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怎样修持解脱道?《禅修菁华集六、五停心四念处》
#1
出太阳了
怎样修持解脱道?                                          圣严法师


一、什麽叫作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
,所谓解脱,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有了束缚,便不自由;解脱了束
缚,便是自由。因此,解脱的定义,也可以说就是自由的定义。

但是,自由是有□围的,人在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之下,由於法律的保障,可以
得到若干的自由 ,所以自由不等於放纵,自由也有其限度。

要求自由的倾向,实在就是主观状态对於客观状态的一种反抗,这种反抗的动
力,几乎也就是生命的本能。包括动物与植物在内,如果失去了这种反抗的本
能,必将不能生存。

比如草木的生长,它们反抗了地球的引力之後,才能从地面向空中发展,这种
自求发展的动力,就是要求自由的一种反抗。

动物园的禽兽,更不用说,绝不是它们的自愿;野生的动物乃至昆□,它们都
有一种自求生活的本能,也必有一种抵抗环境的自卫能力;纵然是家畜,也没
有不为它们的生存而奋斗的。

人类,对於自由的要求,比异类的动物,更加强烈,更加深刻。虽然,由於文
化及教育,在要求自由方面的表现,没有动物那样地露骨。但是,动物的层级
越高,对自由的要求也越大,人类的文化越高,对於自由的要求也越复杂。

生物界的自由,仅在求得生存而已;动物界的自由,也仅在求得满足简单的饮
食欲及生殖欲而已;人类的原人,大概又比高等动物的要求略胜一筹。人,总
是人,不会没有肉体生活以外的精神生活,所以渐渐地向文明的时代进步。

一个文明人的自由倾向,是基於肉体的生存欲(饮食),进展到肉体的延续欲
(生殖),再发展到精神的安定欲(神明的保护),最後便必然地要发展到精
神的不朽欲。所谓精神的不朽,是用来弥补肉体必死的遗憾。一个文明人,他
会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那就是指的肉体(生存)的自由及精神(思
想)的自由,但却未必包括了精神不朽的自由。能够精神不朽,他已不是一般
的人,但这项要求,却是人人该有的,否则,他的人生是盲目的、昏沈的、没
有自觉的、没有理想的,也是没有信心的。

当然,要求精神不朽,未必就是要求宗教的信仰,比如许多无宗教乃至反宗教
的学者,他们不信神、不信上帝、也不信天国、更不信死後尚有所谓灵魂这样
的东西,他们只以为造福了人类,他们的精神便会永远地活在人类的历史上,
永远地融入於整个的宇宙间了,他们称这种作法为将小我化入大我。其实,他
们是从混沌中来,又进入混沌中去。不过这些思想的要求精神不朽,要求个人
冲破现实的时空,要求得到更大更久的自由价值,那是无可否认的。所以,如
把尺度放宽,这些也是属於宗教信仰的一型。

最能普遍适应於人类的自由倾向,便是所谓灵魂不灭的要求(佛教不以为有固
定的灵魂,众生的生死,纯由於业的聚散与牵引,这个问题请参阅拙著《正信
的佛教》第二十三节〈佛教相信灵魂的实在吗?〉),在这当下一生的死亡之
後,仍有一个我的存在,肉体虽然腐烂了,灵魂还是存在。这在神教徒说,灵
魂可以奉上帝的恩召而进入上帝的天国,享受永生的快乐。在佛教来说,肉体
虽然死亡了,善恶的业种却不会消失,它将带著我们去接受另一阶段的生死过
程。

因此,不论神教的升天也好,佛教的善恶生死轮回也好,都是由於人类要求精
神不朽而得到有力的注脚,这也是解脱思想的必然途径。但依据佛教来说,凡
有一个「我」的存在,不论小我、大我,不论上天、下地,他的自由□围总是
有限制的,所以也不得称为究竟的解脱。佛教的解脱道,目的是在解脱这一个
「我」的观念,而能得到绝对的自在。

二、佛教的解脱思想

上面说过了,解脱就是自由,自由的境界是有广狭不等、高低不同的。不过,
凡有等次的自由,凡有差别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不是究竟的解脱,
也都不是佛教所说的解脱。 那麽,佛教的解脱思想是怎样的呢?

当然,佛教的解脱思想,不会离开等次差别的自由,乃是包含了等次差别的自
由,再冲破等次差别的自由,那就是绝对的大解放、绝对的大自由,那就是无
我。

无我的思想,除了佛教,也有人用,但他们所说的无我,仍然不会脱离「我」
的观念,仍然有一个希望「不朽」的观念,那些忠臣义士,那些贞烈的妇女,
那种慷慨牺牲的精神,确是忘记了私我的,但他们不会对其主观的行为与客观
的影响都忘了、空了的。所以从深处考察,这不是无我,而是我的扩大肯定。
因此也有人说,佛教虽讲无我,但那个无我的状态,实在是最强烈的「我」字
,比如修善才可以不堕恶道,固然是为了我在打算;至於解脱,也是为了我的
解脱;即使行菩萨道,也是为了我想成佛,成佛之後,并没有一空百空,成佛
之後的诸佛,仍有诸佛的国土、诸佛的法身、报身、化身。因此证明佛教讲无
我,乃是我的观念的强烈化。

事实上,这是似是而非的论调。佛教的无我,绝不如世俗一般所说的无我,虽
在佛教中的某些思想,由於混杂了印度教的梵天思想,而带有真我的色彩,佛
教的根本思想,却是绝对无我的。佛教讲的空性是一门高深的哲学,从空性的
立足点上,不会找到半点我的色彩。单从菩萨道的观念来说,讲求三轮体空--
--对於作者、受者、所作所受的事物,不存一丝功德的心念。因为行善救生乃
是菩萨的本分,做不到的人便不是菩萨,既是菩萨就要如此,如果存有一个我
是行菩萨道的观念,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诚然,佛教的基础并不会脱离人间,所以佛教的无我是从人间的有我而升华的
。因为一般的人,根本不敢想像无我的境界,如果真把解脱的境界一下子告诉
他们,那将吓退他们的。「我」在众生的心目中,可谓根深柢固,突然说出「
无我」,他们就有无从著落的感觉。所以佛教在诱导世俗的方法上,还是讲有
我的。

比如说善恶因果的观念,是佛教最重视的教训,既说善恶因果,就有我的观念
,但这教训的作用,是为无我的境界开路:造恶都是为了自私,所以除恶之外
,要先从善业的作为上著手,善业做多了,利他的行为多了,私利的心理就会
渐渐地减弱;等到放弃了私利的心理,岂不就是无我?要是仅仅放弃了恶业恶
果的我,而仍抱住善业善果的我,这是变相的自私,这是在做投资生意,只能
换取来生的人天福报,而不是佛法的本意,也不能够解脱。

大家说小乘的圣人是自利的,这话不错,但是小乘的圣者却是无我的,如果存
有一念我的利益,他就不能证得阿罗汉果。如果有我,就有烦恼,有烦恼,就
要造生死业,造了生死业,便在生死中轮回而不得解脱。小乘罗汉的解脱,本
质上与大乘七地(亦说八地)菩萨的解脱一样,乃至与佛的解脱也是一样的。
可是,那种无馀涅盘的解脱境界被称为寂灭,甚至被大乘佛教斥为灰身泯智,
因为那是一种空寂的状态,固然没有物质的,也不能说是仍有精神的,那就叫
作空性,不是有,但也不是没有,那就叫作无我的安乐境界。

事实上,小乘的无我,只是「人」无我,而还没有进入「法」无我的境界。也
就是说,小乘圣者能够依照佛法修行,并且彻底放下了人我爱憎对立的界限,
也放下了物我取舍对立的界限,所以能从世间上得到绝对的解脱,断除放弃了
世间相的执取,但还以为一切法的本身是实有的,所以一旦进入无馀涅盘的解
脱境界,他们就不再出来了。至於大乘的解脱,是连同世间的佛法也要放下来
的,把世间法彻底放下时,便是小乘解脱道;把出世间的解脱道也放下之时,
便是大乘的菩萨道。

菩萨是不取世法也不取解脱的,这就叫作无住处涅盘,虽然不著世法的爱憎取
舍,但也并不离开世法而仍要处於世法。这就是佛法所说的菩萨道的内容,它
是包含了人天道与解脱道的。离了人天道,便不是真正的菩萨道,那仅是小乘
的解脱道;离了解脱道,也不是真正的菩萨道,那仅是凡夫的人天道。正因为
菩萨道,是不执著世间也不离开世间的,所以才是绝对的无我。解脱,是把我
执与法执全部放下,放下了我执与法执之後的人,才是彻底的自由,才是绝对
的客观,才能毫无条件地建设世间,才能无上积极地广度众生。所以真正的菩
萨道实行者,不会先存一个企求成佛的功利观念。

比如: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老师,普
贤菩萨的永远实践十大愿王的菩萨道,他们是为救度众生,是为众生都能成佛
,是为佛法利益世间而行菩萨道,不是为了自己成佛而行菩萨道。佛经中说菩
萨道是成佛的因素,那是为了对於初信凡夫的接引而说,但那也是确实的真理
;菩萨虽不是为求成佛而行菩萨道,诸佛的成佛,确都由於菩萨道的修持而来
。不过,佛教的伟大,是由於法无我的实证,也就是即使无上的真理也能完全
放下,不像其他的神教以及各派的哲学家们,没有一种能将自己所以为的真理
也放下来,若把他们的「真理」放下了,他们就成了无依的游魂!佛教是伟大
的,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把一切放下来,但在彻底放下之後,却又绝对地承担(
不是执取)起来:否定了一切之後,又照著本来那样的绝对肯定起来。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来了:神教徒们、哲学家们,从初步看,他们是无我
积极的,为了真理的发明、追求、弘扬、实行而努力;若从深底去看,他们确
又是自私消极的,当他们抓到了自以为是的真理之後,谁肯放下来呢?哲学家
们的小我化入大我,便失去了自由意志;特别是神教徒们,向往著天国的安乐
,那一个愿意永生永世地为世间的理想而服务呢?

佛教,从初步看,似乎是自私消极的,讲看破、讲放下、讲解脱、讲求从苦海
的此岸到离苦的彼岸,这岂不是逃避现实?但从深底来看,唯有看破了世法的
聚散无常,才能悟透彼此物我的虚幻不实,才能放下一切而从彼此物我等幻景
的妄执之中得到绝对的解脱,既然解脱了爱憎取舍的束缚之後,乃至对於解脱
境界也是要解脱的。所以看破放下的结果,乃在无上积极地净化世间,并且是
突破时空(大自由)地建设世间和拯救世间。这就是菩萨的本色,也就是佛教
的根本精神。

因为篇幅有限,这个看似浅显而实深奥的问题,只能写到这里为止。

三、佛教的解脱工作

佛教的出现,是由於释迦世尊的应化人间。释迦世尊的应化工作,总括一句:
做的就是解脱工作。

我们知道,释迦世尊降生在王宫里;他的出家,是在受了宫廷的欲乐之後。那
时他已二十九岁,为什麽要出家?大家都知道,是为了一个「苦」字,首先发
觉的是生死老病的苦,继之又发现弱肉强食的苦,以及为求生存的苦,人与人
之间爱憎关系的苦;那些生理的苦,心理的苦,内在的苦,外加的苦。为了解
脱这些苦的问题,他就毅然决然地出家了,他想从出家修行的生活中体悟出离
苦的方法。终於,佛陀成道了,佛陀已悟到解脱痛苦的方法了。这个方法要是
演绎开来,那是说不尽的,如果把它归纳起来,也只有「缘生性空」的四个字
而已。

所谓缘生性空,可以用两句话来说明:「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中
观论》)也就是说,凡是依赖著各种因素而产生的事物现象,它们的本来体性
都是假有的,都是空的。那麽,试问:从宇宙界到人生界,万事万物的产生,
又有那一样是不靠众多因素的聚散而出现的呢?所以,缘生性空才是究竟的真
理。

缘生性空,又可用四句话来解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阿含经》〉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现象,
不论是物理的成、住、坏、空,生理的生、老、病、死,或是心理的生、住、
异、灭;不论是自然的,或是人为的,凡是能够成为一种现象,都是由於各种
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聚集而成立,所以叫作「此有(关系)故彼有(现象)
」;又由於各种必然的因缘(关系)的解散而消失,所以叫作「此无(关系)
故彼无(现象)」。

一切的事物,从宇宙到人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灭的,所以也没有一样是值得
依恋的。人的痛苦,却是由於不解缘生性空的道理而来!未得的好处想得到,
已得的好处怕失去;已得的不幸怕它不走,未得的不幸又怕它要来。人对於人
,也是抱著这样的态度。为什麽?这是因为认不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也认不清
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把内在的「我」跟外在的一切境界全部对立起来;为了
一个「我」,死命地维护著这个「我」----我的、我能、我爱、我恨、我要、
我不……,总之,是在做著「我」的奴才和牛马。这就是一切纷争、罪恶、烦
恼、痛苦的渊薮,所以「此(我)生故彼(苦)生」,称为「纯大苦聚集」;
可见,不论是自己感受痛苦,或者使得他人感受痛苦,都是由於「我」的作祟
,如果能从名利、权力与物我的身心之中,看出了缘生性空的道理,那就知道
一切的一切,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虚有的,那还会把它们看得这样
的认真吗?但要知道,这一切的一切,从性体上看,是缘生而空的;从现象上
看,却又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在,固然由於「我」的(现前)观念而存在,
也是由於「我」的(已往)造业而感得。因此,从过去到现在,一切的痛苦,
都是由於「我」的自作自受。如果看透了空,放下了「我」,那就是无我,那
就是解脱,那就是「此(我)灭故彼(苦)灭」,称为「纯大苦聚灭」。

由此可见,佛教的解脱之道就是灭苦之道。但从理论上说,这是很难适用到一
般人群中去的,所以,佛陀本著这个灭苦的原则,在印度境内恒河两岸的许多
地区,往返跋涉,到处教化。并且在什麽样的场合,对於什麽样的对象,分别
浅深,用各种方言,以各种譬喻,说出各种不同的教示。对於出家的弟子们,
著重於根本的、出世的解脱道;对於根器深厚的弟子们,便说入世的、救世的
菩萨道;对於一般的人,便说和世乐俗的人天道,期望他们以人天道为基础而
进入解脱入世的菩萨道。因此,佛经的内容就有许多的差别,有的说出世,有
的说入世;有的说国王大臣的治国方法,有的说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有的说
社会服务,有的说家庭经济;有的对男子说,有的对妇女说。但都有一个共同
的原则,那就是推行从佛陀悲智中流露出来的正法(正确的处世方法),减少
人间由於邪恶愚痴而产生的痛苦,造成和乐、富裕、安宁、美满的人间社会,
这也就是佛教的解脱工作。因为佛教固然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出离生死,但在众
生尚未度尽之前的解脱工作,还是要在众生群中的生死之间去做。所以,佛在
成道之後,虽然已经解脱,但是佛陀的教化人间,却在他的解脱之後。不过,
这些都是解脱的原则和目的,还不是解脱的方法。


(续下篇…)
Mon Jul 15 20:08:22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