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42期
#1
美雪
寒苦鸟  鞭鼓生

在喜马拉雅山上,有一种鸟叫「寒苦鸟」。寒苦鸟因为不□巢,所以夜间备受寒冷之苦,
整夜雌鸟啭鸣道:「杀我寒故。」雄鸟便安慰道:「夜明造巢。」可是等到白昼天气暖和
了,又忘了夜间的寒冻,雄鸟始终未曾造巢,寒苦依旧是寒苦。

饥寒交迫是很切身的苦,陶渊明有「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的苦怨诗句。意思说:「夏天常常没有食物可以果腹,在寒冷的夜晚,又因为穷而没
有棉被可以御寒。天才刚暗下来,就想著,鸡怎麽不赶快司晨鸣叫呢?好不容易挨到了天
亮,天气暖和些,小鸟又叽叽喳喳的觅食不停,吵得人饥肠辘辘无法安眠,只希望鸟儿能
飞迁到别处去。」这般的饥寒,实在令人心酸啊!

饿了必须进食,冷了必须添衣。这是人类保住生命最基本的需求。想想自己如果长期受困
於□寒,会是何等模样呢?瘦得皮包骨,四肢因僵硬而萎缩无力。眼睛很大,却空洞无神
。唉!我们而今身处在丰衣足食的时代,有过剩的衣服,有吃不完的食物,也有数不清的
纷争和烦恼。看到寒苦鸟和陶渊明的苦难,可要心存感恩与惜福,万万不能「饱暖思淫欲
」,沉迷於竞逐物欲,贪婪无度,奢侈浮华□。

印祖云:「吾人自无始以来,各有宿业,善用心者,恶业发现,亦可增长善根。不善用心
者,善根发现,亦可增长恶业。」这善、不善用心,正应证了「忧多道转亲」和「富贵学
道难」的道理。能够从寒苦鸟的啭鸣,陶渊明的□寒困窘,观世间苦,转而发愿出离,求
仗佛慈力了脱生死,这「苦果」正是「忧多道转亲」的大善根啊!而印祖又说:「世间祸
福,相为倚仗,福能善享,则其福愈大,否则福未实得,祸已大临。」语云:「富家子弟
多骄,贵家子弟多傲。」想想既骄且傲之人,如何学道?吾等生死凡夫暂得小乐,若不知
祸福相倚的道理,必然生生世世困於昏城,迷闷在绚丽的金钟罩下,流转生死,沉沦受苦
。

贫乏之人念佛时。
且无家事涉思惟。
赤条条地空双手。
直上莲华占一枝。
  (中峰禅师 怀净土诗)

物质贫乏的人,恰是可以专心念佛的好时机。因为暂且没有家业杂事干扰思惟,又赤条条
地空著双手,毫无挂碍。正好努力精进求生西方,直上西方莲池海会,执取一枝微妙香洁
的莲华才是。

读易散记:谦卦六爻  自 明

六四。?不利。□谦。

荀慈明注:「四得位处正,家性为谦。故?不利。阴欲□三,使上居五。故曰□谦。□,犹
举也。」

「家性」者,扬雄太玄经八十一家,各有刚柔之性,称为家性。周易六十四卦亦然,汉儒
注易,亦以家称卦。六是阴爻,四是阴位。此六四是以阴爻居阴位,是为得位处正。而在
谦家,家性为谦。故?不利。谦卦众阴皆欲九三居於五位。而能□举九三,使其上居於五者
,即是六四这一爻。因为六四乘在内卦艮上。说卦传:「艮为手。」手能□。故云□谦。
此依惠氏及李氏之说解释。

王辅嗣注:「处三之上,而用谦焉,则是自上下下之义也。承五而用谦顺,则是上行之道
也。尽乎奉上下下之道,故?不利。指□皆谦,不违则也。」

孔氏正义:「指□皆谦,不违则者,释?不利□谦之义所以。指□皆谦者,以不违法则,动
合於理,故?所不利也。」

荀注,四□举三居於五。王注,四谦顺承五,而又下下。二说不同,可以参研。王说更有
谦德君子素位而行之义,可学。

象传说:「?不利,□谦。不违则也。」

九家易注:「阴□上阳,不违法则。」

李氏纂疏:「三在坎中,坎水平,故为法则。四随众阴,欲举三阳,上居于五,是不违三\
之法则也。」二三四是下互体坎,故三在坎中。说卦传:「坎为水。」水性公平,故为法\
则。

张编修说:「阳宜正五。坎为则,四本坎,五变又为坎。故不违则。」

九三原在互体坎中,由四□居於五,又在坎中。坎水为平。平乃为万物法则,是故不违则
。若依王辅嗣之说,四亦是互体坎,不必举三居五,但能奉上待下,一切皆谦。如孔氏正
义所说,动合於理。一切行动皆合於理,所以?咎。王注之义较好。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不利。

「不富以其邻。」

荀慈明注:「邻,谓四与上也。自四以上,乘阳。乘阳失实。故皆不富。五居中有体,故
总言之。」

惠氏及李氏说。四与上皆近于五,故为五之邻。自四以上,皆乘九三这一阳爻,故云乘阳
,犹如初六荀注「二阴承阳」之意。泰卦六四象传说:「翩翩不富,皆失实也。」故知不
富为失实。外卦三爻皆乘阳不富,而独於五言之,因为五居坤中有体之故。李疏又说:「
愚案。坤为富,有互震,伏兑,为邻。五居坤中,虽云富有,不以富耀其邻。富而能谦者
也。与泰四同义。」

王辅嗣注:「居於尊位,用谦与顺,故能不富而用其邻也。」孔氏正义:「不富以其邻者
。以,用也。凡人必将财物周赡邻里,乃能用之。六五居於尊位,用谦与顺,邻自归之。
故不待丰富,能用其邻也。」

「利用侵伐。?不利。」

荀慈明注:「谓阳利侵伐来上,?敢不利之者。」

依李氏疏说。二至上爻,体师。即下互连外体,是地水师象。故於五而言侵伐。上六言行
师,坤为用,故曰利用。五虚?君,三来侵伐坤之邑国,众阴同志承阳,故?敢不利之者。

李疏又说:「愚案。五为卦主,当谦之世,以柔居尊,虑过宽也,故六五独不言谦。体师
五利执言,故利用侵伐。然以谦行师,德威并用,故?不利。又夏官大司马,贼害贤良则伐
之,负固不服则侵之。庄二十九年左传,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互震,鸣钟鼓。又体
艮、止,不鸣。故兼言侵伐。」

王辅嗣注:「以谦顺而侵伐,所伐皆骄逆也。」

孔氏正义:「居谦履顺,必不滥罚?罪。若有骄逆不服,则须伐之。以谦得众,故利用侵伐
,?不利者也。」

象传说:「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荀慈明注:「不服,谓五也。」李氏鼎祚:「案。六五离爻,离为戈兵,侵伐之象也。」

依李氏疏说。荀注。不服,是说六五不服。六五以阴爻居阳位,其位不正。征的意义是正
。九三是阳爻,以正侵不正,故曰征不服。李氏鼎祚案。坤卦一爻之乾卦中,即为离卦,
故六五为离爻中画。说卦传:「离为戈兵。」戈兵即为侵伐之意。

李疏又说:「愚案。艮坎险阻,有负固不服之象,故曰征不服也。」

征不服,荀注,五位不正,由九三征之。若依二李案语,则五离为戈兵,侵伐出於五。内
卦艮山,互体坎水,有以险阻负固不服之象,是由五征不服者。此说亦有据可从。

面对境界  莲池大师

(一)凡夫如乾草, 一触便烧起来。

(二)初学如木,吹嘘一下就烧著了。

(三)渐修如铁,点不燃, 但烧久了也□化。

(四)久修如水,不仅不燃,反能灭 火,但是隔个锅子还能煮沸。

(五)佛陀圣者如空,任它怎麽 烧,本体恒常自如,火不 须灭,自然灭去。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二)  智  果

◎明唯识位(续)

    ※前 言

上回已略说能「悟入唯识」者(「悟」唯识无境之理,「入」唯识无境之理),为具有大
乘二种种性者,即:

(1)性种性(本性住种性)

(2)习种性(习所成种性)

兹引唯识开蒙「大乘五位」章之记载,略作复习也。

问:何者名为「本性」人?

答:「外凡」人是,虽具此性(本性住种性),未发坚固大菩提心,名「外凡」位。(
按:若约天台别教教义,「外凡」系指十信位之菩萨也。此位菩萨,修习信心,或进或退
,名「毛道众生」如空中毛,随风而转,须经一万劫修行信心满足,始得善根成熟,入正
定聚,方登初住,得位不退。见圆瑛大师劝修念佛法门)

问:何等人名为「习性」?

答:「内凡」人是,此性(习所成种性)定在发心(发坚固大菩提心)已後,约初入劫,
名「内凡」位。(按:若约天台别教教义,「内凡」系指初地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
所谓三贤菩萨也。)言「初入劫」者,谓大乘菩萨修行成满,至究竟佛果所经历之时间为
三大阿僧□劫(见摄大乘论本卷下玄奘译)中,三贤位之菩萨配属於初阿僧□大劫,故云
「初入劫」也。

问:具此二性,当几类人?

答:(1)定性菩萨 —— 具有可证佛果之大乘无漏种子,不经二乘行果,直入菩萨之阶位
者。

(2)二乘回心 —— 回转小乘之心,趋入大乘者。根据略述法相义卷下云:二乘回心之後
,稍经劫数,而入「资粮」僧□时分

(丑)所经位次

 唯识宗将大乘菩萨,从因至果之阶位,分为五等,所谓「唯识五位」,五位者何?

成唯识论卷九云:

(一)资粮位 —— 谓修大乘顺解脱分。此义云何?「大乘」者,简小乘资粮位也;「顺
」者,不违也;「解脱」者,无上涅盘也;「分」者,因也,支也。谓三贤菩萨,已具二
种种性,为有情故,勤求解脱(以自未解脱,莫解脱他故),於此位中,修集福智,以为
入圣道之资粮,不违解脱,是解脱之因,故云「大乘顺解脱分」。

(二)加行位 —— 谓修大乘顺决择分。此义云何?「大乘」者,简小乘加行位也;「决
择」者,见道之智也。谓第十回向後心,为入「见道」(初照理故,名为「见道」),修
四加行,谓 □、顶、忍、世第一法,以为「见道」之前方便。此□等四法之行相,不违
此「见道智」,是「见道智」之因,故名「大乘顺决择分」。

(三)通达位 —— 谓诸菩萨所住见道。此义云何?即在初地入心,诸菩萨无分别智,最
初照见、体会真如理体所住之阶位也。

(四)修习位 —— 谓诸菩萨所住修道。此义云何?即在初地之住心、出心至第十地终之
金刚无间道(起「金刚喻定」断极微细烦恼之时)以来,诸菩萨即以通达位所见之真理,
数数修习,净除习气所住之阶位也。

(五)究竟位 —— 谓住无上正等菩提。此义云何?即「金刚心」(即「无间道」)後,
习气断尽,智慧圆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尽未来际,安住於究竟佛果之阶位也
。

成唯识论证义卷九云:「前二位为凡位,故曰『修』;後三位为圣位,故曰『住』。」复
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

无性菩萨摄论卷七云: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

(1)胜解行补特伽罗(包括「资粮位」、「加行位」之菩萨),未证真如,但依胜解,勤
修诸行,此经第一无数大劫修行圆满。

(3)无功用行补特伽罗(即第八地至第十地菩萨),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兹依据
前述,将悟入「唯识相性」之位次及所经时节,

(寅)悟入方便

 成唯识论卷九云:「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於识相性:
 资粮位中,能深信解;
 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
 在通达位,如实通达;
 在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馀障;
 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兹略述如下:

(1)资粮位 —— 此位虽未亲证「唯识实性」,然凭教生信,依观发解,决定了知万法唯
识故。

(2)加行位 —— 此位虽未亲证「唯识实性」,然能引发「真见道」故(即「无分别智」
如实证得二空所显真理,如实断除二障分别随眠之位也。)何以故?以於此位中,能渐伏
除二取故: 

1、於□、顶位,依於能取之识,观所取之境本空。 

2、於下忍位,印所取之境空;
   於中忍位,观能取之识空;
   於上忍位,印能取之识空。 
   於世第一位,双印二取空,从此无间,必入「真见道」也。

(3)见道位 —— 如实「通达」(即「体会」也)唯识性、唯识相故(即前「真见道」证
「唯识性」,後「相见道」证「唯识相」故)。

 (4)修习位 —— 於十地位中,重虑缘真,伏断俱生故。

 (5)究竟位 —— 佛果位中,障尽理圆,二益(现益、当益)具足故。是为「渐次悟入
」(即「悟入方便」)之相,今已略释竟。

念阿弥陀佛的大利益(上) 常 随

雪庐老人来到台湾,一踏上台湾的土地,便发宏誓:「愿将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传遍宝
岛每一角落!」於是摩顶放踵,孳孳为善,弘法利生,席不暇暖,专以「南无阿弥陀佛」
授与有缘的众生。如今阿弥陀佛圣号,也已传遍了全岛。

古德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观雪公一生的弘化,也唯说净土念佛法门
。是什麽因缘,雪公会发此弘愿?念阿弥陀佛圣号,又有什麽殊胜的利益呢?

(甲)名以召德

弥陀要解说:「阿弥陀,翻为无量,名以召德,罄无不尽」。阿弥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
是「无量」的意思,什麽「无量」呢?无论是功德、智慧、神通、说法、正报、依报,一
切都无量。释迦牟尼佛便以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来统摄一切无量,因此弥陀经说:「彼佛
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又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劫。」

阿弥陀既名为「无量」,圣人有其名便有其德。如果是凡夫,名实不一定相合,但圣人必
定是名副其实。阿弥陀佛具有无量之德,才会有「无量」之名,当我们至诚诵念这「无量
」的圣号,就可招感阿弥陀佛无量的功德。所以说:「名以召德,罄无不尽」。名号是用
来招感佛德,完全摄尽,一点都不流失。佛有多少功德,众生便可摄取多少功德。因此一
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一般人若叫他的名字,他就会立刻有反应,更何况是佛,念佛怎会不感应?念佛犹如电灯
通电一般,顿时一片光明!当众生至心诵念南无阿弥陀佛,便与阿弥陀佛「通电」,佛就
将功德智慧,加在他的身上,他便能得到阿弥陀佛的功德智慧。这是弥陀的大愿,佛绝无
虚愿!

若问念佛有什麽大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可以全摄阿弥陀佛的功德,而成为自己的功德
。只要至诚恳切,感应道交,念佛的功夫愈好,得到的功德就愈大。

    (乙)弥陀功德

念佛就感应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究竟有什麽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名为「无量」,功德
就是无量无边,无法用言语文字来形容,但勉强归纳,可举出四点:

(一)带业往生

净土法门「不俟断惑,带业往生」就是不必等到断惑,只要深信切愿,纵使未得一心,临
终也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我们学佛,如果知道「惑」的可怕,就知道修其他法门要了生死,真难如登天!如此也才
能彻底了悟,净土法门的利益宏深不可思议!

诚如佛经所说,一切众生皆具真如本性,真如清清净净、如如不动。然而由於众生一念无
明,迷於真如,而妄生境界对象,於境界起了贪爱之心,妄加追求,於是以妄逐妄,因迷
入迷,起惑造业,恶业不断地积累。华严经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
容受!」到了临命终时,神识昏□,渺渺茫茫,便任凭业力牵引,直向牛胎马肚里钻去!
自己全然作不得主。

凡人临终之时,若非功夫纯熟,绝少能自在作主!非昏沉即颠倒,自力不能断惑,二力又
缺信愿,罪业导引,六道浮沉,而入三恶道者多,生三善道者少。生生世世,无法解脱,
一筹莫展,徒呼奈何!如今要不入轮回,便不能造业;要不造业,就不能起惑;不起惑,
就须断惑,任何法门都是如此!

试问断惑容易吗?四弘誓愿说:「烦恼无尽誓愿断」,无量无边的烦恼,剪不断、理还乱
,若一品惑未断,想要脱离六道轮回,比登天还难!要断惑则须先断见思惑,见惑八十八
使,思惑八十一品,连惑的名字尚且分不清楚,如何能断?就如同捉贼,连贼在哪都不知
道,就说捉到贼了!谁能相信?经上说:「断一品见惑,犹如断四十里暴流。」断惑之难
由此可见。

从前有个老禅师,修行功夫了得,打坐便可入定。有一天,自知寿命将尽,便打坐入定,
牛头马面要来捉拿,而老禅师一念不起,不见形相,无法捉拿。小鬼心想:无法向阎王交
差,怎麽办?其中较聪明的小鬼,见老禅师身旁放著漂亮的古董花瓶,知道禅师喜欢这花
瓶,灵机一动,捧起花瓶猛力一掷,筐当一声!老禅师突然心动而出了定。平日喜欢这花
瓶,此时成了大障碍,一出定,便被小鬼捉住了!

老禅师虽然入定,只是将念头伏住,但没断惑,仍然逃不出牛头马面的手掌心。由此可知
断惑之难。尤其末法时代,众生根机陋劣,如果不依靠这伏惑带业的良策,众生将如何了
生死、出苦海?这些道理经典处处明示,祖师也一再告诫,我们应当深深警惕!

由於断惑难,佛才大慈大悲,开出这条门馀大道—— 净土法门,不必断惑,只须伏惑。若
修其他法门,纵使伏惑,也不能了生死。唯有念佛法门,若能伏惑,临终便能感佛接引,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从此俯谢娑婆、永断生死!

为什麽净土法门能如此殊胜?因为净土是二力法门,娑婆众生奋力冲向西方,阿弥陀佛在
前拉,释迦及十方佛在後推,众力汇集,因缘和合。而且阿弥陀佛还亲自接引,这是十方
佛国之所无,而西方极乐之独有。为什麽阿弥陀佛要发愿亲自来接?这当中有很深的道理
,因为众生尚未断惑,认不得路!如果往生他方佛国,都须要断惑才能往生,既然已经断
惑「是知津矣」!自己能去,又何劳佛来接引?由此可见,往生他方佛国,靠自力必须断
惑,我们凡夫很难做到。唯有往生西方,仗佛慈力,不必断惑,带业往生,才是三根普被
。一生西方,便脱离六道,永断生死,与佛同样光寿无量。这是西方净土最殊胜、最不可
思议的地方。

佛愿接引,譬如总统请我们去总统府,还亲自开著宾士加长型的轿车来迎接,真是难能可
贵!往生西方也是如此,阿弥陀佛,手捧莲花来接我,转眼即到安乐国,莲花化生,亲觐
弥陀、观音,因缘殊胜,乐不可言! (待续)

寻声自回去

印祖云:

「猛兽毒蛇蝗□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
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乃是引人造业,永生永世受杀报。汝学佛戒杀,而发此最
可恶之言论,若不忏悔,必遭天谴。

一幼女买一拍蝇器,遂见蝇即拍,未几时,全屋均被蝇扒满。其祖母遂大开门窗,念佛求
蝇去,而蝇遂尽去。以此女尚有善根,遂以此相,止彼杀业。否则日日杀生,已亦随之夭
寿矣。

孙叔敖之事不可学,试问谁有此好心乎?无此好心,则自造杀业,教一切人造杀业也。且
双头蛇,系不多见之异物,故叔敖杀而埋之。猛兽毒蛇蝗□,非杀能止之物,唯大家发慈
善心,同念佛号,彼必远去。」(三编复章以铨居士书三)

《观经妙宗钞》的净土思想(四)—— 四土横竖净秽论  吴希仁

净土信仰的宗旨,即为求生「但受诸乐,无有众苦」之清净庄严国土,斯本为诸大乘经论
之所盛说;且由「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语),是亦关涉修证
者之果境次第。然则,有关弥陀净土之不同庄严,及其所居之不同圣众,应当如何分类以
判其高下优劣?此乃有关净土思想之内涵中,另一重要议题。

极乐身土不同分判

中土佛学,传至隋唐之际,高僧大德,人才辈出,义学研究鼎盛,各种宗门学派,逐渐形
成;遂於「净土」之议题,莫不各依所宗所学,而作各种不同之分类与判属。

其中,隋初.净影慧远法师(523 —— 592)根据《维摩经》、《十地经论》及《摄大乘
论》之说,分佛身土为「三身三土」(三身即法性身、报身、应化身;三土即真净土、相
净土、事净土),身土相关;并论凡夫之修有漏净业所感是事净土,二乘及菩萨修习缘观
对治之无漏净业所感是相净土,若登地菩萨及佛由实证善根所感是真净土;遂判凡夫往生
之弥陀净土为「事净、粗国」,斯可谓中国净土分类论之滥觞。

其後,集三论宗大成之嘉祥吉藏大师(549 —— 623)对净土分类则有多种说法,或言二
土、或言三土、或言四土,或言五土、或言十土;并於所撰《观经疏》判属弥陀净土为四
土中之「凡圣同居土」,认为只是九品往生之凡夫,与三乘贤圣共往之应土,而非其报土
。其中四土之说(凡圣同居土、大小同住土、独菩萨所住土、诸佛独居土),大同於天台
,此概与彼晚年尊崇天台,且归学於章安尊者(智□弟子,561 —— 632)有关。

若华严宗之至相智俨(华严四祖602 —— 668),则根据《摄大乘论》、《佛地经论》,
主张「四身四土」说,而判弥陀净土为「实报处,通成四土」;概彼乃师承於法常大师(
567 —— 645)之「四土说」,而并世之南山道宣律师(595 —— 667)、玄恽道世律师
(?—— 683),乃至弘法迦才大师(生寂?)等,大抵遵循其说,咸认为极乐通报、化
二土,而凡夫但往生化土。

若集法相唯识宗大成之慈恩窥基大师(632 —— 682),则根据《摄大乘论》、《成唯识
论》及《佛地经论》,亦立「四身四土」,身土相配;其判属弥陀净土,则多采唯他受用
报义,兼采通报、化义;而以十念往生是「别时意」(即远生作因,未即得生)之方便假
说。

善导大师的凡夫入报土

综合净影慧远法师,及後来之三论、华严、法相诸宗之说,其判属虽互有参差,而认为弥
陀净土之报土,为地上菩萨之所居,非一般凡夫所能往生,则意见一致。

然而,净土本宗之祖师善导大师(613 —— 681)於其所撰《观经疏.玄义分》卷第一,
则举《大乘同性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观音授记经》、及《大品经
.涅盘非化品》等经为证,主张弥陀身土是法藏比丘酬因感果之「报身土」,认为凡圣染
净因行虽有不同,然由托弥陀愿力作增上缘,故使「五乘齐入」,而首唱「凡夫入报土」
论,藉以凸显净土法门之特殊性与超越性(净土法门称特别法门),而充分发挥净土立教
之旨趣。

天台的三身四土

至於,天台一家自智者大师(538 —— 597)根据《维摩》、《法华》、《华严》、《仁
王般若》、《普贤观经》及《大智度论》、《思益论》等,本其四教(指四化法)架构,
主张「三身四土」,以摄一切身土。 (注一)四土者:一曰凡圣同居土、二曰方便有馀土、
三曰实报无障碍土、四曰常寂光土;三身者,法、报、化三身。而以彼佛入众生土中施化
之义,三身四土相配,即同居、有馀二土为应身佛所化之处,名为应土;实报土为报身佛
所化之处,名为亦应亦报土;常寂光土为法身佛所居之处,名为非应非报之真净土。「四
土」说,既散见於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卷六、《法华文句》卷九,《摩诃止观》
卷十三,复详说於《维摩经略疏》卷一,及《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上。

其於弥陀净土之判属,认为彼四土既不同於他佛之四土,且依「性具论」之原则,四土相
即,实是一土;然则,当非如後世学者单纯之说,谓彼判弥陀为应身、极乐为凡圣同居土
也。(注二)至其深一层的义蕴及判属之详情,实有待於知礼大师《妙宗钞》出,禀其《观
经疏》之旨,而对四土「净秽」与「横竖」说之阐发,而後大明。(全文完)

注一:有关智□大师建立四土名义,及所依经论,详见其所著《维摩经略疏□释佛国义》
卷一,彼引《维摩经》文「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
何国入佛智慧,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四句云:「若对四土,宛然相似。」又,问
:「何不分十土,乃至二十七土等?」答:「欲对四教,厝义难见。」

注二:日本□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第九章,论〈天台智□之净土论及常行三昧〉
中,即谓:智□对弥陀身土之判属,以弥陀为应身佛,以安养为凡圣同居土。然释慧岳《
天台教学史》则提出其「三身相即」、「四土一心」之思想。

典型夙昔之三—— 广化法师 智 展

广化法师(一九二五 —— 一九九六),江西省南康市人。老人家未出家前,本是军人,
年轻之时,还曾随国军抵御日本的侵略。後随国民政府来台後,有一回於友人处得阅《慈
航法师与阎锡山论道书》,对佛法兴起好乐之心,才於慈航法师座下受皈依,开启学佛的
因缘。随著广老对佛法的钻研日深,其志求出世之心便日益坚定,於是民国四十六年卸下
军职後,就在慈老弟子 —— 律航法师座下披剃为僧。

老法师对台湾佛教最大的贡献,在於他相当重视僧伽教育,与积极重振佛门芳规。他兴办
的多所佛学院,为佛门培育了许多龙象之才,而对佛法戒学的呼吁和强调,也表现在一部
部阐释律典的著作,和坚持「僧尼不共住」的主张中。民国八十五年,老法师领导南普陀
佛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三坛大戒传授戒法,这是数百年来佛教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戒会,
老法师如法传戒的信念,於此可见一斑。

广老在民国六十三年闭关期间,因不慎跌断左腿,导致不良於行,必须以轮椅代步(案:
其中的来龙去脉,与一段「牲畜索命」的因缘有关,详见《素食的利益》一书。),然其
上弘下化的悲心却未曾稍减。兹略录老法师的几则小故事(摘自《广化老和尚追思纪念特
刊》),愿大众同仰哲人风□,见贤思齐。

身虽抱病 定课不废

老法师的弟子回忆道:「师父虽抱病坐轮椅多年,然早晚课几乎没有一天缺席,数年如一
日。他老人家的定课不少,也总是没做完不愿意睡觉。听慧律法师说,以前师父教导他们
时便如此(法师言,有次和师父去办事,回来已晚,师令其休息,而法师半夜一点起来,
发现师父竟然仍在做他的定课 —— 诵经)。现在自己亲近,师虽抱病在身,也还是如此
。这种恒心毅力,比起自己一有小事,便想偷懒停掉定课之心,实去霄壤。」

又说:「师父虽然办佛学院,却常开示我们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别老是在文字相
上打转。所以南普陀也和一般佛学院不同,课程很简单,固定每日共修念佛两小时,及一
般丛林式的早晚课,学生也要轮组出坡,行解并进,持戒念佛,不是专在研究佛学而已。
每年腊月将近,师父就会开示:腊月三十到来,你有把握抵挡了吗?要好好用功啊!常说
至哽咽泣下,大众被和尚的真心感动,也全场静默无言。」

慈悲喜舍 以德服人

老法师的弟子回忆道:「老和尚常举例对我们开示说:『慈航法师往生後,抽屉只剩下四
毛钱的邮票,其馀一无所有。』又说:『众生供养东西,慈航法师左手来,右手即出。』
因此广化老和尚一生效法慈航法师的大喜舍精神,他老人家对金钱一点也不贪著,是我见
过施舍最彻底的人,连自己身上剩下多少钱都不知道。因为他不喜欢去碰金钱,所以常对
我们说:『修行人忧道不忧财』、『真修行人没有时间烦恼金钱』。

有些刚出家来读佛学院的学子,世俗习气还很重,个性刚强顽劣,老和尚总是不打不骂。
他老人家一直用耐心和慈悲心,及和蔼的态度和口气说:『僧才难得,脾气慢慢改,没关
系!年轻人,火气总是比较大一点。』佛陀的慈悲教化精神,在老和尚身上亦可以找得到
。现在我更能体会老和尚的一句话:『慈悲不是用讲的,慈悲是行动不是口号』。」

广化老法师一生对弟子们最重要的教示,即「持戒念佛」四字。老法师的弟子回忆当初在
上完广老的「戒学浅谈」最後一堂课时,老人家曾对他们说:「我写『持戒念佛』四个字
送给你们,不是给你们挂在墙上当装饰品,是叫你们天天提醒自己,要照著去实行——持
戒念佛,求生西方净土中,见佛之後,才有能力回入娑婆度有情。」

民国八十五年六月七日,老法师预知时至,於弟子助念声中,安详坐化往生。停灵期间,
脸色红润,额顶呈现深红色,众人皆叹为不可思议瑞相。老法师一生严持戒律、老实念佛
,也以此谆谆训勉弟子,临终一著,自己更是自在无碍,作了最好的示□。老人家如今虽
已神归安养,但那不朽的道风,却永远引领著後人,往光明的解脱之路迈进。

真正学佛 莲 亮

办世间事业,为了达到目的,都要有所割舍:例如读书或赚钱的人,必须割舍部分的休息
玩乐。决定选择一分感情的人,必须割舍其他的情感牵绊。减肥的人,必须割舍高热量食
物和偷懒不动的惬意等等。若无法割舍,则力量分散、心思不专,最後不是半途而废,就
是成效不彰。

割舍之後,心里不再取舍难定,对於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也就比较能遵循:如按照作息念书
、按照约定的时间交货、拒绝不该招惹的感情诱惑、要求自己多运动或持续保养身体等等
。

为了达成这些条件,当我们面对别人的不配合、耻笑、泼冷水、阻挡……,或是现实环境
的困难和挫折,自己就会生出力量一一去克服,努力不受影响。如此,自然会一往直前,
锐不可当,专心一致,把该做的事情都好好办到,终有一天达成目标。

菩萨事业是出世间大事业,发心广大,目标深远,所需的努力,所遭受的挫折,绝非一般
世间事业所堪比拟。面对世间事业我们已常常徒劳无功或屡遭挫折;承办出世间大事业时
,又哪里能一帆风顺呢?所以,在修行的路上,若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次第,即使生生世世
一再发愿,恐怕最後仍是停留在原地,甚至堕退到更後面去了。

修行既然不能没有方法和次第,那在漫漫长路上到底要如何依止呢?欲知前路,当问来人
。发菩萨大愿,承担大事,就不能不依止佛的教化。依教奉行时,应深思佛施设教化的原
委、明辨修行的重心,然後按部就班,实事求是地付诸实行,并随时依教修正。在过程中
,不仅需要师友的切磋、督促和提携,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这一颗心到底在想什麽、
依止何处、往那个方向去。解深密经有一段关於菩萨行六度的经文,很能发人深省:

观自在菩萨禀告佛说:「世尊!您宣讲六种波罗密多的时候,为什麽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
讲呢?」

佛告诉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这是因为前一项波罗密多能够引发出下一项波罗密多,
让下一项的波罗密多依靠著它(前一项波罗密多)而兴起的缘故啊!菩萨们如果能够不吝
惜身家财产,就能够领受戒法、守戒清净;为了守住戒律,就能够忍辱;把忍辱修行得好
,就能引发精进;精进不懈,就能够进入禅定;禅定具备之後,就能够获得出世间的智慧
。所以我在宣讲六波罗密的时候,是按照这样的顺序。」

「菩萨六度」往往滑口而过,也时常听闻,但是究竟有多少时候加以留意、细细明辨在心
?存心尚未能,实行与否,也就可想而知了。学佛路上,为什麽会有时进、有时退?验证
菩萨这六度的次第,才知道自己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佛」过呢!

明伦海会选粹——为亡者,助念与开导何者重要 海 众

明伦月刊为增加读者之间的互动学习,透过中山大学「思摩特」(http://sctnet.edu.tw)
网站,成立「明伦海会」工作坊。坊员可提出修学相关议题,并回应各种心得看法。本期
谨将「为亡者,助念与开导何者重要?」的讨论内容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您如有意成
为〈明伦海会〉坊员,欢迎您循著〈明伦月刊资讯网〉提示的途径申请加入。

引  言

有人说:「人往生时,若不针对亡者所执著的人事物,予以开导或应允予以办妥,纵然助
念多久,或师父诵经,绝对无法令亡者心开意解、随众念佛,如此亡者定会堕入轮回恶道
当中,故对往生者开示比助念更为重要。……若亡者表情仍无改善,则需於亡者前念诵地
藏经一部或三部,视亡者业障轻重而定,诵经後再行开示念佛。」

为亡者,助念重要?还是开导重要?此事关系助念升堕,能否成就一尊佛的切要大事,必
须详加□清!请明伦海会大众,举出确实的事理根据加以辨明,幸甚!


【回应一】针对上述说法,个人仅就「念诵地藏经一部或三部,视亡者业障轻重而定,诵
经後再行开示念佛」这一部分,个人不解的是念佛就不能消业障吗?非得在助念当中另觅
比「阿弥陀佛」更能消业障的法宝才行吗?

至於念佛前对往生者开示,以及如何开示?助念当中是否适合不断地开示?此个人只偶尔
随喜助念,并未有丰富的经验,是否祖师对此已有明白的指示,企盼其他师兄能提供相关
的讯息。


【回应二】助念,意在为临终者提振正念,偶尔的慰导使神识不致颠倒,固然需要,但是
正念为何?非阿弥陀佛莫属,故随即念佛应为正事,其馀动作都是助工夫!

【回应三】「为亡者开示比助念更重要」,此事曾请教有经验且如实修行的长者,或可参
考,以增信心。以事例证其理:

某莲友的亲友,平日身体健壮,保养有方,爱惜自己生命,但未念佛,一次例行健检时,
在跑步机上昏厥,医院打了十几剂强心针後宣告不治。莲友助念八小时,见其面部仍呈黑
色,两眉紧皱;大家再加功念佛至二十四小时,见其面容安详,两眉舒展,家人咸感欣慰
。其中莲友曾安慰开导,然以念佛为主,不打□岔。

众生我执深重,在世时欲影响其观念已难,何况在神识出脱痛苦之时?若家人「诚心」助
念佛号多有感应,反之则无感应。如此可证【回应二】所言为正确,助念,意在为临终者
提振正念,偶尔慰导使神识不致颠倒应是助工夫而已。

【回应四】印祖〈临终三要〉说:「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
」、「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既云「三要」则三者皆应具备,若云「开示比助念重要
」,且每隔多久,就要数数开示,亦未闻印祖、雪公或其他大德有如此说法。

助念的对象乃以平日修净念佛者为主,平日虽念佛但并未断惑,临终心力孱弱正念不易相
继,既未断惑便起妄念,此时要紧在唤醒其八识田中的佛念,则可伏住妄念,心与佛合,
感应佛来接引。若平日未信愿念佛,临终才要开示令其信愿念佛,则如张善和者万中难寻
一二。

雪公云:「临命终时,种子出来的,唯有阿弥陀佛四字才有用,才能帮助往生」,故「慰
导」乃前方便,「慰」其放下,「导」其念佛求生;而念佛则为正工夫,若云「开示比助
念重要」则「前方便比正工夫重要」恐或有所偏矣!

【回应五】与其强调临终开示,不如在平时健健康康之下信愿持名。□祖在〈修净土忏并
放生社序〉说:人们一遇到顺逆境界,便失去正念,何况是临终时候?临终痛苦,只是藉
著善友提醒念佛正念。身心健康时,还不肯照著善友的真实好话,信受奉行,临终那一刻
,谁敢保证善友就在一旁?既使幸运有善友开示,这时亡者神识处在昏迷状态,要他一下
子就相信了解,这是决不可得的事。

【回应六】兹录雪公《佛学问答》供作参考。

问:「平素完全不知信愿念佛的人,到了临终,遇著善友开导,此人听到以後,心生欢喜
,信受,发愿,念佛求生西方,眷属人等皆无悲哀哭泣种种的妨碍,加以帮助念佛,此人
命终,也就能往生西方,怎麽有这样容易的事情呢?」

雪公答:「平素不知念佛,临终忽遇善友,百不一见之事,一难也。一生为惑,临终四大
分离,更起烦恼,而能听人说死,心生欢喜,不起恐怖,二难也。平生不闻佛法,临终短
时,能猛开悟,发愿生西,常理所无,三难也。家人者,多人也,劝一人信,当感不易,
一言而得多人信,竟能忍情不哭,帮助念佛,又难之难也。我只见其难,居士何以见其易
?果有其事,定是宿生修行净土之人,今始有此种种善缘,千钧一发,绝无仅有,决非容
易,还是平素行解俱加精进稳妥!」

由此可知,平日信愿不坚,临终心力孱弱方欲开示令其信愿念佛,难上加难。何况未曾念
佛,断了气、中阴身现,仍欲开导令起正念,犹如无根而欲有其树,焉有此理?

【回应七】欲担保往生,印光祖师云:「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
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於萨婆若海
矣。若不生信发愿,求生西方,泛泛然念佛、持咒等,皆只为来生福报而已。念佛之人,
各随己分,专念佛号亦好。兼诵经咒,并广修万行亦好,但不可了无统绪,必须以念佛为
主,为正行。馀皆为宾,为助行,则善矣。否则如一屋散钱,皆不上串,不得受用。又如
入海无指南针,无所适从矣。」

助念与开示,孰轻孰重,如此权衡应可了然。

解脱之道 吴日郎

解脱是学佛者所仰求的,是修行最高的理想境界。解脱是相对於系缚而言,人生活在世间
,心被意识、成见、欲念、环境所拘缚,就好像囚犯的手足被手铐脚镣拘禁住,什麽自由
都没有,因此心常处在忧苦烦恼之中,学佛就是要从这些拘缚障碍中解脱出来,□除心境
的苦恼,转迷成悟、离苦得乐,获得无拘无束的大自在、大自由。人的心系缚於欲念,被
外境牵引住,就好像胶水黏物、磁石吸铁那样自然牢固,若没有外加因素干扰,是无法自
动脱离的,学佛修行就是在加入解缚的力量,使心不为物欲奴役,不为情感困囿,不为名
利诱惑,不受外境牵引,去缠解缚、超凡入圣,获得解脱的自由。

何处惹尘埃

人心系缚於欲念,起源於心对物欲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心虽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永远
是在追逐的过程中,就像用竹竿绑在狗身上,竹竿另一端吊著骨头,狗可以看到骨头,但
是□不到骨头,因此永远在追逐骨头,但永远追不到,永远不能满足。这种永不满足的心
,就好像一条坚韧的线,紧紧拉住人的心识,使人心有执著、有痴迷、有烦恼、有愁苦。

面对这样的苦恼时,不学佛者所用的方法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利用禅定的工夫当下压
住问题,这种压制法只是搁置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就像用石头压草,定力消失、石头
移开,草仍会再生,烦恼仍旧存在,所以解脱烦恼不能像鲧治水采取围堵,专靠禅定压制
。解脱烦恼必须像禹治水采取疏导,用智慧勘破迷障。慧能大师的「本来无一物」,让灰
尘失去附著点,澈底扫清无明,才是究竟办法。因此解脱不是在求问题的表面解决,而是
在求心识的根本解脱,解脱苦恼的方法不在欲念的防堵或压制,因为它只是将紧紧拉住人
心的线放松弛而已,解脱苦恼的根本方法,在心念的转化或升华,这就像将紧紧拉住人心
的线剪断,使心成为一颗独立自由的心,独立的心能随处落脚,自由的心能随遇而安,没
执著、无烦恼才是真解脱。

度一切苦厄

唯识论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的苦恼均起源於心识受外境的牵引,六祖悟道
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知一切都是虚幻空境
,则苦恼的尘埃就无处依附。华严经颂曰:「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
心无所动。」像从前有一居士在禅堂打坐,觉得鬼影幢幢,第二天告诉师父说:「禅堂有
鬼。好可怕!」师父问:「你看到鬼吗?抓一个给我看看。」居士说:「怎麽抓?我一看
到他,他就消失了。」师父说:「那是鬼怕你,看见鬼有何可怕呢?」万法唯识,一切恐
怖阴影无非心识的迷妄,若能知幻即离,就近於解脱圣境了。

在佛法的园地中,依境界、智慧的高低而分凡圣,当烦恼现前时,为烦恼所苦无法解脱,
就是凡夫境,如能善加运用心智,离缠解缚就入圣境。华严经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
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境界是一种最澈底的解脱,全无
烦恼的圣境,人若想根本拔除烦恼,「令心所向皆无碍」,获得真解脱、真自在,必须远
离妄想及诸取,弃除一切欲念和执著,以智慧来勘破世间事物的虚幻不实,转识成智,化
烦恼为菩提,才是最根本澈底的解脱。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可观照出五蕴是空的,因此可使人不再受世俗欲念拘缚,使心境
趋向崇高理想境界,心灵不再被一切苦厄所恼,就可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无著无缚解脱

六祖坛经说:「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念念不住即无缚也。」迷就是系缚执著,顺著
外境而念念相续不断,心被外境系缚;觉就是破执无缚,对境无心、念念不住、无缠无缚
,则入於解脱圣境。故坛经又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因无一切,故能
解脱自在。龙树菩萨说:「无任何分别,亦不思一切,无作无修整,自然宽松住。」佛法
的解脱是在廓清无明的迷谬,破除好恶的分别执著,使心外无物,心内无事,自能保持心
境的自然、宽松、愉悦。

人对世间事物时时起好恶执著,就处处生障碍缠缚,像生死相缠、男女相缠、爱恨相缠、
是非相缠、善恶相缠、美丑相缠、成败相缠、取舍相缠、离合相缠,太多太多的缠织成一
张生命的大网,越缠越密、越缠越紧,一日不得出离,便要不断缠下去。缠使人不得宽松
自在,缠使人陷入忧愁苦恼,要想去缠解缚、离苦得乐、获得真解脱,必须於千差万别的
事物中,悟得平等无差别的法性,了知一切事物本无自性,好恶爱憎乃虚幻不实,源於心
的分别执著,全是无明在作祟,因此内不以好恶爱憎而生分别心,外不因利害得失而生计
较心,自能对境无心、清除无明、去缠解缚,做到明善恶而不执善恶,明是非而不著是非
的解脱圣境。古德说:「见空成圣。」修行者若不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空性,则一切谈玄说
妙均是葛藤。

犹如莲花不著水

人身受自然与社会的给与,也深受自然与社会的束缚,有生就有老死、有健康就有病苦、
有友爱就有怨仇、有相聚就有散离、有欢喜就有忧愁、有善良就有邪恶,非具有这些不可
,这些就会成为我的束缚,使自己不得自在;非不要这些不可,这些就会成为我的障碍,
使自己不得自由。人只有在必须有和不要有的相对矛盾冲突中超越拔出,才能求得解脱自
在;亦即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顺境与逆境之间的相对冲突中超离越出,
才是真解脱。故解脱的世界即是一种不即不离的境界,解脱者的心境就是一种不著於善,
也不著於恶的超越世界。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解脱的境界。空却我执、法执,完全没有意
识成见,使心空、意空、见空、我空,一切都空。因此孔子才会说:「有鄙夫问於我:空
空如也。」当自己处在完全的真空,没有任何的执著意见下,才能「执两端而用其中,恒
守中庸之道」。这与佛法的「离此二边,处中说法」的中道精神是一样的。三祖〈信心铭
〉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无憎爱,洞然明白。」人心常执著善恶、爱憎而拣择事
物,因此心受到善恶、爱憎的缠缚,若能泯灭善恶爱憎的拣择,则心境自能洞然明白,故
古德说:「不用求真,惟须息见。」只要能止息分别拣择的妄见,真理已在其中,因真理
具有超越性,不是用求可占有的。心若执著於洞然明白,则又落於有所拣择,被洞然明白
所缚,想长住洞然明白,将失去洞然明白,因洞然明白是处在有拣择与无拣择的无住超越
状态。不住於洞然明白,就像莲花出於污泥而不染污泥,莲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
,这就是真正的清净。因此真正的清净是超越染净的对待,真正的善是超越善恶的对待,
真正的解脱也是超越住与无住的对待。

 妙用存乎一心

解脱者开明的心境,就像明月映照在千条江水中,不管江水的形状、多寡,只要江中有水
都映照出一样的月影;解脱者清净的心境,好比万里无云的天空,不但没有乌云遮蔽,也
没有白云沾黏,但不妨碍云朵自由飘动,这就是华严世界中事事无碍的无碍境界。故真正
已解脱的圣者,对善恶是不会再执著的,因为乌云能蔽日,白云也能蔽日;铁□能锁人,
金□照样能锁人。

世间不论任何东西,只要善加运用,无一不是善的,不但一般好东西是有用,就是一片枯
叶,看似无价值,也还是有用的。可是若不能善加运用,即使有用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有
害的坏东西。像水很有用,但可能成为水灾;火很有用,也可能酿成火灾。故智者常说: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才是运用一切的主宰。所以但求外物环境的分别拣择,而不
知从主宰事物的内心求改造,是无法使自己解脱的。

听法功德 三 省

听法功德,出生死中,最为第一。 (摘自正法念处经)

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众生由於耳根最利,因此佛便演说种种法
门,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吾人若能善用耳根,来听经闻法,来听庄严的佛号,染污
心地的无明烦恼必能日渐沉淀,心性所本具的智慧德能亦必能日益彰显。正因为聆听法音
的功德,最能催生吾人八识田中的善种,促使吾人由解起行,除惑去障,所以正法念处经
才说:「出生死中,最为第一。」

只是,身处在这个资讯和媒体爆炸的时代,声光境界的混乱和浊恶,总搅得五根门头不得
安宁,若非具有强韧的自制力,很难不随之流转。此时,修道之人就应善自觉察,在有生
之年,应该多利用这根身来经营道业,而非自陷於尘境的罗网中无法自拔。倘能如经中所
言,善用敏锐的耳根来聆受佛菩萨的言教,进而净化心灵、厚培福慧、了生脱死,方不负
得此人身。

贤贤易色——论语的夫妻观 三 学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男女结为夫妇之後,才陆续有父子伦、兄弟伦、朋友伦、君臣伦的
人际网络,所以夫妇一伦位居五伦之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人们一直把结
婚看成是「终身大事」,因为它是奠定未来四伦的基础,牵动一生的人际关系。如果婚姻
选择稍有不慎,日後必难家齐,家不齐者故旧情谊也会被损毁,甚至在工作职场都会一蹶
不振,最後抑郁寡欢过一生。  

孔明的终身大事

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他的终身大事,就有异於常人的选择。南北朝的裴松之注解三国志,
引用习凿齿的《襄阳记》说: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
,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
正得阿承丑女』。」

沔南黄承彦是一位清朗分明的高雅名士,他告诉诸葛亮说:「听人说你正在选择对象,我
家有个丑女儿,头发枯枯黄黄,皮肤黑黝黝,才器倒是和你很相配。」诸葛亮随後就到黄
府提亲,和「阿承的丑女」结为夫妻。据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孔明率兵深入蛮
荒七擒孟获用的「诸葛行军散」,以及六出祁山时的运输利器「木牛流马」,都是这位诸
葛夫人的杰作,而由她教养的孩子,个个都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後已」的忠义家风
。诸葛亮的终身大事,一起头就有了对的选择,人生自然成功了一大半。  

贤贤易色的婚姻

如何是婚姻正确的选择?孔门子夏说: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
学矣。」〈学而篇〉

这章经文,点出夫妇伦、父子伦、朋友伦、君臣伦应有的品德。真有学过圣贤经典的人,
在婚姻的选择上,一定是抱持「贤贤易色」的态度,看重对方的好品德,至於财富、容貌
等表面条件,常人很难不计较,但宜看得轻。因为成家之後的教养孩子、治家处世,在所
有条件之中,品德的好坏,往往是家齐不齐、国治不治的关键主因。试看孔子为子女选择
对象的著眼点,就可以体会什麽叫「贤贤易色」了。论语〈公冶长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起公冶长,认为值得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却不是他犯的罪。公冶长坐
过冤狱,世俗人或许会在意他脸上的刺青黥字,孔子却欣赏他高洁的人品,因此将女儿嫁
给他做妻子。另外一位弟子南容,孔子也很中意,论语〈公冶长篇〉说: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谈起南容,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他能够一展长才为国所用,国家混乱时,他又能够
谨言慎行,不会遭到杀害。南容为何能掌握君子应有的「出处之道」?〈先进篇〉记载: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时常复诵诗经〈大雅抑篇〉「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
,南容反复玩味「白圭玉的一点瑕疵,还可以磨掉。人说出的话,就收不回来了」,让他
养成「谨言慎行」的品德,不管治世或是乱世,南容都能优入而从容,所以孔子把兄长的
女儿嫁给他做妻子。

谁愿意面墙而立

贤贤易色的婚姻,成功了一半,还有一半要毕竟其功,则有赖婚姻的持续经营,孔子的儿
子孔鲤(字伯鱼)刚成家时,孔子要他好好学习夫妇相处之道,论语〈阳货篇〉云: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
立也与?」

论语正义认为这章经文应该是孔鲤刚成家时,孔子特意举出诗经〈周南〉、〈召南〉,要
孔鲤学习,从中体会夫妇的相处之道。诗经〈大序〉云: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周南〉、〈召南〉共有二十五篇诗,都是端正人伦开始(夫妇伦)的大道,是圣王教化天
下的基础。〈周南〉十一篇,谈夫妇男女感情的有九篇。〈召南〉十五篇,提到夫妇男女
的有十一篇。郑浩论语集注述要说:「〈周南〉、〈召南〉,皆无淫荡狎亵之私,而有肃穆
庄敬之德。无乖离伤义之苦,而有敦笃深挚之情,夫妇道德之盛极矣」。这两篇诗中没有
淫乱放荡的情感,或是亲□戏弄的私情,只有严肃庄重的品德。也没有骨肉乖离而伤心害
义的痛苦,只有彼此敦伦笃厚和情深意挚的情义,处处流露夫妻最善最美的道德。在周公
、召公教化下,周南、召南两地人民具有美好的夫妇相处之道,抒发成诗篇文字,就是「
贤贤易色」的真情流露。例如〈周南〉的第一首〈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锺鼓乐之。

诗的大意,如〈诗序〉所说:「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在进贤,不淫其色。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爱的是淑女的贤德,不是她的长相。再看〈召南〉的第一首〈鹊巢

〉: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诗的大意,〈诗序〉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
有之,德如□鸠,乃可以配焉。」鹊鸟在冬至後开始架巢,一直到春天才完成,如国君要
累积许多功劳,才能获颁诸侯的爵位。而类似布谷鸟的□鸠自己不架巢,它住在鹊鸟架好
的巢,如女子从父母那里嫁过来,具有和先生一样的品德,因此两人相配,得以共享一切
。
〈周南〉、〈召南〉诗中,有男子求偶的欣慕,有女子治家的心声,不学这两篇诗,先生
无法「刑于寡妻」,妻子也难「宜其家室」,两人在家就像面对著墙而站,眼睛被墙障碍
,无所见识,这是什麽景像?妻子不能体会先生成家的本意,先生不能体谅妻子在家的感
受,天是天,地是地,两两不得交集,一天天的僵持下去,如周易否卦的象徵——「天地
不交」,两人闭塞不通,在家中面对的不是有情有义的夫妻,而是冷冰冰的一堵高墙,世
间凭添一对「怨偶」。

相知相惜福自来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忧愁责备别人不懂得我的心,要忧虑责
怪自己不会主动去体谅人家。对自己多一点责备,於人多一点设想,相知才会相惜,世上
能白头偕老的佳偶,多是这样经营的。

後汉书〈匡衡传〉说:「福之兴,莫不本乎室家。道之衰,莫不始乎□内。」家庭幸福,
来自於有美好品德的家室。家道衰落,也是源自於夫妇失和。夫妇一伦,关系人的一生幸
福,幸或不幸,多在最初「贤」与「色」的抉择。

生    根 濯 生 

新春二月三日,联合报专访白先勇先生,谈起文化诸多问题,有许多观点值得人们省思。

白先生说,他初三那一年遇到真正的启蒙老师,那位国文老师「利用每周两小时的自习课
,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一路教下来,结合历史,不为考试,纯粹让学生欣
赏中国文化之美。」白先生认为「台湾早期教育并没有差到哪里去,靠著一批生活清苦、
却诲人不倦的中小学老师,奠下很好的根基。」

他赞成孩子学闽南语,「因为闽南语保留很多中文古音,讲解吟唱,朗诵古诗词很好听,
更道地,反而北京话的音韵不对。而像杨三郎、邓雨贤、周添旺等早期闽南语歌曲作词家
,都有很好的国学底子,写出来的词很典雅,才能传诵至今。」

谈到现在全民风行的英语教学,以他长年居住美国的经验,他认为「会说英语,不能和国
际化画上等号;否则印度、印尼这些说英语的国家,为何至今仍无法跻身文化强国?」只
会语言,没有文化的内涵,不会有竞争力。他以自己任教的美国圣塔巴巴拉加州大学为例
,「不论哪个科系的学生,一律必修西方文明史,并要加修非西方文明史的相关课程。很
多经济、生物系的学生,也跑来修中国文学。连立国才两百年的美国都这麽重视文化教育
,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华民族岂能输人?」

现今全世界的华人「应该好好坐下来,全盘检讨西化的教育,重新整理、评估中国的艺术
与文化结晶,融入教学。」他期待「将来能集全世界专家好好写一本『中华文明史』,在
台湾重建中华文化,在廿一世纪绽放异彩。」

中华文化属於全人类的遗产,任人欢喜汲取,识其小者可以修养自身,识其大者可以家齐
、国治,如视为敝屣,怕是天地山川也舍不得!这文化瑰宝已然落地於台湾一隅,明朝根
深叶茂,庇荫一方,决非梦想。

旧人看新历 瑜 扬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王维〈春中田园作〉

随著春天的到来,斑鸠开始在屋上鸣叫了。而雪白的杏花,也在村子的四周绽放,洋溢著
无限生机。农人们趁著春暖花开,已经开始进行劳动;有的拿著斧头去修整桑枝,有的则
扛著锄头去视察泉水的通路。南飞避冬的燕子回来了,好记性的他们还认得自己的旧巢。
而屋中的人们,正翻开新的日历,计画著全新一年的种种。在这欣欣向荣的季节,多麽适
合小酌助兴啊!可是一想到远在他乡的人无法一同享受,到了嘴边的酒杯便不由得放了下
来,心中因为思念而满是惆怅的情绪。

王维不愧是盛唐「自然诗派」的代表,在这首〈春中田园作〉的前六句,只对屋外、屋内
的景物进行平淡的白描,浓郁的春天气息便在字里行间中泛漫开来。鸟鸣、花开、农忙、
归燕都是极平常的景物,但在诗人的巧妙组合之下,却带来一种清新的朝气,给人无限的
希望和憧憬。末二句由景入情,心境也急转直下,由欢欣而变为惆怅,为整首诗留下耐人
寻味的馀韵。看来,诗人是想制造一点「缺陷美」,不让春光只有单一的颜色;随著惆怅
之情的注入,表面明媚的春色,似乎也显露了幽微、婉曲的深刻面。

这首情景交融、赞颂春天的诗,除了诗人的描写技巧及其精心营造的美感引人入胜之外,
「旧人看新历」一句在修行人读来,亦颇发人深省。因年岁的更迭,日历已经换上新的一
本,然而,看日历的人有没有跟著在心地上「除旧布新」呢?如果还是依然故我,执守著
贪□痴而眷恋不舍,那就真是名副其实的「旧人」了。带著昔日炽盛的烦恼、习气,纵使
眼前□紫焉红、春光烂漫,生命还是走不出新的格局,外境的生气蓬勃终究只是假象。唯
有踏踏实实地在心地的陋劣处「损」它几分,在翻阅新历的时候,未来才真有展望可言。

刘基经验 养 光

不懂经典的文义,读了有什麽用?持此怀疑的态度,在自己和经典之间,画了一道界限,
也影响许多人视学习经典为畏途。学习,它不是现买现卖速成的东西,真学问要涵泳在心
,有朝一日历境逢缘,方有「炼心」的凭据。

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在他的诚意伯文集第七卷,有一篇《项伯高诗序》,是刘基为同乡项
伯高诗集作的序文,刘基在这篇短文说出他个人的故事:

刘基生活在元末明初,小时家庭生活比较安定。当时,他读了不少杜甫的诗作,像「朱门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
云霄」、「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虽然背得琅琅上口,却不理解为什麽杜诗中
尽是忧愁怨抑的情绪。好奇的刘基,捧著杜诗去问人,得到的回答是:「杜甫遇上唐玄宗
天宝之乱,颠沛流离,忧国忧民,满腔怨恨悲愁,都写入诗□了,怎麽会温和快乐呢?」
年幼的刘基,尚不知人事艰辛,只有怔怔的听著,似懂非懂。

後来,刘基也遇上了元代末年动乱的岁月。接连五六年,他亲眼见到兵戈迭起,生灵涂炭
,不禁为满目疮痍而潸然泪下。一提到这些苦难,便愁肠百转,悲从中来,难於平息心头
的凄怆和愤懑。到了这时候,他想起童年读过的杜诗,才猛然觉得自己的心与诗人的心紧
紧地贴在一起。他深有感触地说:「今日方知杜甫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以前,我不理解杜
诗,就像夏日小□不信有冰冻三尺之寒!」

小时候熟诵的经典,或许一时不懂,但它却是日後品味世事的经验,能和古人隔空共鸣,
满怀心事就有了倾泻之处。有人质疑:如果一辈子都没有相同的际遇,读的经典是否就长
眠心底了?其实,能永恒不朽的经典之作,都是贯通人性底蕴,具有多元丰富的价值,犹
如取之不尽的矿泉,从任何一处挖掘,都能获得一道活水。

父母的好消息 玉 成

唐代担任天官侍郎的崔玄□,他的母亲卢氏告诫他说:我曾听姨兄屯田郎中辛玄驭说:「
儿子去做官,回来说他很贫困,不能活下去了,这是好消息。如果听说他财物充实富足,
乘肥马、穿轻裘,这是坏消息。」我平常很重视这一番话,认为这是很正确的观念。

常常见到亲戚有做官的,大多将钱财物品交给父母,父母亲只知道高兴,竟然不问这些钱
财物品是从哪□来的。真是俸禄的节馀,当然是好事。如果是非法得来的,那和强盗窃贼
有什麽区别?纵然没有什麽大过错,难道不会问心有愧吗?孟母不接受一块鱼鲜那样小的
赠送,为的就是这个道理。

今天你在朝廷坐吃俸禄,荣幸已经很多了,如果不能忠诚清廉,还有什麽脸面活在天地间
?孔子说:「虽然每天以三牲供养父母,还是不孝顺的。」孔子又说:「父母只忧虑孩子
的健康,其馀的事都不必操心,这才是孝。」因此,特别要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保持自
身的廉洁,不要辜负我这番期望。 (摘自中国经典家训)

论语简说(四十九)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举行□祭时,行完灌礼的仪式後,我就不想再继续观礼了。」
 
「□」是祭祀宗庙的大礼。「灌」是举行□祭之前的仪式。将泡有郁金草的鬯酒献给「尸
」,「尸」就是挑选貌似先祖的子孙担任。接著,尸把所献的鬯酒浇灌於地,藉著芬芳的
香气传达给先祖,然後再举行□祭。
 
为什麽举行「□祭」之後,孔子就不想继续观礼呢?因为灌礼後,接著依「昭穆」的次第
祭祀祖先。所谓「左昭右穆」,宗庙之中始祖最大,牌位安在正中间。第二依序排在始祖
左边,称为「昭」。第三则在始祖右边,称为「穆」。接著,第四排在第二的左边,第五
排在第三的右边…………依序不能乱。但是,鲁国到了鲁文公时,不管闵公是僖公前一任
的国君,竟将自己的父亲鲁僖公牌位,跻升到鲁闵公的前面,乱了原来闵公在前,僖公在
後的次序。文公却以僖公是闵公的庶兄,年纪较长为理由,错乱了礼制。难怪孔子感叹不
已!
 
孔子当时礼崩乐坏,当政者僭越礼制,崇尚争夺,互相杀伐,对於百姓的痛苦漠不关心。
而孔子提倡「仁」,讲究「克己复礼」。上自天子,下至一般百姓,若能人人克制私欲,
依礼检束自己的言行,国家的安定,人民的生活,自然有保障。反观时下,大多丧失自我
针砭的反省工夫,不断「有理化」自己违礼犯纪的言行,周遭环境不断恶化,社会浮现出
种种乱象及不安,让人感到迷失及无奈。我们唯有振奋起道德勇气,依著至圣先师孔子的
教诲,守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十分努力
,十分收获,必然功不唐捐。圣言量的活水源泉,□□流出,更滋润著你我的心地!

水 观

唐僧法进,在寺後竹林修水观。有人路过,只见禅床一片清水,便捡白石放在水中。傍晚
,常进回寺,背部疼痛。知有人在水中放了石子,常进要他明天取出。隔天,法进又去竹
林参禅,放石子的人从水中取出石子。常进背部也不痛了! (见唐高僧传)

当场一字难

台上的玩艺,真错不得,错过的地方,容易再错,内行叫做「闹鬼」。我也有过经验的。
从前科班教戏,最注重这一点。如果学生在台上出了错儿,一定要受到很严厉的责罚,也
就是怕他们错成了例子,那就不好办了。因此,戏班□有一句俗话,叫做「当场一字难」
,这非得身历其境的演员们,才能够领略到这五个字的味道。 (摘自梅兰芳口述舞台生涯)

院士良心

中研院院士举行座谈,许倬云院士在人文组分组座谈中,提案国中学生基本学力测验应该
加考作文。何炳隶院士指出,这项提案与中国文化关系重大,大家应该拿出「院士的良心
」大胆地提出来,不能只是「察言观色」。最後投票表决,结果二十八位院士中有十八位
投票赞成。

武财神

雪公云:财神有文武之别,文为比干,而商家一律供关公。比干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财神
,但是商家何以供关公?对联云:「协力山成玉,同心土变金」。商家贵在协力同心,必
须互不相欺。关公桃源结义,商家重义气故供关公,大小机关同心协力,就无问题。

融通自如隋书风 ——「陈常墓志」

隋大业九年(613)十二月刻。正书,二十三行,行二十三字。

由於隋代处於南北朝「质□雄健」走向唐代「遒美精巧」的书风演化过渡期中,因此,两
种书法风韵自然在隋碑作品中同时反映出来。

这件作品,运笔轻松自如,结体随遇而安,游刃有馀。偶尔见有「蚕头雁尾」的隶书笔法
,却能巧妙的统一在楷书笔意中。欣赏时,令人有种轻松融合的感觉。

书家不受细线界格的限制,而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空间。字体或方长,撑满方格;或扁
平,置於格之正中;或方正,上挪、下行、左靠、右贴,使固定的单格空间在字形的疏密
、大小分割中产生出许多变化。

另外,可以从一些字的倾斜运动中,看到作者汉字造型的坚实功力。对於平正、险绝的对
立与统一,表现出良好的张力效果。

散花飞天 —— 新疆库木吐喇第四五窟

「库木吐喇千佛洞」位於新疆库车县西南方约三0公里处,有著一百多座石窟寺院,其中以
涅盘洞、飞天洞及金翅洞最具代表。此画为四五窟内壁画片段,纵五一厘米、横六三厘米
,画著菩萨手捧天华□散空中景象,动作轻盈灵活,衣带飘舞如云,似有天乐盈耳,吉祥
而庄严,现藏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中。  
   
佛经中常见诸佛说法天人散花经文,如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天伎乐,百千万种,於虚空
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心地观经曰:「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维摩
诘所说经更有舍利弗与天女精采论辩。散华是诸天赞叹供养之相,亦有破除执著之深义,
佛法字字精深,句句理微难测,足显佛菩萨智慧之难思难量。
Mon Sep 12 21:51:06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