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唯识新引---《成唯识论》新解(16)
#1
达摩书院
    唯识新引

《成唯识论》新解

 

   唯识学会理事长张尚德讲述

   达摩书院副院长黄高证记录

  第十六次

 第一章  我执(五)

《成唯识论》卷一

我执伏断位次

然诸我执略有二种。

一者俱生,二者分别。

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



此复二种,

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後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


 ---------------------------------------------



英译(韦达)

4. Cessation of Atman-Adhesion

(Atmagrahavibhanga).

  Atman-adhesion is, generally speaking, of two kinds: (1) that which is
innate (sahaja) and (2) that which results from mental discrimination or
particularization (vikalpita).

  (1) The innate Atman-adhesion is perpetually present in the individual,
owing to the internal causal influence of a false perfuming (vasana) which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ime. Thus, without depending on
external false teachings or discriminations, it spontaneously operates.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innate.

  This Atman-adhesion, however, is again subdivided into two kinds:

  The first is constant and continuous, and pertains to the seventh
consciousness or Manas, which, directing itself to the eighth consciousness or
Alayavijnana, produces from this an individualized mental image to which it
adheres as though there were a real Atman.

  The second kind is at times interrupted and pertains to the sixth
consciousness or Manovijnana which, directing itself to the five “tenacious
aggregates” (upadanaskandhas) that are evolved from consciousness, in toto or
in part, produces out of them an individualized mental image to which it
adheres as though there were a real Atman.

  These two kinds of innate Atman-adhesion, being subtle, are difficult to
eliminate. It is only later, on the Path of Medit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Bhavanamarga), that a Bodhisattva, by repeatedly practicing the “sublime
contemplation of the voidness of individuality” (pudgalasunyata), is able
finally to annihlate them.

  

----------------------------------------


中译(张尚德)

我执伏断位次

(韦达将佛法断掉我执的修行果位(我执伏断位次)翻译成Cessation of Atman-
Adhesion(停掉我执),实际上应该翻译成「The stages of cessation of
Atman-Adhesion in Buddhism-practice (佛法断掉我执的修行果位)」才完整。其实整个
西洋文化,不但无此英文语句,连此概念都没有。佛法断我执有阶梯次第,就像由幼稚
园、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硕士、博士一样。所以韦达的翻译不够完整。---译者)

大致说来,我执有两种:一、与生俱来的(innate)「俱生我执」;二、从心能分别的结果
和认知的特殊化所形成之「分别我执」。

1. 俱生我执:无始以来就与生俱在於个体中,由於在时间没开始前(since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ime),自己存在的内因虚妄熏习,因此它不待外在的邪教及邪分别,便可
自然地陷转。这是为什麽将其叫做「俱生我执」。

(请大家注意:

这个地方,韦达对佛法的理解有个很大的错误。佛法没有时间概念,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
时用「一时」;金刚经讲「无寿者相」,都是超越时间的。佛法的无始,是「个体存在开
始时的那个时候」,不是指时间。---译者)

上面所说的俱生我执,又次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常久且相续的,是第七识(末那识)紧贴(缘)第八识(阿赖耶识)上,由之产
生一种绝对自我恋的心理意象,把这种绝对自我的心理意象,视为「实我」。

(韦达在此将「其自心相」译成individualized mental image,实在翻译得非常好,这个
英文片语是指「绝对自我的心理意象」。人生在世,不是别人和家庭、社会难搞,而是自
己难搞。自己难搞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是绝对自我化(individualized)。我常想,自己
生生世世的贪嗔痴都难了,有什麽能力去了别人和家庭、社会的贪嗔痴?

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说:「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可度者。」实具深义。因此,把自己
当成救世主和大师,不仅无聊,且是绝对愚昧的。

真正的大师,绝对不会说自己是大师。孔子、老子、庄子......,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大
师,只有假大师才想尽办法,整天在电视、报纸乱说话,装作一副大师的假模样,笑死人
也。所以哲学真大师方东美教授,有记者要访问他,他回答:

「我ㄧ个大字都不识。」

孔子之所以伟大,实在由於他说过,他不如老农。

台湾的问题在:

有太多各门各类的「大师」,

只要有钱有势和盲目的群众,操纵媒体,大家彼此互利互益,就可成为「大师」,社会焉
得不乱。

---------译者)

第二种是在时间中有间断的,也就是第六识缘识所变的五取蕴(即色、受、想、行、
识),之总相或殊相,将此自心相执为实我。

这两种俱生我执非常深细难断,只有成就禅定之路与自我修持(修道位),也就是菩萨要
不断修习假我空性的至高深观才能断除。


 --------------------------------------------------

尚德按:

 《唯识新引》之所以将韦达的英文译本再翻成中文,其中穿插著尚德的各类按语,有几个
目的:

一、  提出人类文化思想究竟要怎麽走。

二、  评估和检讨、比较东西方思想文化的相同、差异及可能性的会合在哪里。

三、  窥基法师的《成唯识论述记》之行文逻辑、语言结构、遣词用字、系统的开展与安
排,把《成唯识论》一书扯得至为杂乱。老实说,除了上述种种缺点,甚至可以断言,他的
《成唯识论述记》以後有没有人看都是问题。此处将窥基法师的解释《成唯识论》说的「此二
我执细故难断,後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摘录如下,就知尚德所说,并不
为过。

《成唯识论述记》原文

 第三文也。显执细微断之所在。无始串习体相微隐。故十地云。远随现行故。不作意缘
故 是俱生义。故名为细。一非世道伏。二非初道断。初道断者即见道断。三非地未满修
道能断。要第九胜道方断故言难断。初简修道不相应惑。第二简见道一切。第三显自行相
细。胜道方除故唯修断。一识分别。第六数断非第七。二乘分别。第六识者二乘数断。非
菩萨断六识中。三习分别。若菩萨数断习非种子。若二乘种数断非习。不数断者道数数
修。若数断者断道俱数。於二乘中渐次行者。故唯修断。若顿悟者亦通见断。先世间道伴
已伏故。菩萨不然。不障地故。无超越故。然初二果不能断之。有覆无记第九品故。断有
二种。一断种。二伏灭。今论断种。第六识中。二乘入圣道暂伏灭。要离自地欲尽方断。
於金刚心方究竟尽。菩萨初地暂能伏灭。四地永不行。金刚心位方究竟尽。第七识中。二
乘入无漏心方暂伏灭。金刚心方断尽。菩萨七地已前入无漏心能伏。八地以上方永不行。
金刚心方断顿尽。故言数数修道方能除断 又总而论六七道数数修断。有数数.不数数
义。二乘断彼第六识执种子。非习能数数断。菩萨数数断其□重名数数断。其种子等道数
数修。非断数数。以十地中皆不断故。第七识执要金刚心方能顿断。三乘修道道数数修方
能除灭。非数数断 此中二执行微名细。何故三心初断名细 若言品类□细。初断为□。
难易□细。先断名细。此中言品类。修道下品名细。三心约难易故。初断名细。亦不相
违。以界第九品断名细。品类细故。有难断不名细。即三心中第二三品。有名细非难断。
即三心中初.中品等。有名细亦难断。如九品中下下品等。此中所说二我执故。三心约难
易以分□细。九品约行相。以分□细理不相违。此显所断以作二解又能治所治以分□细。
九品中从所治行相名细。三品中从能治行相名细。亦不相违。唯言生空断者。一通三乘。
二以行相而说。其实菩萨亦法空断。胜生空者。简异有漏。及游观生空心。断彼不能故。
此说无间非解脱道。


玄奘大师在此次所说的「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涉及到佛法的见道位、修道位与无学位。
玄奘法师在处理见道位、修道位、和无学位的部分是放在《成唯识论》第九卷,他的唯识系
统是一步一步像阶梯式地细说从来。窥基法师却把玄奘法师第九卷的内容拿来解释第一
卷,且不作注解的说明,这是自高的写作也。从公设系统的开展来说,窥基这种解释方式
是不对的。

所以尚德试图将唯识还原至玄奘法师本义,这是大工程。若尚德不能完成,也希望有後起
之秀来实现此事。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人民,如能在文化思想的智慧上,全心著力,定能
引领全人类。

韦达先生的翻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後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并不扣
实。韦达把「修道位」翻译为「the Path of Meditation and Self-cultivation」,不论
就英文语句意义、佛法唯识本身来说,不能说错,但也没有对。这不能怪韦达,因为欧美
文化没有这种语句表达和这方面内容。

Path是「道路」。Meditation指「静思、冥思、静坐」,甚至包含观想在内,不能说此为
唯识性,这些只是转识成智的方法,这就需要不断自我教育(Self-cultivation)、数数
修习。

静思、冥思、观想在西洋文化中也存在,这些是人类思想的共法。各类宗教,包括基督教
的祷告,就是静思、观想、不断的自我教育。像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的《天路
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 from This World to That Which Is to Come)便是阐
述ㄧ个基督徒要不断修练自己。能否进天国,还要经过审判的中途站(Purgatory)。

作ㄧ个真正的基督徒,也并不容易。

基督教吸引人之处不在它的思想系统,而是在两点:

一、  它的核心价值是「信、望、爱」。信必得救,这和任何古今中外的人文思想系统一
样,无信不能得救。所以孟子讲:「有诸己之谓信。」经中之王《华严经》言:「信为道源
功德母。」故耶稣也说「信必得救」是绝对正确的。因此,古今中外的人文价值都建立在
ㄧ个确定的信仰上。大陆和整个海内外中国人民,是否真能高贵的和平相处,问题不在什
麽主义上,全在立基於确实的真善美信仰上也。

二、  耶稣令人敬仰的,是他承担人类的整体苦难所展示出的宁静与坚定,由宁静与坚定
发出忍受苦难的无尽力量。

有ㄧ次我和达摩书院老道友陈文能□聊,我说:

「李登辉信基督教。」

陈文能听後说:

「如果他真的信基督教,台湾也就会好。」

话说回来,《成唯识论》这段经文是处理佛法的见道位、修道位、和无学位与「胜生空观」
的问题。

谈到佛法的空观,是非常复杂的。几乎所有佛经,无一不是谈「空」。而「空」又是一切
主观、客观存在及「有」的反面。「胜生空观」的「胜」是形容其「殊胜」,「生空观」
就是「我空」,是佛法的二空(即我空、法空)之一。从玄奘大师的整体佛法作理解,
「胜生空观」还包括法空和一切空在内。

佛法的总结《心经》,一起始就说:「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即一切空
也。整个心理的、生理的我都空了,还有什麽不空?所以修行要把愚痴的心理转成智慧,
将无可奈何的色身,转成与宇宙一切的存在相契应,而又超越一切的存在。

要彻底细致的了解「空」,不仅在语言文字上要了解佛法在讲什麽,而且要涉及到罗汉
道、辟支佛、菩萨道、佛道四个阶梯的成就果位究竟是什麽。这方面的问题,最好是参考
南公怀瑾先生在《楞严大义今释》中介绍的菩萨五十二位,以及老古出版社的「三界天人表」。

在此只简单的大纲式提一下,成罗汉要灰身灭智,且要在四禅八定中;成辟支佛要洞知及
修证十二因缘,了掉生生世世的无明;成菩萨要彻底无我,永远把自己交给众生;成佛要
在常寂光的常乐我净中相应著一切,又超越一切。仔细说起来,至为复杂。真的要成佛,
必须历劫修行,所以《法华经》说: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在此只简短的介绍一下见道位、修道位、和无学位。

「见道位」:体悟真理的阶段,小乘是指初果,大乘是指初地。菩萨完成第一阿僧□劫之
修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达少许二无我理,故
名见道位。

「修道位」,谓见道後不断勤修的阶段,小乘是初果以後,直到阿罗汉果前;大乘从初地
住心,一直到十地出心,故名修道位。断除俱生我执,主要是在修道位上。

「无学位」,言学道圆满,更无修学也。小乘是证阿罗汉果,大乘是证无上佛果。

   佛法的最终目的是成就智慧,就修持的难度来说,《华严经》说十地菩萨仍有障碍。即使
成佛了,为著度众,都还有烦恼,所以《大般若经》中诸佛彼此见面都问:「少病少恼不?
起居轻利不?气力调和不?安乐住不?世事可忍不?众生易度不?」因此《大般若经》一开
头便强调「空、无相、无愿」,龙树菩萨之所以强调十八空的道理在此。

   如果要从佛法的证道、修道果位上来谈「胜生空观」,一辈子都谈不完。设若从有证
量、修持,见地、功夫、行愿都圆融的大禅师所写的语句去印证「胜生空观」,就当下即
是也,立即就洞悉:

   这个就是那个,

那个就是这个,

这个不那个,

那个也不这个,

统统不这个那个也。

你要说什麽?

是什麽?

参!

虚云大禅师说得好:

「两手把山河大地,捏扁、搓圆、掐碎了,遍散虚空,浑无色相;

一棒将千古业魔,打死、救活、唤醒来,放入微尘,共作道场。」

   南公怀瑾先生也曾以两句话为「胜生空观」作总结:

「了了了时无可了,行行行到法王家。」



第十七次

待续
2010年 2月 2日 8:00:05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唯识新引---《成唯识论》新解(16)
#2
达摩书院
 唯识新引

《成唯识论》新解

 
   唯识学会理事长张尚德讲述
   达摩书院副院长黄高证记录

第十七次

第一章  我执(六)



《成唯识论》卷一



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後方起故名分别。

唯在第六意识中有。



此亦二种。

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

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

此二我执□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减。



如是所说一切我执,自心外蕴或有或无。自心内蕴一切皆有。

是故我执皆缇缘无常五取蕴相妄执为我。

然诸蕴相从缘生故是如幻有,妄所执我横计度故决定非有。

故契经说,□刍当知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所有我见一切皆缘五取蕴起。



英译(韦达)


  (2) As for the Atman-adhesion which caused by mental discrimination, it is
derived from the force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so is not innate in the individual.
It must wait for false teachings or discriminations befor it can arise. That is why
the term “mental discrimination” is applied to it. It pertains exclusively to the
sixth consciousness or Manovijna.

  This Atman-adhesion is also of two kinds:

  The first pertains to the sixth consciousness, Manovijnana, which, taking as
its objects the aggregates spoken of in one school of false teaching, produces
within itself an individualized image to which, as a result of discrimination and
speculation, it adheres as though there were a real Atman.

  The second kind also pertains to the sixth consciousness, Manovijnana, which,
taking as its object the various Atman-concepts or characteristics as defined by
one school of false teaching, produces within itself an individualized image to
which, through discrimination and speculation, it adheres as though there were a
real Atman.

  These two kinds of Atman-adhesion are crude and, consequently, easy to
interrupt. When an ascetic attain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ath of Insight into
Transcendent Truth (Darsancmsrga), he can finally annihilate them by contemplating
the “Bhutatathata (Suchness) which is revealed by the voidness of all
individualities and dharmas” (sarvadharmapudgalasunyatabHutatathata).



Genaral conclusion

  In examining the various Atman-adhesions and their objects, we find that, in
certain but not in all cases, Atman-adhesion has as its object “aggretes” external
to the mind; while in all cases it is the “aggregates within the mind that form the
point of support for Atman-adhesion.

  Let us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all Atman-adhesion take as their object the
impermanent five “tenacious aggregatdes” (Upadanaskandhas) which are internal image
(rimittabhaga) of the mind, and falsely adhere to it as to a real Atman.

  The five aggregate-images, arising as they do from causes and conditions
(pratyaya), exist as illusory phenomena only. As for the Atman which is merely a
fals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ggregates, (like the interpretation of magic), it has
definitely no real existence whatsoever.

  This is why the Sutra says: “Know ye, O Bhiksus, that all beliefs in the Atman
(satkayadrsti) of the Brahminas and Sramanas are only produced by reason of the
five Upadans-kandhas.”






中译(张尚德)



2. 由心理分辨而形成的分别我执,是从客观的种种外缘力道所引起,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
种种错误的教论和分别才能生起,所以叫做「分别我执」。只有第六识(即意识)才有「分别
我执」。

此我执也分两种:

第一种涉及到第六识(即意识),乃邪教依自己心相对五蕴行相所产生分别计度的结果,将之
认为有个实我。

(在印度原始佛学产生之前後数百年的时代,有各种学派讨论我与客观存在的关系究竟是什
麽,著名的有六派哲学:有相宗、无相宗、定慧宗、戒行宗、无得宗、寂静宗。

「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玄奘大师在此所表达的语句很容易懂。
「缘」是「根据」;「邪教」是指相对於佛法的观点而言,它的教理是错误的;「所说蕴相」
说到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所导致内内外外种种现象;「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
我」即在心相与蕴相中作分别、思量与作心意识种种活动,然後将之当作真正的我。+

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一开始就说:「由假说我法。」由此便知并无ㄧ个实我。--------译者)



第二种我执所缘的邪教也涉及到第六识(即意识)。透过第六识,将我的种种不同概念和性相
(characteristics)作为第六识的对象。由之透过自心的分别与计度而执为实我。

这两种我执,粗而易断。在成就「洞视之路」(the path of insight)以获致超验的真理之第
一阶段,以及观想法空真如---透过了解一切个体与法的法空真如,便可断此二我执。

(韦达在此将「初见道时」翻成an ascetic attains the first stage of the Path of
Insight into Transcendent Truth(透过苦行在洞视之路的第一个阶段以获致「超验的真
理」)。「超验的真理」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用语。

从中西文化和人的心性内容本身来说,「初见道」用哲学的语句来表达,是初步洞悉自己主观
和客观的真理。这在哲学知识的层次上来讲,这种翻译是成立的。不过从整个佛法,特别是从
禅门知识内涵来说,初步洞悉了存在的究竟,也要超越这种洞悉,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楞严经》说得好: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

就知识论知识,从翻译谈翻译,韦达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一次《成唯识论》内容有ㄧ点要特别注意的,所谓邪教,也就是外道的理论,有两种心缘,都
是归到自心的功能、认识与作用上,但其中有不同。

第一种缘所说蕴相,此处的「蕴」既指客观也指主观,既指主观也指客观。主观包括个体存在
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种种,客观则包括外在存在一切种种,也就是法。

第二种缘我相,把主观当作客观,也是归到自心相。

--------------译者)



一般的结论

检讨各种不同的我执和我执所缘的种种对象,就会发现在某些情况,而非全部情况下,我执以
外在五蕴为对象;另外,在所有情况中,在心内所形成的一切种种蕴相,构成自己的我执。

(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译者)



现在我们可以作个结论:无常且牢不可破的五取蕴之我执,乃心理种种内在意象之产物,因而
错误的以之为实我。

(意指一切众生永远死死地抓住无常的身心不放。

---译者)



五取蕴种种意象,从种种因缘条件而生,因此乃幻有的现象(illusory phenomena)。

至於所说的假我也者,只不过是对诸蕴作颠倒错乱的解释,绝非任何实际的存在。

(正如《金刚经》言: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译者)



所以佛经说:「比丘应该知道:世间沙门(出家人)和婆罗门的所有我见,一切都是因著色、
受、想、行、识五蕴而起的。」

(请读者特别注意:

这一段的意义,就是佛法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此段不易理解,它有几方面意义:

一、  主观与客观的一切存在是为存在。也就是说:它存在了。客观的存在是幻有的,是任何
存在不能否定的。

二、  主观的存在也是幻有的,任何主观和客观的存在也不能否定这种幻有的存在。

三、  就主观幻有的存在(五蕴中的色蕴)来说,它完全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受、想、
行、识」绝对少不了「色」,「色」是「受、想、行、识」的先行条件。说到此处,千万莫把
此一论点理解为唯物主义。因为一旦「受、想、行、识」被蕴含在「色」里面以後,「受、
想、行、识」也就是「色」,「色」也就是「受、想、行、识」。所以佛法是心物一元的。

四、  佛法不仅是心物一元,又要超越心物一元。在常寂光中照应著心物一元,又超越心物一
元,这就是佛。

五、  最後一点要说的是:

佛法可以视为「主观功用论」。也就是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为主观存在而存在的。若客观存在不
相应著主观的存在,那客观存在又有什麽意义呢?同时我们主观存在的种种,也脱离不了客观
存在的种种条件,现代的科技、物理、生物、医学、电磁学等,越来越证明我们主观的存在是
契应著客观存在而存在的。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

最後一句:

设若五蕴中无色蕴,那麽就可以说,佛法是绝对的「唯心论」。究竟的佛法是在一切论中,又
超越一切论也。

《心经》说: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在此。

在唯识学始祖世亲菩萨的论述中,完全没有否定色法,《百法明门论》中的色十一(眼、耳、
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就是显著的证据。

佛法是归到经中之王《华严经》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中。如果没有
「色」,怎麽可能有「事」?难道有任何「事」不在「色」中?即使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黄
金为地不也是以「色」作表现。所以佛法绝对不是否定客观世界的。

至於禅门所说的:

「觅心了不可得。」

那涉及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不在此论述了。--------------译者)
2010年 2月10日 11:04:39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