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吴宝元居士的来信:
---------- Forwarded message ----------
Date: Mon, 02 Dec 1996 12:31:56 +0800
From: Maha Wu <maha@tpts1.seed.net.tw>
Subject: 「颇梨」与「玻璃」
各位关心电子佛典的朋友好!
以下是徐言辉大德所提问题及我的回答:
------
>以上几点,应无问题。但有疑问、或错误时该如何处理?例如:在「佛说阿弥陀经
>」中的一段,「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合成」,此处的「颇梨」,是否要改成「
>玻璃」?还是以「四边阶道,金银琉璃颇梨(玻璃)合成」表示?
------
这两天我也有思考到这个问题及其衍生问题,先说结果:若欲摆脱各藏经版本的固
定用字,而以目前电脑的文字处理能力为考量,我会考虑直接用「四边阶道,金、
银、琉璃、颇梨合成」。
此处「颇梨」二字,大正藏及佛教大藏经皆用「颇梨」,但是宋、元、明三本及乾
隆本或一般流布本皆用「玻[玖-久+黎]」。当我重整《佛说阿弥陀经》时,主要
据以订正的版本是乾隆本,所以会采用「玻[玖-久+黎]」一词,而因把「璃」字
视为[玖-久+黎]的通用字,因此变成了「玻璃」一词。
当初处理大正藏第九册时,之所以会把「璃」字视为[玖-久+黎]的通用字,主要
是依据《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第1044页 b栏附记中的资料。但若查看《新修康
熙字典》第1092、1068页,当知「玻[玖-久+黎]」又作「颇梨」。
我想,此处最引人注意的是,此「玻[玖-久+黎]」乃为一宝玉名,绝非我们今天
所熟知的「玻璃窗」之「玻璃」也。所以此处采用「玻璃」一词实在有点不妥,可
考虑改为「颇梨」。
但这一改,就牵涉到两个字,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以前我们只是探讨所谓的「通用
字」,只针对单字;现在变成还要顾虑到所谓的「通用词」,可能是两个字以上的
东西。不过,我想这一个作法是好的,可以列入未来作业的考虑。
最近重翻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再次看到以下这段极有意思的文字:
... 本编依『大正藏』的丽藏本,不在乎各种藏本的对勘,而是舍短从长,希
望能校成一较正确的本子。这又分为两类:一、依各种藏本来校正:凡丽本而
意义可通,不违经义的,一概依丽本。如不及各本而是讹误的,依各本改正,
下注「依某本改」... 二、长期传写,宋本、丽本等,都不免偶有讹误。依经
文意义,经文前後比对,觉得应该校正的,也有三类:属於写讹而加以改正的
,下注「今改」。如有所脱落而补字的,下注「今补」。也有补一二字,文义
更为显了,在补字上下,加以( ),表示这是补入而非原文所有的,也就不
加「注」了。或有多馀的衍文,可删而没有删去的,加[ ];删去了的下注
「今删」。这是本编校改的凡例。(上册72、73页)
印老这个编辑原则,过去我曾运用在《八十华严》的书面编辑上,现在似乎也可以
运用在电子佛典的整理上。我想,目前电子佛典的整理分两类,一类是依古本存实
记录,一类是依古本整理成另一新本。若是後者,除了可以参考印老这个编辑原则
外,若再加上对电脑中文字的现实考量,这样我们大概是可以编辑出一个正确又实
用的本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