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39期
#1
美雪
妄念魔食粮    鞭鼓生

早年一般民间的问候语是:「吃饱了未?」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三餐都成问题,有没有
填饱肚子,是很重要的事。所以人们见面就互相关切「吃饱了未?」是啊!吃饱了,才有
力量工作,才有精神讲话。而在今日,物质丰饶,多半人往往会「吃」得过量,甚至必须
减肥。因此「吃饱了未?」已经很少人拿来当问候语了。

而人类的首要欲望满足了後?少不得就有种种想头蜂涌而起,於是妄念纷飞,无有片刻休
止。祖师说:「妄念魔食粮。」妄念愈多,魔的粮草就愈丰富,魔头吃得脑满肠肥,动
身发语就迷妄执著,起惑造业,惹出许许多多的是非。据大乘起信论记载:「无明之相,
不离觉性……如大海水,因风波动……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可见妄念能
搅动平等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的波浪,若能止息妄念,就能回复本来的觉悟境界。如
何止息妄念,住於正念呢?

我们先来简别正念:正念可分为二:一是世间的有漏正念,也就是一般随顺仁义礼智信的
善念。一是出世间的无漏正念,也就是依止无漏正见,能思维真理实谛,明记不忘之念。
依此,大家可以细细思维 雪公曾明示弟子的话:「白衣学佛,不离世法,必须敦伦尽分
。处世不忘菩提,要在行解相应。」在世间法上,敦伦尽分,虽是有漏正念,却已稳住了
出世的基础,之後再提升,处於浊世,却能不忘菩提,以净土宗的正念:「面临诸种遭遇
,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来加强观行,则漏与无漏的正念都函盖上了。果能如此
,雪公说:「现世得以保平安,临终可以得往生。」

人的一生,精力充沛的时间非常短暂,一晃眼就老病来磨,临命终时,难保不为死苦而心
生颠倒,忘失净因。所以正念亦须仰赖平生行业来熏习,点滴累积,而非一蹴可及。至於
妄念,也是一样,要仰赖平素绵密功夫去止息,当魔食粮断绝时,就是「许尔法身活」的
时候了。

马鸣菩萨 

造论通宗百洛叉
摧邪显正慑群魔
示人不退有奇术
唯教专心念佛陀   

(净土咏史 西湖居士李济)

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融合宗教,贯通千万部大乘经典的义理,摧服邪教,显扬正
道,使群魔镇慑降服。论中末後劝示修行人如何摄护信心、无有退转,说到如来有个殊胜
妙法,就是只教人专心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彼佛国土。

读易散记:谦卦彖辞(上)  自 明

艮下  坤上  谦亨。君子有终。

「谦亨」

虞仲翔注:「乾上九来之坤。与履旁通。天道下济。故亨。彭城蔡景君说,剥上来之三。
」

「乾上九来之坤」者,这是解释谦卦的由来。以消息卦说,乾消已尽,入於坤中,其上九
一爻由上来之坤三,坤下体则成艮,而为地山谦。卦名为谦者,因为上九亢极失位,其居
天道,盈而不溢,乃亏而降之坤三,以致恭存正位,故名为谦。谦三之初,为复,息而为
履,故与履旁通。「天道下济」者,乾为天道,乾上九来之三,由上而下,是为天道下济
。上九来之坤三,即是以乾通坤,故亨。蔡景君,是一位传易的先师。他说:「剥上来之
三。」剥上就是乾上。以消息卦而言,故云剥上来之三。虞氏不采用此说。因为,一则上
九之三,虽得正位,但不见初九乾元之正。再则虞氏卦变,一阳五阴,以及一阴五阳之例
。谦卦一阳五阴。故不用景君之说。

以上据惠氏、张氏、李氏之说,解释虞注。

「君子有终」

虞仲翔注:「君子谓三。艮终万物。故君子有终。」

郑康成注:「艮为山,坤为地。山体高,今在地下。其于人道,高能下下,谦之象。亨者
,嘉会之礼,以谦为主。谦者,自贬损以下人。唯艮之坚固,坤之厚顺,乃能终之。
故君子之人有终也。」

依李氏疏说。

虞注。乾三称为君子。三在三才为人道。谦内卦艮三自乾来。故君子谓三。说卦传:

「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三体艮,故终万物。三秉劳谦,终当升居五位,是为
有终。故君子有终。

郑注。高山能下於平地,这在人事而言,即是在高位之人能下居在他地位之下的人,是谓
「高能下下。」此是谦退之象。乾文言传说:「亨者,嘉之会也。」又说:「嘉会足以合
礼。」史记乐书:「君子以谦退为礼。」所以注云:「亨者,嘉会之礼,以谦为主。谦者
,自贬损以下人。」合乎嘉会之礼,故亨。艮以坚固能终万物,坤以厚顺而代乾有终。君
子体艮坤之德,所以有终。

彖传说:「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谦亨」

九家易注:「艮山,坤地。山至高,地至卑。以至高,下至卑。故曰谦也。谦者,兑世。
艮与兑合。故亨。」

依李氏疏说。山高地卑,以高居卑,其象为谦。此即郑注之义。谦是兑宫五世卦。艮为山
,兑为泽。艮与兑合,是山泽通气。惟通故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

 荀慈明注:「乾来之坤。故下济。阴去为离,阳来成坎。日月之象。故光明也。」

李氏纂疏:「天道谓乾,乾上来之坤三,故为下济。阴去阳中为离,阳来阴中成坎。

本体坎亦伏离。离日坎月,故象光明也。」姚氏配中:「案,履互离,谦互坎。」谦下互
为坎。坎伏离,即是旁通履下互离。

「地道卑而上行」

侯果注:「此本剥卦乾之上九,来居坤三。是天道下济而光明也。坤之六三,上升乾位,
是地道卑而上行者也。」

李氏纂疏:「此本剥卦者,一阳五阴之例也。乾上来居坤三,以乾照坤,是天道下济而光
明也。坤三升居乾上,天尊地卑,互震为行。是地道卑而上行也。」

「天道亏盈而益谦」

虞仲翔注:「谓乾盈履上,亏之坤三,故亏盈。贵处贱位,故益谦。」

崔憬注:「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损有馀,以补不足,天之道也。」

依李氏疏解释。

虞注。「谓乾盈履上」者,乾盈,是指乾卦上九亢龙,盈不可久,乃自亏而下之坤三,以
释天道亏盈之义。乾卦至上九亢龙,已经消成剥卦。剥极则复。剥复之间,没有实象。所
以乾盈不可说盈於乾上,也不可说盈於剥上,只好说盈於履上。因为谦息为履,谦与履旁
通,履象传说,君子以履辨别上下。所以虞注假借「履上」以见义。此亦同张编修之说。

崔注。「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是丰卦彖传文,崔氏引来说明天道,损有馀,补不足。
天道亏盈而益谦,就是损有馀,而补不足,以明谦虚必定受益。

「地道变盈而流谦」

虞仲翔注:「谦二以坤变乾盈。坎动而润下。水流□,故流谦。」

崔憬注:「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为变盈而流谦,地之道也。」

虞注。「谦二以坤变乾盈」者,惠氏李氏皆以谦二作谦三解释。由於乾上九来之坤三,坤
三,乃变乾,即是谦三以坤变乾盈。张编修即以谦二解释。他认为,以坤消乾,消至二爻
,成为天山□,是乾灭之始。消至剥尽,本由於二。故云「二以坤变乾盈。」两说不同,
皆是以坤变乾盈之义。「坎动而润下」者,坤变乾盈,则有互体坎,坎为水,又上互体震
。震为雷,雷以动之。故云坎动而润下。尚书洪□:「水曰润下。」乾文言传:「水流□
。」水润下则流,流□而下,即是流谦之义。

崔注。李氏疏说。毛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岸以高为盈,谷以深为
盈。高岸崩陷则为谷,深谷填塞则为陵。崔氏引这两句诗,以释变盈而流谦之义,是地之
道。 (待续)

放 生 池  雪 庐

放生本於佛家戒杀之义。唐朝乾元年□,令天下安置放生池,有八十一处;多有大书家颜
鲁公真卿写作的碑文。宋朝天禧年□,曾敕杭州西湖为放生池。  

考艺文类聚,梁元帝时,荆州有放生亭碑;又南史梁武帝时,谢微作放生文,为世人传诵
赞赏;是提倡放生,在六朝已经大行。  

但中国古时,虽未普遍提倡,在圣贤之个人方面,早有此举。如成汤网开三面;孔子弋不
射宿,钓而不纲;子产放鱼等事。可见仁慈之心,不分儒佛;爱人爱物,同是美德。 (原
载觉生杂志)

唯识三十颂研究(九十九)  智  果

◎释唯识实性

  ※前 言

此次主题在会「圆成实」即「唯识实性」也,以「圆成实」乃是於心、心所自体及所变现
相、见二分上,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之「真性」(不妄不变之真实本性)故,即
是「唯识实性」也。唯识三十颂之科判,根据掌中枢要卷上本载,共有八种,

上来已略说明前之二十四颂「唯识相」(亦即「依他」,「俗谛」)已讫,今当续明第二
十五颂「唯识性」(亦即「圆成实」、「真谛」)。

(甲)句解颂文

 颂曰:「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乙)广解颂文

依成唯识论卷九论文兹依此略科,分述如下:

(子)会「圆成」即「胜义」、「真如」

▲会归「胜义」(即释颂文第一句)

论卷九云:「此性即是诸法胜义,是一切法胜义谛故。」谓此「圆成实胜义无性」,乃是
无漏圣智所澈见之一切诸法审实不谬之真理也。

然依「胜义谛」之浅深,略有四种:

一、世间胜义—— 亦名「体用显现谛」,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十善巧」(由蕴、
处、界等十法能生善巧之妙智故),事相粗显,犹可破坏,名曰「世间」;又为圣者之所
知,胜过第一俗(「假名无实谛」谓瓶、盆等,但有假名而无实体),故名「胜义」。

二、道理胜义—— 亦名「因果差别谛」,即四谛因果等,知「苦」(集果)、断「集」(
苦因)、证「灭」(道果)、修「道」(灭因),因果差别,名曰「道理」;又是无漏智
之境界,胜过第二俗(「随事差别谛」谓蕴处界等,随彼彼事,立蕴等法),故名「胜义
」。

三、证得胜义—— 亦名「依门显实谛」,即二空真如,乃依圣智所诠之空门而显之理,名
为「证得」;又为凡、愚所不测,胜过第三俗(「方便安立谛」谓苦等四谛,由染净因果
之差别施设,以令行者趣入得证),故名「胜义」。

四、胜义胜义——亦名「废诠谈旨谛」,即「一真法界」,体妙离言,迥超众法(迥,远
也),名为「胜义」;又是圣智内证(自己内心所体悟证得之真理),胜过第四俗(「假
名非安立谛」谓二空理,依假空门,说为真性,内证智境,不可言说,名二空真如,但假
设故),名为「胜义」。

以上四种胜义,前三者为「依诠谈旨」,故「胜之义」,「义」乃「境界」之义;第四者
为「废诠谈旨」,故「胜即义」,「义」乃「道理」之义。(见法苑义林章卷三)

今初句颂文,虽不说四种世俗,为对显四种胜义,法苑义林章卷二载:「前三胜义有相故
『安立』,第四胜义无相『非安立』。」此义云何?

述记卷九末云:「有差别名言者,名『安立』;无差别、离名言者,『非安立』。」据此
可知:

对真如之理,施设差别之名言以解说者,称为「安立谛」;离一切言说、名相、由绝待超
越之立场来体达真如理者,称为「非安立谛」。

今颂文初句所言之「诸法胜义」者,简非前三胜义安立谛,唯取第四胜义非安立之「一真
法界」,何以故?论卷九云:「是最胜道所行义故」即非安立之一真法界是最殊胜之道品
所趣向、所契入之真如理体故。

或问:最殊胜之道品为何?

答曰:明幽溪大师所撰之净土生无生论第五「法界为念门」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
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初二句明「全性起修」,次二句明「全修在性」,谓全法
界圆融之性体,作我一念之用修,故全一念之用修,当体即是圆融法界之性体也。

是故行者称佛名号(古德赞叹阿弥陀佛名号为「圆融至德嘉号」)时,此心当下便是「圆
融清净宝觉」,不落三乘诸行、不落第二义门,不落偏渐阶级(「偏」指偏於空乃至中之
教理;「渐」指渐次修行而至佛果之法门),是故称佛名号即是「最胜道」也。

上来「会归胜义」,即释颂文第一句已讫。 (待续)

南无二字

印祖云:「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
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
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
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
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於悠忽浮泛。」(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七十三年元旦讲话之一 ——修净须知 雪庐老人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於「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
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土法门重在「信愿行」。为什麽没
有「解」呢?因为这个法门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人可以了解,不要说凡夫不明白,即使
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也还不明白。学人今天要略述修净须知,也就是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
解的十件事,分别是:

第一「二力相应」:修行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净土「二力法门」,一
是「佛力」,一是「自力」;自己要先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发愿往生西方,再乘佛的
愿力加被,这样二力相应,修行就容易成就。除了净土宗以外,其他宗没有这样说的。

第二「正助双修」: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便是明白告诉
我们要「正助双修」。正工夫是「善根」,即自己念佛要念得清清楚楚;「福德」是助工
夫,众善奉行。二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缘具足,即能得生彼国(即「带业往生」
)。

第三「横超出世」:凡是修行,都是一步一步修,然而修净土不必如此。其他法门修行要
三大阿僧□劫才能成就,净土法门则是当生成就。这好比□在竹子里要外出,不用一节一
节的钻出来,从旁咬一个洞,便能横著出来。

第四「接引九界」:「十法界」包括「四圣六凡」,除佛以外,九法界众生都应求往生极
乐。只要至诚恳切求往生,临终时,阿弥陀佛一定来接引,这是别宗所没有的。

第五「带业往生」:「业」是什麽?必须听华严经的「十回向」才懂得。十法界当中,唯
有佛是「业尽情空」,其馀九界众生都是「带业」。所谓「带业往生」,意即有障碍也可
以带著往生西方,今人讲「消业往生」,是不明净土实义。试问,业若全消,即是成佛,
何必再求往生呢?从元朝以来,祖师们都讲「带业往生」,只有今日才有人改佛经讲「消
业」。

第六「莲苞正定」:吾人所造作的业都含藏在第八阿赖耶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阿赖耶
识去,不是肉体去。阿赖耶识带著业,到极乐世界先结莲苞,莲苞是吾人的母胎,又称莲
胎。在莲胎中,看各人造业大小,入定时间不同,入了定以後,就能生慧。

第七「华开悟证」:入定後,开了智慧,莲华才开,才证到果位。华开见佛便悟无生;华
不开则不得见佛,亦不能得无生法忍。

第八「四土安养」:各人程度不同,华开见佛便有迟速。弥陀经上说,极乐世界有缘觉、
声闻、菩萨等众生,所以不是生到西方都是佛。「四土安养」指的就是极乐世界有四土:
一是凡圣同居土,二为方便有馀土,三为实报庄严土,四为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才是
佛的净土,为佛一人所居,而凡夫则依不同程度生到不同的净土。

第九「皆得不退」:一万人修行,罕一得道,这都是因为容易退转的缘故。然而到了西方
极乐世界,修行皆得不退。「不退转」有若干种,今天不能详讲,八地菩萨经二大阿僧□
劫修行才得「不退转」,今天讲的「不退转」不是指八地菩萨,而是净土宗的「不退转」
。「不退转」意即修行只会往前进,不会往後退,这太便宜了,没有不成功的。

第十「乘愿再来」:净土宗是大乘法门,除了让自己得好处,也要让别人得好处。所以,
往生极乐不是去享受,而是去认识佛法,然後要发愿,证道後再回来度众生,此即「乘愿
再来」。

庄严道场 雪庐老人

        不闻荤浊气,
        不闻奔走声,
        不闻语笑声,
        惟闻一佛号。

《观经妙宗钞》的净土思想(一) 吴希仁

编者案:《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略称《观经妙宗钞》)一书,为宋代知礼大师晚年的
力作。知礼大师企图以天台的圆教教义诠释《观无量寿佛经》的经文内容。

《观无量寿佛经》的内容,主要是叙述释迦牟尼佛受当机众王舍城韦提希夫人的启请,特
示以「十六种观法」,教修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俾将来寿终之後能够如愿
舍离娑婆的五浊恶世,得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从经文的表面,显然是侧重事相的
说明,虽然後来有智者大师的《观经疏》及宝云《观经疏记》,却仅作原则的点示,文约
而义隐,是以知礼大师有意借此详加发挥天台妙义,使後人足以把握「即心念佛」的要领
。

希仁居士费时两年,完成「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论文巨著,大有功於净
土教理,原书十馀万字,已刊在明伦月刊资讯网「学海无尽藏」,有意者请自行寻阅,本
刊谨摘录部分有关净土的篇章,供众阅览,文中标题系编者所加。

智者大师依止净土

天台门叶之信仰净土法门,本就其来有自,盖肇自创建天台教观之智者大师始,其平生的
行止已有显著之净土倾向;如襁褓中即知「卧即合掌,坐必面西」;而临命终时亦右 西
向,闻唱《法华》、《无量寿》二经,并赞劝弥陀净土,自谓其「师友,侍从观音来迎」
自在而逝(注一)。且在其丰富的著述中,或理论部分、或实践部分,亦多所涉及;如《摩
诃止观》述四种三昧,其中常行三昧,即是专持念阿弥陀佛之净土行;其他如《观无量寿
经疏》、《阿弥陀经义记》、《净土十疑论》、《五方便念佛门》等亦多偏赞净土,相传
均为彼所撰述(注二)。可见智者大师本人确实信向净土,且求生西方。

天台弟子专称弥陀

可惜後来其弟子章安(561|632)以下数代(按章安大师临终亦称弥陀及二大士),均唯
保守承传,但重天台教观之修持,鲜有触及净土者;即使九祖荆溪湛然(711|782),虽
号有唐中兴之祖,但其志仍专在阐释天台教部(以《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
止观》三大部为主),精简当世兴崇之华严、法相、禅门诸宗之异同,以显扬天台教观之
殊胜,故亦少涉及净土。唯於所著《止观辅行》卷六中,解释「常坐一行三昧」时有云:

「随向之方,必须正西,若障起念佛,所向便故。经虽不局令向西方,障起即令专称一佛
,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

又於撰《法华文句记》卷十释「药王菩萨本事品」文末亦云:

「问:同居类多,何必极乐?答:教多说故,由物机故,是摄生故,令专注故,宿缘厚故
,约多分故。」

可见彼於弥陀净土,亦多表推崇具正见;然毕竟於此法门,并无相应之修证表现,是以近
代日本学者有疑智□大师《净土十疑论》或为湛然托作,藉以阐扬净土,却终少文献佐证
,并不为世人所信。

知礼大师与净土法门

笔者认为天台门叶,自智者大师以後,真能信向净土,不但在理论方面,更在实践方面,
身体力行,作出贡献,以致开启後代子孙「教崇天台,行归净土」之风者,其唯四明知礼
大师乎!知礼对净土的实践,自行方面,但修《弥陀忏法》(俗云打佛七)即有五十遍之
多;度众方面,创建「念佛施戒会」,每年结合僧俗男女万人,倡导勤修念佛,求生西方
,度人无数。至其对净土理论的阐述,专书方面有:《观经融心解》、《观经疏妙宗钞》
、《料简十三科》等;若单篇论述则有:〈结念佛会疏〉、〈法智复杨文公书〈等,均为
净土法门之重要开示。其中尤以《观经疏妙宗钞》对於充实净土之理论,标显法门之殊胜
,居功最伟。昔业师李公炳南(1890—1986)撰〈赵居士祝寿印施观经妙宗钞序〉即云:

宋.四明《妙宗钞》出,为《观经》诸注精英,所诠皆第一义谛,於焉净旨大明。古有病
其繁深者,欲节而略之,□祖直谓「不可动其一字」,其要可知矣!然有此一《钞》,非
谓《观经》即可诵可讲,因以可修可证,及众能变根器也。盖修净任采何法,应明乎四土
横竖之超,否则理路不清,或不免於□格焉。祖(□祖)又曰:「净土的旨,全在《妙宗
》一书。」是此一《钞》,又不纯为《观经》所作矣。

盖知礼大师此《钞》以天台圆宗判释净土法门,既义理周延地充实了净土的思想内容,且
强而有力地凸显了法门的特异殊胜,是以自《妙宗钞》出,而净土之教理大备。今拟就《
钞》中所提出的念佛方法、修证的位阶、以及四土净秽等教义,详加剖析,藉以申论其有
关净土的思想。 (待续)

注一:智□大师临终,听《无量寿》竟,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
,火车相现能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末云:「吾诸师
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等,其事迹见志磐《佛祖统纪卷六.智□传》

注二:对智□大师《观无量寿经疏》、《阿弥陀经义记》、《净土十疑论》、《五方便念
佛门》等著作,近代日本学者或疑为後人假托之作,参望月信亨作.释印海译《中国净土
教理史》。

人间□一僧 濯 生

慈云大师(遵式),与知礼大师同是天台门人,人称「宝云门下二神足」,两人有四十多年
的朋友情谊。慈云大师得知知礼大师示寂消息,因自身已是六十六岁老人,加上路遥五六
百里,春雪纷飞好几十天,无法亲自前往祭奠,於是「谨遣学徒,□送香烛,灵山上茶,
并云厨办斋食,罄食味之品」恭荐于知礼大师。为了一遣怀抱,还作了祭文哭吊,更以诗
歌两首吟咏,其中「天上无双月,人间□一僧。」赞叹知礼大师,祭奠大众咸称恰当不为
过。(见四明尊者教行录)

莲池馀馨之十四 — 斌宗法师 智 展

斌宗法师(一九一一 —— 一九五八),是台湾首开研经风气的僧人。在日据时代,由於
台湾的佛教界弥漫著鬼神、外道的迷信色彩,再加上佛教徒对於佛典经教均不求甚解,因
此法师便发愿前往浙江宁波的观宗寺(谛闲老法师道场)和天台国清寺(静权法师主持)
求法。在奠定了深厚、扎实的教理基础後,法师回台便展开一连串的弘法活动,并依照观
宗学社的制度,在新竹法源寺创设佛学高级研究班(後改称南天台佛学研究院),积极培
养僧才,为台湾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法师虽然教研天台,但行持却依止净土法门,每论及行门要旨,均劝人专念弥陀,求生极
乐。其关於净土之著作,今有《佛说阿弥陀经要释》一书行世,兹将重要开示整理如下,
普愿见闻者,发菩提心,信受奉行。

八万法门 念佛第一

法师於《佛说阿弥陀经要释》序文中曰:「观乎释迦如来,悯念一切众生之沉迷,故四十
九年之说法,然皆随机施化,应病与药,无非欲令一切众生,了脱生死,离一切苦,得究
竟乐而後已!然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於一代教中,求其最方便、最简捷、最要妙、
最圆顿者,莫过净土一法,诚如来一代时教中,普度众生之特别法门,乃圣凡齐摄,利钝
兼收,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机亦可登其域。上至等觉菩萨无不发愿求生,下至逆恶众
生若肯悔悟发心念佛,亦可带业往生,正如阿伽陀药普疗百病也。

古人谓:『八万法门中念佛第一』,乃一针见血之言,良由佛智□机,知末法众生根性钝
劣,智慧浅薄,寿命短促,一息不来便成後世。其馀法门,或太高深,不易修证,复须三
惑断尽、圆悟自性,方能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故特开此念佛一门,以普度十方一切有情
,同归安养(案:此即极乐世界别名)。欲速出迷津,顿超三界,永离生死苦者,舍此谁
依?故《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有一人得道,惟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
观斯可知矣!」

侈谈自力者应有的警诫

然而,对於净土念佛法门,常有人讥斥为「他力法门」(仰仗阿弥陀佛接引),认为只有
不懂经教的愚夫愚妇才会去修持。关於这样的误解,该如何消弭呢?

法师曰:「若确以赖自力为贵者,奚不一一自为之,则渡水不可乘船,远路不可乘车,衣
须自织,食当自耕,住应自造,乃至一切生活事宜当自为之,如是方可夸言不赖他力,不
然,则自欺自狂,而出乎尔者反乎尔矣!日常生活咸赖众力,而不自鄙,何独於了生死、
成佛道一大事,屏佛力而不依,藐斯门而弗修,何丧心病狂一至於此耶?可叹!可悯!灵
峰(案:即□益大师)云:『以话头为奇特,佛号为平常,弃如意珠玉,竞取瓦砾,可哀
矣!』又《大集经》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良以一句佛号,乃统百
行以具备,摄万法而无馀,倘能真念佛者,何遗参禅乎?奈何!聪明之人,不肯死心念佛
,必以参究为最上,不知违背经言,终至弄巧成拙,愿好高务奇、不量自力者警诫之!」

各宗高僧 劝修念佛

持名念佛法门并非少数人在自吹自擂,法师就举了近代许多人景仰的佛门高僧为证:「近
代禅宗的高僧虚云和尚、台宗泰斗谛闲法师(见〈开示念佛紧要〉)、唯识宗的太虚大师
(见《净土法门集》)、律宗的弘一律师(见〈人生最後〉)、毕生专弘净土的印光大师
等。除印老外,他们虽各有专宗,然皆极力劝修念佛,赞颂弥陀的功德,称扬净土的胜妙
。并且古今的贤哲,依之修持而得往生极乐的明验者,亦不可胜计(见《净土圣贤录》)
,由是观之,大藏经论中既处处称颂指归,又得历代贤圣相继弘扬而修证,这怎能可以妄
拟弥陀是理想?极乐是想像?释迦是寓言?这岂不自获罪戾,误人误己的一大不利!当知
大觉世尊的妙言,句句是从慈悲心的底奥流出来的,无非为利益人天,使众生离一切苦,
得一切乐,故祈敬重之!深信之!切勿轻生疑惑,而失去不可思议的利益!愿诸行者学者
们,慎之思之!」

斌宗法师於民国四十七年农历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往生。往生前虽为病痛所苦
,但求愿生西的心却异常坚定,养病期间,已向弟子宣告欲入涅盘,对身心世界不再贪恋
。农历二月初一,法师病况似有好转迹象,不过却在十九日示疾,舍报往生。荼□之後,
留下了诸多舍利,缁素弟子们对此瑞相皆叹为希有,也对净土法门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行人但肯依至诚心,信愿持名,则必当生了脱生死,圆满菩提。斌
宗法师勉励吾人:「当信释迦世尊的金言,速修念佛法门,求生极乐,才不负释迦世尊的
叮咛,亦才不负弥陀如来的垂手已经十劫了。」还在六道轮回中眷恋不舍的游子们,是否
听到极乐家乡慈母的殷勤呼唤呢?

狮 子 林 净 业

老残游记书里说:「江南真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能媲美於天堂,在於它
拥有为数众多的古典园林。全盛时期,苏州园林多达一百五十多座,如今还有四大园林—
—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苏州园林取法天然山水,美化住家环境,人与自然和
谐共处,置身其中真不知天上人间。四大园林各异其趣,其中狮子林原是一座佛门寺院,
它与「由禅入净」的惟则禅师大有因缘,为学佛弟子所向往。

惟则禅师,号天如,他是元代临济宗的高僧,早年到浙江天目山游学,跟从中峰明本禅师
学习佛法。元顺帝至正元年(一三四一),来到苏州讲经,深受弟子们的拥戴。隔年,弟
子们便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为天如禅师建造禅林,名为「菩提正宗寺」
。在寺里後花园,采用大量的北宋遗物「花石」,构□成玲珑奇巧的法苑禅林,取名「师
子林」。为什麽又称作「狮子林」?「林」即禅寺丛林,因天如禅师为纪念恩师中峰国师
,所以「□室以奉」,表示不忘本,故以「师」名。又因中峰和尚原在浙江西天目山狮子
岩修行,为纪念衣钵传承,取名「狮子林」,恰好在佛经中就是以「狮子」比喻佛陀说法
,犹如百兽之王狮子吼。

狮子林到处尖峰古柏,飞瀑层楼,厅内陈设精致可观,厅的前廊西侧可通「立雪堂」,堂
名取自禅宗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向达摩祖师求法的故事。後廊的西侧门可通假山洞穴,
进入「卧云室」,古人以峰石比拟云朵,安坐其中如在云间一般,故名「卧云」。据净土
圣贤录记载,狮子林有「卧云、立雪」二室,天如禅师日坐其中念佛,一时宰官长者多往
参学,元朝皇帝屡屡下诏请问,禅师总是称病不起。

後来,天如禅师穷究天台永明大师的教旨,兼弘净土宗,著净土或问,共有二十六则。

天如禅师自设问答,为的是「剑离宝匣为斩不平,药出金瓶以瘳沈□」(净土或问序),破
除禅宗人士对净土宗的疑惑,并策励净土行人精进修持,以期当生成就往生极乐。天如禅
师特别就永明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提出疑问,为什麽有禅之士这麽不济,阴境若现前,十人九蹉路?有净之人为何就这
麽简易广大可靠,万修万人去?天如禅师久修宗门禅观,後来又精通教下经典,破除疑惑
事理兼备,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印光祖师就很推崇天如禅师,所谓:「若论『断疑生信』
,尤当推重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印祖在〈拟答某居士书〉中,更要某些「揽净入禅」
而执理废事者,多读天如禅师的净土或问,好去除「唯心堕、顿悟堕」的大毛病。

由禅入净後的天如禅师,自修精笃,专持名号,他给人们开示说:「称名之法,必须制
心,不令散乱。念念相续,系缘佛号。口中声声唤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字字分明。称佛
名号,无管多少,并须一心一意,心心相续,如此方得一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若不然
者,灭罪良难。」因为天如禅师熟悉禅门修观,善於运用「息虑静缘」的念佛方法,故在
开示中十分强调「念兹在兹」的重要性。

天如禅师谢世以後,弟子散去,狮子林园逐渐荒芜,期间虽又重修,终因缺乏高僧大德的
驻锡润泽,最後竟成了一般百姓的居家处所。一九一七年,富商贝润生(名建□师贝聿铭
的叔祖父)购得园林,参照西洋的建□手法,大举修缮重建,一时楼台宏丽,陈设精美,
被誉为民国时期的园林之冠,却和狮子林旧貌相差甚远,更少了佛门那一分道气。

遥想「天如老人方宴默於『卧云』之室,有客排闼而入者,禅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
阳在窗,篆烟将灭,客乃整衣起立。从容而问曰………」(见净土或问)那一场精彩的禅净
尖锋对话,如今也只能在夕阳馀晖里思寻低吟了。

如说修行 三 省

若诸菩萨不如说行,当知是人於佛菩提则为永离。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

学佛贵在如佛所说、依教奉行,若不能笃行实践,在生死根株上痛拶,就算能将高深的教
理说得头头是道,将修证的阶位背得滚瓜烂熟,依旧还是为业力所缚,依旧与佛的大智大
觉天渊相隔。因此,学佛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否则永远只是隔靴搔□,怎麽也不能切中要
害。

末法时代之所以名为「末法」,便是只有佛法流传於世,但鲜少有老实修行、断惑证果的
人。所以,到处都有人自称为佛学专家,但就是没有一个断了见惑的初果圣人。佛法不能
只被当成一种学问、知识,它必须一点一滴和修行人的生命结合,才能切实地斩断烦恼,
让凡夫预入圣人流类。如果只把佛法当成学问钻研,不懂得善自要心,规□身口意的造作
,那麽,生死的大海依然汹涌,吾人永远只能在惑业逼迫、众苦充满的此岸,对著解脱、
清凉的彼岸望洋兴叹啊!

梅汝能  贾纯仁 吕富枝

梅汝能

梅汝能,宋朝常熟(今浙江省常熟县人),担任县令官职,有志想要修学净土法门。有一
天晚上梦见一位僧人,给了他一百幅纸张,纸上穿开破成「二八」两个字。梅汝能醒来,
觉得这个梦境很奇异,於是前往请问灵照法师,照法师说:「二八一十六,这莫非是指十
六观经吗?」

这时,正好有一位僧人送给梅汝能一部十六观经,当梅汝能接受过来之後,这位僧人忽
然就不见了。梅汝能从此以後便开始用功念佛诵经,自己取名叫「往生」,表明志求往生
西方极乐净土的心愿。

後来常熟县城中的破山寺僧人道生,提倡造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阿弥陀佛像,梅汝能发心捐
出钱财百万赞助,并且设斋供僧,礼佛拜忏。

当时佛殿前面的水池中,忽然生出一朵双头的白莲华,这朵莲华有一百片叶子,梅汝能就
在那一年的冬天,无病安详往生。

贾纯仁

贾纯仁,宋朝□川(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官任郢州郡副官,平日专心修持净业,长斋念
佛。

後来到了临命终时,贾纯仁生了小病,自己面向西方端坐念佛,就安详往生了。

这时贾纯仁的头顶上,显现出白光的圆相,同时整个屋内,充满了特异的香气。

活著真好 玉 成

听听窗外绝望的声息,及时给他拉一把,如非绝不可改的定业,或可因此胜造七级浮屠,
培了福德,又长了善根,弥陀在常寂光中看了也开怀。

亲戚年近六十,相处不睦的老伴早已故去,成行的儿女,她也没有一个想去依止养老。
想想一生走来坎坷的路,茫茫天地不知何处可以了此残生,终日忧从中来,不堪孤寂。一
天,行走在住家附近的水圳旁,圳水为提供春耕灌溉,水流又大又急,她一跃而下,立刻
被洪流卷进深埋地下长达数公里的涵管之中,直到第二天才被发现。亲戚闻讯,哀恸直呼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忘了活著真好

根据官方统计资料,台湾去年有三千零五十三人死於自杀,是十年前的二点三倍。最近自
杀案件更多,甚至有人引爆瓦斯自杀,让许多无辜生命受害,也使整个社会感到惶恐不安
。自杀是会传染的,医学专家指出:国外文献早就提及自杀有传染性,自杀事件容易引起
社会「气氛感染」效应,因此常常接二连三发生,令人防不胜防。

大难不死侥幸活过来的人,总是说「活著真好」,为什麽有那麽多人想尽办法求死?自杀
原因相当复杂,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宗教信仰、各种压力、精神病等问题,而课业压力、
人际关系、失业、经济、疾病、婚姻等因素也常导致自杀。最近台湾各地又相继发生自杀
案件,尤其是台大杜姓学生两度跳楼身亡,更让人震惊,如何防止自杀案件蔓延,已经是
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今年的九月十日定为「首次世界预防自杀日」
,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对自杀现象的空前关注,也说明这个问题正变得日益严重。

一死岂能百了

红叶居士在自杀以後的真相书中,认为自杀的原因,虽说为不良的环境所逼迫,实则受了
科学的影响。因为一般科学家,对於生命二字的真诠,没有弄得清楚,如斯宾塞(Herbe
rt Spencer)在他的生物学原理书中,说明「生命是一种顺应环境变迁的内部之继续变化
。」譬如把鸡头断了,相信斯宾塞生物学原理的人,必然说:「头断之时,就是鸡绝命之
时,他一定不觉得痛苦的。」假使责问他缘故,他就说:「鸡内外部的运动已停止了,(
如循环呼吸等)生命当然没有了。那麽,知痛觉□的意识,自然也归消灭。」虽是这麽说
,这只可怜的鸡,还在那□颠倒起伏,表示那宛转痛苦的样子。但是他们决不承认这是痛
苦,还说是一种反射作用罢了!

科学家还有一种创论,认为思想在脑,知痛觉□的也不外乎脑,脑坏了,便不觉痛苦,世
人多数相信这种说法。所以有人举枪自杀,对著脑一击而死,或是跳下悬崖头触□石而死
。这一类的自杀,多半是受了这些一知半解科学家的危害。

科学思想影响自杀最大的,莫过於「一死断灭」的见解,所谓一死百了,无复痛苦。误以
为此世此身既然可厌可恶,就自我了断重新再来吧!因此自杀的人,格外的多了。

生命的真相,很不容易解说。美国科学家霍烈士夫就承认说:「生命的真性质,与死的真
性质,皆鄙人所不明。」神经学家拿姆博士也感慨地说:「鄙人关於生命及死的意义,无
确切的见解。」玄奘大师在八识规矩颂,有一句颂:「愚者难分识与根」,愚昧不知真如
本性的罗汉,尚且还无法彻底了解,外境是五官认识作用?还是心识分别?心识又在那里
?肉眼凡夫看不见心识,怎能轻率武断地说:「自杀就没有痛苦知觉了?」若照现在一般
医生对於死亡的证明标准,一者验气息已绝,再者心跳已止,就说是死了,这是何等的危
险呢?中国自古就有「三日而殓」的礼节,而西欧对於早计埋葬(注),也有一套缜密的防
护,为的就是怕发生一时闷绝近乎死亡,後来又苏醒的情况。

红叶居士引用最近外国崇尚的新理论是:「心灵万能,心灵不灭。」像德国的哲学家叔本
华就主张:「死为生命之最後,而非为自己存在之最後」。这种学理,又空灵、又实在。
较诸思想在脑、一死百了这种陈旧而不确实的论调,确是高出万倍。

防自杀考终命

尚书洪□说,人有「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这是千古以来许多人梦
寐以求的福报,如何帮助周遭亲人「考终命」——老来寿终,安详走完人生全程?避免自
杀是一大课题。想及时挽救一场自杀悲剧,必须掌握自杀者「意在言外」的意图举动,方
可收预防胜於治疗的效果。十月三十日联合报「民意论坛」有一篇「自杀警讯『观察』得
到」一文,由美国心理谘商顾问王秀园撰写,文中说:当亲友有下列四种情形发生时,就
是自杀的警讯:

 (一)生活习惯有大幅度的改变。如平日生活习惯正常的人,突然胃口尽失,辗转难眠。
或是平日饮食正常的人,突然暴饮暴食,嗜睡不醒。

 (二)有异於寻常的行为表现。例如平日生活节俭的人,突然间出手阔绰。或者把自己的
珍藏品送人,交代如何处置他的物品。

 (三)常常表现出向往、谈论死之後的世界。

 (四)身上开始出现莫名的伤口或是仰赖药物。这些是自残的徵兆,如割腕、吞食安眠药
等。

发现上述情形,不要因为伤口不严重,或是情节不重而掉以轻心!也不要误以为这是用来
引起家人注意的假动作。更不要认为这个人突然开窍,不执著身外物。

防止自杀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把自杀意图更加以分析统计,分别有五个阶段:

 (一)挫折期:当个体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或遭到重大的打击时,将产生极大的挫折感。

 (二)自责期:当挫折感无法纾解时,则将愤恨转向自身,导致强烈的罪恶感。

 (三)敏感期:於□徨无助挫折不断时,此个体会变得极多疑、敏感、激动、不安,常误解
他人的建议及批评,导致退缩、孤立。

 (四)无望期:当个体无法从他人得到生命的希望与肯定和支持时,他会意图结束生命达到
逃避或报复的目标。

 (五)自杀意图或自杀行为。针对自杀倾向的五个阶段,预防方法应知「要做什麽」:

 (一)相信他:并试著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

 (二)聆听:表现出你的关怀,就是一种支持力量。

 (三)求援:可得到更多的帮忙。

 (四)移开可能致命的武器。

「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於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自杀。」这是深知人类心理的
哲学家叔本华经典名言。所以要想防止自杀,首先要移开绝望的土壤。相信他,聆听是给
予想走绝路者适度的关怀与支持。自身力量不足时,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例如「生命
线」的心理谘商专业人士,或是向学佛的善知识求援。有佛法正知正见的善知识,了解人
世之忧悲苦恼,甚至许多都是过来人,因此有缘习佛,对於生命三世流转的认知,远远超
过一般的科学研究者。

佛法让人乐生

早年的新庄乐生疗养院,住的是癞病患者,这种病被污名为「麻疯」。未得者深怕被传染
,已得者四肢侵蚀不敢见人,整座疗养院如同孤岛一般,被送进疗养院就等於被判了死刑
。许多病患绝望无助,往往上吊自杀走上绝途,所以院名「乐生」意在鼓励患友乐於求生
。民国四十一年,雪庐老人在菩提树撰「参观癞病乐生疗养院因缘记」,呼吁各方捐助,
筹建佛堂,两年後佛堂落成,雪公提名「栖莲精舍」。在得来不易的精舍,癞病患友聆听
雪公多次的佛法讲演,方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自杀後的真相尤其可怕,化绝望为希望
,有人熟背法华,有人日课佛号,归依佛法乐於求生,乐生净土,从此大大减低了自杀的
风气!

学佛始知失人身易,得人身难,一失人身便万劫难复,自然珍惜生命。不仅看清自杀的痛
苦後果,更知道如何了此一生。庆幸自己得闻佛法,不再踏上绝路之馀,何不打开心里的
一扇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度而度人,听听窗外绝望的声息,及时给他拉一把,如非绝
不可改的定业,或可因此胜造七级浮屠,培了福德,又长了善根,弥陀在常寂光中看了也
开怀。  

注:早计埋葬,是经医生勘验,断为已死,即轻率埋葬者。西欧对於早计埋葬,加以缜密
防护,并有各处人道协会专司其事。据伦敦人道协会报告,二十二年中,竟有二千一百七
十五人得庆更生。又哈姆布尔格协会,不到五年,拯救一百零七人。(见自杀以後的真相)

持戒不杀的厨师 坤  德

约在佛灭度百年後,有位崇信天神的国王,每每在祠祀时,就大肆宰杀数百头的牛、羊、
猪等家畜,作为供品,这项工作向来由御用的厨师来担任。

有一回,一位新进的厨师接到宰杀牲畜准备供品的命令,便回答监管厨事的厨监说:「我
是受了佛戒的佛弟子,不能无缘无故杀害生命啊!」厨监听了心□非常不高兴,立刻将此
事转禀国王。国王愤怒地对厨师说:「违反我命令的人,一律处死。」厨师恭敬地说:「
我是佛弟子,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我宁可不要生命,也
不愿意违背佛法。如果我现在遵从国王的命令,杀害这麽多生命,未来一定会堕落到地狱
中受无量无边的苦果,就算报尽离开了地狱道,再投生到其他道,也会因杀生的缘故,而
无法长寿,累生遭受短命的果报。可是如果我现在遵守五戒,因不杀生而被国王处死的话
,虽然失去生命,却能立刻转人身为天身,享受天福。所以,我是绝对不愿意破戒杀生的
。」国王听了之後便说:「哼!我怎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现在给你七天的时间,七天後
,我要派大象将你踏死,如果你还能活命的话,我才真正相信你所说的因果道理。」

很快的,七天之期到了。国王看到厨师不再是一般人身,而是像佛一样高大庄严的身躯
,於是国王驱使五百头大象去踏杀厨师。在千钧一发之际,厨师举起手,伸出五根指头,
五根指头顿时化作五座大山,每一座山之间都现出一头凶猛的狮子。大象看到了狮子,惊
恐不已,伏倒在地,就像佛陀在世时,众生礼拜佛陀一样。国王看到此情此景,大受震撼
,立刻废除祠祀,尊厨师为国师,受持佛法五戒,并在国中推行佛法,使举国臣民皆听闻
佛法,信受奉行。

一般人常常觉得佛法很深奥,不学佛的拿佛学当学问研究,将佛法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却
与安身立命了无关系;学了佛的人又觉得佛法深广,难以实践在日用平常。反观故事中的
厨师,仅受持五戒,就「一闻便信,把得便行」,面对国王的威势,丝毫不为所动。最後
,竟以一人之力,度化一国之人,真是令人既赞叹又惭愧!吾人今日有幸听闻佛法,若能
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作为日用行事之指南,相信每天的生活
中,自然就会洋溢佛法的滋味。 (出自譬喻经)

历法的奥秘 果 澄

编者案:中国的百工技艺,蕴含大道仁心。历法也不例外,它是古代贤哲观察天地之道,
获得可行历法,供作施政参考,使民以时,是富有仁心的科学艺术成就。果澄居士钻研历
代经籍志,完成「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天文历算上古述源流考」一篇论文,本刊谨就全文
结论部分,节录刊载!

历法典籍自古流传

自古远溯至汉代以来,中国便已经有天文历法之发展了,这可由《汉书.艺文志》所载之
天文历算典籍而知。再者,历代以来中国於天文历算便已经很发达,相关之著述亦不少,
散见於各史之艺文志或经籍志。历朝皆重视天文历法,此可以从各史中大部分载有天文志
及律历志可以得知。

就天文历算典籍的发展脉络而言,古籍至宋朝仍有不少被保存著,然而至元朝後便大量散
失。而明朝後西学输入,新的天文历算典籍大量的输入,对於中国的天文学发生了不少的
影响。

历算一向不分家

虽然如此,不可思议的要算是算数类之典籍,仍有一些是远溯至汉末,而流传於历代不衰
者,即便是於清朝仍可见之,并未因西学的输入而被淘汰,可见得在两千多年前所发展之
数学,便与明末、清朝时所传入之现代初等数学有著相当的水准。不过在中国方面,数学
仍停留在应用科学的层面上,不似西方已经有了深入理论上的探讨。

再者,历数不分家亦是中国天文历算典籍之特色,此可以从各史之艺文经籍志中之归类看
出,其中并不另外再置一算数类;再者,由於天文历法方面之发展远远胜於算数类,使得
算数类有著依附历法类之情形,而为制历者之辅助。

历算来自天文大道

中国天文历算典籍之另外一项特色,便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天文的一切发展皆是为了
要成就君王以成圣王之治的,而在此一前提下才来发展天文历法,并非为了追求理解自然
科学之现象而来发展。在历史上几次的禁书运动中,却变质成了实际的权力斗争工具,使
得天文历法之典籍,沦为争斗下的牺牲品!

中国天文历算典籍之地位,早期在於示天象以警人君,直至清朝则较倾向於提供君王治世
之工具,故而已经进入实用之术,较不带有占卜之色彩。若考其实用之术的源流,乃至於
历代遵天之思想,则离不开《论语》述而篇所言:

子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

中国之「天文历算」亦是顺此一纲领而发展的。道即君王所遵之天旨,即所做所为必须合
乎天道,此即所谓之「志於道」。 而圣王必须内怀德政,此即「据於德」。德政之显露,
则必须亲民爱物,推己及人,此则为「依於仁」。欲以仁德治世,则必须建全百工技艺以
供民生日用,方能实际利益百姓,此则为「游於艺」。

对於天文历算之发展,除去示天象以警仁君,使之合天道外,最重要的是在於历法之制定
,使民耕以时,而能丰衣足食,此与人民生计有关。故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使民生不匮乏
,是一国生存的命脉,足见其实用性,故为历代人君所重视。

中国历法的特色

从《隋书.经籍志》经过实际之考证後,可以得出中国天文历算类典籍之各书历代源流情
形,并得出下列结论:

一、中国天文历算之发展,非纯粹以自然科学发展为目的之产物,而是以人文科学为导向
,政治色彩浓厚。

二、历史上天文历算典籍之定位为实用之术,为治世之人君所必须;明朝以前仍重占卜之
思想,而清朝开始已经逐渐转变。

三、遵天思想一直是中国天文、历法,最高之发展准则。

四、《魏书.律历志》云:「历者数之用,探灵测化,穷微极幽之术也。」这不但说明了
历与数密不可分之特性外,也说明了算数乃为制历所应用的工具。

五、天文历算本术数之学,皆为易经之支流,而其特色为依据观测事实以制定历法,故重
视事实之根据;而术数家却过度重视灾异□祥之推衍,往往背离事实之现象。此为天文历
算与术数之分野处。

总之,中国古代天文学之发展,有其独特而崇高的理想,尽管历代有被君王利用之嫌,然
而却不能抹煞其为圣王治世之思想,也正因为高度地与人治有关,故其思想价值能历千古
而不衰!

做一个意明志清的廉洁人 李坤海

「数贪入鸡笼」是台湾耳熟能详的流行俚语。「数贪」即时时贪婪奢想。古代的囚车形如
鸡笼,入「鸡笼」即身系囹圄之意。

根据佛法观点,人的五欲有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等,乃是堕落地狱的五条根。
今日社会风气竞尚巧伪,群趋浮夸,道德堕落,一个人若意志不坚,在贪婪心作祟下,往
往为了一逞五欲而作奸犯科迷失自己。

如何驱除贪婪之心?首先必须改变「不知足」的心态。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常乐的人,终身不辱。懂得知止常止的人,终身不耻。换言之,要「知足、知止」
必须培育澹泊的志节,视富贵如浮云,看名利如敝帚;不羡高楼大厦,竹篱茅舍也安之若
素;不羡食前方丈,箪食瓢饮一样甘之如饴。唯有安贫乐道,意明志清的人,对那些不义
不该得的名利财物,方能畏如洪水猛兽,深怕被它毁於一旦!

五贪里头,造罪之大,莫过於贪财了!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一个是唐朝的元载,
另一个是清代的和□。前者遭抄家时,单是胡椒就有八百斛(一斛为五斗,一斗为十一斤半
,胡椒是昂贵的舶来品。),後者聚积财富可抵当时全国十年的总收入。贪官污吏当道的社
会,百姓谈不上保障自由,民主更是虚妄的说词而已。

古来令人尊敬的清廉官吏也不少,如东汉的杨震,他曾推荐王密担任昌邑县令,有一次杨
震路过昌邑,王密於夜晚送上十金拜谢杨震,遭到杨震声色俱厉的拒绝了。王密说:「四
下无人,有谁会知道呢?」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文
官不爱钱,武官不怯战,国家太平矣」的岳飞,断案如神,守正不阿的包拯………。若以
现代人来说,也不乏清廉之士,有一年笔者参加省训团时,故总统经国先生莅临演讲,曾
提及台湾也有值得褒奖表扬的三位廉官,如沈某某、陈某某、严某某等。是否确然,升斗
平民无从得悉,但出自素以清廉为尚的领导者之口,当该不虚。

在国外的贪官也不少。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一日,泰国国王浦美蓬正式颁布新宪法,该宪法
目的在打击该国贪污腐化的歪风。自从十月十二日该宪法生效後,直到今日,泰国的贪污
情形确实有顿减之势。据笔者学生指出,从前到泰国机场出口时,移民官员会公然地一边
盖护照印章,一边喊「Two dollars」(美金两元),若不给即「行不得也哥哥」。自从新
宪法实施後,泰国已经不复见到这种歪风现象了。

数年前笔者赴日本旅游时,看到日本语版的《时代杂志》中指出,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官
吏乾净度第一名的国家为纽西兰,当时才恍然大悟,为什麽有这麽多日本人、台湾人移民
纽西兰,竞相群趋锐不可挡,真正的原因就在当地的官吏不贪。

贪、□、痴称为三毒,贪欲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污秽,但愿人人能随时省察检点,发奋做一
个乾乾净净、清清白白、意明志清的廉洁人。先由自己做起,再推己及人,给我们的社会
注入一股廉洁不贪的清流,好把道德无限升级。

孝亲感应 徐醒民

这是一则孝子获报的故事,是民国十几年间,安徽六安县警备督察处处长潘敬仰先生亲眼
看见後,在书信中告诉他的朋友的。

六安县北门外,有一年,发生大火灾,烧了五百多家的房屋。其中有一家店主,名叫傅正
安,他的母亲刚死不久,棺材还停在家里。当火灾发生的特候,傅正安大喊左右邻居,请
求他们,帮助他,抬出他母亲的灵柩。那时,狂风卷著火□,凶猛得不可阻挡,邻居们都
急著自己抢救自己,没有一个人肯去帮助他。傅正安就嚎啕大哭地冲进屋里,倒在他母亲
的灵柩下面,准备同归於尽。他的太太,看到那种情景,也就带著一子一女,沉痛而严肃
地,围坐在一起,愿意一同烧死!火已烧进他的院子了,屋上的草,很快地燃著起来。

不料,正在这危急的时候,忽然响起一击巨雷,像天崩地裂是的,接著就是哗啦哗啦的大
雨,从天上灌将下来。因此,一场大火,马上就熄灭了。左邻右舍的那些坚固的房屋,都
烧得一乾二净,只有傅正安一家,安然无恙,可见得,孝子贤妇的孝心,感动了诸天,才
有这样好的报应。 (原载慈光半月刊)

烈火青春 瑜  扬

睽违校园六年了,就在时序将要入秋的时候,我又踏著落叶,走进了求知的殿堂。

看著身边来来往往的「七年级生」,我以旁观的姿态,欣赏著他们的青春,也从他们的举
措和颦笑中,捕捉曾经年少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在做些什麽呢?当然也是安分地坐在课
堂上,听著教授的耳提面命,不过,生命的热力正盛,倾全力燃烧,自然是当时生活的重
心。长夜不眠,一夥人挨在一起,在云雾里守候黎明。春日迟迟,大把的时光该如何消磨
,总是想得出办法。只是,在青春热烈的燎烧中,透露的是茫茫然不知所终的焦躁,饥不
择食地随手抓东西填充,却恍惚以为充实愉悦,不枉此生。多年以後,当在校园中与彷佛
是年轻的自己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回头注视著那些意气风发的背影,揣想著:除了不羁和
放纵,青春应当还有不同的形貌。

当人处在一种无後顾之忧,家庭、社会又将之视为「菁英」的状况时,确实会以为自己登
上了某个高度,可以成就许多事,众人终将为我喝采。所以,梦想的城堡□得好高、好高
,自己俨然是顾盼自得的王。一群人喜欢把未来聊得天花乱坠,可是却鲜少有人想到,要
造就伟大的事功,生命的深度和广度都需要再延展。面对学术领域的种种要求和训练,多
数人仍然抱著得过且过的应付心态,不知一些苦硬的死功夫,正在厚培根柢,也不知一些
灵活的课题,正在锻□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夺去了大部分的注意
力,大家在「乐不思蜀」的笑闹声中,天真地期待好运降临、美梦成真。试问,当学习的
动能呈现一种停滞状态的时候,单薄的实力可能与心目中的理想接轨吗?当我们还以浅薄
的眼光、侥幸的心理在看待整个大环境的时候,确定自己的双臂仍足以撑起一片凉荫,供
人栖息、安身吗?我在端详著众多青春的面容时,看到了自己的曾经,想到朝阳一般的年
华就那样等□浪掷,不禁扼腕。

一切的遭遇,都是为了成就生命的丰美,在学业上孜孜□□是如此,与心灵相契的人在良
宵同游、同醉当然也是。我们无法在年轻时剔除浪漫的气质,但却不能因此有恃无恐,对
自己的要求完全放松,对自己的习性完全纵容。因为,「吃软不吃硬」的结果,自以为的
多采多姿、轰轰烈烈,终究如梦如幻,不能撑一辈子的;任性地以此为足,旭日的光耀很
快终成落日馀晖。所以,在享用青春盛宴的同时,若能不忘挖掘、拓宽自己能力的深度和
眼界的广度,当如花的岁月凋萎以後,我们必然还有满仓的食粮可以充饥、咀嚼,不会只
剩痛快燃烧一场後,所残留的苍凉的疤。

青春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我们围著它快乐地歌唱、舞蹈,在光芒中照见自己灿亮的未来。
星空下,当大夥儿还在酒酣耳热的时候,自己除了沉醉之外,应当还要有更深切的期许。

不耻问 慧 文

敢问,或许是一时的糗;
不问,将是一辈子的丑。

孩子们:

课堂上老师最常说的话,大概是 ——「安静,不要讲话!」,好像学生总有说不完的事情
。可是等到此话一出——「有没有问题?」,全班却又静默无语,深怕一问,就成了「有
问题的学生」。这样的场景你是否印象深刻,感触良多呢?

为什麽□话可以一箩筐,却不愿意开口问问题?也许你不敢问、不想问、不知从何问起,
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障碍,只要有心,就可以问得巧、问得妙,成为一个「问题高手」喔
!

一、不敢问:也许老师太凶,或许曾问问题被大家取笑,让你信心全无,不再举起那只手
,这样吃亏的可是自己耶!绝大多数的老师都喜欢孩子提出疑问,那表示你有认真听、仔
细想、求进步,这是为人师最大的安慰,怎麽可以轻言放弃?至於同学的讪笑,就把它当
作考验吧!用以测试自己对学问的热度与坚持,冷水愈泼愈要发愤用功,才有成功的希望
。

二、不想问:别以为问了也没用,这是消极的做法,会消磨掉求知的热情。爱迪生做实验
常有失败的经验,朋友都□气的说:「做错这麽多次,你不灰心啊!」只见爱迪生兴奋的
说:「正好相反,当我发现另一个错误时,表示我离正确更接近一步了。」拥有这样的求
知欲、上进心,就算问个千百次,也不愿疑惑存放心头,怎会没成就?

三、不知从何问起:让我们回到童稚的孩提时光,你曾仰著小脸东问西问:「为什麽蚂蚁
不回家?」,「为什麽蜗牛要在树上爬呀爬?」问到妈妈累得躺在沙发上,问到爸爸吓得
到处东躲西藏。就是这句「为什麽」、「怎麽会」,揭开了所有知识的序幕。这种旺盛、
奋勇向前的本能,曾几何时被「理所当然」给埋没了,我们好像变成一架录音机,只接收
讯息,不再思索、不再探究,因此学习成了浅层的耕耘,种不出好的东西,多麽可惜!大
家应该要找回那遗失的童趣,常常问:「花为什麽会开?」、「人到底从何处来?」那麽
你的问题会多得数不清,别担心想不出问题。

接下来还有一个元凶,一定要把它揪出来,那就是「以发问为耻」的心态。认为求教他人
就表示自己逊色、矮人半截,所以总是矜持作态,不懂也装懂。古人说:「学道有先後,
术业有专攻」,今人也强调「隔行如隔山」,因为再怎样努力,穷个人之一生也无法弄懂
所有的知识与技能,更何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要虚心求教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博学如孔子,也曾学琴於师襄、论道於老子,这就是最佳的示□,谁敢说自己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呢?有个知名学府的大学生,利用暑假到一处农场打工,傍晚时刻,他准备把一
群牛赶进牛棚里,当所有的牛只都已陆续进去後,偏偏有一头小牛正在发牛脾气,不管怎
麽哄骗拖拉就是抵死不从。这年轻人急得满头大汗却又束手无策,眼看天色愈来愈暗,他
又拉不下脸来请教那些没读什麽书的老牛仔,只好大发雷霆,生气得和小牛在那边大眼瞪
小眼,白白的耗时间。过了很久,刚好有一个老牛仔经过那里,一看就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只见他轻轻地走过去,伸出手指放进小牛的嘴里,奇怪的是,小牛竟然柔顺得跟著老牛
仔移动,乖乖地走进牛棚里,看得大学生既惊奇又惭愧,原来农场上要学的事还多的哩!
唯有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才能让自身的本事愈来愈好。

更进一步要做到「能问不能,多问於寡」才是难得的心量,因为真正博学之人更懂得学海
之浩瀚,渺小的我们也只是掬一瓢饮罢了,如何能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有时候不起眼的
人物,也有他难得的智慧呢!有个木材行老板在工作当中不小心将手表遗失了,由於整个
厂房堆满了木屑、材料,因此所有人帮忙找了整个下午仍一无所获,大家不抱希望全吃晚
餐去了。过了一会儿,老板年仅十岁的儿子拿著那只手表出现在大家面前,原来孩子等大
家离开後,闭上眼睛,慢慢地就听到那手表滴滴答答的声音,循声辨物,很快就找著了。
你能否认,这小孩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孩子们:所谓「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我们无法预知问了以後会有什麽结果,但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问,一辈子都解决不了难题。当一大堆的疑惑充塞胸口,再好的东
西怕也吞□不下去呀!其实勇敢发问也是一种习惯,慢慢练习自然能带动思考,灵活的头
脑自然知道如何问得好、问得妙。别迟疑了,你有什麽问题,快问吧!

论语简说(四十六) 子  圆

 八 佾 第 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一位有品德、有学问,而且能够自立的君子,对於违背仁道的功名利禄,自然
不愿去争取。假使必不得已,一定要说君子之争,就以射礼作为例子吧!比射时,升堂及
下堂都相互行礼作揖,礼让对方先行。胜负确定以後,互相举杯敬对方,输的人先罚酒,
赢的人再回敬一杯。这样的较量,仍然有所争,但是所争却在於自己本身有没有射中鹄的
、有没有合乎礼仪,而不失为君子之争的风□!」

「君子无所争」,这是本章的重点。西洋人讲究竞争才能生存,现在的风气也偏向争名夺
利,而且更是明争,夸赞自己、诋毁别人,这是大毛病啊!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没有这样主
张。中国是礼义之邦,讲究谦让,对於名利的看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天命所决
定,如果一直想争,无形中名利心就炽然而生,如此岂能够称得上君子?

「必也射乎」,这是以射箭作为例子而已,并非君子所争只在射礼。例如「战阵无勇,非
孝也」,打战不怕死,争著赴死,这也是君子之争。所以凡是关系著道义仁德的事,岂能
放著不管呢?「揖让而升、下,而饮」这是举行射礼时,虽有所争,而升堂、下堂、饮酒
,皆是揖让有礼、态度雍容。绝非粗暴厉色,只想打败对方,一心求胜的鄙陋小人。

「其争也君子」,君子的目标在於道义及利国富民上,不义而富且贵,绝不争取。反之,
合乎道德仁义,对大众有利益的,又要固执力行。此时绝非不争,正应择善固执。所谓「
见义不为无勇也」、「当仁不让於师」,岂能无所争,而自泥於乡愿小人!所以「其争也
君子」,正是耐人细味啊!耶律楚材是元朝灭金时的宰相,当时正是我国宋朝末年,北方
被金朝占据,元兵久攻不下金朝的京城汴梁,元将誓言攻下以後,要将城中的百姓赶尽杀
绝,以□心头怨恨。

耶律楚材极力进谏元朝皇帝说:「将士流露在外数十年,所要获得的是土地及人民,而且
京城汴梁的人才荟萃、资源丰富,一旦杀光,又能得到什麽呢?」就因耶律楚材的坚持及
善巧进言,争取到汴梁一百四十七万人存活下来。正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的典□呀!

五 七 分 治  烦

「凡言语、文字与夫作事、应酬,皆须有涵蓄,方有味。说话到五七分便止,留有馀不尽
之意,令人默会。作事亦须得五七分势便止,若到十分如张弓然,过满则折矣。」 (学海
类编《庭帏杂录》)

凡是对话交谈、文字著作,或是应酬答谢、一起共事,都须要涵蓄,才有无限的韵味。话
不要说尽,文不能写绝,应当留个三五分意思,有心者自能深入体会,默默察觉其中未尽
的旨趣。

办事也要比照这般原则,涵蓄不尽。纵使自己才力很高,只须用上五分七分的气势就可以
了,留些馀地给其他人参与成就。若想强行独力完成,就像把弓拉得满满的,一旦力量超
过限度,难免断弦折弓,一败涂地。

无 尽 灯

一个人闻法後,以所闻的法开导多数人,再由多数人开导更多人,犹如一灯一灯递移,点
燃无数盏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商朝贤相伊尹所谓的「以先觉觉後觉也」。在维摩
经〈菩萨品〉,形容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辗转相传,如灯灯相传,为「无尽灯」。

强势语言

《亚洲周刊》一月六日的「封面专题」报导,目前已有八十五国,二千多所大学及无数正
规与短期的汉语课程,近三千万外国人在热学中文。这个热潮还正在不断扩大增强中。全
球五分之一中文人口将使中文成为全球化强势语言的第二位。(摘自何怀硕〈英文狂潮之谬
〉)

花落春仍在

清代经学大师俞樾,三十岁进京殿试,曾国藩主考覆试,诗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
樾跳出俗套,以「花落春仍在」作答。深得曾氏赏识,名列第一。俞樾深感曾氏知遇之恩
,寓居苏州曲园时,请曾国藩手书「春在堂」匾额,并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在堂全书》。

自古未有

雪公云:古人凡於心术有害之书不许看,今日有杀害警察、学生打老师、兄弟姊妹互杀,
乃古之骇闻者。文字写法,竟也有争议,今论写字由右或由左,自古以来未之有也。地球
运转,以北为上,东为始位,由右从左念的碑帖尚在,未有倒写者,如英文亦不能倒写。
中国字纵然不识,亦可念半边,如凡与水有关,皆有「水」边。

方拙□实融碑帖志——「官人五品司仗冯氏墓志」

全称【後宫人五品司仗冯氏墓志铭】,隋大业六年(610)九月刻。正书。十三行,行十五
字。

此墓志融魏书、行草书为一体。笔划方拙坚挺,结体□实无华。

书家、刻者似乎经历了百年的坎坷与孤独,蕴积了非凡的淬砺和才气,於是「豪华落尽见
真淳,绚烂之极归平淡」,展现出一种平静的机趣和沉默的力量。

结体小大由之,绝不束缚其舒展,也绝不放纵其得意,表现出一种对书法法度的严谨把握
,同时又不削减作品玲珑有致的风韵。

●寄东辑

石雕佛塔正面浮雕—唐

「佛塔」音译□堵婆、浮屠,由印度传入中国。早期佛塔形作圆形大冢,外有石雕围栏,
四面各有塔门,供人入内右绕礼佛。另有石窟内的石雕佛塔,称为「支提」,是僧众集会
弘法的佛堂。释尊涅盘後,八王均分舍利各自起塔供奉,此即建造佛塔的开始。两百年後
阿育王收集所有舍利,於各地起造八万四千佛塔供奉,佛教於是遍传各地。然「见塔如见
佛」,看见庄严殊胜的佛塔,当如亲受佛陀教诲,时时忆念而力行不辍。
  
此件佛塔石雕,高六九公分、宽六二公分,中作长方形门,门上有狮守护,门的周围均有
天神龙王等戒慎护卫。层层雕凿刻镂精微,为唐朝制品,现存美国纳尔逊艺术陈列馆中。
Wed Sep 7 01:55:1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