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占察经豆得》(04)
#1
LNL
代转PO abstsai 写的《占察经豆得》(04)


《占察经豆得》(04)

古来《占察经》的出处是一个谜,正像陶渊明先生的《五
柳先生传》一样:“不知何许人也”。这“出身不明”也
是使得《占察经》被疑为伪作部经典的原因之一,在隋代
被封杀,直到唐代才又败部复活,判定为真经,理由之一
是内容没问题。

出身不明不能作为判经的依据,正如一个人出身不明,不
能据以判定他的成就一样。唐僧搞笑二人组的寒山和拾得
二位老老老师兄就是出身不明的代表人物,他们是由丰干
禅师养大的,史上对寒山的记载是“寒山子,不知何许人
也”,只知道他常常到寺里找拾得玩儿,拾得的出身更是
爆笑:“路上检到的”,是丰干禅师在山上路旁捡到的,
於是把他带回到国清寺交给寺里养。

说起天台山国清寺是大大有名,出了许多人才,例如唐代
真言门大师一行禅师就是在国清寺学习密法的,教他的国
清寺老师的名字,史上记载也是“不知何许人”也。orz

寒山拾得虽是不知何许人也的“异人”,但是出身不明并
不影响他们的成就,长大後二人嘻嘻哈哈到处混,可是当
时的寺僧对寒山拾得二位颇为重视,他们靠的是修为,不
是出身明不明。

寒山的行为颇像後来济癫和尚的原版,史书记载:「寒山
时往还国清寺,以桦皮为冠,布裘弊履,或长廊唱咏,或
村墅歌啸,人莫识之」

後来有大官遇到丰干师,问师打哪来。师说“国清寺”,
大官就问丰干师,“国清寺有什麽贤人可以拜他为师的?
”,师曰:「寒文山殊、拾得普贤,在国清寺库院厨中著
火」,著火就是厨房伙夫。

大官亲往寺中,见二人,一见便礼拜,二人大笑曰:「丰
干饶舌,阿弥不识,礼我为何?」意思是要大官先习阿弥
陀法门。此一事件之後,二人就烙跑,再也不回。

为何不回了?因为丰干师饶舌□了二人的底,二人从此人
间蒸发。咦?二人怎不从此大弘佛法呢?很简单的理由,
文殊普贤的法门不是念佛法门,国清寺是真言法大寺,他
们混在寺里也是在找那些“甲爪之土”的行者而已。

他们有很多的事迹,使得国清寺上下对这二位伙夫不得不
咋舌,有一次国清寺的全体僧众同时梦到太山府君告状,
太山王对僧众说:「拾得打我」,天亮後寺僧去看太山王
的雕像,一看“果有杖痕,众大骇”。後来因为□底事件
拾得和寒山才出走。

这部《占察经》和寒山拾得一样,都是“出身不明”,但
是行者靠实力,经典靠内容,合於佛正法的就是真经,这
部经的内容在唐代得到证实而确认为是佛正法。《占察经
》的内容主要是讲行者要如何禅坐,以便能自证自知诸禅
境的方法。由於唐代是禅法鼎盛的时期(可能也是禅法唯
一的盛期),证入禅境的行者大有人在,这部经才得以重
见光明。

我们讨论的占察经是以大正藏十七册0839经为主,本经的
题目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出六根聚经中)」开宗明义“出
六根聚经中”一句说明了此经是“摘要版”,这经是由“
六根聚经”抽出的,由於古藏里找不到《六根聚经》的经
名,所以当时认为占察经是出身不明,但是唐代学者由经
文下手,唐代大量译经的结果使得经文意义可以有较明确
的定义,“六根聚”的意思就是禅定的意译,因为禅定时
六根聚合於一心,故名六根聚。既然是禅法,又是唯心,
那当然是佛法无疑,而“六根聚经”可能是诸多谈禅法的
经的总集。後世学者有人认为《六根聚经》其实就是包含
在後世唐代所译的《大般若经》中的静虑波罗密诸品中。

为何译为“六根聚”而不译为禅定,因为译者菩提灯是外
国人,这部经是在外国译好再传回中土的,当时译经的程
序是由译经者讲解给“笔授”写出中文的译意,译经者不
一定精通中文,笔授者在把译意转成中文时,若是不清楚
中土的译名时,就会依照词意而译出译意的名词来使用,
这就是早期的经典常见的现象。当大量的译经出现後,译
名才会渐渐统一,而六根聚一词推断也是如此。

唐代不依经名而依经义判经,确认此经为真经之後,才有
百年後宋代的学者释从义明文列以占察经的占轮法作为禅
法的补助占察工具,後世谈论像是《摩诃止观》的禅坐理
论的佐证时,也就以占察经来作辅说了。

这部经一开始即以世尊示现“甚深禅境”作为开场,经上
说:(T17n0839_p0901)
┬┬┬┬┬┬┬┬┬┬┬┬┬┬┬┬┬┬┬┬┬┬┬┬┬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即是世尊)。在王舍城
耆□崛山(异译有鹫峰、灵鹫、鹫头山等)中。以神通力示
广博严净无碍道场。与无量无边诸大众俱。演说甚深根聚
法门。
┴┴┴┴┴┴┴┴┴┴┴┴┴┴┴┴┴┴┴┴┴┴┴┴┴

耆□崛山就是世尊演说《般若》系列法门的主要道场,上
面後句的“甚深根聚法门”就是“「甚深」禅定法门”。
“甚深”一词相信同学们不会陌生,同学们倒背如流的《
心经》开头就有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
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深般若」即是「甚深般
若」的简称。

隋代时《大般若》系列经典还未全译,因此占察经的“甚
深禅定”的说法可说没有人去深入探讨,直到唐代玄奘大
师译出《大般若》系列经典後,当中有一品专门讲解“甚
深”的意义(【甚深义品】),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波罗
蜜多除了原有的六波罗蜜多之外,还有“甚深波罗蜜多”
,也就是甚深布施波罗蜜多、甚深持戒波罗蜜多、甚深忍
辱波罗蜜多、甚深精进波罗蜜多、甚深禅定波罗蜜多和甚
深般若波罗蜜多。

甚深波罗蜜多法门是行者学完六度的般若波罗蜜多之後,
更进阶的法门,我们总以为菩萨由布施入门,学到六波罗
蜜多的般若波罗蜜多就很“强”了,其实後头还有甚深法
门要学。

禅定一词,玄奘大师是译为「静虑」,《大般若经》里世
尊对须菩提说到“要如何验证一位行者是否为不退转菩萨
呢”,方法之一就是以甚深禅定来检验:
《大般若经》(T06n0220_p0618)
┬┬┬┬┬┬┬┬┬┬┬┬┬┬┬┬┬┬┬┬┬┬┬┬┬
(世尊说):善现(须菩提的名)。应依甚深静虑波罗蜜多验
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若菩萨摩诃萨於(甚)深静虑波罗蜜
多不生执著。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
┴┴┴┴┴┴┴┴┴┴┴┴┴┴┴┴┴┴┴┴┴┴┴┴┴

“甚深”法门是世尊在演说《大般若经》时所提出的,它
是“甚深”波罗蜜法门,在《大般若经》里世尊提出除了
原有的六波罗蜜多之外,还有六个“甚深波罗蜜多”是大
菩萨应当修行的。

现在我们明白这部《占察经》所说的「甚深根聚法门」原
来就是“甚深静虑法门”,也就是“高级禅定法门”。关
於禅定的境界,《大般若经》说得很具体:
(T07n0220_p1055)
┬┬┬┬┬┬┬┬┬┬┬┬┬┬┬┬┬┬┬┬┬┬┬┬┬
1...四念四等之俦。五根五力之类。莫不宣诸禅地。
2.□□乎根本。储之定潋。磊□乎边际。
3.譬泥之在均、金之在锻。唯所用耳。岂有限哉。
┴┴┴┴┴┴┴┴┴┴┴┴┴┴┴┴┴┴┴┴┴┴┴┴┴

每次读到玄奘大师的译经,总是为他的优美用词和精确术
语感到无比佩服,真不愧是一代大师。咱们“费”话少说
,来看看上句的语译;

1.四念处、四等至禅境的□围和五根:色受想行识所产生
的五力:信、精进、念、定、慧力,莫不是藉由诸禅境地
来表现的。

2.茜草要长得好一定要草根强,想要蓄水要先使水流停止
,要能堆高要先把周边底子打好。

3.就好像把泥抹平,金属要锻□,禅定是一种工具,它没
有使用上的限制。

禅定会有什麽功能呢?来看看:
┬┬┬┬┬┬┬┬┬┬┬┬┬┬┬┬┬┬┬┬┬┬┬┬┬
1.故能力味精通。神妙挥忽。日月上掩。川岳下摇。身遍
十方。声覃六趣。水火交质。金土易形。殚变化之涂。出
思议之表。
2.具微妙定。不受快己之胜生。关恶趣门。而甘利他之狱
苦。
3.至有八禅分用、三昧异名。日旋星光。月爱花德。游戏
奋迅、清净照明。或百或千。难阶难极。
┴┴┴┴┴┴┴┴┴┴┴┴┴┴┴┴┴┴┴┴┴┴┴┴┴

1.所以禅定的功能能够使五力澈底发挥,意识自由来去,
日月伸手可摘,山河可以摇动,身体可来去十方,通晓六
道语言,水火互换,物质变形,能作出的各种变化,是无
法想像的。

2.甚深的禅定,不是由於自身的喜乐所生,它能使人不入
恶趣(因为三业清净了),而且可以入到地狱救苦。

3.至於色界、无色界八禅天的作用,各种三昧定境的不同
名称,无论是表现出日旋星光(如银河星系的旋状)或者是
如月状光体或各种像花的色彩,或者是超速的移动,或是
清净的光明状态,现出样式是百个千个,无穷的多,无法
一一去经历。

这是禅定的神通妙用,它不是目的,只是用来表现五阴色
受想行识的变化而已,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禅定後的般若波
罗蜜多。

但是这种神通境界不可思议,一句“甚深根聚”除非经历
过那种禅定境界,否则一般人是鸭子听雷,根本就无法了
解世尊说的“甚深根聚”是什麽。

同学了解甚深根聚後,对占察要谈的重点才能进一步明白
,也才不会把占察当占卜,因为差一字就走了样了。
//
Thu Aug 3 12:29:33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4)
#2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我比较好奇的是,泰山府君为什麽要□底?

若寒山、拾得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之化身,莫不慈悲为怀,
我觉得只需口头告诫一番即可,如何杖打泰山府君,而有违慈
悲之道?

另外,如果被人□底了,就一定要离开吗?
--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Thu Aug 3 15:46:55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4)
#3
白非白
※ 引述《images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之铭言:
> 我比较好奇的是,泰山府君为什麽要□底?

  是师父泄的,不是太山王。

> 若寒山、拾得为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之化身,莫不慈悲为怀,
> 我觉得只需口头告诫一番即可,如何杖打泰山府君,而有违慈
> 悲之道?

  太山王被K 原因不明。

> 另外,如果被人□底了,就一定要离开吗?

  也可以大捞一笔,看各人吧。
Thu Aug 3 19:39:32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4)
#4
台湾加油乐利安康
※ 引述《abstsai (白非白)》之铭言:
>   也可以大捞一笔,看各人吧。

所以没有戒律问题?

我以为被人□底,依照戒律就应该把自己变不见说…

原来是看个人…

不过,被□底没有办法像MIB一样消掉人家的记忆吗?
--
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摩诃萨。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Thu Aug 3 19:48:57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4)
#5
白非白
※ 引述《meta (南无药师如来)》之铭言:
> 请教老大:
> > 干饶舌,阿弥不识,礼我为何?」意思是要大官先习阿弥
>                                 ^^^^^^^^^^^^^^^^^^^^
> > 陀法门。此一事件之後,二人就烙跑,再也不回。
>   ^^^^^^
>   却是为何?


  念佛是基本功。

> > 为何不回了?因为丰干师饶舌□了二人的底,二人从此人
> > 间蒸发。咦?二人怎不从此大弘佛法呢?很简单的理由,
> > 文殊普贤的法门不是念佛法门,国清寺是真言法大寺,他
>   ^^^^^^^^^^^^^^^^^^^^^^^^^^
>   是何法门?

 真言法门。

> > 们混在寺里也是在找那些“甲爪之土”的行者而已。
>                   ^^^^^^^^^^^^^^^^^^^^^^^^
>                   又指何等根器之行者?

 爬爬旧文就有。
Fri Aug 4 12:56:48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