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禅--自我的提升《禅修菁华集七、活用》
#1
出太阳了
禅--自我的提升                                    圣严法师


佛法讲无我,但是众生皆有「我」。佛在经中,也处处以「我」自称
,如:「我如来」、「我世尊」等等,代表著佛也有我。不过,凡夫
的「我」是烦恼的执著,佛的「我」是对救度众生而言的假名施设。
《阿含经》中有「四念处观」,是要我们: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
,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凡夫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无常为常
,无我为我;佛则说这是四种颠倒,是烦恼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
盘经》中通过解脱慧的观点,又以常、乐、我、净,为大涅盘所具的
四德。

一、成佛之後的假名「我」

就基础佛法而言,是讲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因为身体的诸根常
流不净,故说「不净」;心有所受,毕竟皆「苦」;一切心念,刹那
生灭,故说「无常」;身心既是无常,一切诸法,即非真有,故说「
无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赏心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但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的乐,并非究竟的乐,因其皆
属无常,故称为「坏苦」。 不净,包含了三层意思:
(一)境不净:因为是国土危脆。
(二)身不净:因为是血肉之躯。
(三)心不净:因为有烦恼无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净,亦即涵盖了物质及精神的整体世界,都不是清
净的,所以生命的事实,便是苦报的现象。然而,《大涅盘经.光明
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所说的「常乐我净」,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
而是解脱的涅盘妙心。至於佛陀自称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
  自我中心执著的我;那个假名的「我」,是代表著智慧及慈悲。
智慧有两种作用,一是自解脱,二是解脱他。度众生虽用智慧,但必
由慈悲而生,当在度众生时,慈悲与智慧必须同时出现,没有智慧的
慈悲是会有问题的。

佛的「我」,代表著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大智慧
者一定会有大慈悲,两者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如鸟之有二翼,
所以佛的另一个尊称是「两足尊」,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
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圆满後,仍在广度众生,就须使用「我」
了。


二、六道众生.唯人成佛

要怎样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开始修行而後成就的。凡夫的□围共
有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傍生)、饿鬼、地狱,或省略其中
的阿修罗而称「五趣」。六道中,只有人类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
道众生,除了是菩萨的化现,均非修学佛法的道器。而人类可修的有
 三等:1.大乘的菩萨行,2.声闻缘觉的二乘行,3.凡夫的人天行。

菩萨的等级很多,有凡夫菩萨、贤位菩萨、圣位菩萨等。佛的十种称
号之一是「应供」,意即阿罗汉,释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罗汉,也是
究竟菩萨。而圣位菩萨,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萨;尚有十地以
上补处佛位的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普
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


三、发大愿心.起惭愧心

要成佛,必须先通过菩萨的阶位,而欲到达菩萨的阶段,必须先发无
上菩提心,即是发大愿心;例如:普贤菩萨发有十大愿,阿弥陀佛在
因地时发了四十八愿,一切菩萨至少皆发四弘誓愿。《金刚经》中提
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为了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如《华严经.净
行品》中所言:「自归於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也
是发的大菩提心。

发菩提心,实际上就是发愿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发广度众生的坚
固愿心。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
证菩提。」一切菩萨个别发愿是「别愿」,尚须具备四弘誓愿,则是
共同的「通愿」。

我时常在禅七中教导参加禅修者们,应效法释迦牟尼佛那般地发弘誓
愿。当佛陀未证道以前,在一棵毕□罗树下,用草铺成一个座位,平
稳地坐下来,然後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
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结果呢?因为释迦世尊坐在那棵树下而成了
佛,亲证了无上菩提,所以後来称它为「菩提树」,意即正觉之树。
那个用草铺成的座位便称为「金刚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坚固
的大誓愿心。然而,当我勉励禅众们,坐稳以後也发「若不开悟,绝
不起座」的愿心时,却绝少有人敢如此说。不得已退而求其次说:「
引磬声尚未响前,腿和身体不许随意乱动,心里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
声音早点响起。」发这种愿的人比较多,但也不能持续很久,大概可
维持几炷香的时间。可是当打坐的时间一直延长下去,所得的结果是
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後唯有放弃所发的誓
愿一途,别无选择。有位禅众说:「师父,这种愿等於没有发,我每
发一次愿便欺骗自己一次,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实践自己的誓愿,既
然无法如愿而行,倒不如放弃算了!」我说:「不行,你破了自己所
发的愿,应生起惭愧的心,惭愧自己对不起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遵守
自己所发的誓愿;想想自己为什麽要发这种愿,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要
度化众生而积聚功德资粮。就因为自己障深业重,所以没有办法精勤
地修行,因此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众生,更是对不起佛菩萨。凡
是能生起惭愧心的,下炷香可能会坐得好一点。」


四、自负责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发了愿而未能实行,须生起惭愧心。
凡有惭愧心生起,便会自勉自励而不易懈怠。生起惭愧心的同时,起
恶念、做坏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惭愧心生不起来,则先修忏
悔行。忏悔有三种方式:1.向己忏悔(责心忏),2.对佛菩萨像前忏
悔,3.对知语的人忏悔。从戒律上来讲,最轻的过失用责心忏悔,重
的则要对人忏悔。对人忏也依情节轻重而分对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
 众忏悔的不同,藉人及公众的约束力,来帮助自己的精进和清净。
没有惭愧心的人,应该经常反省,若未对己、对人负责任,则须忏悔
。唯有自动自发的忏悔,才能与惭愧心相应;若是受人指摘、告发而
不得不忏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惭愧心了。

一个修行人,首先须对自己负责任,既已发心成佛,便要发愿度众生
,若发了愿而未负责任,应生惭愧心,惭愧心生不起,则要忏悔。若
能以忏悔与惭愧心相应,此愿便会逐渐成长。

不是仅发一次愿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惭愧心、天天修忏悔行、天
天发大愿心,但到了八地菩萨的果位,悲智自然运作,便不需要再发
愿。凡夫以业力而受生死苦报;菩萨以愿力而入生死救度众生。以业
力入生死者,如进监狱受刑,是被动而没有自由的;以愿力入生死者
,则如到监狱弘法,是出於主动,能够自由出入的。以愿力入生死者
是菩萨,而以业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说菩萨以愿力入生死是出入自由,以业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
自由出入之可能?是的,只要我们的信愿坚固,加上精进实践,便能
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单纯,若要成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为负责任的人,因为负责
任则没有懊悔或挂碍,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首重对自己负责任,然後对人、对众生负责任。记得我刚出家时,对
先师东初老人说:「我要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绝不让您老人家
失望,也不要对不起佛教。」先师说:「你不该这麽说,应倒过来讲
,你只要不会对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师的这番话,
对我的影响,非常地深远。师父只是指出一条路,教你如何走,而要
走上这条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恒心、耐力及
时间,脚踏实地,将自己的足踩过去。如果未经自己的足踏过,怎能
说是自己曾走过呢?例如:佛道或菩萨道,已经有很多的佛菩萨及祖
师们走过了,这条路好像已是现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过,还得印
上自己的脚印,否则,那是诸佛菩萨及祖师们所拥有的道路,跟你自
己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对自己负责任,才谈得上对人负责、对众生负
责任。


五、别业共业.小心谨慎

或许有人会问:「个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对自身负责已很吃力,如何
能对众生负责呢?」实际上,我们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全部的历史,
在举心动念中,都是在接受过去也影响未来。每一个念头都有无限地
深远,每一个动作都是全体的宇宙,个人即是联系著整个的时间与空
间的无限。换言之,现前一念,贯穿古往今来;个人动作,联系宇宙
全体。

佛法所讲的「业」,有「别业」与「共业」之分。别业是个别的众生
造了个别的业,使不同的众生,接受各自的果报;共业是不同的众生
在不同的时空,造了同类的业,使得不同的众生共同接受同类的果报
。例如:家族有家族的别业及共业,公司有公司的别业及共业,国家
有国家的别业及共业等。别业则是个别的自己所造,仍由个别的自己
承受;共业是共同所造的,亦由众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
发的个案,事实上必定是多种因缘所促成,与整体均有关系的。故在
别业中有共业,在共业中有别业。

大家不要忽视了各自的心力,须知每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念头的发生,
都必须非常的留意、谨慎、小心。我们产生的每一个念头,都与上下
古今有关系,一言一行的表现,都会对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响
。故我们的行为若不小心谨慎,将会自害害人,不负责的结果,便很
可能为许多的众生带来了灾难。

整个宇宙的时间及空间,都是在循环中进行的。在时间方面,佛法讲
「三世因果」,若不解脱,永远流转。此生是由过去而来,也将通向
未来世去,虽经百千劫,果报还自受,一己所造之业,定会在生命的
迁流之际呈现出来。所以,若有人认为:「现在做坏事没关系,只要
将来修行便可得解脱。」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那是对人对己不负责
任的说法。

在空间方面的彼此关联,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互
为因缘,宾主相倚,息息相关,没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於
世界而存在的;所以对己对人,不论是为了自私的理由或道德的理由
,都须负起责任,这便是禅修精神。禅法的修行,就需要时时刻刻脚
踏实地,负起责任。


六、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禅修者的心态,是要在行为上没有做坏事的预谋,若犯了不预知的过
失,则以惭愧心来忏悔即可。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
改,便是善人。

经律中常见到少欲、知足、知惭愧、忏悔、忏悔则安乐等的连用语,
都是有助於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少欲:完全没有欲是很难的,但要尽量减少。凡对个人物质生
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凡对社会、对众生有益的修行,则要精进不懈。

(二)知足:针对个人身心所求的私欲要知足,对於上求佛道、下化
众生的修行,则永无止境。

(三)知惭愧:发现自己有了过失,不论是对不起自己,或是对不起
他人,都要觉得羞耻,生起惭愧心来。

(四)忏悔:生起惭愧心之後,更进一步,需要忏悔。承认自己做的
错事,决心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五)忏悔则安乐: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便会心安理得,心中也不
再有挂碍,故能在「我已承认」、「我当负责」的情况下得到安乐。
当我们遇到各种困扰及困难之时,遭受各类打击和挫折之时,或许会
因找不到原因来解释而觉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这些都是过去世
自己所造的业因,为今世带来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面
对眼前的一切事实,能解决者设法避免,不能解决者则勇敢地接受它
,安乐即是来自面对及接受。

学佛的过程,便是透过认识自我、消融自我以达成自我成长、自我提
升的目标。


(选自《禅的世界》)

====================================================================

     本系列电子文件由法鼓文化(http://www.ddc.com.tw/)授权於
     台大狮子吼站上刊登,以兹佛子精进禅修。为尊重智慧财产,
     并避免未授权之盗用,不论是书面、电子、或网路等任何型式
     的转出版、部份引用、摘录行为,皆必须经法鼓文化之书面同
     意授权方可,违法者将予以追究。

     关於本著作权声明若有语意不明、或有其馀未竟事宜,请联络
     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260号6楼 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或 E-mail: idpt315@tpts1.seed.net.tw

====================================================================
Tue Dec 24 12:18:05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