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卷下之一
#1
山隐医踪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 (ptt.csie.ntu.edu.tw )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下
    後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後为知,觉者谓觉息长短、知者谓知息生
灭□细迟疾也。
出息入息觉尽止者,谓觉出入息欲报时为尽。亦计万物身生复灭,心者谓意止也。
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有者,谓意无所著、意有所著因,为有断六
入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道也。
知出何所灭、何所者。譬如念石出石入木石便灭,五阴亦尔。
出色入痛痒,出痛痒入思想,出思想入生死,出生死入识,已分别是,乃堕三十七品经
也。
问何等为思惟无为道?报思为校计惟为听无谓不念万物,为者如说行道为得故,言思惟
无为道也。思为念、惟为分别白黑,黑为生死、白为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
无所为,故言思惟无为道。
若计有所为所著,为非思惟。思亦为物惟为解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事。亦谓思为念、
惟为计也。断生死得神足,谓意有所念为生、无所念为死,得神足者能飞行故。
言生死当断也得神足有五意:一者喜、二者信、三者精进、四者定、五者通也。
四神足念不尽力得五通,尽力自在向六通。为道人四神足,得五通尽意可得六通尽意,
谓万物意不欲也。
一信、二精进、三意、四定、五黠,是五事为四神足。
念为力者凡六事也。从信为属四神足念,从喜、从念精进、从定、从黠,是为属五根也。
从喜定谓信道,从力定谓精进,从意定谓意念定,从施定谓行道也,为种故有根。
有为之事,皆为恶,便生想不能得胜,谓得禅是因为力。亦谓恶不能胜善意,灭复起故
为力。力定者恶意欲来不能坏,善意故为力定也道人行道未得观。当校计得观,在所观
意不复转为得观止恶一法为坐禅观二法。
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无,在所因缘当分别观也。
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尽。止观者为观道,恶未尽不见道,恶已尽乃得观道也。
止恶一法为知恶。
一切能制不著意为止,亦为得息想随止,得息想随止是为止恶一法,恶已止便得观故。
为观二法,为得四谛为行净。当复作净者,识苦弃习,知尽行道。如日出时,净转出十
二门故,经言从道得脱也,去冥见明如日出时。
譬如日出多所见为弃诸冥,冥为苦。
何以知为苦?多所挂碍故知为苦。
何等为弃习?谓不作事。
何等为尽证?谓无所有。
道者明识苦断习尽证念道。识从苦生,不得苦亦无有识,是为苦也。尽证者,谓知人尽
当老病死,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尽证也。
譬如日出作四事:
一坏冥,谓慧能坏痴。
二见明,谓痴除独慧在。
三见色万物,为见身诸所有恶露。
四成熟万物,设无日月万物不熟,人无有慧痴意亦不熟也。
上头行俱行者,所行事已行不分别说,谓行五直声,身心并得行也。从谛念法意著法中
,从谛念法意著所念,是便生是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内外随所起意。,是为念法
意著法中者。
从四谛自知意生,是当得是不生是不得,是便却意畏不敢犯。所行所念常在道,是为意
著法中也,是名为法正从谛本起本著意。
法正者谓道法,从谛谓四谛。本起著意者谓所向生死万事,皆本从意起,便著意便有五
阴所起意当断,断本五阴便断。有时自断不念,意自起为罪,复不定在道为罪,未尽故
也。
意著法中者,谛意念万物为堕外法,中意不念万物为堕道法中。
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
意著法中者,谓制五阴不犯,亦谓常念道不离,是为意著法中也,所本正者所在。外为
物本为福所在,内总为三十七品经,行道非一时端故。言所本者,谓行三十七品经法。
如次第随行意不入邪为正故,名为所本。正所本正各自异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对
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有所、亦无有本、亦无有正,
为无所有也。
定觉受身,如是法道说谓法定。道说者谓说所从因缘得道,见阴受者为受五阴。有入者
为入五阴中,因有生死阴者为受正。正者道自正,但当为自正心耳。
人行安般守意,得数得相随得止便欢喜。是四种譬如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何等喜用未
得出要故也。
安般守意有十八恼,令人不随道:一为爱欲、二为□恚、三为痴、四为戏乐、五为慢、
六为疑、七为不受行相、八为受他人相、九为不念、十为他念、十一为不满念、十二为
过精进、十三为不及精进、十四为惊怖、十五为强制意、十六为忧、十七为匆匆、十八
为不度意行爱,是为十八恼。
不护是十八因缘不得道,以护便得道也。
不受行相者,谓不观三十二物,不念三十七品经,是为不受行相。
受他人相者,谓未得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
他念者,入息时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是为他念。
不满念者,谓未得一禅便念二禅,是为不满念。
强制意者,谓坐乱意不得息,当经行读经以乱不起,是为强制意也。
精进为黠,走是六事中,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六也。
何等为喘?何等为息?何等为气?何等为力?何等为风?
制者为意息,为命守,为气,为视听风,为能言语从道屈伸力,为能举重□恚也。要从
守意得道。
何缘得守意?从数转得息,息转得相随,止观还净亦尔也。
行道欲得止意,当知三事:
一者先观念身本何从来?但从五阴行有,断五阴不复生。譬如寄托须臾耳,意不解念九
道以自证。
二者自当内视心中随息出入。
三者出息入息念灭时息出小轻。
念灭时何等为知无所有?意定便知空,知空便知无所有。
何以故?息不报便死,知身但气所作,气灭为空,觉空堕道也。
故行道有三事:一者观身、二者念一心、三者念出入息。复有三事:一者止身痛痒、二
者止口声、三者止意念行。是六事疾得息也。
要经言一念谓一心、近念谓计身、多念谓一心、不离念谓不离念,身行是四事,便疾得
息也。
坐禅数息即时定意,是为今福。遂安隐不乱,是为未来福。益久续复安定,是为过去福
也。
坐禅数息不得定意,是为今罪。遂不安隐乱意起,是为当来罪。坐禅益久遂不安定,是
为过去罪也。
亦有身过意过。身直数息不得,是为意过。身曲数息不得,是为身过也。
坐禅自觉得定意,意喜为乱意,不喜为道意。
坐禅念息已止便观,观止复行息。
人行道当以是为常法也,佛说有五信:
一者信有佛有经、二者去家下头发求道、三者坐行道、四者得息、五者定意所念不念为
空难不念为空。
何以故念息?报曰:息中无五色贪□□恚愚痴爱欲,是亦为空也。
可守身中意者,谓意在身观,是为身中意。人不能制意故令数息,以黠能制意,不复数
息也。
问何等为自知?何等为自证报谓?
能分别五阴是为自知。不疑道是为自证也。
问曰:何等为无为?
报无为有二辈,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观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味味、身
不贪细滑、意不志念,是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内无为也。
问现有所念何以为无为?
报身口为戒,意向道行,虽有所念本趣无为也。
问何等为无?何等名为?
报无者谓不念万物,为者随经行指事称名,故言无为也。
问设使宿命对来到,当何以却?
报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三十七品经能却难,宿命对不可却。
数息行三十七品经,何以故能却?
报用念道故消恶,设使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世间人皆不得道,用消恶故得道。
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作佛,何况罪对在十方积如山,精进行道不与罪
会。
问曰:经言作是何以故不会?
报用作是故也。
数息为堕十二品,何谓十二品?
数息时堕四意止,息不乱时为堕四意念断,得十息有时为堕四神足,是为堕十二品也。
问何等为念三十七品经?
报谓,数息相堕止观还净行,是六事是为念三十七品经也,行数息亦为行三十七品经。
问何以故为行三十七品经?
报数息为堕四意止。何以故为四意止亦堕四意断?用不待念故为四意断,亦堕四神足,
用从信故为神足也。
数息为堕信根,用信佛意喜故生信根。亦堕能根,用坐行根为堕能根。亦堕识根,用知
谛故为识根。亦堕定根,用意安故为定根。亦堕黠根,用离痴意解结故为黠根也。
数息亦堕信力,用不疑故为信力。亦堕进力,用精进故为进力。亦堕念力。用馀意不能
攘故为念力。亦堕定力,用一心故为定力。亦堕黠力,用前分别四意止断神足故为黠力
也。
数息亦堕觉意,用识苦故为觉意。亦堕法识觉意,用知道因缘故为法觉意。亦堕力觉意
,用弃恶故为力觉意。亦堕爱觉意,用贪乐道故为爱觉意。亦堕息意觉,用意止故为息
意觉。亦堕定觉意,用不念故为定觉意。亦堕守觉意,用行不离故为守觉意也。
数息亦堕八行,用意正故入八行。定意慈心念净法,是为直身。至诚语软语直语不还语
,是为直语。黠在意信在意忍辱在意,是为直心。所谓以声息,是为十善堕道行也。数
息亦堕直见,用谛观故为直见。亦堕直行,用向道故为直行。亦堕直治,用行三十七品
经故为直治。亦堕直意,用念谛故为直意。亦堕直定,用意白净坏魔兵故为直定,是为
八行。
何等为魔兵?谓色声香味细滑,是为魔兵。不受是为坏魔兵,三十七品应敛。
设自观身观他人身止□不乱意止馀意、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止□恚、自观意观他人意止
痴、自观法观他人法得道,是名为四意止也。
避身为避色、避痛痒为避五乐、避意为避念避法、不堕愿业治生,是名为四意念断也。
识苦者本为苦,为苦者为有身,从苦为因缘,起者所见万物,苦习者本为苦,从苦为因
缘生,尽者万物皆当败坏,为增苦习,复当为堕八道中,道人当念是八道。是名为四为
四收苦,得四神足念也。
信佛意喜,是名为信根,为自守行法。
从谛身意受,是名能根为精进。
从谛念遂谛,是名识根为守意。
从谛一意,从谛一意止,是名定根为正意。
从谛观谛,是名黠根为道意。
是名为五根也。
从谛信不复疑,是名信力。
弃贪行道从谛自精进,恶意不能败精进,是名进力。
恶意欲起当即时灭,从谛是意无有能坏意,是名念力。
内外观从谛以定,恶意不能坏善意,是名定力。
念四禅从谛得黠,恶意不能坏黠意,是名黠力。
念出入尽复生,是名为五力也。
从谛念谛,是名为觉意得道意。从谛观谛,是名法名法识觉意得生死意。从谛身意持,
是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
从谛足喜谛是名爱觉意,贪道法行道行道法。从谛意得休息,是名息意觉已息安隐。从
谛一念意,是名定觉意,自知意以安定。
从谛自在意在所行从观,是名守意觉。从四谛观意,是名为七觉意也。从谛守谛,是名
直信道。从谛直从行谛,是为直从行念道。从谛身意持,是名直治法。
不欲堕四恶者,谓四颠倒。从谛念谛是名直意不乱意。从谛一心意,是名直定。为一心
上头,为三法意行,俱行以声身心。
如是佛弟子八行,是名四禅,为四意断也。
第一行为直念,属心常念道。第二行为直语,属口断四意,第三行为直观。属身观身内
外。第四行为直见,信道。第五行为直行,不随四恶,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馀意
。第七行为直不堕贪欲。第八行为直定正心。
是为八行。佛辟支佛阿罗汉所不行也。
第一行为直念。何等为直念?
谓不念万物意不堕是中,是为直念,念万物意堕中为不直念也。
四意止者:一意止为身念息、二意止为念痛痒、三意止为念意息出入、四意止为念法因
缘,是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念是四意止。一者为我前世爱身故不得脱,二者今有剧怨家。何以故?所欲者爱
生,当断已断,为外身观止也。
四意止者,意止者意不在身为止意,不在痛痒为止意,不在意为止意,不在法为止意。
随色诚便生,是为不止也。
问人何以故不堕四意止?报用不念苦空非身不净故,不堕四意止。
若人意常念苦空非身不净行道者,常念是四事不离,便疾得四意止也。
问何等为身意止?谓念老病死是为身意止。
何等为痛痒意止?谓所不可意是为痛痒意止。
何等为意意止?谓已念复念是为意意止。
何等为法意止?谓往时为行还报为法,亦谓作是得是,是为法意止也。
四意止有四辈:一者念非常意止、二者念苦身意止、三者念空有意止、四者念不净乐意
止,是为四意止。
一切天下事皆堕身痛痒,堕法都卢不过是四事也。
四意止者,一者但念息不邪念,二者但念善不念恶,三者自念身非我所万物皆非我所,
便不复向。四者眼不视色意在法中,是名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行四意止。一者眼色,当校计身中恶露。二者意欢喜念乐,当念痛痒苦。三者我
意□,他人意亦□,我意转,他人意亦转,便不复转意。四意者我意嫉,他人意亦嫉。
我念他人恶,他人亦念我恶,便不复念是为法也。
身意止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何等为身?
欲言痛痒是身,痛无有数;欲言意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意、未来意;欲言法是身复非身
有过去未来法。欲言行是身,行无有形知为非身。得是计为四意止也。
意不堕色,念识亦不生,耳鼻口身亦尔。意不在身为心意不在痛痒,意不在念意不在法
为心也。
问谁主知身意痛痒者?
报有身,身意知;痛痒,痛痒意知;意意,意意知;有饥,饥意知;有渴,渴意知;有
寒,寒意知;有热,热意知。以是分别知也。
身意,起身意。痛痒意,起痛痒意。意意,起意意。法意,起法意。四意止谓意念恶制
使不起,是为止也。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卷下之一
Tue Aug 26 11:39:12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