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业与转业 鞭鼓生
彻悟大师说:「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业
不随心转,即能缚心。心何以能转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即能转业。业何以能缚心?
心依常分,任运作受,即为业缚。」
且让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维「心」与「业」的关系。每天我们都在起心动念,身口意都
在造业,而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善也不恶),我们要造业,要转业,就都在那一
念之间。
沙弥救蚁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故事说:有一位罗汉师父,门下有位小沙弥。师父有神
通,预知小沙弥将在七日後命终,於是让小沙弥回俗家拜见亲人。归途中,小沙弥看见有
一蚂蚁穴,将被大水所淹,於是脱衣包沙土,堵了一道堰,救了千千万只的蚂蚁。七天後
,小沙弥又回到师父身边,罗汉师父深感不解,详问七日经过,小沙弥陈述救蚁之事。师
父感慨说:「可以延寿命的最大原由,就是那救蚁的一念慈心啊!」
想想小沙弥也可以无动於衷,依著常分,任由大水漂走蚂蚁,这就是心不能转业,七日後
,将业现寿终。可小沙弥却动了那一念慈悲心,无所冀求地救蚁,他既不知自己行将命终
,也不知救蚁会延年益寿,如是「无漏善」功德更大,正合「心与道合,心与佛合,就能
转业。」佛家有「重业轻受」,也是这个道理啊!当然「轻业重受」,就是指愚痴之人,
因为执著痴迷而增其业力,那将使现世轻业於地狱重受。
莲池大师发愿文言:「我等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
,所作罪过,无量无边,所集诸业,愿悉消灭。」学佛的你我,宿生累劫,所造无量无边
的恶业,消灭已自不易,更何忍在现世上增长业累!彻悟大师说:「所幸发心与否?其机
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只要肯发心,业的缚与不缚,倒有个商量。
严冬落木转□□,
积雪平铺茅屋低。
举世相看同败北,
几人能解早归西?
(□益大师〈和陈非白三首〉)
严冬时节来临,无边的落木萧萧而下,使得万物气象转变为□□楚楚。积雪平铺大地,压
得茅草屋檐低低的下垂。这种景象看在世人的眼里,都认为形同阵仗的败北,了无生趣。
究竟有多少人能领略,这正是警策行人早日回归西方家乡的讯息呢?
读易散记:豫卦六爻 自 明
六五。贞疾。恒不死。
虞仲翔注:「恒,常也。坎为疾,应在坤中,坤为死。震为反生,位在震中,与坤体绝。
故贞疾恒不死也。」
依李氏《疏》说。《尔雅》〈释诂〉,恒作常字讲。《说卦传》,坎为心病,故说:「坎
为疾。」五应在下体坤,故说:「应在坤。」纳甲,坤纳乙癸,月魄穷于乙,灭于癸,是
谓既死魄。魄是月的形体,死于坤,故云:「坤为死。」《说卦传》:「震为反生。」五
在上体震中,故云:「位在震中。」五与下体坤二,非阴阳正应,且为九四隔绝,亦 互
体坤,故云:「与坤体绝。」纳甲,震三日始生月光,谓之「哉生明。」哉训为始。又在
卦气六日七分图中,坎离震兑四正卦,震在东方,东方春,生於此图之左。震具有生的意
义,所以,贞疾恒不死。又,震巽二体合为恒卦。五体在震。五失位,变正,互体巽。亦
是震巽之合,而有恒象。故贞疾恒不死。五位不正,是死于安乐,变之正,虽疾,恒不死
,即是生于於忧患。
王辅嗣注:「四以刚动,为豫之主,专权执制,非己所乘,故不敢与四争权,而又居中处
尊,未可得亡,是以必常至于贞疾,恒不死而已。」
〈象传〉说:「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侯果注:「六五居尊,而乘于四。四以刚动,非己所乘。乘刚为政,终亦病若。恒不死者
,以其中也。」
依李氏《疏》说。六五居於尊位,而乘九四。九四阳刚而动,是强臣,非六五之君所能驾
驭。若使如此刚臣为政,则必致疾。然而六五能以恒不死者,因其居中,故未至于亡。李
氏又案:「坎为疾,五乘坎刚,故贞疾。乾〈文言〉曰,知存而不知亡。荀彼注云,存谓
五,为阳位。亡谓上,为阴位。五阳位,又居中。故云中未亡也。」
六五以柔乘刚,虽有疾病,但因居中,故未至死亡。圣人指示此一中字,非常重要。中是
中道,为政修道,成己成物,皆须中道。
上六。冥豫。成有渝。?咎。
虞仲翔注:「应在三。坤为冥。渝,变也。三失位,?应多凶。变乃得正。体艮成。故成有
渝?咎。」
依李氏《疏》说。上与三相应,三在下体坤中,坤为冥。《尔雅》〈释言〉:「晦,冥也
。」纳甲坤直晦,月灭于坤三十日,故坤为晦。《说文》:「冥日六 。日数十,十六日
而月始亏冥也。亦声。」段注:「日之数为十,出於昭公五年《左传》文。冥中日六,即
是十六日。」纳甲之义,月自十六日,巽辛开始亏退,以後逐渐消减,消至二十三日,艮
丙,月如下弦,消至二十九日,而入坤乙。三十日消灭。故坤晦为冥。上六居豫之极,与
六三相应,即是冥豫极乐,是下交而渎。渝,依《尔雅》〈释言〉,作变字讲。六三失位
,与上六不相应。三又多凶,如《系辞下传》所说。三变之正,则下体成艮。《说卦传》
:「艮,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所以虞氏注云:「变乃得正,体艮成。」由於变正,
始得体艮成,是爻辞「成有渝」之义。三变正,则与上六阴阳正应,便是上交不谄,下交
不渎。所以?咎。
李《疏》又案:「愚案。初应震,震为鸣,故鸣豫。上应坤,坤为冥,故冥豫。豫未来,
而先鸣其豫,是豫之始,而其志已满矣,故志穷则致凶。豫已极,而犹冥于豫,是豫之终
而一成不变矣,故有渝则?咎。」
王辅嗣注:「处动豫之极,极豫尽乐,故至于冥豫成也。过豫不已,何可长乎。故必渝变
,然後?咎。」
孔氏《正义》:「处动豫之极,极豫尽乐,乃至於冥昧之豫而成就也。如俾昼作夜,不能
休已,灭亡在近。有渝 咎者,渝变也。若能自思改变,不为冥豫,乃得?咎也。」
〈象传〉说:「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荀慈明注:「阴性冥昧,居尊在上,而犹豫说,故不可长。」
依李氏《疏》说。上六是阴爻,其性冥昧,又居极上之位,而犹耽于逸豫,乐而忘返,即
是冥于豫。冥的意义,是月终的晦日,是日竟的夜间,又处于逸豫之极,即如《礼记》〈
檀弓篇〉所谓「舞斯愠,愠斯戚」之义,将于冥豫见之。舞斯愠,孔疏《愠》作怒字讲,
舞无节制,则必舞极而生怒,怒则令心愤恚,是谓愠斯戚。〈象传〉何可长也,豫与小畜
旁通,小畜上体巽,豫上体震,《说卦传》:「巽为长。」震巽特变,由巽变为震,震成
巽毁,即是不长之义,故曰:「何可长也。」
程子《易传》:「昏冥於豫,至於终极。灾咎行及矣。其可长然乎。当速渝也。」
《礼记》〈曲礼〉说:「乐不可极。」豫上六既居极上之位,而又冥昧於豫,是以至於乐
极,行将生悲。爻辞说:「有渝?咎。」〈象传〉说:「何可长也。」虽至乐极之境,周公
示以改之则?咎,孔子示以改之必速。先圣後圣,觉世之心,无分先後。
求一心由敬得 雪庐老人
进入佛堂念佛,应作三种想:
临欲命终想
背後三途想
对面佛来想
如此恭敬,自得一心。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八) 智 果
◎释资粮位(续五) —— 辨位修行
※前 言
上回已将第二十六首颂,明「资粮位」行相之四句偈,已略释竟,今当续辨其隶属之菩萨
行位,及其所修之胜行,所谓「辨位修行」是也。
(甲)辨 位
问:解行证三,此位何摄?
答:《论》九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
摄。」上文中之「胜解」二字《述记》第九末云:「即决定义,散心决定,意解思惟,未
证解故。」即此位行者,对唯识真理,虽未证入,却对之斩钉截铁,拳拳服膺,决不倾动
!
故《心要》释云:「唯识实性,亦即真如,登欢喜地,乃能分证,然依深信,发起胜解,
决定了知万法唯识,以此胜解,导诸胜行,故与後『加行位』,同名为『解行地』(即别
教之『三贤』位也。)」
前面所引《论》卷九之文中,有一「亦」字,乃是表示「资粮」与「加行」二位菩萨,皆
未证入「唯识实性」,又皆是「见道」之「加行」(或言「方便」),彼「加行位」是「解行
地」所摄,此「资粮位」亦复如是(《对法论》卷八云:「所有资粮,皆是加行道」),此
即前面论文中,「亦」字之意义也。
上来辨明「资粮位」菩萨之行位已讫。
(乙)修 行
△标徵
《论》九云:「所修胜行,其相云何?」虽言胜行,何者为胜行?
▲福智行
《论》九云:「略有二种,谓福及智。诸胜行中:
慧为性者,皆名为『智』;馀名为『福』。」菩萨万行虽多,此二摄尽,指广从要,是故
云「略」,「略」者简要也。
《述记》九末,以四句料简之:
(1)唯是智非福 —— 十力(佛之十种智力)、一切智(佛以无尽之智,知无尽法)、
四念住(念,观慧之义,即於身受心法四境,生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无忘
失法(於利乐诸有情事,正念正知,不过时分)等。
(2)唯是福非智 —— 诸相随好(佛之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八十种随形好)、三念住(佛
以大悲心摄化众生时,常安住於三种正念之中,不生忧喜欢戚之情。详见无性《摄论释》
卷九)、四正勤、四神足等。
(3)有亦福亦智 —— 四无畏(佛说法时,具有四种无所畏惧之自信,而勇猛安稳,即1
、一切智无所畏2、漏尽无所畏3、说障道无所畏4、说出离道无所畏。前二无畏,显佛自利
之圆德;後二无畏,显佛利他之圆德)、三不护(如来身、口、意三业,本来清净无过失
,无不清净三业,恐他觉知,可须覆藏)、五根、五力、七觉、八正道等。
(4)有非福非智 —— 永断习气(诸佛如来,永断烦恼习气,属「择灭无为」似有烦恼
所起作业,多不现行。见《瑜伽》五十) 由此可知:大乘菩萨所修胜行,广大无边,今《
论》卷九且就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必须实践之德目:「六波罗蜜」(1、布施 2、持戒 3、
忍辱 4、精进 5、禅定 6、般若)来辨别福智二行:
(1)约通相说:
1、六皆名「福」行 —— 若六者皆与福俱行,助成福业故。
2、六皆名「智」行 —— 若六者皆与智俱行,助成智业故。
(2)约别相说:
1、前五说为福德,非智性故。
2、第六说为智慧,正是以「智」为自体故。
(3)约邻近释:
1、前三唯属福德,远「智慧」故。
2、第六唯属智慧,自性是「慧」故
3、馀(精进、禅定)通二种:
a、若依「精进」,修施、戒、四无量等,即名为「福」。
b、若依「精进」,修「三慧」、「六善巧」等,即名为「智」(《演秘》七本云:「六善
巧者,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谛善巧。」)
c、若依「禅定」,修四无量等,即名为「福」。
d、若依「禅定」,修六善巧等,即名为「智」。
上来菩萨所修「福智」胜行,已略释讫。
▲二利行
《论》九云:「复有二种,谓利自他。」菩萨修行,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
利他」。
(1)约通相说:
《论》九云:「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文中「意乐力」,指此位菩
萨内心对「无上菩提」之希求与好乐也。随此「意乐力」之发动,自然会指挥身语,修习
种种殊胜妙行以趋向之。如是所修胜行,一一皆通於自他二利之行。
(2)约别相说:
1、自利行 —— 六波罗蜜、三十七菩提分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向菩提)
、禅支(即四禅定,共计十八支,用以对治烦恼,生诸功德)等。
2、利他行 —— 四摄法、四无量、三念住等。
上来菩萨所修「二利」胜行,已略释讫。
△结示
《论》九:「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修胜行。」如上所说一切福智、二利等修
行之行相,其类非一,无量无边,皆是此资粮位中之三贤菩萨,所修之胜妙行也。
上来正释修行之行相已讫。
(二)明退不退
或问:「此位菩萨,二障未除(俱生二障现行未伏,分别俱生二障种子未灭),於所修胜
行,为有退耶?为不退耶?」
答曰:「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於所证修,勇
猛不退。」文中「练磨」二字,《述记》九本云:「练谓陶练;磨谓磨莹。即修治义。」
古德分别以三颂说明三练磨:
(1)《颂》云:「无量十方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
(2)《颂》云:「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
。」
(3)《颂》云:「博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证菩提果,汝已勤苦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
。」
《论》九云:「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谓此位菩萨,虽有三退屈
之义,但由三事练磨其心,所以修诸胜行不退转也。
□祖《心要》九云:「更或惧此娑婆,不常值佛,魔境粗强,恐堕险难者(按:「险难」
,指三涂八难也),以此深固大菩提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则千稳百当,万无一失矣!
(经云:众生生已,皆是不退转菩萨故)愿我同志,皆痛勉之!」
上来「资粮位」行相已略释讫。
佛法忌空谈 三 省
说得千般美食,不如一顿粗餐。 (唐 利踪禅师法语)
说得一口好菜,无法排除饥肠辘辘的难耐,不如实在地扒碗白饭,加点青菜豆腐,或许还
能止饿疗饥。修行亦复如是,把教理说得头头是道,但烦恼依旧炽盛,不如老实依教奉行
,在相应的法门上多用点工夫,或许还能止息贪□痴的毒害。
佛法是需要终身实践的一门大学问,但自古以来,总是讨论的人多,成就的人少。能够把
繁复、深奥的教义梳理得清清楚楚,获致殊胜的见解,当然是件好事。但是,「解」得更
深入,应当就会「行」得更彻底;如果只是把佛法说得玄之又玄,而「行门」工夫却始终
付之阙如,那麽,纵使发表再多有关佛法的议论,终究是空谈,无法获得对治烦恼、解脱
生死的实益。
在这个讲究形式而忽略实质的时代,「学佛修行」成了很多人附庸风雅、自抬身价的口头
禅。种种名相、道理可以琅琅上口,但实际的行持却未必与之契合。把佛法演绎得很精采
,生死和解脱依旧两不相干,唯有老实地将佛法贯彻到日常的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当中,
身心才能真正得到自在、清凉。
在台中莲社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中) 斌宗法师
四、失 戒
上面说明受戒具有种种功德,现在反过来说,失戒之人,则远离一切善法,妄造一切恶业
,为诸佛所不度,龙天所不卫,世人所厌恶,常堕恶道,不生善趣,长处沉沦,苦报无边
,此为失戒之罪苦。《大般若经》云:「菩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我不护净戒,
当生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不护戒就要生恶趣,连下贱的人身都得不来,你看
罪苦不罪苦?
五、正解深信
既明受戒有了许多功德,失戒有种种罪苦,那麽当然是要受戒的。但受戒不是一种随便之
事,是不可苟且从事。有些人不懂受戒的道理,为著感情用事而随喜附和,或被师友的劝
诱,不好推辞,勉强去应受的,这种简直与没受戒一样。这是怎麽说?因为他根本不知何
者是戒,受戒是什麽?唯一味附和盲从而已。从旁观察可以预为料想到他的心理,他以为
趁机参加授戒会,或求得某和尚、某法师的允许,在三宝前叩了几十个头,跪痛了几个钟
头的腿子,听了戒师对本宣读一篇授戒的便文 —— 「汝等能依教奉行否?」「汝等能持
否?……」,自己随口附和,答了几句「能依教奉行」、「能持」、「能持」,乃至燃几
个香疤,就算为已经受了戒。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受戒,哦!这就是受戒吗?那只好说是受
个空戒(形式戒),没有受著真实戒。恐怕他们连三皈五戒的名词还弄不清楚,怎能说得
上受了戒呢?到底受了什麽戒?所以我上面说与没受一样。但他们经过这一套能持否?能
持的授戒仪式後,却居然认为是一个正式的佛弟子 —— 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戒弟子。
也有以为求得菩萨戒的头衔,是很了不起的,在佛教中可以增高身格,搏人赞叹和尊重,
甚至到处夸示,自我介绍:我是某年某月在某处戒会求得菩萨戒的,已经做了菩萨戒弟子
好几年了……但这都是没正确了解到受戒的真实意义。其他用意的当然还有,可不必说。
以上所谓受戒者都是歪曲不正当的。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可不慎哉?
我要你们受个真戒,不要受个空戒,要你们对於所受的戒法,各人统统都要带回去,不可
留在这裹,给我们戒师再拿回去,未免太麻烦了。所以我在未正式授戒前,先对你们说明
受戒的真义,是要你们个个能够正确了解何者是受戒,方能真实得到戒法,不致受个空戒,
这才不辜负你们的苦心,才能达到受戒目的。
然而要怎样来正确了解它,何者才是真实受戒?在未正说前,先请你们个人自己检讨一下
,有没有上面所说的三种事实而来求戒者,如有者当大发警省,立刻痛改前非,追求正义
,发起真心,来求受真戒。须知今日发心是因,将来成就是果,万不可马虎从事。能够如
是去非就正,还是可以得到受戒的殊胜功德。你们既能发心来此求戒,总算有善根,如动
机有了差错,求不到真戒,那就太可惜了。
现在要来说明受戒的真义,请大家一心谛听!为了净化身心,上求下化,此为求受菩萨戒
的正义。从戒师正式乞得戒法,能一一了解其内容,一一如法受持,这才算正确受了戒的
。现在已经正确了解受戒真义,其次当具深信,谓对於上面所说受戒功德,和失戒罪苦的
事实,当深信无疑,疑则不要发心求戒,纵然发心亦不能坚固,於是非但不能得到上品戒
法,且於受戒後亦不能精严受持。故其次当发深信之心。
要而言之,当发三种坚固深信心。信坚固则能断疑网;信深自能勇猛勤修所受之戒。何谓
三种?一:决定深信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因被烦恼所蔽,不能证得,我今求受
净戒,勤修胜行,誓断一切烦恼,取得无上菩提,证同佛果大觉。二:决定深信,戒是菩
提涅乐修证之本因,依之而修决定成佛。三:决定深信,一切诸佛之法、报、化身,清净
光明,无边相好庄严,皆依持戒而得成就。能发此三种心,彻底深信持戒,则修证不虚,
若无戒则轮回不尽。则求戒之心切,自能至诚恳切来接受清净大戒。
六、当发大愿
既已正确了解受戒真义,深信受戒功德,继之当发大愿。何谓大愿?谓我发心受戒,非为
希求名闻利养,亦非希求生天得福,乃至希求声闻缘觉小果,实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护持正法,利益有情,求成无上菩提为目的。所谓「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
缘觉,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如是发愿才是契合求受菩萨戒的条件,可说是难能可贵
的。
七、至诚禀受
上来所说受戒功德,已经一一明白,既知戒法之宝贵,又能正解深信,则於明天登坛正受
时,你们当恳切至诚,发上品心,求上品戒,当知菩萨净戒,乃非浅浮之信,非散乱之心
可能纳受。我今指示你们发上心,求上品戒的方法,大家至诚谛听。
於正受戒法时,跪在诸师座前,当专注一境,顿息诸缘,精神上唯感觉到个人的生命和身
心,一时溶入於广大无边,自他平等的诸佛之海会,在三宝法界中,普於一切有情无情境
上,起广大慈护之心,立三种誓愿:一者誓断一切恶,无恶而不断;二者誓修一切善,无
善而不修;三者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於中不畏不退,信力不动,志愿坚固,
此谓发上品心,求上品戒。若不如是至诚,那就是近於虚伪,不但求不到上品戒,恐怕将
来还有败坏佛法的可能,大家当切记勿忘。 (待续)
佛经文字
印祖云:
「聪明者不妨多看净宗诸书,亦不必特开一国学之名而学文字。
佛经古人注解及与著述,皆文也。当令详审其语意、宾主问答与其意致。则终日看经书,
即终日习文字也。
前月霞法师讲《华严》,又请一老儒教国文,又请一讲《说文》者讲字义,光闻之颇不谓
然。经非文乎?注非文乎?终日看经阅注,不足为行文之方法乎?後未及一年,以用度太
多而散,遂移至杭州海潮寺。
彼有信令曾学者来学,光因以此意为彼说。(〈复张汝钊居士书〉)
典型夙昔之九—— 宣化上人 智 展
宣化上人(一九一八 —— 一九九五),黑龙江省五常县人,是禅宗支系沩仰宗的第九代
接法人(按:由虚云老和尚传授。),也是近代中国佛教史上,赴西洋弘法最有成就的僧
人。上人於一九六二年抵达美国,弘法初期,筚路蓝缕,可为备尝艰辛。然而,凭藉著坚
定的意志,和不凡的修行风□,渐渐吸引美籍人士投入学佛的行列。在众多美籍人士当中
,有不少人甚至因为受到上人讲经说法的开导,发心出家求道,这便创下了美国佛教史上
有僧相出现的纪录。
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九五年,上人先後在美、加、东南亚、台湾等地兴办道场,并应邀前
往世界各地弘法。其次,还成立国际译经学院,矢志将佛法智慧传遍全球。此外,更积极
投入教育工作,筹办小学、中学、大学,期盼良好的道德教育,能为世界培育出品格高尚
的人才。
上人住世七十八载,弘法□围广阔,度化众生无数。以下,且让我们藉由後人对上人行谊
的描摹,来瞻仰他卓绝、超群的修行典□。
严持净戒 树立家风
历代佛门高僧大德,对於佛陀制定的戒律都十分重视讲求,宣化上人也不例外。上人的弟
子等智居士於此便有深刻体会:「上人虽派承沩仰禅宗,但其持戒之严谨态度,皆是弟子
们所深知的。在上人初至美国弘法之时,为让西方弟子们了解佛教三藏,不但自己讲戒学
——《沙弥律仪》,同时亦延请数位高僧大德,陆续给弟子们开讲戒律学。上人曾为了
鼓励弟子们学戒,每次清早四、五点,他老人家就陪著弟子们,赶著三个小时的车程,由
万佛圣城(按:为上人住持的道场,位於北加州瑜伽市。)到三藩市,去听其他法师讲戒
。每次讲解时,上人必在後面跪著听,弟子们也在前面一起跪著听,这就是上人的身教。
上人尤其特别声明,凡是跟他出家的,都必须要严守佛制,日中一食,袈裟不离身。所以
无论外界如何地批评,甚至排斥、诋毁我们标异现奇,上人也绝不因此而改变这种家风。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上人一再强调,在这魔强法弱的末法时期,要分别正法
、邪法,就看是否持戒。《楞严经》提到:『摄心为戒』,在家、出家固然要把自己的戒
守好,更要时刻摄持自己的身心,注意自己的言行威仪,所以法总(按:即「法界佛教总
会」,上人成立之道场均隶属此会。)每个道场的规矩都相当严格,尤其男女不可随便互
相交谈,更不可男女单独交谈,男女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楚,一切生活起居,上殿过堂,
一律分开,时刻摄心守意。」 由於上人以身作则,严持净戒,所以兴办的道场便能如法
修持,呈现凛凛道风,这在法运衰颓的现代,诚属稀有难得。
道在平凡中
在宣化上人住世的七十八年中,世人对这位不懂英文却能在西方引领学佛风气的长者,有
不少神奇灵异的描述。不过,长期跟随上人修行的人,却觉得他再平凡不过。一位名为Reb
ecca Lee的居士便回忆道:「我第一次见到宣公上人是在一九八三年,我第一次造访瑜伽
市的万佛圣城时。上人正在妙语堂开示,当时妙语堂非常简□,只有凳子和简陋破旧的□
子,歪斜的百叶窗勉强遮著窗户。但是供桌却装饰得极为庄严,有金色的佛像和鲜花,与
房间之简陋形成对比。天花板很高,使得妙语堂给人一种开阔无际的感觉。只有前头几排
座位有人,令这个房间显得更大了。宣公上人正在开示,我原以为会有上百人来听呢。
上人的外表就像这个房间一样,很平常的,没有任何特出之处,他的开示也一样平凡无奇
。我忘了那天他讲些什麽,但还记得是相当简单的内容。我原先期望上人会讲些不平凡的
道理,我也期待著性灵上能有不寻常的体验。但是我只感觉一切都很平常,就像那个房间
。然而我知道我不再是原来的我了。
在万佛城住了近十年,见到上人不下数百次,听他的录音带也有许多钟头,我一直感觉—
— 都是简单的内容,毫无出奇之处。只是受持『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这五戒,只是时时刻刻都要修行,以成就佛道。
『道就是这样』,他常常说:『每个人都有佛性,皆堪作佛。』在我住在万佛城的这些岁
月中,这几句话常常响起。」
有道之人不会诈现有德,也不会故作玄妙眩惑众生,他就是在平凡中默默地滋润众生的心
田,时时坚定众生向道的信心,鼓舞众生向道的勇气。
不作佛门生意
宣化上人为道场手订的「三大宗旨」,是很多弟子在追思文中津津乐道的。藉由等智居士
对於一些事件的回忆,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上人的精神:「上人初来美国弘法时,很多西
方人根本连佛教是什麽都不知道,出家人是什麽样子也没见过,更不用谈恭敬供养。上人
来美创立佛法大业,其中艰辛,不可言喻。尽管如此,上人从不曾向弟子化过缘,也不教
弟子到处攀缘,总是坚持著『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
缘,抱定我们三大宗旨』。
曾经有位信徒建议上人治好台湾某大企业家太太的眼疾,好拉拢此企业家以支持上人。上
人一听,马上说:『这种讲条件的,我不要!人的病好,是他自己的感应,不是我的力量
,我不作生意!』也曾有人建议上人张贴广告,宣传宣传,道场名声建立了,道场也热闹
了,言下之意也是人多财多。但是这些都是与修道、建道场之宗旨相违背的。………上人
曾一再强调:『出家人应做好自己的本分。出家修行本来就应该不贪图利养,不搞名利,
不耍手段,不以利诱招揽信徒。无论是不是护法,都应该平等对待。』………任何人到了
这种修行处,受到那种质□无染的道风薰习,道心也必定油然而生,又何必花费心思自我
宣传,引人注目呢?」
所谓「有麝自然香,不必当风扬」,当类如是。
劝修净土
上人是沩仰宗第九代传人,曾在近代禅门高僧 —— 虚云老和尚座下参学,受到老和尚相
当的器重。不过,上人却也和老和尚一样,多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谭果正居士在追思文
中有如下记述:「上人参禅有很高的境界,一九四七年在中国大陆空青山打禅七时,曾与
明观老和尚对坐了七十天。但是,上人教化弟子却尽量劝他们念佛,原因是念佛法门『三
根普被,利钝全收』,任何人都可以脚踏实地做去,到临终时便往生西方。末法时期,众
生根性下劣,如果单凭日本禅和小乘止观的静坐方式来教导弟子,很容易导致他们误以为
这样就可以即生开悟,了生脱死,糊里糊涂地虚度此生。所以古来禅宗大德如永明禅师就
教人念佛,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参禅开悟,仍然教人修行净土法门。」
古今大德如此有志一同、殷勤劝修,吾人岂有不恪遵勉行之理?
宣化上人於一九九五年六月七日,在美国洛杉矶圆寂。前一年十二月,便已告知随侍在侧
的弟子:「我要走了,万佛圣城日中一食的家风不可失。我空手而来,空手而去,火化後
不要建塔或纪念馆,骨灰就□向虚空。……」能预知时至,生死自在,当是终其一生精进
修持的成果。上人色身虽已殒灭,但他谨遵戒教的那分坚持,及为度众生不怕艰难辛苦的
那分毅力,将激励著後世佛子,继续向觉悟之道迈进。
注:引文出自《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法界佛教总会印行)。
法智法师 吕富枝
法智法师,隋朝人,他的出身不详。幼年就出家,天性好学,凡是各种讲经说法的讲座,
他都用心听讲学习。
晚年时,听到人家讲述净土法门说:「要解脱生死,最简易,最直接了当的法门,就是念
佛。」法智法师心中怀疑不信,於是对人家说:「我听闻佛经上说:『犯了一个突吉罗小
罪,要经历一中劫受地狱苦报。』这个道理,可以令人相信。但是我又听到经上说:『称
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个道理我就不相信了。」
当时有一位智慧道行高深的明眼人,开导他说:「你这个见解是大邪见啊!同样都是佛陀
亲口所说的法语,为什麽竟然不相信呢?……」法智法师由此感悟忏悔。
法智法师於是在国清寺「兜率台」,日夜精勤念佛,感应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现身
。仍继续用功,後来又感应大势至菩萨的天冠宝瓶,放光明照耀他的身体。
一天,法智法师辞别出家在家信众说:「我往生西方净土的日期,已经到了,大家要怎样
送行呢?」於是约定三天候大家聚会用餐送行。
到了那天,大家聚餐完毕後,有的住宿在法智法师房间,等候他往生。法智法师身无病苦
,到了半夜,坐在绳床上念佛,就这样安然作化往生了。
这时候有一道金色光芒,从西方而来,光明照耀四百里,江中船上的人,以为是天亮了。
可是过了很久,太阳才出来,後来才知道,这是法智法师往生西方净土的祥瑞徵兆。
※莲池大师赞语:佛陀曾经说:「我所说的话,如同蜜一样,中间边缘都甜,一一皆当相
信受持。」所以相信犯了少恶会堕入地狱,但却不相信一念至诚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净
土,这种见解,确实可说是邪见了。
近代喜欢持咒的人,看到陀罗尼所说的功德,能改变山海,能役使鬼神,能满足种种求愿
,就心动喜悦。看到净土所说念佛功德,能直接入圣人阶位,能立即超脱三界,了脱生死
,反而漠然无动於中,丝毫不加留意,这种邪见,和前面所说的邪见,正是相等,令人慨
叹啊!
一心不乱 藏 密
「一心不乱」的困惑
「净土法门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净土,这门槛太高了,世上有多少人能
办到呢?」这是许多有心学净土宗的人,很容易碰到的疑惑。有迷惑便生出业来,有人因
此舍弃净土而转学他法,找个迅速一心的法门。有人则认为:「有弥陀的本愿就够了,有
愿就可生到净土,何必念到一心?一心不乱的高标准会阻断许多人往生的机会,所以,只
要愿不要行。」
其实,试著想一想,佛门中有那一法门能像「持名念佛」,受到恒沙诸佛的赞叹,而且劝
其本国众生来共修此法?只要愿不要行,那净土的信愿行三资粮,少了一种资粮,到得了
净土吗?这些关系慧命存亡的疑点,实有必要□清。
信愿行不可分割
净土法门所依经典,以净土三经为本,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专讲信愿持名念
佛,明朝□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所判的别序、正宗、流通三分,分分都含摄了信愿
行。透过□祖独到的眼光,让我们了解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的用意,从开头到结束就是在
讲「信愿行」 ,三者缺一不可。□益大师这样分科判别此经,深得佛意。□祖说: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
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这段话,很容易让人曲解成「往生,只要信愿,不要行。」但是,别忘了,□祖前後头的
话「信愿为慧行、为前导,持名为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信愿好比人的眼睛,
行就像人的两脚,有信愿不必念佛,就像一个人只有眼睛没有双脚,能走得远吗?
「信愿」要在「行」上落实
□祖的「往生与否,全凭信愿有无」是要在信愿行具足的状态下而论。修行人一生努力在
积聚「信心、愿力、持名」三种资粮,其中的信和愿,是选择往生西方净土的智慧,以此
信愿智慧来正修念佛,这念佛就有了前导,不会走错路。故□祖说:「合此信愿,的为净
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信愿是念佛修行的指南针,若无信愿当前导,□
祖说:「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信愿行既然环环相扣,有深信有切愿,必然戮力勤奋於念佛。若佛号念得疏疏懒懒,却说
对弥陀净土有多深地信,有多切地愿,有此理乎?所以,信愿的坚定与否,全在行的功夫
上落实。
信愿深切而闲暇多者,自会利用每一分光阴,努力执持佛号;信愿深切却极为忙碌,最少
也会依慈云忏主的「晨朝十念法」终身不间断地行去。空言有信有愿,而荒於持名念佛,
那信愿将在何处落脚安立呢?造了五逆十恶的人,临终遇善知识开导,懂得要念佛而往生
,那也是因为他以面临死亡的怖苦心「至心称念,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佛,在念念佛
声中,有不可改变的信心和愿力,所以能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得以往生。
古德以鼎的三足比喻信愿行三资粮,鼎缺了一足,必然颓废不支而倒地,净土修行也是如
此,唯有信愿行充分具备了,才有充足的资粮,达到临终往生极乐的愿望,故□祖说:「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证所信。」三种资粮各有用途,
少了那一样都行不通。
净土是易行道
念佛持名这「行」的资粮,要如何准备呢?依《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
因缘,得生彼国。」必须具备多善根多福德,发菩提心念佛是往生的正因,行十善六度等福
德好事是往生的助缘,有因有缘才结出往生极乐净土的果实。
但是,净土之所以特别,全在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弥陀名号就是佛的果德,就是
一切法界的体性,这一声佛号收尽了一切无量,正如□祖所说:「一一声悉具多善根多福德
」,所以,净土修行的正课就是「设法」把佛号念得一心专注。
如何把佛号念到一心?依《弥陀经》说,必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念了七日还不能一心,再加若干个七日,一直念到
「一心不乱」才算有结果,临终佛及圣众必来接引往生。可怜,凡夫终日一肚子贪欲,满怀
□恨胜负比较,现在要以一句阿弥陀佛替代一切杂染念头,这不是为难众生吗?佛绝不如此
,因为十方三世诸佛舍净土,无以度众;而阿弥陀佛特别为十方众生开辟的易行道,必定有
其易行之处,否则与一般通途法门有何区别?
功一心不乱
如何达到「一心不乱」,必须先了解一心不乱的奥秘。雪庐老人在《阿弥陀经义蕴》,将
一心不乱,分成「功一心不乱」和「行一心不乱」二种,所谓「功一心不乱」就是「定」
,定有三种:
一是「等持」,定中心住一境,平等维持,但於境转。这种定在定心位、散心位都可能达
到。二是「等至」,身心安和的定。这境界在定心位才有,散心位的众生没分。三是「等
引」,等至的定,能引功德。这也是定心位才有。
《义蕴》再依《杂集论》将修定的过程细分为九个行相:
一、系心於境,叫「内住」。
二、其次相续内缘,心动渐细,等似於住,叫「等住」。
三、若念外驰,即复敛念,令其安住,叫「安住」。
四、经过上来三度功夫,能令心不外散,常依所念而住,叫「近住」。
五、由於所缘色等散心,起过患想,而调伏其心,令不流散,叫「调顺」。
六、由於所起恶觉散心,深见过患,而摄伏其心,令不流散,叫「寂静」。
七、所有散心率尔起时,即便制伏,令不更起,叫「最极寂静」。
八、於此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殊胜的定中,叫「专注一境」。
九、如是善修习故,不由加行,远离功用,定心相续,离散乱转,叫「平等摄持」。「平
等摄持」就是三种定的「等持」定 。
这九个过程,分作三个阶段。最初的四个过程∶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是初用功夫
的阶段。第五到第七「调顺、寂静、最极寂静」,这时工夫渐深,到第七身心就开始发起
轻安。到了第八、第九「专注一境、平等摄持」,便达到「等持」定中的境界。一般修定
必须循著这九个过程,将散乱的心思一步一步慢慢调入定中。但是持名念佛不然,《义蕴
》说:
「或谓持名至一心不乱,即同等持(修定的第九境界),而等持既通定、散两位,实非深
定,已操往生左券,较诸通途法门,难易判然。果能心念、口诵、耳听,不必如止观次第
而进,一入手便直超等持矣。纵不至此境界,亦得往生,不过仍希众生取法乎上而已。」
由此可知,持名念佛所得的「一心不乱」,在散心位也能达到,并非遥不可及。古德把念
佛所得的三昧(正定)归在「出世间上上禅」,远远胜过由数息而得的「世间禅定」,也
远非由不净观而得的「出世间禅」可以相比。因为念佛法门所念的佛号全体就是佛性,名
号又有弥陀的愿力庄严,而念的人是以和佛一般的心性来念。所以,在一句佛号音声中,
有不可思议的名号功德,有不可思议的弥陀愿力,有不可思议的心性,自然「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每一声都能发挥不可思议的效应。
行一心不乱
持名念佛以绵绵密密的系念工夫,可以达到功夫的一心不乱,这对於粗心大意的人们或许
有所困难,雪公再根据经论的意义,提出「行一心不乱」,所谓「行一心不乱」,《弥陀
经义蕴》说:
「万事随缘,不取不著,厌离娑婆,息心净土,一句洪名,不事杂修,是为一心。富贵不
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恩爱不牵,怨雠不憎。此身尚觉为累,况乎身外?是为不乱。
」
行的一心不乱,是在观念上建立「厌娑婆,欣极乐」的往生愿力,对於娑婆的一切境界不
贪爱不执著,一心一意以净土为归乡,随个人时间能力也必须专持弥陀名号,不杂修他法
。如此一路坚持下去,不被富贵、贫贱的生活影响道心,不因威武势力、眷属恩爱及怨家
仇人坏了念佛往生的意志,这叫「行一心不乱」。行的一心不乱,虽无功夫的一心不乱,
但是,娑婆的机缘已断,净土的莲胎已成,往生也是胜券在握。
由「一意不乱」渐入「一心不乱」
功一心不乱,是要求念念专注一句佛号; 行一心不乱,则是心中时时不忘往生西方。这二
者的关系,在《雪庐述学语录》,雪公又以「一意不乱」和「一心不乱」来加以分析组合
。雪公说:
「念佛注重一心不乱,心难知,先知其意可耳。意者意识,八识中之第六识也。…念佛未
能一心,但能一意,自著其功。…吾人修念佛法门,明记弥陀洪名即是正念,正念相继,
则得一意不乱,能得一意不乱,则能得一心不乱矣。」
雪公在此是以唯识的学理解析「一意不乱」,第六意识和念心所相应就是「一意不乱」,
念心所在《百法》的定义是「对於过去曾经练习的境界,令心分明清楚地记忆不忘。由此
可以使心识进入定中境界。」世间人每天都要忙於谋生,不容易二十四小时口念耳听地执
持佛号,但是心里清楚分明地知道,这一切作为都是为了往生,这一口气是为阿弥陀佛而
活。这是「一意不乱」,也就是「行的一心不乱」。
平时勤於一意不乱,做任何事都清楚记得「我要往生」这件人生大事,时时如此正念分明,
一旦空□下来,持起佛号,很快便能把心专注在佛号声音,这对於进入一心不乱大有关系
。所以雪公说:「能得一意不乱,则能得一心不乱矣。」
如法修行在各人
从「一意不乱」渐入「一心不乱」这条路径,是雪公一生修持的门道,雪公在世时,白天
忙於调理大众,夜来讲经教学诲人不倦,用的就是「一意不乱」的工夫,一有空闲,他老
人家就掐起念珠,在「一心不乱」上用功,示现了净土修行人的典□。因为有雪公这番言
教身教的验证,让後人不再视「一心不乱」为高不可迈的门槛,也给许多徘徊在净土边缘
的人,有了入山采宝的决心。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雪公身体力行开出这个修净的路头,吾人来日能
否正念分明,安详往生,全看吾人肯不肯循著这条路径如法修行了。
奇迹须靠□拙的行持 李坤海
长久的诚心念佛,自然就拥有替人设想、对人体贴的菩提心,而有慈悲和「无我」(注一
)的人,有时会有不可思议的奇迹出现。
笔者最近阅读日本佛教学者花山胜友(注二)所著的一本叫做《死法的高明人》里,有两
则令人感触良深的真实故事。
其一,是花山氏於十多年前在美国某大学执教时,他的三子生後数个月的某一天,因罹患
原因不明的疾病,急忙送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数日後成了「危笃状态」,并接获医院的
紧急通知。那时花山夫妇俩已经「心里有数」了,为准备万一特别携带佛珠飞也似地急奔
至加护病房,并直念万德洪名——「阿弥陀佛」。
当他们俩到达加护病房时,医师说:「刚才脉息曾停止,旋即又恢复,请你们暂时勿进病
房。」於是夫妇俩强压抑又焦急又忧惧的心绪,一心不乱地念「阿弥陀佛」。少顷,医师
探头出来说:「孩子的脉息已停止,请进来。」夫妇俩走进病房静肃地两手合十诵念「阿
弥陀佛」,这时孩子的脉息又开始动起来,夫妇俩定睛注视,孩子竟然脉息停止三次又恢
复原状三次。如今三子已硕大成长,身体比一般人还健壮。
对於三子的意外「生还」,之後夫妇俩便联袂到主治医师的家致谢。医师郑重其事地问说
:「很抱歉,我突唐的请问你们,佛教里是否有特别的祈祷和念咒求佛加被,能排除障碍
使死人变成活人?」对於医师突如其来的发问,夫妇俩一时楞住了。
根据主治医师他长久的医疗经验,都认为孩子已经无救了,竟然能生还,他认为实在不可
思议。接著又说:「若有,可否请求你们教我佛陀慈悲的加被力量,好让我今後能救更多
的人!」
对於医师的质疑请求,花山氏一时很难回答。在加护病房内,他的确为孩子念「阿弥陀佛
」,并且竭诚求佛加被,希望能拯救孩子的小命,但万万想不到佛慈悲的力量真能把孩子
从死神中抢过来。倒是花山氏夫妇很钦佩医师的谦虚,因为医师将已无药可救的孩子救回
来了,他大可对自己的医术引以为傲才对,即使说:「是我救回你儿子一命」也没有什麽
不对啊!
其二,是发生於撰写「请原谅我吧!幸子」的言情小说家 —— 宫村坚弥夫妇身上的
故事。
宫村的妻子幸子於七十六岁时,罹患了严重的老人失智症,长久缠绵於床笫。每天动
辄大声地胡言乱语,诸如:「哎哟!有人要活埋我」、「在走廊上有鬼影幢幢!」,「有人
用草席裹包我放火烧!救命啊!」……等。
对妻子的久病不愈,令宫村坚弥直感自己是否少了替人设想的心、体贴的心、爱心…
…才使他得到这般报应。於是他花了许多天,细心地翻阅十几年无间断过的日记,结果察觉
到自己枉为佛教徒,竟然没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他心想「让自己的妻子罹患严重的失智症
,是我爱情不够的丈夫责任!」他向佛忏悔後,从此每日清晨三时半起床,凡做饭、洗衣、
照顾妻子、□食、擦拭身体、晚上睡觉为妻子翻身、……等,用心良苦地看护妻子。他自己
编造一手歌咏诗:「日日念兹在兹著,幸子你不能先走,夜夜洗失禁亵裤,无怨无悔献寸心
。」两年多来,他边唱自编的诗歌,边料理照顾妻子。
直到有一天上午,许久不曾露出笑脸的幸子,突然以妩媚温柔的语气向先生宫村说:「宫
村啊!你唱那麽大声,会吓死人的哟!」宫村这时仔细端详妻子的眼睛,这麽清澈,生气
勃勃,往昔的颓丧,乱言乱语,无力体衰的样子,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几乎濒於死亡边缘
的妻子,因丈夫的爱,奇迹地苏醒了。
有人说:「奇迹的出现,决非来自神秘的魔术,而是靠□拙的苦行。」如上述这两则故事
,一个是靠长期诚恳的念佛,一个是知错忏悔,两年来为老妻发挥慈悲心。两人都是藉著
□拙的行持,换来了不可思议的奇迹。
注一:行菩萨道,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无我,要慈悲。
注二:花山胜友原为东京武藏野女子大学教授。
一 炉 火 洗 心
读过《千家诗》的人,都知道七言绝句的最後一首诗叫「题壁」,诗云:
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慢腾腾地□烘烘。
根据《彦周诗话》一书记载,原诗是题在嵩山一座寺名峻极院的墙壁,字画极草,作者不
详。诗意是说,一大团蓬松的茅草,只要一把火就烈焰腾空,立刻就烧个精光。可是一块
一块的实心木头,放在火炉里,烧得又热又久。司马光来寺一游时,在这诗旁以隶书题上
「勿毁此诗」四个字,提醒人们要「务实」,不要「务虚」。
□益大师云:「佛法盛时,人争务实。逮其衰也,众咸竞名。」务实不务虚,一向是古德
成功的要诀!□祖一生只与几位道友,在穷山窝里精研教典,持律念佛。印光祖师在普陀
山法雨寺息影三十年,自喻「活埋」,不讲派头,不作虚样子,一生只以「深信因果,敦
伦尽分,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教化众生。雪庐老人常教人勿学「空心大佬倌」,要抛开虚
浮俗气,凡事要讲究:此举能否「真实」利益众生?绝不为一己装点门面。在教席经筵上,
他老人家一再强调:「说话要有结论,做事要有结果,念佛要有成就」。
好多不好精,事事以多取胜,结果「样样通样样松」,无一法资身立命。法门无量,忙於
世事的末法众生,倒不如依止一法,专修净业,专精务实下工夫,烧出一炉腾腾的热火,
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月光山下风采弥浓 三 学
穿过一千六百多公尺的月光山隧道,出了洞口,豁然开朗,一片良田美池,农舍散落,一
条水圳顺流而去,古意盎然的小桥横跨其上。三五居民坐在榕树荫下,讲古说今,说的正
是客家乡音。美浓的第一印象,给人安闲而善意。
骑上自行车,沿著商家给的「单车行进路线」,欣赏美浓小镇风采,当转入镇上最古老的
一条街——永安路时,见到一栋民房的门头挂著「善室居」的堂号,开始了一连串的惊叹
。
大启文明的小镇
客家人传统上在正厅门楣的上方,必挂有堂号,代表先民的祖籍,习惯把「堂」字放中间
。「善室居」,正是「善居室」的意思,想到「善居室」,不禁让人心光一亮,这座月光
山下的客家小镇,古称「弥浓」,想来和〈美浓开基伯公碑文〉末句的祝祷:「恳上苍,此
地可大亦因可久,将奕世而弥浓」大有关系,存在很深很深的寄望,期待累世子孙在这块土
地上能「大启文明」(注一)。
车行过去,处处可见「善室居」的门额,懂得将「善居室」安放在住家最显眼的门楣,这
镇上的文化水准可见一斑。一行人的心思这时全放在这上头,仔细盯著永安路上每座三合
院的堂号,至於镇上有名的□条店、蓝衫店、纸伞店,有如过眼云烟,似乎没有人去挂心
了。
至德堂上吴姓家
经过一间破旧的轮胎行,往里瞧去,有一间翻新的三合院,堂号「至德堂」,有人立即叫
住大夥,猜猜这家人的「上姓」(客家人的请问贵姓)为何?从「至德」堂号猜想,这家人
肯定姓「吴」。《论语》〈泰伯篇〉孔子赞叹说: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已!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泰伯的德行,真是至高无上啊!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属於自己的大位,让了出去,让的
巧妙无痕,民众都不知道如何来称颂他了!
周朝的姬昌能继承西伯诸侯的爵位,後来尊为周文王,多赖他的大伯「吴泰伯」善巧让位
给姬昌的父亲季历。泰伯是长子,季历是老三,生了儿子姬昌,泰伯的父亲有一天说:「
以後我们家会昌盛,就靠昌儿了。」孝顺的泰伯善体亲心,便藉口到南方吴地采药,好把
大位让给季历。老父亲过世後,泰伯以入境随俗身上有纹为理由,不敢「以夷治夏」,自
然而然地把王位让给了季历,季历再传给姬昌,开启了周朝八百多年的天下,而泰伯自己
则在吴地定居下来。
在这座「至德堂」三合院前的门上,还刻著「祖称至德,天锡隆恩。」的对联,说的正是
泰伯三让的故事。大夥猜完以後,主人恰好从屋旁出现,请教了上姓,果然是「吴」姓人
家没错。
三省堂中学曾子
沿路最容易见到的堂号,莫过於「三省堂」了。一夥人毫不费力地便猜出,这一定是「曾
姓」人家,成竹在胸地诵道: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
曾子是鲁国南武城人,随父亲曾点奉孔子为师,曾子资质「愚鲁」,却是少数能领会孔子
「吾道一以贯之」心法的弟子,他每天用的正是这「三省」工夫。今天替人谋事,有没有
尽了心力?同朋友交往,够不够信实呢?当老师给人传授学问,事先预习了吗?
在美浓各家「三省堂」的门上,刻的正是「武城世第承三省,沂水渊源流九洲。」的对联
。曾氏子孙出入门户时不免遥想,南武城历代的先祖都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先祖
的「三省」工夫,源自於沂水畔的孔圣人,但愿遍居九洲拥有好家风的曾氏后裔,人人都
能发达起来。
镇上人家善居室
不到五万人口的美浓小镇,家家都很重视祖堂,除了「至德堂」、「三省堂」外,还有「
清河堂」、「陇西堂」、「彭城堂」、「济南堂」、「颖川堂」等等,多以先祖居住的地
方为堂号,或以祖先的事功,如丘姓人家的「忠实第」便是一例。
小镇的三合院,除了祖籍堂号,为什麽还会添加一块「善居室」的门额呢?过去许多富豪
宅院都可见到「善居室」的门匾,简单的「善居室」三个字,却极耐人寻味,这也是引用
孔子的话来嘉勉子孙家人。《论语》〈子路篇〉: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
苟美矣」。
孔子赞美,卫国的公子荆是一位很善於治理家室的君子。当他成家时,卫君分他一块采地
,公子荆说:「这样就很够用了!」家财稍稍增多後,公子荆说:「这样就很完备了!」
世禄之家,又能撙节,日子久了自然富有,公子荆说:「这样就太美好了!」公子荆生长
在富庶的时期,懂得「国奢,当示之以俭」的处世智慧,本身又是世袭的富贵公子,常以
「知足,不骄不盈」为戒,完全没有一般贵族子弟「未得患得,既得患失」的恶习,深受
孔夫子的赞叹。
《围炉夜话》王永彬说:「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想来美浓人也不
乏「善居室」的有德君子,喜欢以卫公子荆做为榜样,省吃俭用,知足不缺,晴耕雨读,全
心栽培好子孙。
美浓当地有句谚语说:「如果不读诗书,即使长眼睛也没有用」,清朝末年,「弥浓庄」
的富农都设有家塾,延师教授「唐书」,一个小小的美浓镇在科举时代产生了三位进士、
二十多位举人,现在则拥有「全台湾博士、硕士人数最多的乡镇」称誉,自有其他地方所不
及之处。
月光山下水长流
美浓人在外有成之後,都想把几百年来一家几十口人共住的「夥房」加以翻修,一家如此
,家家如此,永安老街上尽是这般「红瓦新墙」的三合院,正中央是祖堂,堂上有堂号、
有门对联、有栋对联,光耀门楣的心思灼然可见。平时无事,一家老小围坐堂前□话家常
,每逢除夕、元宵、端午、中元这些大节日,各户同族姓人家便从四面八方齐聚堂前,给
祖先焚香祭祀。祖堂一间,却是同族同姓剪不断的纽带。仰头看看这块堂号,让人缅怀起
先祖的功德,谁还敢玷辱祖德?客籍子弟深信「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天
天都应像《诗经》说的:「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若再留心堂前的门对联,栋对联,
那就更饶富意味了,彷佛先祖仍活生生的站在你面前,给你一番番的耳提面命。
从美浓的祖堂林立、彰显堂号、精制对联,这里的人「数典」而不忘祖,小心翼翼保存先
人的一砖一瓦,更珍惜先祖传下来的中国经典文化,他们将这一切看做是渊源流长的活水
,可以世世代代不断滋润月光山下的善良子民。
注一:美浓的东门楼,已有二百三十馀年历史。同治末年,镇民黄骧云考中进士,衣锦荣
归,由东门进庄,为此楼挥毫书写「大启文明」四字,雕刻置於门楣之上。
秋日胜春朝 瑜 扬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刘禹锡〈秋词〉
自古以来,许多志士仁人因为在现实环境中受到挫折,因此每逢秋天,总是感叹这个季节
太过萧瑟,没有生气。但是,对我而言,秋天的景物却比百花盛开的春天更有朝气。你看
!晴空之中正有一只野鹤展翅高飞,直冲天际。此时此刻,心中的情志彷佛也跟著高昂起
来,飞升到云霄里了。
在历代诗文中,秋天的一草一木总被文人用来衬托感伤的情绪,导致一提到秋天,吾人心
中便自然而然将它和「悲苦」画上等号。不过,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却一反常情,把秋天哀
愁的色彩褪去,企图用「高昂的斗志」为这季节换上新装。
其实,万物本无心,黏贴在时序上的种种标签,都是人们心理、情感的投射。刘禹锡的「
逆向思考」,并非单纯要翻转人们对秋天的既定印象,他的言外之意,似乎想传达一种「
乐观」、「奋发」的人生观,要人们在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生命过程中,不忘凝视光明,
不忘自我激励。所以,他不要我们观看枯黄、飘落的秋叶,他要我们仰望天空,看那振翅
翱翔的鸿鸟。看!那凌云直上的鸿鸟并非一群,而是只有孤单一只,这象徵著想要出类拔
萃,不落於庸碌平凡,必得不畏横逆,朝目标勇往直前,怎能因为一时的失意而郁郁寡欢
,一味地在秋风中排遣悲怀呢?
对积极的人来说,即使面对萧条的景物,也可以自我沉淀,找到新生的契机,东山再起;
而一个消极的人,即使身处□紫嫣红的园林,也免不了对著凋萎的花瓣伤心哭泣。可见,
万法唯心,境随心转,要斗志高昂地迎接新挑战,或忙著哀悼已然逝去的所有,全由自己
决定,跟季节何干呢?人生的遭遇充满各种变数,我们本就不能奢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
中进行;面对难料的世事,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自己要抱持怎样的心境。积极进取一
些,成功就指日可待;沉溺在失败的懊悔、颓丧之中,理想当然渐行渐远。所以,在飒飒
秋风中,别忙著吐露凄苦和悲哀,要深信自心有转变境界的能力。一个美丽新世界的来临
,需要光明灿亮的心和永不止息的热情去引领。
论语简说(五十五)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乡射时,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相等,所以注重参与者的容貌动作是否合乎礼节
。至於能否射中目标,或是贯穿目标的皮革,并不是重点,这才合乎古礼尚德不尚力的道
理。」
「射不主皮」,民国以前,男子都要学习射箭,国家就在当中选拔人才。每月举行射礼,
主要在观察参与者的品德。会射箭的人才有机会参加陪祭,进而担任公职。
本章所说是属於文射,不是武射。武射是军队在野外举行,重点在贯穿目标上的皮革,重
视武力。而文射讲究礼节仪态,以便从中观察德性。周朝在武王伐纣之後,就不讲究尚力
的武射了!
文射中以「乡射礼」为例,有三次射箭的机会。第一次看射箭者的容貌是否和颜悦色?形
体是否合乎礼貌?接著第二次射箭「主皮」,看有没有射中目标。即使没射中目标也没有
关系。到了第三次射箭,更加重视容貌形体有没有合礼,以及动作有没有配合鼓声、合乎
节奏。古代举行乡射礼时,目标使用布的材料叫「布侯」,後来用皮革叫「皮侯」,整个
过程以合礼尚德为主,後来专讲求射中目标,更偏好贯革,坏了原来的规矩。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每个人的力气本来就不相同,如果崇尚 力气比强斗狠,忽略
了合礼合节度。就难保射礼中所选拔的人才,能够达到守礼尚德的涵养。以鞠躬礼为例,
现在却演变为鞠「项」礼,节度不够,外表的敬意不足,自然内心里是看不起人呀!
细观今日社会,更弥漫著傲慢不逊的歪风,言语粗暴低俗、一味发□个人的感受,凌驾在
对方身上。造成双方关系紧张乖离,还自以为勇敢有劲,这是缺少理性判断,失去礼节约
束的结果。期盼大家一起互勉守礼,注重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求诸己,勇於改过,共同维系
淳厚尚德的优良风气,正是学为君子的本分呀!
家有独生子女 治 烦
刘忠肃公挚,儿时,父居正,督课极严,动必绳以规矩。或谓曰,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
耶?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忍纵也。《家训》又曰,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但重於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喻,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
哉。又思勤督训者,岂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德育古□》)
宋哲宗的宰相刘挚,自幼接受严格的教导,刘父督促学业时,经常要他严守规矩。旁人见
了劝说,先生只有一个儿子,何不宽松些?刘父说,正因为只有一个儿子,反而不忍心纵
容他。
《颜氏家训》说,有些人不能教子女,并不是想陷子女於罪恶,只是怕太重的诃斥怒骂伤
了面子,不忍心责打孩子。孩子犯错就像身体生了病,怎可不用汤药、针艾救治呢?勤於
督促教训孩子的父母,他那里愿意对自己的骨肉严苛虐待?实在是不得已!
不敢讨债
不敢讨债 若人临终时,才想归依三宝、受戒悔过、改恶修善,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债主
便畏惧不敢来讨债。又如被天帝赦免、阎罗除罪的人,掌管生死的五官王神反而更加恭敬
,不生恶心。由於有归依受戒改过的福报,所以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 (出自《灌顶经》卷十一)
是乃仁术
红顶商人胡雪□,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书写「胡庆馀堂」药号店训「戒欺」。跋文为:「
凡百贸易,均著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走进胡庆馀堂中药博物
馆营业大厅,抬头可见的高大青砖门楼上,镌刻「是乃仁术」四字。 (见2004年9月1日□《中药医报》)
用饭规矩
陆九渊有一位学生,吃饭时两腿交叉,用完饭,陆九渊教训这位学生说:「你刚才有过错
,你知道吗?」学生答说:「已经晓得了。」象山规矩的严格由此可见。 (见《象山学案
》)
正学雅言
雪公云,上学与普通人家随便说话,绝对不同。自古「车同轨,书同文」国家强制执行,
所读的书都不许用白话,必须写正字,不许写简体字,要用官版正字。如「戍」「戌」不
同,读书须念清楚,不许错。从前公事错写了字,都须受处分,公文都有校对有监印,不
能马虎。正字外还必须「雅言」,不许说土话方言。
随遇而安、寓巧於拙的 ———「尉富娘墓志」
隋大业十一年(615)五月刻。正书,二十二行,行二十四字。
从容不迫、□直无华,刻意求工而不露痕迹,是本志的显著特色。
无论用笔结体或篇章布置,都继承了北魏刻碑的许多优点。结体上因势利导,或紧凑、或
空疏,长短各异,避免了单调与平板。
尤其是精细的用笔与□拙的结体互摄互融、相得益彰。呈现出大巧若拙的艺术风貌,更加
耐人寻味。
车马纹圹砖 — 汉
「圹砖」又名空心砖、空砖,是一种体积庞大,内部空而不实的墓室用砖。大多做成长方
形砖,也有做成门楣砖、三角形砖等。外印纹饰,创於战国时代,而盛行於战国末年、东
汉时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图形刻在印模上,再将印模印在未乾的砖坯上,图案多样,
有舞乐、骑射、田猎、神话及历史故事等,取材自日常生活之中,形象简洁线条流畅,使
得圹砖不再只是单调的建□石材,进而成为具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此砖长宽高为一一二公分、一七.八公分及一七公分,长形中空。砖上纹分三列,中列为
车马纹,纹饰□拙而生动,为陶土烧制而成,现藏历史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