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金刚经宗通》卷四
#1
发信站: National Sun Yet San University (ms12.hinet.net>, 信区: BudaTech)
这是一个 MINE 格式的 multi-part 信息.

--------------5E1123A85D5B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iso-8859-1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各位关心电子佛典的朋友:

以下的档案是明.曾凤仪居士所著《金刚经宗通》卷四,
请参考赐教。

--------------5E1123A85D5B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iso-8859-1; name="Jingangm.04"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Content-Disposition: inline; filename="Jingangm.04"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宗通》卷四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此云童寿)译
                                    西天功德施菩萨(破取著不坏假名论)
                                    梁傅大士(颂)
                                    宋嘉禾长水法师子□(金刚刊定记)
                                    明菩萨戒弟子南岳山长曾凤仪(宗通)
□□□□□□□□□□□□□□□□□□□□□□□□□□□□□□□□□□

【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


    此疑从前。舍身布施而来。若一切佛法中般若波罗蜜最为上者。但持说般
    若足矣。何用勤苦行馀度耶。今持说者。行菩萨行。割股救鸽。投崖饲虎
    。如是等行。皆名苦因。云何前舍身命布施者。即成苦果。而此独不成苦
    果耶。为遣此疑。示现般若摄持馀度。故经云。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时本有。是名忍辱波罗蜜句。
非。 )何以故。 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
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应生□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
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傅大士颂曰。
        暴虐唯无道。时称歌利王。
        逢君出游猎。仙人横被伤。
        频经五百世。前後极时长。
        承先忍辱力。今乃证真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
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傅大士颂曰。
        菩萨怀深智。何时不带悲。
        投身忧虎饿。割肉恐鹰饥。
        精勤三大劫。曾无一念疲。
        如能同此行。皆得作天师。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通曰。上言金刚般若是第一波罗蜜。或谓布施为第一者。以布施能摄馀度
    。不知馀度无般若。如阙目而无导师。纵得福报。难证法身。较量优劣。
    断乎般若为第一也。故此以第一波罗蜜能摄馀度。如忍辱。即是持戒。颜
    色不变。即是禅定。忍至五百世。即是精进。而中无我人等相。即是般若
    也。故忍辱不住於相。布施不住於相。方证菩提。而所谓不住於相者。非
    金刚慧。固莫能照了也。如是虽行忍辱。亦是般若。以此布施。是真布施
    。岂彼身命布施求世间福者可同日语哉。

    功德施论曰。如来忍辱波罗蜜者。以世谛论。则名苦行。便同舍身。俱成
    苦果。约第一义谛。虽行苦行。有堪忍性故。即忍辱非忍辱。远离有此分
    别心故。此名胜事。有二种义。一、是善性故。诸波罗蜜皆以善为体性故
    。二、是彼岸。功德不可量。非波罗蜜者。无人知彼功德岸故。由斯得名
    第一最胜义。此苦行胜彼舍身远矣。弥勒菩萨偈曰。能忍於苦行。以苦行
    有善。彼福不可量。如是最胜义。以能离相故也。

    如我昔为仙人。山中修道。值歌利王出猎。疲极就卧。诸妃潜礼仙人。王
    觉。怒其贪观女色。乃割截其身体。节节支离解散。我时容颜不变。无有
    我、人等相。王乃悔过。我言。大王。我心无□。亦如无贪。我若真实
    无□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作是语已。平复如故。是时若有我、人等
    相。应生□恨。不得平复如故。以无我、人等相。不见有我身割截。亦不
    见有王为割截。亦非愚痴罔然不觉。一切分别都无所有。方成真实忍波罗
    蜜也。

    弥勒菩萨偈曰。
        离我及恚相。实无於若恼。
        共乐有慈悲。如是苦行果。

    唯离我故。不见苦。唯离恚故。不见恼。无苦即见共乐。无恼即见慈悲。
    心与慈悲相应。虽苦不见其苦也。若菩萨苦行之时。见有苦恼。即便欲舍
    菩提之心。是故应离诸相。若人不生胜菩提心。应生□恨。为防此过故。
    谓此苦行果。非是一时能为此忍。可暂而不可常。又念过去往昔未遇恶王
    。凡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已於多生无我、人等相。忍之熟故。人以累苦难
    忍。而不知累苦能忍也。

    弥勒菩萨偈曰。
        为不舍心起。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

    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为何等心坚固勤求不舍菩提。此谓入初地胜义之
    心。得忍边际。即忍辱非忍辱。即是此心方便行无住心也。我唯有此离相
    之行得成於忍。故能与无上菩提相应。是故诸菩萨等。应离一切相发无上
    菩提心。习彼能学无住之心。但离诸相。即得菩提。如说。坐於菩提座。
    永断一切想是也。

    云何离相耶。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
    所住菩提之心。若心有住色等境界。即为非住菩提也。以住菩提。故无所
    住。何以故。如是住者。即为非住。如有经说。菩提无住处。是故非住是
    住菩提之异名也。然则不住於相。是般若智。不但摄忍辱。且摄菩提矣。
    既摄菩提。何所不摄。以是义故。佛於正答问中。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
    施。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布施虽摄六度。然离於施物、施者
    、受者三种分别。即是般若波罗蜜。故谓般若能摄六度也。若住色等布施
    。即有疲乏。而菩提心不生。不住色等布施。即不疲乏。而菩提心生。诸
    菩萨摩词萨。为利益一切众生之故。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云何利益众生修行而不住於众生事耶。

    弥勒菩萨偈曰。
        修行利众生。如是因当识。
        众生及事相。远离亦应知。

    故布施莫大於法施。法施莫大於灭度一切众生。若见有众生可度。即是著
    相。是故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此故以利益
    为修因。众生及事相。皆应远离也。何者是众生事。谓名相众生及彼阴事
    故。

    弥勒菩萨偈曰。
        假名及阴事。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以见实法故。

    彼众生者。唯是名字施设。唤为众生。即彼假名无实体故。谓一切相貌即
    非相貌。如是足明人无我也。世谓众生为五阴所成。然彼五阴等法无众生
    体。以无实故。无能成之五阴故。谓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是足明法无我
    也。一切如来明彼二相不实。故离彼相。然所以无彼人、法二相者。以见
    实法故。若彼二实有者。诸佛如来应有彼二相。何以故。诸佛如来实见故
    。唯诸佛见於实法。故不见有所度之人。亦不见有能度之智。乃能无所住
    而行於布施。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离一切相也。

    僧问黄檗。如我昔为歌刊王割截身体如何。檗云。仙人者。即是你心。歌
    利王。好求也。不守王位。谓之贪利。如今学人不积功累德。见者便拟学
    。与歌利王何别。如见色时。坏却仙人眼。闻声时。坏却仙人耳。乃至觉
    知时。亦复如是。唤作节节支解。云。□如仙人忍时。不合更有节节支解
    。不可一心忍。一心不忍也。檗云。你作无生见、忍辱解、无求解。总是
    伤损。云。仙人被割时。还知痛否。又云。此中无受者。是谁受痛。檗云
    。你既不痛。出头来觅□甚麽。

    又僧问。何者是精进。檗云。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强精进。□起心向外
    求者。名为歌利王爱游猎去。心不外游。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无。即是
    佛道。此金刚第一义也。

    黄檗把得便用。纵横无碍。是真能信解受持者。甚为希有。


【九、断。能证无体非因疑】


    此疑从前第三、第七中来。彼较量内外财施不及持经。以此得菩提故。遂
    疑言说是因。菩提是果。以言说证果。理则不成。何者。果是无为。无为
    有体。因是有为。有为无体。无体之道。不到果中。故疑其非因也。为遣
    此疑。乃说无实无虚。原不属於有无。故经云。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
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傅大士颂曰。
        众生与蕴界。名别体非殊。
        了知心似幻。迷情见有馀。
        真言言不妄。实语语非虚。
        始终无变异。性相本来如。

    通曰。每诵此经。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此等说话。其实难信。恐人疑为诳语。故说。如来是真语者云云。以此
    法无实无虚故。惟其无实。不见有诸相可得。不见有众生可度。惟其无虚
    。未尝不现起诸相。未尝不现起众生。即诸相离诸相。即众生离众生。是
    之谓无所住而生其心。虽减度一切众生。而不见一众生得灭度也。此乃一
    真如法界。如来者。本此如而来。故所说者。不异如而说。要令诸菩萨同
    归於如如性海也。傅大士偈。始於众生与蕴界。终於性相本来如。合上文
    并颂之。大有当於心。最宜详味。

    刊定记曰。如来之言。真实无异。皆如其事。不诳众生。今说持经必趣菩
    提。汝等云何不信。又以如来说於真实等。故名如来为真实语者。真语者
    何。谓说佛身大菩提法也。是真智故。实语者何。谓说小乘四谛法也。谛
    是实义。如语者何。谓说大乘法有真如。而小乘无也。不异语者何。谓说
    三世受记等事。更无差谬。以上四语所说。不离利生行施等法。是法即道
    也。菩提妙果。虽不住此有为法中。而利生行施等道。实为菩提之因。此
    言说有为之因。能证离言无为之果。又何疑於因果不相符哉。

    弥勒菩萨偈曰。
        果虽不住道。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彼智有四种。

    实智及小乘。说摩词衍法。及一切授记。以不虚说故。秦什译时。加不诳
    语。明四语总不诳也。以何法故不诳於众生耶。为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故
    。云何无实。如来证第一义。一切法本性无生。无生故不曾是有也。云何
    无虚。既无生。岂有灭。是故非虚。实虚二境皆不可得。於何而见其有为
    。於何而见其无为哉。

    弥勒偈曰。
        顺彼实智说。不实亦不虚。
        如闻声取证。对治如是说。

    如人闻说依言得菩提。便谓言中有菩提。又闻言中无菩提。便谓毕竟无菩
    提。不达言空而法实。故有此执。今言无实无虚。正所以对治之也。言说
    文宇。性本非有。言中菩提。亦同言说。如言於火。但有火名。二俱无实
    。以所说法。不能得彼证法。所以对治言中有菩提之说也。言说无体。依
    而证实。不无离言之法。如言虽非火。不无离言之火。以此所说法。随顺
    彼证法。证果是实。故非虚也。所以对治言中无菩提之说也。言说非虚非
    实。利生行施亦非虚非实。究竟菩提亦非虚非实。孰谓持说不能於菩提作
    因哉。

    昔伏驮蜜多尊者付法於胁尊者。偈云。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
    实法。非真亦非伪。而胁尊者付法於富那夜奢。
    偈曰。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初胁尊者至华氏国。憩一树下。右手指地而告众。曰。此地变金色。当有
    圣人入会。言讫即变金色。时有长者子富那夜奢合掌前立。祖问曰。汝从
    何来。答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处住。答云。我心非止。祖云。汝不
    定耶。答云。诸佛亦然。祖曰。汝非诸佛。答云。诸佛亦非。祖因说偈曰
    。此地变金色。预知有圣至。当坐菩提树。觉华而成已。夜奢复说偈曰。
    师坐金色地。常说真实义。回光而照我。令入三摩谛。祖遂度出家。以法
    付之。此无住妙理。从古已然。於斯信人。大不容易。


【十、断。如遍有得无得疑(如遍亦作真如)】


    此疑从上。不住相布施而来。功德施菩萨论曰。若所证法无生无性。非实
    非虚。是即诸佛第一义身。从此为因。二身成就。菩萨何故舍所证法。住
    於是等而行施耶。真如一切时处皆有。既遍时处。即合皆得。何故有得。
    有不得者。为遣此疑。故经云。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
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傅大士颂曰。
        证空便为实。执我乃成虚。
        非空亦非有。谁有复谁无。
        对病应施药。无病药还祛。
        须依二空理。颖脱人无馀。

    通曰。上言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六祖云。无实者。以法体空寂。
    无相可得。然中有□沙性德。用之不匮。故言无虚。惟其有□沙之用。不
    妨行於布施。惟其体自空寂。故应不住於法。但知布施而不知离相。即住
    於实。不免执我之过。但知离相而不知布施。即住於虚。不免证空之失。
    皆非中道谛也。能离二边而无住者。非具有根本智。及第一般若之力。莫
    能契其妙也。无上菩提。非实非虚。无住布施。非空非有。此果因一契之
    理。岂得谓行施便违於真如耶。上无实无虚。承布施而来。此复以布施证
    明其意。语本联络。傅大士偈亦极绵密。

    刊定记曰。真如遍一切时。遍一切处。有得、不得者。由心有住法、不住
    法之异耳。若住法行施。则不得真如。如入□中。一无所见。若无住行施
    。则得真如。如太阳升天。何所不瞩。住法何以不得真如。由无般若观照
    之智。即执著色等六尘。及空有等法。由执著故。心不清净。为尘所染。
    但见布施。不见馀法。虽得染福。不离苦果。纵有涅盘乐处。近而不达。
    故如□中无所见也。

    弥勒偈曰。
        时及处实有。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馀者有智得。

    不住法何以为得真如。由於有目。具根本智。又得日光明照。通达般若。
    心极清净。决定了知佛法无性。故能悟一切法。不灭不生。不断不常。不
    一不异。不来不去。速成正觉。得大涅盘。如是行不住施。如见种种色也
    。

    弥勒菩萨偈曰。
        暗如愚无智。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得灭法如是。

    明与暗对。是对法也。以有智治无智。是对治也。智生则无智灭。明生则
    暗灭。证寂灭法。亦复如是。真如之理周遍十方。悟亦不增。迷亦不减。
    得失在人。非法有相违过也。

    玄沙云。汝今欲得出今五蕴身主宰。但识取汝秘密金刚体。古人向汝道。
    圆成正遍。遍周沙界。我今少分为汝。智著可以譬喻得解。汝还见南阎浮
    提日麽。世间所作兴营。养身活命种种心行作业。莫非皆承日光成立。□
    如日体还有许多般心行麽。还有不周遍处麽。欲识金刚体。亦须如是看。
    □如山河大地。十方国土。色空明暗。及汝身心。莫非尽承汝圆成威光所
    现。直是天人群生类。所作业次。受生果报。有情无情。莫非承汝威光。
    乃至诸佛成道成果。接物利生。莫非尽承汝威光。□如金刚体。还有凡夫
    诸佛麽。有汝心行麽。不可道无便得当去也。知麽。玄沙以日喻金刚体。
    暗符甚深般若之旨。心心相印。岂不其然。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
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初日分以□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
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
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傅大士颂曰。
        众生及寿者。蕴上假虚名。
        如龟毛不实。似兔角无形。
        舍身由妄识。施命为迷情。
        详论福比智。不及受持经。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
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
见、寿者见。即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
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
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傅大士颂曰。
        所作依他性。修成功德林。
        终无趋寂意。唯有济群心。
        行悲悲广大。用智智能深。
        利他兼自利。小圣讵能任。

    通曰。如来深赞此经。如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是出世间上上智。声闻、
    缘觉所不能窥。唯有大乘菩萨智悲双运。乃克负荷。若有人能受持此经。
    莫逆於心。是於多生种诸善根。故闻斯信。信斯解。解斯行。自利利他。
    不舍菩提。此乃最上乘根器。岂修世间福者可伦哉。何为谆谆以布施较量
    也。布施亦六度之一。□知布施而不知般若。纵以身命布施至□沙劫数。
    终是识情用事。於真性无与。况众生是假。身命亦是假。虚假作为。劳而
    罔功。故般若为布施眼目。能令布施到於彼岸。足知是经是第一波罗蜜。
    当尊敬而奉持之也。

    刊定记曰。得真如者。为由心净。心净。由不住法。不住法。缘有智。有
    智。盖由闻经。故知此经有其胜德。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
    於此经依法修行。其名有三。一、受持。二、读诵。三、演说。受者。受
    其文。持者。持其义。对文曰读。暗念曰诵。欲受其文故先读。欲持其义
    故先诵。是读诵乃受持之因。然受持者。思慧。读诵者。闻慧。若无所闻
    。凭何读诵。是则从他闻法。内自思惟。为得修行智也。此。名具三种法
    。闻思修行。为自身淳熟故。馀者化众生。广说法故。弥勒菩萨偈曰。於
    何法修行。得何等福德。复成就何业。如是说修行。名具三种法。受持闻
    广说。修从他及内。得闻是修智。此为自淳熟。馀者化众生。

    唯佛智慧悉知、悉见是人。既行胜因。必得妙果。当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然何以显其功德之殊胜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河沙等身命布施。
    初日分如是。中日分如是。後日分亦如是。一日之间布施无倦。乃至百劫
    如是。千劫如是。万劫如是。亿劫如是。无量劫中布施无倦。以财施者。
    有力之家。尚可勉为。以身施者。不惜性命。实是善行。其得福德。较之
    於前但以一河沙身命施者。时事皆大。福亦最胜。弥勒菩萨偈曰。以事及
    时大。福中胜福德。云何胜。以事胜故。即一日时舍多身故。复多时故。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如石投水。信心不逆。即此信根。能趣菩提。视彼布
    施未忘於我者。天地悬殊。其福为尤胜也。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信而好。
    好而乐。忆持不忘。浃於心髓。时复为人解说甚深义趣。不徒自度。且以
    度人。彼以相施。此以无相施。其功德岂可胜道哉。所云得何等福德者。
    盖如此。

    又云。复成就何业者。何以竟其说耶。以要言之。是经有无量功德。不可
    思议。是经有无边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思议可及者。菩萨二乘或
    可测度。惟其不可心思。不可拟议。非名相之境。惟证乃知。是功德殊胜
    。福果坚牢。为独性所获之福。非馀者所知。於声闻等是不共性故。故此
    法门。下劣根器每不欲闻。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回心向大。入菩萨乘。是
    。由渐而入者。为发最上乘者说。直趋无上菩提。更不落於阶级。是。由
    顿而入者。但一佛乘。更无馀乘。由权教则名之曰大乘。即大乘亦非乘。
    则名之曰最上乘。是世间希闻希信之法也。

    弥勒菩萨偈曰。
        唯依大人说。及希闻信法。

    若有人能闻说此经。受持、读诵以自利。广为人说以利他。二利兼行。不
    离般若。是故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智慧增长。福德亦与之增长。皆
    得成就不可量(至长也)、不可称(至重也)、无有边(至广也)。如是
    不可思议之功德。偈曰。无上因增长。又曰。满足无上界。圆满资粮。能
    令佛种不断。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无上菩提。背负曰荷。在肩曰担。谓
    以大悲下化。以大智上求。以大愿双运。安於精进肩上。从烦恼生死中出
    。念念不住。直至菩提真性。自他一时解脱。方舍此担。是名。受持真妙
    法。由彼持法。即是持菩提也。

    云何如来唯为大乘者说。何故持说名为荷担菩提耶。以乐小法者。著我、
    人、众生、寿者等见。不能受持为人解说。何名小法。谁为乐小之人。四
    谛因缘。名为小法。声闻、缘觉。即是乐小之人。滞情於中。乃名为乐。
    彼有法执。此显三空。是其非处。故不能持说也。当知能持说者。即是广
    大信解。乐大法者。即是甚深信解。不著我、人、众生、寿者等见。能成
    就最上法器。荷担如来种种力用。故佛为说此经也。

    是一切诸佛从此经生。一切善法从此经出。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
    天人等所应供养。此经乃超出三界之法。诸在三界中者应供养也。当知此
    处即为是塔。如佛像貌安住於中。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人能演法。功与塔
    等。地虽无思。持说者故。当以种种华香而散其处。如雨华赞叹。重其法
    。因重其处也。其处尚当恭敬。况人得真实妙法。岂不为人恭敬而得福报
    也乎。

    弥勒菩萨偈曰。
        受持真妙法。尊重身得福。

    所谓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者。此也。

    百丈云。□如有人。以福智四事供养四百万亿阿僧□世界六趣四生。随其
    所欲。满八十年。後作是念。然此众生皆已衰老。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
    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如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尚自
    无量。何况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道。功德无量无边。尚不如五十人
    闻经随喜功德。报恩经云。摩耶夫人生五百太子。尽得辟支佛果。而皆灭
    度。各各起塔供养。一一礼拜。叹言。不如生於一子得无上菩提。省我心
    力。□如今於百千万众中有一人得者。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常劝众人
    须玄解自理。自理若玄。使得福智。如贵使贱。亦如无住车。若守此作解
    。名髻中珠。亦名有价宝珠。亦名运粪人。若不守此作解。如王髻中明珠
    与之。亦名无价大宝。亦名运粪出。佛直是缠外人。却来缠内与麽作佛。
    直是生死那边人。直是玄绝那边人。却来向这岸与麽作佛。百丈故是最上
    法器。荷担如来无上菩提。乃能为人解说。符合金刚甚深义趣。不为乐小
    法者见解。是最上乘的派也。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
。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傅大士颂曰。
        先当有报障。今日受持经。
        暂被人轻贱。转重复还轻。
        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计情。
        常依般若观。何虑不圆成。

    六祖口诀云。佛言持经之人。合得一切人恭敬供养。为多生有重业障故。
    今生虽持此经。常被人轻贱。不得敬养。自以持经故。不起我人等相。不
    问冤亲。常行恭敬。有犯不较。常修般若波罗蜜。历劫重罪悉皆消灭。又
    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後念觉心。以後念觉心轻前念妄
    心。妄不能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
    。此理事二解。皆约观行。与傅大士颂无异。梵本中有言此为善事。谓遭
    轻辱时。显被辱之人有福德性故。祖云。自以持经故。不起我人等相。不
    问冤亲。常行恭敬。正与善事意符合。大论云。先世重罪。应入地狱。以
    行般若故。现世轻受。譬如重因应死。有势力护。则受鞭杖而已。持经无
    我相等。即烦恼障尽。极恶消灭。即业障尽。不堕恶道。即报障尽。三障
    既灭。三德必圆。故云当得菩提也。

    功德施论曰。如来品说。若复有人受持此经。乃至演说。是人现世或作恶
    梦。或遭重疾。或被躯逼。强使远行。骂辱鞭打。乃至殒命。所有恶业。
    咸得消除。复有颂言。若人造恶业。作已生怖畏。自悔若向人。永拔其根
    本。将心悔过。尚除根本。何况有人受持正法若乎。如馀教说。业虽经百
    劫。而终无失坏。众缘会遇时。要必生於果。非有相违。此复云何。且十
    不善恶趣之业。由持正法。泣悔先罪。恶趣果虽永不生。然於现身受诸苦
    报。现受诸苦。岂失坏耶。不生恶趣。非拔根耶。若有无间决定业者。命
    终之後。定生彼故。应住劫受。须臾出故。如阿□王等。是故无违。持说
    此经。不但转重令轻。转轻令无而已。又谓当得菩提。

    弥勒菩萨偈曰。
        及远离诸障。复能速证法。

    唯其能速证法。故诸报障不难离也。

    僧问云居。承教有言。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
    业即为消灭。此意如何。居云。动则应堕恶道。静则为人轻贱。崇寿稠云
    。心外有法应堕恶道。守住自己为人轻贱。

    天童颂云。
        缀缀功过。胶胶因果。
        镜外狂奔演若多。杖头击著破灶堕。
        灶堕破。来相贺。却道从前辜负我。

    雪窦颂云。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伎俩既无。波旬失涂。
        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复云。勘破了也。

    此诸尊宿。直向自性经中明了受持。无丝毫渗漏。罪福从何而有。此乃超
    过一切因果之谈。是善能持经者。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劫。於然灯拂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
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
者。或有人闻。心即狂札。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
不可思议。

    通曰。真如虽遍一切处。要假修持而得。非是无修而自得也。修之云者。
    熏修此般若智。不住於相。即合无生之理。非是修住相功行所可得也。缘
    此般若无相。非思议所及。故持经功德亦非思议所及。不但先世罪业默为
    消除。虽先世供佛功德亦难比量。何者。彼有为之业恒小。而无为之理恒
    大也。

    刊定记曰。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多佛。一一供养承
    事。因地修行。经三无数劫。第一劫满。遇宝髻如来。第二劫满。遇然灯
    如来。第三劫满。遇胜观如来。今云然灯前者。即第二劫中也。那由他者
    。数当万万。而又有八百四千万亿之多。供佛功德最大。供养多佛。则功
    德最多。尚且经无数劫。方能成佛。若复有人。於後末世。正法将灭之时
    。能受持此经。广为人说。所得功德。能证菩提。

    偈云。
        速获智通性。

    以多福德庄严。速疾满足故。视我供养诸佛功德。不啻百倍、千万亿倍。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如微尘数□河沙数。皆数中之譬喻也。然所以不
    能及者有二义。一、彼得福德。此得菩提故。二、彼有我相。此无我相故
    。无相似性。故不相及。以上凡五度较量。尚未具说。若具说者。人心狐
    疑惑乱。闻此功德威力。於前福聚。殊绝悬远。修福之人。决不能信。当
    知是经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持说是经者所得果报。亦无量无边。不
    可思议。

    弥勒菩萨偈曰。
        成种种势力。得大妙果报。

    所谓摄受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等。成就势力故。即是。世妙事圆满
    。果报极尊贵。又曰。如是等胜业。於法修行知。谓於此法修行。应知获
    斯业也。惟其无量无边。故曰大。即是多性。惟其不可思议。故曰妙。即
    是胜性。皆非凡情所测。持经功德。其胜不可具说如此。

    前五度较量。谓外财两度。内财两度。佛因一度。且第一以一三千界七宝
    布施较量不及。第二以无量三千界宝施较量不及。第三以一河沙数身命布
    施较量不及。第四以无量河沙数身命布施较量不及。第五以如来因地供养
    诸佛功德较量不及。此五重较量。至於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其势亦不能具
    说。所以者何。因不同故。此持经少分福。於最胜果即成因性。总前布施
    福聚。亦不成因。不能得真实果故。况修世福者。沈酣世福中。无穷无尽
    。宁有转头时耶。宜乎信受此经者之难其人也。

    僧问洛浦。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
    道人有何德。浦云。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丹霞颂云。拾得
    疏慵非觉晓。寒山懒惰不知归。声前一句圆音美。物外三山片月辉。若果
    如寒山、拾得证於无心地位。则供养百千诸佛亦分外事耳。

□□□□□□□□□□□□□□□□□□□□□□□□□□□□□□□□□□
  输 入 者:徐言辉           roberhhh@ms9.hinet.net 1996/8/1
  再 校 者:电子佛典编辑小组 ebtwg@ms12.hinet.net   1997/4/5
  输入版本:参酌相关版本修订而成。
□□□□□□□□□□□□□□□□□□□□□□□□□□□□□□□□□□


--------------5E1123A85D5B--
Fri Apr 18 03:30:14 199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