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明伦月刊349期
#1
美雪
临终一关   鞭鼓生

最近探望好几位生病的老莲友,有老病卧床的,有恶疾突发的,也有久病厌世的。看到他
们在床笫间痛苦地呻吟,无助地辗转,无奈地哭喊著想往生的困境,心中不觉地也跟著七
上八下。唉!身居娑婆世界,必然是要受众苦的逼恼,而老病死苦,更是众苦之首。纵令
你权高位重,富可敌国,孙贤子孝,依然免不了它的缠缚。

我们常念著:「愿我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
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加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
手提携。」能如此,何等自在吉祥!学佛最大的利益,不就是现世保平安,临命终蒙佛接
引往生吗?

然而并不是每个修行人都能安详舍报往生的。当业报现前,病苦临身时,是功力的浅深正
临大考验。我们怎能像世俗人一样无助地哭喊、昏沉沮丧地任凭业力摧残呢?我们培养多
时的信愿力量,此时正要生机勃勃地充塞於胸臆间,不可须臾离也。同时也要奋力审视一
下自己执著些什麽?是「爱锁情枷」?或是「名□利索」?还是「邪见疑根」?祖师大德
一再叮咛:「临终一关,非同小可,万勿掉以轻心,唯当勇猛精进,如救头燃,养於平日
,方能用之於平时。」啊!有所攀缘执著,即是妄心用事,双手齐放,顿无所攀,这正是
离妄即真。

《无常经》也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有枯竭,大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连山河大地,都在无常的漩涡中流转,吾等生
死凡夫,哪能幸免?修行人穷尽一生的力量,不正是要突围临终这一关卡吗?看到老莲友
无力招架,被来势汹汹的病苦所折磨,实知「临终一关」,诚非「一生念佛」而未「一心
念佛」所能超脱的。

学道如弹琴,
急则声易绝,
缓则不成音。
明  □益大师(学道偈)

修学道法要能工夫成片,必须善於调心,就如同弹琴的道理一样,得要不急不缓。太急的
话,声音容易断绝不清楚;太慢的话,则又不能连贯,不成音调。

读易散记:随挂彖辞(上) 自 明

震下  兑上随。元亨利贞。?咎。

虞仲翔注:「否上之初。刚来下柔,初上得正。故元亨利贞。?咎。」

郑康成注:「震,动也。兑,说也。内动之以德,外说之以言。则天下之人,咸慕其行,
而随从之,故谓之随也。既见随从,能长之以善,通其嘉礼,和之以义,干之以正,则
功成而有福。若?此德,则有凶咎焉。焦赣曰,汉高帝与项籍,其明徵也。」

以下据李氏疏解释。

虞注。随卦原来是否卦。否是十二消息卦中三阴三阳之卦,随卦六爻亦是三阴三阳。依虞
氏义,从三阴三阳之例,随自否来。否卦乾之上九来之坤初,即成为随,所以虞氏注云:
「否上之初。」乾刚坤柔,乾上九来之坤初,即是「刚来下柔。」释见《彖传》。

否卦上九初六皆失位。否上之初,则初上皆正,此即乾元复正,故为「元亨。」初上既正
,天行消息,再以三四两爻易位,三四亦正,终成既济,故为「利贞。」剥《彖传》说: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虞义,消息皆是乾道,皆乾为之,是为天行消息。就升降
之义说,阳当上升,阴当下降。而此否上之初,则是阳来降初,阴往升上。阳降阴升,不
合常理,嫌其有咎。但是此处阳降阴升,是以否卦成为随卦,终於六爻皆正,成既济定,
故为「?咎。」

郑注。《说卦传》说:「震,为动,为龙。兑,为说,为口舌。」说即是悦。口舌之义为
言语。随卦内震外兑,郑氏即以内外卦解释,龙德动之於内,言语悦之於外,则天下人皆
慕其德行,而随从之。所以卦名为随。既见天下随从,则长之以善而为「元」,通其嘉礼
而为「亨」,和之以义而为「利」,干之以正而为「贞」。具此元亨利贞四德,功成有福
。所以此卦?咎。但若?此四德,纵然有人随从,则不免於凶咎。汉朝焦延寿说,汉高帝与
项籍,可为明徵。高祖刘邦有此四德则兴,项羽?此四德则亡。

《春秋襄公左传》记载,穆姜筮得艮之随。「姜曰,《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咎。有是四德
者,随而?咎。我皆?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咎乎。」郑注之义,盖本於此。

郑氏引焦赣之说。焦延寿,字赣,汉人,是京房之师。焦赣著有《焦氏易林》十六卷,今
存。又有《易林变占》,今佚。郑氏所引焦氏云:「汉高帝与项籍,其明徵也。」当是变
占中之语。《史记》〈高祖本纪〉称,汉高祖宽仁爱人,常有大度,顺民而定天下,规模
宏远。〈项羽本纪〉谓,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卒亡其国。一者众随而有
是四德则兴,一者众随而?是四德则亡。此即焦氏所说的明徵。

《彖传》说:「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

「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

虞仲翔注:「否乾上来之坤初,故刚来而下柔。动,震。说,兑也。」

《杂卦传》说:「乾刚坤柔。」随卦自否卦来,否乾上九来之坤初,即是刚来而下于柔。
阴随于阳,由于阳刚能下之,此是夫妇之义。内卦动之以震,外卦悦之以兑,故名随。此
依李氏《疏》说。

「大亨贞?咎。」

荀慈明注:「随者,震之归魂。震归从巽,故大通。动爻得正,故利贞。阳降阴升,嫌于
有咎。动而得正,故?咎。」

依李氏 《疏》说。随卦是八宫卦中的震宫归魂卦。震卦初爻变为雷地豫,二爻变为雷水解
,三爻变为雷风恒,四爻变为地风升,五爻变为水风井,上爻不变,而返过来将已变的四
爻再还原为阳爻,成为泽风大过,这是震宫中的游魂卦,最後一变,将内卦已变为巽的一
次归还为震,连外卦读为泽雷随,这就是震宫归魂卦。震自初爻变至三爻时,内卦即变为
巽,一直至大过游魂,内卦皆是巽,至随归魂,内卦始复为震,所以荀氏注云:「震归从
巽。」震与巽旁通,故云「大通。」随自否来,否初六上九两爻皆失位,否上之初而为随
,随初九上六两爻皆正。初上二爻,动皆得正。得正故利贞。所以荀注云:「动爻得正,
故利贞。」荀氏升降义例,阳爻在下位者,应当升居上位,阴爻在上位者,应当降居下位
。今此随卦由否阳降阴升而来,似宜有咎。但因初上易位,各得阴阳之正,是以?咎。

「而天下随时。」

虞仲翔注:「乾为天,坤为下。震春、兑秋。三四之正,坎冬、离夏。四时位正,时行则
行,故天下随时矣。」

依李氏《疏》说。随卦原来是否卦,否上体乾为天,下体坤为下,故曰「天下」。由否至
随後,随下体震,上体兑。依八卦方位说,震在左方,其位在东,其时为春,兑在右方,
其位在西,其时为秋。三四变之正,成既济定,则坎居北方,其时为冬,离居南方,其时
为夏。四时各正其位,时行则行,故曰「天下随时。」

「随时之义大矣哉。」

蜀才注:「此本否卦。刚自上来居初,柔自初而升上。则内动而外说,是动而说随也。相
随而大亨?咎,得于时也。得时则天下随之矣,故曰,随时之义大矣哉。」

李氏《纂疏》:「卦自否来。乾刚来居于初,坤柔往居于上。内成震而动,外成兑而说,
故云动而说随也。以乾通坤成随,故相随而亨。得时,故?咎也。《中庸》曰,君子而时
中。时中之义本大,事事得时,则天下皆随,故曰随时之义大矣哉。」 (待续)

香光庄严 雪庐老人

万花为末,如弥陀历劫的功德。
胶水和丸,如弥陀成就的洪名。
焚出万香,修行人的念力如焚。

案:以千万种香花磨成粉末,用胶水调和揉成丸香,经火点燃散发出万般好香。弥陀也以
多劫修行的功德,庄严这句「阿弥陀佛」名号,修行人只要至心念佛,就能召感名号的万
德庄严。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九)  智  果

◎加行位

※前 言

唯识宗将大乘菩萨之阶位,从因至果,分为五等,所谓「唯识五位」(可知)。初资粮位
,上来已略释讫,次当更释第二加行位。

《唯识开蒙》载:

问:加行位?

答:加功用行,名为「加行」(加功力进修也);近见道故,立「加行」名。

甲、论主设问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此问加行位之「义相」也。

 乙、举本颂答

 《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丙、以论释成

(一)显位所由

《论》九云:「菩萨先於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
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顶、忍、世第一法。」谓此位菩萨资粮行已
修满,然证道未圆,为断惑证真故,更修加行,以伏除二取(即「二障」),作为契入见
道位之前方便也。

《杂集论》十一亦云:「诸菩萨,已善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已过第一无数大劫,已
闻随顺通达真如,契经等法;如理作意;发三摩地;依止定心,思惟定中所知影像,观此
影像,不异定心,乃至广说。」由行如是,乃至舍离二种能、所取故,证「无所得」(即
「真如」也),正入「见道」,舍离一切粗重,得清净转依。

由以上所引二论,即可证知此「加行位」,乃由前之「资粮位」(三贤菩萨)修满而来。

上来「显位所由」已释讫。

(二)释位总名

《论》九云:「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
粮,无加行义。」

▲释「顺决择分」名

此□等四法,总名为「顺决择分」,以在唯识五位中,此一分位,正随顺趣向於真实决择
分故。此义云何?

《心要》九云:「真实决择,指真见道出世慧也,今能顺趣此慧,故名顺决择分。」

兹依《述记》九末,更详释之:

「决择」是智,即「择法」也(简择诸法是非真伪之智)。

决,简疑品,彼疑品犹豫故,择而不决故。

择,简见品,彼见品决而不择故。

今此智品,决断、简择俱故,「决择」即「分」,名「决择分」,「分」是支、因义,决
择分,即「见道」之智,此智无漏,为大菩提、大涅盘之因,故名「真实决择分」(此智
若是有漏,即非「真实决择分」)。

今□等四法,以能顺趣「真实决择分」故,名为「顺决择分」。(顺趣者,行相同彼「见
道智」名为「顺」;复欣求证彼「见道智」名为「趣」。)

前「顺解脱分」,既发初心,求究竟果,故远从「彼」(大涅盘),以得自名。

此「顺决择分」,邻近见道,欣远之心,不如始业(始初发心),故从邻近见道,以得自
名。

《唯识开蒙》载:

问:「不如始业?」

答:「非属力劣,行合如此,是知涅盘不越於此,故且求近。」此位菩萨,明了究竟涅盘
,也不离此真见道之无漏智品,故且欣求证入此见道智也。修行本应如此,并非此位菩萨
心力劣弱也。

▲释「加行」名

《述记》九末云:「位名加行道,近见道故,即是见道之加行故,旧言方便道。」即在资
粮位第十回向之终,为求住於真唯识性,修习四寻思、四如实智,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别
,引发对唯识之真见,乃入於见道之位也。旧名「方便道」者,以此位乃契入真理之前方
便故。

《述记》又云:「然五道中(按:「五道」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
此独名加行,以近见道故,非前资粮,无加行义。显前资粮,亦名加行。」

故《心要》九亦云:「然资粮、加行,名别义通,以前位中,亦有加行之义,今此位中,
亦具资粮之义。但加行,约近立名;资粮,约远立名耳。」

《对法论》八亦云:「所有资粮,皆是加行;或有加行,而非资粮。」谓已积集资粮道者
,所有顺决择分善根,非资粮道也。此义云何?《唯识开蒙》以问答辨别如左:

问:若望大果之资粮,「四善根」亦得名「资粮」否?

答:不尔!若如尔难,「见道」亦是大果之资粮,应名「资粮」。

问:恁麽(如此也),则如何即得?

答:从增立名,但可名「见道」,不得名「资粮」。

难曰:从增立名,「见道」非「资粮」。既是从增立名,「资粮」亦非「加行」。

答曰:固知如是!所以「五道」立名不同,互不相滥。

上来「释位总名」已讫。(全文未完待续)

在台中莲社传授在家菩萨戒开示(下) 斌宗法师

 八、精明戒法

佛子於受戒後,更当精明戒法,熟谙戒相。对於所受戒法,如有弄不清楚的地方,当以诚
敬恳切心,求请得戒师,或诸方大德法师开导指示,替你们详细说明所受戒条,以及开遮
持犯和修持方法,俾知何者为犯、不犯,何者当行、不当行,方不致受持无门,违犯罔知
。如所受之戒条有所不知,怎能谈到防守受持呢?万一由不知而误犯,则後果非常严重,
可不是玩的。此亦为受戒所应有的一种重要条件。

九、护持忏悔

时际末法,信戒之心难发,受戒之事尤难,守戒之志更难!你们既有善根,又遇胜缘,能
够求受菩萨大戒,又明白当发大愿,坚固深信。那麽,受戒以後,当视戒为无上宝物,本
著初心,尽形寿善为守护,专志奉持,慎始慎终,勿令少有亏损,这才是无惭无愧的。

当知受戒和护戒,都是脚踏实地做工夫,如能护持则有无量功德,失之则有无量罪过。受
而不护,乃是自暴自弃,自寻苦吃,可就太愚痴了。话说回来,当怎样来护持,方能保全
不失?这是不可不知的,兹举一个护持戒行最合标准的方法,给诸位永远遵行,能真实做
到,那就至善至美矣。到底什麽是方法——於一切时中,常念不忘,时时检点身心,凡所
作为,逐步反省,於诸净戒有无违犯。扼要的说:在日常中於身口意(语言、动作、思想
)三业,能够细心观察,所作与道相应不相应,即在说话时有无犯了妄言、绮语、恶口、
两舌等诸口过否?於行为上有无犯了杀、盗、淫等诸身过罪否?於思想上有无犯了贪、□
、痴等诸意过罪否?凡所说话、行为、思想,乃至一举一动都能检点,不令有犯,这就是
护持的方法。但此仅就止持方面说,其实当统明作持,方为完善。在大乘戒法,凡遇当作
之善而不作,亦属违犯。

总之,於身口意对一切境时,所有说话、行为、思想,当一一仔细观察,有无利益於人,
有无损害於人。利益人者,则扩而充之;损害人者,当制而止之。止所应止,为所应为,
所谓由恶小勿为而到诸恶莫作,由善小亦为而到众善奉行,直至任运自如,不持而持。到
那时候,则身安意泰,坦然自得。能够如是护持,久而久之,自然就有成为「□尼严净作
完人」的成就。受戒之目的也就达到了。以上护持方法已经明白,现在要来说明忏悔自新
的方法。

当知忏悔乃佛门悔过自新最善的方法。你们受戒後,设或失於注意,於所受戒,偶有亏损
,当从速发起猛省和惭愧,深自痛责,谓我既自发心受持净戒,於法已得正信,於义已得
了解,且於正式授受时,在三宝前曾发过誓愿,今者何故妄犯。复因犯戒故,便为师友所
摈弃,为一般人所讥笑,尤其来生堕落恶道,何苦如斯呢?又念我何故蹈此不善,毁犯净
戒,玷污佛门,败坏正法,自绝善路,失诸功德,可谓愚痴极了。

起如是正念已,自行观察,於所犯戒为轻为重,如但萌恶念者,当即刻忏悔使之克责令灭
,如已成事者,当坦白地无覆无藏,以百万分的至诚心、恳切心,先对师长及同道们,自
述罪状,求其作证忏悔。次於佛菩萨前,或诸圣贤前,至诚顶礼,痛哭流泪,发露过罪,
求哀忏悔。经云:「能至诚忏悔者,则何罪不灭」。同时并发宏誓:从今日起,绝不再犯
,已生恶法,速令即灭;未生恶法,永令不生。已生善法,当令增长;未生善法,速令生
起;常存警惕而永矢不忘。又於当作之善而不作,在大乘菩萨法中,亦为犯戒(此谓止犯
,止善不作之犯),亦当竭诚忏悔,更发誓愿,後此定作。能如是至诚披露忏悔,发大誓
愿,则於所犯过罪,可能如愿消灭,所得戒体亦可复本清净。但一经忏悔之後,更当时时
倍加警省,慎勿再蹈覆辙,否则於所受戒,不能坚固圆满。故对於所犯戒,切勿坚为覆藏
,不求忏悔而将错就错,漫无忌惮的一犯再犯,这样一来,则其後果的遗害就不堪设想,
慎之!勉之!

十、处处是戒

虽云出家修道缘胜(约环境言),在家修道缘劣。《传戒正□开示文》云:「居家迫窄,
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故云缘劣);出家宽广,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
故云缘胜)。」但此亦不尽然,因为它只约境方面而言,若就心方面来说,处处都是修行
道场,只看你的心地如何,古云:「心地若然无挂碍,高山平地总西方」。又云:「道在
寻常日用中」。所以我说处处都是修行道场,处处都可以受持戒行的,可是常人一听到「
学佛、受戒」这个名词,就认为是要舍俗离家,割爱辞亲去做和尚,才是恰当其称,这是
错误的。

当知学佛受戒是任何人任何处,都可以的。并不一定要出家当和尚,住在丛林寺院,才能
学佛受戒的,因为佛教有四众弟子故。就狭义来讲,则在家有五戒,出家有十戒、具戒等
,都各有其戒条不同。若就广义来说,则凡身心所对一切境界,如能止恶行善,任运修行
,则何处不是持戒的所在。如就出家众来说:奉佛事师,参禅念佛,读诵经论,弘扬佛法
,统理大众,效劳常住……等,这都是戒的□畴之内。至於在家众的事亲教子,兄友弟恭
,夫唱妇随,和族亲邻,礼敬师长,保护幼弱,乃至忠上爱下,服事公益,作诸慈济……
这又何尝不是戒的作用?要之,能将日常生活之行为纳於最标准的道德轨□中,俾使人格
向上,这也就是戒。

由此观之,则处处都是修持戒行的所在。所以受戒不一定要出家当和尚,在家也可以修行
持戒。故佛制菩萨戒,是通於在家出家均可受之,愿诸位当仁不让,向前上进。

劝 嘱

上来说了许多话,总希望你们对於这次的受戒,第一要懂得戒的意义。第二要知道怎样要
受戒。第三要知道受戒的功德。第四要知道失戒的罪苦。第五对受戒的道理要正解深信。
第六要发大愿求上品戒。第七要至诚禀受净戒。第八要精明戒法。第九得戒後要善能护持
,少有亏损当从速忏悔。第十当知处处都可以持戒的,不一定要出家住寺院才能受戒的。

希望各位得戒後,当如法精修,毕生严持不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这才能达到受菩萨戒的目的,获到殊胜功德——圆满菩提,究竟成佛。则上不负世尊制
戒利人之盛德,并且不负发起传戒诸同仁的厚情,和你们这次受戒的胜缘。 南无本师释
迦牟尼佛 (全文完)

临终的慰导

印祖云: 当此命光迁谢,升沈立判之时,既有开导助念之人,譬如怯夫避寇,拟乘邮船远
遁,得诸人之扶持,便可一跃而上,遂得安坐以达彼岸。

若无开导助念之人,必受破坏正念之祸,勿道工夫未深者,不能了脱,即佛念已纯者,亦
难往生。譬如勇士破围而出,拟乘舟逝,被众人之攀挽,即时坠入深渊。(《天台山国清
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

典型夙昔之十—圆瑛法师  智 展

圆瑛法师(一八七八——一九五三),福建省古田县人。他老人家的著作—《阿弥陀经要
解讲义》、《劝修念佛法门》,相信许多净业行人都不陌生。其实,法师早年曾跟「八指
头陀」净安禅师习禅,又曾在谛闲大师座下研习天台教观,因此,宗门、教下均有甚深造
诣(按:法师对於《楞严经》的阐释,在民初佛教界被誉为「独步」,後有《楞严经讲义
》流通於世)。

法师的一生,正是中国最颠沛流离的年代,民国肇建、北伐、抗日,环境的艰困,在在考
验著出家人的坚定意志。法师自一九二九年起,便连年被推举为中国佛教会会长,在动乱
的大时代里,他引领著当时的佛教界,走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和试炼。以下,便整合多
位前人对於法师行谊的叙述,将其典□予以集中呈现,但愿见闻者,发广大心,见贤思齐
。

护教护僧  不遗馀力

在中国政经局势仍处於动□不安的民初时期,要守护道场、弘扬正法,都需要非常坚强的
毅力和决心。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一书中,对於圆瑛法师在当时如何积极护教护
僧、续佛慧命,有详实的记载:「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後,内政部订下了『破
除迷信』的政策。破除迷信本是好事,但却把不迷信的佛教也列入迷信团体。一九二八年
(民国十七年),政府公布了『寺庙管理条例』,地方党务干部及学界欲藉机没收寺产,
充实地方教育经费,就掀起了一阵摧残佛教寺产兴学的风潮。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
五月,佛教为求自保,在圆瑛、太虚、谛闲诸法师及王一亭、谢铸陈、黄忏华诸居士的推
动下,在上海召开『全国佛教代表会议』,成立『中国佛教会』,圆瑛被推为会长,向政
府请愿,反对『寺庙管理条例』。後来,政府把全文二十一条的『管理条例』修订为全文
十三条的『监督寺庙条例』,没收寺产的事件才缓和下来。

到了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寺产兴学』事件馀波□漾,风波再起。这时有一位中
央大学教授邰爽秋,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回国在中大任教。他提出了四项主张
——打倒僧阀,解散僧众,划拨庙产,振兴教育。当时的内政部长薛笃弼是基督徒,与邰
爽秋内外唱和,这比一九二八年的『寺庙管理条例』尤为彻底。圆瑛出面奔走,全国各地
佛教团体通电呼应,这件风潮才逐渐平息下来。」

其实,在当时社会大众普遍不了解佛教的景况下,圆瑛法师为了减少外界对佛教的无理攻
击,曾积极鼓励佛教参与社会事业,设立育幼院、医院,分担社会责任,对於护教护僧可
谓煞费苦心。

对日抗战 共赴国难

一九三七年(民国二十六年)七月,「芦沟桥事件」引爆了中、日全面大战,之後许多大
大小小的战役,相继造成国军的惨烈伤亡。国家值此大难时刻,身为中国佛教会会长的圆
瑛法师并没有置身事外,他起身号召各地僧侣,组织救护队,投入战地救护的工作。期间
,由於救护队及各地收容所的经费拮□,为了募款,法师还接受了当时的国府主席林子超
的委托,远赴南洋筹募经费。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中,对於此事亦有相关纪录:
「………(圆瑛法师)先到新加坡总商会,请华侨领袖及佛教人士组织一个机构,募款接
济各处的收容所及汉口的第二僧侣救护队。接著又到吉隆坡、槟榔屿,拜访侨领、居士,
组成了一如新加坡的机构。………是年(一九三八年)夏天,他回国视察救护队及收容所
,然後回到南洋向各捐款机构报告,并继续募捐。」

法师虽为方外人士,但国家遭逢劫难,民不聊生之际,他却挺身而出,丝毫不顾自身安危
,为营救战火中的苦难同胞而积极奔走。此正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
菩萨精神的具体实践。

日军胁迫  不卑不亢

西元一九三九年(民国二十八年)秋天,圆瑛法师因遭人诬陷,被日军指为抗日分子,因
而遭到逮捕、拘禁。期间,日军虽屡屡恐吓、胁迫,但法师都不因暴力而屈服。叶性礼居
士在〈圆瑛老法师事略〉一文中,对此事的始末有详细的纪录:「(圆瑛法师)回国到沪
,当时即有某甲,暗思陷害,指使某乙,密报日本南京宪兵司令部,谓法师乃抗日分子,
曾在南洋募钜款接济。至九月一日,圆明莲池会(按:法师为了弘法,曾设立圆明讲堂。
)成立,法师在堂礼佛,忽有日方汽车四辆,载宪兵多人,如临大敌,法师及明□师,遂
同时被逮。是时秋风正紧,衣服单薄,法师乃默祷观音大士,放自然气,充满师徒二人,
以免饥寒。

次日拘送南京,越一宿,竟然不饥不寒。菩萨於饥寒,既能加被,而於身命不至危险,旋
即拘禁於南京日本宪兵司令部。师复念地狱天宫,皆为净土,随处可建道场,因一心念佛
,恬静若平时。审问时,先问明□师,种种恐吓。後乃审讯法师,面目狰狞,几濒於危,
法师从容陈辩,率为折服,且渐加优待,立拘某乙治以反造之罪,逮捕严讯,拷打终日,
可见报应之速。後宪兵团长劝诱法师,与之合作,师以老病却之。农历九月二十八日,释
放返沪。始复自由,仍住圆明讲堂,闭门谢客,专事著述。乃某甲以奸谋不遂,反向重庆
诬报,谓法师受伪政府,南洋宣抚使之命,已搭轮出国,幸当局明察其情,未予置信,终
得大白。」

身处极端险恶的逆境,法师还能以佛菩萨为依,足见其修持之精道。又面对日人的威胁利
诱,态度仍能不卑不亢,亦可见其人格之高超。

展阅圆瑛法师生平,虽然时代背景充满战争的阴影,但在那样的环境下,能勇於荷担如来
家业,善护佛教命脉,更突显了他老人家不凡的修行风□。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法师曾撰联自述心情:
    出世犹垂忧国泪,
    居山恒作感时诗。

文字虽然简洁,但却充分流露悲天悯人之心。或许,正是对於世间众生的苦难能够感同身
受,所以,在欲令众生离苦得乐的佛教事业上,才能不畏横逆,勇往直前。法师在往生前
几年,依旧在上海讲经,为护持正法,奉献最後的气力。回首前尘,如此有道高僧虽已神
归安养,但他不朽的典□,将如夜空中的明星,继续指引众生在解脱道上奋进。

失念与散乱  三 省

不应容纳失念散乱相应之心,经刹那顷,何况令其长时相续。 (摘自《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上说:「学佛之人讲求修定开慧、保持正念,所以尚且不允许失念、散乱心
维持一刹那,更何况是长时间持续这种状态呢!」

「失念」和「散乱」,在《百法》中归属於「大随烦恼」,也就是常和吾人心念相应的不
善法。何谓「失念」?《成唯识论》云:「於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就是对於攀缘、
思虑的对象(对净业行人而言,即一句佛号),无法清清楚楚地牢记在心,总是遗漏、忘
失。至於「散乱」,《成唯识论》则说:「於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意即对於缘虑的
对象(如一句佛号),心念不能安住在上头,老是躁动不定,彷佛海中起伏不歇的波浪。
这两条「大随烦恼」对吾人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因为在修行的过程中,常常可以感受
到他们形成的障碍。

如何推开这两块横在菩提路上的大石头呢?把「念佛修定」当饭吃吧!从前和「失念」、
「散乱」形影不离,深受其害而不自知,从今以後,则要把念佛当成和吃饭一样重要、平
常。如果能做到不念佛就如同没吃饭一样浑身不对劲,正念就能时刻提起,乱心就能逐渐
平息了。

阿弥陀经的众成就  圣 莲

佛说一部经,具备六种因缘:「信、闻、时、主、地、众」,首先要对佛深信不疑,要有
亲耳聆听的人,要有说法者,以及说法的时间、地点,还要有听众。每一部经的听众都不
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一是小乘声闻众,二者大乘菩萨众,三者天人六道众生。  

听众的类别

在现有的经典中,列举的听众多寡不同,如《阿弥陀经》,三大类听众都具足,但并非每
一部经都如此,唐朝圆测大师在《解深密经疏》,以四句加以分别:

 一、唯小非大,如《金刚般若》及《阿含》等。

二、唯大非小,如《华严经》及《理趣》等。

三、大小俱列,如《法华》、《维摩》等。

四、大小俱无,如《金光明》及《胜□》等。

大致说来,声闻藏的经典,唯列声闻。菩萨藏的经典,具列声闻及菩萨众。虽然,经典所
列的听众,有所不同,但并不是「唯小无大」的《金刚经》,就没有菩萨、天人在场聆听
,而「唯大非小」的《华严经》,也有声闻众列席。故《佛地经论》说:「於此会中,亦
有馀众。结集法者,略说二众,以其胜故。」结集经典者针对一座经的听众殊胜特别处,
决定听众类别。依《大智度论》说,是「结集经者意乐异故」,结集经典者都是断惑证果
的大阿罗汉,或大乘菩萨,他们内心作意欣乐,要让读诵经典的众生获得真实利乐,在结
集时透过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录成经典时便有大小四句的不同。  

听众的排序

众生随著自身的闻法因缘,齐聚在佛陀座下,各人座位有近有远,或依戒腊先後,或依德
行高下。录成经典文字,便有前後的次序问题,如何安排呢?《解深密经疏》说,有的经
是「先小後大」,先列小乘,後列菩萨,如《五浊经》。有的经是「先大後小」,先列菩
萨,再列天人,例如《解深密经》。至於大乘小乘谁前谁後?《大智度论》第四卷说,佛
法有两种,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显示门中,先说声闻,以其烦恼灭无馀故。秘密门中,
先说菩萨,得无生忍断烦恼故。

显教佛经中,声闻众大多是列在菩萨之前,其中深具用意,亲光菩萨造的《佛地经论》第
二卷作了八点说明:

一、「於大乘生疑惑者,除彼疑故。」後世有声闻人怀疑「大乘非佛说」,经中明明记载
声闻众亲自在场听闻大乘经典,证明大乘经典出自佛陀金口,由此可除疑惑。

二、「为引不定种性菩萨,生定信故。」种性根机尚未决定的声闻、独觉类,能就近听闻
佛说法,对大乘佛果生起决定的信心。

三、「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於自身尊贵慢故。」断惑证果的清净大声闻众,在大众面前
,最靠近世尊,亲受教化,以舍离微细的高傲慢心习气。

四、「诸声闻常随佛故。」声闻众是佛的常随众,佛说法时常随闻法。

五、「形同佛故。」声闻和佛都是剃除须发,圆顶方袍,现出家相,菩萨则形相不一定。

六、「内眷属故。」声闻众出家常接近佛陀,为佛的亲近法眷。

七、「令菩萨於声闻众,生恭敬故。」声闻亲侍於佛,菩萨心生恭敬,如同恭敬国王的侍
者。

八、「赞叹声闻功德。」菩萨赞叹声闻功德,使其馀的人也对声闻生起清净信心。显教佛
经,引大众同闻,声闻恒居首,其中表法,有这八点。

有人质疑:「若从德行高上的数起,应先说菩萨。若从德行低下的数起,优婆夷应先排,
为什麽先说声闻,後说菩萨?」

《大智度论》说,菩萨智慧虽多,应次於佛,菩萨断的惑和佛比较起来,尚未断尽,所以
後说。阿罗汉智慧虽少,而见思惑已断尽,所以先说。

再者,菩萨以神通方便力,化现各种身形,进入五道众生世界,有时须藉五欲引导众生,
如维摩大士委身在俗,出入酒肆。若形同凡夫俗子的菩萨化身,列在阿罗汉之上,诸天世
人不免疑惑奇怪。所以经典的众成就,菩萨多列在声闻的後面。  

阿弥陀经的听众

《佛说阿弥陀经》时,在场的听众有声闻、菩萨、天人三大类。《弥陀经》的众成就,为
何要「引大众同闻」呢?唐朝窥基大师的《阿弥陀经通赞疏》,认为有两点意义:一、证
信。这一座经,除了阿难尊者之外,还有如此多的听众,证明此经确实可信。二、证经德
。佛说《阿弥陀经》时,天帝、诸天及大梵天王、梵众等都来围绕,显示佛陀说法,天人
圣众都来闻法拥护,证明《弥陀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结集成经典,三大类听众依序而排,声闻众居首,菩萨众居中,天人众居後,如此排序有
何特别意义?除了上来《佛地经论》的八点理由之外,明朝的□益大师在《弥陀要解》,
更一一条列其所以然:

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天人列後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依形相不同说,声闻众现出家相,与佛一般,最能表彰佛说法令众生出离世间的用意。菩
萨则形相不一,有的示现出家相,如地藏菩萨;有的则现在家相,如文殊、弥勒等。而天
人众则是现世间凡夫相。所以声闻居首,菩萨居中,天人列後。

依处所远近论,声闻是佛的常随众,不离於佛。菩萨到十方勤度众生,未必每一座经都来
与会。至於天人众则因凡圣品类不同,有缘者得常亲近佛,有的则无因缘常亲近佛。

依功用不同说,佛入灭後,佛法显而易见的代表就是僧众,僧众是佛法的内护,僧众严守
戒德,荷担如来家业。菩萨则不滞於空、不执於有,依中道行事,神通变化不同形相,暗
中弘传佛法,广利众生。至於天人众则担任外护,护持僧宝延续佛灯明,故列於後。

上德上贤的听众

佛说一座经,听众临场亲闻,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听众虽有大乘、小乘之
别,有入世、出世之分,但是在这场弥陀净土法门的经筵,每一位听众都是师资道合的「
当机众」,□祖说是「无非净土法门所摄」。

声闻众听了,可以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得生方便有馀净土。

菩萨众听了,必定发愿求生净土,因为一生到净土,可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
供养众僧,能够速疾圆满菩提。

与会的天人大众,更感到沦落三界,沈溺生死的痛苦,今有幸得闻信愿念佛法门,可以当
生成就,横超三界,往生凡圣同居净土,证得三不退,格外欢喜受用。

有人问:「为何其他经兼有诸众八部,此经唯独五众(道行尊高众、悲心广大众、乐法诸天
众、欲界人趣众、非天修罗众)?」窥基大师在《通赞疏》说:「劝皈净土,境胜地殊,莫
非上德上贤,馀即不能信受。」十方佛土,极乐净土最极清净殊胜,有幸亲闻《佛说阿弥
陀经》者,都是「上德上贤」的听众。

至於一闻净土法门,把手便行,正念直来,当生成就者,也该是上德上贤才有此择法慧眼
吧!

枉死的痛苦  一 凡

杨仁山居士,生於清朝道光十七年,他在病中反复诵读《大乘起信论》,有所领悟。再读
到《楞严经》,对佛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後来移居南京,深感当时佛教的衰微,在於佛
教典籍的散佚。因此,集合同志十馀人,创建金陵刻经处,主持刻经事务长达四十五年。
他推尊《华严》,而笃行净土法门。往生後,有《杨仁山居士遗著汇刻》问世。《平等阁
笔记》是杨仁山居士遗著之一,在这本笔记书中,有一段枉死鬼的故事,他说:

『先父当年担任安徽旌德地区教育首长的时候,门下有一个学生,曾经遇见过吊死鬼,还
互相谈过话。据那吊死鬼说:

『因为枉死而作鬼的,没办法靠自力超生,最是悲惨痛苦。必须延请高僧做超度法会,为
他诵经并代为忏悔,才能够解脱。』

这位学生就答应他,为他办理种种经忏佛事,但是希望他能变现出吊死时的样子来。那鬼
原来不答应,说:『变现吊死时的状态,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非要经过三五天不能回复
原状。』

後来经过这位学生再三的请求,那鬼才答应。但是鬼要求说:『在我变相的时候,不但全
无人性,而且不认得任何人,你坐在床上必须将帐门抓紧,以免我扑过去伤到你,这样对
你我都不利。』

说完後,吊死鬼就开始变相,呈现出极为可怕的样子来,满屋子乱扑乱抓,一副心神恍惚
不宁的样子。之後又连续向帐门猛扑了三次,因为不得其门而入,愤怒地向空中放声鸣叫
,夺门而出。」

这位枉死鬼能够预先说清楚,表示他并非没有了灵性,只是因为痛苦到了极点,希望有人
为他办佛事,获得解脱的机会。只因现出原来吊死时的痛苦,转瞬间就变得毫无人性,无
法辨认任何人。可以见得,当人临命终时是多麽地痛苦无助啊!

京屠夫  大善寺行童  吕富枝

京屠夫

唐朝时,长安有个姓京的屠夫,以宰杀牲畜为业。当时因为善导大师在长安劝化人念佛,
全城的人受到感化,都发心念佛,而且断绝吃肉。

京屠夫因而生起忌妒怨恨的心,於是拿著屠刀,进入寺里,意图要杀害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以神通力,现出西方净土庄严殊胜的境界开导他。这时,京屠夫立刻回心痛悔前
非,并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於是京屠夫就爬上高树上,高声念佛,最後他从树上摔落下来而命终。这时众人都看到化
身佛,接引京屠夫的神识,从他的顶门而出。

大善寺行童

宋朝时,大善寺里有一位行童(依住在寺院修行的童子),经常跟随著师父——善辉法师
,持念阿弥陀佛圣号。

有一天晚上,行童梦见一位妇人,手拿念珠给他看。

行童说:「我很想要一串念珠,可惜没有钱买。」

妇人对他说:「我会送给你,但是你要张开你的口。」 妇人说完之後,就将念珠投入行童
的口中。行童醒来後,将梦境禀告他的师父。师父说:「这是大势至菩萨授你念佛三昧啊
!」

过了几天,行童看见两位大菩萨,拿莲花座送给他,告诉他说:「再过七天,你就要乘坐
这莲花座,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了。」於是行童告诉人家说:「我七天後,必当往生西方极
乐净土。」七天後,行童忽然大声地说:「菩萨来了。」说完就坐化往生。

 孔门弟子的名与字  三 学

古人出生三个月以後,由父亲取名,如《史记》〈夏本纪〉:「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
水土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忙得无暇给儿子取名。

名是幼时在家供长辈称呼用的。成年之後要进入社会,就得另起一个字,供平辈和晚辈称
呼。《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
结发加冠,表示成人;女子则在十五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表示成人许嫁。字,是
那个时候给他取的,所以取「字」说明「成人之道也」。

取字是成人之道

已故的周何教授精研《周礼》,他在〈成年礼的意义与价值〉一文说:

「为什麽要取字?作用何在?这都是设计礼的用意所在。『名』跟『字』是不一样的,名
是相当的尊重的,父母给我们取的名,父母可以直呼我们的名,长辈们也可以直呼其名,
或是同学之间很熟,彼此直呼名,不会见怪。其实直呼其名是很不尊敬、很不客气的称呼
法;取个『字』也就是取个代名,家长想到孩子长大後,不能再像以往一样直呼其名毫无
忌讳,应该让他受到尊重,所以就给他取个字。当别人对他称『字』而不是直呼其名时,
他自能感觉出来跟以前不一样了。

人家对自己称『字』是表示尊重,既然人家尊重我,那我更该自重自爱。所以这也是一种
间接促使他完全达到成人的一种方式。在父母面前或许会拘谨守礼,离开父母长辈之後可
能会比较放肆。如果让他走到任何地方,人人都称他字,让他自我警觉,就可以确实守住
自己的分寸。取字就有这个作用,所以『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道是方式,一种成
人的方式。」

名与字有连带关系

古人的名和字有连带关系,《白虎通》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清代汉学
大家王引之,苦心研究先秦人士的名字,撰成《春秋名字解诂》,据他统计,古人名与字
有五种情形:

 (一)同训: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者可以互相训释。如宰予字「子我」。「予」和「我」
同义。

 (二)对文:名与字意义相反,如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都是意义相反的。


  (三)连类:名与字有相关联,如南宫括字「子容」,「括」与「容」意义同类关联。

 (四)指实:字指出名的实义,如楚公子「启」,字「子闾」,闾是□门,由启而指开的实
物□门。

 (五)辨物:取字以辨别名所指何物,如《孔子家语》提到的孔子弟子梁□,字子鱼,子鱼
指出□所指何物。

先贤的名与字

《论语》孔门弟子,千古以下引为模□,如能知晓每位弟子名与字的比附意义,学习《论
语》将更加亲切而饶富趣味。谨依《春秋名字解诂》所解,提出几位孔门大哲的名与字,
一窥其中的相关意义。

 (一)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渊水也。(《春秋名字解诂》)


回,如洄。渊,《说文》解释为洄流的水。深渊中的水,常常形成洄流。德行科大哲颜回
字子渊,回与渊意义正有相同之处。

 (二)仲由,字「子路」。取由路之义也。(《春秋名字解诂》)

「由」有经过、途径、方法的意思。《孟子》〈离娄篇〉:「舍止路而不由,哀哉。」政
事科大哲仲由字「子路」,有「经由道路」的意义。

  (三)宰予,字「子我」。《尔雅》:「身,我也。」郭注曰:「今人亦自呼为身。」(《
春秋名字解诂》)

予也是我的意思,如同「余」。人们称呼自己,多是指著自己的身子为「我」。言语科大
哲的宰予,字「子我」,予和我的意义正好相同。

 (四)端木赐,字「子贡」。《尔雅》:「贡,赐也。」字亦作赣。《说文》:「赣,赐也
。」(《春秋名字解诂》)

赐,上位者赏给下位者。贡,下位者进献物品给上位者。赐与贡,都有「给予」的意思,
但是给予的对象却有所不同。子贡是孔门言语科的大哲,孔子形容他是朝廷祭祀的礼器—
—「瑚琏」,擅长国际外交,於庙堂上折冲往来,敦睦邦谊。代表国君出使他邦,贡献有
礼,不负使命,赏赐有加。

 (五)冉求,字「子有」。《邶风》〈谷风篇〉:「何有何亡,黾勉求之。」笺曰:「有,
求多。亡,求有。」(《春秋名字解诂》)

求是找寻、探索、设法得到的意思。有是丰足、富裕的意思。孔门弟子求什麽?求道、求
德、求仁、求艺,因此拥有丰富的道德仁艺。孔子称赞冉有「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多才多艺的冉有,在政治上自有一片可以挥□的天空。

 (六)卜商,字「子夏」。〈乐记〉曰:「夏,大也。」。秦商字子丕,则商亦大也。或曰
:商,殷商也。夏,夏后氏也。(《春秋名字解诂》)

夏,高大,而商也有大的意思。再者,商与夏都是三代的国号。孔门文学科大哲卜商,字
子夏,以商与夏两个朝代为名字,其中确有密不可分的关连性。子夏好学「夏、商、周」
三代的经典,能弘传孔门《易》学、《诗》学於後世。

 (七)闵损,字「子骞」。《小雅》〈天保篇〉:「不骞不崩」,《毛传》云:「骞,亏也
。」亏,亦损也。《汉书》〈晁错传〉:「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颜师古注云
:「骞,损也。」(《春秋名字解诂》)

损,减少、谦退的意思。骞,本意作亏。损与骞,含有减损、亏损的意义。闵子骞是孔门
德行科的大哲,毕生以孝亲齐家为乐,不食污君的俸禄,善於长养德行,孔子以「□□如
也」称赞他是一位方方正正,识大体的孝子。

 (八)原宪,字「子思」。《说文》:「宪,敏也。」僖三十三年,《左传》杜预注曰:「
敏,审当於事也。」宪有审当於事之义,故字子思。(《春秋名字解诂》)

宪,敏捷、清楚、妥当的意思。为人处事,如何能做到「敏捷、清楚、妥当」?事前应多
加思虑。孔子弟子原宪,为了修道志向,不计身体享受,不以贫寒为苦,是一位养志而忘
身,贫而不病的君子。

(九)宓不齐,字「子贱」。不,语词。不齐,齐也。贱与翦通。《尔雅》曰:「翦,齐也
。」《说文》作前,曰:「齐断也。」(《春秋名字解诂》)

不齐,「不」是语中助辞,没有意义。「不齐」,正是「齐」的意思。宓不齐为什麽以「
子贱」为字?王引之说,贱与翦相通,《尔雅》云,翦,齐的意思。所以宓不齐字子贱,
名与字都有「齐」的意义。宓不齐治理单父,因为懂得「父事、兄事、友事」单父的长辈
、平辈,以地方上有德有望者为师。宓子贱每天在官府堂上操琴,不费辛劳就把单父治理
得人人大悦。

(十)樊须,字「子迟」。须、古字通。《尔雅》:,待也。归妹九四,迟归有时。陆绩注
曰:迟,待也。(《春秋名字解诂》)

须,等待。须和 古时候相通。 ,也是等待的意思。如《周易》归妹卦九四爻辞:「迟
归有时」,陆绩就以「待」注解「迟」。孔门弟子樊须,字子迟,须与迟都有「等待」的
意义。樊迟小孔子三十六岁,时常随侍孔子出门,为夫子驾御马车,樊迟都能趁此随侍夫
子的机会,多加请益。

 (十一)南宫括,字「子容」。括者,包容之称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赞:「秦孝
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张晏云:「括,括囊也,言能包含天下。」《後汉书》〈蔡邕传〉
:「包括无外。」皆容受之义也。(《春秋名字解诂》)

括有「包括、包容」的意思,而容也有容受的意思。南宫括,字子容,名与字都有包容、
容受的意义。南容学《诗》,读到「白圭之玷,尚可为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吟咏
再三,深切体认谨言慎行的重要,所以「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孔子赞叹他
是一位「尚德君子」,将侄女嫁给他为妻。

 (十二)曾参,字「子舆」。参读为骖。《秦风》〈小戎篇〉笺云骖,两□也。名骖字子舆
者,驾马所以引车也。(《春秋名字解诂》)

参,王引之认为要读作「骖」,骖是古代在车旁驾车的两匹马。舆,车辆的意思。曾参,
字子舆,有「以马拉车」的意义。曾子是孔子晚期学生,深得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心
髓,享有高寿,孔子殁後,幸有曾子继续在鲁国曲阜弘演大道。

自谦称名 尊人称字

古人命名,用以自称,表示谦谨,而尊长者对卑幼者也称名。圣人如孔子,在弟子面前就
自称「丘」的本名,如《论语》〈述而篇〉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但是,
後人念到孔子的名,习惯要念成「某」,写时则少一笔,以示尊重。张大千先生在外双溪
的摩耶精舍,生前自己立了一块墓碑叫「梅丘」,这个「丘」字就刻意少写一笔。

字则多由名孳乳演生而来,字可以表德,所以尊称、敬称别人时多用字不用名。《论语》
是孔子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者对先贤弟子,一定用「字」以示尊重,例如〈公冶长篇
〉:「颜渊、季路侍」和〈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用的全是每
一个人的「字」。平辈之间,除了相熟的朋友可以不拘礼法称「名」之外,一般要称「字
」,否则,称名道姓,直呼其名,显得无礼而不够尊重。

留意《论语》经文的称呼,何处称名,何处称字,自能掌握其中的尊卑身分,至於经文大
旨,虽不中不远矣。

秋夜冥思 瑜 扬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 王维〈秋夜独坐〉

在静寂的秋夜独坐,看著如霜的两鬓白发,心中不禁感伤起来。四周一片空荡,没有人影
,只有时间悄悄地流逝,告诉我现在将要二更。屋外雨声滴答,山中的野果被雨水打落,
无情的草木似乎也难逃「生灭」的定律。倚在昏黄的灯烛下,唧唧的□鸣正呼应著我对年
华老去的悲叹。唉!人生逐步迈向老衰,终究是无法改变的历程,即使懂得炼丹的长生术
,毕竟无力回天。若要根除这生老病死的大苦,只有好好在佛门下学习「不生不灭」的道
理,才是解脱的途径啊!

一个失眠的秋夜,让诗人王维进入了对生命的冥思。在烛光的映照下,他想到了自己的「
老态龙锺」,想到了自己的「风烛残年」,不觉悲从中来。原本,「悄悄流逝的时间」、
「雨中坠落的山果」、「草丛里规律的□鸣」,为这首诗营造了一个「凝定」的诗境,但
在王维波涛起伏的思绪下,这些「静境」竟令人蓦然觉得心惊。因为,从他当下的感受出
发,这些外在的客体,都不约而同地触及到了内心的痛处。所幸,王维在佛门下濡染甚深
,具有相当的智慧,知道「白发终难变」,所以也就平心地接受了众生界「生住异灭」、
「成住坏空」的事实,不一昧沉溺於伤感之中。他走出了面对衰老时的心慌,决定依循佛
陀的教示,修习「无生」之理,彻底终结生死的困境。在一夜的心情忐忑之後,我们也在
这首诗的结尾,随著他觅著了生命的安顿处。

素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常常可见深刻的禅意(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正因为他有深厚的佛学素养
,故〈秋夜独坐〉中兴起的「学无生」之感,诚非天外飞来一笔的偶然。试想,一个人若
不常接受佛典的薰陶,痛切思惟「万法无常」、「生灭变迁」之理,怎会在夜阑人静的时
刻,发出对老病之苦的悲鸣呢?怕是百无聊赖,找乐子消磨去了吧!

王维中年丧偶,晚年又遭逢「安史之乱」,他一生仕途虽然堪称顺遂,但在垂垂老矣,一
个人独坐枯灯之下的深夜,回首前尘,眺望无多的来日,也不免吐露「悲苦」之音。对於
身处承平之世,在佛门下又听闻了些许道理的我们,在万籁俱寂的时分,是否也曾因为随
俗流转而深感疲累,发愤兴起「学无生」的志向呢?佛家云:「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若能止息妄想分别,时时冥思生死事大,趁早筹备往生资粮,相信道
业必能成就,苦恼必得超脱。

放火的是谁 希 淳

前阵子一连接到两封同样的电子邮件,寄件人评语说:「太好笑了,一定要看喔!」。为
了不辜负寄件人一片心意,於是点击信件主旨打开来看……。

一则网路笑话

内容主要是小主角与妈妈、爸爸或老师的对话,总共有八段。不多的文字,却看得我冷汗
直冒、哆嗦直打,不禁在心中自问:「我们这个社会到底怎麽了,为什麽认为这种『不伦
』的对话,很好笑呢?」,这个问题萦绕在脑中,最近又接到类似观点的信件,促使自己
不得不将这样的耽虑写下来。

其中有一段,小主角和爸爸的对话是这样的:「爸爸:『你看二十四孝的故事多感人,你
做得到吗?』小主角:『至少我能做到一样,卖身葬父』」。说真的,看到这样的所谓「
笑话」广泛且快速地被流传,真是为保存「中华文化」一事感到责任不轻啊!

煽动火种的人

有人说:「看个笑话消遣一下而已嘛!干什麽想这麽多呢?」。若是连这个也不想,只恐
怕是想得太浅了!「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流传或默认这种故事,与接受「观念暴力」
似乎是非常接近的态度,而这样的因果关系,吾人可担得起?「观念暴力」与「血腥暴力
」孰逾?我们反对「血腥暴力」,但是却漠视「观念暴力」如猛火般地积极延烧,可知是
□养了更多的魔子魔孙,助长毁灭的火种,壮大魔王的威风,毁了多少佛性慧命?身在网
路发达的时代,载舟或覆舟得凭智慧,我们都可能一个不小心就成了放火的人!若希望将
来能出离这烧得更为炽盛的三界火宅,不倚靠无上佛力的护念,还能妄想有其他高招吗?

几年前,这些故事的作者曾经来过台湾,作品相当畅销直登漫画类排行金榜,许多人说小
主角实在是太可爱了,真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一个小孩。其实这样的发愿,在这种不伦的
时代背景下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可是,当愿望真正实现时,多半的人又都是长嘘短叹的这
麽说:「天啊!我一生没做过什麽坏事,为什麽会生出这样的孩子呢?」说真的,这种後
果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承担的,但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轻轻一击之後

时代愈是进步,社会愈富裕愈容易造作恶业。只要手指头在电脑键盘上轻轻一击,一封信
就寄出去了,而且有时一寄就是数十封!造作之速,怎是吾等浮泛念佛人,每天几句佛号
,所能希冀抵消的了这无边的业障呢?而这种「身、语业」造作的背後,肯定是「意业」
上的懈怠染污所造成。平日的动身发语,哪一样是可以忽略而不觉察呢?惟有「多见阙殆
,慎行其馀」,才能「寡悔」!

学佛,并非就等於丧失娱乐消遣的机会,也不是整天板著脸才算有道气。仔细亲近地观看
那庄严的佛像,佛是怎样的心念、行谊,才成就了这样的无比相好?若不能静下心来观照
,我们真不该妄称自己是在「学佛」。我们只是不断地在坚持,凸显自己生死凡夫的怪异
个性,并没有确实「学佛之行」,甚至绝少「学佛之心」。

古德有一首偈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中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
平。」,吾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什麽是该在意的、什麽是该忽视的,志在极乐的净土行
人就弄得清清楚楚。若让凡夫习气任性作主,恐怕执持的并非佛念,而是轮回意念啊!

教   养  洗 心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有一篇「父亲与我」,描述他自小接受中国文化的情形。杨振宁说
:
「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
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
文字母『abcde……』;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
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
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八卦:『
乾三连,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等等。

我初中一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
》。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
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
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六岁以前我生活在老家安徽合肥,在一个大家庭□面。每年旧历新年正厅门口都要换上新
的春联。上联是『忠厚传家』,下联是『诗书继世』。父亲一生确实贯彻了『忠』与『厚
』两个字。另外他喜欢他的名字杨克纯中的『纯』字,也极喜欢朋友间的『信』与『义』
。

一九二八年到一九四五年这十七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
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
价值的。」

前些年,杨教授来台参加「大学教育座谈会」,发表对国内教育环境的看法。以他几十年
的观察,得到的结论是:「大多数小孩,也许是百分之九十,用中国传统方式训练扎实是
好的,比较能聚焦。」他曾呼吁家长、教师,应引导国小孩童熟背几百首的唐诗。

蒙以养正 治 烦

「勿谓小儿无记性,隔日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必自婴孩始鞠之,使得所养。令其和
气,乃至长性美,教之便示以好恶有常。至如不欲犬之上堂,则时其上堂而扑之。若或不
常既挞其上堂,又食之於堂,则使孰适从,虽日挞而求不升堂不可得也。是施之妄。庄生
有言,养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有杀之之怒,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有决之之怒,
养异类尚尔,况於人乎?故养正者圣人也。」 (《张载集》语录)

不可轻忽小孩的记性,大小事情隔几天也牢记不忘。所以善於教养子女的父母,一定会从
幼儿就开始调教,这才懂得教养的要领。教导孩子保持平和的情绪,长养优美的德性,一
开始就要教孩子懂什麽是善、什麽是恶。例如不想让狗儿进到厅堂,应该在狗儿一踏进时
便赶走,如果不能适时赶走,又让狗儿在厅堂吃东西,狗儿便不知所从了。往後即使天天
驱赶,也无法不让狗儿进到厅堂,这要怪饲主不会教。

庄子说,豢养老虎的人,不会用活物□食老虎,怕激发老虎杀食生物的怒性;也不用整只
动物□食,怕激起老虎撕咬的习性。养动物都要如此小心,更何况是教养孩子?因此,以
正道教养孩子,这是导引孩子走向圣人的领域。

论语简说(五十六) 子 圆

八佾第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的学生子贡,想要去掉每个月初一,举行告朔之礼所供奉的腥羊。孔子知道这个想法
以後,表示说:「赐啊!你所爱惜的是被杀来供奉的羊,而我所爱惜的却是渐渐被忽略而
不举行的告朔之礼。」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告朔」,天子所颁布来年的政令书,诸侯将它保管於太庙中
,在每个月初一,也就是朔日,负责的人供奉一只饩羊,诸侯亲自到太庙祭告,称之为告
朔之礼。接著,诸侯就带领文武百官上朝开会,宣布政事。假使告朔之礼不举行,不上朝
宣布 政事,就会各自为政,问题丛生。周朝在幽王、厉王时不举行告朔之礼,後来混乱
而亡了国。至於本章所指的是鲁国,自鲁文公起,因为疾病有四次未告朔,後来的鲁君对
告朔之礼,渐渐荒废而不举行。「饩羊」,是杀了但未煮熟的腥羊。虽然礼已不举行,但
负责的人仍然按时供奉一只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认为不举行告朔之礼却供羊,想去掉饩
羊,把这样的意思禀告孔子。孔子珍惜有了饩羊,告朔之礼就有恢复的希望,政事就容易
上轨道。反之,连饩羊也废了,告朔 之礼就渐渐不知,各自为政,国家岂能不乱?

以前的历法,乡下百姓在家中供奉灶神。图像里,上面有灶 神像,下面则有一年十二个
月的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由此,百姓对种植五□及祭祀,各种重要行事就不会耽误了
。至於读书人家,也有黄历,由国家负责历法的钦天监制定,大家依著历法行事,才不会
误了民时,怠忽政事。而本章孔子爱惜告朔之礼,它能帮助国内上下行事协调一致,怎能
忍心废弃殆尽,而不思恢复呢?

人能弘道

佛门有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是规则,「师」指造诣
高深的大匠。法虽可以规□众生,但是法体不能自弘,在於人的学习弘通。五种能弘通经
典的人,称作「师」。 (出自《法华文句》)

讲书三昧

苏轼在元佑二年,以翰林学士的身分兼皇帝的「侍读」。东坡也诚心喜欢这工作,因为他
也了解这关系到国运的隆替。苏轼讲学的方法,可从他对范祖禹的称道略知一二。大概要
「言简而当,无一冗事,无一长语,义理明白,成文粲然」,这才能符合「讲书三昧」。
(摘自〈当好人遇见好人□苏轼与程颐〉)

基本工夫

一些著名作家,即使功成名就,还是不忘记从基本功练起,坚持写日记,做读书笔记等这
些我们认为是初学者才做的事情。著名画家关山月,在晚年还坚持野外写生、画素描。N
BA篮球明星乔丹在成名之後,每次比赛之前还要练习基本的运球和投篮动作。 (〈有感
于成功基石理念〉)

道统心统

雪公云,中央日报刊载:法统、道统、心统。法统依船山说是皇帝的统绪,吾不以为然,
吾受孟子影响,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君如尧舜便好,否则百姓倒楣,故法统吾不
赞成。皇帝也要服从道统,自古君主必读书,否则不能存在。心统是佛法,法统、道统都
由心统所造。万法唯心,法统、道统都不离心。

茂丽遒美的——「程谐暨妻石氏墓志」

隋大业十一年〈615〉十月刻,正书,二十四行,行二十四字。

此墓志结体宽博,笔调茂丽,在隋代的墓志中,堪称善於树立独特的风格。

它的特点是:字距行距都较一般为小,篇法茂密,但气韵流畅,没有闭塞的感觉。这是因
为书家在用笔结体中,以圆曲为基调所达成的特定效果。

墓志中竖画多圆曲向内,横画两端略为下垂,呈「覆舟」的形态,得以让横直相安;而转
折回环处,仍不乏方劲的笔法。整体上达到圆不掩方,曲而能伸,具有弹性和活力的姿态
。

斗彩莲塘洗 — 清  道光

「洗」为古代盥洗和文房用具的统称,到了明清时期,政府民间大量烧制了文房用的洗器
,常见的样式有桃式洗、叶式洗、莲花洗……等,形式多样且制作精美。此器以瓷土为质
,高七.三公分、口径一六.四公分,制於道光年间。敞口宽沿、底平阔腹,莲花错落於
池塘之中,或开或合十分雅致;水鸟悠游互鸣,动静得宜,如让观赏者亲见莲塘风光。釉
色以成化官窑彩瓷中的「斗彩」为主,享誉中外且为後人争相仿制,现藏国立故宫博物院
中。
  
莲花开於炎热夏季,出於污泥之中,如解脱热焰烦恼而出三界。极乐莲池更有弥陀愿行所
现的莲花,大如车轮微妙香洁,只要众生愿行成就,临终便能蒙佛接引同成莲池海会法侣
,期能互相勉励精进不退,方能不负浩瀚佛恩!
Thu Sep 29 03:31:5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