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47期
#1
美雪
心灵的雕塑师  鞭鼓生

雕塑身材的广告,从平面媒体到影音媒体,炙手可热,随处可见。原来人的外表,是可以
经过整形、按摩、运动而重新雕塑的。而内心呢?

艺术家说,他们是心灵的雕塑师。艺术家用音乐、美术、文学、书法等艺术来提升人类的
性灵。雪公老师在世时,除了讲经说法外,也在台中莲社讲授唐诗,老人家说,诗教可以
使人温柔敦厚,也可以启发灵性。同时也在莲社提倡乐教,老人家说,乐教可以使人心地
中正平和。原来心地功夫是可以透过音符、文字、图像等教化来雕塑的。

常在路上看到许多自我放逐的流浪汉,他们不论男女,一概衣衫褴褛,污秽不堪,三餐不
继,随处卧躺。他们或许人生失意,无力自拔。或许感情受挫,精神恍惚。总之,流浪汉
无法正常作息,融不入社会的价值轨道。反观我等众生,经上云:「此法身过於恒沙无边
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看到无法自我整
饰的流浪汉,我们会掩鼻走避。想想自己是多生多劫浪迹生死,迷本自心,纵贪□痴,染
秽三业的顽冥凡夫,那又差到哪里呢?

说到心灵雕塑师,佛陀是最高明的心灵雕塑师,佛弟子要有一股奋起的力量,让那数生累
劫一层又一层的污垢,用法水来涤荡剥除。流浪汉当久了,会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模式。
修行人改恶习的历程,就好比吸毒的人,到勒戒所戒毒一般,痛苦是难以言喻的。祖师说
,要像打铁一样,烧烧捶捶,去了些渣,就去了些习气,慢慢磨练,勉强受持,时久自然
邪不胜正。

唉!不论雕塑师的功力有多神勇,世人要雕塑成何等模样,还在当事人自己。世间的种种
塑身,我们不深入。佛菩萨则是大慈大悲,不舍一人地耕耘众生的心田。只怕我们自己不
慈悲自己,没有动力迈向香光庄严。

历尽寒酸无片实,
由来悲喜空萦肠。
莲华丛□清魂逸,
消尽人间炎与凉。

(□益大师〈西窗自喻步寂音韵三首〉之一)

历尽人间的严寒和辛酸,深深体验到没有半点真实。向来的悲伤与欢喜,只是在心肠之间
回荡的一场空梦。倒不如在莲华丛□老实念佛,讨个心神清净安逸,足以让人间的炎凉世
态销融殆尽。

读易散记:豫卦六爻  自 明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

,隶书作盍。王注本作盍簪。《释文》:「盍,胡服反,合也。簪,徐侧林反,子夏《传
》同,疾也。王肃又祖感反。古文作贷。京作。马作臧。荀作宗。虞作。,丛合也。」


侯果注:「为豫之主,众阴所宗,莫不由之,以得其豫。体刚心直,志不怀疑,故得群物
依归,朋从大合。以簪□之固括也。」

虞仲翔注:「由,自从也。据有五阴,坤以众顺,故大有得。得群阴也。坎为疑。故勿疑
。小畜兑为朋。,合也。坤为。,聚会也。坎为聚。坤为众。众阴应。故朋。,旧读作作
宗也。」

依李氏《疏》解说。

侯注。豫卦一阳五阴,成就豫卦,就在九四这一阳。故九四为豫卦之主,而为众阴所宗。
是以莫不由之,以得其逸豫。九四在互体坎中,《说卦传》:「坎为心。」九为乾阳。阳
体刚。《系辞上传》:「乾,其动也直。」所以注云:「体刚心直。」《说卦传》:「坎
为心,为加忧。」故为心志,为怀疑。但以体刚心直,故志不怀疑。九四不疑众阴,众阴
亦不疑九四,故谓九四「得群物依归,朋从大合。若以簪□之固括也。」簪,《说文》作
。作笄字讲。刘氏《释名》:「簪,也,连冠于发也。」《仪礼》〈士丧礼〉:「簪裳于
衣。」郑注:「簪,连也。」即连发之义。□,《集韵》音义同针针,《篇海》读簪去声
,义为以针□物。固括之括作结字讲。「若以簪□之固括也。」此句的意思,是说豫卦一
阳□缀五阴,犹若用簪□发,使固其结。

虞注。「由,自从也。」据《尔雅》〈释诂文〉解释。豫卦以一阳居五阴之间,故云:「
据有五阴。」内卦坤,坤为众为顺,故云:「坤以众顺。」九四是阳爻,故称大。一阳据
有五阴,是谓得群阴,故为「大有得。」离乾合而为大有,豫与小畜旁通,四在小畜互体
,亦是离乾合而为大有。惠氏谓小畜与豫旁通,而兼及两象易。故曰:「由豫大有得。」
豫四坎为心,失位,故疑,但因刚而得众,故勿疑。旁通小畜有互体兑,兑〈象传〉说:
「君子以朋友讲习。」故云:「小畜兑为朋。」《尔雅》〈释诂〉:「盍,合也。」盍是
古今字,盍与阖同。《系辞上传》:「阖户谓之坤。」故此注云:「坤为。」坤,故云:
「,聚会也。」《九家易》《说卦》《逸象》:「坎为丛棘。」虞氏引作□棘。□同丛,
其义为聚。故云:「坎为聚。」坤广故为众。众阴应于一阳,故曰:「朋。」同埴。古音
试,又音炽,今读为职。《说文》,埴,黏土也。《集韵》亦解释为黏土。例如《尚书□n〈禹贡〉:「厥土赤埴坟。」郑本〈禹贡〉则是「厥土赤坟。」孔氏颖达《疏》:「埴
音义同。〈考工记〉用土为瓦,谓之抟埴之工。是埴谓黏土。故土黏曰埴。」抟埴之抟音
团,亦作搏,音博。今从搏埴讲,读为博职。搏埴,是以水合土之义。豫内卦坤为土,互
体坎为水。九四在坎中,一阳提倡,而众阴应和,犹若水土那样互相黏著。故云:「朋。
」,京房作,荀爽作宗,王弼作簪。侯氏解释为固冠之簪。但古时只有笄,至秦汉时始有
簪。《说文》簪是的俗体字。段玉裁说:「《易》豫九四朋簪,郑云速也,实□之假借字
。」故以虞氏作为是。

王辅嗣注:「处豫之时,居动之始,独体阳爻,众阴所从,莫不由之,以得其豫。故曰由
豫大有得也。夫不信於物,物亦疑焉。故勿疑则朋合疾也。盍,合也。簪,疾也。」

孔氏《正义》:「大有得者,众阴皆归,是大有所得。勿疑朋盍簪者。盍,合也。簪,疾
也。若能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则众阴群朋合聚而疾来也。」

程伊川说:「四,大臣之位,六五之君顺从之。以阳刚而任上之事,豫之所由也。故云由
豫大有得。言得大行其志,以致天下之豫也。勿疑朋盍簪,四居大臣之位,承柔弱之君,
而当天下之任,危疑之地也。独当上之倚任,而下?同德之助,所以疑也。唯当尽其至诚,
勿有疑虑,则何患乎其?助也。簪,聚也。簪之名簪,取聚发也。」

〈象传〉说:「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崔景注:「以一阳而众阴从己。合簪交欢。故其志大行也。」

依李氏《疏》说。四以一阳统理五阴,而众阴皆顺从之,是合簪交欢之象。四在互体坎中
,坎心为志,阳称大,上体震,《说卦传》:「震为足。」足能行。故曰「志大行。」〈
彖传〉说:「豫刚应而志行。」即是此义。

孔氏颖达《疏》:「释由豫大有之意。众阴既由之而豫,大有所得,是志意大同也。」

〈象传〉说志大行,即是〈彖传〉所说的刚应而志行。四在坎中,体刚心直。刚?贪欲,直
?偏私,是为坎之心志。此志诚於中,乃得五阴朋来应之,刚柔相应,如水土交融。行之於
事,则如天?私覆,地?私载,天下苍生同得豫乐,是大有得。是故为志大行。

严净六事 雪庐老人

在家居士念佛共修,宜特别严净制伏六事:
    (贪)一切爱欲 
    (□)一切厌恶
    (痴)一切杂念 
    (慢)胜压他人
    (疑)不真实信 
    (见)自以为是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七) 智  果

◎释资粮位(续四) —— 转释二障

※前 言

上回料简「所知障」,《成唯识论》卷九举出五点辨别之,
今即依次研究之。

(三)二障辨异

▲二障体用

前曾引《唯识开蒙》(执障二义)章云:「二障头数,同是根、随二十六惑。」

或问:「二障既皆以见、疑、无明等为体,云何『圣道』断二随眠,说有前後?」(按「
圣道」者,即「无漏道」,又名「出世道」,相当於四谛中之道谛,乃灭除烦恼,趋向涅
盘之正道也。)

答曰 1、二障体虽无异,而用有别(即执我生烦恼障,有障「涅盘」用;执法生所知障,
有障「菩提」用。)  

2、故二随眠(即二障种子),随圣道之用,有胜有劣,而断惑有前有後。如「法空观道」
用胜,能断二障;「生空观道」用劣,但断烦恼(《心要》卷九语)。上文中「观道」者
,以观为入悟境之道,故名「观道」也。

《述记》第九末云:「此中二障,随三乘圣道,有胜有劣,断或前後」,如下所示:

(1)或有先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 如二乘等,求涅盘故。(按:「所知障
」,望二乘为「无覆」,不覆二乘所证之生空涅盘故,二乘不断之。)

(2)或有先断「所知障」,不断「烦恼障」—— 如住、出初地等十地菩萨(按:菩萨本
欲得菩提果,故但欲断「所知障」,其对於「烦恼障」种,则以其不足障智,又不障十地
,故留「烦恼障」种,而不断之。直待将成佛时,方为顿断。此与二乘不同之处也。)

(3)或有亦断烦恼、所知二障 ——   

1、入初地菩萨,分别二障种子,於「极喜地」真见道位断之。  

2、金刚心菩萨,俱生二障种子,於「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方永断尽。

(4)或有俱非 —— 谓诸异生,不断粗重种子故(《论》九云:「二障种子,立『粗重』
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世亲《摄论释》卷七亦云:「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
,熏习种子,说名『粗重。』」

上来「二障辨异」已释讫。

(四)对四无记 —— 即「所知障」与四种「无覆无记」相对而论也。

▲先傍论「四无记」

《略述法相义》卷上云:「其性非染,亦非善恶,故名无覆无记,此中有四,所谓:异熟
、威仪、工巧、变化心是也。」兹略释如下:

(1)异熟无记 —— 指「异熟生心」,又作「报生心」,即依前世业因所招感得之果报心
,亦即对「十二处」(及六根、六尘也,此十二处,即可摄尽一切诸法)任运而缘之心也
。

(2)威仪无记 —— 又作「威仪路无记」,行住坐卧,取舍屈伸,名为威仪。即引起行住
坐卧之威仪动作或缘此等动作之心也。

(3)工巧无记 —— 又作「工巧处无记」,刻镂等名「身工巧」;歌咏等名「语工巧」。
即引起身语工巧处,或缘此身语工巧处之心也。

按:「威仪」多於道路施设;「工巧」多於处所施设,故一名「路」,一名「处」也。(
见《相宗纲要》「无覆无记章」)

(4)变化无记 —— 又作「通果无记」,能於定中变化宫殿等之心。

《瑜伽》五十五云:「异熟生,一向无记;二三可得;一有二种。」此义云何?

以上四者,均唯取其「无记」者言,所以名曰「四无记」耳。上来傍论「四无记」已讫。

(1)对四无记,简非馀三
   □《论》卷九云:「此(所知障)於(四种)无覆无记性中,是异熟生,非馀三种。彼威仪
等(三无记),势用薄弱,非覆所知(之理),障菩提(之智)故。」由此可知威仪等三
无记,非「所知障」所摄。
   □《述记》第九末云:「若异熟生,势力强厚,通作意生,计度所起,能覆所知(之理)障
菩提(之智)故。」由此可知唯「异熟生」无记,是「所知障」所摄。

(2)约大小乘,简覆无覆
   □《论》卷九又云:「此(所知障)名无覆,(但是)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有覆。」
此义云何?

以「所知障」,属「不染污无知」(见《起信论》慧远《义疏》卷下之上)不覆二乘「转
依果」故(即不覆二乘所证之「生空涅盘」),二乘无学唯断「烦恼障」种,不断「所知
障」种故,说「所知障」为「无覆」。

然此「所知障」,若望菩萨,亦是有覆,以其能覆所知境(即二空所显真如),能障菩提
妙智故。

上来「所知障」对「四无记」已释讫。

(五)问答释妨 —— 解释「五住地惑」中之「无明住地」即「所知障」之问难也。

▲先明五住地惑

兹先将五住地惑,与天台之三惑(见、思、无明)及相宗之二障(烦恼、所知)相摄情形
,

此「五住地惑」出自《胜□经》之一乘章(求那跋陀罗三藏译)

《枢要》卷下末云:「住及起二烦恼者,『住』谓种子,『起』是现行,或所依生处为『
住地』,『起』谓现惑,正生起故。」此即解释《胜□经》云:「烦恼有二种,谓住地烦
恼及起烦恼」意即「住地烦恼」指烦恼种子,「起烦恼」指烦恼现行也。

故唯识家主张:前四地住惑依「烦恼障」种立,後一住地惑依「所知障」种立。

若天台则以「见一处住地」为「见惑」,二、三、四住地为「思惑」。总称为「界内见思
惑」,二乘断之,而出离三界,了分段生死,证得「生空所显真如」,即此真如,立名为
「有馀依」或「无馀依」涅盘。

至於第五之「无明住地」,则是界外之惑,就此立四十二品之别,大乘菩萨历四十二阶位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而断之,了脱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
)证得「二空所显真如」,即此真如,立名为大菩提果、大涅盘果。

▲正释妨难

外人难云:「若所知障,除无明外,尚有见、疑等烦恼,如何《胜□经》唯说所知障种为
无明住地耶?」

△直答

(1)总答 —— 「无明增故,总名无明,非无见等。」谓无明力增盛故,所以唯识家於「
所知障」种,总名为「无明住地」,并非「所知障」无见、疑等烦恼也。

(2)徵释 —— 何谓「无明」力增盛耶?《述记》第九末云:  

1、体增 —— 所知障中,其馀之烦恼,或俱或不俱,但「无明」皆有,如二乘无学,断烦
恼障已,非必有其馀之烦恼俱起,但「无明」必俱故。  

2、用增 —— 「无明」能迷一切境,能障一切智,能令众生,不得佛果,非如馀烦恼故。  

3、难断增 —— 「无明」翳乎法性,要上上道,方能断故,即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断,
唯如来菩提妙智方能断故。

如上三义,故曰「无明力增盛」,故契经唯说「所知障」种为「无明住地」。

△例明 —— 例如於「烦恼障」种,安立四住地,即:

「见一处」及「欲爱」「色爱」「有爱」,共成四住地名。

初唯说「见」,以见所断中,见力偏增故,分别之首故,岂分别中,更无贪等烦恼耶?

後三唯说「爱」,以修所断中,爱力偏增,润生惑故,岂修道之中,更无□等烦恼耶?

△结语

烦恼障中,见爱力偏增,故於烦恼障种,立见爱四住地。

所知障中,无明力偏增,故於所知障种,立无明住地。

初唯见道所断烦恼障,次三为修道所断烦恼障,後一为见修所断所知障。

上来料简「所知障」已讫。

远离习染 三 省  

一切众生无始时来,习善时少,造恶时多。是故善法虽遇强缘,亦难生长。恶法虽遇少小
外缘,则便炽盛。 (摘自《十住□婆沙论》)

无始劫以来,由於众生修习善法的时候少,造恶业的时候多,所以种在八识田中的善种子
,纵使遭逢强大的助缘,也很难生根、茁壮。然而,恶种子却只要少许、零星的助力,便
能像野火燎原般,迅速发挥作用。

众生之所以长劫沦於凡品,陷溺在生死轮回中不得出离,饱尝种种忧悲苦恼的滋味,由前
文的叙述,便可明了大致的原因。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以此来自我省察,会发现这确实
是自己当下的现况。遇有行善培福、修定修慧的大好机会,总可以找得到各种理由加以推
托。但若一有放纵身心、安逸享乐的事,不用旁人三催四请,自己便主动排除万难、热烈
参与。这样疏於长养福慧、善根,而习惯性地造作和贪、□、痴相应的业因,後果当然是
不断地随俗流转,终致无法从浊恶中自拔。

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在於无法打破「习善少,造恶多」的「惯性」,要突破这样的窘境
,眼前最实际的下手处,就是要多留意熏习的环境。恶习重是凡夫的通病,要全靠己力加
以革除,恐怕不易得利。若能时时提醒自己亲近善知识、善环境,远离恶知识、恶环境,
便能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向解脱之道迈进。

在台中莲社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上) 斌宗法师

民国四十四年四月一日,台中莲社草创初期,礼请天台宗高僧斌宗老和尚传授菩萨戒,前
後得戒者数百人。斌宗老和尚,台湾鹿港人,日据时期曾赴浙江宁波观宗寺及天台国清寺
学习天台教法,而後回台大弘佛法,系近代佛门不可多得通宗通教的尊宿。此篇文字是法
师在台中佛教莲社传授菩萨戒时的开示,全文结构严谨,契理契机,有助於认识佛法性命
、佛教灵魂 —— 「戒」的内容。

    前 言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举行传授在家菩萨戒会,可说是一件具
有深重意义而值得赞叹的因缘!时际末法之世,佛教衰败,正法沦亡,有心为兴佛教,维
持正法者,当先从倡兴戒律做起,佛子若重视戒律,遵守戒律,则佛教自会兴隆,正法自
然昌明。反之戒律沦亡,佛教也就毁灭。经云:「戒在则正法住,戒亡则正法灭」。何以
故?因为佛法是建立在戒上面的,戒是佛教的主要精神。换句话说,戒是佛教的性命,如
没性命的佛教,要希望它光大起来,绝对没有这回事的;这好像失去了灵魂的死人,还有
希望他活动的可能吗?没戒律的佛教,要希望它兴盛,亦复如是。

佛教能超出其他各宗教之上,也就是有了这神圣尊严的戒律——它是佛教不可无的一大
重要基本条件,没有它,则失去佛教的价值。所以不分出家在家,只要你是佛教徒,就有
遵守戒律的必要,否则违背学佛宗旨。因此我们学佛人,不能一味求取知识——了解道理
,就算满足,没有实践体验——受持戒行,是得不到佛教的真实利益。学佛是要解行并臻
,方能获得圆满成就。行——就是戒律的作用。世尊说法四十九年,究其教化众生的一大
纲领,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证真。首列戒学者
,正为表示其重要。

《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若能坚持於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

《涅乐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必须深心持净戒」。

《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云:「欲离诸生死,安稳到涅盘,一切如来说,持戒最第一」。

《月灯三昧经》云:「虽处卑下少见闻,能持净戒名胜士」。

其他赞叹戒学的经论很多,不能一一引述。就看世尊在将要入涅盘的时候,曾谆嘱众弟子
们说:我灭度後,你们当「以戒为师」,据此则戒的重要,不说可知。

戒是生善灭恶的工具,超凡入圣的南针,成佛作祖的阶梯,具有无量功德,能利乐一切有
情,一切有情皆依之而离苦得乐,了脱生死,究竟成佛。戒既然这麽重要和宝贵,那麽你
们这次能发心来此求受菩萨大戒,可谓希有难遭遇的胜缘,真是幸福极了。这也是你们多
生所植的善种,当为你们大大的庆祝!恭喜!希望大家当发至诚恳切心,来接受这无上宝
贵的清净戒。今天是戒会开始的第一日,你们请我讲开示,就把受戒的十大要义,来对你
们略为说明一下。那十要义?一、戒的意义。二、受戒何为。三、受戒功德。四、失戒罪
苦。五、正解深信。六、当发大愿。七、至诚禀受。八、精明戒法。九、护持忏悔。十、
处处是戒。现在先来说明第一义:

一、戒的意义

受戒当先明白戒的意义,什麽叫做戒?梵语尸罗,此云戒,即防禁的意思。谓能防禁身心
一切过犯。要之,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禁防一切非法,制止一切恶业而不作。亦名清
凉,众生三业烦恼,如火炽然,焚烧身心,佛制净戒能息灭之,使其灭热恼而得清凉,故
名清凉。

戒——它的种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僧二百五十戒,尼三百四十八戒),六
重二十八轻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净戒等。其内容分为:在家、出家、大乘、小乘。
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具足戒为出家戒,此为小乘戒之四级。三聚净戒为菩萨戒,
这是大乘戒之通称。又菩萨戒为通戒,道俗通行——在家出家均可受之,故云通。具足戒
为别戒,唯限出家二众受之,故云别。又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四科。

戒法:即佛所制定之种种规戒,以严禁诸弟子之行为是为戒法,即上面所说五戒八戒等是
。戒体:谓受戒者於受戒白羯摩时(初审三问),取得防非止恶之功能,是为戒体。戒行
:谓依所受戒法,随顺戒体发现於身口意三业之如法动作者,是为戒行。戒相:谓持戒者
,戒行庄严,其美德外显,足为他人之模□,是为戒相。一切诸戒都具有这四科的。如佛
制定之「戒法」,受之者即於自身得无作「戒体」,随顺戒体现於三业之动作,而「戒行
」立,由持戒之美德而现於外表之威仪,即「戒相」也。受戒者当具此四者,缺一不成。

二、受戒何为

戒的意义已经明白,然而我们为什麽要受戒?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诸贪等烦恼,
造作一切恶业,依业受报,沉沦六道轮回,堕落三途受苦,无由解脱。诸佛如来哀愍我等
业苦众生,欲令其离苦得乐,了脱生死,成就佛果。所以制立各种禁戒,使之依戒修持,
不造恶业,修诸善行。当知恶为苦因,不造恶则苦因灭,而苦果自亡,故能离苦。善为乐
因,能修善则乐因成,而乐果自得,故云能得乐。所谓惑起而贪爱具,是有情轮回之苦因
;戒净而定慧生,乃佛法修证之正道。你们要不要离苦得乐?要不要了脱生死?要不要求
成佛道?如要的话,那麽,大家就当赶快来受戒了。

三、受戒功德

受戒的意义,已经明白,现在要来说明受戒功德。我先引两段经文来证明。《善生经》云
:「若人受五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五戒
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又《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尽形供养,乃至起
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功德不可思议」。你看受戒功德大不大?单持五戒就有这麽
殊胜功能,况菩萨戒呢!现在单引《璎珞经》来说,文云:「能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
,是法师功德胜於造八万四千宝塔……其福果不可称量」。

要而言之,受持净戒的人们是会受世人所尊敬,龙天所卫护,诸佛所赞叹,能调伏一切烦
恼,消灭一切恶业,长养一切善根,成就一切功德,庄严一切道果,不堕恶道,常生善趣
,乃至永了生死,究竟成佛,此为持戒之功德也。 (待续)

从政者的日课

 印祖说:

「林文忠公则徐,其学问、智识,志节、忠义,为前清一代所仅见。虽政事冗繁,而修持
净业,不稍间断。以学佛,乃学问、志节、忠义之根本。此本既得,则泛应曲当,举措咸
宜,此古大人高出流辈之所由来也。

一日文忠公曾孙翔,字璧予者,以公亲书之《弥陀》、《金刚》、《心经》、《大悲》、
《往生》各经咒之梵册课本见示。其卷面题曰:『净土资粮』。其匣面题曰:『行舆日课
』。足知公潜修净土法门,虽出入往还,犹不肯废。

为备行舆持诵,故其经本只四寸多长,三寸多宽。其字恭楷,一笔不苟。足见其恭敬至诚
,不敢稍涉疏忽也。」(〈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

典型夙昔之八—— 虚云老和尚  智 展

虚云老和尚(一八四O—— 一九五九),是近代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他老一生横跨两
个世纪,寿高德崇,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人提及云公和尚时,
总围绕著老人家几则传奇般的事迹打转,鲜少将这位高僧感人的行谊加以集中呈现。其实
,老和尚在宗门下厚培的定慧之力,就如实地展现在日常的言行动静之中。以下,便藉由
老人众弟子们的追思之文,来瞻仰这位令近世佛弟子钦敬、尊崇的佛门耆老。

待人接物 和蔼慈祥

许多人对老和尚的印象,多从老人家所经历的「十难四十八奇」而来,殊不知这位近乎「
传说」中的高僧,其实平凡、慈祥,一如近邻老者。持松居士在民国四十一年乞请老和尚
到上海主持世界和平祝愿法会时,就对老人的慈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法师虽寿逾期颐
(按:时年一百一十三岁),然精神矍铄,和蔼慈祥,对於世间法,尤严肃端谨。人向之
作礼,必反拜。请益者兴辞,必送之门外,执其手,若不忍释者。诸方住持或监院来见者
,辄殷勤垂询常住近况、生活光景,恳切关怀,有若家人。有素曾亲近者向之述往事,历
历记忆,不爽丝毫,於此简易平淡之处,即可测知其深远精邃之操守。至於平生热诚为教
,四方奔走,兴复道场,席不暇□,随处阐化,又足以喻其识之博。与人接谈,不喜客套
,直显本色。有谀之者,当下钳□,毫无假借,其质直淳正为何如哉!宜乎其享修龄葆太
和也。」由此可见,高僧并非与人「高高在上」之感,而是温煦如阳,平等恭敬。

与众同受 不求特殊

老和尚年高德劭,弟子们多想方设法要尽心服侍,但老人从不因此而安享特殊待遇,反而
力求跟僧众一致。朱镜宙居士对老人此等风□,便留有深刻印象:「光复初期,路则到处
坑陷,汽车燃料,惟有木柴。由韶关至乳源八十华里,须四至五个钟头始达。途间时有劫
车之事,惟对老和尚,则敬礼有加,不敢稍犯,予至是始明白老和尚伴送之意。车头司机
台,颠簸较弱,票价比普通亦稍昂,但老和尚每次往来,必与众僧杂坐车厢中,众虽苦劝
,不听。老和尚躯干高昂,车敝路坏,头顶时与车顶相撞,致血流被面,勿顾。」

又谓:「一日晨,予与数僧,侍老和尚同去马坝候车至韶关。将发,临时以肩舆畀予行。
遍觅老和尚不得。问之侍者,言已先行有时矣。予急乘舆前进,行至三里许,见老和尚以
洋伞贯包袱,肩负而行。予急下舆,拜於道左,请老和尚登舆。答曰:我脚力尚健,汝系
病後,宜多节劳。予曰:老和尚徒步,弟子乘舆,天地间安有此理?师曰:我行脚已惯,
汝不可与我比。彼此谦让移时,无法解决,最後我请将包袱放在轿内,师亦不许。」面对
弟子们真挚的恭敬心,老和尚不因此安享其乐,反而设身处地,希望弟子节劳。高僧的心
地功夫,於此可见一斑。

为法忘躯 不求己安

老和尚一生「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奉献精神,彻底表现在修建梵刹、护
持佛法,但却绝不担任住持的作为上。朱镜宙居士说:「老和尚所到之处,皆以兴修祖庭
为职志。若鸡足山的祝圣寺、曲江的南华寺、乳源的云门寺,与夫最近云居山的真如寺等
是。然当修好一寺,即急急觅人住持,然後肩负一袱,仍自行脚去也。故终其一生,未尝
有一椽之私□。」

关於老人「为法忘躯」的行谊,知定法师也曾有深刻印象:「我在南华做水陆法事至将供
下堂时,据云门来人告,老人搬一箩物从楼上跌下,伤势未知。我听闻之下,五中耿耿,
急欲往视。修圆法师见我去,心亦动,遂同行。漏夜至曲江,向第六战区长官部借一车,
并蒙余长官汉谋介绍名跌打医生陈汉麟同往。至云门时,见老人正在督促工人建□工程。
老人一见我便问:水陆法会圆满乎?我不敢隐瞒,只得直陈来意。老人闻言,面带严肃之
容曰:汝不顾无数饿鬼等汝法食,反来看我究为何事?快点回去做佛事!吾无事,毋□怀
。我只好唯唯而退。」

菩萨的精神为何?老和尚的行止正是最佳的体现。

虽宗禅门 心无门户

老和尚虽被誉为「中国禅宗史上最後一位押阵大将」,但却没有世人对於修行法门的门户
之见,只要对众生有益,悉皆平等接纳,甚至弘扬。朱镜宙居士就曾说道:「老和尚语予
,老年人参禅不宜,最好还是念佛。云门每晚皆有坐香,亦殷殷以念佛相勖。其尤难能可
贵者,南华重建工程落成,求一继任住持,久不可得,言下时以才难为叹。予曰:有清定
师,黄埔军校毕业,随军入川,始行剃度。从能海大师学密,为入室弟子,现方宏法上海
,戒行均可。老和尚急曰:汝可约之来?予曰:恐定师不能舍其所学。答曰:无妨,南华
偏殿甚多,只要不在主殿作密法即可。予曰:不得能大师许可,清师仍不能来。嗣得清师
复函,固以未得海大师命,未有结果。从这二件事来看,老和尚虚怀若谷,只要与宏法利
生有益,绝无世人门户之见,其人格伟大处类如是。」

虚云老和尚住世一百二十年,为护教弘法,历经种种磨难。在临终前,弟子请老人作最後
开示,老和尚只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隔日,老人将侍者唤来,对他们说: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可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
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
保存此一领大衣。………你们此後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
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这不仅是老和尚对入室弟子们的交代,
也是对所有佛弟子的叮咛。老和尚说完这些话以後,便作吉祥卧,安然示寂。虽然他的形
躯已朽,但树立的道风却如金刚不坏,永远坚定著芸芸众生的向道之心。

坚固心和长远心  怀 德

世风日下,净业行人每每感叹环境不利学佛修行。其实,道业能否成就,环境固然重要,
但是,关键之处仍在於自己是否能坚持到底。

民初高僧虚云老和尚曾如是开示:「修行一法,易则实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
下,信得实,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难者,就是你我怕吃苦,要图安乐,不知世
界上的一切有为法,尚且要经过一番学习才能成功,何况我们要学圣贤,要成佛作祖,岂
能马马虎虎就可成功?所以第一要有坚固心。修行办道的人,总是免不了魔障,就是色声
香味触法等尘劳业境,这些业境就是你我的生死冤家;每每有许多讲经法师,也在这些世
界中站不住脚,这就是道心不坚固的原因。其次要发长远心。我们人生在世,造业无边,
一旦要来修行,想了生脱死,岂能把习气一时放得下吗?古来的祖师,如长庆禅师坐破蒲
团七个,赵州八十岁还在外面行脚,四十年看一『无』字,不杂用心,後来大彻大悟,燕
王和赵王非常崇拜他,以种种供养。清朝雍正皇帝看他的语录高超,封他做古佛;这都是
一生苦行而成功的。」

现代人外缘太多,修行常常朝三暮四、一暴十寒;再者,由於讲求效率和速成,学佛也总
是初发心猛,之後便无以为继。云公老和尚的一番提撕,可说正中时人修行的要害,坚固
心和长远心,确实是安定道业的两帖良方。

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诗的禅理与禅趣(下) 张清泉

(四)寂照双融、动静合一

结联「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谓此时一切声籁全部归於寂静,却在此觑寂之际传来
阵阵钟磬梵音,静中有动,动静合一。上句的「寂」字不只是描写现实地境的寂静而已,
更是一语双关;盖「寂」乃谓真如之妙体,离过绝非,寂然不动者也;与「照」相对,照
,谓真如之妙用照十方;妙用之当相为寂体,称为照寂;寂体之当处为妙用,称为寂照,
故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大乘无生方便门》卷一云:

体用分明,离念名体,见闻觉知是用。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离相名寂。寂照
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摄相归性。

结联上句直接以「寂」字双关,一说禅院之寂,一喻真如本体之寂;下句则以「钟磬」等
佛门法器梵音代表「照」之用,盖「见闻觉知」皆是真如本体之用。佛陀济度众生,或以
光明,或以佛身,或以香饭、衣服、卧具等,总称为佛事。而在吾人所处的娑婆世界中,
不依他种方法,独以音声为说法,称为音声佛事。而钟磬乃佛门最具代表性之法器,寺院
中朝暮击钟一百零八下,乃象徵破除百八烦恼,故称百八钟。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八〈
法器章〉载,晨晓鸣钟以破除长夜而警觉睡眠,晚暮鸣钟以唤醒世人之昏□迷惑。磬则有
大磬、圆磬、匾磬、小手磬等,於法会、课诵时由维那师以木棒击鸣之法器。李炳南先生
《诗阶述唐.诗惑研讨随笔》云:

结联「此俱寂」谓後院幽静,此字为全体诗眼,堪称一字千金,此字指时而言,乃映起句
之「初日」,高处虽明,下界尚暗,故万籁仍俱寂也。又暗衬托《华严》之高境,「此」
若作「处」解,不但神韵全失,且前後亦无关矣。钟磬音反映前殿庄严,正是全寺早课行
色,节次谨严,神韵悠远,尤为咏寺诗之冠。

全诗以「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作结,又呼应起联《华严》日照之高境,并以「寂照
双融,动静一如」和胫联的「空有相即」同阐妙谛,如此的咏寺之作,既不流於肤浅俗套
,又不落入枯禅说理,於自然质□的寻常文字里,蕴藏丰富的禅机禅趣,真可谓「不著一
字,尽得风流」,於题寺诗中,堪称冠绝古今! (全文完)

陈氏  周婆 吕富枝

 陈 氏

陈氏,宋朝时吴兴(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守持戒律,受持长斋,平日以禅坐念佛,读诵
佛经,自得其乐,法喜充满。

陈氏诵读《法华经》,总共五千部,《金刚经》、《阿弥陀经》各五千四十八部。并且精
进持念阿弥陀佛圣号,长达三十年之久。

後来有一天,陈氏突然不饮食,她的家人关心问她什麽缘故不想吃东西呢?陈氏回答说:
「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求见阿弥陀佛了。」说话完之後,就右侧吉祥卧,安然往生了。

周 婆

周婆,元朝时,鄞县宝幢市(今浙江省鄞县)人,精进修持净土念佛法门。每年的正月初
一,周婆就开始守持禁语戒,同时昼夜打坐用功念佛,一直到正月结束才停止,这样精进
修持,整整一个月。

每年到了炎热的夏天,就布施茶水,供应来来往往的人饮用,这样经历多年,一直都没有
改变,没有停止。

後来有一天晚上,周婆梦见一片广大的莲花叶,遍覆整个宝幢市,自己手□拿著念珠,在
莲花叶上经行念佛。

经过不久之後,周婆身上患了轻微的小病。她的邻居,有一天夜□,看见幢幡宝盖,从空
中而来,进入周婆的家□。第二天早上,到她家中观看究竟,见到周婆已经合掌念佛往生
了。

讼期无讼(下) 士 伦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篇〉)

亲亲相隐

犯法的动机有很多,有时为了保护亲人而不惜犯法,儒者审理这种案情,又有一番出人意
料的听讼断狱。孔子说:「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有犯过的事实,
听讼後发现是为了保护至亲而犯法。待亲人厚,对陌生人疏,确实是犯了对人不平等的过
错,可是却蕴含著浓浓的仁厚风俗,怎可不从轻量刑?古代法律有规定,亲属互相告发,
无论犯罪事实是否存在,告发者必须受到惩罚。《论语》〈子路篇〉记载,一位偷人家羊
的父亲,儿子怕父亲坐牢受苦,而曲意隐瞒,这是发自亲情天性,何罪之有?所以孔子说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子相隐,正是天性的直接发露。

儒家兼顾情理的听讼,後代律法深受影响,例如《汉书》〈本纪〉第八卷,汉宣帝下诏说
: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
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父子血缘亲情,夫妇有情有义,这是人的天性,即使犯罪惹祸,还是会冒著生命危险保护
亲人。这是内心的真实感情,自然发生的仁慈厚爱,国家怎能违背呢?从今以後,除了颠
覆国家的大逆罪之外,凡是为人「父母、丈夫、祖父母」首谋犯法,儿子、妻子、孙子隐
匿不报者,不必定罪处罚。

这「亲亲相隐」的律法,影响极为深远,到了《唐律》更将「隐」的□围扩大,《旧唐书
》〈刑法志〉规定「大功(即服丧九月)已上,一切勿论」,《宋史》〈刑法志〉称为「有
罪相容隐」,《明史》〈刑法志〉订为「亲属相容隐」,《清史稿》〈刑法志〉叫作「亲
属容隐」。现今的《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亲属间(配偶、五亲等内血亲、三亲等
内姻亲),犯「藏匿犯人」及「湮灭证据」罪,得减轻或免除其刑。依相关诉讼法也规定
,有五亲等内血亲、三亲等内姻亲关系,可以拒绝作证。法律不外人情,人情正是人性至
理的体现。

指归无讼

人心不平而有诉讼,若不幸又遇到一位听讼不明的法官,满腔怨气无处可告诉,一发便不
可收拾。孔子勉励弟子学而优则仕,出仕就要善於断狱,如子路以「只字片语」就能断得
两造心服口服,深获夫子的称叹。

孔子自信「听讼,吾犹人也」,他的听讼本领不下於常人,但是「听讼」无论如何公正都
不能熄灭人世间「争」的火种,「无讼」才是孔圣修齐治平的一片初心。试看《论语》二
十篇,近五百章的经文,那一章不是遥指「无讼」—— 那有礼无争的境界? (全文完)

注:据骆承烈先生所编《石头上的儒家文献》,清光绪三十年二月,孔令贻书《忍讼歌》
刻石,原存曲阜城内。前文只引部分,全文还有几句,谨录於下:

唆人争讼罪滔天,神也憎嫌,人也憎嫌。
善人自有天照看,害也徒然,告也徒然。
况且人心是一般,他也求安,我也求安。
何不人人息讼端,此也休缠,彼也休缠。
食王水土报恩难,粮也早完,税也早完。
天地亲师德无边,朝也念焉,暮也念焉。

手足情深 一 凡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唐 法昭禅师)

陈世恩,夏邑县人氏(今河南省夏邑县),於明朝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家中兄弟三人,
长兄名为孝廉,陈世恩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弟弟。

三弟年少的时候,整日嬉戏玩乐,常常是大清早就出门,天色很晚了才回家。孝廉每每严
厉诃斥,要他改正行为,但是三弟依然故我不曾悔改。陈世恩见此景就劝大哥说:「大哥
,您这是何苦呢?白白伤害了兄弟之情,却於事无补啊!」

从这天起,陈世恩便每天晚上亲自守候在大门外,等三弟一回来,再将门给锁上。还殷勤
嘘寒问暖,关心他吃过饭没有?因为他这样地真诚对待,久而久之,三弟终於起了後悔之
心,决意改掉过去的种种恶行,再也不曾晚归了。

後来陈世恩中了进士,成了地位崇高的达官贵人,然而大哥孝廉来不及看到他的成就,就
已经先过世了。有一位名叫吴三的人,是孝廉姨太太的胞弟,有一天他到家里来探望他的
姊姊。陈世恩见他穿著一身破旧的衣裳,心起怜悯,於是邀请他一同用餐。

这时候三弟从外边回来,看到这情形,就问二哥陈世恩说:「给他吃顿饭就很不错了,为
何还要把他当客人一样亲自招待呢?」陈世恩回答说:「我们这一位可怜的庶嫂,膝下没
有一男半女,年纪轻轻的就为我们大哥守寡,守制(注二)多年不曾改嫁,情操之高令我
非常感动而敬佩啊!我只是将这种感念之情,转而对待他的胞弟而已。虽然他只是一介布
衣平民,然而我招待他一起吃顿饭,这又有什麽伤害呢?」

听了二哥这一番有情有义的话,三弟当下拱手赞叹而佩服:「二哥说的极是,小弟领教於
心。」

陈世恩育有二子,人品学问也都承袭了父亲的温谦风□,所参加的各种科举考试,连连都
能以高分上榜,後来更一起考中了进士。

读过这篇故事,我们作何感想呢?《读书录》中有一首唐代法昭禅师〈珍族弟〉的偈:「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意是多麽地
恳切和悦呀!何妨就此闭目涵咏沉淀一番,看看是否足以融化我们内心深处,那座因日久
堆积霜雪而成的假冰山呢?

「兄弟」之情,在「五伦」中属於「天伦」,是人的一生,五种人际关系当中,相处时日
最久的对象,就因为关系深远,所以喻为「手足」。只相差几岁,从小一起长大,一直到
鬓发斑白,时间长的甚至可能要相处七、八十年。如果平日不能互相包容体恤,而经常相
互猜忌,这样怎能期望彼此和乐呢?有时我们会听闻到某某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彼此不相
往来,就算在道路上相遇了,也不互相问讯。甚至为了一点利益互打官司,反而是认了其
他人作拜把兄弟,错把搅乱亲兄弟情谊的人当作上宾款待,其行径正犹如「引狼入室」而
不自知啊!

孔子曰:「朋友切切□□,兄弟怡怡」(《论语.子路篇》)。子夏曰:「四海之内,皆兄
弟也。」(《颜渊篇》)都是有道名言。但世人都忘了要追本溯源,忽略了为人之本应是「
入则孝,出则弟」,然後「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才能在四海之内,感招到一群有
情有义,如同手足的兄弟们,一起奋斗。反而只取其末,所以误认了一群酒肉兄弟,甚至
危害自己及其家人。像这样的颠倒作为,真可说是人世间一大悲哀啊!

(注一)夏邑,夏代属虞地,秦置栗县,汉改为下邑,金改下邑为夏邑,延续至今。夏邑
是孔子先人之故里,孔子曾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

(注二)旧例居父母或承重祖父母之丧,须谢绝应酬,不得任官、应考、嫁娶等,以二十
七月为期满,称为「守制」。

秋   思  瑜 扬 

中庭地白树□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王建〈十五夜望月〉

皎洁的月光映照著中庭,地上彷佛铺上了一层白雪。鸦雀都已进入梦乡了,在树上静静地
栖息著。夜渐深沉,寒凉的露水正一寸寸濡湿园中的桂花。抬头仰望,人们应该都看见了
高挂在天空的一轮明月吧!这景色不知是否引起了某个人的相思之情?

四季之中,宁谧的秋季似乎最易引起人的思绪,因为万物的阒静,反衬出人们内心世界的
纷然。王建的这首诗,首二句描摹出一幅秋夜之景,「中庭□鸦」、「冷露桂花」,读来
令人如入其境,表现的虽是静态之美,却有震慑、收摄的力量。第三句将视角拉高,呈现
出这首诗的主景—十五的满月;第四句则传达藉由望月所欲寄托的相思之情。望著夜空中
的圆月,诗人明明兴起浓郁的相思,但却不说自己正在怀想远方的故人,反而以问句诘问
「秋思落谁家」?唐诗在表达情感上的含蓄蕴藉,由此可见。在情感表达上,正因为诗人
采取不露骨的方式,所以,在秋夜独特景致的衬托下,对远方故人的那分思念,就更加深
挚、悠长,耐人寻味了。

仰望十五的满月,的确容易引起许多对於人世经历的慨叹和联想,尤其中秋佳节,因为是
团圆之日,自然凭添更多情愫。高悬在天际的「白玉盘」,对应的是一个缺憾而不圆满的
人间,所以诗人在对月抒怀时,传达的往往就是对於「爱别离苦」的感伤和无奈。如杜甫
〈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
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又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或写战时与家人离散,不得相聚;或写与故人久别,无法晤面言欢。人世间的残缺,都在
明月见证下,一幕幕上演。即使□脱不羁如苏东坡,在与胞弟相隔两地的中秋夜,因为不
得聚首,也不禁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字字句句依然充满了感慨。

倘若我们是明月,看尽红尘众生在别离之苦当中挣扎,在彼此的相思之中憔悴,将会为此
心折?或是悲伤怜悯?世间的聚散既然决定於因缘,顽固地执著除了加添烦恼,似乎无济
於事。当人生中的不完美引领我们陷入感伤的漩涡时,仰望明月不应该只是将悲哀延展的
动作而已。学学明月的自然和超越吧!阴晴圆缺、缘起缘灭是自然,所以要「放下」;放
下了,就能从情绪的流转中超越,如明月身处星海,而光辉不为繁星掩蔽。在萧瑟秋风中
,当台头仰望月儿时,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好好深思的。

儿童读经教育浅谈 鹤 之

有□於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子孙的伦理道德一代不如一代,社会上有些公益团体,
风起云涌的开始提倡儿童读经教育,这是一桩可喜可贺的事。但是据笔者观察,虽然有这
麽多人、这麽多单位在努力的付出和实践,却没有非常显著的成效,为什麽呢?………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所接触的教育,大致上有三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
教育。

失去方向的教育

先从社会教育方面谈起。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演变到现今的科技e世代,步调
瞬息万变。人类的生活观以及价值观,变得无所适从,反映在行为上也变调走样了。如:
「牛」郎「织」女、自杀、情杀、纵火频传、诈骗奇谭等等。e世代青少年在儿童成长过
程中,所接收的教育,大部分来自电视,而电视上的好节目他们看不下去,所看的大部分
是有刺激的、充满暴力的社会片;所谈的是变调的恋曲情爱片,不是一个爱好几个就是好
几个爱一个,爱到入骨,当爱不到时不是情杀,就是自杀殉情。所以现今的年轻人已经不
知道爱的真谛是什麽。凭一时的冲动而结婚,造成高离婚率,及比比皆是的单亲家庭。

如果e世代的年轻人知道夫妇的真谛,那麽很多错误就不会发生。两姓联姻的真谛是牺牲
、奉献、忍耐,是历久弥坚而不是见异思迁。所以从社会教育方面,对於儿童的影响负面
多过於正面。

学校教育方面,教育当局对於学生的教学大多著重於技艺、谋职,而对学生的人格思想、
道德伦理、中华文化思想的篇幅愈来愈少,所以现今e世代年轻人遇到事情的抗压性愈来
愈低。

家庭教育方面,现在的人讲的是爱的教育,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大部分是放纵式的。大人
只顾赚钱、交际应酬,儿童的成长过程任凭他自行发挥,只要学校的成绩好,做什麽都没
关系,看电视、打电玩,只要不过分都没关系。去年的社会新闻报导,一位父亲告三名当
博士的儿子弃养,为什麽会这样子呢?可见成绩功课好的儿女不代表会孝顺。

再看看现今社会,独居老人、安养中心的流行,可以看出父母被儿女弃养的情形非常严重
,为什麽会这样?总归一句话,儿女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段,儿童教育被自己忽略了
。

黄金岁月的教养

道德人格养成的黄金时段是什麽时候呢?应该是在十三岁之前的儿童时代。《三字经》开
经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大家的本性
都很相近,由於後天学习的情形和环境不一样,所以相去愈来愈远。一个孩子刚出生时,
他的意识田中,像白纸一张,如果在十三岁之前,能在空白的意识田中种下好的种子,长
大以後他就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种下坏的种子,长大以後他就往坏的方向随波逐流。

儿童读经教育主要的经典是四书五经,都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当孩子在十三岁之前就
把重要的经典古籍熟背起来,这些圣贤智慧、思想哲学烙印在孩子的意识田中,成长之後
,不难造就出一位健全人格的人才。此人对於社会的污染自然有免疫力,进而能救济、影
响周遭的人,父母有这样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

现代读经的缺口

对於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我们无能为力做大幅度的转变,但是家庭教育却作得了主。
历史上有许多有成就的家庭教育,「孟母三迁」便是一例。孟母为了孟子的教育,寻找优
良的环境而搬家三次,孟子因而成为亚圣,家庭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儿童读经教育最早发起的人应是台中莲社李炳南老师,他的名称不叫「儿童读经」,而是
「国学启蒙」,约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有□於社会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子孙的伦理
道德一代不如一代,社会上有些公益团体,风起云涌的开始提倡儿童读经教育,这是一桩
可喜可贺的事。

但是据笔者观察,虽然有这麽多人、这麽多单位在努力的付出和实践,却没有非常显著的
成效,为什麽呢?因为这些小朋友的家长过分倚赖社会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大部分的
家长把孩子送到办理读经教育的团体,孩子回到家里就不过问关怀。

这个现象除了现代人的生活太忙碌之外,问题多出在家长不知道孩子读经的重要性,也不
晓得孩子在十三岁之前要把那些重要的古籍经典熟背起来,用心的家长都必须正视这个问
题。如果专靠读经教育团体,因为读经的时间有限,无法深刻的影响孩子们,奉劝家长们
把时间拨一些给孩子,多注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电脑的普及率几乎跟每个家庭的电视机一样,一部电脑若要运作,必须先输入那一件
工作的指令和程式,如果输入的指令愈多,他所运作的工作也愈多。今天孩子的头脑也一
样,输入愈多的经典智慧,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生旅程,挥□的空间也就愈广大。建议
家长们把小朋友看电视、打电玩的时间挪些出来,选一两本古圣先贤的经典,耐心熟诵吧
!

许个美好的未来

光复初期的四、五十年代,物质缺乏,电视机还没有诞生,处在生命黄金期的孩子,日常
游戏就只有扮家家酒、躲猫猫以及在田野上玩童稚的游戏,非常纯真没有社会污染。那时
候的河水、溪水用手捧起来喝也不会生病拉肚子,人文环境、自然环境都很乾净。

到了六十年代,电视机渐渐普及,开始进入工业社会,物质生活改善了,人们的欲望也撑
开了,成人只顾赚钱,孩子的教育则任其自然发展。贪婪欲望、社会污染也就渐渐形成。
到了现今e世代,科技资讯给人类带来方便,也使社会污染更加快速,例如每个小朋友都
会用电脑上网,网路上多的是藏污纳垢,如色情网站、网路聊天遇到大野狼等等不胜枚举
。如果孩子在成长的童稚时期,纯白的意识田中,种下了污染源,当污染种子发芽成熟之
後,後果真不堪想像。

中国人讲求养儿防老,因为老年人问题很多,老、病、死、老人痴呆症、骨质疏松症等,
如果没有子女悉心的照料,实在很难活下去。时下有些年轻人以为钱是万能,只要有钱,
即使年老也不用靠子女,不妨请教家中长辈,当年老体衰力不从心时,再多的钱有什麽用
呢?这就是传统文化中为什麽要提倡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原因了。

因此当子女在人生的重要时刻——胎教到十三岁之前的黄金时期,家长懂得以中华文化的
经典栽培孩子,当您渐渐鸡皮鹤发时,他断不会弃之而不顾。

儿童读经教育的推动,如果能掌握「学而时习」的诀窍,普遍而落实,家长也能体认「蒙
以养正」对孩子的重要性,老师、孩子、双亲三方面协力无间,小心避开「有读经之名而
无读经之实」的弊端,国家民族未来的展望将无限美好。

论语简说(五十四)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
礼也。」
 
鲁国太庙演礼时,孔子进入观礼,每件事都问得清清楚楚。有人知道了,就说:「谁说鄹
邑大夫的儿子知道礼呢?为何入到太庙观礼,每件事都要请问呢!」孔子听到这样的批评
,就回答说:「每件事都请问清楚,这正是合乎礼呀!」

「子入太庙」,古代一直到了清朝,都是一立国就先建立太庙,祭祀始祖;平常人家建立
家业也先安立祖先牌位,这是不忘本呀!本章经文记录孔子进入的太庙,正是鲁国的周公
庙。祭祀是有一定的时间,平时没有祭典,庙门就关著。

「每事问」每一件事都问,包 括使用的礼器。经文记载孔子每一件事都问,後人注解说孔
子每一件事都知道,这样的讲法和经文似乎有矛盾。正式祭祀时,讲究庄严肃敬,不许□
人在场,即使担任职务,也不能随意移动。孔子「每事问」,正式祭祀岂容发问?唯有在
平素演练祭礼时,孔子在旁观礼才有机会「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或」,说话的是某个人,没有
特定对象。「鄹人」是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他被封为大夫,封地在鄹邑,所以「鄹人之
子」就是指孔子。因为孔子 是名人,为了避讳,不便直称孔子的名字。当时孔子以「知
礼」名闻天下,对礼应该非常通达,何必「入太庙,每事问。」难道是明知故问,或者知
礼的名声是虚有其表呢?

 「子闻之曰:『是礼也。』」为什麽孔子说「每事问」就是礼呀?平素演礼就是练习,和
祭祀仪式一样,只是容貌没有那麽庄严肃敬。孔子此时前往观礼,在旁遇有不清楚就问,
如此勤问学礼,才不致荒废而疏漏於礼,这正是合礼的呀!这也才合乎孔子「学而时习之
」及「传不习乎」的教导。孔子这番话,不卑不亢,很有修养,值得效法学习。

勤敬和睦  治 烦

凡家庭间能守得几分勤敬,未有不兴,能守得几分和睦,未有不发。若不勤不和之家,未
有不败者也。尔昔在侯官,将此四字於族戚人家验之,必以吾言为有证也。尔性懒,书案
上诗文乱堆,不好收拾洁净,此事败家气象。嗣後务宜痛改,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皆
宜检拾伶俐,已为弟辈之榜。 (林则徐家书 训子汝舟)

凡是能守住勤劳与恭敬的家庭,家境通常都能日渐振兴。家庭里能守住和气不争,这个家
一定能发达。若家庭成员不懂得勤劳,事事争夺不和,那家道没有不败落的。

你小时候住过福建的侯官乡里,试著把「勤、敬、和、睦」这四个字观察亲戚家族间的情
形,就能够验证我所说的话。

你的个性疏懒不够勤快,书籍杂物经常堆放在书桌上,不喜欢收拾整齐,保持清洁,这样
的生活态度,实在有败坏家门的迹象。期望你能痛改前非,仔细收□身心,即使一张纸片
,一缕丝线,都必须机灵收拾,如此才能做为弟妹们的榜样。

蛇钻竹筒

学教者须通宗,学宗者须通教。古人云:「通教不通宗,如蛇钻竹筒。」蛇钻竹筒,钻通
了一节,第二节又不通了。相似学教之人,于不懂得的字句,请教人破字消文,换一个地
方,又不懂了。所以学教必须通宗,通宗必须学教。 (慈舟大师〈真参实学〉)

诗书有眼

美浓有句谚语:「如果不读诗书,即使长眼睛也没有用」。客家人重视教育,崇尚知识,
除了反应在子女教育上,具体的代表就属「敬字亭」及「学堂」上了。清末时期,美浓庄
富农皆设有家塾,延师教授「唐书」。 (见《高雄县丰富之旅》网页)

不与不取

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馀多的宣纸如
何处置?又有一次,我寄回件邮票去,多了几分。他把多的几分寄还我。以後我寄纸或邮
票,就预先声明:馀多的送与法师。 (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

刚毅木讷

雪公云,刚毅木讷四字,都与仁相近,在社会做事,选有这四者就好。凡好说话而有决断
、不变者少,做事要找刚毅木讷的人,这种人可靠。刚毅木讷,有一个字就行。婚姻,找
漂亮、会说话的对象,那是找倒楣。

宽雅跌宕——「王弘墓志」

隋大业十一年(615)五月刻。正书,二十一行,行二十三字。

本志典型的反映了北方粗犷豪放与南方温柔绮丽书法风格的结合。字体峻拔而整饬,不脱
北碑险峭之风,线条健丽宕逸,不失□拙之美。

细看之下,点画震动,涵蕴著极为丰富的内在节奏,充分的表现出线条的运动感,跌宕的
笔势十分动人。其中捺画修长而各具姿态,更增加了结字的艺术魅力。

结体扁方,宽博端雅,通篇风神疏朗,安详清和,无疑的是学习楷书的优良□本。

素三彩三多盘 — 清

古来人们常从自然界之花鸟、禽兽、植物中取其形相,再配合语言的各种谐音,运用象徵
、会意等手法,藉由图案蕴涵吉庆寓意,形成十分特别、具有民族色彩的「吉祥图案」,
「三多」图即是常见纹饰。其中「福」音近「佛」,所以佛手表多福;「寿桃」相传食後
可以长生,所以用来象徵长寿;「石榴」取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意,用来祝贺子孙众
多。此器盘底满布三多祥图,便是典型的吉祥器物。

三多盘制作方法以「素三彩」为主,高四.三公分,口径为二五公分,始於明朝正德年间
。色调以黄、绿、紫为主,因少用或不用红色而称「素」,「三」则代表多色之意。盘纹
以墨笔勾线再填釉上彩,设色淡雅、图饰复杂不流俗,为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物。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大家来读经板 - 共同深入经藏, 以期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修改: 05/09/25  2:54:24 <218.162.58.242> 
◆ 修改: 05/09/25 22:54:39 <220.140.88.45> 
Sun Sep 25 02:47:11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