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36期
#1
美雪
还有多少力道  鞭鼓生

在世间,对年轻人来说,还没走过的岁月,美名是前程似锦。「似锦」是鼓励话。对已走
过三十岁到六十岁这段岁月的人来说,多半人是「不堪回首」,而被人生折磨得「柔肠寸
断」「灰头土脸」「头破血流」的,更是不胜枚举。

有在感情世界受伤的人说:「我已经耗尽所有的元气,再也没有一丝丝的力气可以再谈感
情了。」在商场失利的人说:「我赔上了祖产、青春,还拖累了父母、兄弟、好友、孩子
,现在还负债累累。」为家庭子女牺牲奉献的人则说:「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忙的忙,累
的累。剩下老头子、老太婆,病的病,倒的倒。反正人生酬业,就是这样。」

京剧有出「贩马记」,开头有段哭监,老生李奇身陷狱中哭道:「我李奇幼年丧父,中年
克妻,老来丧子,这是我李奇三不幸也。」这样艰苦的人生,假使是你我,想想还有多少
力气可以迈开步履,走下去?幸好这无常的世间是苦乐参半,个人随著业力的轻重,受福
酬报。「全福」与「全苦」的人毕竟是比较少,少的姑且不论,论多的吧!在苦乐中升升
沉沉的你,还有多少力道与精神,能为自己打拼?

「打拼什麽?」

「拼内功啊!」

人一辈子,身在世网,事务纷繁。求富贵功名,求鱼水夫妻,求桂子兰孙,求家舍田园。
想想大限一到,那一样可以带得走?那个人可以继续相随左右?唉!不但带不走,还「
求不得」哪!能求的也只有增强自己的内功。印祖云:「纵寿百年,弹指即过。一息尚存
,当求出路。毋使临终,悔之无及。」这增强内功即是求出路,是个人毅力、忍力的大考
验。

印祖云:「多方帮忙各善举,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内功。外功为助行,内功为正行。正
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来日无多,固宜偏重内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举所
转,终至仍在娑婆也。」

我们要穷尽生命中的力道,「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为终日常修无间之功课。以如来万德洪
名,薰自己之业识心。」真正为自己铺造通往西方的坦途。

平生准拟西行计
老著人间此何意
他年佛会见头陀
知是当年老居士
(「别圆澄禅师」宋朝 陈师道)

或许您想问我:平生既已下定做往生西方的打算,老来却还执著人间尘劳,这是什麽用意
?请相信,此地一别,绝非耽著尘世。不信等待他年莲池佛会上再相见,当您看到一位苦
修成就的头陀,就知道是当年我这个老居士了。

●寄东/译 ●崇忍/图

读易散记:大有六爻 自 明

初九。?交害。匪咎。艰则?咎。

 虞仲翔注:「害,谓四。四,离火,为恶人。故?交害。初动震,为交。比坤为害。匪,
非也。艰,难。谓阳动比初,成屯。屯,难也。变得位。艰则?咎。」

依李氏疏及姚氏配中之说解释。初与四,非阴阳相应,而是两阳敌应。故有害。其害在四
。故云:「害,谓四。」外卦离,离火在四。离卦九四爻辞说:「焚如死如。」故此九四
为恶人。初四敌应,不可以交。故初九 交於九四,而不受其害。此即爻辞「?交害」之
义。就六爻相应之义而言,初宜应四。此因敌应而?交,所以?应。?应则疑有咎。但因四是
恶人,以远离为宜,故不为咎。是为爻辞「匪咎」之义。初与四虽是敌应,虞氏则以旁通
变爻使其相应。即大有旁通比。比初六动,变为震。震,即是以阳交阴。故云:「初动震
为交。」比卦下体坤。坤阴慝,为害。故云:「比坤为害。」但以比初六动变为初九,而
为水雷屯。於是大有九四则从旁通比变为六四。即是四变得位,下应初九,而得阴阳正应
。故得?咎。屯为艰难。故爻辞云:「艰则?咎。」意为由旁通比变为屯,则为?咎。

孔氏正义据王注解释。「以夫刚健为大有之始,不能履中谦退,虽?交切之害,久必有凶。
其欲匪咎,能自艰难其志,则得?咎。」

来氏知德说:「害者,害我之大有也。离为戈兵。应爻戈兵在前。恶人伤害之象也。以凡
民而大有,家肥屋润,人岂?害之理。离火克乾金,其受害也必矣。?交害者,去离尚远,
未交离之境也。匪咎者,人来害我,非我之咎也。艰者,艰难以保其大有。」

初四敌应,其害在四。初不应四,非初之咎。初九以阳爻居於阳位,其位正当,自须艰持
其志,不失其正,则得?咎。然而世无不变之恶,最恶之人得其适当启发,亦能改为善人。
故以变通之道,亦能使敌应变为相应。但讲变通,必须自己坚持正道,方能改善恶人恶世
。如此始得「穷则变,变则通」之理。

象传说:「大有初九,?交害也。」

虞仲翔注:「害,谓四。」象传显指,是大有初九?交於九四。

九二。大车(李氏纂疏据虞氏注作□。蜀才本作舆。)以载。有攸往。?咎。

虞仲翔注:「比、坤为大□。乾来积上。故大□以载。往,谓之五。二失位,变得正,应
五。故有攸往?咎矣。」

依惠徵君及李氏疏解释。旁通比坤,说卦传:「坤为大舆。」故云:「比,坤为大□。」
□同舆,当车字讲。如前彖传虞氏注,比初动成震,至二成兑,至三成乾。故云:「乾来
积上。」乾来积在坤上,为坤所载。故云:「大□以载。」自内卦到外卦称往,二与五应
,故云:「往,谓之五。」九二以阳爻居阴位,是为失位,宜有咎,变为阴爻,得正其位
,往上应五。五亦发动,变为阳爻,以与二阴阳正应。故有攸往,?咎。

象传说:「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卢氏注:「乾为大车。故曰大车以载。体刚履中。可以任重。有应于五。故所积皆中,而
不败也。」

惠徵君注:「中,谓二。车偾曰败。」偾读奋音。春秋隐公三年左氏传:「郑伯之车偾于
济。」杜预注:「偾,仆也。」车偾是覆车之意,故可作败字讲。

据李氏疏解释。「乾为大车。」汉书王莽传有此说。说卦传:「乾为圜。」圜象运转之轮
,故可说乾为大车。九二,九为刚阳,二居下卦之中,故云:「体刚履中。」此有任重之
德,故云:「可以任重。」九二与六五,阴阳正应,二五位皆在中。故云:「所积皆中而
不败也。」李氏案:「伏坤为□。积乾为载。息自二始,故曰积中。僖十五年左传:涉河
,侯车败。隐三年传曰:郑伯之车偾于济。是车偾为败也。五降二,坤厚载物。故不败也
。」

李案以内卦伏坤为大车,五降二,即是积乾,由伏坤承载。二在内卦之中,是为积中不败
。此与卢氏注以乾为大车不同。积中,是说大车所载之物,积聚既多,聚置之地位又能适
中,而由如坤地之大车承载,所以不致覆败。以喻人事,当学九二用中之道,坤厚载物之
德,自可成己成物。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亨,音义通享。)

虞仲翔注:「天子,谓五。三,公位也。小人,谓四。二变得位,体鼎象。故公用亨于天
子。四折鼎足,覆公□。故小人不克也。」

依惠徵君及李氏疏解释。乾凿度所说六爻之位,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
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所以虞氏此注:「天子谓五。三,公位也。」四,原为诸侯,
但此九四失位,乃为小人。所以注云:「小人,谓四。」九二亦失位,变阴,得正其位,
体有鼎象。即下互连外体,而为火风鼎。故云:「二变得位,体鼎象。」鼎彖传说:「大
亨以养圣贤。」三为贤人。二变体鼎,是养贤之象。故云:「公用亨于天子。」如僖公二
十五年春秋左氏传,晋侯欲纳周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
。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这
是狐偃为晋侯解说此卦之辞。虞注上九,谓五「履信思顺,又以尚贤。」所以,降心逆公
,即是五亨三之意。三与上相应,上为宗庙。天子亨诸侯,必于祖庙。

惠学士说:「大有九三有功,而王飨,故有此象。」

「小人弗克」者,鼎九四爻辞:「鼎折足,覆公□。」虞注说:四变时,上互为震,震为
足。下互为兑,兑为毁折。震折入兑,故折鼎足,则公□覆。故知小人不克当天子之享。

孔氏正义解释王氏注说:「公用亨于天子者,九三处大有之时,居下体之极,乘刚健之上
,履得其位,与五同功。五为王位。三既与之同功,则威权之盛,莫盛於此。乃得通乎天
子之道。故云,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者,小人德劣,不能胜其位,必致祸害。故云小
人不克也。」王辅嗣注:「公用亨」的亨字作通字讲。音哼。

象传说:「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虞仲翔注:「小人,谓四也。」李氏纂疏:「小人谓四,四不正也。伏坤,阴慝,故为害
。案,通比三匪人,是伏有小人。故曰小人害也。」

大臣有功,天子享之,如左传所说,知是九五享九三,理所当然。九四,既为失位的小人
,自然无功可言。无功不能受禄,受则必有祸害。一茶一饭,皆非偶得,因果不爽,岂能
不惧。

唯识三十颂研究(九十六) 智  果

◎释三性不成难—二性证见先後

※前 言

唯识三十颂中解释外人之「若唯识无境,则三性不成」之问难,共有三首颂(即二十、二
十一及二十二等三颂),科判初二两科,前已释讫,今当释第三科「二性证见先後」,二
性者,依他起与圆成实也,颂文曰:「非不见此彼」。

(甲)句解颂文
     □(乙)广解颂文

(一)先消文(消者,释也)

成唯识论卷八云:「非不证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意即:并非未证见此圆成
实性真理,就能了达(彻底理解)依他起俗事。

述记第九本云:「非不『见』此,而能『见』彼。即一『见』言,义通二性,密合巧言」
意即:此句颂文结构,甚为善巧周密,只一「见」字之义,就贯通二性(圆成与依他)。

述记又云:「今言『见』者,非谓眼见,意识比见,但是无漏亲证见也。」意即:「见」
有能缘、推度、证见等义,今颂文中之「见」字,不是指凡夫眼识能缘色尘之见,也不是
指意识能推度一切法之见,而是指无漏圣智能如实证见了达之义也。

或问:怎麽瑜伽七十四说「依他起」亦凡智境耶?

答曰:瑜伽七十四说「依他起,亦『凡智』境,亦『圣智』境」意即:依他起诸法是见分
之亲所缘缘,凡夫虽不了达,但亲所取。如世有人,虽亲见一物,然不能识,故云「依他
起」是「凡智」境。

若论了达(彻底了知),则唯无漏圣智方能,故今颂说「依他起」是「圣智」境也。

(二)出所以—— 显示其原因

1、反 显

论卷八云:「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有故。」意即:行者在登地以前之凡夫位
,其六七二识,被无始无明覆盖故,不达识变之理,因此於依他起上,横执实有我法,不
达於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实我实法,其体本来空无,因此,一切凡夫无论如何,终究不能如
实了知依他起诸法,非有似有也。

故论卷八亦云:「虽无始来,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1、「见分」缘自「相分
」2、「自证分」缘自「见分」,亦缘自「证自证分」3、「证自证分」亦缘自「自证分」
)而我法执恒俱行故,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等」意即:一
切凡夫由於第七识之我法二执,恒时与善、恶、无记三性之心、心所法俱行故,「凡智」
终究不能如实了知众缘所生之依他起诸法,是自心、心所之所虚妄变现,犹如幻巾为马、
幻草为人等,皆由幻觉所成,虚幻不实!此段文,述记谓之「却解」,却者,反转也,谓
由此文与前文,交相反映,可使前文之义更加显明,故唯识义蕴(唐道邑述)云:「前文
正解,要达真理,方了依他;此云未达遍计空,不了依他有,未达望已达为『却解』也。
」 

2、顺释前段论文既云:一切凡夫,以我法二执故,不能如实了知依他起如幻假有,今若能
破二执,则依他起如幻假有之理即自然显现。

然欲破二执,显现依他如幻之理者,必须开发三智,三智者何?

一者「加行智」—— 行者於凡夫位,由闻思所成慧为性,缘於诸佛菩萨所示之正法教理,
依教修习,渐遣遍计所执我法相,则渐能引发「根本智」,故名「加行智」(准备阶段之
智也)。

二者「根本智」—— 由前之加行智故,遣我法相既尽,发起根本智,智体无漏,实证真如
,由此能起「後得智」,故名「根本智」。

三者「後得智」—— 依於「根本智」後所得,故名「後得智」,智体无漏,而有分别,能
了达世俗依他起之森罗万象,悉皆如幻假有故。

故成唯识论卷八云:「无分别智(即「根本智」)证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
性,如幻事等」文易可知。

又上述三智,「加行智」,只能伏惑,不能断惑;「根本」、「後得」二智,既能伏惑,
又能断惑。(详见成唯识论卷十可知)

此段文谓之「顺释」,顺理而释也,谓行者必先以根本智证见「圆成实」(即真如理)已
,而後以「後得智」方能如实了知依他起之俗事也。

然述记第九本云:「非初见位,一时双见,第五地後及佛能尔。」意即:并非初地见道位
之菩萨,一刹那即能以根本智证见真如妙理,随即又以後得智了达依他如幻!若欲「一时
双见」,必得登上第五「难胜地」後乃至成佛,方能办到。

何以特指第五地耶?无性摄论释卷七云:「何故五地名极难胜?极难胜者,最难可胜,谓
真谛智是无分别;世间书(图书)、印(印玺)、工(工巧技艺)、论(种种诸论如言论
、尚论、诤论、毁谤论、顺正论、教导论等,类非一故,详见瑜伽卷十五)等智是有分别
,由真谛智与世间智,更互相违,难可引发,令其相应,此能和合,令不相违,故极难胜
。」

又仁王护国般若经卷下(不空三藏译)亦云:

「如实知诸谛,世间诸技艺,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由此可知:「一时双见」即根
本智(真智)既证见圆成实(真谛)已,後得智(俗智)又了达依他起(俗谛),二谛和
合圆融,通晓世间技艺,利乐一切众生者,唯第五地後乃至成佛方能尔。

(丑)释妨(即释疑也)

或问:若必证见真如,方了依他起性,则初心修观,即应便观真如,何故大乘止观(南朝
陈代慧思讲述)卷三乃令先观遍计,次观依他,後观圆成耶?

答曰:真如不在依他性外,初心若观真如,必将妄计一个无名无相,旷若虚空者,以为真
如,便成遍计所执,此情最不可救!以不达诸法当体无性,堕「恶取空」(否定因果道理
,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於断见、空见)不知所观空理,正是第六识之相分
。假使一切时中,空境现前,而又不破戒律,不拨万行,一(「」通「□」,仅也。)可
升无色天中;若因见此空故,破戒破见,直堕阿鼻大地狱矣!

所以一切大乘法门,皆令众生,即於现前诸法,强观无实,既知无实,便解如幻,既解如
幻,便悟实性,既悟实性,方能从体起用。

夫强观无实者,观遍计也;解如幻者,观依他也;悟实性者,根本智也;从体起用者,後
得智也。譬如以麻作绳,愚人无知,妄计为蛇,若不即从所计之蛇,如实观察,何由得知
蛇本非有?故须蛇计既息,然後知绳即麻。知即麻者,喻根本智;知麻可作种种大小诸绳
,一一诸绳,皆无实性,随意所作,喻後得智。

故大乘止观法门,成唯识论,观心妙诀,曾无两途!(此番问答,录自唯识心要卷八)

(寅)引 证

故成唯识论卷八引厚严经颂曰:「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者,虽有而非真。
」意即:并非不证见真如,就能了达「诸行」(指一切有为法),都如梦幻泡影然,虽有
却是似有,而非真有。

本颂「非不见此彼」一句与此四句偈义全同也。
     □上来释「二性证见先後」已讫。

净土指要 印光祖师

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
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继之前导。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六) 徐醒民  讲述 慧安、宜伦  整理

如母忆子

下面经文接著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
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前面经文把比喻讲过了,现在就要讲事实了!「十方如
来」指十方世界的佛。「怜念众生」,「怜」就是怜悯。「念」,是我们念佛,佛也念我
们众生。这叫做「二力法门」。

为什麽「念」这个方法好呢?要知道其他的那些圆通,必得是用工夫的人,自己非常的精
进,而且学习的能力非常好,才能够证得那些圆通啊!为什麽呢?因为那些都是「自力」
,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才得到圆通。而这个「念」是「二力」,除了自力外,另一个力指的
是十方如来,十方如来怜悯我们,忆念我们这些众生啊!这就是前面经文所讲的「一人专
忆」。而十方如来「怜念众生」,怜念到什麽程度呢?「如母忆子」,就如母亲想念他的
孩子那麽样地深刻!这个比喻就重要了!

讲到十方如来,必得要先了解一个事实。我们现在念佛,所念的佛是阿弥陀佛,是发愿要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经文这里却讲「十方如来」,这是什麽道理呢?

前面经文一开头就讲,大势至菩萨在恒河沙数那麽多的劫数以前,有一尊佛名无量光,他
与阿弥陀佛同名。共计有十二位如来相继在一劫里出世。其中最後一尊,名超日月光佛来
教他念佛三昧。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西方极乐世界还没有造就成功,换句话说,他修念佛
法门,是跟超日月光佛学来的,所以他念的是十方佛,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念的
是阿弥陀佛。这两种念佛方法,那一个最容易呢?那一个最难呢?难的是念十方佛,最容
易的是念一尊阿弥陀佛。为什麽?这一层我们要了解。因为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说: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从阿弥陀佛成佛到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那个时候,有
十大劫。但十大劫还有个数目字可数,而恒河沙数那麽多劫,那是无数劫的。由此可知大
势至菩萨学念佛法门是在阿弥陀佛之前。

如来怜念众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为什麽十方如来都怜念所有的众生呢?先讲什麽叫「成佛」。
「成佛」就是把我执、法执,这些凡夫的虚妄执著通通破除了。就唯识学来讲,所谓「万
法唯识」,有「识」在的话,就不能开智慧,不能明心见性的。这部经讲如来藏,如来藏
是「真妄和合」的。「真」是真如本性;「妄」是由无明形成的。唯识学讲「转识成智」
,把识一转,就成智慧。众生有八个识,转八个识成四种智慧。而根本智慧在那里?就是
第八识所转成的「大圆镜智」。所谓大圆镜智的「圆」,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像
圆球那样的圆。大圆镜智是比喻的话,这种智慧是无所不在的,十方世界任何一尊佛的大
圆镜智都可遍至任何一个世界。

了解这个理,我们就知道,阿弥陀是无量光,阿弥陀佛的光是可以照遍十方世界任何一个
世界的。就佛的法身来讲,这法身是遍一切处,是无所不在的。这部经前面曾讲到,佛问
阿难尊者∶「你的心在那里啊?」心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是在中间,然而,那里都是
,无处不是这个心,也就是无处不是法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说:「一切诸佛身,唯是一
法身。」已经成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身没有两样,唯是一
法身。了解这个道理,就了解十方如来为什麽怜念众生了。

「如来」这两个字,在金刚经,同一部经里,有时候讲「佛」,有时候讲「世尊」,有时
候讲「如来」,它是有分别的。讲如来就是指法身。十方如来的法身跟十方世界的凡夫众
生是同一个法身,既是同一个法身,他自己是已经证到佛果,成佛的人,已得了大自在、
大成就,而看到那些众生还在六道三途生死不断,他就特别的关怀他们,来怜悯他们。为
什麽呢?因为同一个体啊!就如同父母子女的关系,为什麽父母对子女那麽关心呢?一体
的啊!

现在人不懂的。子女生了下来,虽然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能力养活他,但是要知道,父母
生下他,恩德是不能否定的。没有父母,何来儿女的身体呢?这身体就是父母给你的,所
以是一体的。因此,就父母来讲,他的子女好,当然他心里是欢喜了。若子女不好、不孝
,甚至坏到极处,这父母还是怜念他。子女离开的时候,父母还是挂在心里,还是放不下
。为什麽呢?因为一体的啊!十方如来跟众生,就像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样。凡夫父母
子女的关系,在生理上、情感上是一体的;而十方如来跟众生是法身一体的。

有这个理,所以举这个比喻说:「如母忆子」。这比喻佛有法身,凡夫众生也有法身,法
身是完全的。佛的法身非常清净庄严,而我们凡夫众生现在的法身,既不清净,又不庄严
,被污染得连一点光明都透不出来。为什麽会发生这些污染呢?世间一切众生皆因一念不
觉,而有无明,时时刻刻都在那儿起惑,对於任何事情,看不到真理,得不到真相,於是
把假的身体当作我,一切都是以假当真,而且为这个假我来造业,造了种种的恶业,一切
都是损人利己,造了恶业後必得要受苦报。於是生生世世就在那儿起惑、造业、受苦,轮
转不停,在六道里生死不断。

以上是说「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就如同那个老母亲看这些凡夫众生。

若子逃逝

经文接著说∶「若子逃逝」,我们凡夫众生为什麽逃逝?就是被这个惑、业、苦所障碍。
起惑的时候固然认不得自己的法身,造业的时候更认不得,受苦报的时候还是认不得!就
像很多犯罪的人,他自己造了恶业受了苦,还在怨天尤人,一点都不知道反省。而且十方
佛来关怀(念)他,他却认不得十方佛,也认不得自己的法身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若子
逃逝」。

凡夫众生要逃逝,不认得十方佛的话,「虽忆何为」?「何为」,是说有什麽用处啊?无
能为力啊!我们念佛的人对这就要特别注意了!前面讲「忆」,什麽叫「忆」呢?「忆」
就是「明记不忘」。明明白白地记在心里,而不遗忘。「念」是什麽呢?念是「念兹在兹
」,你心就在那里。「明记不忘」也是心在那里,不过念的时候加上口念,不论你是口念
还是心想,都要用心,才能跟佛感应。如果只是十方诸佛在那边挂念我们,我们却一点都
不想念佛的话,佛虽然忆念我们,那有什麽用处呢?这是「虽忆何为」。假使我们只是有
口无心地在念佛,想想看,这样要到几时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几时才能够跟阿弥陀佛相应
啊?

所以我们念佛时,不只用心念,还要明这个理。这也就是为什麽很多善知识教我们念佛时
要「放下万缘,一心老实念佛」,就是要「放下万缘,把心放在佛号上不要乱跑」。心与
佛号打成一片,才能够将心与佛结合在一起,这才是「一念相应」。

经文所说的「逃逝」,是指我们平常不念佛,心里乱想,想这个想那个,这固然是逃逝。
还有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不必说,当然也是逃逝。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违背自己的良知、
良能。而良知、良能就是出於自己的本性啊!违背自己的本性就是逃逝,而且越逃越远。
佛就像是老母亲在那儿呼唤著:「孩子!回来啊!」虽然母亲叫他回来,可是他却跑得远
远的。怎麽个远法呢?不但在别人家那儿,而且还堕入三途里去。就像我们念佛时,念著
念著,念头跑了,这就是所谓的:「口里念佛心散乱」,心一散乱,心也逃逝了。所以佛
虽然在那里念我们,但却像老母亲在那里找不到他的儿女一样,「虽忆为何」?这里讲的
就是那麽重要啊!我们念佛的人,必得要了解这个道理。

这一段就是照应前面那一段「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非逢,或
见非见」。下面一段「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就跟前面第二段「二
人相忆,二忆念深」照应起来了!

子若忆母

「子若忆母」这句话,是说逃逝的这个儿子觉悟了。怎麽觉呢?他想到∶「哦!我现在离
开家,离开母亲。」他想到他的妈妈,就开始觉悟了!这是「忆母」。以前怎麽不能够觉
悟呢?如果你跑到街上去问人说:「你觉悟了没有啊?」而对方连「觉悟」这两个字都不
知道,怎麽觉悟啊?这非得闻法、研究佛法不可!不闻法怎麽觉悟?

「觉」这个字有「本觉」、有「始觉」。「本觉」指的就是我们的「法身」。「法身」本
是大觉,无所不知的。我们虽然有本觉,但是我们都不知道,都迷了!比如在正法道场里
,你听佛法也好,自己私下研究佛法也好,这就是「闻法」。闻了法,你知道了,了解自
己有「法身」了,然後如法修行,就是开始觉悟。这就等於知道、认识自己有母亲,也知
道想念母亲了。

禅家教人参究,参什麽?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问你知不知道你的法身。
禅宗是不许讲的,他只教你参。我们研究教理的人,凭佛讲的教法,了解这个理了,这是
「始觉」。始觉之後就开始要「忆」了,要时时刻刻想著:「唉呀!我为什麽还是凡夫,
还是在六道里生死不断?」、「我应该归家了。」回什麽家?回到自己本性上去啊!把自
己一些跟人争名夺利的一切都放下,世间再好的东西、宝物都要放下,你才可以找到回家
的路。

从一开始觉悟到最後整个学到究竟处时,就把「本觉」全部开发出来,这就成功了!

经文讲的「子若忆母」,就是告诉我们要开始觉悟,一开始觉悟你就要知道「忆」,时时
刻刻就要想到佛。并不是早晚做功课的时候才会念佛,不做功课时,就将佛号放一边,还
是照样起惑,那怎麽行啊?那就是我们雪公老恩师在世时讲的:「一边扫地,一边撒灰」
你用右手拿扫把在扫地,左手又再抓一把灰在那儿撒,你几时才能把地扫乾净啊?所以一
开始觉悟时,心就要时时刻刻地想到佛,心就在佛号上。

如母忆时

「子若忆母」—— 我们凡夫众生想到要「忆佛」时,要怎麽忆法呢?就要「如母忆时」,
要倒过来讲。母亲想念他儿子,是无时无地不在想啊!你这个做儿子的,只要用母亲想儿
子的那种想法来想母亲,就一定成功。能够这麽做的话,就是「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母子历生」是照应前文的「从生至死」,无论那一生都「不相违远」!「违」是分开来
,「不相违远」是不但不分开来,而且离得并不远,生生世世都是在一起的。这点必须要
讲清楚,不然各位後来会起疑惑的。怎麽说呢?我们念佛法门是当生成就,那里还要生生
世世「不相违远」呢?生生世世都在人世间吗?

这点前文已讲过,因为大势至菩萨念的佛是十方如来,是本性佛。而那时候阿弥陀佛还没
有成就极乐世界,所以从恒河沙数劫以前一直到後来,生生世世地学,他就这样学成功的
。而我们现在学的不是念十方如来,是念阿弥陀佛,而且要发愿到极乐世界去。我们比大
势至菩萨学的容易得多,而且幸运多了,因为我们一生就能成就。如果各位在外面遇到别
人,要讲的话,这点必得要讲清楚。 (待续)

由戒生定 三  省

无物能将此定来,必由净戒之所起。 (摘自月灯三昧经)

修行无非就是要止息虚妄分别的心,停止对五欲六尘的攀缘,此种工夫即是「定」,亦即
梵语所谓「三昧」。然而要注意的是,佛家所云的「定」,是与「戒」相提并论的,此即
意谓,若要入「正定」而发慧,必得先清净身口意三业,使之不与恶法相应。如果不先由
持戒入手,只是一味修定,则所修之定必为「邪定」,决定不与出世间的善法相应,不能
出轮回、了生死。

现代人生活环境复杂,身心常处在混乱、失序当中,因此,寻觅安顿身心的良方,就成了
许多人的重要课题。坊间常常有所谓「静坐」或「禅修」的活动,往往打著学佛修行的名
义,实际上重点却在「养生」,等而下之者,则以修练神通为最终目的。具正知见的佛教
徒应当知道,息心修定的前提必先讲求持戒,以此收摄身心,如此一来,所修的定才为「
无漏」,才能开发性地妙慧。倘若不讲戒律,只是盲修瞎练,在色身上打转,或执著一个
自认为的寂灭境界,那便不是佛法了。

不改方针

印祖云:「民十几年(忘其年)光到宁波,黄涵之请到道尹衙外念佛社说开示。一某大老
官坐轿来,时光已演说。後说到敦伦尽分,父慈子孝等处,其人乘轿而去。然光素抱此志
,不以人不喜闻而改方针。况此次是护国息灾,念诵尚是枝末,敦尽乃属根本。无论人愿
听不愿听,我仍以是为宗旨。」(复屈文六居士书二)

莲池馀馨之十一 — 李圆净居士 智  展

李圆净居士,是民初的佛教学者,也是《印光法师嘉言录》的编著者。他对於教理的研究
十分投入,曾为《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作过疏解。印光大师见他对研教这
般好乐,曾提醒他说:「青年人宜先著实用念佛功夫,待其业消智朗、障尽福崇时再行发
挥,自可阐明佛意,宣传宇宙。」但他当时不以为然,仍一意行之,直到因为用心过度,
导致形神日衰,才拳拳服膺大师之语。

圆净居士後来皈依印光大师,便一心修持净土念佛法门,且将当时流传甚广的大师《文钞
》摘录其要义,分门别类,编成一册(即《嘉言录》),对民初净土法门的弘扬有很大的
裨益。居士另著有《佛法导论》一书,其中特立一章专论净土,兹将其重要内容整理如下
,愿见闻者能增强持佛名号、求生极乐的信愿心。

净土法门的两个特别处

净土法门历来被称为如来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之所以特别,比其他法门殊胜,圆净
居士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点,大乘法门固然法法圆妙,但因机有生熟,缘有深浅,所
以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只有净土一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且
看《华严》一经,是如来初成正觉时,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称性直谈的一乘妙法,谁不知
是诸经之王。此经末後善财遍参知识,证齐诸佛之後,普贤菩萨为他说十大愿王,普令善
财和华藏海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再看《观无量寿佛经》,说到下
品下生,虽具诸不善,但宿植善根的,当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他即
受教称念佛名,未满十声,便见化佛授手,接引往生。又《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
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这样看来,念佛一法实在是上自等觉菩萨不能超
出其外,下至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岂非上圣下凡共修之道,或智或愚通行之法吗?

第二点,一切法门都要仗自力断惑证真,才能了生脱死,只有这念佛法门,是自力和他力
两皆具足。所以已断惑的,便可速证法身。即具足惑业的,也能带业往生。其法极其平常
,虽愚夫愚妇,也能得益。却又极其玄妙,就使等觉菩萨,也不能出其□围。故无一人不
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真是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了。」

最契理契机之法门

再者,圆净居士又引善导大师语(案:善导大师云:「若欲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
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得实益,否则经
劫至劫,尚难出离。」),谓净土法门即最为契理契机之法门,何以故?他说:「按通途
教义,见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证道,是千圣的定理。所以教乘必要大开圆解,宗门必要
直透重关,才配说『见道』两个字,才得再论『修道』。不然的话,便是盲修瞎炼,保不
住撞墙磕壁,免不了堕坑落堑。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一切经教中,只有一部《阿弥陀经
》,是释尊无问自说的。他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
,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但发愿持名,即得往生。这是佛心佛眼亲知亲见的境界,那
里是二乘圣贤所能知见的。只要你死心踏地的深信佛言,依此发愿持名,即是以佛的知见
为知见,更不必别求悟门。

按通途教义,依法修习的顺序,是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断惑,其间须有个一定的程
式。所发的慧,有胜有劣,所断的惑,有深有浅,始可与论退或不退。这净土一门就特别
了,因仗他力,为阿弥陀佛大愿所摄持,故带业亦得往生。

按通途教义,见思烦恼分毫未尽,便不能出离同居国土。这净土一门就特别了,修净业的,
是横出三界,不必断除烦恼,便能从此同居生彼同居。(馀门学道,名竖出三界,念佛往
生,名横出三界,如□钻竹。竖则历劫难通,横则一时透脱,一迟一速,难相比拟。)一
生彼土,那生死根株便永远断尽。

究竟说来,这净土一门可不求悟门,不待发慧,不断烦恼,岂非至极省要,至极直捷的吗
?我且和诸位老实商量,我们既没有立地成佛的资格,又没有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的实证
。倘不专修净业,仗佛慈力,带业往生,难保尽未来际,还在三途六道中讨生活。………
…要知修行用功,原是为的了脱生死,倘用功而生死不能了,又不肯依能了的做去,岂非
担麻弃金,自取其咎吗?」

印光大师在《佛法导论》中,为李圆净居士作序云:「净土法门,普被三根,於在家人,
更为要紧。以在家人,各有职业,不易参研宗教等法,唯此念佛一法,最为契理契机。」
圆净居士身为在家修行人,能禀承佛语、祖语,以至诚心,恳切念佛,了办生死大事,吾
人实应师法其芳□,道业方有可成之日。

文 彦 博  吕富枝

文彦博,字宽夫,宋朝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县)人,宋仁宗时进士,平居待人接物,谦和
卑逊,敬重德行,爱好行善,唯恐不及。文武全才,一生经历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哲
宗四个皇朝,出将入相,有五十多年,官位做到太师(三公中最高的官职),又曾兼任翻
译经典的润文使,受封为潞国公,当时世人都尊称他为贤相。

文彦博信奉佛法,皈依佛门,当他留守洛阳时,曾经到龙安寺斋僧礼佛,当他进入大殿,
瞻礼圣像时,忽然见到损坏的佛像,掉落在地上,他略微不加恭敬,只是抬头睁眼看著就
走出来了。

旁边有位僧人就问他说:「为什麽不礼拜佛呢?」文彦博说:「佛像已经损坏了,要礼拜
什麽佛呢?」僧人说:「古德说:譬如官路上的泥土,有人把泥土挖来塑成像,有智慧的
人知道这塑像原来是路上的泥土,而凡夫就认为生出了塑像,後来官员要巡行,於是又把
塑像拿去填补官路,塑像本来就不生不灭的,而官路也无所谓新造的官路或旧的官路啊!
」文彦博听了,忽然有所领悟,於是恭敬作礼而退出。

文彦博从此更加敬慕佛道,精勤修行,他修持净土法门,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志求往生西
方极乐净土,他早晨烧香礼佛,晚上静坐念佛,平时行住坐卧,都不曾间断懈怠。常发愿
说:「愿我常精进,勤修一切善;愿我了心宗,广度诸含识。」

意思是说:愿我能够时时刻刻精进不懈,勤恳修持一切善法;愿我了达心性之法,悟佛心
宗,以广度一切众生了脱生死,离苦得乐。

文彦博不管见到任何人,便劝导人念佛。他和净严法师在京城,集合十万人,成立净土法
会,誓愿广结十万人念佛,发愿求生净土,当时许多士大夫,都受他感化而发心念佛。如
如居士写了一首偈颂,称赞他说:

「知公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一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

意思是说:知道潞公的胆量气魄,像天那般大,誓愿广结十万人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
因缘;一生不只为自己求解脱生死,且愿大家一起踏上渡头船,一同渡到西方极乐净土的
清净彼岸。

文彦博到了九十二岁临命终时,身体无病,安然念佛而往生。

漫谈长寿之道  松 弘

在诸多佛教的经论中时常看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句警语。人类为世上万物之灵,
六道众生能於轮回果报中生为人身,殊属不易。而凡具有生灵之物者,莫不珍惜其生命;
尤其生为人身的我们,无不希冀得享健康、长寿。

际此科技发达、医疗进步的时代,人类的寿命的确延长许多。但是,其中短命多病者,也
所在多有。佛弟子相信因果,对於为何造成寿命长短的原因,自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後天四大调和

亘古以来,世人为求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无不想尽各种方法,寻找各种途径,希望揭露
长寿之秘,达到长寿的目的。依据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导,目前科学家发现并证实构成长寿
的关键在於基因之良窳。基因在当生中不能改造,这是属於先天遗传的赋予。

但,光具有优质的基因,还需配合後天的良好条件,才能建构完美的长寿旅程。就先天的
遗传赋予而言,这是属於人类优生学研究的□畴。世人若有选择的机缘,自然会积极追求
,不会放弃。於此,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在後天的条件上,力求契合先天的赋予而求得
长寿?

依佛教经典的论述,宇宙万物大略可分为两大类:一为有情世间,另一为无情世间。缘起
与缘灭形成宇宙生、住、异、灭永无休止的变迁。因此,世人应了知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
,绝无可能永生不死。我们也明白,含有生灵的有情众生,包括人类,其色身质体由地、
水、风、火等四大原素组成。任何有情众生,在其寿终命尽,神识出离後,四大假合即开
始崩离分散,最後永归尘土。後天的养生长寿之道,就是要求如何调适四大要素,使其达
到最佳的均衡点。

身安而後道隆

我们必须认知,健康的色身是修行成功的基本条件。释尊在出家修行之初,曾尝试苦行多
年,尔後体认到苦行非良策而放弃。因此,我辈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的修行,也应善自珍
摄色身,勿忘在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之馀,维护色身健康,方能身安而後道隆。

就医学上的定义,健康的色身应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健全。人有七情六欲,每日追求的,无
非是财、色、名、食、睡。如何适当的保持与节制,不滥情,不纵欲,才是合乎长寿之道
。换言之,一位修行者,若能清心寡欲,淡泊无争,则身心自然康泰了。

不外因果法则

佛教讲因果,这的确是佛教在教义上最为殊胜、伟大而异於其他宗教之处。世人得享长寿
与否,绝对有因果关系。欲求己身寿命之延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绝不可残害其他生命
来满足自己口腹之欲。俗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残忍不仁之人,纵然今世侥幸命长,
来世若还能投胎为人,必是短命多病。原因何在?因果报应也。

有句古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虽不尽然是短命多病的绝对原因,但从身、口、意
三业的内涵观之,也八、九不离十了。试想杀生、偷盗、邪淫的身业,妄语、绮语、两舌
、恶口的口业与贪欲、□恚、邪见的意业,任何一项的作为皆足以招来灾殃。因此,我们
在修行养生,欲求长寿之际,应慎思如何保持三业清净,不可违犯。

无白吃的午餐

其实,拥有健康的色身,自然得享长寿。除非是遭遇意外,或有先天的恶疾,又无机缘得
遇良医,或有中途早逝的意外。否则,在今日食物营养与医疗品质俱佳的环境下,要拥有
健康的色身,并非太难。家母今年已届百岁高龄,耳聪目明,持杖漫步一、二公里,仍无
倦态。老人家健康的身心,其来有自,探讨其长寿之因,约略可归纳为下列诸项:

 (一)劳动筋骨:自幼即养成勤劳节俭的习性,为贫困家庭生计,终日操劳,自然而然锻□
了健康的体魄。

(二)不沾烟酒:粗茶淡饭,常吃青菜,保持消化系统与排泄系统的顺畅无碍。

(三)有话直说:心情不郁闷,不压抑,她总能烦恼三分钟後,便睡得酣畅梦周公了。

(四)蒙佛加被:上年纪後,有幸遇到有缘人引入佛门,每日诚心念佛。她深信念佛一定会
蒙佛菩萨护佑。

人人都希望长寿,然而,长寿的品质也应□清。若得享长寿,却在暮年之时,长卧病榻,
□延残喘,生不如死,如此长寿有何意义?所以,对於那些生平心存善念,行有善举,日
子过得心安理得,又能信愿念佛的长寿者,才是值得钦慕的对象。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信因果,仁慈爱物,不造恶因,自得善
果。服膺斯言,长寿何难!

陈正煌老居士学佛往生事略 德明同修会

一、生平简历  

陈正煌老居士,台中市人,生於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二日,卒於民国九十二年六月十一日
,享年六十四岁。自幼好学不倦,求知求真精神颇受嘉许。步入社会後,曾任职於台中市
第五信用合作社,後来转任正丰化学公司财务课长、正信投资公司经理。陈公一生为人处
事,耿直认真,忠於职守,直到八十年离职,此後乃专心学佛修净。

二、幼秉善缘,中年学佛

陈公的学佛因缘应可溯及自幼的家族渊源。外祖母长斋奉佛多年,母亲也是早斋奉佛,并
常亲近善光寺闻法。而亲家母(二姐的婆婆)更与莲社林看治师姑相熟,看治师姑并曾亲
自到过家中探访。诸多善缘薰习下,终於在民国七十九年(五十一岁)七月六日,因缘成
熟,於嘉义义德寺皈依忏公法师,顶礼座下,法名净煌,正式成为一位虔诚的佛弟子。陈
公从此对於佛法的精进修持是积极而真诚的,八十年三、四月间,在阅读了弘一大师传之
後,深受感动,更加坚定学佛的信念,於是发心茹素,从此以後,早晚课念佛皆精勤不辍
。

次年即以五十多岁的年龄,参加莲因寺「斋戒学会」,体验解行并进的斋戒生活。经过这
次深刻的体验,更加强了陈公对佛法妙义的追求。隔年,又报名参加莲因寺的佛七,精进
持名,专修净业。就在佛七圆满日的朝山礼拜时,陈公以至诚恳切的真心,感召诸佛菩萨
的慈悲哀悯摄受,一时悲欣交集,泪流满面,左右同参,闻者莫不恻然。陈公的学佛信念
,到此可说已奠定深固的根基。

三、病魔袭击,道心益坚

就在陈公发起菩提弘愿,坚定持名念佛专修净业之时,佛菩萨的考验,却也随之悄悄降临
。稍早,陈公常常感觉脊椎部分时有隐隐作痛情况发生,疼痛程度且与日俱增,甚至有过
终夜无法就寝,只能伏於桌上稍事休息;乃至也曾经历苦坐一日夜不得卧眠之艰辛。然而
陈公悉皆以超乎常人之毅力,与坚定依仰佛菩萨的信念,一一克服了病魔的摧残。八十四
年元旦後,适逢德苑社区落成,陈公举家迁入德苑定居。三月,为了解疼痛病因,便至澄
清医院作核磁共振检查,不料竟发现疑似肿瘤;为进一步□清病情,复往荣总进行切片穿
刺,医师终於宣布所罹患的是「多发性骨髓瘤」。陈公闻讯,内心却无惶恐,复蒙精舍法
师开示:「欢喜还!欢喜受!」即不再接受化疗,全心付托诸佛菩萨。每日清晨依旧四、
五点便起床作课,专志持名念佛,纵使寒流来袭亦不稍辍;平时更以持诵金刚经及弥陀经
二部作为休□所好,案头经卷几至韦编三绝。除此之外,皆是深居简出,一以持名念诵为
其功课。白天偶尔亦随喜至德苑念佛堂用功,有时只见其独自一人,静静坐於角落,专心
一志全力念佛,见者无不赞叹其乃真修行者!

又德苑社区每周六下午均有德明班讲座活动,内容虽系针对一般而开设,陈公却也欣然参
与,乐当影响众。五、六年间除非痛至难以支撑,否则绝不缺席。无论讨论发言、祖师文
钞法语轮讲等,皆秉其从事金融事业严谨不□之精神,认真投入专注探讨,遇有疑义必一
探究竟乃已,偶有异见,经过疏解,亦能从善如流。其精进不懈的向学精神,确为公认之
表率。若逢莲社春秋二季祭祖,陈公亦忍痛参加,常见其避坐一隅,专志念佛,神情自在
,看不出是一个患有重症的病人。

凡此总总,均可看出陈公在病魔侵袭之下,竟能秉持坚定不挠之道心,克服羸弱病躯之煎
熬,履行种种难忍苦行,若无心中坚定信念,伴此一句洪名以为支撑,又怎能渡过九年多
之艰辛岁月?而此背後,贤内助淑美女士的默默护持,无怨无悔的一路伴随扶持,更是功
不可没!

四、正念分明,自在往生

九十二年新春,病况原本如常,然三月之後病体愈显不支。陈公自从发病以来,早已看破
生死,至此,更加放下一切,遂於四月十八日立下「临终交代事项」,明示「人生来时未
知来处,去时未知去处,生命本似过客。迷茫之间,西方在望,佛土庄严,一心归依。此
为最大之愿望。」并一一交代临终助念种种事项,并称「所有丧葬仪式一切从简,以念佛
为主。」显见陈公已彻底放下,了无挂碍。至五月下旬,病况加剧,莲友闻讯於五月二十
六日晚间登门探访,陈公此时骨质已被侵袭得脆弱如灰,稍作翻转立即剧痛如割,然却依
然面带春风、怡然自在,只告诉莲友:「佛菩萨的考验,可说已超过极限了!」莲友拟将
每晚八点的家庭念佛晚课移至陈府,但陈公客气不愿太劳师动众,只表示「三次即可」。
因而莲友便决定於五月二十八日及六月四日前往家中念佛二次。八日,黄德川居士与诸莲
友来探视,陪陈公忏悔、念佛、回向,并劝陈公依印光祖师所示,发愿速求往生,勿再求
愈,公亦欣然承允。

不意十日(星期二)深夜十时病情急转直下,眷属立即联络医师商量紧急应变措施,陈公
此刻则神智清楚,正念分明,手持分机同听,意欲了解通话内容,坚持不要急救。稍後,
或吉祥卧,或面西而卧,一切皆安详自若。眷属等则於旁边陪伴念佛,公则随著呼吸,一
直「用力念佛」,直到十一日凌晨二时四十分许,随著呼吸念出最後一句佛号,随即安详
往生,这是何等□脱!何等自在!莲友闻讯纷纷前来助念,依公所嘱,助念二十四小时至
周四凌晨,果然应验其「三次」之言。入殓时,全身乾爽,四肢柔软,容貌安详庄严,令
人叹为殊胜稀有!至十二日晚七时许,长女自英国奔返,瞻仰遗容,却见脸部更加红润,
容貌更为庄严慈祥,莲友闻讯莫不赞叹!

综观陈公一生,虽五十之後方始皈依,然一闻正法便即一往直前,精进不懈,终能战胜病
魔,自在往生,荣登圣域。其不畏病苦,坚固道心,□脱自在,归心西方,更足为莲友效
法,永垂典□!

离爱得道 坤  德

当佛在舍卫国□园精舍讲经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怀抱著儿子□体的母亲,她跪
著向佛哭求:「世尊啊!我的儿子突然死了!我听人家说您有药方,能够使人忘记忧伤,
免除灾患,请您救救我的儿子吧!」佛对这位哀恸欲绝的母亲说:「是的,我有药方,可
是得有一副药引子才行。你到城□寻找一户从来没有死过人的家庭,向他借一把火回来,
我就把药方给你。」

悲伤的母亲听了之後,非常开心地离开,并在城□到处向人询问:「你家中是否从来没有
死过人?」一家问过一家,一户问过一户,每个人都向她摇摇头说:「怎麽会有人家□没
有死过人呢?」佛看到这位母亲垂头丧气地空手回来,便对她说:「找不到吗?你别伤心
。在这世间,有四种因缘无法长保不散:第一,看似恒常的事物,必然会散坏。第二,目
前富贵的人,必然走向贫穷。第三,现在合会在一起的,未来一定会分离。第四,眼前身
强体壮的人,终究会有死亡之日。你与其费尽心思想救儿子,不如担忧自己的生命是否也
会走向终点。你应当及时精进持戒、修习佛法啊!」母亲抱著儿子的□体,痛哭著说:「
我爱我的孩子入骨彻髓,我的性命一点都不足惜,我现在只想救我的儿子,那□会想到自
己的未来呢?」

佛为了让这位母亲能体悟人生无常的道理,便在她的周围化现四口烈焰狂烧的大火坑。当
她被猛火逼得受不了时,就不由自主地拿儿子的□体作屏障,企图抵挡一点火气。佛便对
她说:「你刚刚不是说宁死也要换回儿子的性命吗?怎麽现在拿儿子的身体来作屏障呢?
这逼得你受不了的人间火气,比起那畜生饿鬼之苦、无间地狱之火,还算是微不足道的。
你如果开始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等大菩萨行,未来就不会堕入三恶道,而能感得人天福
报,乃至进一步出离三界轮回,成就佛道。这就是我的药方。」

这位母亲从佛变现的猛火中走了出来,也走出了丧子的椎心之痛,终於体悟了人生无常、
所受皆苦的道理。从此以後,她听从世尊的教法,如实修行,後来证得了须陀洹果。
(出自贤愚经)

仁者无敌 三 学

前几年走了一趟神州之旅,旅程的第一站是到山东曲阜参礼孔庙,再上北京参观紫禁城。
前者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後者则是中国政权的枢□。孔庙两千多年来一直奉祀孔子,而紫
禁城早已改朝换姓好几回了。两个地方,彷佛两个世界。

不毁的圣殿

曲阜孔庙,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尊敬崇仰,文革时虽有号称十万人来毁孔庙,但浩劫之
後,为政者深怕那一段无理性的批孔丑行,让世人多瞧见一眼,孔庙被迅速的修复。在孔
庙被大肆破坏时,一块一块记载历代尊孔历史的石碑,曲阜民众冒著生命危险漏夜抢救,
偷偷藏起来,浩劫之後,又重立於孔庙原址,断痕犹在,风华不减。

孔庙後面有一座「圣迹殿」,以石刻连环画的形式记载了孔子的事迹,有一则宋代书法大
家米芾赞叹孔子的小篆:

「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以後,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
哉孔子!」

一介平民的孔子,之所以伟大无匹,在於他「道冠古今」,以文化大道利益苍生,不论地
域,不分族群,一视同仁。孔子弘道,固然有「亲亲为大」的亲疏次第,但是在孔子心目
中的苍生,却是天覆地载之下的全人类。鲁国可行,则为鲁用;中原可行,则为各国所用
;边陲九夷肯学圣人文化,孔子也愿前往居之。海外若行得通,孔子也愿乘坐简陋的木桴
小船,浮海一试。即使有争议的臣子来邀,只要他一心为公,仁厚子民,孔子也「欲往」
襄助。

无敌的胸怀

孔子超然於地域、政权之上,他对各个族群、政治人物,著眼分判之处在那里?论语里仁
篇孔子说:「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无适、无莫,郑玄做「无
敌、无慕」,孔子以为有德有学的仁人君子,应该对一切人都是无敌——「无偏主亲,无
偏定疏」,不偏坦、不排斥特定的对象,一切惟「道义」是从。只要他所作所为合乎道义
——宅心仁厚而不怀恨仇视,行事正义而不昧理偏私,就可以「义之与比」,这样的人就
值得亲近护持,何须论族群、论国界?

孔子为天之木铎,以道德、事功、语言文字,普利群生,他的铎声是历代执政者的警训,
提醒为政者「以民为主」,不在「政权」,行政以「仁民」为念,不应在政权的患得患失
!孔子视人如亲,厚以待之的仁者无敌思想,是普世所推崇的价值,故後人愿以虔敬的心
奉孔子为万世师表。

高墙的恐惧

紫禁城,城头又高又大,城墙又坚又厚,一般人极难逾越。整个紫禁城的地上,铺上一层
又一层的石砖,共有七层,为的是防止有人挖地洞来行刺。为何如此设防?元、明、清三
代都是马上争得天下,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看著城里城外的人,对他的大位都是虎视眈
眈,视人如寇雠一般,处处设防,时时担心,唯恐拼命争来的政权为人所夺。这与孔子的
「仁者无敌」,视人如亲,厚以待之的心情,绝然不同。在不同心情下营造的建□,也大
异其趣。紫禁城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座的殿宇,极尽人为之能事,但是从最南的午门参观
到最北的神武门,一城看尽,却嗅不到一点令人欣羡的兴味,为什麽?

四、五百年来,紫禁城里的主人每天动的念头,不外乎论语阳货篇孔子所云:「其未得之
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握有权柄的皇帝在勤於政务之
馀,也难免会唯恐失之,一旦患得患失,必定造下许多无所不至的勾当。进入「午门」,
过了「金水桥」,不禁令人毛骨耸然,
心为之寒。

永恒的春风

曲阜孔庙,散发仁者风□,沐浴其中,如坐春风。紫禁城里,充满执政者的心机,置身其
中,秋气凛凛。千古以来,孔庙始终姓孔,而紫禁大位则更换多少次了。因为孔子念念不
忘的是亘古不变的文化,唯恐天下不蒙其利,与人无争,无人可以取代。紫禁城里的主人
却是私心□□,想的是自家政权如何巩固,城里城外不乏「彼可取而代之」的觊觎者,所
以经常上演取代轮替的戏码。

历代住在紫禁城的帝王,拉下前一位紫禁城主人後,便是千里摆驾来到曲阜孔庙,走一回
专为皇帝而开的「重光门」,然後登上「大成殿」上香祭孔,再为孔子及孔门弟子封爵一
番。帝王祭孔的传统,汉朝以来一向如此,其中蕴含什麽意义呢?值得为政者想一想。

孔庙象徵仁者亲厚的文化,它是永恒的清流;紫禁城则是图谋权势的标记,暂时的泡沫沤
合而已。阳光下的泡沫,艳丽可爱,却永远不及清流的滋润有益。

语译历史感应统纪因缘 吕富枝

回忆当年,在 雪公李老恩师门下,沾沐教诲,恩师经常勉励众学子,对於阐扬圣贤教化,
有益世道人心的好书,要多多研读,要推广传扬,不只帮助自己修身进德,也能辅助淑世
化俗。

恩师悯念,世道衰微,人心陷溺,举世滔滔,恣恃纵欲,任意造业,无所忌惮,以致天灾
人祸,频见降作,世间的乱象,人类的苦难,日趋严重。究其根本原因,皆由现代人,不
明圣贤道理,不知因果报应所致,所以当今之世,唯有极力倡导阐扬善恶因缘果报的道理
和事实,才能挽救劫运。

当时恩师极为推崇赞扬许止净居士所编辑的历史感应统纪一书,指定列为门下学子自修必
读的好书之一。因为此书所收集的感应事迹,皆是历史真人真事,班班可考,具体事实证
明:「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惠吉逆凶」、「福善祸淫」,以及「积善之家,必有
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乃至「造作善恶之业因,必定感召善恶之果报」等等,
这些世出世间警世的道理,的确真实不虚,昭昭不爽。对世道人心,有警醒惕励的作用,
对伦常道德,有教化淳厚的功效,值得推广弘传於天下後世,以供世人引以为借镜,使世
人有所师法,知所□戒。然而此书为文言文,文理精深,现代人往往不习惯阅读,或不易
看懂领会,因而不能普及受益於各阶层次的人,岂不可惜?

当时适逢明伦月刊即将创刊, 恩师从历史感应统纪中,择取其中善恶因果报应,特别昭
彰显著,特别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命富枝译为语体文,使人人易解易读,更嘱江师兄逸
子择要绘图,江师兄画艺卓越,构思精妙,描绘历史感应统纪,深刻传神,跃然纸上,不
但能引人兴起阅读兴趣,尤能使阅者深入领会文中旨趣。在翻译上,恩师特别指示,以「
翻义不翻语」的原则,将感应事实,前因後果,叙述出来。富枝谨遵慈命,於是不揣浅陋
,参考有关资料,融会整理翻译,自民国五十九年十月,明伦零刊号,至民国八十一年十
月,明伦二二八期,依序分期刊载。

在这期间,承蒙 恩师多方指导与鼓励,早期所译故事,皆以人名为题,其後 恩师指示,
可就每则故事的要旨标题,也可适时表达读後感想,增加阅读效益,将来可以推广流通,
期盼能使更多人真实受益—— 见到修善因,召感福报,有所敬慕而奋勉效法;见到造恶
因,召感恶果,知所警惕而改过向善。更愿见闻者,展转传扬劝化,使世人都知因果不爽
,懂得趋吉避凶,从此致力於断恶修善,敦伦尽分。人人如此,人心日渐淳善,世道归向
敦厚,天灾人祸,自然消弭。人民幸甚!天下幸甚!谨志因缘於此。

中华民国九十一年岁次壬午仲夏吕富枝敬述

★欲索取「历史感应统纪语译」(注音版)者,请附回邮五十五元寄明伦月刊,每人限请一
册,赠完为止。


《潜水钟与蝴蝶》评介 智 彦

生命有开始,就必定有结束,人生是个趋向死亡的过程,这是千万年来不曾改变的现实。
但是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能够常常生起这样的警觉吗?

《潜水钟与蝴蝶》一书的作者鲍比,是法国时尚杂志ELLE的总编辑,他因为中风而成为「
准植物人」,身体无法自由行动,也无法用语言和他人沟通,除了还能眨动左眼之外,鲍
比和植物人相较之下,已没有什麽两样。但就凭藉著这个小小的动作,他请别人指字母,
指对了他就以眨眼睛的方式,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出这本书。从篇幅来说,全书共只
有一二七页,但正因这是作者在生命走向终点前的最後遗著,因此情感的深厚、生命的慨
叹,却不是薄薄的几张纸就可以道尽的。

每次随著文字进入本书的情境,感受作者的心情,必定都会有种强烈的庆幸感:「能够拥
有健康的身心来面对生活,是多麽幸福的事情!」但是健康的身心能够一辈子永远保有吗
?身心健康了就必定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吗?那可不见得。鲍比在书中曾多次提及他在病中
的居住环境——贝尔克海军医院,人们来来去去、川流不息,在这儿养生送死,遍尝生离
死别、忧悲苦恼的滋味,在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时候,人们何曾留意到这才是生命的现
实呢?

从书中的描述里,还看见了我们凡夫众生的愚痴无明,作者多次表达出希望病好之後,可
以重温健康时期的诸多享受,如喝酒、吃肉、赌马、抽烟等,其实,这些不都是制造更多
业障的烦恼吗?假若我们不曾学佛,随顺著世俗的观念过生活,那麽这一切的生活享受也
就变得非常理所当然,在起惑造业之後,自会随顺著业力去受苦受报,但是因为不知众苦
的根源就在於自心的烦恼,所以就在惑业苦的轮转中,生生死死,不知该如何超脱。而如
今我们有幸学了佛,是否自心中的俗见已经能逐渐涤除了?或者依然是随顺著过去的习性
,得过且过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个会活动的鲍比?差别只在於鲍比已经是直接承受到病苦,
而我们则虽然明知人生无常、观受是苦,只是尚未直接面临病苦而已,但说到人生的一切
业报与生死烦恼,则是人皆有之,没有多大差别的。我们是要当第四等马(注),等到自己
亲尝业报之苦时才来发愤学佛,还是要当上知之人,见人受苦,都能视作佛菩萨的示现,
以之自我警惕呢?读过这本书,不能不对生命的现实有所感触。

注:佛经以四种马比喻四种人学佛。第一等马,仅须顾视鞭影,便知奔驰而去。比喻听到
他方有人生老病死苦而学佛。第二等马,若以鞭杖触其毛尾,就知飞驰而去。比喻亲眼见
他方有人生老病死苦而学佛。第三等马,须以鞭杖稍侵皮肉,才能警觉起来快走。比喻眼
见亲人受老病死苦而学佛。第四等马,要以铁锥刺身伤及肤骨,然後惊觉上路。比喻自身
亲受老病死苦後,才肯学佛。 (见杂阿含经)

本来面目   瑜  扬

学佛修行,目的便是要除尽三毒的习染,回归自性清净的本觉,此即「还我本来面目」之
谓。然而,吾人长劫以来在六道生死中轮转,总与诸多烦恼相互为伴,早已对戴著一层又
一层的面具习以为常。在贪□痴的遮掩下看世界,世界变得险怪、染污,而在浊恶的依报
环境中打滚,心海亦相对无法平静无波、光亮如镜。於是我们戴的面具越来越厚,宇宙的
实相也就在假面的蒙蔽下,越来越模糊了。这样看来,卸下尘垢、还本心源之日,岂不是
遥遥无期吗?该如何在浑沌之中寻得一线光明呢?

所幸佛出世间,为众生广说种种离苦、解脱之法,吾人才能在被假面束缚得几乎窒息的窘
境下,脱却烦恼的遮盖,感受一丝拂面清凉。但在领受圣言之时,若不能深刻体察它是用
来对治烦恼,而非为这个世界增添玄妙,其结果不但无法从烦恼的层层包围中挣拔出来,
反而会再戴上一张华丽但狰狞的面具,届时,素颜想好好作个深呼吸,恐怕将难上加难。
试看,宗教界有多少人挥舞著佛教的旗帜,实际上却利用人的无知和迷信,进行中饱私囊
的勾当。再者,政界、商界、学术界,又有多少人藉由参与佛教活动或讲说佛学名相、义
理,来拉抬自己或企业的身价,树立清高脱俗、品德无瑕的形象,以搏取大众的信赖和崇
仰。像这种裹著君子皮囊的真小人,言语或许头头是道,举止或许道貌岸然,但若回归佛
陀教化的根本宗旨(背尘合觉),其真面目便无所遁形;在层层叠叠的假面下,仍隐藏了一
张唯名利是尚的脸。这样纵然和佛法沾了边,还是与正觉之道形同陌路。

因此,若想步入佛法的殿堂,首先就该正视自己这张被面具扭曲了的脸。这张我们一直认
为是真实不虚的脸,其实流露著对顺境的贪婪,迸发著对逆境的怒火,悬挂著对真理的疑
惑和迷茫。我们无须为了遮掩,再用种种颜色来粉饰,那只是自欺欺人。只有跟自己坦承
,勇敢面对脸上的千疮百孔,才能进一步论及修补和整治。不过,要卸下心防,直视并承
认自身的不完美,谈何容易。毕竟肯在自己罩门上痛击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
比较习惯躲在面具背後,安逸地度日吧?这样安全感会多一些,不用承受被命中要害的惊
惶。但细细思量,我们此生为了某些虚幻的成就,吃了那麽多苦头,流了那麽多眼泪,最
後却戴著笨重的假面死去,难道不觉得情何以堪吗?发现残缺的那一刹那或许难以接受,
但唯有克服那分惴惴不安,郁结的人生才能逐渐清爽,飘忽不定的生命旅程才能踏实。追
求圆满的人不该认假当真,勇於揭去烦恼的遮障,才有机会一步步向真理靠岸。

「本来面目」既云「本来」,就表示它是人人所本有,不待外求的。所以,学佛若要有所
成,端看自己肯不肯在个人心地上用工夫。佛家云:「但去凡情,别无胜解」,正言简意
赅地道出了此意。此刻,再多的语言文字彷佛已成多馀,且让我们卸下三毒的面具,好好
端详一下自家的旖妮风光吧!

抱  怨  慧 文

一再抱怨,便让问题有机可乘:
反躬自省,当下人我欢喜清凉。

孩子们:

你曾登高望远吗?俯瞰繁华热闹的红尘世界,有没有一股灰蒙蒙的感觉?固然大量的废气
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使得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但另一股从人们心中释放的怨气,其可怕
程度与摧毁力,更是有形的废气所望尘莫及。

什麽怨气呢?老百姓抱怨政府官员贪赃枉法、怠忽职守、忽视民众的权益;政府也怪老百
姓动辄街头抗议,缺乏理性沟通。当员工的抱怨老板唯利是图,不知体恤下属;老板则感
叹:哪有只要薪水不必费力的道理。孩子抱怨课业重,游乐时间永远不够;为人父母则无
法理解:为何我竭尽所能,孩子怎麽还嫌我爱得不够多。总之,抱怨老天爷不长眼睛,怪
社会对我不公,怪好机会总是轮不到我,怨气冲天、人心不平,痛苦指数也就日益窜升,
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其实挑别人的缺点容易,抱怨连连更是轻而易举,可是问题往往就在自己身上,我们却毫
无所觉。有个人因为和邻居处得不好打算搬家,找来好朋友帮忙,好友问他:「住得好好
的,怎麽想搬家?」这个人抱怨说:「这里的人做人都很差,我实在受不了!」好友问:
「你常搬家吗?」他说:「今年搬七次了吧!」「原因都一样吗?」「对呀!真不知道现
代的人怎麽了,那麽难相处,恶劣喔!」好友摇摇头说:「你这样搬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这个人说:「难道你有更好的方法?」好友说:「有七个地方的人都不喜欢你,难道
你没有想过问题的所在吗?如果你不尝试著改变自己,修正与人相处的态度,就算你每天
搬家,照样还是怨气十足,快乐不起来的。」人们都会抱怨环境不佳,却少有人想过:自
己可能就是破坏美好环境的元凶啊!

怎麽消除怨气呢?

一、凡事反求诸己:有句广告词说得好:「要刮人胡子前,先要把自己的胡子刮乾净。」
抱怨前不妨先从自己检讨起,或许问题的□结就打开了。有一个上校对部队的服装仪容十
分重视,一天早上,当他四处检查时,发现某一士兵仪容不整,当下他便嚷叫起来:「你
过来!领子没拉好应该怎麽办?」士兵大声回答:「报告长官,赶快拉好!」上校扳著脸
,冷峻地说:「那还不拉好?」士兵鼓足勇气,伸长了手,怯生生地将上校的领子拉整齐
。我们是不是都跟他们一样,犯了「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东西」这样的错误呢?

二、客观认清事实:当我们主观认定他人不对时,一切思维便处处指归这样的想法,让人
很容易陷入执拗的漩涡,紧抱偏颇而无法自拔,於是真相就愈来愈模糊了。小李和小张同
在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年龄相当,年资也一样,而且工作都很卖力,但是小李加入公司不
久就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提升,如今已升任部门经理,而小张似乎被人遗忘般一直
待在基层。小张心中十分不平,每天都在抱怨,见到每个人都不顺眼。有一天,他终於忍
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大胆指出公司没眼光,只喜欢吹牛拍马屁的员工,辛勤工作
的人反而置之不理,真是太差劲了。总经理听完他的陈述,微笑地说:「或许我的眼睛真
的浑了,不过我想再证实一下,请你现在到市集上看看有什麽卖的。」小张很快就从市集
上回来说:「市集上有一位老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总经理问:「一车大约有多少斤?
」小张立刻又跑回去,一会儿回来说:「一车有四十多袋土豆,每袋约二十斤。」「多少
钱一斤呢?」眼见小张又要跑回去问,总经理一把抓住他:「小张你休息一下,看看小李
是怎麽做的?」他派人把小李叫来,交代他到市集上看看有什麽卖的。不一会儿小李便向
总经理回报:「市集上有一位老农民在卖土豆,有四十多袋共八百多斤,价格适中,质量
很好。」他也带回几个好让总经理亲自过目,并说这位农民下午还要拉一车红柿来卖,价
格也不错,他会和这位农民再联络。小张一直在旁边看著,脸也渐渐红了起来,他请求总
经理给他机会,重新再好好学习。小张终於认清了他和小李的差距怨气自然平息,如果能
更早发现事实,是不是就不会那麽漏气?

三、我准备好了吗:许多我们得不到的好处,错失的良机,常常就是抱怨的起点,为什麽
不想一想:我有事先规划吗?我储备实力了吗?我做好万全的准备了没有?如果眼光不放
远,不知及时努力,就算好机会来了,恐怕也只会擦身而过,强留也留不住啊!从前有两
个和尚,一个住在右山,一个住在左山,两个人都必须挑著桶子到山下的小溪取水喝,由
於常碰面,日子久了也就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左和尚照往常一般到山下取水,却不见右
和尚出现,心中颇为纳闷,接连一个月都看不到右和尚的身影,左和尚十分担心,亲自到
右山拜访,只见右和尚在前院悠□地打太极拳,左和尚问:「你一个月没水喝,怎麽还这麽健康?」
右和尚不说话,带著左和尚到寺庙後方,指著一口井说:「这几年来,我跟你一样往返於
山路挑水喝,但我会花一、二个钟头挖这口井,虽然我不知道何时会有井水跑出来,但是
我确定当挖通之後,我就不必再挑水了。」

孩子们:一再抱怨,只会让人我关系恶化,问题越滚越大。与其抱怨,不如自我省察、虚
心求教,然後展现实力解决它。人生或许不圆满,如能用心彩绘,也能妆点一方美丽,就
看你如何下手罗!记住!抱怨的话别再说出口。

论语简说(四十四)   子  圆

八 佾 第 三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说:「外国的夷狄还敬重自己的国君,不像诸夏的中国,上下僭乱,蔑弃自己的君长
。」

「夷狄」是中国以外的地区,「诸夏」指的是周朝当时分封的列国。孔子当时看到诸夏列
国之间,虽有礼乐规矩,但心中无父无君,臣下叛逆谋杀国君的就有数十起之多。夷狄不
懂得孝悌忠信,缺乏礼义的教化,但心中有上下之分、酋长之尊,弑君的 情形更是少见。

反观诸夏,虽被称

为礼义之邦,却是常发生子弑其父、臣弑其君,违礼叛逆的事件。难怪孔子感叹不已!

我国春秋时代,鲁国自宣公以後,被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把持国政,鲁国公室渐渐
衰弱。鲁襄公十一年,三家私心滔滔,处心积虑想削弱公室。首先把鲁国的军队改为三军
,三家共分,一家一军。之後,变本加厉,到了鲁昭公时,把三军的中军去掉,公室的赋
税分为四分,季氏占两分、叔孙及孟孙各一分。国家所有的财政全部被三家瓜分了,国君
反而要仰赖三家的施舍,真是跋扈无礼!昭公忍无可忍,不顾一切讨伐季氏,孟孙、叔孙
两家竟然合力起来打败昭公,昭公逃亡到国外,最後客死在外地乾侯,鲁国成了有国无君
的危邦,这样的窘境长达好几年。但是因果不爽、天道好还,季孙家的季平子刚去世,手
下权臣阳虎就把平子的儿子季桓子拘禁起来,想要加以杀害。并计划用自己的人季寤更换
季孙氏、叔孙辄更换叔孙氏、阳虎自己则更换孟孙氏,最後把三家全部消灭。三家在非常
危急的关头,幸亏有孟孙氏的家臣公敛处父率军打败阳虎,阳虎逃亡到国外,才保住了三
家。不过,後来的三家也陆续发生陪臣叛变,政局动□,不得安宁!

目前整个社会伦常的观念渐次模糊,重视眼前时效,眼光更加短浅,「无父无君」的脱序
现象时常发生。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无非是一场又一场怵目惊心的人伦悲剧,令人叹息
不已!现在要想拥有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的伦理有序生活,就应期勉自己,
力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爱护共事的部属,在工作岗位上尽忠职守,朋友间讲
究「信用」,夫妻间「相敬如宾」,个人能敦厚伦常,但尽本分,才能享有「富而好礼、
贫而乐」的和谐境界!

养 人 才  吉  光

教小儿,不但是出教外傅谓之教,凡家庭之教最急。每见人家养子,当其知识乍开时,即
戏教以打人、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此等习气,泌入心腑,人才何缘得成就? (
陆桴亭〈论小学〉)

教育小孩,不仅仅是到外头跟老师学才叫「教」,朝夕相处的家庭教育,反而最急迫。

常见到有些人家养育小孩,五、六岁的孩子一懂得人事,父母家人便喜欢以开玩笑的心情
,教小孩用可爱的语气骂人,舞弄拳脚打人踢人,或是让孩子接触不良的音乐、图画、玩
具。

孩子长期浸润这些习气,长大後不懂得尊重人,往往以戏弄人为乐,如何能养成端正优秀
的人才?

重重无尽

唐代贤首法师为武则天皇帝解说华严境界,曾在八方上下摆设十面圆镜,每一镜都是面对
面相向,中间安置佛像,点燃烛火照亮空间,形成镜镜现相,互相摄入的境界。参观的人
进入其中,也是交罗齐现,借此呈现如华严经中的重重无尽刹海世界。(出自佛祖历代通载
卷第十二)

像一个人

钱穆先生曾和一位日本汉学家谈中国文化,那位先生说:「我们日本人接受中国文化,是
很深刻无微不至的。」钱穆先生问:「从何而见,从甚处讲起?」他说:「我们骂儿子常
说:『你不像一个人。』这句话是中国来的,全世界没有。」中国人认为天地生了我,我
还得有理想、有修养来做一个人。(中国文化丛谈)

字如一幅画

弘一大师:「朽人於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於常
人所注意之字画、笔法、笔力、结构、神韵,乃至某碑、某帖、某派,皆一致屏除,决不
用心揣摩。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观之则可矣!」(弘一大师年谱)

教学不易

雪公云,学然後知不足,自己以为不错了,即是无学之辈。学问是求来的,汝等确是来求
学的,但是否一直如此?教然後知困,愈教才知讲书的困难。马鸣、龙树不懂阿难的境界
,阿难不懂迦叶,迦叶不懂佛的境界,吾等真的懂佛境界吗?可见求学、教书皆不易。

三绝神品——

「僧璨砖塔记」

此记无作者姓氏,隋炀帝大业四年(608)立。纸本,真书。凡六行,共三十字,每行字数
相等。

【僧璨砖塔记】可以称为三绝:一绝是僧璨为佛教高僧,禅宗三祖,此砖塔是稀世珍宝;
二绝是书法秀逸茂美,即碑学中亦属罕见的神品;三绝是刻工之精妙高超,在铭刻中亦不
多见。

单就书法而论,就很精采动人。笔画线条在劲瘦中见飘逸,婉媚纤秀又内蕴力度,方圆互
见,令人想起【张玄墓志】的爽利圆润,而又更见峭拔。可以说刚柔相济,兼善两美了。

结字则舒朗秀逸,於萧舒跌宕中见清□闲雅之致。其中许多字还透露出一股质厚天真之气
,如「隋」、「僧」、「公」等字,写得高古稚拙,天然成趣。这显然是出自一位艺术修
养高超的书法家手笔。

●寄东辑

凫叔□—西周晚期

「□」读音同宜,为古代盥洗用具,常与「盘」搭配使用。古时每逢重要典礼或祭祀,来
宾须於行礼前由一人持□倒水洗手,流下的污水则以盘承接,以此表达内心敬意,这种仪
式称为「沃盥之礼」。

此器高十九.二公分,以青铜为质材,因为器盖及器底内壁各铸有五个「凫叔作旅□」铭
文,而知器主名为凫叔,「旅」字意指众多,所以意思是凫叔做了很多个一样的□。器身
为四足兽形,兽口张开作清水出口处,生气蓬勃而富精神。器腹浑圆,器背为提钮盖,可
随时开合补充清水。变形的动物纹布满器身,互相钩连缠绕,除了器底外几乎没有空白的
地方。四足则以云纹装饰,典雅而庄重,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健康饮食 - 养生要诀, 素餐好康倒相报.                             BudaFood
◆ 修改: 05/09/04  1:37:54 <220.140.21.76> 
Thu Sep 1 22:32:3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