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唯识新引》24----佛法最严重问题
#1
达摩书院
                 唯识新引
            《成唯识论》新解
 
          唯识学会理事长张尚德讲述
          达摩书院副院长黄高证记录
               第二十四次

            佛法最严重问题在:
                唯识无境

壹、三界唯心
一、楔子
尽信人,不如无人;
尽信物,不如无物;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神、鬼、上帝与佛,不如无神、鬼、上帝与佛。
	重要的是:
真理究竟是什麽?
所以才深研「唯识无境」究竟指的是什麽?
这是两千多年来,人文学术上未弄清楚的根本问题。
《唯识新引》自第二十四次起,先处理佛法上的此一严重问题。
学佛,不了解「佛」和「法」所指谓的究竟是什麽,那又学什麽「佛」和「佛法」呢?
唯识学宣称:「唯识无境」,其义理原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衍申而来。要了解释迦
牟尼佛所说的种种佛法才知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所指的「唯识无境」是什麽。
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所指的「唯识无境」,理路很清楚,最重要指出的是,他并未否定
客观世界的存在。

二、原文与其译文
现在将「唯识无境」的原典摘录如下:
《成唯识论》卷七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岂不已说。虽说未了。非破他义己义便成。应更□陈成此教理。如契
经说三界唯心。又说所缘唯识所现。又说诸法皆不离心。又说有情随心垢净。又说成就四
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一相违识相智。谓於一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
有此云何成。二无所缘识智。谓缘过未梦境像等。非实有境。识现可得。彼境既无。馀亦
应尔。三自应无倒智。谓愚夫智若得实境。彼应自然成无颠倒。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四随
三智转智。一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境若实有如何可
变。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境若是实宁随心转。三随
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是实何容不现。菩萨成就四智
者。於唯识理决定悟入。又伽陀说。
 心意识所缘  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  唯有识无馀
  此等圣教诚证非一。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岂不已说。虽说未了。非破他义己义便成。应更□陈成此教理。如
契经说三界唯心。」

此次《成唯识论》原文语句意义如下:
是经由哪些理论与道理,形成唯识系统的义理呢?
我已在《成唯识论》卷七以前做了详细的解释了。
不过,义理并未全部表达完毕,否定破除了他人的理论系统,并不表示完成了自己的理论
系统。因此,就应更加进一步确确实实表达出唯识学的教义与道理究竟是什麽。
佛经说:「三界唯心。」


尚德按:

佛法把宇宙的□畴分成三个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三个□畴领域的层次中,又
指出六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然後,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因果中轮回,「三界唯心」是指在上面□畴中,六道众生、客观世界、菩萨与佛都是在三
界中存在的,这种存在是由任何众生存在一己的存在功能、作用与效果达成的。把这种众
生存在功能、作用与效果达成的种种内涵与外延,叫「三界唯心」。
「心」是什麽意思呢?
《康熙字典》的解释如下:
1.	《说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
2.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3.	纤也。所识纤微无不贯也。
4.	本也。《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5. 中也。心在身之中。《诗序》:「情动于中。」

佛法讲的「心」不是指肉团心。《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三说:「阿赖耶识名心。何以故?由
此识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於一切时,缘执受境,缘不可知一类器境。」此段解释「心」
的重点如下:
1.	阿赖耶识名「心」。
2.	能聚集一切成为种子。
3.	在无尽的时间与空间中,永远坚固不放的执著,趣取一切(缘执受境),也就是攀缘、
执著、感受、觉受、领受、陷在自己的主观与客观的种种境界与境域中。
4.	盲目意志生之欲的盲目心理方向与行动。也就是佛法十二因缘所说的「无明」。

其他经典的解释还有:
5.	心意识差别。如《显扬圣教论》卷一说:「心者:谓心意识差别名也。」
6.	执受异熟摄阿赖耶识。如《瑜伽师地论》卷一说:「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
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也就是在未转八识成四智以前,(转八识成
四智为: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
转第七识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种子识)为「大圆镜智」。)生生世世执著
自己的无明,在轮回中糊里糊涂的投胎,莫明其妙的死亡。
《大乘阿□达磨集论》卷一的解释很好,此论说:「何等为心?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
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此处所说的「心」包含下述几个□畴:
1. 五蕴:色、受、想、行、识。
2. 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眼识、耳
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六识。
3. 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
4. 习气。也就是由心理与身体欲望构成的种种。
5. 熏。有净熏与垢熏、非善非恶的无记熏。
6. 积集。将内内外外的一切,抓或摄聚在自己的身心存在中。最重要的是饮食男女、名、
利、权力、知识、长寿、社会关系、情绪,一句话:抓「到了黄河也不死心」的生之欲。
统合的理解,「心」即指个人过去、现在、未来生命发生後的成长、认识、分别种种功能
作用,以及在六道轮回中自己存在的成住坏空,这叫做心的全体。从佛法系统说,有凡夫
心、罗汉心、辟支佛心、菩萨心、佛心。。
在佛法系统的架构解说中,人的盲目意志的「心」,是可以被超越的。所以才有大菩萨与佛。
悟道的《楞严经》说:
「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这是从大菩萨和佛的功夫境界来说的。其义并非创造空间,而是超越空间。人作为自己存
在全体的心能之力量是无限的。
而「三界唯心」意指我们过去、现在、未来整个存在,是在宇宙三个存在的层次中活动的。
基督教的宇宙观有天堂、地狱和人间。回教的宇宙观中也有天堂与地狱及人间三个层次。
佛教的宇宙观则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六欲天:一、四大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
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
色界分为四禅天。初禅天有三处:一、梵众天。二、梵辅天。三、大梵天。二禅天有三
处: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三禅天有三处:一、少净天。二、无量净
天。三、遍净天。四禅天有九处:一、无云天。二、福生天。三、广果天。四、无想天。
五、无烦天。六、无热天。七、善现天。八、善见天。九、色究竟天。
无色界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这
些是阿罗汉定境的□畴。)		在三界唯心的□畴层次中,欲界是ㄧ个罪恶的世界,这是经
中之王「华严经」四圣谛品,一开始就说过的。罪恶的世界,也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
者,人活著,必须要有一种心能:忍苦、受苦也。
不过,人是可以超越苦而趣乐的,否则学佛干什麽。大阿罗汉在四禅八定中,就是享大乐
了,不过只是一时,并非永久,要成菩萨和佛,才能永久享大乐、妙乐。

英译(韦达)
PROOFS OF VIJNAPTIMATRATA
Mere-Consciousness
On the basis of which sacred texts, by what processes of reasoning, is the
doctrine of Vijnaptimatrata established?
Have we not already explained this?
You have, but not completely. You have refuted my thesis, but the refutation of
another person’s thesis is not sufficient to establish your own principle. It
is necessary to expound anew, and with precision, the sacred texts and the
demonstrative reasonings.

I. The Sutras
The sacred texts which affirm Vijnaptimatrata are numerous. Let us quote a few
of them.
1.	Dasabhumaka: ‘In the Three Worlds (Dhatus) there is nothing but mind.’


中译(张尚德)
证明唯识
  以圣典做基础,有什麽样的理据(processes)来建立唯识的理论呢?
  在《成唯识论》卷七以前,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吗?
  不过义理还说得不完整,虽然否定别人的理论,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原理是充分的。因
此,对圣典的种种内容所说明的道理,做加强严格的解释是必要的。
  经典到处肯定唯识的道理,让我们摘引少许如下:
1. 《十地经》说:「三界唯心。」


尚德按:
	自古以来,绝多数研究、相信佛法或唯识者,可以说,很少有人懂「三界唯心」的「心」
所指究竟是什麽?将玄奘大师所称的「唯识无境」,错解成没有客观的「现量」境界,以
致落入彻底虚妄的自我唯心主义中,欧阳竟无先生等,就是显著的例子。
	为了□清佛法和唯识学上这一严重问题,乃从现在开始,解说「唯识无境」究竟指的是什麽。
第二十五次
待续
2010年 4月15日 9:50:33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