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
#1
美雪
引 言

释迦如来一生说法四十九年,旨在导人真实修行,了生脱死,其原本无宗派之分。佛法传
至中国後,历代祖师随众生之根性、志愿而各自立宗,以期人人能一门深入,就路还家,
成就无上菩提。每一宗派各自依据所宗的经典进行修学,并对一代时教进行分判,确立自
宗的地位。如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贤首宗依《华严经》判一代时
教为五教十门,真言宗判一代时教为显、密二教等。祖师判教之目的,纯为修学指南,欲
使行者明了自宗修学要诀,而如实修行,以成就佛道。为守护行人信心,令一心专修,多
视自宗最高,他宗为下。祖师之言,偏於慈悲摄受,非赞自毁他、妄论是非。明了此意,
使不至在宗派之间妄起纷诤,自是非他。但各随己缘,任修自宗,互不防碍,则众生有福
、佛法兴盛、国道昌隆也。今略述净土祖师对一代时教之教判,以明了净土宗之修学方向。

净土宗之判教,有别于他宗,他宗多偏於‘法’之属性作大小、权实之判,净土宗不止於
‘法’之高下明辨,更深入一层就‘机’之堪与不堪论而辨‘行’之‘难、易’。在至善
平等法中,选择易行之道,以能否应时、应机,是修学最要一关故。所谓‘法无高下,应
机者妙;药无贵贱,对症者良’也。故净土诸师判教以‘机法相应’为立足点,以‘往生
净土、即生了脱’为目的。‘机’则以下劣凡夫为本位(以下摄上),种种判释,即欲为
最下之人选择可行之道,以畅如来出世本怀。

净土判教有‘教判’与‘行判’二门,教判之目的,在为导归真实之行,以达成往生素怀
。一为原理,一为方法,相资相成。

教判可分‘圣净二门’判与‘要弘二门’判;圣净二门是难易判,要弘二门是真假判。圣
净二门之雏形为‘难易二道’判,纯在法义上明辨修行之‘难、易’,从中探出其根源在
‘自、他’二力有别故,以此而总结一代时代教为‘圣、净’二门,从中决出‘净土门’
。净土门中有‘要、弘’二门,一为方便,一为真实;而於此中,决出‘弘愿门’。此即
教判之指归。

行判即‘正杂二行’判,含有二义:一、正杂二行;二、正助二业。於‘正、杂’二行中
,决出‘正行’;於‘正、助’二业中,决出‘正定业’。此即行判之指归。

一、难易二道

(一)难易二道

净土判教,始于龙树菩萨。释迦如来一生说法虽多,龙树菩萨归结为‘难易二道’。其《
易行品》言:

问曰:“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佛地。”若
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致地方便
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言,是伫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欲
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间,应不惜生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
如助道中说,…行大乘者,如佛所说:‘发愿求佛道,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
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
非是大人志干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
忆念。

观此文义,知龙树菩萨判教缘起是因有‘伫弱怯劣、无有大心’之人知难行不堪而欲求易
行之道,故特为此等下劣之机开显易行之法。龙树菩萨言此等人‘非是丈夫志干之言’,
似乎在责其无有大心,当‘不惜生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然成佛岂易哉,是法甚难
,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须行诸难行,久乃可得,而且有堕於小乘自利等大衰患。如此难
事,自非下劣凡夫所能堪。为此等之机,若不别开易行之道,便永无出离之日,净土一法
应运而开。此即龙树菩萨首彰‘净土一法,本为凡夫’之旨。

龙树菩萨将难行道之‘难’归结为‘诸、久、堕’三种原因,此如陆道步行则苦。易行道
则无以上诸难,但以信为方便,易行而疾至。

所谓‘以信为方便’者,即信‘阿弥陀佛本愿: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所谓‘易行而疾至’者,即无论何人,但称弥陀佛名,自然乘弥陀本愿力,往生净土,疾
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乘船过海,直达彼岸。以仗佛力故,无退堕之险,无步行
之苦,如乘船之乐。

与难行道相对,易行道则有‘一、速、必’三特点。‘一’者一行:但称名号,不须修诸
难行。‘速’者快速:此生即得往生成佛,不经多生多劫。‘必’者必定:称名必定往生
,往生必定成佛。易行疾至之理,一目了然。

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如是:称名自归,即入必定。’此即龙树菩萨诠释弥陀第十八愿义,
显示易行道之根源即弥陀第十八愿。本愿之王,藉龙树菩萨开显而首次明朗。‘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即总彰往生之果,即第十一、二十二愿。(此义藉昙鸾祖师开显而明了
。)

释迦本师虽早就说出净土三经,且诸经所赞,亦多在弥陀。然於佛法昌隆、根机猛利之正
法时代,难行道虽难,尚有堪行之机,故多依自力修行,鲜有人注意净土法门,此即净土
一法于正法时代隐而不彰之缘故。(其密行净土,则非凡所测。如经中所言舍利弗等圣者
,皆往生净土,《大经》则言大小菩萨往生者,不计其数。)待根机日下、法道渐衰之像
法时期,龙树菩萨应运而生,辨修行之难易,决出‘难易二道’,净土一门始初露头角。
如日初升,微吐白光。

龙树菩萨後,弘扬净土之祖师以天亲菩萨为首,其《往生论》则是净土正依之论。天亲菩
萨阐扬净土,纯在义理上发挥,未在判教上细辨。故其大义只彰易行之道,未涉难行之法
。可谓直入堂奥,无有枝叶。其所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1]

即是其心要,彻彰净土心髓。‘观佛本愿力’彰净土之源、往生之因;‘遇无空过者’显
摄机之普、易行之至;‘能令速满足’彰净土之快速、超胜;‘功德大宝海’显净土之无
上佛果。而所言:‘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及‘我作论
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2]则以身示法,摄众机归於净土。良
由其文约义丰,旨归幽远,故多难明其旨,以至尘封宝库,罕有流通。昙鸾祖师为其所注
的《往生论注》,则大彰其义,使其幽远之旨得以明了。如印光大师言:‘昙鸾法师撰注
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辨,何克
臻此!’[3]又於《净土十要》序中言:‘天亲菩萨《往生论》,净宗之要典也,世罕流
通。昙鸾法师之《注》,文畅达而义深邃,洵足开人正智,起人正信,乃净业学人之大导
师,惜中国久已失传。清末杨仁山居士请于东瀛,刻以流通。’

今就昙鸾祖师之思想述判教之演化,藉此亦可明了天亲菩萨之衷怀。

昙鸾祖师继承龙树菩萨‘难易二道’之判,并大彰其义,使难行之‘难’,更加明朗;易
行之‘易’,尤为突出。其《往生论注》言: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

‘难行道’者:谓於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
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
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
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昙鸾祖师对‘难行道’之‘难’,阐释周详,层层深入,一一简别,使人一目了知。虽只
略举三五,却将自力修行之紧要处一一点破,使其义理清晰明了。略申其义。

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

菩萨法以上求下化为本,以无染无著为要。福慧双修,定慧等持。既广摄世出世一切善法
,又无‘人、我、法’之执,纯是清净无为无漏解脱之道,极智慧而成就。外道虽亦似求
解脱,行世善,修苦行等,但执於‘人、法’,错认因果,有为有漏,非真实解脱之道。
然其貌似佛法,使无有智慧之士,难辨真伪。经言:‘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河沙。
’此即对末法众生无智的预示。可知外道佛法,其难辨之甚。此是修行入门第一难。此即
内外简别。

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

纵有智慧,能明辨外道与佛法之异,而归依佛门。然入得佛门,有大小乘之别;欲成佛道
,则须行大乘菩萨道,发大悲心,利益群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六度齐修
,万行总摄。如此大心,岂是凡夫所能?如舍利弗之圣者,尚经不起天人考验而退失菩提
心,何况凡夫?故经言:‘自未得度,欲度人者,无有是处。’纵有利他之心,若无利他
之力、利他之行,则菩萨道但成一空言耳。凡夫所发悲心,多如画水,瞬间即逝,必堕自
利小行中。一堕於此,则障大慈悲,佛道无由得成矣。此由行菩萨道之内因不具,故难。
此是第二难。此即大小简别。

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或有上根利智,有心行菩萨道,而处此娑婆五浊恶世,逆缘障道,处处皆是。未证无生忍
、登不退地者,多是欲行不能行,欲忍不能忍,欲舍不能舍。虽有大悲心愿,却无顺缘保
任此德,令其成就,多被种种恶人、恶缘、恶业之所破坏。如小树未成,被暴雨所折。此
即彰五浊恶世行菩萨道之外缘障道甚多,故难。此是第三难。此即顺逆简别。

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纵能修诸难行,不被恶缘所破,若自身烦恼未断,无明未破,胜德未成,此生成就,则无
有望。所起诸行,但得人天福报而已。一旦堕入福乐果报中,多入五欲六尘而不能自拔。
欲生生不退、世世修行者,恐万中无一;多是随业流转去,一世不如一世。所谓‘三世佛
怨’,盖即指此。久乃可得,亦成可望而不可及,今世之梵行,则被来世果报所破坏。

前三种就‘因’中论难,此第四就‘果’中论难。以此世之‘果’,即後世之‘因’,显
生生世世皆难出轮回矣。此即果中简别。

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以上四难已辨明菩萨道修行之难的众多原因,古德判第一为智障,第二为悲障,第三、四
为方便善巧障。有此诸障,故菩萨道难成。而究其根源则在‘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即
总总修行难关,皆须凭真实智慧功德力一一突破,方能成就佛道。若无真实智慧选择力,
过不了第一难;若无大悲菩提心力,过不了第二难;若无摧伏邪魔外道破坏力,过不了第
三难。若无隔世不迷、入尘不染之大三昧力,过不了第四难。此四难不过,欲成佛道者,
未之有也。一言以蔽之,唯仗自力,不仗他力,则末世众生,於五浊之世,无佛之时,难
成菩萨道。此是二力简别。

昙鸾祖师之判,极尽理性彰难行之义,可谓深妙至极。此乃时机之必须,以众生根机日趋
下劣,若不详陈自力修行之难,则芸芸众生,难以安心净土;唯深知其甚难,知‘诸、久
、堕’之弊,方肯死尽偷心,舍难入易。

反之,易行道之所以‘易’,则因有‘他力摄持’故。‘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
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种种诸难,皆迎刃而解。以易行道不涉他种行业,不须智慧
明辨他法之真伪,但信佛愿,称彼佛名,求愿往生即足。无论有智无智,皆可尊此一行,
故无有第一难。

凡夫因中虽无力成就菩提心,但愿往生,则可入无为涅盘界,成就大乘极果,自能自利自
他,所谓‘自利即能普利一切’[4]也,故无第二难。

称名一法,易行易往,无有能破。时处诸缘无碍,时节久近无碍,罪福多少无碍,所谓‘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5],故无第三难。

生於净土,见生之火,自然而灭。永出轮回,梵行成就,不堕人天福乐中,故无第四难。

此四易皆由弥陀愿力所成就,但能信受奉行,则称名自归,疾速圆满功德大宝。此即他力
摄持之不可思议处!诚如龙树菩萨所彰:‘一、速、必’也。

馀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力用悬殊,自可明了昙鸾祖师
劝舍难行道归易行道之用意。

(二)自他二力

昙鸾祖师于‘难易二道’判中,特别揭示出其根源在‘自、他’二力,使修学宗旨日益明
朗。其难行之辨甚详,以法显机,彰自力之无力;于易行之道则直陈其要。为深显其心要
,昙鸾祖师尤加深究,明辨自他二力之别。并在龙树菩萨偏彰往生因(第十八愿)的基础
上,更细探往生之果。其《往生论注》最後引用弥陀第十一、十八、二十二愿,显彰此义
。与‘难易二道’首尾呼应,极显‘易行、疾至’之妙义。其文言: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
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
,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
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
。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
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
诸佛如来,开化□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
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
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
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

愚哉!後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昙鸾祖师于四十八愿中选出三愿作为的证,彰显他力、他利之不可思议功德。显凡夫往生
、成佛,皆是弥陀愿力所成。以第十八愿彰往生之‘因’,以第十一愿、二十二愿,彰往
生之‘果’,明确了净土‘念佛成佛’之无上因果。

三愿以第十八愿为根本,以有因自有果,无因则无果矣。其所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即潜通於果。昙鸾祖师彰第十八愿义甚为简要明了:‘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也。此即他力之根源,仗他力故,十念即生。何为‘十念’?昙鸾祖师释言: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6]

此即彰众生往生之功德,已由弥陀愿行所成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不在数之多少。从
此释中,可知‘十念’乃‘业事成办’之义,非固定之数,故经云‘乃至十念’。善导大
师将此义开显为‘上尽一形、下至一声’。

第十一、二十二愿即显往生之果: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
普贤之德。即使是下品生者,虽不知无生之理;一得往生,见生之火,自然而灭。昙鸾祖
师依二十二愿意言:

案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
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
,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7]

经中虽言有三辈九品之别(他宗行人,便依此而定极乐之品位高低)。然《大经》又言: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
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昙鸾祖师别具只眼,通观经意,了知极乐实无品位、真实平等之义。其《赞阿弥陀佛偈》言
:

极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极乐果报‘平等一味、随意显化’之状以此开显而明朗,此是昙鸾祖师首先隐彰凡夫往生
报土之宗义,因果分明,一目了然。其《往生论注》言‘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
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此义藉善导大师开显而更清晰明了。)

第十八愿显因中仗他力往生之义,第十一、二十二愿彰往生证果亦仗他力。故昙鸾祖师言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因果皆仗他力
,此即净土‘易行、疾至’的甚深微妙义,即是佛力之‘利他’不可思议功德,亦是此法
难信之所以然。

昙鸾祖师欲显净土‘易行疾至’之超胜,并以‘自、他’二力对比:自力行者,须戒定慧
成就,方能游四天下。他力行者,虽是劣夫,跨驴不上,乘转轮王力,便可游四天下。此
即喻无有戒定慧学之凡夫,但乘佛愿,则可成就佛道。他力之不可思议,以此得以彻彰无
遗。故昙鸾祖师于《往生论注》中极彰‘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之义,并赞此法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8]

‘烦恼成就之凡夫,不断烦恼得涅盘’,此即他力之难思议处,而此他力全彰于名号功德
中,其《论注》言:‘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但
能生信无疑,称彼名号,即与弥陀愿心相应,即是如实之修行。以彼光明名号是‘实相身
’,是‘为物身’,自能止一切恶,生一切善,满一切愿故。其最後之结言:‘愚哉!後
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则是其判教之指归,导人一心归命、称
彼名号、乘愿往生也。

二、圣净二门

中国净土宗以慧远大师为初祖,其结集百余高人共修,首开莲社之风,影响颇盛,可谓一
响百从。然慧远大师之思想偏於观想念佛,并融会般若、禅定之圣道理念,未能开显出净
土易行疾至之理。其著述多是他宗理论,对净土之释不甚周详。其《念佛三昧诗序》言:
‘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何者?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
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於此可见其净土思想之一斑。因
其偏于自力修证,仍属难行道之行,故摄机未普,至唐宋後即少有人提倡。而其结集莲社
共修之风尚及‘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之首倡,则对净土之普及有深远影响。

慧远大师融合玄学、儒学,倡导中观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佛法在中国的弘传。而其净土思
想则未形成体系,於判教亦无阐释。中土最早深入、全面阐释净土理论,彰易修易往之道
者,即昙鸾祖师。其《往生论注》可谓极尽义理导观想念佛归持名念佛,摄自力回向归他
力本愿,使净土心要得以明了,净土宗‘易行、普被’之特别宗旨得以彰显。(善导大师
将观想与持名等义,明判为‘要弘二门’,使其分际得以显明。)其‘难易二道’、‘自
他二力’判,为中国净土宗判教之始,确立了净土宗有别他宗之特有独立的地位,为净土
宗之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後之弘扬净土者,多以此为指南而阐扬其义。或彰难行
道之‘难’而导归净土,或显易行道之‘易’而直指心要。千开万闭,皆不离於此。诚如
印光大师所赞言:‘《往生论注》文义显豁、直捷,真能上继匡庐,下启天台、西河、长
安等,宜细看之。’[9]

继承并发展昙鸾祖师判教思想者,首即西河道绰禅师。道绰禅师私承其法脉,依‘难易二
道’判之大义,将一代时教归结为‘圣道门’与‘净土门’,在理论体系上确立了净土宗
的地位。其《安乐集》言:

问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因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

答曰:依大乘圣教,良由不得二种胜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为二?一谓‘圣
道’,一谓往生‘净土’。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
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
,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修入
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10],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纵有人天果报,
皆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
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道绰禅师将他宗所言之一切大、小、权、实诸教,总判为‘圣道门’,念佛往生判为‘净
土门’。此是对‘难易二道’的归纳、总结。彰一代时教,不出此两种圣法。於此二门中
,极彰‘难、易’之心要。其言虽简,然意义甚深。

昙鸾祖师释‘难’之由已甚详备,道绰禅师则择其纲要,结示圣道门之‘难’有二由、一
证。二由即:一、去大圣遥远,二、理深解微。一证即:《大集经》证。略申其义:

一、去大圣遥远:此即彰末法时代,善知识希少,几近於无,所谓‘亿亿人修道,未有一
人得者’也。既无人得道,则无缘亲近如正法时代之圣者,‘智为能度’之圣道一门,自
然无由得入。此彰无外缘成就菩萨道,是以故难。

二、理深解微:此有二义:一彰圣道之法义甚深,二显众生根机陋劣。末法虽有经论住世
,摄受行人。但智慧浅薄之机,无有择法眼,不能自辨佛法之修学津要。於甚深之法,但
有微解而已。‘解’尚甚微,‘行’自无由起,‘证’更无容论。此即彰内因不具,是以
故难。

以上二义,摄尽内外一切因、缘。因缘不具,昙鸾祖师所言第一难尚不能过,後之三难则
不言自明。道绰禅师已敏锐地感受到此时众生於‘信、解、行、证’四门中,但具信门,
解门已希,行门则已由‘难行’而至‘无行’矣。一无大乘之行,二无小乘之行。若论大
乘,则于‘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若论小乘,则于‘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
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甚至於能持五戒十善者亦甚希少矣,而
‘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道绰禅师引《大集月藏经》所说‘末法时中,亿亿众生,
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之佛言以作此证,彰末世凡夫之无力,可谓一针见血。其《安
乐集》引经说明末法时代‘白法隐滞,多有诤讼,微有善法得坚固’之理甚详,文繁不录
。

道绰禅师出家(一四岁),正遇上北周武废佛(五七四年),耳闻目睹末法之种种迹象,
故特别留心当时流传教内的末法思想,审时度世,寻求即生了脱之道。直至四十多岁,尚
无结果,可谓渐渐鸡皮鹤发,无常逼在眼前。然生死尤未了,内心的不安、焦虑,可想而
知。幸有缘得见昙鸾祖师的碑文,从中了解到净土法门是自身出离生死之要道,有如黑暗
中见到光明,心中忧虑顿时消失。从此,私淑昙鸾,绝意名利,专弘净土,重重屡讲净土
三经,为末法众生决择即生了脱之法。开启专修专弘之先风,留美於世,为诸师所尊崇。
诚如印光大师所赞言:‘道绰禅师,一生专弘净土,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可知一年之中
当讲四五遍。不以繁重为忌,唯期人各悉知。今人则必不肯如是重重屡讲也。古人以利人
为本,今人以求名为本。若专讲净土,人或轻之,所以不肯专精致力於此一法也。’[11]

道绰禅师以其切身的经历,感受到自力修行的艰难,深知无始以来的业力实非自力所能化
解。虽欲以凡夫之心,效法菩萨之行,但有如无力之人走在淤泥深潭中而不能自拔。然未
遇他力之缘,亦只有空疲于自力无谓的挣扎。当有缘得睹弥陀的无碍光明,看到了一切众
生解脱的希望,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一切众生,都不自量’的呼喊,欲使仍在泥潭中挣扎
的行人,当归他力摄取,入净土一门。

经典与现实的映照,使道绰禅师深深感受到下劣之机,生是五浊恶世,处此末法时代,若
不别依净土,无有出离之缘。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唯依念佛,可顿超生死。此是释
迦本师悬为末法众生指明修学之方向,藉道绰禅师开显而明了。

机法相应,是修学最要一关。道绰禅师深深体会到此义,并将此心要和盘托出,言:‘若
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12]故道绰禅师深究时代与根机而选择
教法,在其《安乐集》中引用大量经证,为末法众生选出唯一可行之道,即是持名念佛。
其言‘纵使一生造恶之机,临终十声称佛,亦得往生’即彻彰此义。此是道绰禅师借《观
经》下品下生的极下之机,显弥陀本愿不可思议最胜之法,别彰第十八愿义。其用意在以
‘下至十声’,摄‘上尽一行’(善导大师将此义显明),彰‘乃至十念,莫不皆往。’
第十八愿义,因此而清晰明了。弥陀本愿,得以彻彰。此是道绰禅师为万世凡夫大开往生
之门、成佛之道。透彻佛心,极畅佛怀。

道绰禅师以‘圣净二门’摄一代时教,自有舍圣道归净土之意。其言‘罕一得者’,即彰
末法时代,圣道已只有其法,而无堪行之机。而所言‘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及‘何
不思量,都无去心也。’则是摄归净土之良导。诚如法然上人所言:‘立圣道、净土二门
之意者,为令舍圣道入净土门也。’[13]此即圣净二门判之真实内函。故‘净土宗学者,
先须知此旨,设虽先学圣道,若於净土一门有其志者,须弃圣道,归於净土。’[14](参
见附表一)

三、净土集成

净土之判教经不断孕育、发展,藉道绰禅师从圣净二门中决出净土门,易行之道即脱颖而
出。机法相应之教法、教义基本确立,宗旨亦日趋明朗。净土一法,如日腾空,光茫万丈
。蒙受光泽者,不可计数。然净土教相犹未系统、完善,亦有幽隐之处未尽彰,仍待时机
开显。善导大师,乘愿而来,集净土大成,使净土教门行门、教相教义、宗旨意趣、方便
真实及正依经典皆一一明确;一切幽隐之处,亦无不明了。无尽宝藏,一旦尽开,宛如宫
殿矗立,巍然庄严。净土宗得以登上历史舞台,广摄末代群萌。

(一)要弘二门

由昙鸾祖师、道绰禅师身体力行之弘扬,净土法门得以盛行,诸宗亦日渐归於净土,修学
净土者可谓风起云涌。然一入净土门,若无明眼善知识引导,多於净土修学宗旨难以明了
。昙鸾祖师、道绰禅师对易行道之阐释,直指第十八愿,唯显真实之义,全遮方便之摄受
。可谓顿舍圣道,直入净土。而修学圣道之机归於净土,若自力心未舍,则难以明了他力
摄受之真实内函。于此易行难信之法,自难以全体承当。同时,净土三经内容甚广,单从
文字义理看,亦涉圣道之理,且粗看三经文义,亦似乎各别。若无择法眼,则难知其旨趣
,难明一向专称之义,自难舍弃一切,而专称佛名。纵虽修净土,却难免依自力修因证果
之义理解、修学净土,净土宗义自然有隐而不彰之憾。善导大师有鉴於此,特别就净土一
门,明细简别,深究三经义理,揭示出往生之道有‘要弘二门’,使方便与真实之义得以
尽显。其《观经疏》言: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
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
上缘。’

此‘要、弘’二门,是善导大师对净土门的细判。以自力修诸功德,回向求往,是为‘要
门’;乘弥陀本愿力往生,则为‘弘愿门’。‘要门’略言则指《观经》所言十三观之定
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广言则四摄六度,乃至八万四千法门、一代时教,皆无不摄之。‘
弘愿门’则别指弥陀四十八愿。

‘要、弘’二门,摄尽净土种种行业,三经义理,无一不摄。要门即本师为摄圣道自力行
者归於净土所开之方便,因韦提希夫人之请,故广开净土之要门,摄归净土。然其行业犹
难,摄机未普,‘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未显弥陀超世悲愿,未畅如来度生本
怀,故释迦如来於《观经》中,藉此要门,显彰别意之弘愿。于‘流通文’中,则舍方便
要门,独付嘱持名(弘愿)一行。其文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此即《观经》之眼目、心要,一部《观经》内容虽广,而指归即在於此。如千里来龙,在
此结穴。善导大师教眼洞彻,深通佛心,彰其旨言: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15]

此‘要、弘’废立之文,即将一部《观经》宗旨完全揭示出来,彰显《观经》目的不在十
三定观、三福九品,而是在‘持无量寿佛名’的弘愿念佛。此‘一向专称’之义,即是善
导大师对‘弘愿门’所言‘善恶凡夫、乘佛愿力’之结示、指归,彰‘一向专称’即是‘
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善导大师以此指归第十八愿‘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文虽短,却彻彰净宗心要,极畅如来本怀。可谓笔力万钧,朗彻大千;净土宗义,如
拔云见日,朗然独耀。

於‘要弘二门’判中,显明净土三经以《大经》为根本,此是‘弘愿门’的依据;‘要门
’之义则多显於《观经》中,即定散二善。

所谓诸行虽可回向得生,实非凭此等行业往生。显意是自力之行,实则隐彰佛力接引。以
极乐为报土,小圣尚难依自力往生,定散二善,尤为三界有漏之业,更无从得入无漏佛土
。然释迦本师为摄众机巧入进土,故广开要门,劝以种种世出世善,回向求往,使其冥顺
佛愿(第十九、二十愿),自亦感得弥陀接引。亦即不能直入十八愿之机,则引导其先入
十九愿、二十愿,最後导归第十八愿。为彰净土易行易往之真实义,故《观经》流通文中
特别彰持名一行而归第十八愿。《弥陀经》则续《观经》隐彰之意,全舍方便摄机之要门
,唯显真实之弘愿。贬诸少善根少福德皆不得往生,唯依称名得往。其所言‘闻说阿弥陀
佛,执持名号。’即显彰往生净土,全凭佛力,唯依称名。善导大师于《法事赞》彰此义
言: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又其《往生礼赞》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此即净土真实义,弘愿一门,彻彰无遗。明了此义,则三经义旨,可洞若观火;一向专称
之义,朗然独耀。《大经》所倡‘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之宗旨,得以彻底开显出来。

要弘二门判,将净土方便与真实之义揭示出来,使三经义理得以疏通。而未入净土者,亦
可藉要门而回归净土;已修净土者,则完全导归真实弘愿□□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本
师广开要门,显彰弘愿之意趣。所谓‘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16]也。而要
门的引导,使圣道与净土之间犹如有了一条联结的纽带,使不能顿归他力之行者,亦可藉
定散回向而归於净土。一代时教,万善之机,皆得以统摄无馀;同时更细微地简别出净土
门中自力与他力之异。此是善导大师在昙鸾祖师、道绰禅师独彰真实义(弘愿门)之基础
上,建立起了净土宗的完整体系。(参见附表二)

(二)正杂二行

善导大师基於‘要弘二门’之义,将其意义明彰於往生行业中,使教门与行门完全融为一
体,藉行仪彰教义,为净宗明确了修学方向。其行门判,首大判为‘正行’与‘杂行’;
然後将‘正行’细判为‘助业’与‘正定业’。一一简别,决出‘正定业’。‘正杂二行
’之判,明确了‘圣净二门’及‘要弘二门’判的意义、归宿。其《观经疏》言: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业,顺彼
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後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一代时教甚广,涉及行门亦多,而善导大师判‘行’的标准是以‘往生经行’为指南,由
此而决出‘正、杂’二行:顺往生之行则为‘正行’,不顺往生之行则为‘杂行’(与正
行比较而言)。此即于一代时教中决出净土经典,(亦如圣净二门之分判,决出净土门一
样,)专依往生经(净土经典)行行者,则是正行;不依往生经行行者,则是杂行。此是
‘正、杂’之分际,故善导大师所判五正行中,皆不离净土经典,不离依正庄严,不离阿
弥陀佛。以国土及佛名摄持众生之三业,此即‘无间之业’,心常亲近,故为正行。其馀
众行,则为‘疏杂之行’,心常间断,故为杂行。正行则纯为弘愿一门,杂行则偏於要门
。(此分判的立足点在顺往生与否;若不归净土、单修圣道者,则所谓杂行是其正行。当
善知此义。)

正杂二行相较,则知其二行有五种得失,如左:

正行五得:与弥陀亲、近、无间、不用回向、纯。

杂行五失:与弥陀疏、远、有间、必用回向、杂。

善导大师言:

馀比日自见闻: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16]

此即是对‘正杂二行’得失的明示,其‘五得’者,必定往生也,即‘专意作者,十即十
生’。‘五失’者,往生不定也,即‘修杂不至心,千中无一’。二行得失相较,自然导
归‘十即十生’之正行□□专依往生经行行也。

净土门中,往生经甚多,论往生之行亦广,善导大师从众多往生经中别选出三经而确立正
行标准(明确了正依经典,容後再论),以三经中已摄尽种种行业故(以《观经》为代表
),并将正行分为‘正定业’与‘助业’。

所谓‘正定业’,即决定往生之业。於一切往生行中,唯有称名是决定往生之业,以‘顺
彼佛愿’故,‘愿行具足’故,必得往生。其馀一切则为助业,善导大师将助业归为‘读
诵、观察、礼拜、赞叹’四种。

所谓‘助业’,即助成正定之业,非指往生须凭此‘助业’。往生之业唯一无二,即乘佛
愿力(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佛愿);而顺佛愿之行唯有念佛,其馀读诵、观察
等业,本非往生之业(不顺佛愿故),但入净土门,须藉此助业。如通过读诵、观察等了
知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依正庄严,而生欣慕;了知‘唯有念佛蒙光摄’之本愿
,而归於称名之‘正定业’。此即由助业达成正定业之目的(如指指月),故‘世尊说法
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善导大师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又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此即是五正行之指归处。若归於一向专称之正定业,助业
亦自然摄於其中,三业自专,如善导大师于‘亲缘’中所言:‘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
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
相舍离。’如是即专修之相,常与弥陀愿心相应。

善导大师判称名为正定业,源於弥陀第十八愿。此愿唯以‘乃至十念’为往生之行,故独
有称名‘顺彼佛愿’,与弥陀‘亲、近’。自馀众行,则非本愿行,不顺佛愿故,与弥陀
‘疏、远’。故善导大师《般舟赞》言:

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此是直导归正定业的最要开示,即劝舍杂行,归於正行。此与要门导归弘愿之义紧密相联
,以彰一向专称之义。

隋唐之际,摄论宗师等,以圣道理念诠释净土。认为《观经》下品下生之机,临终十声称
佛,未得往生,但种远因而已(别时意趣)。以此等行人一生造恶,有‘愿’无‘行’故
。善导大师为决此疑,别释‘六字名号’,彰显‘称名全是他力之行,愿行具足,必得往
生’。其《观经疏》言: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观此,知念佛之人是以佛行为行,全凭佛力、名号功德而往生,非凭行者自力修证而达成
往生。此即是往生经所彰显之‘往生行’也,故归命念佛之人,自然乘‘本愿力’而往生
。如乘船过海,全是船力,非自己道力。即如《大经》所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善导大师‘六字名号释’,既是对‘有愿无行’之邪见的楷定,亦是大师对正定业的诠释
,彰念佛必生之原由,诚是念佛之肝要。于此可知圣净修学之根本区别:一为自力之行(
修因证果),一为他力之行(以果觉为因心)。凡夫无修无证,能称名往生,即因‘阿弥
陀佛即是其行’故。即龙树菩萨所言‘易行道’,昙鸾祖师谓之‘他力’。後之弘净土者
,以□益大师将此义开显到极处,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16](容
後别论)

此他力之行,不凭机之行证,即不论善恶,不论净秽,不论罪福,只要信心称念,即无不
摄取。《观经》谓之‘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法难思难议,作为生死凡夫,唯有信受
奉行而已。善导大师为守护净业行人之信心,言:“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
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17]

此正杂二行判乃就行立信,即依往生正行成就‘必定往生’之信心。正行虽有五,唯称名
是顺本愿之行,是决定往生之业。所谓就‘行’立信,即依此称名一行,确立必生之信心
,如善导大师所言:‘作得生想’。其馀助业,则为助成此一信心也。如此立名于行,成
义於信。信行互摄,彰信行一体不离之旨。故真信者,自然一向称名;一向称名,思必定
往生者,则信即彰於其中。反之,若疑念佛往生不定者,即是不如实之修行,昙鸾祖师谓
之‘信心不淳。’而读诵等助业,即为决疑生信,令知念佛必生也。如《弥陀经》所言: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善导大师对正杂二行、正助二业之细辨,是对往生行业之指南,将往生正因(佛愿)正行
(称名),紧密地联系起来,可谓用意深远。至此,净土之教门、行门,如目足并运,相
资而成。一向专称之他力易行道,如水落石出,使无力明辨净宗心要的凡夫众生,轻松自
如地看到了弥陀的无碍光明。(参见附表三)

(三)净土思想

善导大师得蒙道绰禅师泄瓶之教,光阐净土,一一楷定。明判‘要、弘’二门,‘正、杂
’二行,使净宗心要,彻彰无遗,净土宗之判教至此而臻完美。时节因缘成熟,使净土思
想得以完整、体系化。现将其净土思想之大义归结如下:

1.报佛报土 凡夫入报

自古以来,对极乐国土之判法各有不同,或判为报土,或判为化土,或判为报、化二土(
圣人生报土,凡夫生化土),或判为四土,依其断惑深浅而显品位高下。昙鸾隐彰‘报佛
报土’及‘凡夫入报’之义,但未作明细分判,以此时尚未有他宗异议故。至道绰禅师的
时代,诸宗渐起,各宗诸师竞相注释净土经典,他宗行者,多依圣道理念、自宗教义权判
净土,异说不一,使净土宗旨不明,教义不彰。故道绰禅师依《大乘同性经》之经证判‘
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18],力辨他宗之非,首先明确‘佛、土’属性。虽
力主凡夫往生,然未明言‘凡夫入报’之义。至唐朝之际,他宗认为,若是报土,凡夫何
由得生高妙报土?此疑未决,异论纷起,故多依他宗教义破‘报土’之说。善导大师乘势
广依三经文证,力主‘报佛报土’说,明确‘凡夫乘愿,直入报土’之义。诸宗异议,始
乃消沉;净土宗旨,了无馀碍。其《观经疏》言: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
《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
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
,即是酬因之身也。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
’,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凡
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今彼弥陀,现是‘报’
也。

按教理讲,诸佛皆有法、报、化三身。若论法身,则诸佛同体,无二无别,自无须言。而
报身显於净土,化身则多示现於秽土。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虽三身圆成,而报身示
居净土,故是报佛。此就事证。若就‘酬因感果’之理言,弥陀自是‘因圆果满’之‘报
佛’。善导大师举出三经证明‘是报非化’,首依通途《大乘同性经》为证,後别依净土
《大经》、《观经》明‘报佛报土’之义。《大经》‘四十八愿,一一愿言’彰弥陀成佛
之因:今已成佛十劫,则是酬因之果,故为‘报佛’。《观经》报佛与化佛共来接引,则
是果上事证。理事具备,因果分明,‘报佛报土’之义得以明了。

极乐既是报佛报土,然高妙报土,小圣尚难往生,凡夫如何得去?此是他宗存疑之处,善
导大师特别释此疑言: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19]

所谓‘报法高妙’,即指弥陀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是法性身土,全体是阿弥陀佛自身的境界
,大小圣人以自力尚且不能进入,烦恼炽盛、业障深重的垢障凡夫,何以能往生?前之几
位祖师已明言甚多,然因时代的隔碍,众生无由明了其义,疑云丛生。善导大师应时应机
再作此辨,破无明暗,显光明藏。由於乘托弥陀本愿力故(因),致使五乘(人、天、声
闻、缘觉、菩萨)之机,同生报土(果)。大师此释,揭示出垢障凡夫能入报土之因在全
托佛愿,‘凡夫入报’之义得以明了。龙树菩萨所说‘乘船’喻,及昙鸾祖师所言‘从转
轮王行,游四天下’,今藉善导大师开显而朗然明了。其所言‘五乘齐入’即显净土法门
是‘万机普益’之法:‘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20]

若依通论,诸佛报土皆是胜妙净土,然凡夫、二乘乃至菩萨也无法入佛的报土。如《仁王
经》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是圣道自力修证之因果,三贤十圣虽
有修有证,但智行未圆,只能感得相应之果报,而无法入佛之报土。此即是‘唯是自力,
无他力持’之局碍。他宗行者即多依此义而通判一切净土,此由未明弥陀报土是酬报第十
八愿‘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成就的‘国
土第一、而无等双’之净土故。善导大师言:‘超诸佛?最为精。’极乐净土既是高妙报
土,同时又是十方众生都能往生的无比无伦的报土。此是弥陀本愿力的特别殊胜之处,故
别称‘超世悲愿’。是故诸经所赞,多在弥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2.净土一法 本为凡夫

从龙树菩萨至道绰禅师,开显净土,皆本著‘机法相应’的立场选择教法。然八万四千法
门中,能应下凡之机者,唯净土一法、持名一行;藉龙树、昙鸾的开显,已日益明了。道
绰禅师首先明确了‘教赴时机’的理念,彰显净土之教是‘赴时’(浊世末时)、‘赴机
’(下劣之机)之法。善导大师则更深究经旨,明确了‘净土一法,本为凡夫’之义。其
《观经疏》引用十处证文,极彰‘弥陀超世本愿为凡夫、释迦说此亦为凡夫’之义。并释
‘三辈九品’行人皆为凡夫:

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後,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
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21
]

古来多有视三辈九品行者为大小圣人,凡夫绝分。善导大师引诸经论,一一辨析,显‘净
土一法,本为凡夫,不干大小圣也。’[22]文繁不录,今就其精神、要义,略彰此义。大
师言:

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
者,何用济为![23]

此释即彰诸佛悲心偏於苦恼群萌,如沉溺水中即将没顶之人,急须他人救拔也。弥陀超世
悲愿如此,释迦应化世间、指归净土如此,诸佛证赞劝信亦如此。此是诸佛同体之大悲,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24]。佛佛道同,光光无碍。诚
如《大经》所言:‘一一花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万亿佛。一
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此是弥陀、释迦、诸佛大悲之极显。由
此悲心中,自然流露出三经华文,详阐净土无上妙义,以摄归净土。

弥陀超发弘誓愿,本为平等救度一切众生,然为成就此一目的,自必以极下凡夫为本,故
特为无力解脱者寻求解脱之道,最後选出持名一行普摄有情,而得以畅其本怀。诸佛如来
,‘慈悲哀□,特留此经,止住百岁;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即是本为流转生死凡夫之
真实写照。(本为凡夫,非不摄圣人;此有‘举凡摄圣,举下摄上’之意。如元晓禅师所
言:‘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此‘本为凡夫’之意,极彰弥陀摄机的深度,如《大经
》言:‘地狱鬼畜生,亦生我?中。’若从广度而言,则佛以下之九界有情皆是弥陀所要
救度之机,如《大经》言:‘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言‘五乘齐入
’,即彰此义。实则深广无碍,共彰摄机之普耳。而善会‘本为凡夫’之旨,则更易知佛
、祖‘大悲於苦者’之悲心,实乃为发起如吾等下劣之机的无上信心也!感悦彻髓,无以
言表。故当善知‘本为凡夫’之义。)

弥陀佛名是五劫思维的结晶,是无量功德的浓缩,可消凡夫无量罪业,可满众生一切志愿
。纵然地狱现前,称彼佛名,亦能化为清凉风,乘宝莲花,而得往生。《观经》极显此义
,言:‘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然《大经》第十八愿言‘唯除五逆,诽谤正
法’。两经意义似乎有违,如何理会?此义不决,则弥陀本愿难彰。道绰禅师已将其意蕴
揭示出来,善导大师则更深入探究佛意,以绝众疑。其《观经疏》言: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
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
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观善导大师之释,知《大经》、《观经》言异义同。未造者,则方便止言:不得往生;已
造者,仍摄取不舍。此即深显弥陀呵护有加,而又悲心无尽之圣心。始知第十八愿,正以
凡夫为本位。弥陀为救度十方众生而发超世悲愿,然十方众生中,大小圣人固然能谨守佛
之通诫,而下劣凡夫虽有心而无力,多被无始业力所困。如《地藏经》言:‘阎浮提众生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此等众生‘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
恼。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
嗔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25]弥陀悲□此等
被十方诸佛所放舍之众生,故别发超世弘愿,救度五逆十恶之极重恶人;但能回心,莫不
皆往。如巨石置於船上,即得不堕。故善导大师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26]

弥陀本愿,以此得彰。印光大师赞言: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27]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疑为其障。然凡夫无有智慧明辨佛所说一代教法之真实意义,如佛
所言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乃至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等之理念,实非凡智所能证
知,唯有仰信而已(□益大师基於此,别开出‘信自、信他’二义),以佛是智行圆满之
大觉圣人,从其清净意业中,自然流露出清净语业□□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
语者、不异语者,故当仰教生信也。

圣净二门虽同以信为能入,然圣道门偏於对真如、实相等理念之信仰。其信依于解,解深
则信深,解微则信浅。藉信解而行证,方能达成目的,此即自力修行之通则。若真如实相
之理不能如实证悟,则所信之理亦只成画饼,不能充□。故净土之信,不滞於通途之理念
,更深入寻求能易得真实受用之捷径,最後探得源头□□托佛愿以作强缘。只要乘彼愿力
,归於净土,即可还我本家,识自心源。所谓‘自是不归归便得’也。如此将所信全彰於
佛力中,可谓深达信仰之极。净土诸师极陈难易,即为摄归净土,成就此一能得真实受用
之信仰,以达成现身解脱之目的;非为破坏圣道行者之信心,实乃是智慧与悲心的流露:

一者明辨自力修学之难,让人清晰看到建立在圣道理念上的信心,终将化为泡影。所谓‘
如入宝山,空手而归’也。以此折伏行者自力之执,而劝归净土,成就净土之信心。

二者极彰净土成佛之易,使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摄归净土,安
住於佛力摄取中。

龙树菩萨、昙鸾祖师明辨难易,犹有回护圣道之意,以像法之时犹有少许大力量人,于难
行道尚能堪行,执而难舍,故有守护其信心之意。但更多行者,已无力堪行难行之道。故
於回护的同时,暗彰折摄之义,以劝归易行之道。至道绰禅师的时代,难行道已无一能堪
,但有人天少善而已;而能持此少善者已甚稀少,况解脱道乎?故道绰禅师彻底舍难取易
,折伏一切空疲于自力之行者,令其归心於净土,可谓苦口婆心。至善导大师之时代,难
行之理已勿须详辨,以根机日益下劣,於甚深之法,已无法深知其义,所谓‘理深解微’
也。善导大师言:‘真如广大,五乘不测其边;法性深高,十圣莫穷其际。’[28]而难行
之根源在‘机’的堪与不堪,故善导大师不止于‘法’上论其难,而将眼光转向‘机’之
一边。以其甚深的智慧,看到凡夫心中的无明,挥之不去。无论外在如何精进勇猛,总是
心有馀力不足,无能达到清净解脱之目的。然无智凡夫,不识病根,好高务胜,即如道绰
禅师所言‘都不自量’。虽修学净土,因圣、净不明,妄以圣道之理修净土一法,而自又
无力,外贤内愚,机法相背,难修难入,多是不如实修行。此是净土行者难以解决之病根
,善导大师慧眼洞彻凡夫之虚假造作,故言:‘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
,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
之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灸头燃者,众
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29]此是善导大师对不
如实修行的针贬。有鉴於此,善导大师提出了机法‘两种深信’,明确了净土信仰的根本: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30]

此两种深信,摄‘机、法’於一体,简洁明了,直契净宗根源;机法相应之教彻底彰显,
可谓直指人心。

能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则知难行道非自己所堪,偷心自死,不妄行染指他法
,而选择易行之道,安心於净土。

能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则从无明的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前途。疑虑自将冰消,信
心自然开发。

具此两种深信,自然不会被他宗之‘异见、异解、别解、别行’等之所破坏,而自安心不
动,正念直来也。

此二深信,摄护著游移不定之凡夫,安心踏上愿力之白道,渡过水火二河之种种险难。亦
如两道屏障,天衣无缝的保护著多障之凡夫直向西方。善导大师于此两种深信基础上,更
深入地解决入信之途径,使修学净土者能顺利、无碍地进入净土之大门。大师将入信之道
归结为二:一、就人立信,二、就行立信。

一、就‘人’立信:‘人’即指大悲满足、智行圆满之‘佛’。通指十方诸佛,别指阿弥
陀佛。

就人立信,即深信弥陀誓愿不虚,深信释迦诚语无妄,深信诸佛证诚不谬。信顺释迦之发
遣(愿生彼国),及弥陀悲心的招唤(欲生我国),不顾烦恼厚重,不顾罪福多少,正念
直来(一向专称)。自蒙诸佛护念,弥陀摄受,而不被群贼所害,不堕水火二河之中。

为成就此信心,善导大师言:纵闻十方诸大罗汉、菩萨乃至报佛化佛,言不得生者,亦不
生疑退之心,唯增长成就自己清净信心、上上信心,深信‘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以佛
愿无虚故,佛语是真实决了义故。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若真是菩萨者,则必不违佛言
也。

二、就‘行’立信:即以佛所说‘往生之行’而建立信心,即深信‘称佛名号,决定往生
。’此是正定之业,是顺於弥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行,是释迦、
诸佛亲口所说、所证诚;人可信,则所说之法自可信矣。(‘正杂二行判’之文即‘就行
立信’,见前文。)

‘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二而不二。善导大师言:‘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即‘就人
立信’之根本,‘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就行立信’之根本。虽有两种立信,而其归
宿则为‘就行立信’。此是机法相应之体现,使本为凡夫之法,得以落实於‘一向专称’
之正定业中,自然、巧妙地达成众生之往生。

由‘两种深信’至‘就人立信’,由‘就人立信’至‘就行立信’,使一切教义行业完全
归极于称名一行中,净土‘至简至易’之义得以彻底明了,‘暗合道妙、潜通佛智’之底
蕴坦露无遗。至此,难信之‘法’,得以平易、□实、真切地展现在吾人面前。净业行人
自可无疑无虑,安心念佛矣。

3.念佛为宗 往生为体

从善导大师‘要弘二门判’中,可窥知净土宗旨在‘弘愿门’,此义全彰於《大经》中。
然隋唐之际,诸宗行人多依《观经》修学净土,执於定善散善,不明其根本宗旨。故道绰
、善导皆依《观经》明辨净土宗旨。道绰禅师首先明确了‘观佛三昧’为宗的观念,言:
‘今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若论所观,不过依正二报。’[31]此是道绰禅师
判《观经》宗旨,其‘观’通指十六观,含摄‘观、念’二义,即十三定观,与持名念佛
。若论其指归,则偏指‘持名念佛’。其文中明确指出:‘计今时众生,应称佛名号时者
’,此是贯穿一部《安乐集》的根本宗旨。明此义,则知所言‘观佛三昧’,实隐彰‘持
名念佛’之‘念佛三昧’,此义藉善导大师开显得以明了。善导大师将《观经》大义判为
‘要弘二门’,明辨出‘观佛’与‘持名’之别。善导大师依此义判一经二宗,言: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32]

其所言‘观佛三昧’即指‘要门’,‘念佛三昧’即‘弘愿门’。显看似有二宗,然而‘
观佛’仍是自力难行之道,既非弥陀本愿,也非释尊本怀,更非十方众生所能;唯‘念佛
’是他力易行之道,是弥陀本愿、释尊本怀、十方众生所能。因此,释尊於《观经》流通
分中不付嘱‘观佛’之‘要门’,而付嘱‘持名念佛’之‘弘愿门’,此即释尊‘废观立
念’(废要门、立弘愿)之义。善导大师体悟此意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
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从中突显出《观经》真实宗旨在‘念佛三昧’,两
宗归於一宗,故善导大师言:‘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33]《观经》如此
,《大经》、《弥陀经》亦无不如此。大师判三经‘唯明专念名号得生’,即彰净土宗三
经一致宗旨(其文见後)。

善导大师在确立净土宗旨的同时,指出了念佛之纯、正目的:‘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
’以此明确了念佛之根本意趣在求愿往生,而非为现世之消灾、免难,或一心、开悟等。
‘念佛为宗,往生为体’之宗旨,得以明朗。(此义後来演化成‘信愿持名为宗’,言异
义同。)

念佛宗旨、目的一旦明了,即摄使众生在念佛求现世利益之基础上,升华为速求解脱成佛
之菩萨道,同时亦简别出净土‘往生成佛’与他宗‘此土求证’之不同。

4.净土顿教 菩萨藏摄

一代佛法,有大、小之别,顿、渐之分。为明确净土宗的教相,善导大师比较圣道、净土
二门,总判其馀一切法门为‘渐教’,净土一门为‘顿教’。其《般舟赞》言:

缨络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圣道所言八万四千法门,皆以‘自力’了生脱死,虽有权实、顿渐之别,皆非普摄众机之
法,纵有圆顿之理,却无万机普摄之益。且须万劫不退,久乃可得,故为‘渐教’。此是
释迦本师随机施教之法,善导大师言:

佛教多门八万四,正为众生机不同。

门门不同名渐教,万劫苦行证无生。[34]

净土一法,则是具缚凡夫、屠沽下类,?那超越成佛之法。方便、易行而疾至,故为‘顿教
’。此‘顿’非圣道所言顿教,乃极顿极圆、无与伦比之义。善导大师称之为‘顿教一乘
海。’昙鸾祖师谓之‘上衍之疾至,不退之风航。’[35]此义後之□益大师发挥至极,言
持名一法‘至简至易、至顿至圆’,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
圆顿’之教。(详见後文)

净土一门,别仗佛力而横超:但称佛名,即得往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易行疾至,千
稳万当。《观经疏》明辨净土教相言:

问曰:此经二藏中何藏摄?二教中何教收?

答曰:今此《观经》:菩萨藏收,顿教摄。

《观经》为菩萨藏收,顿教摄。《大经》、《弥陀经》不言自明。净土之教相,以此得以
明确。善导大师总结一代教言:

如来出现於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36]

从此文义中,可知一代时教皆是‘随宜方便’之教,唯净土持名一行是一切众生究竟解脱
之法,是至极顿教、至极了义之无上心要。是以千经指归,万论均宣。以此而发展至诸宗
齐归净土之大融合,共畅如来本怀。

5.正依三经 偏标念佛

从善导大师‘正杂二行’判中,可以看出善导大师从众多‘往生经’中,别选出三经为净
土正依经典,明确修学净土的依从。今日固已成不诤之事实,然在唐朝之际,行者于众多
往生经中,看到往生之理各说不一,不知当依何说。而於众多往生经中,唯三经纯彰净土
宗旨,故善导大师阐扬净土宗旨,偏依三经,确立了三经的地位。此是净业的指南,是往
生的证据。然他宗行人则多依其馀经论而论净土(以圣论净),曲解三经意旨,使宗旨不
彰。善导大师为明了三经不共之旨,为守护行者信心,言:

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
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
、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备机,时
亦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後五
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
万亿?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37]

经论虽多,而有‘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之经;有专为‘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
得生’之净土经。因‘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故修学净土,虽於他经尽皆仰信
,但自修则当专依净土三经为准。善导大师藉此明确了三经与其馀诸经不可等同齐观的重
要性,为行人指明了修学的正依之处,故於读诵正行中,特别举出三经。

净土虽有三经,然大义无二。略申其义。

一、《观经》内容虽广,其大义於‘要弘二门’判中,已完全显露无遗。此经有‘从假入
真’(从方便入真实)、‘开权显实’之意,此是释尊为引导圣道行者进入净土门,再由
净土门中的‘要门’导归‘弘愿’的施设,而别以最下之机显最胜之法,发起我等无上信
心,可谓意义深远。其广开净土之要门,只是善巧地导归第十八愿,让人深信弘愿,一向
专称弥陀佛名。

二、《大经》则是净土三经之根本,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皆直指《大经》心要,别彰
第十八愿意。善导大师于《观经疏》中以‘弘愿门’彰《大经》意。然《大经》上下两卷
,意理深广;单释第十八愿,疑犹未决。善导大师言:‘四十八愿,一一愿言:……’以
此彰显四十八愿,愿愿皆含‘念佛往生’义,使四十八愿之精神、归宿得以明了,故善导
大师言: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38]

善导大师揭示出古德唯彰第十八愿义之深意,使本愿王独尊独贵的地位突显无遗。《大经
》上卷即彰‘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下卷则摄众机归於‘一向专称’
之一行。善导大师别释上下两卷大义言:

此经上卷云:若有众生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者,皆乘弥陀佛大愿等业力为增上缘。

此经下卷云: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
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39]

观此义理,则《大经》之义了然无遗,五劫思维,兆载苦修,即为成就一切众生的往生;
无论何种根机,但称佛名,即摄归净土。纵有千言万语,无非显彰此义。

三、三经中以《弥陀经》为最简、最要,故流通最广,受持最多。此经唯说‘执持名号’
一行,可谓三经之眼,亦是第十八愿之全彰。不但本师说之,十方诸佛为断凡夫疑情,皆
舒舌相证诚此事。善导大师彰此经大义言:

《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於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
、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复三千世界,说
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
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是故
,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40]

又《观念法门》彰《弥陀经》义言:

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後,一切
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
欲终日,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
生。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已後,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一代时教,唯《弥陀经》是一佛所说、诸佛齐证之经。如此稀有盛事,唯为一大事因缘,
令一切众生,绝疑生信,专称弥陀圣号,共入弥陀愿海,得究竟安乐。此经看似简短,实
为最胜最要妙典。言约义丰,言浅利深。弥陀本愿,诸佛心要,全摄於此。故为一切诸佛
所护念,劝一切众生当生信心,求愿往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三经文字义理虽深广,言说亦似不一;藉善导大师揭示,大义明得显明,义理得以贯通。
为彰‘佛光普照,唯摄念佛’之义,善导大师以‘亲缘、近缘、增上缘’三义释之,最後
引三经证言:

自馀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41]

此即是善导大师对三经大义之总释,三经‘唯标专念名号得生’之一贯宗旨得以明确,净
土易行、易往之理昭然明了。三经文字虽广,诚如昙鸾祖师所言:‘即以佛名为经体’也
。

净土一法,不在深妙玄理,唯在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此义於《大经
》与《观经》中互显其益。《大经》开一实之教(一乘顿教),显极善之法,《观经》显
极下之机(善恶凡夫),如此互为表□,深显善恶凡夫,乘佛愿力,共入报土之殊胜力用
。诸佛度生之本怀,藉此得以彻彰。《弥陀经》无问自说,废诸要门,独显真实,又回归
《大经》,结示净宗大义,如花落莲成,不带方便。释迦悲心,大智巧设三经,收放自如
,圆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益。善导大师将三经义理融为一体,彰一贯宗旨,使庞
博之经义,有了一清晰之脉络。

三经共明‘念佛往生’之理,直指弥陀第十八愿,此是诸祖相续不绝之法脉传承。昙鸾、
道绰已将其法义揭示无遗。其中,道绰禅师借《观经》下品下生之机,别彰第十八愿义。
其用意在以‘下至十声’,摄‘上尽一行’。然犹有不明其义者,误以为第十八愿所言‘
乃至十念’即《观经》所指‘临终十念’。善导大师则更彻底的从‘机、法’两方面彰此
义:?从‘法’义而言,称名为正定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从‘机’而言,则有‘上
尽一形、下至十声’之别。善导大师首先依《观经》‘彼人苦逼,不惶念佛。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等文,以‘声’释‘念’,明确‘十念’即‘十声’
,即口称佛名(与圣道所言之清净、定心等有迥然之别)。如此简明、直接、扼要的开显
、楷定,使持名念佛之义得以清晰明了。然後更彰‘乃至’多少包容之义,将‘乃至十念
’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42]其‘大意者:一发心以後,誓毕此身,无
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43]观此,知‘乃至十念’即相续称名,终身不替。以遇缘有
先後,时间有长短,而有长至一形(平生)、或短则一声(临终)之念佛。《大经》中虽
有一念、十念之文,唯彰‘念佛必生’之义。至此,普度之法,得以彻彰。

‘乃至十念’,即往生之正业。《大经》三辈文中皆倡‘一向专念’之旨,即直指第十八
愿。《观经》所言‘临终十念’,则显‘下至十声’得生,《弥陀经》所言‘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则显‘上尽一形’得生。三经共彰‘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之义;一向专念,毕命为期,此即三经一贯宗旨。

第十八愿是弥陀之心,诸佛之教;是三经之指归,净土之眼目,往生之正因。广说三经,
即为导归於此。善导大师玄心独悟,透彻佛心,直指心要,可谓独步千古。大师除于微细
之处一一明辨外,又总释第十八愿义;其释甚多,而以‘四十八字释’为最精最妙。《往
生礼赞》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释’,是净宗心要、眼目。三经义理,全彰於此。藉善导大师开显,净宗教
旨,至此已一览无遗。

善导大师禀承‘诸佛大悲於苦者’之精神,深悲於苦恼群萌,故诠释净土,不尚玄妙,全
守□实宗风,简洁明了。综观其大义,可谓:

宗旨明确:全托佛愿;

方法简洁:一向专称;

力用分明:称念必生;

果报殊胜:齐入报土;

摄受正机:善恶凡夫。

藉此开显,净宗要义,整然完美。印光大师盛赞善导大师言:

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

念佛出光励会众,所说当作佛说看。[44]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净土宗旨,亦为善导大师开宗之宣言。故大师力擎‘一向专称’之
法炬,辉耀古今。自此以来,‘一向专称’之义便风行天下,有识之士,莫不栖心於此。
其德行与思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功盖万世,穷劫难赞。净土宗因善导而成
熟,故後人皆尊大师为净土宗之实际开创者。藉善导大师之开显,净土宗如日当空,光照
大千,无处不明。诚如赞云:

唯我大师,乘愿再来;净土法门,应机弘开。

五部九卷,妙宣深蕴;能於难信,广生正信。[45]

通观昙鸾、道绰、善导的判教,可详明圣净二门迥然不同之宗旨:圣道门者,於此土证道
,极智慧了生死。净土门者,至彼土成佛,还愚痴生极乐。一仗自力,故难修难证,久乃
可得;一仗佛力,故易行易往,一生成办。明了此义,则不至圣净不分,妄以自力行论他
力法。为简别圣净二门修学之不同宗旨,善导大师对此作了明确指示,其《观经疏》言: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圣道一门,藉教明理,以理遣惑,故须广学多闻。净土一门,不凭智慧,全托佛愿,故但
藉有缘之法(称名),即可‘少用功劳,多得益也’。此即净土特别之旨,种种判教、释
义,即为明辨圣净之别,以成就此‘有缘之法’。

四、万善同归

净土判教至善导大师而臻完美,净土宗得以确立。後之行人,多是述而不作,大多在义理
上发挥。加之,因三武一宗之法难故,诸多经论散失,如昙鸾祖师《往生论注》、道绰禅
师《安乐集》、善导大师《观经疏》等一系列净宗宝典,皆失传於中土,而留传於日本(
至民国初年方从日本请回)。後之弘扬净土诸师,虽慕昙鸾、善导等之高德,却罕有详睹
其文义者,多只见散於他书中之片言只语,唯印光大师得睹全貌。由此缘故,唐宋以後,
弘净土者,失正脉宝典,多傍附他宗而著疏。或依华严,或依天台。虽从理性上极彰净土
之殊胜,但多随顺他宗意理,偏於玄妙处著眼。其摄受执於圣道之理者归於净土,极为有
力,然却淹没了净土平实易晓、本为凡夫之旨,致使下愚之人难以从中得益。此亦由时、
机使然故,良以义学、玄理盛行,祖师悲心有加,故融涉他宗教义,应机施教,广开净土
之要门,以释他宗行人对净土之误解,藉此以摄禅教律而归净土,彰‘一切法门无不从此
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之要义。学净土者,若知此义,自能甄别唐宋以後诸师施化之善巧
方便,及真实之归趣。

自唐以後,力倡善导大师念佛思想者,以少康为最突出,有‘後善导’之称。少康大师在
洛阳白马寺见有经函放光,检视之,即善导大师‘西方化导文’,喜而祝之曰:‘若某於
净土有缘,愿此文再放光。’祝已,果再放光,且化佛菩萨现于光中。少康大师顶礼并誓
言:‘劫石可磨,我愿不可易矣。’遂至长安觐礼善导和尚影堂,善导遗像忽化佛身,升
空而语曰:‘汝依我教,广度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少康大师因之遂专修净土,
完全禀承善导大师所倡专修之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连唱十
声,则十佛连珠而出。

少康大师遵神僧指示,至浙江新定行化。初到之时,人地生疏,便以所乞之钱,令‘念佛
一声,即与一钱’之方式来诱导他人念佛。一月之後,念佛之人越来越多,遂改为念佛十
声给一个钱。如是一年,凡见大师者,则莫不皆念阿弥陀佛。满城之人,相与念佛,盈于
道路。藉少康大师之唱导,使持名一法得以普及民间乡野。

少康大师是一位净土的实践者,未在理论上留下著述,且略而不论。今就著述中有代表性
之祖师简而论之,以明净宗相续不绝之法脉;同时从中窥知净土思想在不断演变中,出现
不同观念的根源。

(一) 法照禅师

法照禅师在教判上未有诠释,但在义理上却极彰净土心要,《五会法事赞》是其代表作,
完全将净宗义理摄於行仪中,以摄受众生,从一侧面体现了判教之目的。

法照禅师受文殊菩萨点化:‘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而归心净土。虽法照禅师依从于慈□
三藏之净土思想,融禅教律於一体,然认为‘今时像末以後,浊恶世中五苦众生’,唯有
念佛,凭佛愿力,才能‘远离烦恼,永断生死’。其赞偈极彰此义,言: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46]

又言: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久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47]

法照禅师并引慈□三藏法师之偈作为其法事之赞,以体现净土不共禅教律之大义。言:

借问何缘得生彼?报导念佛自成功。

借问今生多罪障,如何净土肯相容?

报导称名罪消灭,喻若明灯入暗中。

借问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暗中明?

报导除疑多念佛,弥陀决定自亲迎。[48]

从以上偈意中,可知其净宗思想之大义。其言简而义周,可谓极显净宗奥义。所言‘不简
贫穷富贵,不简下智高才,不简少闻多闻,不简持戒破戒,不简罪根深浅。’可谓将弥陀
平等、无条件的普度誓愿和盘托出,佛之无缘大悲得以真实彰显。其大义已圆彰於前之判
教论述中,不再繁述。

从《五会法事赞》所引用善导大师之法语及所阐扬的净土义理,可知法照禅师之净土思想
亦多受善导大师之影响,其不同之处在于融合了圣道之理,此一融合对後来诸师之净土观
念影响极深。

(二) 永明禅师

唐宋以後,诸宗融混,净土一法寓於诸宗,使净土思想被淹贯在诸宗中,弥陀无碍光明,
即在此融混中,荡涤烦恼情尘,摧伏我慢高山,调摄诸宗行人齐归净土。因圣净义理相混
,使净土□实简易之心要有隐而不彰之感;然无形中,亦极显净土上摄智士之奇功,其中
以永明禅师为最具代表。永明禅师延续禅教律融归净土的思想,摄万机归於净土。其‘万
法为镜,一心为宗’之思想固然圆融无碍,但愈是智者,愈知高妙之法难契末法下劣之机
。虽其极彰唯心之义,却深知:‘识心方生唯心净土,著境只堕所缘境中。既明因果无差
,乃知心外无法;又平等之门,无生之旨,虽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观浅心浮,境
强习弱,须生佛国以仗胜缘,忍力易成速行菩萨道。’[49]从此可窥知其对机法相应之义
的深深体悟。《万善同归集》又言:

若自力充备,即不假缘。若自力未堪,须凭他势。譬如世间之人,在官难中,若自无力得
脱,须假有力之人救拔。又如牵拽重物,自力不任,须假众它之力,方能移动。但可内量
实德,终不以自妨人。

此即永明禅师对无自力之人须靠他力之引导,所谓‘自力未堪,须凭他势’也。在《万善
同归集》中,虽极倡圆修之理,但却透露出下劣凡夫须专称佛名之益;而‘四料简’则可
谓其思想的浓缩、指归。《净土指归》言: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永明禅师是禅、教通家,出入宗、教,深知个中滋味,对修学之难可谓了若指掌,有鉴於
时人对禅的偏爱,而予以针贬。纵有禅,大彻大悟,乃至有大神通,大智慧,若有一丝烦
恼习气未断,此生未了,亦必随业流转去。此即为‘有禅’者指出‘有禅无净土,十人九
蹉路’之後患。而习禅未开悟之‘无禅’者,岂不十人十蹉路!而所谓‘有禅’者,若三
世通观,亦同无禅,终必‘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大师以此而惊悟好禅之士,当归
净土。

为彰净土之殊胜,与禅对比而言:‘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禅净力用之悬殊,以此可知,一则十人九错路,一则万修万人去。自他二力,岂可同
日而语!

虽无禅而有净土,即可见佛成佛,自不用愁开悟不开悟之事,然永明禅师以其大智慧窥知
众生好高务胜,於禅执而难舍,故偏赞‘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以此而激发执于禅
者求生净土之念,可谓用心良苦。本欲摄禅归净,後人不达,多禅净双修,甚至挽净入禅
,妄以上根自负、圆融自誉。其《万善同归集》则极彰指归净土之深义,其文言:

生死海阔,业道难穷。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况具缚生死底下凡夫,宁不被生苦
所羁、死魔所系?故《目连所问经》云:‘佛告目连:譬如万川长注,有浮草木,前不顾
後,後不顾前,都会大海。世间亦尔,虽有豪贵、富乐、自在,悉不得免生、老、病、死
,只由不信佛经;後世为人,更深困剧,不能得生千佛国土。是故我说无量寿佛国土易往
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六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大集
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
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当知:自行难圆,他力易就。如劣士附轮王之势,飞游四天;凡质假仙药之功,升腾三岛
。实为易行之道,疾得相应。慈旨叮咛,须铭肌骨。

观此文意,可知永明禅师对‘自行难圆’的惊悟,对‘他力易就’的指归。从此文意中,
可知永明禅师虽融禅教之理於净土,但自知其甚深义理已难应群机。虽可‘仰教生信’,
而无眼、无耳之人,已无力明其大义。‘十人九错路’之揭示,可谓是对禅的彻底放弃;
‘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则可窥知其真正归宿处。此义於昙鸾、道绰的判教中已详
述,可参前文。

观此一文,可知永明禅师亦深受昙鸾、道绰‘难易二道、圣净二门’思想的影响。在禅净
融合中,已透出净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禅者意识到不归净土必将沉沦的後果。万善同
归,即成宋明以来佛门之一大趋势,此正显示末法众生,‘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也
。

永明禅师以禅者之身,归於净土,融诸宗义理,倡万善同归之旨,此亦时代使然。在诸宗
融混之际,使净土纯□之思想被玄妙之理所淹没,故多偏依禅理而习净土,以至後人有大
提‘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义者,或参念佛是谁,或藉念佛之一行求一心、开悟等,使
‘念佛往生’之宗旨被夺去;美其名曰‘禅净双修’,实则已多是无禅无净。此即禅净双
修中逐渐形成的流弊,於禅理似无可厚非,而于净土则成偏邪之见。後之祖师为除此弊,
可谓惮尽心力。天如禅师云:‘若果悟道,净土之生,万牛莫挽。’[50]云栖云:‘悟後
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51]憨山大师则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
保十一个错在。’[52]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其义理详见於《净土十要》,不作细论
。

唐宋之际,犹有禅者,宋明以後,禅道日渐衰微,净土宗旨亦不明朗。多是习禅而无禅,
习净而无净。双修之弊,已使禅净两失,故古德多劝舍禅入净。净土已有从禅宗脱颖而出
的气势。

(三) 莲池大师

至明朝之际,禅教日衰,净土渐盛。经莲池、□益的大力提倡,净土日渐从禅、教中分野
出来。可谓已焕发出无尽的光明,庇荫末法群萌(其中尤以□益大师之思想为最明显)。

莲池大师宗教具涉,阐扬净土多偏於理性,其教宗《华严》,故判教以‘五门十玄’的理
念诠释净土,将净土比之如《华严》一实之大教,彰持名一法乃径中径路。其净土思想在
理论上深显持名一行乃至极‘简易、直接、殊胜、稳当’之无上妙法。其义理幽玄,博大
精深。对摄持教下之人归於净土,极有大功。然今时浅智凡夫已难明其要,所谓‘理深解
微’也。今於其难契时机之甚深义理不作详述,但就其别彰净土大义处略述其心要。

莲池大师判《弥陀经》为‘菩萨藏摄,又为顿教所摄,复兼通前後二教即终圆二教。’并释
其义言:

通前、後者:以一切众生念佛,定当成佛,即定性阐提皆作佛故。

摄於顿者:盖谓持名即生,疾超速证,无迂曲故,正属於顿。以博地凡夫,欲登圣地,其
事甚难,其道甚远。今但持名,即得往生;既往生已,即得不退。可谓弹指圆成,一生取
办。如将宝位,直授凡庸,不历阶级。非渐教迂回屈曲之比,故属顿义。[53]

此是莲池大师对净土教相的判释,而其对净土的义理发挥,虽极尽玄妙,却不被理义所缚
,自有跳出教下的趋势。

莲池大师受‘唯心净土’思想的影响,故极尽‘净土唯心’之义。但於其唯心之义中,已
透出净土一法‘本为凡夫,偏度障难’之旨,其言‘尘尘??虽清净,独有弥陀愿力深。’
[54]则是大师在唯心净土的理念中,别重西方净土的明示,如此方是理不碍事之真唯心、
真净土,亦是净土一法依事而‘指方立相’的特别之处。莲池大师彰《弥陀经》义言:

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55]

又言:

此经不兼戒律,亦无论义,自始至终,专说念佛求生净土。[56]

此即莲池大师跳出理性,归於□实之迹象。其彰极乐依正庄严,总摄於‘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洪名中,使此义更为明了。其言:

极乐依正,言佛便周。

佛功德海,言名便周。

一名才举,万德齐圆。[57]

又言:

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

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馀。[58]

此即大师回归净土真实义的最好开示。一切玄妙之理皆归摄於佛名中,其义理之诠释,如
同为一佛名下一注脚,多是随机施教之应化方便。所谓‘广开净土之要门,显彰别意之弘
愿’也。其言:

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贵贱贤愚,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偷□,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

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59]

此即莲池大师摄‘男女僧俗,贵贱贤愚’之上、中、下根同归净土、老实念佛之心声,其
摄禅教律归於净土之思想,於此可见一斑。其所言:‘三藏十二部,让与他人悟;八万四
千行,饶与旁人行。’则是其行业的归宿。从莲池大师的言、行中,可窥知净土正定业又
日渐明朗。

(四) □益大师

净宗祖师以□益、印光二祖最接近今人,而其净土思想亦多有救时补偏之效,可谓深契时
机。故二祖师之思想,影响深远,多为时人所喜闻乐道。今详述其旨,以遣疑除惑。

□益大师初习禅教律,知禅教律时久弊多。最後不避讥诮,尽舍一生修学,归心净土,老
实念佛。虽教宗天台,但其自号‘八不道人’,可知其思想非完全谨依天台。大师曾有自
立宗的想法,私窃其内心,或许有无所依从之感,此亦由未见昙鸾、善导一系之思想故。
而其净宗要典《弥陀要解》即隐彰自己的独有之见,可谓极尽净土堂奥,使净土不共禅教
律之旨彻底坦露无遗。

□益大师将一代时教分为‘横、竖’二途,於‘横、竖’二义中,自摄‘难易、顿渐’等
义。其《灵峰宗论》言: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

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

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

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一成道。唯依念佛,可
得度脱。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益大师此判,与昙鸾、道绰之难易二道、圣净二门,同一意趣。其言净土一法:‘无藉
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即彻彰仗佛力横超之义。□益大师比较‘自、他’二
力之难易,著眼于临终一关。其《要解》言:

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初果昧於出
胎,菩萨昏于隔阴。这□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
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益大师以临终升沉之际,显自他二力之天渊悬殊。若依自力,烦恼尚有丝毫未尽,临终
必堕无疑。若仗弥陀愿力,则念佛之人,无论功夫深浅,无论有无正念,临终之际,必蒙
佛接引,自得心不颠倒,而自在往生。以‘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故。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之义被□益大师揭示出来,使持名一行跳出了事理一心的局碍。
此义的开显,消融了‘因住正念,方蒙佛接引’的谬见,彻底消除了净业行人对临终无谓
的担忧。

□益大师思想是诸宗融混中,最能体现净土本色之义者。其义理之释虽亦融摄一代时教,
却无不消归净土,而犹不失净土平易之风;同时对融混中久有之偏见亦多有证伪之功。可
谓净土思想的又一里程碑,有被尊为‘灵峰派’之势,可见其影响之甚。今将其思想归结
如下,以窥其貌:

1.极乐同居 横具四土

宋明以来,论净土者多依天台,以四土之义而判极乐净土。□益大师虽教依天台,但义理
却独宗净土,将四土分为‘横、竖’二门,以辨明‘通途’与‘特别’之义,使净宗义理
在融混中得以分野出来。其文言:

然此四土,有横、有竖:

若以自修行力,断尽见思,方出同居而入方便;断尽尘沙,兼破无明,方出同居、方便,
而入实报;断尽无明,方出同居、方便、实报,而入寂光;即名为‘竖’。

若仗阿弥陀佛愿力,未断见思,即能出娑婆秽,生极乐净;既生极乐,即於彼土,得证方
便、实报、寂光三种净土,不必舍身受身,然後证入,故名为‘横’也。

是故:若依自修行力,则四教并名‘竖入’。

唯依阿弥陀佛愿力,始可‘横超’也。[60]

通途法门,凭自力而竖出,依自身修为深浅故有四土差别。此即天台所判四土之义。

净土法门,乘弥陀本愿力而横超,圆证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故□益大师言:‘
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61]

有此眼目,则于‘横、竖’四土之义,可了若指掌矣。故□益大师判极乐国为同居土,而
非四土。其文言:

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此论修德,不论性德。…
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62]

□益大师判极乐为同居土,显凡夫与圣人同居一土,无品位之别,以此彰《弥陀经》所言
:
‘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之义。其言:‘此论修德,不论性德。’即彰往生者无不圆具
一切功德,并藉最下之机,彰此义言:

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63]

又以理释此义言:

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64]

如此甚深利益,全仗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所谓‘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能令持
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65]也。

凡夫乘愿往生,例登补处,同尽无明,同登妙觉,超尽四十一因位。如此力用,乃千经万
论所无,唯极乐同居独檀。如此,方是极乐净土宗旨。此即□益大师不共他师之判,私窥
其义,有似于善导大师之‘报佛报土、凡夫入报’论。

观□益大师同居净土之判,可明其净土思想已超越宗、教之□围,无一因果可比拟,无一
教相可诠谛。大师言:‘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
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66]净土信仰之归宿再次得以明了。
其所阐释之圆融详备的‘六信’,即归极於‘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
议境界,不涉施为,唯信乃入。

2.多善多福 唯在称名

《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此义于宋、明以来,以至今日,多
在机之一边论善根福德之多少,误以为须广行众善,方可得生,不明持名即是多善根多福
德,以名号本具万德故。善导大师言随缘杂善难生,专称佛名必生,已将其义揭示出来。
莲池大师于此义亦辨之甚详,言:‘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又言:‘执持名号
,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67]□益大师则更进一
步彰此义言:‘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
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68]故□益大师判‘信愿持名为宗’,言往生与
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不在自身福德之多少、功夫之深浅。无论何人,一念回心,决定得
生。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现今发愿持名,金台已影现,极乐已标名,便非娑
婆界内之人矣。此是□益大师对净土大义的彻底开显。

唐宋以後,论净土者,多偏於‘机’之‘信、愿、行’论净土资粮,尤其对‘行’之释,
多依附圣道之理念,将无量光寿、依正庄严一一消归自性,妄於自心中寻求往生之道。□
益大师为补此偏,就‘机、法’两方面彰显净土大义,揭示出‘机’之‘信愿行’的源头
。

?就‘机’而言:信愿行为往生资粮。此三资粮,依一心而开为三。此三非三,三只是一;
此一非一,一必具三。□益大师言:‘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後,非定三;信愿行三,声
声圆具。’[70]此即□益大师对‘信愿行’的精要阐释,须善加体会,方不至於将‘信愿
行’割裂为三。《要解》虽於信愿行释之甚详,明了此义,则可明了‘信愿行三,声声圆
具’之大义。随入一门,皆可入净土之大门。信者得生,愿生即生,称名必生。非先後,
非定三。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而最终归宿则在持名,故□益大师言:‘信愿为前导,持
名为正修。’[71]信愿如目,持名如足,有目有足,自可安然到达彼岸也。此就机一边而
言。

?就‘法’而言:弥陀本愿力为往生资粮。□益大师言:‘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
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69]佛之大愿大行,成就众生功德。此即净土之根本,是往生成佛之正因,是多障凡夫往生
、成佛之唯一保证。机之信愿行只是感通佛力接引而已,而往生之真实依凭则全是佛之愿
、行。离此‘法’之本愿力,‘机’之信愿行,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此二资粮,一为外缘,一为内因,因缘和合,机感相应,即得往生。如□益大师言:‘现
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72]然此二资粮,以佛愿为本,因‘外缘’而感‘内因’
。有‘摄取不舍’之誓愿,方有‘信愿持名’之感应。□益大师言:‘缘之所在,恩德洪
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73]又
言:‘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此即彰‘机’之信愿行缘於‘法’之本愿力。
无论何人,若遇此强缘,闻他力可乘,能信受不疑,自然开发信愿行而专称佛名。此即由
佛力引发自性本具之力,令欢喜信入,令体性开发,使人归心念佛。无论智愚善恶,遇此
胜缘,称名求往,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也。’[74]□益大师言:‘无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
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75]

3.但持名号 径登不退

由於他宗的渗入,自力修行的观念杂入净土,故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以事理一心为高妙
;并以此为净土指南。《要解》虽亦诠释事理一心之义,但□益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
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此即□益大师对持名一行的诠释,从中简别出净土之
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口称佛名而已,使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以
此明了。《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义。‘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其言
:‘唯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即彰称名全是他力而非自力。其《
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

无论千百十,下至日念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又言:

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
佛,便为诳语。[76]

又言:

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数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
终身不间断为则。[77]

此是□益大师对修学净土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
明了,可谓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此义与善导大师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
力,莫不皆往’如出一辙。

一代时教,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利益最胜。然执理性者多视持名一法为最低
,□益大师打破了此一观念,将持名一法‘即浅即深’之义彻底揭示出来,言持名一法全
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当下圆明,无馀无欠。既至简至易,又至顿至圆。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之法。无论上智下愚,但能相续称名,终身不替,便
决定横超;一得往生,则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故其自身虽通宗通教,却不参禅,不学教
,不谈玄,不说妙,唯一向念佛,偏弘持名一行,使净土一法回归到了‘一向专称’之正
定业。

4.五浊恶人 摄受正机

自善导大师彰‘净土一法、本为凡夫’之旨以来,将此意理发挥到极处者,即□益大师。
其释《弥陀经》所言‘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78]极彰净土为凡夫之义,而凡夫中尤
以恶业凡夫为本。此是对净土摄机的深化,亦是时代促使,而开显出弥陀大悲誓愿。昙鸾
祖师言烦恼成就之凡夫,愿往生者,皆得往生。道绰禅师言一生造恶之机,但称佛名,即
得往生。善导大师彰《观经》定为凡夫,一切造罪凡夫,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今□益大
师判《弥陀经》正机为五浊恶人,但称名号,径登不退。此皆独具慧眼之良言,共彰弥陀
本愿定为凡夫之心要,平等无二,如海一味。诚知:‘弥陀本愿,恶人正机’也。即如《
庄严经》所言:

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若思及万年三宝灭尽时浊恶之机,自会感知昙鸾、道绰、善导、□益诸师之深邃眼光。以
其智慧之炬,破无明之暗,为末世浊恶众生燃起了希望之火。恩重如山,感悦彻髓。

□益大师具真佛眼,洞然了知末法之机下劣庸愚,不堪圣道之行,唯依念佛可度生死。其
言:

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处烦
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处众生浊中,决定安於臭秽而不能洞觉,甘於劣弱
而不能奋飞。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
更有别法可出五浊,?火孛宅□,戏论纷然。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7
9]

此文可谓是□益大师对善导大师所言‘机’之深信的诠释,一彰修学之难,二彰末法众生
自力之无力。以此‘机’之深信,自然导归‘法’之深信□□‘死尽偷心,宝此一行。’

□益大师处於明末清初之际,初以上根自负,藐视净土。待其在‘陆路’上经历了艰难跋
涉之苦後,始感自力修学之难。自知烦恼厚重,戒定慧学皆是有名无实。故尽舍一切净戒
,但作一三归弟子而已。而於外欲觅五比丘,亦不可得。内外反观,知末世时众生,根机
陋劣,欲以戒定慧学了生死者,万无一得。唯阿弥弥陀藏垢纳污,大悲不舍,将果体名号
,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令五浊恶人,但持名号,径登不退;虽是多障有情,仗佛慈力,故
得以‘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末法时代唯一应时应机之正法,藉□益大师开显而再
度明朗。

5.一大藏教 六字全收

□益大师视一代时教皆为念佛法门,而一切行门中,唯持名一法,下手最易,收机最广。
痛快直接,广大圆融,至顿至易,无机不摄,无罪不灭。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
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之法。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念念即佛,当下圆明,无馀无欠。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华严》奥藏,《法华》秘
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80]故□益大师处处圆摄他宗教
义,一一消归净土(迥异于他宗之消归自性),别彰持名一行,言: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
信解也。[81]

观此,知释迦本师一生所悟所得,究其实唯一句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皆成六字洪名之
注脚。□益大师以净土含盖了一代时教,以一句佛名统摄了八万行门,使称名正定业,独
立于一代时教之上。千经指归的意旨,洞然明了。‘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
与娑婆之恶世界、苦众生偏有因缘的教法得以明朗,释迦本师出世本怀,得以大畅。诚知
,一代时教,包罗法界,总摄万法,而收摄在一名号。此即昙鸾祖师所言‘广略相入’之
理,知此,自可全体承当一句佛名,以此自利利他。反之,‘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
能自利利他’[82]也。

持名一法,不涉施为,无劳修证,但称名号,径登不退。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
臻其域。竖彻五时,横该八教。诸佛皆归净土,以阿弥为自,余者宁不归此?故□益大师
言:

有目者,固无日下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83]

无论有目无目,皆当乘托佛力,无须日下燃灯,或苦觅灯炬。此即□益大师对‘归命弥陀
,一向专称’的彻底承当,导上圣下凡,同归净土,宝此一行。‘五乘齐入’之旨,藉大
师开显而再次焕发光彩。弥陀无碍光明消融了一切无明黑暗,使净土宗终於从诸宗融混中
走了出来。

以上几点,为□益大师净土思想之心要。能明了於此,则可於其净土思想了如观火矣。

(五) 印光大师

近世印光大师,一生不作住持,不收徒众,淡泊名利。但于念佛一行,执持不舍,并以此
自行化他,成为人天师□。其一生所倡‘敦伦尽分,老实念佛’,是最实在、最应机的济
世良药,在末世中处处散发其幽远的馨香。

印光大师净土思想散见於其庞博之《文钞》中,其判一代时教之论甚多,处处彰圣道之难
及净土之易,大抵同以上诸说,只是又别言为‘通途’与‘特别’二门。略引一言,以明
其要:

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

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

由兹舍去自力,注重佛力,冀娑婆具足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84]

印光大师处於乱世涂炭之际,世道日坏,佛法没落。在无常的世事面前,有智之士,大多
归依佛门,寻求一出世解脱之道。然由未深知修学之难,故多不具择法眼。纵有修学净土
之智士,但於净土特别之旨,未加深究;多依自力修学观念,视净土一法,以至‘圣、净
’不分,自失误他。印光大师揭此弊言: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故今多有依‘普
通法门’论‘净土法’,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
在不察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评论,致有
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并论,则一切疑惑不信之心,
化为乌有。[85]

印光大师一生深入经藏,对昙鸾、道绰、善导、莲池、□益等诸师之思想,皆悉明了,对
自力修行之难,了若观火。知‘末世众生,舍此一法,欲出生死,万无一得。’[86]其言
自力行者:‘未证道人,从悟入迷者,万有十千;从悟增悟者,亿无一二。’[87]故对‘
机’之深信,处处彰显,言: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
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88]

此是对生死凡夫妄执自力的警醒,然由於诸宗的融混,他宗思想渗入净宗影响深远,故多
将净土横超法作竖出用,以自力心行他力法,执于事理一心,并以此为往生之准绳。虽习
净土,却不明‘信愿必生’之旨,不明称名乃别仗佛力往生之义;故多以称名为方便,压
制妄想,妄求一心。此是近世修学净土之流弊,印光大师在回答一来信中,揭示此义言: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
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信愿全无,但念佛
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弘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
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出轮回?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
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
此为训,以断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
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
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
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
善业,仍属恶业。)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
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89]

印光大师虽深通宗教,却於他法概不染指,禀承‘一向专称’之旨,而老实念佛,盛赞善
导大师‘正、杂’之判,言:‘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弘阐净
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於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
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
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其益;则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
千古不易之铁案也。’[90]从此可知印光大师思想幽远深长的活水源头。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91]然好於理者,多视一句佛名简单无奇而不愿修学
。印光大师言: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
无所能之人,但只口会说话,亦可作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
教与否尔。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
耻。何独於了生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於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
92]

此是印光大师对自力行者的深切关爱,苦口婆心,无以复加。净宗祖师无不审视时节因缘
,观机逗教。印光大师处於乱世,亦自然於此深有感受,言:‘当今之世,纵是已成正觉
之古佛示现,决不另於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所提倡也。使达摩大师现于此
时,亦当以仗佛力法门而为训导。时节因缘,实为根本。违悖时节因缘,亦如冬葛夏裘,
□饮渴食;非唯无益,而又害之。’[93]

藉印光大师的振臂一呼,净土宗与末世凡夫更有了亲和力,□实之风得以大扇於天下,中
外率从。其‘夺禅超教律之净’,使持名一法,得以深深扎根於污泥苦海中,广开正觉之
花。

结论

净土宗延续至印光大师,法义虽有演变,但万变一不离宗,只是隐显不同而已。而净土总
纲则不出难易二道,圣净二门;及要弘二门,正杂二行。难易二道,圣净二门,总摄一代
教法;要弘二门、正杂二行,则是净宗纲要。此是净宗目足、指南,是生死苦海之宝筏,
是三界暗室的明灯。真为生死者,欲现身了脱,当于‘难易二道、要弘二门、正杂二行’
善加决择,量力而行。若非上根利智,大力量人,自当於净土一门,细加用心,明正杂得
失,入一向专称。不可将净土特别之法与通途法门互为并论,混而不分,以法门宗旨不同
故。印光大师于此辨之甚详,其言‘离则两益,合则两害’[94],则可为最恳切之诫言。
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明了其义,自可死尽偷心,宝此一
行。如此,始不负诸师判教之用意。

以上多偏就中土净土诸师之判教而略取其要者,虽有挂一漏十之嫌,但於净土思想之了解
则无有大碍。未涉及之祖师,对净土之弘扬,皆有其不可磨灭之功,因其判教、思想不出
以上诸师之外,故未一一论述。

此外,昙鸾、道绰、善导之著疏传於日本,有‘智慧第一’之称的法然上人,为寻求即生
了脱之法,五阅大藏,从中选得善导大师《观经疏》,并再三详阅;於‘就行立信’之‘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文中,窥测到‘称名为正定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法义,心眼顿开,疑虑冰消。
悟知‘罪恶深重、烦恼炽盛之乱想凡夫,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乘佛愿力,必定往生
弥陀报土。’从此,隐智慧之相,成愚钝之身,唯一向念佛。并偏依善导,别倡‘一向专
称’之法要,以此自信教人信,自行教人行。其《选择集》言: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於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法然上人於圣净二门中,选出净土门;於正杂二行中,选出正行;於正助二业中,选出正
定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此即是净土终极指归
,专复专之旨,一览无馀。其文虽短,却极契净宗心要,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
导所开显之法义彻彰无遗。其一生教化,即遵此原则,但提称名一行,处处导人“唯思‘
本愿不虚,称名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之心要,使净土行者,无不信心开发,欢喜念佛
。

一句佛名,摄化十方,无所障碍。有苦恼行人,即须大悲誓愿;有无明烦恼,即须智慧之
光。大悲无简择,平等度有情。故使易行之法,得以普行於世。诚如法照禅师言:

弥陀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95]

法藏之誓愿□□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96]

藉诸师之开显,终得以圆彰於世。

净土判教,似有一个循序渐进、日渐成熟乃至融混的过程,此乃时机使然。而在其演化过
程中,根本法脉始终如一,只是隐显不同而已,如画龙固有一周详过程,但点睛之处才是
神来之笔,此是龙的命脉。有此一笔,使得龙有了生命,有了活力。判教亦如是,种种教
相、教义之开显,只为让人在无明黑暗中看到解脱的希望;其真实指归处,方是判教之目
的。如以指指月,旨在让人观月。但能了望,则可尽享月光之美。净业行人,但能信‘称
名必生’而一向专称,无异全承祖师家业、得净宗心髓。虽於其判教之种种目的、意义难
以一一明了,亦了无憾也。作为凡夫之我等,何有缜思明辨之力?祖师以其大智慧,为凡
夫判明修学宗旨,旨在破疑解惑,教人依教奉行,非欲人人皆当一一明了。能老实念佛,
自然暗合道妙,潜通佛智。此是净土一法易行疾至之心要,而不在於对理论认知的多少。
纵然一字不识之辈,但能相续念佛,则必得往生而成佛。乃至万年三宝灭时之机,亦可闻
名得度。善导大师言: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97]

净土一法,能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永为伟大赠物,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即在於此。

净土宗由昙鸾、道绰、善导之开显,得以大彰於世。从此莲风盛行,处处飘香。藉永明,
莲池、□益、印光、法然等诸师之继往开来,使名号普闻,声振十方。诸师深悲於苦恼群
萌,被弘誓铠,乘大悲愿,出广长舌,遍布慈云,普□甘露,以报佛恩、国恩、众生恩、
父母恩。其在荆棘中耕耘,在困境中开拓,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之大无畏,
为五浊末世竖起了一座辉煌的灯塔!照亮了冥冥大夜。

纵观诸师之判释,知净土一法虽极简易,实为无上心要,全体是佛境界,不涉施为,超情
离见。上至诸佛菩萨,下至五逆十恶,莫不齐归净土。《般舟三昧经》言:‘三世诸佛,
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月灯三昧经》亦言:‘十方三世佛,现在过未来,皆以念佛
因,得成无上觉。’此即彰诸佛皆因念佛而成佛之义。诸佛皆归弥陀,以阿弥为自,念佛
成佛。等而下之,无不率从。故《华严经》最後一著,以十大行愿摄华藏海众导归极乐,
以期圆满佛果。此即彰菩萨归净之义,所谓‘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也。《观经》则
以五逆十恶十声称名得生,彰下凡往生之旨。

大矣哉!净土法门也!凡圣等摄,五乘齐入,此是净土超胜一切法门之处,是以一代时教
无不指归净土,诸宗莫不回向往生。如众星拱北斗,万流归大海。历代祖师,或兼习他宗
,而导归净土,广开净土之要门;或专弘净土,直显真实,彰别意之弘愿。尽皆舒舌,赞
归净土,以畅如来度生本怀。如印光大师所言:‘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
和,无不率从。而其有大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
武帝,後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陈隋则有智者。唐则有道绰
,踵昙鸾之教,专修净业,一生讲净土三经,几二百遍。绰之门出善导,以至承远、法照
、少康、大行,则莲风普扇於中外矣。由此诸宗知识,莫不以此道密修显化,自利利他矣
。’[98]

净土一法,行极简易,益极殊胜。机虽千差,法味唯一。同托佛力(一因),同生报土,
同证法身(一果)。诚如善导大师所言:‘虽无一实之机,等有五乘之用。’[99]而其殊
胜之益,得力於简易之行,称名即入报土,此是‘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之无上心要
。然因其易行疾至,不凭修证,故为‘极难信’之法。如《大经》言:‘难中之难,无过
此难。’印光大师言此法‘彻上彻下,即权即实。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
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
界。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
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下自五逆十恶,上至等觉菩萨,皆当修习,皆可
即生超凡入圣。其馀所有一切高深玄妙之法,多是契理,而绝不能普契上中下三根之机。
我等从无始来,以至今生,尚在轮回中流转,皆因夙生,或以愚而不敢承当,或以狂而绝
不信受之所致也。’[100]今生得遇净土,自当於此难信之法深信不疑。于其易行之理,宜
细为明辨,方能明了其真实义,而不至於自失误他。

善导大师言: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101]

□益大师言:

无论千百十,下至日念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

法然上人言:

易者:不论行住坐卧,修之预来迎;不论时处诸缘,称之得往生;不论身心浊乱,只论他
力引接。[102]

此等皆深显易行之极,极彰‘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之心要。明了此义,自可简自力杂行
,归他力专称一行。

‘易’之一字,意味无穷,略而论之,易有‘简易、平易、容易’等义。

‘简易’者:即不繁杂,不迂回。唯称弥陀名号,即可乘愿往生。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
行。至简易,至直接。

‘平易’者:即不虚玄,不深奥。平实自然,不涉施为,不凭修证。如乘船度海,不劳功
力。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容易’者:即易行、易往、易证。无论士农工商、贫富贵贱,皆可尊行;随时、随地、
随缘,皆可称念(易行)。但能相续不绝,终身不替,即可乘愿往生(易往)。一得往生
,则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如水入海,同一咸味(易证)。

一代时教,唯持名一法,不择根机。无论何人,相续称名,即可往生无漏报土。此乃上圣
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专仗佛力,
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是以自古及今,深通宗教之士,无不归心净土,一心念佛
,并以此自行化他。如昙鸾祖师舍四论讲说,一向归净土;道绰禅师搁涅盘广业,偏弘西
方行;善导大师舍迂僻之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莲池大师则将八万行门,饶与旁人,唯
一向念佛;□益大师则不参禅、不学教、不谈玄、不说妙,而宝此一行;印光大师深通宗
、教,然于宗、教二途,不妄行染指,唯於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法,守志不移,始终老实
念佛,不换题目。

诸师将净宗教义与行业完全融于自身之行为中,唯佛是依,唯法是从。虽通一代时教,却
如一字不识之辈,唯现愚钝之身而老实念佛。隐己德於佛德,藏自光於佛光中,可谓盛德
容貌若愚。亦如经言:‘一切菩萨、声闻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103]

从诸师身仪中,可看到弥陀的身光;从其言语中,可看到弥陀的心光。阿弥陀佛无尽的悲
心与愿力,彻底展示在吾人面前,让平庸凡夫领略到佛的本怀,有形可见,有法可依。诚
是弥陀之使者,众生之福田,是‘言为世则、行为世法’之典□,是万古不绝、流通遐代
之法脉。

高山仰止!愿至心於即生了脱之行人,能从祖师的芳迹中,看到希望与光明,走出泥潭,
归心净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如此,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
是极乐之嘉宾’[104]矣。

南无阿弥陀佛!

释 智 随

佛历二五四三年(西元二○○二)五月十日

附表一:

圣道门□通途法门□难行道□自力□竖出□渐教□诸、久、堕□苦

佛 法□ ↓

净土门□特别法门□易行道□他力□横超□顿教□一、速、必□乐

附表二:

要 门□诸行回向□自力□疏杂之行□方便

净土门□ ↓

弘愿门□念佛往生□他力□正定之业□真实

附表三:

读诵       前三

观察          助 业

正行 五种 礼拜       後一

称名 正定业

赞叹供养

杂行 念余佛、修馀行等


注 释:

[1][2]《往生论》天亲菩萨著

[3][9][11][27][44][84][85][86][87][88][89][90][91][92][93][94][98][104]《印光法
师文钞》印光法师著

[4][61][62][63][64][65][66][68][69][70][71][72][73][75][78][79][80][81][83]《弥
陀要解》□益大师著

[5][17][19][21][22][23][24][28][29][30][32][33][37][40][41][42][43][74][99][101
]《观经疏》善导大师著

[6][7][8][35][82]《往生论注》昙鸾祖师著

[10]五下:欲界之欲贪、嗔恚、身见、戒禁取见、疑五烦恼结。

五上:色界无色界之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五烦恼结。

[12][18][31]《安乐集》道绰禅师著

[13][14]《选择本愿念佛集》法然上人著

[15][34]《般舟赞》善导大师著

[16][97]《往生礼赞》善导大师著

[20][26][36][38]《法事赞》善导大师著

[25]《悲华经》北凉 昙无谶译

[39]《观念法门》善导大师著

[45]《善导大师往生一千三百年纪念赞词》赵朴初著

[46][47][48][95]《五会法事赞》法照禅师著

[49]《万善同归集》永明延寿禅师著

[50][51][52][60][76][77]《灵峰宗论》□益大师著

[53][55][56][57][67]《弥陀疏钞》莲池大著

[54][58]《莲池大师全集》莲池大著

[59](《念佛法要》)毛惕园著

[96]《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赵宋法贤译

[102]《法然上人文钞》法然上人著

[103]《佛说无量寿经》曹魏 康僧铠译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禅与静坐板 - 禅修的心态与调适讨论                             BudaSitting
◆ 修改: 05/10/18  0:47:35 <218.162.57.252> 
Tue Oct 18 00:42:1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