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实验]系念在前
#1
hank
前言:

   之前读经,自以为都读得懂,但日子依旧是纯大苦集时,
 不禁要问:是世尊说错了呢?还是其实我不懂装懂?

   有假设出现时,最好的方式就是作实验来证明了。

    欢迎也有在作实验的同学,一起来分享、讨论实验结果,
 『愿解如来真实义』!


正文开始:

◎实验的主题:「系念在前」

 世尊讲到的「系念在前」,常会在出现在「正身正意」後面,
似乎是与正身正意一样,是个平常而不重要的句子,因为主题是
接著要说的念安般、念佛、念僧…

 不过若说是不重要,世尊应该也不会在十念中,每一念的开头
都提及。那到底「系念在前」实际的操作是如何呢?

◎实验心得

 这个主题一直列在最想实验的排名中,今天对此主题较有心得,
但还不能说是实验结果,还得一再反覆的作,才能确定。

 在观呼吸时,发现可以一边观、一边念头想其他事情,这时的
"念"就不是"在前"。但如果说"在前"就是限定在身体前方,也不
太能通,因为此时也需要将心念系在呼吸上,即然如此,心念不就
得一个系在身体前面、另一个系在呼吸上,而有二个心念了?

 「正身正意 系念在前」是个先前准备动作,我的心得是,「在
前」的"真实义"应该是指"此时此地",present,目前的这个时间与
空间,或许就是所谓的「当下」=「在前」。心念不穿越时空到其他
时空去,将心念系於目前眼耳鼻舌身意所在的时空-系念在前。
 
 若心念是跑到其他时空去,非系念在前,那麽接下来的念安般就
无法进行了,因此,「系念在前」是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正身正意,系念在前,专心的修习安般念…

以上,实验报告结束 :P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2
菩提子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实验的主题:「系念在前」
>  世尊讲到的「系念在前」,常会在出现在「正身正意」後面,
> 似乎是与正身正意一样,是个平常而不重要的句子,因为主题是
> 接著要说的念安般、念佛、念僧…
>  不过若说是不重要,世尊应该也不会在十念中,每一念的开头
> 都提及。那到底「系念在前」实际的操作是如何呢?

谢谢 hank 师兄的实验报告。^_^

依照庄春江居士的解说,「系念在前」(或系念面前)是解释为
「眼前的专注;当下的专注」。很有趣的是「面前」在台语中,
的确含有「目前、当下」的意思。

不过,今天注意到「增壹阿含经第十七安般品」,似乎有另一个意思:
<<<<<<<<<<<<<<<<<<<<<<<<<<<<<<<<<<<
世尊告曰:「[4]於是,罗云!若有比丘乐於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
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5]息冷;出息暖亦知
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6]又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
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7]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
味。」
>>>>>>>>>>>>>>>>>>>>>>>>>>>>>>>>>>>

在这里,「系意鼻头」很明确指的是鼻子,因为鼻子没有歧义性,
所以,是否也可意味著「系念面前」指的是「系意鼻头」呢?这个
我也不敢断言。供师兄一个参考。^_^
2010年10月 4日 14:31:56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3
Heaven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 ◎实验的主题:「系念在前」
> >  世尊讲到的「系念在前」,常会在出现在「正身正意」後面,
> > 似乎是与正身正意一样,是个平常而不重要的句子,因为主题是
> > 接著要说的念安般、念佛、念僧…
> >  不过若说是不重要,世尊应该也不会在十念中,每一念的开头
> > 都提及。那到底「系念在前」实际的操作是如何呢?
> 谢谢 hank 师兄的实验报告。^_^
> 依照庄春江居士的解说,「系念在前」(或系念面前)是解释为
> 「眼前的专注;当下的专注」。很有趣的是「面前」在台语中,
> 的确含有「目前、当下」的意思。
> 不过,今天注意到「增壹阿含经第十七安般品」,似乎有另一个意思:
> <<<<<<<<<<<<<<<<<<<<<<<<<<<<<<<<<<<
> 世尊告曰:「[4]於是,罗云!若有比丘乐於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异念,系意鼻头,出息长
> 知息长,入息长亦知息长;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5]息冷;出息暖亦知
> 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有时有息亦复知有,[6]又时无息亦复知无。若息从心出
> 亦复知从心出。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7]恼乱之想,获大果报,得甘露
> 味。」
> 在这里,「系意鼻头」很明确指的是鼻子,因为鼻子没有歧义性,
> 所以,是否也可意味著「系念面前」指的是「系意鼻头」呢?这个
> 我也不敢断言。供师兄一个参考。^_^

我觉得 "意念在前" 是一个通用的说法, 也就是把念头拉到当下来.
这相当於 "寻" (禅支中 "有寻有伺" 的寻) 的作用.

在安般中, 把念头拉到鼻头是观察出入息的方法, 这点应该没有问题.

但在十念法门中, 不同的方式观察点应该不同, 例如念佛, 此时就是在念佛陀功德,
而与鼻头无关了.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ue Nov 2 14:25:53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4
菩提子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我觉得 "意念在前" 是一个通用的说法, 也就是把念头拉到当下来.
> 这相当於 "寻" (禅支中 "有寻有伺" 的寻) 的作用.

每次看到经典说有「寻」有「伺」都一头雾水,
可以请师兄再仔细解释一下「寻」和「伺」的作用吗?
最好能够举一些简单的但子如上面的「把念头拉到当下来」
谢谢!^_^
2010年11月 2日 19:19:43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5
Heaven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我觉得 "意念在前" 是一个通用的说法, 也就是把念头拉到当下来.
> > 这相当於 "寻" (禅支中 "有寻有伺" 的寻) 的作用.
> 每次看到经典说有「寻」有「伺」都一头雾水,
> 可以请师兄再仔细解释一下「寻」和「伺」的作用吗?
> 最好能够举一些简单的但子如上面的「把念头拉到当下来」
> 谢谢!^_^

这些我也是参考阿□达摩的资料,也觉得这种参考是有帮助的。
毕竟经文翻译成汉文後,我们查字典大概也无法得知「寻伺」的意思,
而阿□达摩则是佛灭後弟子编辑的资料,多少也说出当时他们的理解,
所以参考他们的资料,应该是比我们由字典的解释来推测要精准多了。
大乘经典当然也有类似的参考,只是北传多为文言文,还是有点难度,
二者若能搭配,就更有参考价值了。

我先引出阿□达摩的说明:

====================================
(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
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
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
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标。
寻亦称为「思惟」(san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asankappa)
与「正思惟」(sammasankappa)两种。後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

其实上面写的蛮清楚的了,几乎不用再解释了。^^

寻就是「把心投向目标」,以我修习安般为例,有时修著修著,
突然发觉我正在想著某件事,此时立刻把心转回到鼻头,观察出入息,
这就是「寻」的作用。如果心没有散乱,不断地投向目标,
也就是持续观察出入息,文中指出若定力增强时,它会成为禅支。
(禅支是什麽意思?晚一点再提出来)

寻也称为思惟,大家也听过禅有「思惟修」的意思。
丁福保就有解释「禅」:「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

这样可以做些简单的归纳,「思惟」的作用也就是「寻」,
我们在想一件事,意思就是把心投入该件事,这个程度就是思惟。
而持续不断地投入同一个目标,就能培育出禅定,这就是「寻」,
当然也可以称为思惟,但可能会与想事情的思惟混淆,所以要小心分辨。
当定力更深,就称为禅支,寻就是初禅五支中的一支。

我们平时把心投入目标时,也可以称寻,但此时不是禅支。

====================================
伺也是禅支之一,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於目标;
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

伺是重复地省察目标。「有寻有伺」後来也译为「有觉有观」,
伺就是观,就是观察目标。

下一篇介绍《清净道论》的说法,有更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Nov 3 20:14:37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6
Heave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下一篇介绍《清净道论》的说法,有更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这里解释《清净道论》提到的寻与伺:

====================================
(寻)寻是寻求,即思考的意思。以专注其心於所缘为相。令心接触、
击触於所缘为味(作用);盖指瑜伽行者以寻接触,以寻击触於所缘而言。
引导其心於所缘为现起(现状)。

(伺)伺是伺察,即深深考察的意思。以数数思维於所缘为相。
与俱生法随行於所缘为味。令心继续(於所缘)为现起。
====================================

我还是觉得《阿□达摩》的解释比较好懂。^^ 不过还是可以参考比对。

====================================
(寻与伺的区别)虽然寻与伺没有什麽分离的,然以粗义与先行义,犹如击钟,
最初置心於境为寻。以细义与数数思惟性,犹如钟的馀韵,令心继续为伺。

这里有振动的为寻,即心的初生之时的颤动状态,如欲起飞於空中的鸟的振翼,
又如蜜蜂的心为香气所引向下降於莲花相似。恬静的状态为伺,即心的不很颤动
的状态,犹如上飞空中的鸟的伸展两翼,又如向下降於莲花的蜜蜂蹒跚於莲花上
相似。

在《二法集义疏》中说∶“犹如在空中飞行的大鸟,用两翼取风而後使其两翼平静
而行,以专心行於所缘境中为寻(专注一境)。如鸟为了取风而动他的两翼而行,
用心继续思惟为伺”。这对所缘的继续作用而说是适当的。致於这两种的差异在
初禅和二禅之中当可明了。

又如生□的铜器,用一只手来坚持它,用另一只手拿粉油和毛刷来摩擦它,“寻”
如坚持的手,“伺”如摩擦的手。亦如陶工以击旋轮而作器皿,“寻”如压紧的手
,“伺”如旋转於这里那里的手。又如(用圆规)画圆圈者,专注的寻犹如(圆规)
止住在中间的尖端,继续思惟的伺犹如旋转於外面的尖端。

犹如有花和果同时存在的树一样,与寻及伺同时存在的禅,故说有寻有伺。
《分别论》中所说的“具有此寻与此伺”等,是依於人而设教的,当知这里的意义
也和那里同样。
====================================

这里面有一些例子还不错,例如蜜蜂飞向花心,就有如心投向目标,这就是寻。
而蜜峰到了花心之後,在上面采蜜,就有如心在省察目标,就是伺。

以我自己的经验,当我修习安般时,一开始寻的作用比较强,要不断地把心拉到鼻头
观察出入息,过了一阵子之後,就会觉得好像不用那麽费力把心放在鼻头,心已经不
会乱跑,就在鼻头的触点看著出入息进出的情况,我想这时应该就是伺的作用了。

以上是我自己的解读与经验,不一定完全正确,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指教。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Nov 3 20:36:26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7
Heave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寻就是「把心投向目标」,以我修习安般为例,有时修著修著,
> 突然发觉我正在想著某件事,此时立刻把心转回到鼻头,观察出入息,
> 这就是「寻」的作用。如果心没有散乱,不断地投向目标,
> 也就是持续观察出入息,文中指出若定力增强时,它会成为禅支。
> (禅支是什麽意思?晚一点再提出来)

上上篇提到「禅支」,因为刚好近日看到《阿□达摩》谈到「禅支」,所以提出来
大家参考。

====================================
七禅支:一、寻;二、伺;三、喜;四、一境性;五、悦;六、忧;七、舍。

在此,「禅那」一语的用法与一般意为安止定的用法不同,而是更广泛地指
「紧密地观察」(upanijjhayana)目标。所以即使在此所列出的诸法有时是在禅修
安止之外发生,但也被视为禅支。这七个心所被称为禅支是因为它们使到心能够紧
密地观察目标。它们当中的「忧」是绝对不善的,且只生起於两种□恚相应之心。
其馀六个可以是善、不善或无记,这决定於它们生起於什麽心。
====================================

以前看到经文,只知道禅支主要有:寻伺喜乐(上文使用「悦」)一境性及舍。
但并没有其他的解释。(或许经文有,是我没注意到)

这里就可以得知,禅支的意思是「使到心能够紧密地观察目标」,这样地理解会让
一些事更清楚。例如我第一次知道「忧」也是禅支,想想也有道理,忧的确会让人
紧密观察目标。又如「昏沈」就不可能是禅支了,因为它无法让人紧密观察目标。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Wed Nov 3 20:54:10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8
melo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我先引出阿□达摩的说明:
> ====================================
> (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
> 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
> 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
> 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标。
> 寻亦称为「思惟」(san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asankappa)
> 与「正思惟」(sammasankappa)两种。後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 ====================================


谢谢 Heaven 师兄提供这麽多参考资料!

另外我也曾听禅师说:

「寻」就是知道安般念的所缘(而不是渐渐心失去作用,不想回到息,
陷入有分无记状况);而「伺」就是持续不断的觉知所缘。

我是参考这篇的:

[转载] 燃灯禅师 Sayalay Dipankara 开示-止禅
http://blog.xuite.net/melon2007/blog/39415163

那请问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寻」就是记得呼吸?「伺」就是保持专心?

另外请问「寻」和「伺」是否从一开始练习安般,一直到进入初禅都算
是具有这两个特性?还是要从我们开始专注於稳定的禅相才算开始有
「寻」和「伺」?

真羡慕二禅的境界啊,不用再劳费心力的记得呼吸、保持专心,就能一
直保有喜、乐、心一境性,光用想像的就觉得好轻松啊,难怪有人会耽
於禅悦,不想转入观慧呢 :p


> 其实上面写的蛮清楚的了,几乎不用再解释了。^^
> 寻就是「把心投向目标」,以我修习安般为例,有时修著修著,
> 突然发觉我正在想著某件事,此时立刻把心转回到鼻头,观察出入息,
> 这就是「寻」的作用。如果心没有散乱,不断地投向目标,
> 也就是持续观察出入息,文中指出若定力增强时,它会成为禅支。
> (禅支是什麽意思?晚一点再提出来)
> 寻也称为思惟,大家也听过禅有「思惟修」的意思。
> 丁福保就有解释「禅」:「思惟而修得之。则名为思惟修。」
> 这样可以做些简单的归纳,「思惟」的作用也就是「寻」,
> 我们在想一件事,意思就是把心投入该件事,这个程度就是思惟。
> 而持续不断地投入同一个目标,就能培育出禅定,这就是「寻」,
> 当然也可以称为思惟,但可能会与想事情的思惟混淆,所以要小心分辨。
> 当定力更深,就称为禅支,寻就是初禅五支中的一支。
> 我们平时把心投入目标时,也可以称寻,但此时不是禅支。
> ====================================
> 伺也是禅支之一,其特相是重复地省察目标;作用是重复地把相应名法置於目标;
> 现起是把它们钩住目标;近因是目标。
> ====================================
> 伺是重复地省察目标。「有寻有伺」後来也译为「有觉有观」,
> 伺就是观,就是观察目标。
> 下一篇介绍《清净道论》的说法,有更多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11月 3日 22:19:29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9
Heaven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我先引出阿□达摩的说明:
> > ====================================
> > (寻)即五禅支的第一个。寻把心投向目标。其特相是把心投向或导向目标;
> > 作用是全面地撞击目标;现起是把心导向目标。虽然注释里没有提及它的近因,
> > 但可知目标即是它的近因。
> > 一般的寻只是把心投向目标。然而,通过培育定,寻则能变成禅支。
> > 其时它名为「安止」(appana),即把心安止於目标。
> > 寻亦称为「思惟」(sankappa),且分为「邪思惟」(micchasankappa)
> > 与「正思惟」(sammasankappa)两种。後者是八圣道的第二道分。
> > ====================================
> 谢谢 Heaven 师兄提供这麽多参考资料!
> 另外我也曾听禅师说:
> 「寻」就是知道安般念的所缘(而不是渐渐心失去作用,不想回到息,
> 陷入有分无记状况);而「伺」就是持续不断的觉知所缘。
> 我是参考这篇的:
> [转载] 燃灯禅师 Sayalay Dipankara 开示-止禅
> http://blog.xuite.net/melon2007/blog/39415163
> 那请问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寻」就是记得呼吸?「伺」就是保持专心?

用 "记得" 会让人觉得强度不够。
而保持专心,我会觉得这是另一个禅支「心一境性」,比较不像「伺」。

我再用我的理解试举一例,希望是符合经论的教导。

想像我们一边在吃饭,一边看电视。

有时吃了几口饭,头抬起来看电视,这时就是「寻」--投入目标。
看到电视画面後,就观看内容,这就像是「伺」--持续观察目标。
看了一下又低头吃饭,其实这也是「寻」--投入目标,只是投入是另一个目标。
持续扒几口饭到口中,这又类似「伺」--持续观察目标。

「记得」有点像没有看电视,但记得电视是在播放中。
或是「记得」是心知道有在呼吸,但那不是当下的现观,而是回忆、提醒,
心的所缘可能是前几秒的呼吸,而不是直接观察当下的呼吸。
所以我觉得用「记得」可能会有一点误解。

燃灯禅师说「寻」就是知道安般念的所缘,那就是当下的知道,是观察到的知道。

> 另外请问「寻」和「伺」是否从一开始练习安般,一直到进入初禅都算
> 是具有这两个特性?还是要从我们开始专注於稳定的禅相才算开始有
> 「寻」和「伺」?

以上述看电视为例,就可知「寻」和「伺」在一般的生活中都会发生,
论中有说明,只有少数的情况才没有寻与伺,当然二禅以上的禅定也没有。

如果电视情节很紧凑,我们可能就会抬头看电视的频率提高,
很可能只看电视,甚至忘了吃饭,旁人在讲话都听不到了。
我个人觉得,这就像寻伺在同一目标强度增加,发展成禅支,
而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

把眼睛看电视的比喻带到心观察出入息,我想也是差不多的。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Thu Nov 4 15:10:38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0
melo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那请问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寻」就是记得呼吸?「伺」就是保持专心?
> 用 "记得" 会让人觉得强度不够。
> 而保持专心,我会觉得这是另一个禅支「心一境性」,比较不像「伺」。
> 我再用我的理解试举一例,希望是符合经论的教导。
> 想像我们一边在吃饭,一边看电视。
> 有时吃了几口饭,头抬起来看电视,这时就是「寻」--投入目标。
> 看到电视画面後,就观看内容,这就像是「伺」--持续观察目标。
> 看了一下又低头吃饭,其实这也是「寻」--投入目标,只是投入是另一个目标。
> 持续扒几口饭到口中,这又类似「伺」--持续观察目标。
> 「记得」有点像没有看电视,但记得电视是在播放中。
> 或是「记得」是心知道有在呼吸,但那不是当下的现观,而是回忆、提醒,
> 心的所缘可能是前几秒的呼吸,而不是直接观察当下的呼吸。
> 所以我觉得用「记得」可能会有一点误解。
> 燃灯禅师说「寻」就是知道安般念的所缘,那就是当下的知道,是观察到的知道。


谢谢 Heaven 师兄详细的说明,这样就更清楚了!

那我加一个字:记得「去」呼吸,或改成「回到呼吸」,这样会不
会比较接近?(我就是一直要硬ㄠ就对了 XD)


> 以上述看电视为例,就可知「寻」和「伺」在一般的生活中都会发生,
> 论中有说明,只有少数的情况才没有寻与伺,当然二禅以上的禅定也没有。
> 如果电视情节很紧凑,我们可能就会抬头看电视的频率提高,
> 很可能只看电视,甚至忘了吃饭,旁人在讲话都听不到了。
> 我个人觉得,这就像寻伺在同一目标强度增加,发展成禅支,
> 而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
> 把眼睛看电视的比喻带到心观察出入息,我想也是差不多的。


像我这种菜鸟的话,心念很粗,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必须在念头跑
掉时自己扮演啦啦队精神喊话,把注意力拉回来。最近比较好一
点,渐渐懒得和妄念罗嗦了,直接拉回呼吸(我静坐的时候可是
很 man 的)。

所以我最近忽然觉得,「寻」和「伺」在禅定中虽然是正念,但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有点类似杂念,因为似乎是有一个念头不
断在做寻、伺的动作?

是因为这样,所以二禅以上,心念更细,才会进一步舍掉这两种
「念头」吗?

那这样二禅以上,不知道是用什麽力量把自己维持在定中的□?
感觉很有趣呢!(咦?我是不是应该先入初禅再来担心这个啊...)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11月 5日 10:52:56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1
hank
分享一段禅修教学的影片
http://youtu.be/wKJugjH3TYQ

内容:
如何到达自然呼吸?
能自然呼吸後,心就会喜乐
(喜来自自我的满足感)

来源:
慈莲寺 大愿法师
Sat Nov 6 00:56:22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2
菩提子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谢谢 Heaven 师兄详细的说明,这样就更清楚了!
> 那我加一个字:记得「去」呼吸,或改成「回到呼吸」,这样会不
> 会比较接近?(我就是一直要硬ㄠ就对了 XD)
> > 以上述看电视为例,就可知「寻」和「伺」在一般的生活中都会发生,
> > 论中有说明,只有少数的情况才没有寻与伺,当然二禅以上的禅定也没有。
> > 如果电视情节很紧凑,我们可能就会抬头看电视的频率提高,
> > 很可能只看电视,甚至忘了吃饭,旁人在讲话都听不到了。
> > 我个人觉得,这就像寻伺在同一目标强度增加,发展成禅支,
> > 而达到近行定与安止定。
> > 把眼睛看电视的比喻带到心观察出入息,我想也是差不多的。
> 像我这种菜鸟的话,心念很粗,刚开始的时候经常必须在念头跑
> 掉时自己扮演啦啦队精神喊话,把注意力拉回来。最近比较好一
> 点,渐渐懒得和妄念罗嗦了,直接拉回呼吸(我静坐的时候可是
> 很 man 的)。

谢谢 Heaven 师兄不厌其烦的举出例子来解说,让我受益匪浅 ^_^

Melon 所贴的燃灯禅师开示也非常受用,在此一并感谢 ^_^
2010年11月 8日 9:57:49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3
Heaven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谢谢 Heaven 师兄详细的说明,这样就更清楚了!
> 那我加一个字:记得「去」呼吸,或改成「回到呼吸」,这样会不
> 会比较接近?(我就是一直要硬ㄠ就对了 XD)

我觉得「回到呼吸」是可以的,就是让心回到呼吸这个目标。

> 所以我最近忽然觉得,「寻」和「伺」在禅定中虽然是正念,但
>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有点类似杂念,因为似乎是有一个念头不
> 断在做寻、伺的动作?
> 是因为这样,所以二禅以上,心念更细,才会进一步舍掉这两种
> 「念头」吗?

对,据说就是因为寻伺是比较粗糙的,所以才会进一步舍去。

不过我有听过,在初禅稳固前,不要轻易试著舍去寻伺想入二禅,
最好是能於初禅得五自在之後,再以二禅为目标。

> 那这样二禅以上,不知道是用什麽力量把自己维持在定中的□?
> 感觉很有趣呢!(咦?我是不是应该先入初禅再来担心这个啊...)

其实这是很合理的,就像电视太紧张刺激,我们已经不用
「不断地抬头看电视」,因为已经整个人融入电视剧情中,
甚至口中的饭都忘了吃了。

之前提过,禅支的作用就是指「紧密地观察」目标。

初禅是先舍去五盖等不善法,只有初禅五支,这就是让我们维持在定中。

二禅舍去粗糙的禅支,留下更精细的禅支,依理当然是能更深入定中。
我想此时的喜乐就比初禅的喜乐更强,所以当然就更能维持。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Mon Nov 8 14:07:09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4
Heaven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谢谢 Heaven 师兄不厌其烦的举出例子来解说,让我受益匪浅 ^_^

不客气, 我的心得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教, 还请大家多指教, 一起研究.

> Melon 所贴的燃灯禅师开示也非常受用,在此一并感谢 ^_^

对啊, 那篇算是很精要的禅修地图, 不过有一些术语可能不易理解,
有兴趣也欢迎提出讨论.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Mon Nov 8 14:09:17 2010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5
melon
※ 引述《evan (菩提子)》之铭言:
> 谢谢 Heaven 师兄不厌其烦的举出例子来解说,让我受益匪浅 ^_^

对呀,希望 Heaven 师兄早日第四禅成就游,这样大家就不怕以後
修错没人指正了 ^_^

> Melon 所贴的燃灯禅师开示也非常受用,在此一并感谢 ^_^ 

读经经常读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以前我对於自己也许也能
证到禅定实在没有真实感,总觉得离自己很远很远。

燃灯禅师是第一位让我觉得只要用功,真的能进步甚至证得禅定的禅
师。亲近善知识果然能让人增长信心啊 :)

可惜我最近定力大退,自从回到凡间以後,短短一周内定力从 9 分
退到 0.5 分(满分 200 万),看来还有的我练呢,真是伤脑筋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11月 8日 20:16:53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实验]系念在前
#16
melon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对,据说就是因为寻伺是比较粗糙的,所以才会进一步舍去。
> 不过我有听过,在初禅稳固前,不要轻易试著舍去寻伺想入二禅,
> 最好是能於初禅得五自在之後,再以二禅为目标。

了解!不过我离初禅还很远就是了 :p

> 其实这是很合理的,就像电视太紧张刺激,我们已经不用
> 「不断地抬头看电视」,因为已经整个人融入电视剧情中,
> 甚至口中的饭都忘了吃了。
> 之前提过,禅支的作用就是指「紧密地观察」目标。
> 初禅是先舍去五盖等不善法,只有初禅五支,这就是让我们维持在定中。
> 二禅舍去粗糙的禅支,留下更精细的禅支,依理当然是能更深入定中。
> 我想此时的喜乐就比初禅的喜乐更强,所以当然就更能维持。

谢谢 Heaven 师兄详细的说明!听起来实在太有趣了,真想证证
看呢!:D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0年11月 8日 20:21:16 星期一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