然无存,难怪恶念纷起
、社会失序,即使有了严刑峻法,大家只想逃避法律漏洞,依然人人喊苦,每况愈下!

孔子当时,父母去世应守丧三年。一般人认为太长,改为一年就够了!宰我是孔门中言语
科的高材生,对此有感而发。他问老师:「俗语说:『如果三年不为礼,则礼必然崩解;
三年不为乐,则乐必然毁坏不全。』君子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礼乐,所以丧期一年已经是极
限了。」孔子反问宰我说:「孝子服丧三年,内心总是思念著父母,吃了好吃的东西,并
不觉得甘美;听到优美的音乐,也快乐不起来。假使你觉得服丧一年能够心安,那你就服
丧一年吧!」孔子接著又说:「孩子出生後三年,父母经常怀抱,呵护备至。孩子满三岁
较能独立了,父母才稍稍减轻劳苦。当父母去世时,为人子女难道连三年哀慕思念的孝思
,也能缩减吗?」

礼乐是为了表达内心的仁厚情意,使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加和谐温馨。假如忽略了仁心,只
讲求外在礼节和音乐的完美,怎能安人?怎能感人?

仁厚待人 治  烦

「亲朋有急难,须多方救济。儿女有过失,须著实切责。家人非大过,须佯痴宽恤。租户
无好人,须刻意宽恕。」 (清代 陆陇其治嘉格言)

亲戚朋友之间,遇到紧急困难的事情,应立刻伸出援手,尽力设法救济,帮人渡过难关。
自家的小孩,言行中出现一些无心的过错,就必须确确实实的督导纠正。家人犯了一点小
过失,只要不是重大违背礼法的事,要装聋作哑,多多宽待体恤,不必起争执,维持一门
和乐气氛。有田产出租给贫人耕种,承租户的人品如果不算很好,也要勉强宽恕他,留给
人一条生路。

贫家宝藏

「六即佛」是天台宗的理论,所谓: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
,究竟即佛。六即佛,譬如贫穷人不知自家有宝藏,须有知识的明眼人来点醒他,教他除
去杂草把宝藏挖掘出来,渐渐接近宝藏,再打开宝藏来,最後将自家宝藏全部取出来用。(
见摩诃止观)

愿学孔子

近世来瞿塘(知德)先生读书之初,即书「愿学孔子」四字於臂。吾人读书一生,言及学孔
,辄逡巡畏缩而不敢当,上愧孟子,下愧瞿塘。悠悠岁月,此何人哉!先儒谓「甯学圣人
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鸣」。(四书反身录)

自得师者王

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三十岁就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有人怀疑他那麽年轻是否能胜任,他
知道後只说了一句:「一个三十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麽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
的地方是那麽的多。」就这短短一句话,使怀疑他的人一下子就放心了。

述而不作

雪公云,孔子一生学问,非自己创作,皆述说古人。今之佛经,吾未有注,吾有心得方注
,无心得便无可注。若前人皆有的,则是抄袭。抄就是偷,偷者贼也,且不仅偷一家,偷
来的又有何益?

由隶转楷的时代见证 ——「李冲暨妻郭氏墓志并盖」

全称【隋故壶关县令李君墓志铭】,隋大业二年(606)十二月刻。正书,十九行,行十九
字。

这是一通用隶书笔法书写的楷书墓志。展现了中国汉字书法在六朝时期正由隶书向楷书转
化的时代特色,也表明隶书到了隋代仍然被人们所重视、欣赏和接受,依然具有高度的生
命力。

本志书法在严谨中藏奔放,平正中出奇险,雄健中见秀美。笔法娴熟飘逸,肌肤润泽。结
体舒展自然,章法於平稳中见活泼,沉静中见宏穆。将严谨的笔法、萧散的结构和错落的
布局,巧妙地结合成一有机体。气象空灵,清隽秀雅,展现了书家高超的笔墨修养。

●寄东辑

雕竹仿古络纹壶 — 清

竹子玉立挺拔、直节虚心,历代有不少文人作诗咏赞。元朝画竹名家李息齐在竹态谱中形
容竹子:「密而不繁,疏而不陋,冲虚简静,妙粹灵通,其可比全德君子矣。」宣和画谱
中亦言:「架雪凌霜,如有特操;虚心高节,如有美德,裁之以应律吕,书之以为简册,
草木之秀无以加此。」竹子不仅具备一般草木供人食用、造屋或制成乐器等实用功能,还
可净化人心,成为君子的象徵。

此器高十四.四公分,以四块竹材仿效铜器中「壶」的造型,口敛短颈而腹鼓圆,底部圈
足外撇。腹饰络绳纹,有如绳索拢住腹部一般。肩部有两个带著活环的环耳,规矩严整刮
磨细致,是一件精美而成功的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Tue Aug 30 02:32:2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