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圣严法师教话头禅精彩书摘
#1
scwei
六祖坛经》∶修持一行三昧
一、天台宗四种三昧 今晚先教大家怎麽睡觉。睡著後有很多状态,有的人睡著以後会乱
梦,一直做梦,但是不知道做些什麽梦;有的人则是很清楚所做的梦。其实,做梦是因为
紧张,身体紧张、脑筋也紧张。但是如果睡得很熟,这时候你就没办法用功了。因此,睡
觉的时候,最好是没有梦,自己很清楚地知道是在睡觉,这种是真的睡觉,而且是在修行
睡觉法。
去年话头禅修时讲了一部分《六祖坛经》,现在我们要接下去讲。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从中
间讲起,事实上,我们只是用《六祖坛经》来说明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观念,所以无论我
们从哪个地方讲起,都是相同的,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教我们怎麽修行。
天台智者大师所讲的修行法门中,有四种三昧,就是「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
行半坐三昧」,以及「非行非坐三昧」。所谓「常坐三昧」,就是坐著不动,一直坐下去
。但是,大概只有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或者是在雪山修道的时候,才能一直坐著。
第二种是「常行三昧」,又叫做「般舟三昧」,就是不睡觉、不坐、不卧,一直在走,慢
慢的走,修行这种三昧很辛苦。
第三种是「半行半坐三昧」,就是坐坐、走走,又坐坐、走走,很多禅堂都采用这种方式
,南传、日本的禅堂也是这样。但是,这只有在禅堂里才行,所以只有专门修行的时候才
可以用。
第四种是「非行非坐三昧」,又叫做「一行三昧」、「随自意三昧」或「方等三昧」。「
一行三昧」为什麽又叫「随自意三昧」?就是指在任何状态下,无论是什麽时间、什麽地
方,或是在写文章、在上课,甚至於跟别人讲话、握手时,你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修行。
那麽「一行三昧」要怎麽修?
二、以直心修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中说:「一行三昧者,於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
:『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
佛弟子。但行直心,於一切法,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
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麽这种修行法跟无情物一样,会是障道的因缘了。道应该是流通的,
心不住於法就能流通,心一住,即被束缚了;若是坐而不动才是修行的话,那麽维摩诘也
就不会诃斥舍利弗,反对独自在林间树下默坐冥想的修行方法了。
所谓「一行三昧」,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状况下,无论行、住、坐、卧,无
论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修一行三昧,所以又叫做「随自意三昧」,只要你的心与意
是在三昧上,那就是在修一行三昧。
什麽是「在三昧上」?意指你的心修的是直心。「直心」的意思,是当我们看到什麽、听
到什麽时,还原它自己本身是什麽就是什麽,而不将主观的「我」放进去为它评价。主观
是以自我中心、自我的喜恶来取舍,而直心则是抛开自我,事物原本是什麽就是什麽,应
该怎麽处理就怎麽处理,不要三心两意地考虑:「如果是这样的话,对我有什麽坏处?如
果是那样的话,对我有什麽好处?」如果这样考虑,就不是直心。
譬如,当你看到两个小孩子跌倒在地上,其中一个是你儿子,另一个是你不认识的孩子,
那麽你会先扶谁?你一定会想:「这是我的儿子,所以我先扶他,另外一个不是我的儿子
,就让他自己爬起来,顶多等我扶起我儿子後,再去扶他。」但若是直心的话,就会一手
拉一个,同时把他们扶起来。
在唐朝时,有一位宗密禅师,是荷泽神会禅师的第四代,也是华严宗的第五祖。他曾经两
次被皇帝请到宫里供养、说法,并且赐给他紫袈裟,集荣耀於一身,而他与当时的宰相也
是朋友。
有一天,宰相看到皇帝身边的一位大太监,既跋扈又专权,使得皇帝很痛苦,因此准备找
机会把大太监杀了。可是,还没来得及行动,就事机败漏,反而被太监派去的五百名禁卫
军追杀。
宰相无处可躲,便逃到终南山宗密的道场里,并且为了逃过一劫,於是希望宗密能够让他
剃度出家。结果宗密真的为他剃头,还把他藏起来。但是,最後宰相还是被大太监派来的
人抓到了。而宗密因为不但没有检举,甚至还剃度并藏匿宰相,所以大太监也要杀了他。
大太监问宗密:「你怎麽可以把他藏起来?你知不知道他是叛国贼?」宗密说:「当然知
道。」大太监又问:「你明知他是叛国贼,为什麽还把他藏起来?」宗密回答:「我只知
道我是一个和尚,而他是一个求救命的人,在那种状况下,我只知道救人命,没有考虑到
我会不会犯法,你若是认为我犯了法,那就杀我的头吧!」
请问,这是什麽三昧?是一行三昧。当紧要关头时,他只知道救人,没有考虑到自己是不
是会因此而被杀头。这很不简单,假如换了一个普通人,他一定会考虑:「嗯!我若赶快
去举报,大太监可能会帮我向皇帝说几句好话,可以封我为国师,那该多好啊!」这种心
态就不是修行一行三昧了。
所以一行三昧是直心,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状况、任何地点,心都不扭曲、不自私,事实
上这即是智慧。佛法所说的智慧,又叫做「般若」,「般若」是没有自我中心的一种态度
。没有自我中心,你就是有智慧的人,这时无论你处理任何事,都叫做「一行三昧」。
因此,一行三昧是用直心,而非老是坐在这个地方。可是有人误会一行三昧指的是修行一
项法门,或者是一个动作,也就是做一桩事,把这桩事一直做下去。
譬如,打坐的话,就一直坐下去,并且以为这即是「一行三昧」。《坛经》说,如果是这
样子的话,那其实是植物、是枯木、是石头,因为植物、枯木、石头也是不动的。然而,
一行三昧是有「心」的,这个「心」是活动的,我们的身体当然也是可以动的。只要不把
自我中心、自我的执著摆进去,这就是一行三昧。
三、以一行三昧用话头
那麽,一行三昧和我们用话头有什麽关系?用话头的时候,你就是用话头,不要思考用话
头能不能开悟?不要思考用话头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杂念?还有多少杂念?也不要思考我
喜不喜欢用这个话头?
话头只是一个工具,你不断地问、不断地参,什麽都不考虑,你的心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在参话头,但是,不再考虑自己方法用得好不好?不再考虑身体舒不舒服?只知道自己
是在用方法,这也是直心。因为舒不舒服、喜不喜欢,都是非常主观的,当心情转变成恶
劣时,什麽好事都会觉得不好;当心情很平稳时,就算遇到坏状况,你也不会觉得是很痛
苦的。
心不随著目前的状况而转变或起伏,当你正在用方法的时候,就是用方法,用话头就是用
话头,这也就是一行三昧。


◎话头的应用与修持
一、动静语默修话头
这个时间要讲什麽是话头?怎麽用话头?话头的效果是什麽?
虽然用修禅定的方法,也可以开悟,但是,修禅定一定是在静态的状况下,在动态的状况
下是没有办法修的。只有专门修行的人,或者是长时间修行的人,才能够从禅定中得到力
量。然而,话头则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用。所以,在中国为什麽会开发出中国禅的
特色,是因为中国不像印度社会那样,对於修行人特别的尊敬,而且普遍知道要供养修行
人。
在中国社会,除了少数特殊的、有吸引力的修行人才有人供养,否则,一定是自己想办法
生活。因此,才会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开发出在动、静的任何状况下,都可以修行的方
法,而这即是中国禅的特色。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只有少数的出家人,而出家人也需要做
服务的工作,所以,话头是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禅修方法。
话头,实际上是从六祖惠能大师开始的。《坛经》中有一个故事:当惠能大师得到五祖弘
忍大师的传承之後,就到南方去了。弘忍大师座下有一位弟子叫做惠明,他原来是将军出
身,因为弘忍大师不再说法和指导修行,所以他就追随惠能大师去了。
惠能大师只是告诉他一个方法:「你现在不要想什麽是好或是不好、善或是恶,心中不起
任何的分别心,在这个时候问『你的本来面目是什麽?』、『什麽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
』。」惠明因此而开悟了。惠能开悟得法之後,惠明是他第一个传授方法的人。
修禅定是渐渐地把我们的妄念心集中於一处,心止於一境,这叫做「心一境性」。所谓「
一境」,实际上是一点或者是一念,在这个状况下,你会自然而然地入定。但是,问话头
不是要我们将心止於一境,成为一般的禅定,而是虽然有杂念、有妄想,仍然只是用一句
话头。
我们形容话头是一把金刚王宝剑,它跟虚空一样大,见到什麽破什麽,见到什麽斩什麽,
任何妄念、任何状况出现,只要用一句话头问:「什麽是无?」、「什麽是我的本来面目
?」这样一来,你的妄念自然就停了;如果反覆地问,你自己就会进入这个问题里,变成
了一个大疑团。
这个时候,即使你不再问,但你的心其实还是在「什麽是无?」、「什麽是我的本来面目
?」或是你所用的其他话头的疑团里。
二、用话头取代妄念、制造疑情
话头的功能,不是用话头去打压杂念或妄想,而是用它来取代杂念或妄想,到最後杂念和
妄想都没有了,只剩下疑□□「什麽是……?」,待机缘成熟的时候,突然间,疑团一下
子消失不见了。所谓「不见了」,就是疑团爆炸,感觉好像一切都放下了,虚空没有了,
大地也不见了,而你自己当然也不存在了。虽然身体还在、环境还在,但是执著没有了,
这个时候又形容为「大地落沉,虚空粉碎」。
话头主要是让我们产生疑情,如果不能产生疑情,自己要制造疑情,也就是要对这个问题
很有兴趣,想了解这个问题究竟是怎麽回事。假如「无」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的东西,为什
麽还要问?这个字里有什麽东西呢?为什麽有这麽多的禅师都在用这个话头?他们不是傻
瓜,所以一定有它的道理,那麽「无」里面究竟会有什麽呢?告诉自己∶「我不服气,我
一定要问出个名堂来,这究竟是什麽东西?」你就像这样自己想办法制造出疑情来。
过去禅师们用两种比喻来形容参话头时的感觉,第一种是好像咬棉花絮。将一团棉花拿到
嘴里咬,这到底有什麽味道?棉花是没有味道的,那要不要咬呢?我现在的工作是咬棉花
,我不咬它,那要做什麽呢?所以我还是咬,这其中一定有道理,要咬出个什麽名堂来才
行。虽然没有味道,但是很多人都咬过了,而且咬得有用,那我相信是有用的,所以还是
要继续咬下去。
到最後,棉花絮给你咬烂了、咬碎了、咬得不见了,而你还在咬□□「这是什麽?……」
这是疑情出现了,你不再注意有没有味道,因为被你咬烂了、咬碎了,甚至於你把它吞下
去了,这时候已经没什麽好咬的,但是你还在继续问,就这麽进入疑情、进入疑团了。
这个譬喻是形容自己没有疑情、没有想要知道这个话头是什麽,但是没有办法,老师给了
这个话头,那只好用了。可是怎麽用,都觉得没有味道,这真是奇怪了,咬棉花没有意思
,淡而无味,但是老师说要咬的,所以还是继续咬吧!咬、咬、咬,渐渐的疑情会出现:
「这是什麽?这是为什麽?究竟有什麽味道?」最後只有疑情,而疑情出现以後,味道也
出现了。
第二种譬喻,是吃滚烫的热汤圆。因为汤圆里有非常好吃的馅,很想一口把它吞下去,可
是汤圆好烫,吞又吞不下,吐了又舍不得,在这个时候,什麽妄想都没有,只知道汤圆又
烫又好吃。
这个譬喻,则是形容用话头的人对话头已经很有兴趣。譬如,问「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是谁?」的时候,是对「自己现在的面孔是父母生的,那麽自己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麽样
子」产生疑惑。
实际上,「本来面目」是不会变的,不会因为年龄而改变,更不会因为出生或是不出生而
改变。既然如此,那麽除了现在这个面孔、这个身体之外,我的本来面目是什麽?其实这
是指众生共同皆有的「佛性」。不称「佛性」而说「本来面目」,是因为这样比较具体一
点,否则感觉很空洞、很抽象,没有办法想像。
对於这个问题,你要非常深切的,而且是很迫切的希望知道答案,否则自己永远是在烦恼
之中,对自己是困扰的,对他人也会困扰;没有得到解脱,所以被烦恼困扰,这都是因为
不知道本来面目的缘故,一旦知道了本来面目之後,这些问题都不再存在,也就得到解脱
了。
三、疑情起於对佛法和自己的信心
为了得到解脱,你一定要一直问下去:「本来面目是什麽?」问的时候,因为这是非常迫
切的一桩大事,可是「为什麽我不知道?」所以不会有杂念和妄想,话头也不会丢掉,甚
至在一开始就是有疑情的。
这要对佛法有信心,而且相信自己是有佛性的;如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佛法也没有信心
,那麽,这种如同吃汤圆的情况,就不容易产生了。
因此,修行的人必须相信自己有佛性,必须相信自己的佛性与佛完全相通,但是佛已经开
悟、已经见佛性了,所以佛不会再有任何的问题。
「佛性」的意思是什麽?佛,梵文Buddha,是觉、觉者。觉,就是醒了,从烦恼之中醒过
来,从痛苦的恶梦之中醒过来。一般众生老是做著一个长长的梦,这个长梦叫做「生死大
梦」,虽然在梦里也好像有欢乐的时光,但是痛苦、烦恼和麻烦的时间更多。该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只要自己觉悟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你的人生观和宇宙观会改变,也就不会
被烦恼的梦所困扰。「性」的意思,是有这个可能性,所以叫做「佛性」,事实上是指你
有觉悟的可能性。怎麽觉悟呢?用话头。
你们是在嚼棉花絮呢?还是吃热汤圆?如果没有办法像吃到热汤圆那样的状况,棉花絮还
是要继续咬。请大家不要觉得话头淡而无味。


◎话头的四个层次:自然而然深入话头
话头的四个层次,是念话头、问话头、参话头和看话头,也就是我们在用方法的时候,几
乎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疑团,那是相当不容易的。大概只有六祖惠能或少数的几位大禅师
,他们的根器深厚,很快就能够进入疑团,乃至能够开悟见性。
普通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疑情的,如果已经有了疑情,那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命产生
了疑问,例如:「我的生命是怎麽来的?」或是看到有人死亡,特别是自己的亲人,自己
最重要、最爱的人死亡了,因此追问:「他到哪里去了?我将来也会死,那我会到哪里去
?」
有了这样的疑问,就是有了「生死心」,你在用话头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疑情;继续用
心、用功,还会产生疑团;再持续努力用功,疑团会爆炸,那就见性,知道本来面目是谁
了,对於生死的问题、生死的价值、生死的意义,也都清楚了。这一定是已经先有了一种
「疑」,才会一用方法就得力,否则的话,很不容易。
所以,你若是没有这种「疑」,那就需要从念话头或者问话头开始,念了话头再问,持续
不断,自然而然会产生疑情,乃至变成疑团,那即是参话头了。
一、生死心切念话头
念话头跟念佛、持咒都有相似之处。持咒是求感应,念佛是希望能够与佛相应,那麽只是
念话头的话,似乎是一桩无聊的事。因为念佛或持咒,是一种宗教的信仰,而念话头跟宗
教信仰没什麽关系,完全是在练你的耐心与恒心,更是□你的散乱心,让它变成集中、统
一的心。这是一种禅的修行方法,跟念佛和持咒是不一样的。
你不要把念话头当成是无聊的事,而要把这个话头,当成是你掉入生死大海里,或是掉进
烦恼漩涡中时,一根救命的绳子。因为烦恼的缘故,你的心经常处在非常困扰的情况中,
彷佛掉到漩涡里爬不出来,又像是在生死大海里,茫茫然不知道往哪儿去。在这个时候,
来了一架直升机,从机上放了一根绳子下来,让你可以抓住它。当你抓住这根绳子时,你
绝不能放掉它,因为你一放掉,就又掉进漩涡或大海里,甚至沉下去淹死了。
所以,要把这个话头当成是你救命的一根绳子,牢牢地、不断地念它,这样念的时候,你
的心自然而然会与妄念分离开来,渐渐地不再有妄念了。此时,你不会再去在乎自己的身
体状况,只知道念话头,因为要救命,要将自己从漩涡里救出来,否则,这时只要一放,
你马上又进入漩涡里了。所以,要有这种恳切的生死心,话头才能念得成功。
但是,念话头的时候,是一句带有问号的话头,并不仅仅是一句话。譬如念「阿弥陀佛」
时,是念一个名词,而念话头则是念一个问号。当你念的时候,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
念的是一个问号,而不仅仅是一个字、一句话或是一个名词。所以,持续不断地念一个问
号,慢慢的,就会变成问话头了。
二、锲而不舍问话头
念话头的时候,如果没有问号,譬如说你只是念「无」字而没有问号,那「无」字就只是
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没有」,一直念著:「没有、没有……」慢慢地会觉得很无聊,既
然「没有」,那还念它做什麽?所以,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带有问号地念:「什麽是无?
」
有的人很聪明,他想老是问「什麽是无?」很无聊,所以反过来问「无是什麽?什麽是无
?……」,就算这样翻过来翻过去,久了也一样会觉得无聊,因为你已经认为无聊了,所
以才将它换个花样玩,玩了一段时间,没有什麽好玩的,便又不想继续下去了。所以,老
实地问「什麽是无?」不要玩花样,也就是头脑不要去想它有没有意义,或是有没有趣味
。
在持续不断地问那个问号的同时,你要相信那里面有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只是现在还不知
道,所以一定要不断地问。
这在禅宗有一个比喻:「老鼠啃棺材」。棺材是木头做的,而老鼠为什麽要啃棺材?它可
能是认为棺材里有东西可以吃,也有人说老鼠是为了磨牙齿,否则会很不舒服。而禅宗是
比喻老鼠对棺材里的东西非常有兴趣,虽然它并不知道棺材里究竟有什麽东西,只是每天
去啃它,啃到最後,棺材就被啃破了。
我没有看过老鼠啃棺材,但是我住在这栋房子里时,每天晚上把门关起来以後,有一只老
鼠每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来啃我的门角。
我被吵得睡不著,於是起身来看,才发现是一只老鼠,它一看到我就赶快跑。老鼠跑掉以
後,我再把门关起来,可是等我睡觉了以後,它又来啃。後来我不睬它了,我想:「反正
是老鼠啃棺材,虽然我还没有死,管它来啃我住的这个大棺材。」
这到底有什麽好啃的?不知道。不过我住在这里三个月,它也啃了三个月,而且它老是啃
同一个地方,不会换位置,就是一个位置一直啃下去,现在那个被啃的痕迹还在。
希望你们也像能那只老鼠一样,锲而不舍地,啃一个话头啃上三个月不放,相信你会开悟
的。自己一定要相信这句话头里边有东西:「我虽然对这里边的东西不清楚,正因为不清
楚才想要知道,所以我一定要问到底。」持续地问下去,不要放下,不要放手。
如果你能一直问下去,自然而然会变成参话头,你的疑团就会出现了。
三、结合生命参话头
「参话头」的意思,其实是问话头,从问话头而深入话头,跟话头成为共同体,即是共同
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话头,话头就是你的生命。我过去曾经形容:「教自己进入这个
话头。」於是有人想像:「怎麽进去『无』字里?」、「怎麽进去『本来面目』里?」若
你在想像著怎麽进去,那麽你跟话头是分开的。
所谓「进入话头」的意思,是指你在用话头的时候,话头就是你整体的生命,只有话头,
没有自我,没有自我的身体、自我的观念、自我的感受、自我的所有物、自我的对象,你
的生命就是一句话头。
这有可能做到吗?当然可以。因为当你问话头问得很得力的时候,自然会忘记自己还有什
麽杂念、妄想,不再留意身体的状况,也不会在乎你吃什麽?在什麽地方?在什麽时间?
你面对的是个什麽样子的人或东西?这个时候,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包括你自己,都是你
所问的话头,这就叫做「参」。
参,实际上是从问变成跟话头合而为一,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在问呢?有。除了话头以外
,你的心中没有其他东西,包括这个宇宙、世界等,因为你不在乎它们。可是你不要想像
著:「我把宇宙、人、所有的东西,通通抓到话头里去。」这又是妄想了。
参话头本来即是问的意思,譬如佛教有所谓「参访善知识」的说法,便是去访问一位大善
知识,这叫做「参」。因为是非常诚恳地去请教,或非常诚恳地投入他的门下,不是只去
看看、研究、调查,而是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在这位善知识的教导下,所以是「参」
。
一直到现在,日本还沿用「参」这个字。譬如,进入寺院的步道叫做「参道」,不能坐车
或骑马,一定是用步行,甚至三步一拜地进入这座寺院。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生命
投入,因为自己很愚痴,所以希望虔诚地投入寺院,从而得到启示、得到智慧,此即是称
为「参道」的意义。这在中国已经很少用了。事实上,这是日本从中国唐、宋时期学过去
的,可能那时中国大寺院门口的步道叫做参道,是参访善知识或是投入的意思。
我们现在参话头,也是以一颗诚恳的、全部的信心去用这个方法,把生命投入方法之中,
而这即是问本参的话头。所以,我们应该用虔诚的、恭敬的信心来参话头,而不是把话头
仅仅当成棉花絮来咬。
我在日本的时候,跟一位日本禅宗的和尚一起搭乘交通工具,无论是坐巴士、火车或电车
,凡是经过道场时,他远远的看到有佛教的寺庙,马上会很虔诚、恭敬地合掌、弯腰,目
迎目送,等看不到这座寺庙了,他才讲话,否则看到寺庙时,他是不讲话的。於是我问他
:「你这是什麽迷信,见到寺庙竟然怕成这个样子?」
这位日本和尚告诉我:「过去的大修行人都会到处参访善知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参
访,像《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参访了五十三个地方,日莲宗的日莲圣人也参访了三十几
个地方。」他觉得很惭愧,没有去参访,所以当他看到了寺庙,就认为:「我相信那个地
方是有善知识的,没有善知识的话,不可能会有一间寺庙在那里。」
我又问他:「这个善知识究竟是什麽样子?」他说:「好的是善知识,坏的也是善知识,
在寺庙里的人不管表现如何,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所以都是善知识。我没办法拜访他,因
此我用虔诚的身行表示对他的恭敬,希望也能够得到他的智慧。」
我听了很惊讶,也很佩服,这是修行人的一种态度,以虔诚、恭敬的心对待自己所信仰的
宗教,也是「参」的精神,能够一看到、一接触到,马上就投入,这是不简单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全部的身心来用话头,当你正在打坐,身心放松以後,不要再注意你
的身体状况,也不需要顾虑你现在所处的环境状况,即使是在动态的状况下,只要是在禅
修道场的这一段期间,做什麽事都是单纯的,无论是吃饭也好、走路也好、上洗手间也好
,乃至出坡、扫地、擦窗子都是一样。
譬如,擦窗子的时候,窗子是话头;吃饭的时候,饭是话头;上洗手间也是话头;你见到
人,人是话头;见到树,树是话头……你的心里只有话头。此时,你当然还是看得到东西
,但是心里只有话头,而不去想这是石头、那是草、这是什麽……如此,就是在参话头了
。
有一位禅众看见象冈道场到了晚上,四周全部都是萤火□,他好兴奋,跑来告诉我:「师
父,我们象冈道场有好多萤火□。」我说:「萤火□跟你有什麽关系?」他回答:「我想
法鼓山可能也需要。」我说:「法鼓山本来满山都是萤火□。这是打妄想,不是在用功,
你应该只看到话头,而不是看到萤火□。」所以,这一看,就晓得是不是在用功。
真正在参话头的状况,并不是只有在打坐的时候。如果坐在垫子上时,像气球一样充气,
可是气还没有充满,结果一下座,气球的气就□掉了,这样是不可能形成疑团的。
我自己的疑曾经保持过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当中,都是问题、问题、问题。虽然我想了很
多的问题,并不是用同一句话头,但是这些问题其实都围绕著同一个主题□□与生死有关
的问题。例如:生死是怎麽一回事?生命是什麽?
中国近代大禅师,扬州高□寺的来果禅师,在他还没有当住持,仍是一个清众的时候,一
天他在禅堂里用功,用功到忘了时间、忘了一切。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忘了吃饭,只是拿
著碗筷,维那看到他拿著碗筷却不吃饭,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一打,疑团虽然还在,但
是却岔了气,调养了满长的一段时间。
後来,他自己一个人去行脚,行脚的时候,话头、疑团始终还在。他行脚时,背著一个蒲
团,手上也有钵,肚子饿了,若是有人家,就向人要一点东西吃,没有人家,就喝一点水
或是吃一点野生的植物,每天不知道东南西北,不知道你、我、人、动物,虽然每天都在
走路,却不知道自己走在哪里。
其实他是在疑团里,他的生命就是那句话头,话头就是他的生命,而这样的情况,保持了
三个月。後来,高□寺的老和尚往生前,派人把他找回来,经过老和尚验证,印可他已经
是开悟了的。之後,他接任方丈时,就立了一条「过堂吃饭时不准打巴掌」的规矩。
禅修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散心的时候,分别心非常清楚,妄想、杂念、执著都还很重
,这个阶段形容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时执著山、执著水,什麽都执著。
第二阶段是只有话头、只有疑团,此时一样可以见到山、见到水,但却没有分别这是山、
那是水,因为他的生命就是话头,话头就是整个宇宙,实际上这是处於内外统一的状态,
而这时已经非常深入话头了,叫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仍然是有山有水,只是
不再去分别它、执著它,或是跟它对立,这是参话头产生疑团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疑团强烈到发生大爆炸,这时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虽然有山有水,
但是没有我、没有自我中心的执著。自我中心的分别心、自我中心的烦恼、自我中心的种
种障碍没有了,一切都是那麽的自然□□用智慧处理事,用慈悲对待人。
虽然有山、有水、有人、有好、有坏,但是跟自己没什麽关系,然而众生还在,所以要度
众生,这时要发愿心。事实上,没有了自私心的时候,慈悲心自然一定会产生。
四、长养圣胎看话头
到了这个层次,话头还是要,这即是「看话头」。彻悟以後,还需要保任,称为「长养圣
胎」。
Fri Dec 11 08:03:54 2009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