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38期
#1
美雪
走出戏样人生  鞭鼓生

我们常听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自从有了电视,人们也终日看戏,从古装到时装
,从连续剧到单元剧,从国片到洋片、加上日剧、韩剧、港剧,古今中外,应有尽有。老
一辈的人常说:「戏棚下有什麽样的人,戏棚上就有什麽样的戏。」戏剧的张力要够大,
也就是戏中人物要冲突矛盾愈大,这戏才会愈好看。

冲突矛盾什麽?剧中人的看法要分歧冲突,感情要挣扎矛盾,被害的要被折磨得很悲惨,
害人的要嚣张得很跋扈。有人见财起贪念,有人见色痴迷不悟,有人一时气愤,铸成大错
,有人悔不当初,自责煎熬,有人践踏生命,哀怨以终……..要这样戏才会好看。然而这
样的戏,这样□气回肠,赚人热泪,扣人心弦的戏,是与贪、□、痴紧紧纠缠不清的戏。
说到「人生如戏」,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真的如戏那麽曲折多变吗?

戏剧人生是又哭又笑的人生,如果我们的人生,终日身陷於物欲、情欲中,内心情绪无法
安定,与人总是冲突矛盾不断。这场戏,注定要以悲剧收场。走在佛道上的修行人,雪公
劝勉道:「上宏下化的心,刹那不断。名闻利养的心,抑制使灭。」又说:「热心有馀,
学力不足,容易失脚。因为热心有馀,就容易被感情冲动。学力不足,就会邪正不分。所
以要勤加修持,使得镇定;多读经典,使生正知正见。如此自然契合理智,不致再感情冲
动了。」

三宝殿堂中,修行人真要得佛法的实益,首要「改习气」。习气不改,就是沉沦中人,难
保不悲剧收场。离名闻利养远些,贪□痴的束缚就松些。谚云:「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不修不得。」那就修吧!修成一个慈悲恳切的人,修成一个定慧匀称的人。就这般倾尽全
力,让波澜起伏,戏样的哭笑人生,得以回归到风平浪静,灵光独耀的人生

天亲菩萨

唯识论师曾说偈
弥陀乐国愿超生
只因果报无诸苦
列圣宗归道化行    
(净土咏史 西湖居士李济)

唯识宗的论师天亲菩萨曾经用偈子表明心志,说明了愿意和一切众生共同超越三界、往生
阿弥陀佛安乐国土。只因极乐国土的果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趋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都在化导行人回归极乐净土。 

●寄东/译 ●崇忍/图

读易散记:大有六爻 自 明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虞仲翔注:「孚,信也。发而孚二,故交如。乾称威,发得位,故威如吉。」

依李氏疏说。六五,下有伏坎。或旁通坎亦可。坎卦彖辞:「有孚。」故此六五为厥孚。
厥,作其字讲,是指称词。「孚,信也。」此据尔雅释诂解释。「发而孚二」者,发,变
动之义。二五皆失位。二变为阴以应五,五发动为阳,以孚信于二。是为「交如。」「
乾称威」者,五变体乾。国语楚语说:「天事武。」韦昭注:「乾称刚健,故武。」武义
为威,故称威。五发动为阳,发而得位,故威如吉。书经吕刑篇:「德威惟畏。」荀子□
国篇:「有道德之威。」此威如之威,本于道德,故吉。

象传说:「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备也。」

侯果注:「其体文明,其德中顺。信发乎志,以覃于物。物怀其德,以信应君。君物交信
,厥孚交如也。为卦之主,有威不用,唯行简易,?所防备。物感其德,翻更畏威。威如之
吉也。」

依李氏疏说。五体离,故文明。五以阴爻居上卦之中,阴为顺,故其德中顺。伏坎,坎为
孚,为志。孚有信义。故云信发乎志。覃,及义。五与二相应,即是五及于二之意。故云
以覃于物。二怀五德以应之,故云物怀其德,以信应君。二五正应,以信相交。故云:「
君物交信,厥孚交如也。」六五是此卦之主,爻是阴柔,位是阳刚,以柔济刚,是「有威
不用」之意。五寓居于乾,系辞传说:「乾以易知。」五用易知之德,易於知险,是故有
所防备。不怒而威于□钺,如尚书吕刑篇所说的:「德威惟畏。」故物感其德,翻更畏威
,威如之吉,惟其孚也。准备,即是战备之意。

又据惠徵君说。备为战备。五体离,离为甲胄,为戈兵。故为备。准备,即是战备。
爻辞威如,象传防备,是用德威而不用战备之意。如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左氏传:「去备薄
威。」尉缭子攻权篇:「兵有去备彻威而胜者,以其有法故也。」故知备即是备战。六五
之威,即是道德之威。盐铁论备胡篇:「德盛则备寡。」所以准备。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
象篇:「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玄武者,貌之最严有威者也。其象在後其服反居首。武
之至,而不用矣。夫执介胄,而後能拒敌者,非圣人之所贵也。君子显之於服,而勇武者
消其志於貌也矣。」象传:「威如之吉,易而?备。」亦是此义。

孔氏颖达正义:「信以发志者,释厥孚交如之义。由己诚信,发起其志,故上下应之,与
之交接也。威如之吉,易而准备者,释威如之吉之义。所以威如得吉者,以己不私於物,
唯行简易,有所防备,物自畏之。故云易而准备也。」

信以发志者,说文:「信,诚也。诚,信也。」二字转注。中庸记孔子对鲁哀公说:「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发志,即是发起心志。起心动念即是诚信
。以此与人交接,是学圣人待人接物之道,自然能得感应。易而准备者,易是乾卦易知之
德,备是防备。以此解释威如吉,是尚德不尚力之义。以道德感化人,不以武力屈服人。
是王者之风,所以是威如吉。

上九。自天右之。吉。?不利。

虞仲翔注:「谓乾也。右,助也。大有通比,坤为自。乾为天,兑为右。故自天右之。比
、坤为顺。乾为信。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履信思顺,又以尚贤。故自天右之,
吉?不利。」

王辅嗣注:「馀爻皆乘刚。己独乘柔,顺也。五为信德,而己履焉,履信者也。居丰富之
代,物不累心,高尚其志,尚贤者也。爻有三德,尽夫助道,故系辞具焉也。」

据李氏疏解释。

虞注。「谓乾也」者,此解释爻辞「自天右之」的天字。说卦传:「乾,天也。」坤五之
乾,而成大有。大有自乾来,本为乾体,故注云:「谓乾也。」「右,助也。」据系辞上
传文解释。注於上九「谓乾」者,张编修说:「大有息乾已成,故上爻通取一卦之义。」
大有旁通比。比坤,为身,为自。大有体乾,为天。大有五为互体兑。「兑为右」者,虞
注系辞说:「兑为口,口助称右。」说文:「右,助也。口又。」段氏注:「又者手也。
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故口助为右。一说,兑是西方之卦,方位在右,故亦为
右。

「故自天右之。」以上解释爻辞「自天右之。」下文解释吉?不利。说卦传:「坤,顺也。
」虞氏逸象:「乾为信。」故云:「比坤为顺,乾为信。」自「天之所助者顺。」至「吉
不利。」是系辞上传文,虞氏引释此爻。虞注系传说:「大有五,以阴顺上,故为天所助
者顺也。信,谓二。乾为人为信。庸言之信也。大有五,应二而顺上,故履信思顺。比坤
为顺,坎为思。乾为贤人,坤伏乾下,故有以尚贤者也。」

王注。自五以下,皆是乘刚。唯上九乘柔。柔指六五,是柔顺之意。上九以刚乘柔,是为
思顺。五下孚二,为信,五为信德,而上九履之,是为履信。上九虽处於大有丰富时代,
但因居於?位之地,故不以富有而累其心,其志高尚,有尚贤之行。上九有履信、思顺、尚
贤三德,尽夫助道,自然得天之右。天尚且右之,则?物不右。所以系辞具言三德。

象传说:「大有上吉,自天右也。」

九家易注:「上九说五,以柔处尊,而自谦损。尚贤奉己。上下应之,为乾所右。故吉且
利也。」

李氏疏:「五互兑,为悦。上九悦五者,以五柔处尊位,而能自谦损。下尚贤,上奉己。
上下皆应于五。故为乾天所右,吉而且利也。」

程子易传:「履信,谓履五。五虚中,信也。思顺,谓谦退不居。尚贤,谓志从於五。上
九在上,履信,思顺。故在上而得吉。盖自天佑也。」

大有上九,所以为吉,是得自天右。天所以右,因其有履信、思顺、尚贤之德而然。

唯识三十颂研究(九十八)  智  果

 ◎释三无性不成难(续)

  ※前 言

唯识三十颂之第二十三颂,论主总答外人,佛之所以建立「三无性」(相、生、胜义无性
)之所以然,上回已略释讫。今续说第二十四颂,论主别答外人,佛所说之「三无性」乃
依三性建立,二者融为一片,无二无别。

(二)次颂别答

▲徵问
          「云何依此三性,而立彼三无性耶?」

▲回答

※正释

(一)初性体无

依初「遍计所执性」,立「相无性」者,乃是因为「遍计所执性」,体相都无故。

成唯识论卷九云:「依此初遍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空
中原无华,然因眼中有翳故,常於空中妄见幻化之华;此喻「遍计所执」相,本无实体,
由於妄见而起错觉,以为实有,故於自身中妄见有一常住之我相,或於一切万物中妄见有
不变之法相,此於迷心之前所妄现之我法相,名为「当前现相」,此若约真理言之,则体
相都无。以「情有理无」故,依之建立「相无性」。

又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载世尊云:「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遍计所执相,何以
故?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意即「相无性
」即是「遍计所执相」,何以故?因为诸法之「遍计所执相」,乃是由世俗之名言假说此
法如何如何,由此建立此法之相(此释「相」),并非由此法本身如何如何,而建立此法
之相(此释「无性」)。故云诸法之「遍计所执相」,乃「情有理无」之法,故名「相无
性」。

(二)後二密说

依次「依他起性」,立「生无性」;及依後「圆成实性」立「胜义无性」,乃是佛「密意
说」,即佛为遮遣「愚夫」(外道及二乘人)於依圆二性增益妄执为实有,佛才善巧方便
宣说後二为「无性」。

(1)释依他无性 ——谓依他起法,从四缘生,譬如幻师所作幻事,托众缘起,非如外道
妄执诸法是自然所生之自然性故。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云:「依他起,无自然生者,自然有二:」

一、无因自然生 —— 如古印度「无因外道」,主张万物系无因无缘,自然而生,如棘刺
之针,不待人作而自尖;孔雀无待人画色而自然美;乌从来自然是黑,非是染造而黑;鹄
从来自然是白,非是洗成而白;又如火上、水下、风轻、地重等,并无有因,自然而生。

二、以自然为因生 —— 如古印度数论派将宇宙万有区别为二十五种谛理,而以「冥性」
(亦名「自性」、「冥谛」、「冥初」等)为第一谛,为万物之本源,诸法之始,故亦称
「冥初」;又为诸法生灭变异之根本原因,即为诸法之实性,故又称「自性」,此即以自
然为因而生之例。

为破除上述二种外道之「自然生性」,佛遂假说「依他无性」,但并非「依他起」性体全
无也。

故论卷九云:「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
性,非性全无。」

又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载世尊云:「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
?由此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意即:「生无性」即是「
依他起相」,何以故?因为诸法之「依他起相」,乃是由依他因缘之力而存在(此释「生
」),并非自然无因而生,亦非以「自然」为因而生(此释「无性」),故云诸法之「依
他起相」为「生无性」。

(2)释胜义无性——谓圆成实,即是「胜义」(又作「第一义」,指胜於世间世俗义之最
胜真实道理)因为是远离前面「遍计所执」实我实法故,假说「胜义无性」,但并非「圆
成实」性体全无也。

譬如太虚空,虽遍众色,却由众色断灭处之所显现,今「胜义」亦然,虽遍依他起诸法,
且为依他起诸法所依之体,却由依他起诸法上断绝所执我法相之所显现,故名「胜义无性
」。

故论卷九云:「依後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遍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
无性,非性全无;如太虚空,虽遍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

唯识心要卷九释云:「如太虚空喻『胜义』也,众色喻『依他』也;有众色处,未尝无空
,可喻『真如』遍一切法,无所不在。众色无处,太虚乃显,可喻『真如』远离『遍计所
执我法』。」

又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载世尊云:「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谓诸法圆成实相,何以
故?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
之所显故,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意即「胜义无性」即是「圆成实相」,何
以故?因为一切诸法之「法无我性」(诸法缘生,实无自性实体),称为「胜义」(第一
义),亦可称为「无自性」(无实有之自体),此义云何?「圆成实相」是一切诸法中之
深妙无上之真理故(此释「胜义」),是远离常住之实我相、不变之实法相所显现之真理
故(此释「无性」),名之为「胜义无性」。

上来正释「三无性」乃依「三性」建立已讫。

兹再引显扬论卷十六总说如下:「如是三种自性,当知由三无自性故,说三无性:」

一、相无性 —— 谓遍计所执自性,由此自性,体相无故。

二、生无性 —— 谓依他起自性,由此自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

三、胜义无性 —— 为圆成实自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故。

※简滥

或问:虽依他起,非第四「废诠谈旨」之胜义故(废舍言诠而直指其理,所谓「一真法界
」,非言虑所能及,唯有圣智得以明其内证也),不得正名为「胜义无性」,然「净分依
他」中,「四智菩提」(以是修德,名「净依他」;以其称性,复可名「圆成实」)随在
何谛,皆以「胜法」而为所缘,亦以「胜」为「义」,故即前所云之「行胜义」也(指趣
向胜境之无漏智),是则「依他」虽不得正名为「胜义无性」,然据「净分」边,亦得说
为「胜义无性」,何不依「依他」立「胜义无性」耶?

释曰:净分依他,虽亦得名为「胜义无性」,然既依「圆成实」立为「胜义无性」,若更
立「依他」为「胜义无性」者,则滥同第二,依「圆成实」所立之「胜义无性」,故略而
不说。

述记第九末亦云:「若说依他为胜义无性,此圆成实即为第二胜义无性,今恐依他胜义无
性,滥第二圆成胜义无性,不说依他为胜义无性。」

由上述可知,「三性」与「三无性」之关系□
上来第二十四颂别答「三无性」乃依「三性」建立,二者融为一片,无二无别,今已略释
讫。

又外人之「三无性不成难」亦已辩讫。

修持三巧 雪庐老人

一、还债想:千人吃饭,一人还债。佛七念佛,只要有一人成就 一心,就可代众还清佛七
花费。我们就要做那还债者,用心 念佛,誓求一心,代众还债。

二、命终想:坐在佛堂,与大众共修,要想自己已近命终,大众 为我助念,作如是想,即
不昏沈、不散乱,可得一心。

三、落井想:设想陷入深井,如何出离绝境?唯有拼命大声念 佛,唤人来救。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八) 徐醒民  讲述 慧安、宜伦  整理

如染香人  身有香气

以下说比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犹如那个染香的人,身上熏
染香的气味。本来我们人身上没有什麽香气,被香熏染了以後,就有一种香气。这个意思
就是说:我们不忆佛、念佛的时候,我们的三业都是污染的,因为起惑、造业、受报都是
不清净的啊!不清净的话,怎麽能够见到佛呢?所以忆佛、念佛才能够见到佛,现在能够
见到佛,将来命终时一定可以见到佛。这就如同身染香气,名叫「香光庄严」。

对照看一下表里「香光庄严」这一段。念佛是三根普被的,上等根器的念佛人,他一念佛
就能开佛心,就染上佛的心香。中等根器的念佛人,他就能够接近佛身,熏染佛的身香。
而学习能力很低,下等根器的人,他称念佛的名字,就染了佛名的香。以上所说,开发佛
心、接近佛身、念佛名字,这三种都是香光,都得到佛的香,都能开发我们的智慧,并以
智慧的光明来庄严我们的自性佛。

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开佛心,是用什麽开佛心的?近佛身,是用什麽近佛身呢?念佛名
,是怎麽念的?通通是持名念佛。同样是持名念佛,下等根性人得到的熏染较浅,只是染
染佛名给他的香气而已。中等根器呢?就进一层了。他除了得到染佛名的香外,也可以真
正得到佛身的香气。上等根器,不但是得了佛身的香,还直接得到佛的心,也就是开佛心
——「自得心开」了!

有一点请诸位不要误会,说:「那我们念佛名的,都只是下根的?」不是这样的!这三种
根器都同样是持名念佛的,只是,如果你智慧程度高,跟上等根器一般的话,你持名念佛
就能开发佛心了。

以念佛心  入无生忍

下面经文从「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开始,一直到最後「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这一大段,是这章经的第五段。大势至菩萨讲:「我本因地」,他讲他自己过去学的念
佛法门,在因地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也就是用念佛心入了无生忍。什麽叫念佛心呢
?这是大势至菩萨他过去学的念佛法,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方法是「寂」,一个是「照」
。「寂」、「照」这两部分,以天台宗的讲法就是「止」、「观」这两个意义。

现在,这章经里讲的「寂照」是什麽呢?「寂」就是把万缘都放下,心里安安静静地静止
在那里,也就是不攀缘五欲六尘。我们众生都有见思惑,而菩萨修菩萨道时,就不能像我
们凡夫众生这样攀缘五欲六尘,也不能起见思惑,也不能执著生死、涅盘这两种观念,这
一切都要放下,都要能止住,而直接修中道,这就是「寂」。而「照」呢?就是「观照」
。在心里观照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佛的三身。一念佛,一用功夫,它就照到佛的这三
身了。

这是大势至菩萨在因地还没有证果的时候,所用的念佛方法。而这个工夫我们现在虽然不
能这麽做,还做不到,但必须要学著,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放下万缘,就一句佛号一直
在那里念。因为放下万缘,妄心不起,真心就起作用,就能以真心(念佛心)来念这句佛号
,来照顾这句佛号。我们要这样学,才能够有工夫。

「入无生忍」,就是入「无生法忍」。什麽叫「无生」呢?凡是「生」都是生生灭灭的法
,「无生」就是无生灭法。凡有生,必有灭。而有生有灭,就不是实相,就没有见到真如
本性。要知道,真心是如如不动的,是本来就不生的。「入无生忍」,忍什麽呢?「忍」
就是不要被那些外在因素来影响你,让你乱动,不管怎样的情况,都能像真如本性一样的
守住,如如不动地安忍在那里。这是以念佛心为因所得的果,「念佛心」是在因地的修持
方法;「无生忍」则是证了果位,证到了无生忍。「无生」是讲无生的理,真理就是无生
。忍,就是证入了无生的理,就发出智慧了。心能安住在「无生」这个理上面,就是有智
慧、有定功,也就是证到了真如本性,得了「果位」了。以上是大势至菩萨讲他过去所得
的成就。

摄念佛人  归於净土

下面经文接著讲:「今於此界,摄念佛人,归於净土」。这是来度化众生了。这章经文是
大势至菩萨在释迦牟尼佛的楞严法会上说的,所以「此界」指的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摄念佛人,归於净土」。「摄」是收摄,「归」是归向。他说:「我在此界,就用这个方
法,来接引念佛的人,归向净土。」

这个净土指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跟他过去的净土是不同的。他过去所念的是十方如来
,不是念阿弥陀佛。现在他来接引众生要归向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就要念阿弥陀佛了。为
什麽呢?如果像他过去那种念法,要念十方佛,那不容易啊!因为那不是一生就能成就的
。现在阿弥陀佛用他的愿力造就极乐世界,众生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念佛就念一尊阿
弥陀佛,这个比念十方佛容易。除此之外,大势至菩萨那个时候念十方佛,必得要自己证
到果,完全是靠自己。现在大势至菩萨引导我们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这是可以带业
往生的,而大势至菩萨那个时候可没带业的。所谓「带业」就是没有断烦恼、没有证果,
而带著生死业到极乐世界去。带业往生是很特别的,本来自己没有能力去,临终的时候见
佛,蒙佛接引就能去,所以现在我们比大势至菩萨那个时候念佛容易多了。

现在看讲表,与经文对一对就知道。表上说势至念佛是念心。表上解说:「非六七识念,
更不属口」。这个非常重要,要特别记住。大势至菩萨纯粹用心来念,即是以念佛心来念
的。表上又解说:「唯摄一精明,不令托根缘尘。」这是说他只将六七识摄归一精明之体
。这「一精明」是什麽呢?交光正脉疏说,即是真如与无明和合所成的识精明元,其实就
是阿赖耶识。由真妄和合的阿赖耶识,在「真」的这一部分,就是一精明体。这一精明体
就分在我们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门头。我们凡夫迷昧不知,使成妄见。
大势至菩萨念佛就是用这个一精明的性光,不靠六根,也不攀缘六尘,他就是用这个方法
来念佛的。

净念相继  得三摩地

接下来讲最後这一段经文:「净念相继,得三摩地」。什麽叫「三摩地」呢?表上说:「
众念不生曰净」。众念,是往外攀缘的妄念。众念都不起来,这叫做「净」。「一心系佛
曰念」,如果只是「净」而没有「念」也不行,必须一心系念在佛号上,这叫「念」,亦
即净念。净宗善知识开示念佛的人,念佛的时候要「万缘放下」,意思就是一切妄念都不
起来,这叫「净」,一句佛号老实念,就是一心系佛,这叫「净念」。

净念成功了,就得了三摩地。「三摩地」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是「等持」的意思,又
有「等至」之意。入了定再开智慧,则定与慧两者平均、平等,任持不失,既离昏沈又离
掉举。就等至之意说,由定慧平等而行,能至胜妙的定境。凡夫众生,一念佛不是昏沈,
就是掉举,而大势至菩萨是定慧平均,「双离昏沈掉举」。经文说:「佛问圆通,我无选
择。」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问圆通」,释迦牟尼佛问大势至菩萨是从那一法得了圆通
?大势至菩萨说,就我来说是「无选择」,不选其他方法,只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把这六根都收摄起来,就只用一精明体净念相继。所谓「净念相继」,就是不起任何妄
念,一心观照佛的心,心与佛合而为一,就是净念相继。

经文最後两句:「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就他来说,由都摄六根,而使净念相继,以此
念佛方法,始得三摩地,证圆通,这是第一妙法。

最後必须注意,我们现在念佛,学「都摄六根」的方法很难。幸有印光祖师开示:用口念
出声音来,耳朵听回去,心里再起来,这就能都摄六根。但最要紧的还是要用心啊!忆佛
固然是要心忆,念佛也是要用心念,心才是根本。如果你舍弃了这个根本,就是有口无心
,如何能得一心? (全文完)

唯在乎诚

印光祖师七十岁的春天,移居苏州报国寺闭关,之前在上海太平寺弘化,年届七十有退隐
计画,周伯遒居士祈求印祖退隐时赐函,印祖云:

「所言临隐时赐一函,以为圭臬。然则一部文钞,皆系闲言语乎?程子云:『遵所闻,行
所知,何必及门求吾哉?』今谓只此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
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八句,若能依而行之,为圣为贤,了生脱死,皆
有馀裕。佛法要妙,唯在乎诚。

汝能始终守之以诚,则更无可言矣。谈玄说妙,弄口头,求神通,宜置之东洋大海外,方
可亲得实益耳。」(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八)

莲池馀馨之十三 — 毛凌云居士  智 展
□专修净业的净土行者,对於毛凌云(号惕园)居士应当不陌生,他根据历代净宗祖师大德
的开示、行持所辑录的《念佛法要》一书,早已是念佛人书架上的常见典籍。

毛凌云居士,湖北通城人,民国初年期间,曾担任国家安全局副主任;中日战争时,更从
事过打击恶势力的地下情报工作。三十八年随政府迁台後,便致力於念佛修行,且陆续编
辑了一系列的净土书籍(如《念佛法要》、《净土丛书》、《续净土十要》等)。由於他
的净土言论均不离佛典、祖语,且自身解行并进、老实修行,因此被誉为近代弘扬净土法
门最有影响力的居士之一。

本文特将毛居士对净土念佛法门的重要发言整理如下,愿见闻者皆能共沾法益。

人生惟苦无乐 普劝念佛往生

毛居士云:「有生必死,乃人生不可避免之第一大事;了生脱死,为佛说不可思议之无上
妙法。所有其他各宗教,皆无如此殊胜之法门,或教人服气炼形以求长生,或教人弥撒祈
祷以求永生,而幻质(案:指此四大五蕴假合之身)非坚,或反夭促,无常迅速,终皆死
亡。盖物有成住坏空,人生生老病死,欲违反此自然之定律,岂非空费心力耶?古人云: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悔之晚矣!余故续云:『普劝
早念佛,带业能往生,一生极乐国,佛道自圆成。』岂仅长生或永生耶?」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或问:「为了解决众生生死大事,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通达解脱的彼岸,为何偏
赞净土持名念佛法门呢?」

毛居士答曰:「若修其他法门,皆须消业往生,我辈业重凡夫,谈何容易。当知无始以来
,生生世世,所造罪业,无量无边,假使罪业都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虽活百年
,每一昼夜,念佛十万,每一声,皆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消罪业,如掌上土,未消
罪业,如大地土,还要多劫、多生、多年月,正助双修,精进不懈,才能消尽罪业,十方
净土,随愿往生。但初果昧於出胎,菩萨昏於隔阴,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又随业受
报,轮回六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能保来生,仍得人身,闻法再修吗?惟有这持名一
法,只要信愿念佛,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不问消业多少,在这一生,决仗佛力接引
,带业往生,但得生净土,何愁业不消呢?」

持名念佛法门的契机与殊特

或问:「禅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更为捷径,何不舍净参禅,而劝舍禅修净呢?」毛居
士答曰:「禅重传心,因今顿悟机缘难遇,又无禅师传授,故参禅者多著魔发狂,得精神
病;或患脑溢血,半身不遂。若延寿、彻悟等禅师,舍禅修净,皆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
祖。愿即见贤思齐,切勿舍净参禅,或禅净双修,致十人九蹉路,或铁?并铜柱,悔之晚
矣。」

或问:「密宗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尤为捷径,何不舍净学密,而劝舍密修净呢?」毛居
士答曰:「密宗的持咒,与净宗的持名,皆以一念抵制万念,使万法归一,异途同归。惟
密宗重传授,由西藏传入中国的为藏密,由中国传往日本的为东密。虽显密皆佛说,同为
对机应病的法药,但佛在大集经悬记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
生死。』故密宗多兼念佛,求生净土。」

或问:「一心持名,往生可保,兼修妙观,生品必高,何必劝舍观想,而专修持名呢?」
毛居士引净宗二祖善导大师之语(案:出自〈净业专杂二修说〉)答曰:「众生障重,境
细心粗,识□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
佛本愿相应故,不违教故,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业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
四。何以故?由杂缘乱动,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
念不相续故,心不相续念报佛恩故,虽作业行,常与名利相应故,乐近杂缘,自障障他往
生正行故。

愿一切人等,善自思惟,行住坐卧,必须厉心克己,昼夜莫废,前念命终,後念即生,永
受无为法乐,乃至成佛,岂不快哉!」

毛凌云居士一生专修净土,他自述从大陆撤退来台时,几次遭逢劫难,都因一心系念佛名
,而能平安无恙、全身而退(详见《念佛三要》)。故其竭诚普劝大众:「对於这成佛捷
径的无上圆顿法门,自应老实专修,勿视为难事而退却,勿视为易行而懈怠,勿视为浅近
而藐视轻慢,勿视为高深而不敢承任。因所持的佛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的心性,也真
实不可思议,持一声,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决蒙佛加被
,使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灾病全消,福寿绵延,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
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均非娑婆界内之人矣。他日莲池海会
,把手共行,一生成佛,可为预贺!」

盛氏  裴氏女 吕富枝

盛 氏

盛氏,宋朝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每天课诵观无量寿佛经,而且经常念佛,不懈怠,
不间断。

後来突然生病,有一天,自己坐起来,命家人准备热水,沐浴完毕後,便面向西方端坐,
问家人说:「你们有没有听到引磬的声音呢?西方净土的圣众快要来了。」

不多时,盛氏双手合掌,很欢喜地对家人说:「阿弥陀佛、菩萨圣众已经降临了,观世音
菩萨手里拿著金台,阿弥陀佛接引我登上莲花宝座,我要往生了。」

话说完,很快地就安然坐化往生了。

裴氏女

裴氏女,宋朝汾阳(今山西省汾阳县)人,一生没有婚嫁,自己清净独身居住。深信净土
念佛法门,至诚恳切专志念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裴氏女平日念佛,用小豆来记念佛的数目,一共累积了十三石(一百三十斗)。

後来临命终时,她自己取火烧香、拜佛,并说道:「阿弥陀佛手拿莲花台来迎接我,我现
在就要往生了。」不久,天华从空中飞落下来,裴氏女就安详地坐化往生了。

不动道场 唯  西

相传当这两尊菩萨像的身躯埋没看不见的时候,佛法就会消失殆尽,如今南边的菩萨身躯
,已经被土石埋没至胸了。

从摩揭陀国故宫遗址往西南行,志坚意决的玄奘大师走了两百八十里,抵达低罗磔迦寺。
这座寺里有精通三藏的僧众数十人,听到玄奘法师到来,都出来迎接,引导入寺内。从低
罗磔迦寺再往南行百馀里,就到达了世尊成道的「菩提树」处。树的周围是用砖头堆砌而
成的高墙,非常坚固峻伟。此处东西较长,南北稍嫌狭窄,正门朝向东边,正对著尼连禅
河。南门与大花池相连接,西边一带则较为险陡坚固,北门直接通到大菩提寺。围墙内,
圣贤遗迹处处可见,或为修行者之精舍,或为佛院塔庙,这些都是虔信三宝的各国国王、
宫中大臣、大富人家、显贵之人,因仰慕崇敬三宝,为纪念和表彰佛迹而建造的。

在围墙的正中央,原来有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坐的金刚座。此座在贤劫刚刚开始时与大地
一起生成,依托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往下抵达金轮,往上与大地相接平齐,由金刚矿石
所构成,方圆可达百馀步。所谓金刚是取其坚固难以毁坏,却能破坏一切万物。

金刚座如果不依靠著金轮上的大地,则大地不能停止摇动;如果不以此金刚为座,则没有
其他地方,能够让世尊发起成道的「金刚定」。如今世尊要降伏天魔「波旬」,成就佛道
,必定得依於此地而入「金刚定」。如果在其他的地上,势必承受不住而摇动倾斜毁坏,
因此现在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全部都会在这金刚座上成道。又因为此处是世尊成就佛道的场
所,所以也叫「道场」,即使世界大地倾斜、震动,唯独此金刚座不为动摇。

玄奘大师感叹说:「奈何众生福报浅薄,一、二百年来,到菩提树朝圣的人,都无缘见到
这金刚座。因此在佛入灭之後,各国国王就以两尊观自在菩萨像,分别立在南北两边的界
线,向东而坐,以作为『金刚座』的标志。相传当这两尊菩萨像的身躯埋没看不见的时候
,佛法就会消失殆尽,如今南边的菩萨身躯,已经被土石埋没至胸了。」现今的金刚座系
後代模造,真正的金刚座早已埋没在大塔之下了。

金刚座上有一棵菩提树,佛在世时,树原来高数百尺,後来因为常常被崇信外道邪师的恶
国王铲除砍伐,现今只剩下五丈多的高度了。这一棵树因为佛坐在其下而成就无上菩提,
故称为菩提树。菩提树的树干呈黄白色,枝叶青翠润泽,秋冬不凋零,唯独在夏历二月十
五日佛入灭纪念日,叶子竟一时之间凋谢了,隔日又生出新叶片如原来的样子。每到佛陀
寂灭的纪念日,各国国王和官员都会一同聚集在菩提树下,以乳汁灌洗树木并燃灯、散花
、供养,然後才收拾落叶而後离去。

玄奘大师抵达菩提树及弥勒菩萨所作「成道时像」处,至诚礼拜瞻仰圣迹完毕後,又五体
投地,悲哀懊恼感叹说:「佛成道的时候,自己不知道漂泊沦落在哪一道?现今正好是像
法的末期,才得以到如来的金刚座处,想想自己的业障,竟是如此深厚沉重!」大师说完
後,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此时,正逢僧众结夏安居的结束日子,从远而近聚集有数千位僧众,见到大师流露出来的
道情,无不感同身受,悲伤哭泣而哽咽。 (取材自大唐西域记卷三)

觉悟之道 三  省

一切善法胜根本者,所谓觉法。一切法觉,要因闻法。若不闻法,於法不觉。(摘自正法
念处经)

一切善法中最殊胜的,就是能够引人迈向觉悟的法。然而对於纷呈的宇宙万法,若要转迷
为悟,就必须凭藉长时听闻、熏习佛法的力量。如果不闻佛法,心就容易随烦恼而流转,
就不能觉察到万事万物的真实面貌。

佛法乃由出世间的圣人所宣说,它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视角,让我们可以突破愚痴的障蔽,
认清生命的本质,获得解脱生死的大乐,因此,佛学称为「觉悟之学」,是一切善法中最
殊胜的。但是,要让佛法成为生活的指导原则,在日用平常中发挥作用,除了本身恒常读
诵经典、如法修行外,还得听闻善知识的开示、导引,这样才能产生力量。如果对於这觉
悟之学不积极勤求,对善知识的讲说也充耳不闻,则眼目、心量将永远是凡夫格局,无法
从无明、生死的重重阵仗中超脱。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发愿「常随佛学」,如此方能尽
早达成「觉行圆满」的目标。

地理 天理 佛理 藏  密

最有权势占得头号风水者,莫过於天子皇帝了。可是从汉代以後,国运都没有超过四百年
,皇帝大多短寿夭折。………

最近不知是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或是社会充满不安的现象,求神问卜到处充斥,有线电视
台或收音机都有堪舆算命的「叩应」节目,更有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以及在高位的人士
,甚至佛教徒也相信风水、地理师等,寄望能帮助他们富贵亨通,步步高升。这般现象,
不禁令人要问:「必须求神问卜才能安乐赚大钱吗?」

一位读者以挂号函件传来这分心声,字里行间有著百般无耐,深盼在是非混淆的时代里,
能听到正知正见的法音。阴阳风水堪舆之学,在中国由来已久,有它存在的理由,既是一
门学问,必得精通深入才有资格论定,外行人很难置喙评论,因此谨依佛门祖师大德的观
点,罗列整理出来,提供参考。

没有永远的富贵

有一位住在云南昆明的萧长佑居士,请问印光祖师关於堪舆风水的事,印祖告诉他: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饿殍乎?世之
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寿短。自汉以来,无有过四百年者。贫人
众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设法以令苦更深远也。」(印光法师
文钞续编〈复昆明萧长佑居士书〉)

如果堪舆家所说的事事皆准,那富贵人就可永享富贵了。最有权势占得头号风水者,莫过
於天子皇帝了。可是从汉代以後,国运都没有超过四百年,皇帝大多短寿夭折。一般贫苦
人家,已经够苦了,若还想找个吉穴福地来改运翻身,那不是凭添更多的痛苦吗?

在心上求福田

贫穷人如何改运翻身呢?印祖教人的方法是:

「汝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一心念佛,展转劝人。依『一函遍复』为之劝化,当可
业障潜消,善根增长。……汝欲转祸为福,当以此『一函遍复』之事,逢人即说,校彼另
修住宅,另移祖坟,为有益无损也。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每每丧天
良以谋人之吉宅吉地,弄至家败人亡,子孙灭绝者,皆堪舆师所惑而致也。若堪舆师知祸
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转,则便为有益於世之风鉴矣。」(同前)

循著印祖的「一函遍覆」,奠定正知正见,然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一心念佛,劝
化亲朋好友,这比看风水、修住宅、移祖坟,还真实有用。世间很多人不懂得在心地上用
功,尽是在外境上求福田,往往为贪谋别人家的吉宅吉地,弄得家破人亡。一般堪舆师若
了解「祸福由心造,亦由心转」的道理,在帮人堪舆看风水之馀,能鼓励人们存好心、说
好话、行好事,劝人念佛改心,对改善世道人心就大有功劳了。

灵峰宗论〈入法界序〉记载,当时有位精通堪舆的程季清居士,亲近□益大师,学佛发了
菩提心,学习唯识教理,修「佛身观」,为了护法弘道,引人学佛,常为人指示风水,判
决阴阳,导引大众明白「风水阴阳则非邪因缘、无因缘」,风水地理不是无因无缘就可获
得的,堪舆家能存此心就大有益於世风了。

信地理不如信佛理

堪舆风水在台湾更是深植人心,普遍应用。婚丧喜庆要看日子,居家卧室要选方位,办公
处所要挑面向,更别说造宅、修坟等大事了。雪庐老人来到台湾,在弘扬佛法之馀,为学
佛人士解惑释疑,就有许多人提出堪舆风水的问题,雪公均以佛法的观点,一一解答。在
此谨举出三则问答,提供读者参考。

问:「佛法言万法唯心,如某先生言我家右边的房屋没盖好,而先盖左边的房屋,则大儿
子将败,诸如此类之风水地理说,可信与否?」

答:「堪舆之学,由来已久,古今说者,有验不验,当有彼之理由非尽虚诞。然学佛者,
主说在心,心造万法,吉凶祸福由之。学佛功力微弱,则堪舆之理,或有可凭,学佛功力
增胜,堪舆之理被转矣。」(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学问答类编〈通问类〉)

问:「查我国古例,有种种不同的宗教,对於世俗人家每有丧喜事必须聘请舆师勘查地理
,择日,即选择良时吉日,对於相生相克趋吉避凶等等。余系最近皈依三宝的佛教信徒,
对於佛理亦无研究,胸中十分疑虑,因此以上三点是否我们佛教徒亦须遵守?」

答:「堪舆择日等,均属占相吉凶,佛教徒业此者,名曰邪命,信此者名曰邪信。佛教徒
应依理智,於趋吉避凶之事,向因果中求,千准万确,不必从俗也。」(同前)

问:「世俗都信地理风水,可是念佛人是否要信地理?常常疑惑。有人说:『吉星高照良
善士,地理原从积德门。』信地理不如信天理,我听这话很对,请老师印证。」

答:「趋吉避凶,『地理』也;改恶向善,『天理』也。两相比较,诚哉『地理』不如『
天理』。居士甯不知,破迷启悟,自行化他,同超彼岸,一切解脱之『佛理』乎?余则曰
,信『地理』固不如信『天理』,而信『天理』尤不如信『佛理』也。」(同前)

堪舆之学,其来有自,雪公也不否定。若从佛法智慧观察,则世间祸福不离心,一切唯心
造,不出因果法则,未来是祸是福,全凭自己掌握。所以占星算命虽是由来已久的行业,
普通人操之,毋需评论。但是正信佛教徒,操此行业则称为「邪命」,有违佛法的维生之
计。佛教徒既不可为此邪命,亦不可信此邪命。因为,既然皈依佛法还听信堪舆风水之术
,那如何算得上有佛法知见?故雪公提出:「信地理不如信天理,信天理不如信佛理。」
的观念。

随顺佛法尽人事

学佛人遇到婚丧喜庆特别的日子,那该怎麽办呢?印祖答覆卓智立居士的信上,提出合情
合理的办法。

卓智立居士问:「地理学说甚繁,精通此术靡易,地理不精,择地犹之未择,精择其地,
而不精择其心,终至变吉为凶,虽得仍同未得,所谓若无心田,亦无福地也。世俗但讲地
理,不讲天理,只虑风水有伤,不虑报应不爽,事有拂意,便咎地理之不精,虑彼碍此,
无事生事,往往酿成恶剧,忘本逐末,比比皆是,较之不讲天理,并不讲地理者,为弊更
甚。奉佛之人,为防微杜渐,力矫俗弊计,如遇造坟建屋,是否随缘相宜位置,但依佛理
,存天理,不依俗理讲地理?」

印祖说:「虽不力讲,亦不宜完全不令地师一看,所谓先尽人事也。若长年养瞎眼之地师
,皆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之狂妄人。」皈依佛法後,日用行事自应随顺佛法,树立良好
人格,深信发愿念佛,就不必再像一般人这麽讲究堪舆风水了。有婚丧喜庆特别的事情,
也不宜完全不择日、不择地,挑个安心的时间地理,也算是尽了人事努力。若长年信奉不
明事理的地理师,想靠他来趋吉避凶,这是「不依天理、不明地理」的狂妄之辈作为,有
智之士决不如此。

莲花不著水  莲  亮

凡夫俗子被情所困,跟著烦恼走。小乘人视烦恼为毒蛇猛兽,避之惟恐不及。明心见性的
菩萨,他们如何看待烦恼?如何运用烦恼?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有一段菩萨与佛
的对话,见地不同凡响。

观自在菩萨问佛说:「世尊,这些大菩萨们,在他们地上阶位中所产生的烦恼,会是怎样
的染污相状?怎样的过失?和怎样的功德呢?」

佛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地上菩萨的烦恼并没有染污相状。为什麽呢?这些菩萨
的修行一旦进入初地,就必定对一切法界都已经了解透彻;菩萨是在了解烦恼之後,为了
度众生才特意生起烦恼,而不是真的迷惑颠倒;因此我说它『没有染污相状』。烦恼在菩
萨身上不会产生苦果,所以也就没有过失可言。菩萨生起的烦恼,能够帮助有情众生解决
苦因,因此,菩萨的烦恼具有无量的功德。」

观自在菩萨赞叹说:「这实在太奇妙了,世尊!发心求取无上菩提,竟有这麽大的功德利
益,使得菩萨们生起的烦恼,都还胜过一切有情众生和声闻、独觉等小乘人所修的善根,
更何况菩萨其他的无量功德呢!」

贪□烦恼,可以惑乱众生,作出种种杀、盗、淫、妄的苦因。菩萨却能了知烦恼,运用烦
恼,广度众生。例如从前释迦如来为仙豫王时,将诽谤大乘佛法的五百婆罗门杀了,婆罗
门命终之後,生到地狱,因而忏悔改过,於大乘佛法发心深信,即时生於「甘露鼓如来世
界」。又如为求善知识的善财童子,曾遇见一位国王,正对无量众生杀缚鞭杖,善财看了
心中不忍,国王善知识告诉善财说:「这些众生,愚痴迟钝又充满□恨凶狠,若不给予鞭
杖苦楚,终不受调伏。」善财听了,方才了解,菩萨的「烦恼」也可利益众生。凡夫一念
□心起,火烧功德林,文王却是一怒而安天下,菩萨一怒而众生免於灾难,这烦恼之於凡
圣,何其不同啊!

我执深重的凡夫,以菩提为烦恼,而登上「欢喜地」的菩萨,开佛眼,成一切种智,烦恼
都成了菩提。菩萨纵起千般烦恼,既自利也利他,犹如烂泥里的莲花,挣脱一身烂泥污染
,只留香洁在世间。

当生得见布施福 坤  德

从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娶了一位笃信佛法的妻子。婚後,妻子不
仅如从前一样守戒持斋,乐善好施,常常供养出家人,还进一步劝丈夫发心修行。悟性聪
明的丈夫听了之後,立刻能领会妻子的用心,就转而禀告父母,劝父母发心布施供养。大
富长者夫妇听了非常震怒,破口大骂说:「可恶!这真是个败坏家产的女人啊!」

从此以後,孝顺的儿子与妻子不愿与父母起冲突,却也不肯放弃修行的念头,便想了一个
得以继续修行、布施的办法。由妻子将金钱与丝绢交给丈夫,丈夫交给守□楼的婢女,守
□楼的婢女再交给守门奴仆,最後,守门奴仆再将物品、钱财送往佛寺,供养僧宝,同时
烧香燃灯,大作佛事。夫妇两人在艰难中互相勉励发誓说:「假如布施毫无福报可说,那
就罢了!倘若有福报,一定要让天下的人有目共睹。」

後来,在三月三日那一天,依当地风俗,全民都会到河边听戏作乐。忽然,东南方出现了
一位庄严的天人,骑乘白马,凌空而过。众人仰头问说:「您是哪一位神明啊?」天人回
答说:「问後面那一位吧!」不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座七宝装饰的宫殿,宫殿下方由四
大天神以神力承接,飞行於天空中,殿中独坐著一位玉女。面对众人好奇的询问,玉女说
:「问後来的吧!」

不久之後,天空中忽然大作天乐,出现一座由四部妓乐围绕,十二天神共同承接的高广宫
殿,有一对天人端坐殿中,众人惊讶地问:「你们是作了什麽功德,感召这样的果报啊?
」天人也同样回答说:「问後来的吧!」不久之後,天空中出现两个饿鬼,他们身长三丈
高,体态瘦黑,一脸的饥渴难耐,各自拿了根大棒,互相捶打咒骂。众人不明究里,问道
:「这是怎麽回事啊?怎麽前面来的都是天人玉女,你们却是形貌丑陋的饿鬼呢?」饿鬼
回答说:「你们大家听过舍卫城东大富婆罗门一家子吗?前面骑白马的,就是守门奴仆;
独坐宫殿中的玉女是守□女婢;高广大殿中的天人是我的儿子和媳妇;而我们这两个饿鬼
正是大富婆罗门夫妇,正因前世愚痴,不信因果,毁谤正法,所以现在遭受这样的恶果。
真是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

拨无因果的人常常说:「你看!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不是活得好好的吗?行善的人还常常遭
遇苦难呢!天底下哪有什麽因果!」如此愤慨的言语,是否也曾出现在你我的心中呢?殊
不知,那是因为我们凡夫的见地浅陋,无法通透三世因果的深理,所以才会发出井底之蛙
般的谬论。有智慧的人只要翻开史书,便知因果真实不虚,作不得假,因此,修行若要求
福慧,应当从眼前自己的作为和心地著手,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或向邈不可知的神灵乞
求啊! (出自譬喻经)

朝九华山三首 净  益

传闻唐季之时,大诗人李太白乘船沿长江东下,过九华山而诗兴大发,後留诗云:「昔在
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太白的诗篇,因游九华而增色;而我
的壬午之夏,也因朝九华而清凉。

九华山峰峦叠出、灵秀缥缈,自然景观的游赏价值极为丰美可观;然而对於佛弟子而言,
九华山所蕴含的人文与宗教情怀,更具有不凡的意义。史载李唐之初,新罗皇族金乔觉和
尚渡海至中土,向闵公募化「一袈裟之地」以修行,闵公以为甚小,未料其袈裟向空一抛
,竟遍覆整座九华山。金乔觉遂在九华山苦修七十五年,圆寂後肉身不坏,瑞相与地藏菩
萨相仿,人皆称「金地藏」,九华山因而成为地藏菩萨化迹示现的道场。明朝高僧无瑕和
尚也同样肉身不坏,生前曾以血为墨,抄写《华严经》一部,历数十年而成。而□益祖师
自称「地藏之孤臣」,曾亲临地藏塔前,发愿破迷除障、化度有情。又驻锡於回香阁,写
成重要论著——《梵网经玄义》。典型夙昔,而今历历皆在目前,仰而瞻之、俯而惟之,
令人不得不衷心感泣啊!

此行登天台正顶、访「地藏古洞」、见「听经鹏石」、观「天然睡佛」,又依次参访肉身
殿、百岁宫与化城、□园诸寺,蓦然神契古大德於百代之上,忆其风骨之高搴,念其誓愿
之深宏,不觉俗虑顿消、执情尽伏,所生起的法乐,沛然莫之能御。朝山归来,感动犹深
,於是乃成以下三诗,愿与大众分享。 

其一

    乔公扬衲处,胜地九华开。
    □□云楼隐,□□竹径回。
    灵□安定慧,法露绝殃灾。
    仰止菩提愿,虔诚叩道来。 

    其二
    渡远新罗境,东南豁□冥。
    悲缘贤圣至,愿感凤凰聆。
    大士真身殿,神僧赤血经。
    康乾文迹在,乞首叹宁馨。 

    其三
    天台封绝顶,古洞入平丘。
    佛面青山卧,僧心野寺悠。
    登临须有道,遁去已无求。
    素阁回香罢,心明挂碍休。

道倡伦常道   三 学

民国七十五年三月,雪庐老人往生,当时公祭会场的入口,树立著孔德成先生题署的一幅
挽联:「道倡伦常道,心为菩提心」,十个字写尽 雪公一生的用心处。

天上雷霆雨露

朋友的母亲,家教极好,日据时代读到高校毕业。嫁入夫家之後,尽心尽力奉事公婆。婆
婆出身大家闺秀,治家甚严,每当客人来访,婆婆便在厅堂和访客谈话,媳妇则恭立一边
,等候婆婆的吩咐。婆婆偶而一时心急,在孙子前面,也不免会高声吆喝媳妇,孩子看到
母亲这般待遇,心里都很难受。事过之後,媳妇就会告诫自己的孩子说:「阿公、阿妈,
他们是天,我们晚辈是地,天要大发雷霆、要降雨露,地上的花草只有承受的分,我们怎
能怨叹!」长幼尊卑的观念,从小深深烙印在朋友的心田。

自然逻辑观念

中华文化讲究的逻辑观念是:「亲疏远近、长幼尊卑、男女上下、内外有别」,尽管今人
不认识经典,也不畏惧圣人之言,但不可否认的这「长幼尊卑」的逻辑观念,的确是维持
安居乐业的不二法门。因为它是顺乎自然的定理,谁违背它,就注定要过著「君不君,臣
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混乱不安的日子。

「长幼尊卑」的观念,在周易一经讲得最透彻了。周易是古代圣王仰观宇宙,俯察地理,
获得的究竟智慧。孔子反覆熟读周易,把贯穿周易竹简的牛皮带子,磨断了好几回。圣人
读圣人的经典,心得当然深邃丰富,无人可比。孔子在周易系辞上传的第一句话,就这麽
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地,代表宇宙间一切有形有气的实体。乾坤是周易六十
四卦的头两卦,天地万物,莫不由乾坤两卦而生,乾坤含括了全部六十四卦之始终,而六
十四卦遍及一切人事环境变化。所以只要建立起尊卑观念,整个大环境就安定下来。尝过
丧乱灾难的人,就能体会世间还有什麽比「安定」更可贵的?

细心留意周遭的环境,处处可见「长幼尊卑」的痕迹,就以台湾民宅为例,最基本的形式
是「三开间」的「一条龙」式。中间为厅堂,是全栋建□的中心,供奉神佛祖先,依长幼
尊卑的礼制,左侧居住大房,右侧居住二房。而厅堂内的祖先牌位更是「长幼尊卑」的具
体缩影,中间是来台始祖的名讳,左右再依昭穆次序,由内而外排开,一家人的长幼尊卑
,在上头列得清清楚楚。

尽分体谅对方

虽然一家人有长幼尊卑的差别,可都有各自要尽的本分,不是一面倒的无限压□,各自要
尽的本分是什麽?礼记礼运云: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
之人义。」

父母生养孩子,自应慈心善待孩子;子女自应孝养父母。

为人兄姊长辈,自应善加照顾弟妹,弟妹自应敬重兄姊。

结婚为人丈夫,自应对妻有情有义,妻子自应柔和听从。

出外结交朋友,长者自应加惠幼者,幼者自应恭顺学习。

共同经营事业,上司自应仁厚下属,下属自应忠心尽力。

十种身分,自有十种应尽的义务,这十义,不是有往才有来的「礼」,更不是法律条文规
定的责任,乃是长幼尊卑的伦常大道。有什麽身分,就应尽什麽义务,不问对方待我如何
,只是但尽本分而已。细考儒家各种经典,就能发现十义里头蕴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
人」孔子的一贯恕道,礼记大学有很具体的分析,所谓:

「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
  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
  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

人的一生,有时位卑,有时位尊,此时当人子女,来日为人父母,认清「长幼尊卑」

不可改变的人伦道理者,自然会「躬自厚而薄责於人」,把责怪人的手指往内翻转,善於要
求自己,体谅对方,活得心安理得,无怨无悔。

平衡的美感

孔子把「长幼尊卑」的观念发挥得无微不至,例如上朝时「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子罕篇)古时候的宫廷有堂上堂下,国君位居堂上,臣工一进宫廷
,先在堂下礼拜,若国君有特别命令,要臣工登堂会商,则臣工登到堂上,再拜一次,这
是行之已久的古礼。春秋是一个君弱臣强的时代,臣子不顾「长幼尊卑」的伦理,都是上
堂後才向国君礼拜。孔子不愿随顺恶质的流行趋势,严守在堂下先向国君礼拜的古礼。

再以孔子居住在阙里时为例,「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篇)乡里亲族举行宴
会,孔子也来参加,他何时起身离席呢?一定要等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拄著拐杖离席後
,孔子才跟著出来。长幼尊卑的观念,孔子体现在平时的待人接物,给人一幅「温而厉,
威而不猛,恭而安」恰到好处的平衡美感。

自愿不假外力

善好的行为,贵在发自内心的意愿,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篇),内心存有
仁恕的人,对长幼尊卑的敬重厚待,那纯粹是自动自发的行为,丝毫不假外力的催促逼迫
。像孔子的坚持拜下,等候老人离席,既不是国君规定,也不是乡里老人有什麽要求,全
是孔子心中有「长幼尊卑」的处世逻辑。

因此孔门的曾子教人要学「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篇),不论身处何位,心思就该放在应
尽的本分。如果有人不愿意尽本分,会有什麽後果呢?「放於利而行,多怨」(里仁篇),
一味图谋个人的利益方便,不顾别人的感受,难免「一家饱暖千家怨」,一旦身陷怨府,
人生还有什麽乐趣可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天底下的事就是这麽公平。

从含苞到绽放——给启蒙学社法雨莲同学的一封信  瑜  扬

同学们:

去年夏天,在你们展开新鲜的大学生活之前,我们在莲社这个大家庭里,共同培植了一朵
清净的莲花。看著你们兴高采烈地庆祝属於自己的研学团体的诞生,也著实分享了你们的
喜悦。时隔一年,再与你们相遇,你们脱去了稚气,多了一分沉稳。明伦讲座期间,看著
你们上课时的专注神态,和研讨时的热烈提问,我为著这样的转变而感到欢喜。

学佛修行终究是自己的事,相信你们在今年暑假的活动中,都有了这样的体认。从前是在
父母的耳提面命下,进入佛门接受熏习,如今自己在进行深度思考和经历一些人事的迁变
後,才深刻觉察到求觉悟和求解脱的必要性。这两种面对佛法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
只会让你觉得佛法和自己是两条平行线,永远无法产生交集;後者则会逐渐让你的生命和
佛法合而为一,引领你的人生升华到一个较有智慧的层次。你们不再是事事接受别人安排
的小孩,在活动期间若曾用心思惟,必然能发现自己视野的转变。

说到学佛修行,我们都必须承认自己并非上上利根,无法「一闻便信,把得便行」。因此
,走在菩提道上,就分外需要师友的鞭策和提撕,才能勉强地跨出一步。今日,你们的身
边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善友可以互相砥砺、扶持,可见因缘的殊胜、难得。不过,团体的
力量虽是促使我们精进的动力,但也不能全然地依赖,要知道,「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
灭」,今日与我携手并进的夥伴,来日未必能长相左右。因此,在庆幸能有同伴可以一起
共修、研学之馀,自己的求道之心也要时时照顾、打点,这样一来,当独自面对无常、生
死的时候,才能用智慧去观照、去解决。大智度论上有所谓「法四依」,其中的「依法不
依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对於正处於人生黄金时期的你们而言,论求道、说生死好像都显得过於沉重。我知道你们
的父母对你们都有很深切的期待,但我也知道,生命的经历不能复制、速成,尤其对於佛
法的体悟,更需要岁月的一番淘洗。眼前你们带著在莲社求得的法宝走回各自的生活圈,
有时或许迷糊地忘失,有时或许又猛然忆起,但只要在凡圣交战中,不轻易对烦恼、恶习
投降,我相信你们会逐渐明了如何在这场拔河中施力,如何从淤泥中让清净的莲花盛开。

很荣幸陪著你们一起向觉悟的殿宇叩门,因为从你们热切的眼瞳中,我看到了久违的修行
者的初发心,也重新检视了自己的获得与失去。不过,初发心的勇猛虽然令人惊□,但也
无须骄矜,因为在漫漫的菩提路上,我们还有无限进步的空间。

须熟数篇紧要书 ——日课工夫 养  光

有一本书名为80/20法则,根据经济学者帕列托探讨社会上的所得分配,发现百分之八十
的成果,都是来自於百分之二十发挥的功能。例如企业经营,有百分之八十的利润,只是
来自於百分之二十的产品。而一本书百分之二十的精华,就包括了其馀百分之八十的内容
。以此法则,检验社会上各种行为,发现都不离80/20的现象。所以作者主张一个人要在
几样事上卓越有成,不须事事精通。能熟读一本书百分之二十的精华,就掌握了书中剩馀
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如果能将「80/20法则」应用於事业、家庭、学习、读诵中,将是最
省力的成功法。

经典浩如烟海,而人的生命也有涯际,要经经皆熟,谈何容易。明代学者蔡文庄先生说:
「欲为一世经纶手,须熟数篇紧要书。」要在社会上通达无碍,必得要有几部紧要的书熟
诵不忘。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关键时刻,谁能笃定不疑,当机立断?如有经典圣言作为评
断标准,当下豁然开朗,沛然行之。能够适时解危的经典,多是集中在一两部经典,往往
只占读过经典的百分之二十。这百分之二十的一两部经典,如何一思便得呢?方法或许很
多,而「日课」可谓最省力又有效的办法。孔子以诗经教弟子,引起弟子们温柔敦厚的善
心。子路就对邶风雄雉这首诗特别用心,诗中的「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
之」,作为一生努力的目标。另外一位弟子南容则对大雅抑篇感受良深,诗篇中的「白圭
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四句,南容「三复」,「三」是常常多次,时
时复诵不忘,作为立身处世的凭据。孔子见南容「三复白圭」,肯定他是谨言慎行的年轻
人,很放心地把兄长的女儿许配给他。

作论语集解义疏的皇侃,他生长在南北朝时代,家住吴郡,为人至孝。他从年少就好学用
功,全副精力专注在几部经典上。学海类编云:「皇侃性至孝,日限诵孝经二十篇,以拟
观世音经。」当时学佛风气十分普遍,很多学佛弟子以观音普门品作为日课,皇侃起而效
之,每天日课孝经。皇侃因此精通三礼、孝经、论语,他的论语集解义疏完成後,很多学
者尊崇敬仰不已。

苏东坡拥有宿世根机,十分聪明,其实他下过很多工夫。宋代陈鹄的耆旧续闻记载,苏东
坡被贬到黄州时,有一位朱载上先生来访,在客厅候了一个多时辰,东坡才一脸歉意出来
接待说:

「刚好在作日课,不知先生来访,失敬。」

「刚才先生说的日课是什麽?」朱载上问。

「抄写汉书。」东坡答说。

「以先生的天才,开卷一览,就可终身不忘,何必手抄?」朱载上疑问。

 「话不能这样说,我读汉书,到今天已经抄读三次了。」

苏东坡一向要求「一书数读」,一部经典读过无数遍後,自可「八面受敌」,遇到任何问
题都能迎刃而解。

年幼时,日课尤其重要。一部经典天天课诵,这是效法古人「嚼铁磨杵」的精神,不仅精
熟一经,也能练就一身刚强不移的坚定意志。一部经典日课不断,日子久了就渐润心地,
薰修成习。遇境逢缘,自可挥出这百分之二十的精华力量。

分  享 慧 文

独自享受,用尽即化为乌有;
乐於分享,馀味更耐人品尝。
  
孩子们:

多年前义工孙越说了一句人人传诵的名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虽然他卖的是咖
啡,但是那分浓浓的人情味,却比咖啡香来得芬芳动人。

再好吃的巧克力一个人独自享受,吃多了也会腻。再好玩的游戏如果没有人陪伴,久了也
难免感到无聊。如果愿意与人共享,让别人与我一同拥有,自己的快乐不仅不会减少,反
而因为大家的愉悦而增加了快乐的浓度。就像拿自己手中的蜡烛点亮了其他人的灯火,让
彼此的视野更为明亮,是不是比一个人枯守著茕茕萤光来得有价值呢?

有家公司曾经办了个有奖徵答活动,题目是「从台北到澳洲怎麽去才好玩」,由於奖品非
常丰富,使得参赛的情况十分热烈,明信片如雪花一般飞来,当然答案是无所不包,创意
也是无奇不有。最後决选的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竟然是一位小学生抱走了最大奖,他
的答案很简单:跟好朋友一起去最好玩。诚如评审委员一致的赞扬:分享的快乐,远胜过
一个人独自拥有。你能体会那种宽厚的心胸是人世间多麽可贵的美德吗?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你赢过多少人,而在於你帮过多少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该只是无穷
尽的竞争,那样只会助长所有恶习的气焰,就算是赢了也难保不会烧伤自己。如果大家能
用你好我也好的心态,学会祝福别人,懂得广结善缘,那麽整合这些善念的力量,必能成
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瑞典有个人名叫诺贝尔,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第二名,冠军宝座总是由一个
名叫伯济的同学抢去了。有一次,伯济生了一场大病,所以请了长假在家休养,无法到学
校来上学,有人私底下为诺贝尔庆幸著:「伯济生病了,那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可是
诺贝尔并不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将在学校所学的,作成一分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
学的伯济。由於诺贝尔的帮忙,一学期下来,伯济仍然稳居冠军,而诺贝尔依旧得到第二
名,可是他一点都不觉得委屈。长大以後,他成了一个卓越的化学家,死後更将财产全数
捐出,设立各种奖项,鼓励在国际上对人类有贡献的人物。因为他的开阔心胸与乐於分享
的伟大情操,不但创造了一番事业,更留下世人对他永远的追念。今天我们认识只考第二
名的诺贝尔,却鲜少有人知道永远考第一名的伯济,这不就是印证了「格局决定结局,态
度决定高度」这句话吗?

人类之所以异於其他动物,拥有今天高度的文明,享受如此丰裕的物质生活,愿意与人分
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想想看,如果大家都将个人最美好的智慧与技
术藏匿起来,深恐别人轻易地剥夺自己的权益,那世界会是什麽样子,人们又如何与力大
无穷、行动敏捷的飞禽走兽竞争呢?互信、互助,分担、分享,才能共同营造美好的未来
。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一间两层楼的屋子,进到第一层楼时,发现一张大大
长长的桌子,两边都坐满了人,桌子上虽然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吃得到
,因为大家受到魔法的诅咒,两只手都不能弯曲,全变成直的,所以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
中,个个饥饿难当,痛苦全写在脸上。但是他却听到楼上传来阵阵欢愉的笑声,往楼上一
瞧,发现情况和一楼其实没什麽两样,唯一不同的是,大家互相帮助对方夹菜□食,结果
大家都吃得兴高采烈,气氛一片融洽,好像是熟识多年的老朋友聚餐一般。可见唯有打开
褊狭自私的心门,温煦的阳光才有机会造访心中的庭园,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意啊!

孩子们:还记得「喔耶喔...... 」的泰山吗?为什麽他能成为森林之王?因为他用
真心对待每一种动物,乐於分享彼此的美好,所以和动物们都成了好朋友。当你帮过的人
愈多,服务的□围愈广,表示你的心灵版图正在无限扩大,这就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来吧
!伸出你友谊的手,一同品味分享的快乐生活!

论语简说(四十五) 子  圆

八 佾 第 三

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
山不如林放乎?」

鲁国大夫季孙氏僭越本分,祭祀泰山之神。孔子问学生冉有:「你难道不能阻止季氏僭越
本分的过失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哎呀!难道说泰山之神竟然还不如
问礼的林放吗?」

「季氏旅於泰山」,「旅」是祭祀的名称。古时天下山川大山的祭祀,主祭者一定是该国
的国君。泰山介於齐国和鲁国的交界,所以齐国和鲁国的国君都可以祭祀泰山。又因泰山
位於中国五岳的东边,太阳由东边升起,所以就以东岳泰山为最长,统理天下的周天子也
祭祀泰山。而现在季氏不过是诸侯属下的大夫,竟然祭祀泰山,实在是超越本分啊!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救」是阻止的意思。冉有是孔子
的学生,当时在季氏家担任家臣职务。应该尽到劝阻的责任。而冉有回答不能,可见季氏
听不进谏言,而一味孤行。

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为何提出林放呢?因为林放请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麽
,而且住在泰山的附近,是位知礼的人。泰山正直之神绝不会接受违礼的祭祀。现在季氏
僭礼来祭祀,难道泰山之神竟然不懂礼,会来享用季氏的祭祀吗?

这段感叹的话,孔子不责怪非礼的季氏,反而责怪泰山之神。这是圣人言语厚道含蓄,留
些馀地让季氏知所反省。

泰山位於中国大陆山东省,矗立在华北大平原上,站在泰山脚下昂首仰望,山势冲天,多
麽挺拔!如果步行登山,必须从前山的岱庙出发,攀过六千六百六十级阶梯,费了半天的
时间才登上南天门。再经过天街才爬升到最高顶 玉皇顶的泰山庙。古时许多帝王都是经由
这条路登临泰山,到泰山封禅,祭拜天地。在泰山顶特别有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众山尽收眼底,确有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而祭祀泰山这件大事,必须依照一定的礼法
,不能违犯!而乱臣贼子违礼的祭祀,不但得不到泰山神明的赐福,反而让後世唾弃不耻
。现在的泰山,属於山东省泰安县,根据近人成君城在泰安郡志说,泰安县内有一地方名
为崇礼乡,乡里有个市集叫做放城集,相传就是林放的故里,当地人仍纪念著林放崇礼知
本的美德。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世世代代浩浩汤汤,至今,还有谁记得「旅於泰山」的
季氏呢?

历尽艰难好作人 吉  光

清代国学大师俞樾先生,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深切的叮咛教诲,亲情流露无遗。谨摘录於下
:
「汝有生以来,尚无大拂逆之境,此日稍尝辛苦,亦文章顿挫之法。昨得彭雪琴侍郎书,
有诗云:『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此言有味,故为汝诵之。吾尝言,人生
须分三截:少年一截,中年一截,晚年一截。此三截中,无一毫拂逆,乃是大福全福,未
易得也。三截中有两截好,已算福分矣。但此两截好,须在中、晚方佳;若晚年不好,便
乏味也。必不得已,中一截不好,犹之可耳。汝少年总算顺境,但愿以中年之小不好,博
晚年之大好,仍不失为福慧楼中人。善自保重,深思吾言。」

俞樾开导女儿,青年时尝些辛苦,就像做文章有抑扬顿挫,大有好处。「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值得深思体会。人生分三截:少年、中年、晚年,三截中有两截好,
就算有福分的人了。好的两截,最好是在中年、晚年。但愿中年的小有不顺,能搏得美好
的晚景。

半与满

涅盘经有一譬喻:「世间为恶者,名为半人;修善者,名为满人」。大乘义章也说,声闻
藏法狭劣,只求个人解脱,未穷尽佛法的奥妙,称为「半」字教。菩萨藏法宽广,自觉觉
他,追求圆满极致的佛法,名叫「满」字教。

正义课程

哈佛大学推出一门课,教授整学期在谈「正义」,期使秀异学子出了校门後,在各种重重
考验中,仍能顶天立地,尤其是领导人才的「人格感召力」远比其学经历更为重要。 (摘
自金传春〈高等教育的课题〉)

丰富生命

精研农经历史的何炳棣院士表示,他童年背诵左传,有关郑国和晋国的故事,他背过不下
十多篇。他认为中国文化有丰富根深柢固的人文传统,对一个人的生命情调是极其重要的
,失去学习这项文化的机会,这辈子是很难再弥补的。 (摘自〈今日不读经 明日更後悔〉
)

温故知新

雪公云,「学」是两方面,学生求学,老师教学,师徒教学皆须真心,方有用。「学而时
习」学之後永远不能放下,活到老,学到老,不死即须上学、练习,放下即完了。学了须
天天温习,温习方熟,方出新意思。今人肚子空空如也,一肚子草包,尚有何新发明?

端整清丽的 ——「张乔墓志」

全名【齐淮阳王府长兼行参军张君墓志铭】,隋大业六年(610)四月刻。正书。二十行,
行二十一字。

看此碑书法,虽然可以说已经是纯粹的楷书,但仍有不少隶书的结体和笔意。在结体中还
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笔划可以随意增加或减少。所以和唐楷相较,法度还是十分自
由,结体也较随意;但是并非毫无根据的随心所欲,而是由隶书到楷书演进过程的规律表
现。

欣赏这件作品,既有【张猛龙】【乐毅论】的体法,又有【洛神赋】【龙藏寺碑】的意趣
,但骨气、□拙稍逊之。虽然如此,也不失为一块具有骨肉匀亭、体刚笔秀、古逸隽雅等
特质的刻石。

●寄东辑

天王立像—龙门石窟

天王有四,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及北方「多
闻天王」。居住在四天王天,率领鬼神部众守卫须弥山的四方大门。後来受教於释尊,誓
言拥护佛法,於是成为佛教的守护天神。每位天王皆有九十一子辅佐、八大将领管理各地
诸神,大将中以韦驮菩萨为首,保护出家僧宝。
  
此像原是龙门石窟天王像,由石灰岩刻制而成,高九十九公分。面貌堂皇而表情忿怒,身
披盔甲脚著长靴,右手扶腰而左手上托,扭腰弯膝并脚踩恶鬼,充分展现出护法摧魔之神
采,现藏於良盛堂中。
Tue Sep 6 00:04:1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