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46期
#1
美雪
鹰哨响起  鞭鼓生

古时候,电讯尚未发明,飞鸽传书,成了与远地互通音讯的最佳方式。尤其在战时,前线
与後勤更是少不了信鸽的传递。然而鸽在空中也是有煞星的,就是鹞鹰或骛鹰。据养鸽人
说,别说骛鹰出现,只要鹰哨响起,众鸟就纷纷惊慌栽下。小白鸽是温和的驯鸟,大老鹰
则是凶暴的猛禽。诗情画意的飞鸽传书,和迅雷不及掩耳的飞鹰利爪,是多麽地不协调,
而这就是无常又无情的娑婆世间啊!

绝大部分走入佛门的修行人,就像飞鸽一样,单纯、善良,只要奉献,与世无争。偏偏世
间,充满了纷扰与陷阱,稍不留神,就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因此退了道心,或不敢发心
的,大有人在。难怪雪公说:「娑婆世间就是一团漆黑,崎岖不平的荒野,毒蛇猛虎,左
右盘旋,罗刹夜叉,前後跳跃。」还说:「一般众生,迷惑颠倒,如醉如狂,举心动念,
无不是贪□痴,抬手动身,离不开杀盗淫妄。」整个大环境是凄风苦雨,崎岖荒蔓,蛇虎
出没,□鹰环伺。人与人之间则是,忌妒磨擦,尔虞我诈。善良的修行人,认清不了环境
,将如何护自己的法呢?

当鹰哨响起时,温驯的鸽,还当张开智慧的翅膀,认清方向,勿惊莫慌,屏息定虑,持续
翱翔。而修行人身处五浊,总要经过一番锤□,改凡夫业,去凡夫心,咬紧牙根,精进不
退。再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若无世间的浇漓险恶,世人的迷惑颠倒,修行人
要从哪里觉悟起呢?佛陀度众生,也是要上世间来。至於成佛、成罗汉等,也都是在世间
成就。所以当鹰哨响起时,善良的修行人所能秉的,就是智慧,就是毅力,就是看破凶险
假象的一颗大无畏的心!

不将半日漫偷□,
辨妄穷真别有缘。
识取梦中谁作主,
便知火内亦栽莲。

 (□益大师〈和□宋量公〉)


既使浮生半日的时光,也不肯漫无目的用来偷□,在学理上辨析种种妄心,穷究真如本性
,这当中是别有因缘啊!因为在悠悠人生大梦中,懂得究竟谁作得了主,便知身处三界火
宅内,一样可以栽出朵朵的净土莲花。


读易散记:豫卦六爻  自 明

初六。鸣豫凶。

虞仲翔注:「应震,善鸣。失位。故鸣豫凶也。」

李氏《疏》说。初与四相应,四体为震。《说卦传》:「震为善鸣。」初应震,故为鸣。
初六,阴爻居於阳位,是为失位,虽与四为正应,亦是凶。谦二为鸣谦贞吉,因其得正处
中,亲承三互体震,有谦下之情,故吉。鸣豫,因失位应四而鸣,则有自矜之意,故凶。

〈象传〉说:「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虞仲翔注:「体剥蔑贞。故志穷凶也。」

李氏《疏》说。自初六至九四,下互连内体,其象便是山地剥。剥卦初六爻辞说:「剥床
以足,蔑贞凶。」所以虞氏此注说:「体剥蔑贞。」九四是上互体坎,坎为志。初六失位
故穷,又在剥初,故凶。〈象传〉凡言穷,皆言上爻。今言豫卦穷凶,不在上爻,而反在
初爻者,这是因为初爻在逸豫之家,独与九四相应,志得而鸣。〈曲礼〉说:「志不可满
,乐不可极。」初六鸣豫,极豫尽乐,故为穷凶。

初六失位应四,不自思失,唯知得志而鸣,以是豫乐。是为志穷。志穷故凶。孔氏颖达说
:「初时鸣豫,後则乐志穷尽,故为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于石。」

虞仲翔注:「介,纤也。与四为艮。艮为石。故介于石。」

惠徵君引《系辞上传》:「忧悔吝者存乎介。」谓介为纤介之意。故此注:「介,纤也。
」二与四为互体艮。《说卦传》:「艮为小石。」故曰介于石。《系辞下传》:「君子见
几而作,不俟终日。」下文即引豫二爻辞以证之。张氏惠言,李氏道平,皆依虞注之意,
以豫二知几,知九四当为复初。则此介即是几,几之纤微犹如小石。

「不终日,贞吉。」

虞仲翔注:「与小畜通,应在五。终变成离,离为日。得位。欲四急复初,己得休之。故
不终日。贞吉。」

李氏《疏》说。豫与小畜旁通,六二与小畜九五阴阳正应,故注云应在五,由豫息为小畜
,息至五,则四成离,故注云终变成离。依惠氏栋解释:「豫体震,震特变,故终变成离
。」《说卦传》:「离为日。」故曰日。六二,阴爻居阴位,是为得位。二唯知几,故欲
四下降至初,以成复象。复六二爻辞:「休复吉。」欲四复初,故己得休之。四至初,离
日不见,故不终日。二得正,故贞吉。二得位得中,即是《系辞下传》所说:「君子上交
不谄,下交不渎。」欲四复初,即是不谄。己得休之,即是不渎。六二阴爻,六五亦是阴
爻,二五?阴阳正应,四为豫卦之主,故发其义于此爻。

李氏又加案语。「愚案。初六应四,鸣豫凶。不知几,而过于豫者也。二与四同功,又同
互艮。艮为小石。而二居艮初。其初难知。故纤介如小石。二得中得位,之乾成离。离明
,故知几。知几,故知乐不可极,而望四复初,以免穷凶之悔也。二本离爻,故为日。未
成离,故不终日。言知几之早以正,而得吉也。」

王辅嗣注:「处豫之时,得位履中,安夫贞正,不求□豫者也。顺不□从,豫不违中,是
以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明福祸之所生,故不□说。辩必然之理,故不改其操。介如石焉
。不终日。明矣。」

孔氏《正义》:「知几事之初始,明祸福之所生,不□求逸豫。守志耿介,似於石然。见
几之速,不待终竟一日。去恶修善,相(宋本作恒)守正得吉也。」

〈象传〉说:「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侯果注:「得位居中,柔顺正一。明豫动之可否,辩趣舍之权宜。假如坚石,不可移变。
应时则改,不待终日。故曰豫之正吉。」

李氏《纂疏》:「六为得位,二为居中,坤为柔顺。得正故为正一,中正知几。故明豫顺
之可否,辩趣舍之权宜也。静则譬如坚石,不可移变。动则应时而改,不待终日。所以为
豫之正吉也。」

六二以居中守正之德,乃能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孔氏《正义》:「释贞吉之义所以,
见其恶事,即能离去,不待终日。守正吉者,以比六二,居中守正,顺不□从,豫不违中
,故不须待其一日终,守贞吉也。」比卦六二爻辞:「比之自内,贞吉。」〈象传〉说: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豫六二即如比六二,中正之德,发于自内,而不自失,故能知
几其神,见几而作。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王辅嗣注:「履非其位,承动豫之主。若其睢盱而豫,悔亦至焉。迟而不从,豫之所疾。
进退离悔,位不当也。」

向秀注:「睢盱,小人喜说佞媚之貌也。」

依李氏《疏》解释。

王注。六三以阴柔之爻,居阳刚之位,故履非其位。三承九四,九四是豫卦之主,又是震
爻,震为动,故注云承动豫之主。睢音虽,《说文》作「仰目」讲。盱言吁,《说文》作
「张目」讲。孔氏颖达说:「睢盱者,喜悦之貌。」六三若以喜悦之色求於豫主,随即有
悔,若迟而不去从豫,又为豫主所疾恶。此即爻辞所说:「盱豫悔,迟有悔。」进退皆有
悔,原因即在自己履非其位。故注云:「进退离悔,位不当也。」离悔的离字,是遭遇之
意,亦作两字讲。

向注。《说文》,盱为张目。睢为仰目。三应在上。三张目仰视,以视在上之颜色,这是
佞媚行为。故云:「睢盱,小人喜说佞媚之貌也。」喜说的说字,即是悦字。喜悦佞媚即
是谄媚,六三位不正,故有谄媚之象。如能变正,便是?悔。如此卦上六所云:「成有渝?
咎。」渝,即是变,变正则?咎。六三互体艮,下有伏巽。《说卦传》:「巽为进退,为
不果。」所以爻辞说为迟。失位之爻,以速改为善。当位之爻,以守正为吉。所以,六二
不终日贞吉,六三迟则有悔。

〈象传〉说: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六三失位,六是阴柔之爻,三是阳刚之位,爻与位不相得,是为失位。若变阴柔为阳刚,
则可?悔。既须改变,则不宜迟,所以爻解说:「迟有悔。」〈象传〉说:「位不当也。
」位不当,即须从速变正,使当其位。比于人事,德能不称其位者,必须进德修业,速求
称之。否则必须辞去,以免沦为小人,祸害人群。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  智  果

◎释资粮位(续三) —— 转释二障

 ※前 言

上回释二障之体性及名义已讫,今续料简所知障,并结判二障,

△料简 料简,又作料拣,料理简择也,今即用种种观点来料理简择所知障,俾学人悟入其
义也。

 (一)分对诸识 「所知障」与「八识」分别相对而论也。

 (1)第八识 ——  定不与「所知障」俱。

《论》九云:「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何以故?理由有三:  

1、彼微劣故 ——  谓彼第八异熟识,分别力微细劣弱,不能执故;此「法执」(即「所
知障」也)望彼,粗而强故,二者不相应也。  

2、不与无明、慧相应故 ——  谓彼第八异熟识,唯与五遍行俱起,不与「无明」(痴暗
心)及「慧」(能计度)相应故;而此法执必定要与「慧」及「无明」俱故,二者不相应
也。  

3、法空智品俱起故 ——  谓彼第八异熟识,能与「法空智品」同时起现行故。「法空智
品」者,指菩萨以「无分别智」入「法空观」(即观万法之存在,皆由因缘所生故,万法
皆悉虚妄不实,无其自体也),此智品既许与彼第八异熟识俱起,可知第八异熟识定无「
法执」俱也。

此义云何?当知「法空智品」是为「能治」;「法执」是为「所治」,由有「能治」,乃
有「所治」,障治相待而立故。譬如:有漏第七识,以有生法二执故,当菩萨於初地初心
,其第六识入生法二空观,断尽分别二执种子,亦伏俱生二执现行,此第七识方初转成无
漏,而得与平等性智相应。

今若第八异熟识,设有法执,如前所言,菩萨於因地中,入法空观时,必定碍彼第八法执
不起,则因中第八亦当转成无漏,而与大圆镜智相应!若然,则菩萨因中所修功德,应无
所熏,以第八唯「无记性」方可受熏故,决不可说言熏习大圆镜智相应之第八净识故。若
然,则无上佛果云何得成?

因此,唯有第八异熟识,无有法执,且能与「法空智品」俱起,方可避免此一大过也!


为此,《述记》九末,立一量云:

宗 ——  第八识等,定非法执品。

因 ——  法空观品与俱起故。

喻 ——  如佛第八识。

(2)前七识 ——  所知障数,与烦恼障等同,何以故?不离烦恼,别起法执故,其执障
数,随其所应,或少或多:

故《述记》第九末云:「七识之中,根本有四,随惑有八,及别境慧,有十三法;第六识
有一切;五识有根本三,随惑十,与十三法俱。」

问:何故前五识无「法慢」、「法疑」、「法见」等(「等」取随中诸惑也,即「忿」等十
之全分,及馀十之少分,由计度分别之所生者)?

今前五识,既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不与「慢」、「疑」、「见」等惑相应也。

上来「所知障」与「八识」分别相对而论已释讫。 (二)对三性心 「所知障」与善等三
性相对而论也。

《论》九云:「此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

《瑜伽》五十九云:「欲界烦恼一分是不善,馀上二界烦恼是无记。」

《对法论》四亦言:「欲界系不任运起之烦恼、随烦恼是不善;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
亦是不善。所馀是有覆无记。」

由此可知:「所知障」(即以法执为本,所起之痴、见、慢、爱等根、随烦恼),唯通不
善、无记二性也。

问曰:何故「所知障」不与善性相应?
   □《论》九答曰:「痴、无痴等,不相应故。」等取贪与无贪、□与无□,定不俱起,相违
法故。即「所知障」既与「无明」俱,「无明」即痴,故与「无痴」善法定不相应,以不
可一心中,「痴」与「无痴」并故,如暗与明,定不俱故。

《佛地经论》七亦云:「诸善心,性无迷执,皆信等俱,顺无我解,与二空观为前方便。
」

今「所知障」者,法执所生,违法无我解,碍「法空观智」起,故定不与「善性」相应也
。

上来「所知障」与善等三性相对而论已释讫。

(三)二障辨异

即辨别烦恼、所知二障之宽狭、体用也。

▲二障宽狭 《论》九云:「烦恼障中,此障(指所知障)必有。」此即显示「所知障」之
体宽,「烦恼障」则狭。

故《论》九又云:「彼(烦恼障)定用此(所知障)为所依故。」譬如毛定用皮为所依,
无皮则毛即不立;又如草定用地为所依,无地则草即不生。今二障关系,亦复如是,烦恼
障体狭,定用体宽之所知障为所依也,若无所知障,烦恼障必不起也。

兹更引经证明之。《胜□经》一乘章第五经文科会

兹依《大乘起信论》之「六染心」义,试解《胜□经》中五住地惑与心相应、不相应之义
,或可有助於吾人对二障本末宽狭之了解也。

上来略辨「二障宽狭」已讫。 (全文未完待续)


愿早觉悟  慈云忏主

世间有五种人,不肯念佛,死堕地狱,愿早觉悟。
     一者,先无信心。
     二者,恋著财宝。
     三者,不舍妻子。
     四者,自惜身命。
     五者,罪业所障。

记灵山佛七(下)——民国四十一年灵山寺佛七讲话  雪庐老人

第三日

诸位老师!诸位同修!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一弟子,擅弹七弦琴,此人学佛
後很是用功,不肯休息。在一般人见之自然甚好,但释尊视之则不对。因凡事得取中道,
不用力固然不行,用力过了,怕难持久易生退转。释尊知其情形,遂於一日召此弟子来前
,命试奏一曲,但嘱须将琴弦放缓,弹来不成声调;又命上紧至紧到极点,这样非但也不
成声调,且不到三五勾托,弦却断了数条。此人谓师不知琴法。释尊问是何故?此人谓琴
弦缓则不成声,过紧则断矣。释尊谓汝明此方可修道,用功缓而不进,固如琴弦缓不成声
,但用功过急非但事不能成,将如此琴一样断弦。

诸位同仁念佛,不□七天来此念,定要天天在家念。若在家不念,则如琴弦太缓;来了这
里拼命地念,又如琴弦太紧易出毛病。或有人说:常听你讲克期求证,又说要精进,怎麽
又说急了出毛病呢?这须分清,克期是不休息,精进是不昏沉不散乱,常寂常照要是外头
拼命的喊,心里一股劲想什麽好现相、好境界,那是躁急不是精进。躁急是要出毛病的,
因著心不能清净,心不能安定,不净不安是大不合法的。精进是不断、不退,常寂常照,
虽是唇舌不住,但是心要安闲,若工夫不到时候,便求有境界瑞相,是躁急,是二心多心
,躁急与多心,便与「一心不乱」毫□千里矣。故念佛必须要心身轻安,念到心气和平就
是好境界。否则太急躁,即使念上三个星期,也是不能得到好处的,而且会著魔。

有偈云:
    「唇舌虽不住,心意要安然;
      油钵持过市,能由静得全。」

这偈上二句是说念的时候虽然舌唇不住的动,但心意要安然自在,这安然自在是什麽都不
要企求,有企求便不是一心,是二心了。好境界,工夫到时自然便有,不是心躁急求来的
。喻月照水,若举一盆水摇摇动动,向东去取月见不到,又持西去求月,又见不到。水动
波兴,总是取不到。倘将水盆平放地上,波静不生的时候,月形自然会照现的。

下二句是说端油过市而不倾出,皆由心意安静的缘故。这却有一段故事,是说古时有一国
王,要试验一个人的智慧,与他约就,要他端一满钵油向闹市中去走一遭,转回来要他一
滴不倾,否则杀头。国王事前却在街上摆布醉象和美女乐队,意在搅乱这人的心思。此人
只得遵旨前行,刚走过去前面来了醉象,好多人都惊惶不已,喊著退开。此人因生死关头
,惟有不慌不忙,镇静自持,端平钵,看清路,一心无二用,从人群中过去。前面却又来
了一群乐队,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一阵脂粉香气和嘹亮的音乐,路旁的人又齐声喝
采。此人因想到死上,仍是把心安在油钵上,放平了步,目不邪视,耳不旁听,走了过去
。结果回到国王的面前,果然一滴油也没有倾出来,安安全全,免了死罪。

诸位要知此一钵油一滴也没倾出来的缘故,一者就是心要专一,二者就是心要安闲。吾人
念佛得力处,也就是要心专一及安闲。明此方能有成就,方能救得生死。诸位诸位,吾心
喻钵,六字洪名喻油,五欲六尘喻醉象歌女,国王杀头喻生死轮回,诸位诸位,要把钵持
平,照顾钵内的油,莫教它一滴倾去!如此方能保全性命,一切醉象歌女都不要去理它,
我们走一遭试试看,莫要使油倾出钵外,专一专一,安闲安闲,一直念下去!

(原载民国四十一年三月觉生月刊)

佛法的命脉  三 省

非但度众生得成佛,诸佛深法应当听闻故。 (摘自大智度论)

如果要成就佛道、圆满佛果,是不是只要度众生就可以了呢?这样是不够的,必得在诸佛
遗留下来的言教上反覆熏习不可。

现代人生活忙碌,能静下心来好好听经闻法、钻研教典的时间非常难得。於是,学佛的内
涵被削减到只剩「救济」一途,三藏十二部当中,诸佛菩萨种种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
的圣言量,反倒被束之高阁了。「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当然是佛教的根本精神,但别忘
了,行善济世若无智慧引导,终究只成人天福报,无法了生脱死的。既然如此,「智慧」
要到何处寻求呢?佛菩萨的教示正是开启吾人智慧宝库的那一把钥匙,只有回归佛典,领
受佛菩萨的谆谆诲谕,修行才不会变成「瞎子摸象」,明明盲目无知,却自以为究竟真实
。

末法时期,经典流通的管道虽然多元、便利,但是愿意在其中下苦功的人,却是甚难稀有
。藏经中的「三无漏学」(戒定慧)是佛法的命脉,只有掌握住了,一切度众的事业才能
发挥助成、增美的功能。倘若舍本逐末,只顾著外缘事业,却忘失了中心本质,那就「离
道远矣」了。

陪亲念佛

印祖云:

令慈年近八十,尚欲皈依,可谓宿有善根。然当此风烛高年,固当深为计虑。今为寄《饬
终津梁》三本,自存之外,给与王陈二人。

当令家中眷属,换班日陪令慈念佛。一则以娱高堂。二则令彼各种善根。三则练习惯,则
令慈归西之时,大家均为助念之人。若不令常练习,并不常为说临终之助念,及瞎张罗哭
泣之利害,则所有眷属,通是破坏正念者。

此事最为要紧。若无人说,难免贻误,则无边利益,以此失之,殊堪痛心。光不能详说,
《饬终津梁》乃详说之书。人子於亲,临终助念,当竭诚从事。故先须要家中眷属豫为练
习也。既常念,并常闻助念及破坏之利害,则便可一致进行,而为助其往生也。(复方耀廷
居士书二)

《佛说阿弥陀经义蕴》通序  菩萨戒优婆塞德明李炳南述

案:民国三十八年初,雪庐老人渡海来台,太虚大师创办的觉群月刊也於隔年二月由朱斐
居士在台改版发行,遂即连载雪公「佛说阿弥陀经义蕴」。日後结集成书,唯独漏失通序
一段文字,本刊谨依民国三十九年二月觉群月刊所载录出,加上新式标点,供研读义蕴的
参考。

如是我闻至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为通序,亦曰证信序,乃明此经垂世,并非偶然,赖多因缘,方能成就。为求取信於人
,自应列举其要。因缘维何?即信、闻、时、主、处、众,六种也。信者如是也。表显述
经之人,先已深信。闻者我闻也,表显述经之人亲身所闻。时者一时也,表显演说此经之
时。因世尊说法,不在一国,且有天上、龙宫、定中之不同,各处历法互异,难准一例,
故特采用一时二字,尚觉圆融。主者释迦世尊也,表显说法之人,述者自无杜撰之嫌。处
者舍卫国□树给孤独园也,表显道场确在某地。众者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也,表显如
是法门闻非一人,无虚无谬。

问曰:众因缘中,无量诸天大众,不在此数耶?答曰:此序重在证明是经非伪,而备结集
之人纂编。诸天大众,虽是听众,听已散去,取证较难。千二百五十人昔长随佛,今又同
修,取证自易。结集经时,咸以阿难侍佛最久,闻记最多,公推重诵,众人证听,确佛与
说无讹,方为记载。是述者载者,俱为当时法会亲见亲闻之人,故足证信。(下略)

以上序分二段,均为阿难尊者之语,非经正文,如今举行开会仪式,与会者必先签到,再
於议事以前,记明开会地址及其日期,又如後人著书,每有弁序。

典型夙昔之七—— 弘一大师  智 展

弘一大师(一八八○ ——一九四二),河北天津人,是民初家喻户晓的高僧,不论是否为
佛教徒,大众对其才情、德学大概都略有耳闻。从富家子弟到近代中兴南山律学的宗师,
从风流倜傥、才华洋溢的艺术家到息灭尘缘、安贫守道的出家人,他曲折变化的一生,宛
如一则传奇。

关於大师的生平事略,已有多部专书加以阐述,本文不再赘言。谨依弘老弟子们对他的追
思回忆,将其卓绝的修行风□加以显扬,愿在这混沌的浊世中,能更清晰地仰望大师的身
影,坚固吾人向道的信心。

性情真挚 恳切至诚

提到弘一大师,一般人大多知道他持戒的精严和一丝不□,却鲜少留意到他真性的流露和
修行的至诚。一位署名「亦幻」的法师在回忆弘老驻锡白湖金仙寺的点点滴滴时,纪录了
弘老真挚的一面:「弘一法师在白湖前後住过四次……,他此时的工作,我记得好像是为
天津佛经流通处校勘一部华严注疏,一部灵芝羯磨疏随缘记。同时他在白湖所研究的佛学
,是华严宗诸疏。……是年十月十五日,天台静权法师来金仙寺宣讲地藏经、弥陀要解,
弘一法师参加听法,两个月没有缺过一座。静师从经义演绎到孝思在中国伦理学上之重要
的时候,弘师当著大众哽咽泣涕如雨,全体听众无不愕然惊惧,座上讲师亦弄得目瞪口呆
,不敢讲下去。後来我才知滚热的泪水是他追念母爱的天性流露,并不是什麽人在触犯他
伤心。因为确实感动极了,当时自己就写了一张座右铭:『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
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附上的按语是:『庚
午十月居金仙,侍静权法师讲席,听地藏菩萨本愿经,深自悲痛惭愧,誓改过自新,敬书
灵峰法训,以铭座右。』我平生硬性怕俗累,对於母亲从不关心,迨至受到这种感动,始
稍稍注意到她的暮年生活。……弘师对我做过这样浩大的功德,他从没有知道。」

力行简□ 清净无碍

民国二十六年,弘一大师曾应□虚大师之邀,到青岛湛山寺讲律。期间,弘老的言行举措
,给寺众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一位署名「火头僧」的法师有如下纪录:「百花盛开的暮
春时节……,某一天的上午九点,弘一律师坐的船到了;湛山住持□虚法师,疾忙带著道
俗二众,预先到码头去迎候。寺中剩下的全体大众,都披衣持具分列在山门□两旁,一齐
在肃立恭候著。——我也是其中的二个。……他老随行来的弟子:传贯,仁开,圆拙,还
有派去迎请他老的本寺书记梦参法师,他们携带的衣单显得很多:柳条箱、木桶、铺盖卷
、网篮、提箱,还有条装著小半下东西拿席绳扎著口的破旧麻袋,一个尺来见方叩盒式的
旧竹篓,许多件杂在一起,在客堂门口堆起一大堆;这时我向梦参法师问说:『那件是弘
老的衣单?』他指指那条旧席袋和那小竹篓,笑著说:『那就是,其馀全是别人的。』我
很诧异,怎麽凭他鼎鼎大名的一代律师—— 也可说一代祖师—— ,他的衣单怎会这样简
单□素呢?噢!我明白了,他所以能鼎鼎大名到处有人恭敬的原因,大概也就在此吧!

有一天,时间是早斋後,阳光布满了大地,空气格外新鲜,鸟儿和蝉都在枝头唱著清脆婉
转悦人的歌,大海的水,平得像面大镜子,他老这时出了寮房踱到外头绕弯去了;我趁著
机会偷偷溜到他老寮房□瞧了一下:啊!□头东西太简单了,桌子、书橱、床,全是常住
预备的,桌上放著个很小的铜方墨盒,一支秃头笔,橱□有几本点过的经,几本稿子,床
上有条灰单被,拿衣服折叠成的枕头,对面墙根立放著两双鞋 —— 黄鞋、草鞋—  ,此
外再没别物了;在房内只有清洁、沈寂,地板光滑,窗子玻璃明亮——全是他老亲手收拾
——,使人感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清净和静肃。

每逢大众上课或朝暮课诵的当儿,院□寂静无人了,他老常出来在院□各处游走观看,态
度沈静,步履轻捷,偶然遇见对面有人走来,他老必先捷速回避,表面似像很怕人,其实
我想他老是怕人向他恭敬麻烦。……有一天晚上,朱子桥居士因悼亡友乘飞机自西安来,
特来拜访他老,他老接见了。同时市长某公,是陪著朱老同来的,也要藉著朱老的介绍和
他老见一见。他老疾忙向朱老小声和蔼的说:『你就说我睡觉了。』第二天上午,市长请
朱老在寺中□斋,要请他老陪一陪。他老只写了张纸条送出来作为答覆,写的是:『为僧
只合居山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学戒在律己

弘一大师在湛山寺讲律期间的一段开示,对学律之人有相当重要的启发,至今仍为人津津
乐道,「火头僧」也做了纪录:「他老头一次讲的开示,标题是『律己』。他老说:『学
戒律的须要『律己』,不要『律人』,有些人学了戒律,便拿来『律人』,这就错了。记
得我年小时住在天津,整天在指东画西净说人家不对;那时我还有位老表哥,一天他用手
指指我说:『你先说说你自□』,这是句北方土话,意思就是『律己』啊!直到现在我还
记得,真使我万分感激。大概喜欢『律人』的,总看著人家不对,看不见自己不对。北方
还有句土话是:『老鸦飞到猪身上,只看见人家黑,不见自己黑,其实他俩是一样黑』。
末了他老对於『律己』、『不要律人』两句话上,一连说了十几个『慎重,慎重,慎重又
慎重,慎重又慎重』。」

作为弘扬南山律学的中流砥柱,弘一大师的成就,完全展现在自我要求的严谨上。他不作
住持,所以出家後终身过著行云流水的生活。他不开大座,只求对众生有真实利益,所以
身旁没有信众拥护。他不要名闻利养,只求淡泊、简约,所以出家後都在「清贫」中度日
,但却甘之如饴。在末法时代,中国佛教界因他的坚持和慈悲,焕发出希望和生机。对於
这样一位令人钦敬的大德,可知他修行依归於何处呢?「火头僧」的一段纪录,明白地告
诉了我们答案:

 「在将行(弘老将离开湛山寺)的前几天,我们大众请他老作最後的开示,他老说:『这
次我去了,恐怕再也不能来了,现在我给诸位说句最恳切最能了生死的话』,说到这□,
他老反沈默不言了。这时大众都很注意要听他老下边的话,他老又沈默了半天,忽然大声
说:『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真的走了,但他却留下了足令後世遵循、法式的行谊。「以戒为师」、「以净土为归
」,正是吾人终身该念兹在兹的成道方向。「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在大师的护佑
、加被下,娑婆游子将持续向极乐莲邦跨步前进。

不同以往的「酷」暑  明 扬

今年,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大陆湖北一地,近来高达四十度,印度地区甚至达四十九度的
高温(超过人体正常体温有十度之多),热死人的灾情相继传出,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以「现今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不断地使用含有破坏臭氧层成分的燃料等,造成废气中
多是如CO、CO2、SO2……,使得保护地球的「臭氧层」被破坏,也造成了「温室效应」—
— 气温持续地上升,让人酷热难耐,渐渐地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了。

依「佛家」的观点而言,这种令人难耐的炎热天气,由於「万法唯心」——大众的「共业
」所造成的。现今大众的生活愈来愈不安,愈来愈痛苦,「烦恼」指数上升,身心像火一
般地烧,由大众这颗灼热的心,所变现出来的外在环境,就成了现在全世界处处可见「热
死人」的情景。

另外,从速食店的不断增加,炸鸡套餐等的不断推陈出新,牲畜被杀害的比率大幅增加,
加上未曾见的景况——全球各地吃食奇特的物命,如各种昆□的蛹、蝉、蜈蚣、蝗□、蚂
蚁、蜜蜂、蚯蚓、蝎子……,而且数量真是不计其数,非以往杀生数量所能比较,所谓怒
火中烧,那些被食之物命,向人类反扑,许多天灾人祸便是由此而来的。

因此,除了注重「环保」之外,渐渐少吃肉食,慢慢看清烦恼的假象,进而吃素、放生、
伏断烦恼,相信频仍的天灾人祸等乱象,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人类将不再饱受威胁,酷
暑所带来的炎热,将换来阵阵清凉。

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诗的禅理与禅趣(中)  张清泉

(三)空有相即、镜像圆融

胫联(或称腹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大意略谓周遭环境有秀丽山光,禽鸟栖
息,更有潭影清澈,荡涤人心。然而此联之佛学意象更为丰富,几可谓处处禅机、字字禅
趣,上句说「有」,下句阐「空」,分述如下。

(1)世间诸有

首先,上句「山光悦鸟性」,说的是在此美丽的大自然世界里,一切蠢动含灵均得徜徉其
中,各适其性,各得其所,任运自在,生生不息。佛教将此世间分为「器世间」与「有情
世间」二者:  


1、器世间 谓四大(地水火风)积聚而为山、河、大地、国土、家屋等,以容受有情众生
者,可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或名「三有」。此器世间为有情众生赖以维生之
环境,又称依报。诗句中的「山光」即为器世间之代表,在此山光水色「有」境之中,一
切有情众生得以生生不已,各得适悦其性。  


2、有情世间 谓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有情识之一切众生,又分地狱、饿鬼、畜生
、人、天、修罗等六道,为有情众生之身心果报或称正报。「鸟」则为有情世间之代表,
佛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悉皆平等,乃以「鸟性」代表一切众
生皆平等之佛性,亦即代表一切有情众生均得徜徉於山光之中,故曰「山光悦鸟性」。又
佛教中亦常以鸟作为佛说法之代表,如《阿弥陀经》云: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
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
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
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由此可见,「山光悦鸟性」一句乃从「有」的角度出发,说此世间三有之中,一切有情众
生各得其所,各悦其性。然而即使是一般寻常山光鸟语,看在智者眼里,亦可作一番悟性
,犹如诸佛菩萨正在演说妙谛一般。例如苏东坡〈赠东林总长老〉诗云:「溪声便是广长
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即是相同体会。

(2)诸有性空


下句「潭影空人心」,乃从「有」的相对一端「空」来著墨。仔细分析尚有数端:  

 1、「水中月」喻:

首先「潭影」一语即承上句「山光」而与之相对,谓山光倒映潭中所现之影像。然又先须
潭水之清澈洁净,乃能显映出山光之清晰影像。而清净之水亦喻如吾人之真心,《宗镜录
》卷七载:

众生真如之心本自清净,无有垢染,湛然不动,不生亦不灭;犹如水之净性,本体清净,
澄湛凝寂,故取之为譬喻。

众生之心既喻如水,然则水中所现影像夫复如何?《大智度论》卷六「十喻」中有所谓「
水中月」之喻:

如水中月者,月在虚空中,影现於水。实法相月,在如法性、实际虚空中,凡人心水中有
我、我所相现,以是故名如水中月。

意谓月轮本在天空中,其所现於水中者,只是一虚幻之影像而已;凡夫因执著於有「我」
及「我所」等假相,不知其实皆如同水中之月,皆是虚幻之假相罢。而「潭影」亦如同水
中月一般,只是一虚幻之影像罢了。  

2、「镜中像」喻

清净之潭水亦如一面明镜,佛经常称众生之心犹如明镜,以其能映照万象,故称为心镜。
《大乘起信论》云:

众生心者,犹如於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神秀之偈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亦是此意。然则镜中之影像亦如同水中月一
般,皆不真实,《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此乃揭示世间一切万法皆是虚幻不实,空而非真。《大智度论》卷六亦有「镜中像」之
喻云:

如镜中像者,如镜中像非镜作,非面作,非执镜者作,亦非自然作,亦非无因缘……复次
如镜中像实空,不生不灭,诳惑人眼。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实,不生不灭,诳惑凡夫人
眼。

此言镜中的影像非是镜所生,也不是面(脸)所生;不是执镜者所作,也不是自然所作,
总之皆是赖於众因缘和合而成,故其影像实际是空而无实,只是凡人眼睛为之所惑,认以
为真罢。综合上述二喻,可知「潭影空人心」即是指吾人能藉潭水的清澈,体认我心之清
净,并透悟潭影之虚幻不实,体证诸法性空的道理。钱锺书《谈艺录.随园论诗中理语》
云:

如心故无相,心而五蕴都空,一尘不起,尤名相俱断矣。而常建则曰:「潭影空人心」,
以有象者之能净,见无相者之本空。在潭影,则当其有,有无之用;在人心,则当其无,
有有之相。洵能撮摩虚空者矣。

钱锺书极赞许常建此句「潭影空人心」,谓其以有象之潭影,显示了无相之空性。在潭影
而言,就其有象的当下,仍具备「无」的作用;在人心而言,虽当体即空,却亦不排斥潭
影之有象随缘显现,可说是最善於演述空义了。

 (3)镜像圆融

虽然「山光悦鸟性」说有,「潭影空人心」阐空,然中道之义乃「亦空亦有,非空非有」
,任何一边均不可偏执,故曰「空有相即」。至於「水中月」或「镜中像」,虽皆虚妄不
实,然从另一角度观之,却亦不失中道圆融之理,《大智度论》卷六偈云: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譬如镜中像,非镜亦非面,亦非持
镜人,非自非无因,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虽然镜中像只是因缘所生法,但此偈终亦将之复归於中道之喻,是则圆融无碍矣。类似此
喻,天台宗亦有「镜像圆融」之说,以显示其空、假、中三谛圆融无碍之义,《摩诃止观
》卷一下云:

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不一二
三,二三无妨。此一念心,不纵不横,不可思议,非但己尔,佛及众生亦复如是。

综合以上所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所欲彰显者,应即是藉著「镜像圆融」
之巧喻,以显示其「空有相即」的妙谛,然却不著痕迹地善用纯□无华的景物,巧妙的
铺设对比,加上种种譬喻,以彰显此「空有不二」的圆融妙谛,实是高明之至! (待续)

讼期无讼(上) 士 伦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篇〉)

国家社会的安和乐利,有赖许多道安全堤防,司法是最後一道防线,非万不得已谁愿意打
官司?古人说:「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进入官府呈上讼诉状,两造非拼得你输我赢
,誓不罢休,一来一往缠讼多年,弄得倾家荡产的大有人在。自古修养人家必告诫子孙,
不要轻易讼诉,山东曲阜的孔庙碑刻中,有衍圣公孔令贻的《忍讼歌》刻石(注),劝告百
姓息讼,歌云:
    世宜忍耐莫经官,人也安然,己也安然。
    听人挑唆到衙前,告也要钱,诉也要钱。
    差人奉票又奉签,锁也要钱,开也要钱。
    行到州县细盘旋,走也要钱,睡也要钱。
    约邻中正日三餐,茶也要钱,烟也要钱。
    三班人役最难言,审也要钱,和也要钱。
    自古官廉吏不廉,打也要钱,枷也要钱。 
    唆讼本来是奸贪,赢也要钱,输也要钱。
    听人挑唆官司缠,田也卖完,屋也卖完。
    食不充口衣不全,妻也艰难,子也艰难。
    始知讼害非浅鲜,骂也枉然,悔也枉然。
    争讼息不了,就要靠公正的「听讼折狱」,以平息民怨,排解纠纷。

谁能听讼

孔子一生行道的宗旨,在达到「无讼」的境界。无讼是儒者的毕生之志,无讼之前却须具
有听讼的能力。早在《周礼》〈秋官〉的司寇,就记载著很完整的司法讼狱制度,而《春
秋》一经,更是儒者听讼断案重要的参考根据。

清代以前,行政、司法由县官一人兼任,只有两榜进士出身的县官有能力听讼断狱,以钱
财顶得的捐官,本身不能断狱,要依靠身旁的名刑师爷。通过乡试、会试的两榜进士,拥
有厚实的经典知识,所以行政有方,听讼无碍。谨依「五经之□辖」的《论语》,一窥儒
家听讼的要领。

明镜高悬

讼者,争也。原告和被告各执其辞,互诤不下,不得已就要靠司法裁决。既是各执其理,
必定有是有非,听讼时若稍有成见偏心,就很难明镜高悬地公正判案。所以听讼应有《论
语》〈子罕篇〉说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可没证据而预先设定,
不应排斥一切可能而专必偏执,不要陷入事实或理论的死胡同,尤其不要染上个人的好恶
色彩。

能学习孔子「空空如也」的虚明空灵,叩击两造,让两方毫无保留地呈现真相立场,然後
谨慎评断,离明察秋毫便不远了。

多方观听

听讼问案是一门十分专业的学问,《周礼》〈秋官〉有「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是
「辞听」,观察两造答辨。二是「色听」,观察两造的脸色。三是「气听」,观察两造的
呼吸气息。四是「耳听」,观察两造听案态度。五是「目听」,观察两造的眼珠眸子。透
过这五种细微的听案技巧,便知谁直谁曲。五声听讼是属於当场的判断,至於两造平日的
行径、一惯的作风,有时很难从临场得知,而孔子的观人之术却可以补其不足,《论语》
〈为政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一个人的行事作风有其一惯性,要观察谁是谁非,首先考察这个人平日的所作所为,善事
多还是恶事多。再来是推敲这个人做事前的动机、一向的作风。最後是详细观察,事情发
生後,他的心安在何处,想达成什麽目的。经过这三层的审察,孔子说:「人焉□哉?人
焉□哉?」人怎能藏得住!人怎能藏得住!例如许多人称赞申枨很刚正,孔子却说:「枨
也欲,焉得刚?」孔子观察申枨的行事动机,存在著许多欲望,无欲则刚,有欲望的人怎
能刚正?有一位微生高的人,大家都说他为人很「直」,孔子却不表赞同,观察他的平日
作风,有人来跟他要一点醋,微生高答应给他,可是自家没有醋,他不对人直说,却跟邻
居讨一点醋来兑现,这如何算得上是直?

综合一个人平日的所作所为,察寻他一向的行事动机,再看他事後心安在那里,还有什麽
事能瞒得住?故孔安国注解说:「观人终始,安所匿其情?」

哀矜勿喜

儒者管理众人,虽然不能舍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治标手段,却远非儒者为政的本
怀。儒者期望以诗书礼乐「弦歌之声」化导群众,听讼断案绝不同於法家酷吏,硬要给犯
人罗织罪名,轻案重判。儒者是以不忍之心看待罪犯,如情有可原,便多方宽贷。例如曾
子弟子阳肤,鲁国孟孙氏任命他做典狱官,阳肤请教曾子如何听讼断狱,曾子叮咛他说,
上位者无道由来已久,民心离散,许多人不知所措触犯法令,若听讼掌握到犯罪事实,应
该「哀矜而勿喜」,要怜悯犯人,不能因为审得实情而高兴。

在《书经》〈康诰〉,周公告诫亲弟弟康叔如何治理卫国,留下许多珍贵的听讼之道,周
公特别交待康叔应该「要囚,服念五、六日,至於旬时」,针对囚犯供辞要谨慎研究,反
复思念案情,想个五六天或十天,重大刑案则要想个三个月,然後再定谳行刑。敬天保民
、视民如伤的情怀,流露无遗。
    □《说苑》记载大禹出门在外,看见一位囚犯,大禹下车来对著囚犯哭泣。身边的人好奇问
说:「这个人不顺从大道,犯了法当该受罪,君王何必这麽痛哭流涕呢?」禹王说:「尧
、舜时候的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人。如今寡人当君王,百姓却各以自己的心为心,能
不难过痛心吗?」这就是《书经》所谓的「百姓有罪,在予一人。」天下苍生为何犯罪?
上位者的失德失政,应负大 半责任! (待续)

在逆境中歌唱  瑜 扬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  柳宗元〈溪居〉

长久以来,我被官职上的种种琐事所牵累,身心不得自由,还好被贬到这南方偏僻的少数
民族地区,才得以卸下肩上的重担。□暇的时候,就和我的好邻居——农田、菜圃为伴,
有时觉得自己真像个山林中的清高隐士。清晨时分,走过满是露水的草丛,到耕地里去从
事劳动;有时则驾著小舟,四处去赏玩风景,直到天黑才停船靠岸,踏上归途。居住在这
个偏远的地方,要碰上一个人都不容易,因此我时常仰望碧蓝的天空,高声地歌唱。

被後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许多倍受称道的文学作品,都是在贬官、外
放期间完成的。这首〈溪居〉,据考证就是他被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时所作。柳宗
元无论学识、能力,在当时朝廷中均堪称俊杰,可是他却因为政治立场和当权者相左,屡
遭贬谪。他在永州待了十年,後来又被贬到更遥远、落後的柳州(今广西省柳城),直到
命终,都无缘再回到京师。在後半生的贬谪生涯里,柳宗元并非始终一蹶不振,他在永州
完成了一篇篇令人惊艳的山水游记;在柳州刺史任上,则倾全力整顿地方政事,修□水利
工程、兴办文教事业、解决民生困苦,使得当地焕然一新,百姓对他充满了感激和爱戴。
他的一生看起来是充满波折和艰辛的,但在最困顿的所在,我们却看到了他的不屈和坚韧
。

〈溪居〉这首诗充满了逍遥、□适之情,我们不能说柳宗元对於自身的坎坷全然地释怀,
因为他在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似乎隐含了「嘲讽」的意味。被驱逐到
这麽荒凉、落後的地方,怎麽会是「幸」呢?这恐怕是「含蓄的埋怨」吧!但是在内心不
平和面对现实的挣扎之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逐渐趋於平静的。若不是这样
,就写不出那些为後代传诵的山水佳作了。这样渐渐趋於和缓的心理,在诗的结联——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也可以嗅到几分。在诗人面对南方的天空放声高歌之後,
原本内心的郁结,好像已逐渐获得化解,取而代之的,是融入田园、山水的恬静、自在。

反覆读诵这首诗的时候,脑中便不断播放柳宗元「在逆境中歌唱」的景象。身处逆境,不
是应该「涕泪沾襟」的吗?但诗人却带著自我解嘲的口吻,要自己试著去放下、去接纳。
我们相信他调适得极好,因为就在「长歌」之後,柳宗元的文章走进了文学史,而柳州的
人民也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感佩、崇敬的父母官。谁说逆境中只能发牢骚!唱首歌吧!边走
边唱,生命也就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了。

章学诚经验——方法多样化  养 光

鼓励人们日课经典,最常遇到的疑惑是:「天天读诵固定的经典,不会日久生厌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终年常热常寒,很少有生物可以存活下去,必得四季变化,寒暑更迭
,才会活得滋润有味。经典读诵也不例外,一部经既要熟诵不忘,又要可长可久,既不能
为求新鲜而屡换经本,又得旧书不厌百回读,这是一大考验。人情一向喜新厌旧,要怎样
进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愈读愈有趣的情境呢?清代历史学家章学诚先生的经验
,可供参考。

「昨年过镇江访刘端临教谕,自言颇用力于制数,而未能有得,吾劝之以易意以求。夫用
功不同,同期于道。学以致道,犹荷担以趋远程也,数休其力而屡易其肩,然後力有馀而
程可致也。攻习之馀,必静思以求其天倪,数休其力之谓也。求于制数,更端而究于文辞
,反覆而穷于义理,循环不已,终期有得,屡易其肩之谓也。」(见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

这是一篇章学诚先生给他儿子的家书。意思是说,去年路过镇江,拜访担任教谕职务的刘
端临先生,端临先生说:「在学堂督促学生读经,我很注重读经的遍数,非得读到一定数
目才可以,学生却获益不大,不知问题出在那里?」我劝他换个心意想法来用功。只要改
变用功方法,一样可以达到「读经明道」的目的。从经典读诵到能明白是非道理,就像肩
膀上挑著一副重担赶往远方目标,途中必得休息好几次,左肩右肩轮流替换,才有充足的
力量挑到目的地。

读诵经典,怎样「数休其力,数易其肩」歇一歇,换换肩呢?章学诚告诫他的儿子,在学
习馀暇,要有一段时间静静思惟,让经典融成自然的一部分,这是读诵的中途歇息。在规
定的读诵遍数中,有时留心经典的美好文辞,或者反覆推敲经典的深义,如此读诵、欣赏
、玩味相互循环,希望学习终有所得,这就像挑担走远路,中途换换肩膀。

下功夫读诵经典,方式可以多变化。时而齐诵,时而分诵,时而轮诵;或者走出教室转换
情境,在树荫底下、月影之中、山巅水边,读的是同一部经典,味道却大异其趣。平时在
家中读诵大学,日复一日,不觉得有何特别。有一天夜宿曲阜孔庙旁的阙里宾舍,清晨起
来读诵大学,意味格外深长,何以如此?因为脚下正是「大学之道」的故乡,大学中的圣
贤、花鸟、人物全是出自这里,读来何等亲切!

读诵方向要坚持不变,但是方法可以善巧方便,只要读得有乐趣,自然生起无限喜悦。

论语简说(五十三)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孔子说:「周朝参看了上二代夏朝及商朝的演变,它的典章制度非常昌盛完备,恰到好处
。假如我从政,一定遵从这麽美好的周礼来推展。」

「周监於二代」,「监」就是「视」的意思。周朝继夏、商两代,由周文王、周武王所建
立的朝代,是中国历代最长久的王朝。它参看了前两朝的各项制度,并加以增加及删减,
达到中道的境地。

「郁郁乎文哉」,「文」是文化,包含礼乐及

各项制度,属於外表的部分。「郁郁」,是昌盛而且美好的样子。「文」的部分要做到恰
到好处,是很不容易的。如果它 的本质够了,但是手续及条理不够完备,整个制度是无
法推动的;反之,手续及条文太过繁琐,却少了本质内涵,实行起来也无法面面俱到,当
然推行不久。周礼的「文」和「质」配合得恰到好处,没有「过」与「不及」的毛病,难
怪孔子称赞周礼「郁郁乎文哉」!

看看古代的秦朝,武力如此强大、管理十分严格,虽然能很快就并吞六国,统一了天下,
但是「文」太过,法律及各项制度非常繁复而苛刻,人民的生活感到压迫而不快乐,国
运只维持了短短的十五年。汉高祖刘邦起兵攻入首都咸阳,和当地百姓只「约法三章」,
撤除秦朝一切繁琐的法令,当地百姓非常高兴。等到刘邦灭了秦朝,统一天下,建立了汉
朝,宰相萧何才进一步制订各项法律制度,补足只重「质」的「约法三章」,使文质能够
相称,有利各项制度的推动。

「吾从周」,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到了孔子当时,大家不肯依照周礼来推行,
礼崩乐坏,各项制度无法推动,天下纷扰不安。孔子悯念天下苍生,主张办政治,只要遵
从文质相称、制订完备的周礼,必能天下太平。

社会上的各项制度及措施,必定随著不同的时代及背景,不断改变求新。如果能汲取孔子
的智慧,参考以前的优劣,加以增删,随时掌握「文」及「质」相称平衡的原则,推动的
制度自然是福国利民,广受欢迎。至於个人求学做人,也需时常调适,才不会偏离「文质
彬彬」的君子之道!

指 南 针 治 烦

「读书当先正志;志在学习为圣贤,则凡所读之书,圣贤言语便当奉为师法,立心行事俱
要依他做法,务求言行无愧为圣贤之徒。经史书中所载古人事迹,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
以为戒,勿徒口读过。如此之志,久暂不移,胸中便有一定趋向,如行路者之有指南针,
不致误入旁径。虽未遽是圣贤,亦不失为坦荡之君子矣。」 (陈宝箴《扇训》)

史学家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经写了一幅《扇训》勉励他。读书应当先端正志向,志向
定在学习做圣贤。读的一切书籍,只要是圣贤的言语都要奉为准则。存心办事要依著圣贤
言语去做,一言一行务必对得起圣贤的教诲。经典、史书里的古人事迹,善良的可以学习
,若是为恶违礼的就要引以为戒,不能口里读过而已。

抱持这个志向,久久不放,胸中自有清楚的方向,就像远行的人,握有指南针,不会迷失
了方向,虽然不能马上成为圣贤,至少也是个坦荡的君子了。

要紧经典

世尊入涅盘後,初祖大迦叶尊者向大众说:如来荼毗,舍利如何分布,不是我们的事。我
等应先将世尊所说的教法,结集成经律论三藏,不使佛法迅速灭尽。嗟!嗟!倘若三藏经
典真不能传佛心印,迦叶尊者为何要以结集经典为当急之务呢? (□益大师〈阅藏知津自
序〉)

马来礼节


马来人的礼节,如:坐著不能翘二郎腿、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脱鞋。见长者和尊者要弯腰
,并握住其手做亲吻状;从坐著的人身边经过,胳膊一定要低垂,不能大模大样地走过等
等。 (见〈汶莱人修养很高〉)

声从何来

东坡《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
听?」此一卷《楞严经》也。东坡可谓以琴说法。 (《小窗幽记》)

孝为第一

雪公云:民国以前,在外作官,有父母之丧,再好的官位,也要辞职不干,叫丁忧,服满
再出来。到清代改为二十七个月,孝是第一条。今日丧礼,男女混杂,到时上花圈有何用
?没有哀思。孔子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优雅飘逸如群鸿戏海——「明云腾墓志并盖」

隋大业十一年(615)二月刻。正书,二十三行,行二十三字。

此碑端秀优雅、精健飘逸。善於把篆意融合到笔意当中,使笔划显得遒润含蓄、圆活灵便
,就是方折处也能消方於圆,不露锋芒锐角。又善於运用曲势,透过空间分割的疏密对比
来强调主笔画的舒展起伏,从而在精整的篇章中增添悠游潇□的韵致。

结字多扁方,用意精密而朗透,稳健而活脱。

通观此志,使人心神为之愉悦,意趣为之开朗。

鹦鹉纹提梁银罐—唐

鸟儿翩翩飞舞、婉转鸣唱,为人们增添不少生活情趣和欢喜心;然而娑婆世界鸟类仍属六
道众生,三毒炽然愚痴轮回,未若净土弥陀所化白鹤、鹦鹉等众鸟,百宝庄严而和鸣优雅
,常赞三宝并演说众法,令闻者皆得解脱。   

此器为唐朝金银制品,高二四.二公分,口径十二.四公分。圆腹缩口,以覆碗形为盖,
上有提梁把手下为圈足,通体以锤击成形,纹饰涂金。罐腹有朵朵团花围绕,团花中藏著
飞翔鹦鹉,栩栩如生。盖顶周围有葡萄、石榴、忍冬卷草纹饰,盖内书写墨字一行:「紫
英五十两,石英十二两。」得知为放药器皿,现藏□西历史博物馆中。
Sat Sep 24 03:24:4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