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1
白非白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原来“天上人间会相见”是有典故的,这是道家成仙的故事,汉代的
大作家【刘向】写的书《列仙传》记载:『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
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後
来於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缑氏山头。」果乘
白鹤驻山巅,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王先生上山被道士拉去作仙了,三十年後请人转告他家的人於七月七
日到山头相见,这是为了什麽?只是“举手谢时人而去”,意思是当
年来不及和家人道别,三十年才後现身和家人见面道别,同学们也许
会问“那为何要三十年後”,因为他不是一去就成仙,而是修了三十
年才有能力有自用的交通工具-白鹤。

刘向写的书除了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之外、还有一部重要
的道家著作《洪□五行》。七月七日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是只有道家
才知道的事,唐代道家仙术大兴,王子乔的事还有人提到:
--------------------------
《王子乔.宋之问》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
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草露□君衣。
--------------------------

七月七日因而成了仙人和人间互访的日子,全唐诗记载有人在七月七
日守在道观中,遇见了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还留了一首诗下来:
--------------------------
《七夕.吕□》
(宋元丰中,吕惠卿守单州天庆观。七月七日,有异人过,书诗于纸。)
四海孤游一野人,两壶霜雪足精神。
坎离二物君收得,龙虎丹行运水银。
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桥南畔有旧宅。
父子生来有两口,多好歌笙不好拍。
----------------------

吕□就是吕洞宾的名字,“天台”是他的字,“两口”吕也。关於七
月七日南北朝时期还有一则故事:
------------------------------
《续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
别矣。」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去当何还?」答曰:「织暂诣牵
牛。吾复三年当还。」明日失武丁。人至今云织女嫁牵牛也。【崔□】
《四民月令》曰:「或云见天汉中奕奕有正白气,光耀五色,以此为
徵应。」』
------------------------------

“暂诣”是短暂相会,这本是天象的事,织女、牵牛是星名,当时织
女星的位置在七月七日夜会有一个星往牵牛星跑,而後又回来(幽浮
现象?)。成武丁说那是“诸仙返宫”的日子,後来的人就传为“织
女嫁牵牛”,再演演变成了後来织女牛郎的一年一会,再演变成现在
商人大卖巧克力的节日。

原来贵妃寄词的七月七日不是指情人一年一度的相会,而是指的天上
仙人和人间相会的日子。贵妃当过道士,玄宗也好仙道,他们知道这
一天的特别意义。

那麽七月七日的“长生殿”又是怎麽回事?《资治通□》记载:
------------------------------
《唐纪二十三(AD700□AD705)《则天顺圣皇后下》 四年 p-6574
太后寝疾,居长生院。(长生院,即长生殿)。
------------------------------

在则天太后当政时期,她的寝宫叫长生殿,後人以为白居易笔下长恨
诗的长生殿也是贵妃的寝宫,其实不是,长生殿是则天太后专用的词,
武则天死後皇室再无人敢用这名词当作寝宫名,反而把放神主牌位的
祖祠之处或者供神的地方叫长生殿。例如:
-------------------
《宿昭应.顾况》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
岂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

“太乙”是道教的神名。到此我们终於明白,七月七日长生殿是贵妃
要和皇上相见的日期和地点,时间在夜半无人时。七月七日贵妃如何
和皇上相会?居易先生没有提到,我们推测贵妃不是仙,要像仙人主
动现身不太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请人士召来贵妃魂神,而道士、方
士皆不得其法,唯一的可能就是佛法了,那麽佛法有法子吗?有的:
<<<<<<<<<<<<<<<<<<<<<<<<<<<<<<
(T21n1239)
 p0187b14□《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
  p0187b18□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译
  ....
  p0194b18□若欲求神现者。
  p0194b19□七月七日、三月三日。将一切草木华阴乾。
  p0194b20□谷华稻华酥酪蜜烧之。一切天神八部鬼神皆欢喜现身。

又:
《阿吒婆□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
T21n1238_p0181b24(00)□若欲求神见者。七月七日三月三日。
T21n1238_p0181b25(02)□收一切草木花稻谷花苏蜜酪烧之。
T21n1238_p0181b26(05)□一切天神八部见。皆欢喜现身
>>>>>>>>>>>>>>>>>>>>>>>>>>>>>>

我们都知道一行大师和善无畏是亦师亦徒,密教经典许多都是由一行
大师请善无畏译的,由於一行得皇上重用,这部经相传是一行大师请
译的,更由於这是一部召请鬼神的法门,皇上因而诏入“大内道场”
秘译不使外流,本卷标题“唐大善无畏内道场□译”据信应是“唐善
无畏大内道场□译”才是。

细究本经,读过《药师经》的同学们就会发现这位大将和药叉大将的
愿很相似。当然这经详细的召请方法不见传出,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七
月七日是一个对召请神鬼有著强力作用的日子。

一行大师很清楚各种召请鬼神的方法,他写的《文殊师利宿曜经仪轨》
就提到许多个方法,其中有一个土曜日成就是在每月七日:
<<<<<<<<<<<<<<<<<<<<<<<<<<<<<<
(T21n1304)
p0422b08□宿曜仪轨一卷
p0422b10□    一行撰
p0423c03□若作木曜成就法者。月十六日最为相应。
p0423c04□若作火曜成就法者。即彼直日最为相应。
p0423c05□若作土曜成就法者。每月七日最为相应。
p0423c06□若作金曜成就法者。随所见方平旦最为相应。
p0423c07□若作水曜成就法者依水曜直日而作成就。
>>>>>>>>>>>>>>>>>>>>>>>>>>>>>>

土曜要配合其它二十八宿的值星诸神而作法,佛法既然有这个召请的
法门,照常理而推皇上自然会请来佛密人士行法。另外另有一件事令
玄宗不得不请佛密行者来作法的原因在书上有著线索:
------------------------------
《和李校书乐府.元稹》
(略)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
(纬书曰。僧一行尝奏明皇曰,陛下行幸万里。圣祚无疆,故天宝中。
岁幸洛阳,冀充盈数。及上幸蜀,至万里桥。乃叹谓左右曰,一行之
奏其是乎)。
-------------------------------

原来一行早就预言了玄宗将要败坏的事,元稹就是元微之,他是白居易
的好朋友,两人时常倡和,《全唐诗》曰:『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
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元微之的诗是说“皇上逃到四川成都时经过【万里桥】,才悟到一行大
师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告诉过皇上了”,因而句诗:「翠华南幸万
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这件事也见於《高僧传》:『有一天,皇上询问一行大师“唐朝国家能
有多少年,是否有灾难”,一行回答“皇上将会有万里之行,国家最後
终吉”。皇上惊讶而问,一行不答。後来皇上清场,私下相谈时,一行
大师呈给皇上一个金色盒子,说“等皇上到了万里时再打开”,皇上当
然等不到那一天早就开了,一看是中药材“当归”(应当回家啦)。皇
上不知其意,直到二十多年後,安禄山之乱经过万里桥,才忽然了解到
一行大师的意思。』原书写著:
-------------------------------
《高僧传》
p0996a21□帝尝问国祚几何有留难否。行曰。銮舆有万里之行。
    社稷终吉。
p0996a22□帝惊问其故不答。退以小金合进之曰。至万里即开。
p0996a23□帝一日发合视之。盖当归少许。
p0996a24□及禄山乱驾幸成都。至万里桥忽悟。未几果归。
p0996a25□昭宗初封吉王。唐至昭宗而灭。故终吉。
-------------------------------

“终吉”者,“终於吉王”也,咦?怎麽和“准提者,不准再提也”很
像?□话少表,话说白居易和元微之是好友,元微之能把此事入诗,居
易先生当然也知道一行大师的事迹,据说皇上回朝後自然是对能预测未
来的一行大师更加怀念,後来找不到贵妃魂魄时,皇上想到一行大师能
预测此事,定然会有其它暗□,於是大内找出一行大师所撰的能召请一
切神鬼的仪轨行法,这才有特使仙山一行。

白居易写这件事的绿由《全唐诗》记著:『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
乐天自校书郎尉於□□,鸿与琅邪王质夫家於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
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於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
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於世。乐天深於诗,多於情者也。试为歌
之,如何?乐天因(而)为(之写)长恨歌。』

王质夫是住在仙游山的学佛者,和白居易同游仙游寺,因知此段秘辛故
请白居易写歌,他们也因而成了好朋友,回到朝中後的白居易不时也会
怀念王居士:
----------------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白居易》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

十多年後王居士去世,白居易还写了一首很有玄机的诗:
------------------------
《哭王质夫.白居易》
仙游寺前别,别来十年馀。生别犹怏怏,死别复何如。
客从梓潼来,道君死不虚。惊疑心未信,欲哭复踟蹰。
踟蹰寝门侧,声发涕亦俱。衣上今日泪,箧中前月书。
怜君古人风,重有君子儒。篇咏陶谢辈,风流嵇阮徒。
出身既蹇屯,生世仍须臾。诚知天至高,安得不一呼。
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寿,多於王质夫。
不知彼何德,不识此何辜。
-------------------------

诗中这句“江南有毒蟒,江北有妖狐。皆享千年寿,多於王质夫。”
感叹王居士的寿命不到一千年,同学们,居易先生用“千年”来比较
王居士的寿命,这是不是有点弦外之音、耐人寻味?:D

推测佛法有仙山之行,应是王居士所知,而白居易当时的诗名是第一
把交椅,请白居易来写自然是最合适的人,然而当时道士当道,此事
佛法被密而不宣,道士、方士也就不了了之,白居易虽是深懂佛道二
家的人,但白居易身在朝中,也不能明白写出佛法缘由,只得借道佛
故典轻轻点出其中曲折。

七月七日皇上和贵妃会面了吗?有。但并不是天上人间会相见,因为
皇上在四月就去世了,他们终是应验了贵妃那句“七月七日长生殿”
两个人是在神主牌位上会了面。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的是连最後道别的机会也
没,玄宗终是心愿未了,含恨九泉,贵妃只得投胎转世,不知所踪,
《长恨传》记曰:『贵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
下界。」呜呼,五道轮回,再也不复相见,居易和世人不得不同声感
叹“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掬同情之泪。
--
(全文终)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Mon Mar 28 05:14:52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2
面对自己
虽然我是跳著看的
但是看到这里
内心也不免惆怅

蔡大的解释真是好啊
跟我们自己读的果然不同
甘嗯啦!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的是连最後道别的机会也
> 没,玄宗终是心愿未了,含恨九泉,贵妃只得投胎转世,不知所踪,
> 《长恨传》记曰:『贵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
> 下界。」呜呼,五道轮回,再也不复相见,居易和世人不得不同声感
> 叹“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掬同情之泪。
Mon Mar 28 19:18:0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3
觉得自己好逊喔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的是连最後道别的机会也
> 没,玄宗终是心愿未了,含恨九泉,贵妃只得投胎转世,不知所踪,

看到这里觉得好可怕,我们没有在"宫"中,在人间
可是我又没有好好修行,这样下去,下辈子铁定又轮回
万一下辈子没有狮子吼了,我该怎麽办??>_<
快点加油修行吧~~

对於轮回这件事,感到无限恐惧...

> 《长恨传》记曰:『贵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
> 下界。」呜呼,五道轮回,再也不复相见,居易和世人不得不同声感
> 叹“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掬同情之泪。
Tue Mar 29 01:07:23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4
七月
※ 引述《dave5 (面对自己)》之铭言:
> 虽然我是跳著看的
> 但是看到这里
> 内心也不免惆怅
> 蔡大的解释真是好啊
> 跟我们自己读的果然不同

    对啊!

> 甘嗯啦!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恨的是连最後道别的机会也
> > 没,玄宗终是心愿未了,含恨九泉,贵妃只得投胎转世,不知所踪,
> > 《长恨传》记曰:『贵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
> > 下界。」呜呼,五道轮回,再也不复相见,居易和世人不得不同声感
> > 叹“此恨绵绵无绝期”一掬同情之泪。

引一段地藏经里的话,对「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的佐证。
>>>>>>>>>>>>>>>>>>>>>>>>>>>>>>>>>>>>>>>>>>>>>>>>>>>>>>>>>>>>>>>>>>>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难调难伏。是大菩萨於百千劫头头
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
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
数而作度脱。
>>>>>>>>>>>>>>>>>>>>>>>>>>>>>>>>>>>>>>>>>>>>>>>>>>>>>>>>>>>>>>>>>>>
地藏王菩萨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阎浮众生结恶习重,
旋出旋入劳斯菩萨,......
^^^^^^^^^^^^^^^^^
    这里似乎指出众生上去之後,仍会下堕.......
Tue Mar 29 10:35:4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5
白非白
※ 引述《sici (七月)》之铭言:
> 地藏王菩萨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阎浮众生结恶习重,
> 旋出旋入劳斯菩萨,......
> ^^^^^^^^^^^^^^^^^
>     这里似乎指出众生上去之後,仍会下堕.......

  的确如是,世尊常说天人福报完後是下无间的,
  像世尊告诫阿难陀生天有五百天女是不错,但
  是随後的是无间大黑锅侍候。

  原来六道不是降级式的,天人报完不是转修罗
  或再转生人..而是一下子就入无间了。:Q
Tue Mar 29 11:00:14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6
ViMal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地藏王菩萨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阎浮众生结恶习重,
> > 旋出旋入劳斯菩萨,......
> > ^^^^^^^^^^^^^^^^^
> >     这里似乎指出众生上去之後,仍会下堕.......
>   的确如是,世尊常说天人福报完後是下无间的,
>   像世尊告诫阿难陀生天有五百天女是不错,但
>   是随後的是无间大黑锅侍候。
>   原来六道不是降级式的,天人报完不是转修罗
>   或再转生人..而是一下子就入无间了。:Q
无间完了呢?
2005年 3月29日 17:38:06 星期二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7
七月
※ 引述《vimal (ViMal)》之铭言:
>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 地藏王菩萨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阎浮众生结恶习重,
> > > 旋出旋入劳斯菩萨,......
> > > ^^^^^^^^^^^^^^^^^
> > >     这里似乎指出众生上去之後,仍会下堕.......
> >   的确如是,世尊常说天人福报完後是下无间的,
> >   像世尊告诫阿难陀生天有五百天女是不错,但
> >   是随後的是无间大黑锅侍候。
> >   原来六道不是降级式的,天人报完不是转修罗
> >   或再转生人..而是一下子就入无间了。:Q
> 无间完了呢?
  ^^^^^^^^^^
    转生五道 ^_^|
Wed Mar 30 08:33:47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长恨迷踪(六、此恨绵绵)】
#8
sacca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 引述《sici (七月)》之铭言:
> > 地藏王菩萨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阎浮众生结恶习重,
> > 旋出旋入劳斯菩萨,......
> > ^^^^^^^^^^^^^^^^^
> >     这里似乎指出众生上去之後,仍会下堕.......

>   的确如是,世尊常说天人福报完後是下无间

  不好意思  末学斗胆发问  这个意思是说众生以菩萨加被之力得生清净之处

  如果在那边不修行而起了尘念就会自己离开?

  必须要滚蛋的原因是因为与那边不相应吗(比如说鱼不能在陆上生存)

  那麽诸佛净土也有这样的法则吗?

                  感恩老师
Fri Apr 1 01:19:50 2005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