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古代宗教界以及命理界对於慧星的现象都有不同的解释,
而现代科学界则通常看法不同。不过科学界的看法也是在演化的:
观测垂死彗星结论 挑战太空风化理论
更新日期:2007/07/12 14:35 记者:郑诗韵
(法新社巴黎十一日电) 一颗垂死彗星,让天文学家开始挑战认为「太空风
化」影响彗星这种太阳系谜样漫游物的主流理论。
彗星是尘埃、冰与碳分子组成的脆弱团块,据信是星系组成时遗留下来的原始
物质。
一般认为,彗星悠游於太阳周边、返回太阳系冰冷深处这段漫长的时间内,外
层必定遭遇太空深处的宇宙射线、太阳粒子及气候巨变反覆影响。
理论上,这种「风化」现象,在隔几年就绕行太阳一次的所谓短周期彗星上特
别明显。
但美国天文学家抓住一颗短周期彗星破裂的绝佳机会观测发现,彗星的化学性
质从内到外似乎都一样。
他们研究的是简称为「73P」、每五点三年绕太阳一周的「73P/史瓦三号彗星」。
一九九五年,73P彗星发生灾难性解体,碎裂成六十八大块,其中两个长数百
公尺。
去年,这个崩解後的彗星扫过地球,让天文学家得以在夏威夷毛纳基的大型观
测站,使用光谱仪,观测这两大团块的化学组成。
他们发现,这两个团块的乙炔、甲醇、氨等复杂冰状组成含量低,与大部分彗
星不同,显示它们在组成初期就不寻常。
与预期不同的是,这些团块内外部的化学性质非常类似,挑战所谓的风化理论。
这份报告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鲁索领导,刊登在明天的英国「自然」期
刊。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