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占察经豆得》(05)
#1
LNL
代转PO Abstsai(白非白)写的《占察经豆得》(05)


《占察经豆得》(05)

“甚深根聚”一词不见诸经,这也是使古学者怀疑的地方
,但如果我们先来看“根聚”一词,发现同样是隋代天竺
三藏【□那崛多】所译的《华严不思议境界经》里,世尊
对文殊菩萨谈到禅定种种不思议境界时,对於“行禅”的
说法所用的也是“根聚”一词,并且此经中从头到尾也没
有“禅定”名词出现:(T10n0303_p0922)
┬┬┬┬┬┬┬┬┬┬┬┬┬┬┬┬┬┬┬┬┬┬┬┬┬
(佛告曼殊尸利)..放无数俱致那由多百千智炎。十方诸世
界中。遍布示现。与诸众生。破散无明黑□翳膜。[车*乞
]诸烦恼浊泥。生长诸善根。【成熟诸善根聚】。发起诸
善门。并於一时诸所作转。而住处不动。
曼殊尸利。如来亦无分别,无异分别..。
┴┴┴┴┴┴┴┴┴┴┴┴┴┴┴┴┴┴┴┴┴┴┴┴┴

上句中【成熟诸善根聚】意思即是“帮助那些努力於禅定
的行者得到成就”,隋代当时尚未确定禅定的名词,就算
天台智□大师所用的名词也不是禅定,而是用“止观”,
直到唐代玄奘大师译经时,用的则是“静虑”一词代表
打坐行禅,而把“禅”字用於专指行禅所发生的定境。

暂且不管名相为何,古德有一点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定
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前谈过,禅定境界发生时,
最初是会先了知自己的三业异熟,对於宿世因、此世果会
比较了解一点,也才能够小心忏过去业,并谨慎於此世修
行该如何避免再造业因免去轮回。

可是定境所发的神通对後世行者来说实在是不太可能的事
,因此接下来才有“坚净信”菩萨的发问,“坚净信”的
坚字意思是“一心、全心”,坚净信也译为“一心净信”
,意思就是全心全意的净信,也简称“净信菩萨”,净字
有二个意义,一个是不作他想的净,也就是一心,另一个
是净三业,凡是想要证入般若波罗蜜多境的行者首先要有
三业清净的修为,业净而後才可证入般若波罗蜜多,这类
行者可称为“一心净信菩萨”,也就是“净信菩萨”。坚
净信是意译,他并不只是一位菩萨,也是代表“这一类”
菩萨来发问。

佛经里面凡是当机问法的菩萨或比丘,除了那些路上遇到
佛而发问的人之外,在法会上通常问法的菩萨名称就是和
所问的法有关系。这大概也是大乘经典的特色。

《占察经》(T17n0839_p0901)
┬┬┬┬┬┬┬┬┬┬┬┬┬┬┬┬┬┬┬┬┬┬┬┬┬
1.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坚净信。从坐而起。整衣服。偏
袒右肩。合掌白佛言。我今於此众中。欲有所问谘。请世
尊。愿垂听许。
2.佛言。善男子随汝所问便可说之。
┴┴┴┴┴┴┴┴┴┴┴┴┴┴┴┴┴┴┴┴┴┴┴┴┴

上面是开场,菩萨要问佛,请佛先允许发问。世尊当然允
许,菩萨也就直说:
┬┬┬┬┬┬┬┬┬┬┬┬┬┬┬┬┬┬┬┬┬┬┬┬┬
3.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後像法
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
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

4.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
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

5.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
衣食充养躯命。

6.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於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
极少。乃至渐渐於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所有修
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於後入
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
┴┴┴┴┴┴┴┴┴┴┴┴┴┴┴┴┴┴┴┴┴┴┴┴┴

上面那一大段是菩萨引用世尊在先前所说过的话,来说明
情况的严重性。简单的白话说明:

3.世尊预言末法的世界灾难日益严重,生灵涂炭,民不聊
生。

4.佛的四众弟子们心性变坏,学佛者都以收钱和打知名度
为主.无法专心的去修习涅盘出世间法(“但求世间利养
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

5.一般民众又为了世局动乱不安,心中常感害怕,担心自
身和家属亲人的安危和谋生的困难。

6.世尊预言一开始是得道者很少,渐渐的大家对三乘越来
越没信心,能得禅定神通、自知宿命的修行者也渐渐没了
。最後到了末法之世,有信、禅定并能证宿命通的修行者
“一切全无”。

这真的是令学者心痛不已的预言,坚净信菩萨不忍心,於
是请问世尊看看有没有什麽补救的办法:

┬┬┬┬┬┬┬┬┬┬┬┬┬┬┬┬┬┬┬┬┬┬┬┬┬
7.我今为此未来恶世像法向尽。及末法中有微少善根者。
请问如来。

8.设何方便开化示导。令生信心得除衰恼。以彼众生遭值
恶时。多障碍故退其善心。於世间出世间因果法中数起疑
惑。不能坚心专求善法。如是众生可愍可救。

9.世尊大慈一切种智。愿兴方便。而晓喻之。令离疑网除
诸障碍。信得增长。随於何乘速获不退。
┴┴┴┴┴┴┴┴┴┴┴┴┴┴┴┴┴┴┴┴┴┴┴┴┴

7.菩萨为那些尚有一点善根的人请求世尊。

8.看看有没有什麽方法可以使求法的人没有衰恼,能不退
善心,能坚心求道,菩萨说这些有善根的人是因为生在恶
世,值得同情。

9.希望世尊能给个方便法门,使末法世间有善根的求法人
能有信心,而能选择三乘之一勇往直前不退转。

坚净信菩萨会这样问,原因之一就是世尊说般若法门时,
是由初入门的六度一直说到甚深六度,而甚深六度中的甚
深禅定又是甚深般若的前导,有了禅定经过初、二、三、
四禅而後才能发展五通,五通就是宿命通、天耳通、天眼
通、他心通、身如意通,有这五通才能进一步精进修行,
而得漏尽通,证入般若涅盘智。

可是要有五通的能力,对後世学者来说也实在很困难,因
此坚净信菩萨才会问世尊,问看看有没有其它的方便法门
,可以快一点让学者了知宿命而精进修行。世尊回答坚净
信菩萨说道:
┬┬┬┬┬┬┬┬┬┬┬┬┬┬┬┬┬┬┬┬┬┬┬┬┬
1.佛告坚净信言。善哉善哉。快问斯事。深适我意。今此
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汝应以此事而请问之。
彼当为汝建立方便开示演说成汝所愿。

2.时坚净信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世尊无上大智。何意不说
。乃欲令彼地藏菩萨而演说之?
┴┴┴┴┴┴┴┴┴┴┴┴┴┴┴┴┴┴┴┴┴┴┴┴┴

1.世尊很高兴的回答:“太好了,你直接了当的问这件事
,深得我意”,於是世尊要菩萨去问此次大会中的地藏菩
萨。

2.坚净信菩萨就问“世尊有大智,为何要地藏菩萨说呢?
”,言下之意“地藏菩萨会比世尊更知道法门吗?”

┬┬┬┬┬┬┬┬┬┬┬┬┬┬┬┬┬┬┬┬┬┬┬┬┬
3.佛告坚净信。汝莫生高下想。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
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

4.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虽复普游一切
刹土。常起功业。而於五浊恶世化益偏厚。亦依本愿力所
熏习故。及因众生应受化业故也。
┴┴┴┴┴┴┴┴┴┴┴┴┴┴┴┴┴┴┴┴┴┴┴┴┴

3.世尊知道他的意思,所以也直接回答“汝莫生高下想”
,世尊接著介绍一下地藏菩萨:“这位善男子在无量无边
不可思议阿僧□劫之前就已经具有佛的资格了。上句中的
“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的“萨婆若”通常译为”一
切智”,或“一切智者、全智者”。意指在佛果上了悟一
切法之智(一切智),从而引申为证得佛果者之称号(即
一切智者)。

第四句意思就是:“只是由於自己的愿力,普游一切佛国
以各种方便法门度众,对於无佛的五浊恶土众生更为有缘
,因其愿力而更要那些应受化度的人受到启发。”

┬┬┬┬┬┬┬┬┬┬┬┬┬┬┬┬┬┬┬┬┬┬┬┬┬
5.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於此世界所有
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

地藏菩萨从十一劫前就开始在我们这个世界度众了,所以
他也在这个法会当中,他的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和如来相
同,同时在这个世界所度的人数之多,除了普贤、观音等
大菩萨之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

┬┬┬┬┬┬┬┬┬┬┬┬┬┬┬┬┬┬┬┬┬┬┬┬┬
6.以是菩萨本誓愿力。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
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7.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所谓巧演深法。能善开导初
学发意求大乘者。令不怯弱。以如是等因缘。於此世界众
生渴仰受化得度。是故我今令彼说之。
┴┴┴┴┴┴┴┴┴┴┴┴┴┴┴┴┴┴┴┴┴┴┴┴┴

6.因为地藏菩萨的大愿力,能快速满足众生所求,能灭众
生重罪,去除障难,使人立刻得到安稳。

7.这位菩萨也叫作“善安慰说者”,因为他总是能够深入
浅出的解脱各种法门,很会开导那些初发心想求大乘的人
,使那些学者不会怕学不会大乘的法门,此世界众生很需
要他来教导,所以我今天令他来说法。

大乘就是《法华经》系里所说的弘佛乘(道),它的意思在
今日被扭曲简化,但是在世尊说般若法门的当时,大乘的
意思除了表示修行的精深之外,也代表著任重道远的弘法
使命,“大乘”的音译就是“摩诃波罗蜜多”,摩诃一词
具有“大、伟大、广、深、多、高、优、胜、重大、粗大
”等意思,所以《大般若经》的正式音译名称就是《摩诃
般若波罗蜜多经》。

波罗蜜多意思是"到达彼岸",波罗是彼岸,蜜多是到达,
彼岸意思是圆满的成就,波罗蜜多也引申为“到达彼岸的
方法”意译就是“舟、船”,由於是载具,所以通常也用
“乘”字表示。因而“大乘”的意思也可说是“摩诃波罗
蜜多”的直译,也就是“甚深波罗蜜多”。

世尊说地藏菩萨能开导“发意求大乘者”,求大乘的意思
就是“求摩诃波罗蜜多”,也就是“求大、深、广度到彼
岸”法门的人,所以在
《大般若经》里「须菩提」就请问世尊:(T06n0220_p075
4)
┬┬┬┬┬┬┬┬┬┬┬┬┬┬┬┬┬┬┬┬┬┬┬┬┬
(须菩提问世尊)..云何可说菩萨摩诃萨依【甚深波罗蜜多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

须菩提问世尊说“为何大菩萨依照大乘可以证得无上菩提
呢”,世尊回答“大菩萨因为行使六大乘而成就了无上菩
提”这六大乘也就是後来贯穿全经的甚深布施波罗蜜多、
甚深持戒波罗蜜多、甚深忍辱波罗蜜多、甚深精进波罗蜜
多、甚深静虑(禅定)波罗蜜多和最後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

简单的一句“发意求大乘者”却包含了全部修行要素的菩
萨六度法门,这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真正是如老祖宗所
说的:“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这个看来很艰巨的
修行路程,叫那些想求摩诃波罗蜜多的行者如何踏出第一
步呢?求大乘者该如何著手?同学们先别担忧,放心,地
藏菩萨就有办法教学者们轻松入门,且待下回看地藏菩萨
的开示。
Wed Aug 9 13:53:48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5)
#2
南无观世音菩萨
5.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於此世界所有
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

地藏菩萨从十一劫前就开始在我们这个世界度众了,所以
他也在这个法会当中,他的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和如来相
同,同时在这个世界所度的人数之多,除了文殊和观音菩
萨之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


//////////////////////////////////////////////////////////
小小补充:
1.遍吉菩萨应是普贤菩萨而非文殊:)

2.唯除遍吉、观世音等 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应是指:

除了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之类的菩萨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

与

除了普贤和观音菩萨之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相较起来意义是有些许不同的。
2006年 8月 9日 19:59:23 星期三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占察经豆得》(05)
#3
白非白
※ 引述《dejo (南无观世音菩萨)》之铭言:
> 5.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 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唯除如来无能过者。又於此世界所有
> 化业。唯除遍吉、观世音等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 ┴┴┴┴┴┴┴┴┴┴┴┴┴┴┴┴┴┴┴┴┴┴┴┴┴
> 地藏菩萨从十一劫前就开始在我们这个世界度众了,所以
> 他也在这个法会当中,他的身相端严威德殊胜。和如来相
> 同,同时在这个世界所度的人数之多,除了文殊和观音菩
> 萨之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
> //////////////////////////////////////////////////////////
> 小小补充:
> 1.遍吉菩萨应是普贤菩萨而非文殊:)

  真是谢谢。

> 2.唯除遍吉、观世音等 诸大菩萨皆不能及。
> 应是指:
> 除了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之类的菩萨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
> 与
> 除了普贤和观音菩萨之外,其它菩萨是无法相比的。相较起来意义是有些许不同的。

  的确是如此。
  谢谢恁的指正。
  原文将依此修正。



  --

~~~~~~~~~~~~~~~~
佛法一,一法佛,一法佛法法一佛。
真如一,一真如,一真如真真一如。
~~~~~~~~~~~~婴愚~~
Thu Aug 10 07:44:42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