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Wed, 13 Nov 1996 14:26:20 +0800 (CST)
From: root <root@Jei.cc.nsysu.edu.tw>
> 跟中研院资讯所的组字法比起来,我自知他们的东西才是可长可久的,因为他
> 们可不像我们这样随意拼凑,而是请文字学家针对每个字去详查其字形结构的
> 脉络。所以我对他们很是服气,也一直期盼他们的东西能够出来。但是总不能
或许可以和仓颉输入法的发明人朱邦复先生请益一下, 朱先生对字形
等的研究在国内是少数的专业人士. 目前仓颉输入法正由朱先生和资
策会进行整合中, 主因是後来陆续发表的三代仓颉编码都有问题存在,
所以才请朱先生出面处理.
造字及编码的问题, 有部份的字若是我们这些人来弄的话, 编码会有
冲突存在, 比如说仓颉大二至四代的编码就有问题存在. 但若能够直
接找到朱先生, 请他协助编这些字码的话, 应该会比较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