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1
邱大刚
回覆站友来信询问,经站友同意转贴如下: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http://www.8novel.com/readbook/10/106049/43587.html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 情无病欢乐。於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
> 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难!
> 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
> 为病所苦,及馀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
> 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 李煜常常在念佛,怎麽国家还会亡国呢?

就佛法所描述的世界运作的基本原则来说,若非解脱,否则「纵使千百劫,
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逃不掉的。这是世界运作的基本
原则,人们自然会遇到的状况。

佛法教的重点,是如何从以上的世界运作中解脱,说难听的是如何逃掉,唯
有解脱才能不再永无止尽的轮回。这是佛法真正的核心及能力。「如何解脱
」就是《阿含经》中的主要内容。

至於菩萨或是天人帮助人,主要是基於对於「修行者」的帮助。对於认真修
行的人,自己解脱轮回以外,业障深重若遇到阻碍,菩萨或天人也会帮忙,
让修行者少一些解脱上的障难,把发起恶果的「缘」给延後,也就能使恶果
延後,如果到解脱後都还没发起这业报,就逃掉了。菩萨或天人的帮忙,让
人能临时抱佛脚,本来虽然学生努力读书但还是不及格,会被二一,菩萨或
天人帮忙考前猜题多赚了几分(不知道算不算作弊?),结果没被二一,继
续努力的人就还有机会继续增进,最後金榜题名。

至於对於一般非修行者的帮助,就更不保证了。就像每次菩萨戒法会,都是
几百几百人发菩萨愿,这些人都「发愿」帮助人。但你能说因为某人发愿帮
助人,所以要他担保他帮我们到底、我们缺多少钱他都供我们一辈子吗?门
都没有 XD 「发愿」就是随力而做,别人又不欠我们,帮是额外的,不帮是
正常的。再者,菩萨或天人帮忙,也会看是否帮了这个人後真的对他有长期
的帮助,如果有人赚了几分而没被当,却因此更混,以後联考考更惨,那菩
萨也不见得会帮,因为帮了他可能害了他。

李煜首先败在痴,就像现在很多人被附佛外道骗一样,贪□痴本来就有对应
的果报,念佛有智慧的话就能闪,若念佛仍然没有智慧的话,小事菩萨及天
人还是会帮忙,但自己去送死就没人帮得了忙了。自己不整建军备,防止别
人攻击,被别人攻击也是自找的。经中就有载佛陀说居士也是要避免被盗贼
抢等等,以及治国要重视边防等等,而不会说光靠慈心就不会被偷钱或是被
入侵,慈心还是要靠智慧才行,否则是在痴下的慈心,仍有痴的果报。

然後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或是借酒消愁等等,怎麽看也不是一个修行者,只
是一个文学家,该治国而不治,国家衰败是因果,菩萨或天人纵使要帮也很
难吧?

就像梁武帝,我作学生时看梁武帝的事,对於达摩说他「没有功德」这个故
事没什麽特别的想法,只觉得是因为他求功德,因为执著而没有功德。做事
後再看梁武帝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无有功德!拿纳税人的钱去捐给佛寺,自
己却不做到该做的治理国家的事,连本份都没尽好,根本是慷他人(纳税人
)之慨,只是靠自己为一国之君的位置想拗未来世的福报,哪来什麽功德嘛!

当然这些人本身的善行恶行在後世仍会分别受报,李後主的痴让他被杀,但
他不杀生之处,也会有他在後世的善业,起码比起杀人如麻的君主下辈子好
过,这些若没解脱,本来就会分开受报,逃不了的。而且我相信由於他亲近
佛法,天人应该还是多少帮了他不少忙,只是自己不振作,只靠临时抱佛脚
但没有好好念书,最後还是被二一啦!!他如果有些脑袋,或是没有沈迷享
乐而音响开到最大声太嚣张,也不会惹上最後被赵光义看不顺眼的杀生之祸。

《药师经》中的「横难」为什麽称「横」?就是意外的、比较不是由因果自
召的苦难。这些意外的灾难,不是人自找的,菩萨及天人就能帮忙,因此若
国王起慈悲心,加上菩萨及天人帮忙,就能把横难给转掉。但若是因果造成
的,定业难转,菩萨或天人帮忙也只能片面的暂时的,要全转掉就要自己修
行了。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Tue Apr 26 20:41:1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2
邱大刚
    顺道一提,照《增壹阿含经》所载,□陀太子被杀也跟李後主被杀有点像,
可能有点白目且音响开太大声了... 看来历史真是会重演的。

    不过□陀太子往生後,因为善业很大,直接升上天界成为天子了,快乐得
不得了。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Q

    以下转贴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陀太子

  中印度舍卫国波斯匿王的太子。又作逝多□头、□洹、□桓、□多、
移多、制多、誓多等,略称□。意译胜或战胜。其得名由来,依《玄应音
义》卷二十五所述,波斯匿王与邻国战胜之日,恰好太子诞生,故命此名。

  佛陀在世时,舍卫城的给孤独长者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佛教徒,有一次
,他想在舍卫城附近建立精舍以供佛陀及僧众居住。当时,□陀太子有一
块八十顷左右的土地,地方平正,树木茂密,离舍卫城也远近适中。给孤
独长者乃向太子情商洽购,最初,太子并不答应,他向长者戏称∶「如果
你用黄金布满其地,我就将该园卖给你。」太子这句话本来是戏言,没想
到长者真的回去用象运来黄金,开始布在该园各处。

  太子在惊讶之馀,也无法反悔前言。又想到向释尊布施是佛教徒应该
做的事,「佛诚良田,宜植善种。」因此,他答应将黄金布满的地出售给
长者,另外,他把园□的树木,无条件捐献出来。就这样,□园精舍终於
圆满落成。由於树木是□陀太子所捐,因此叫做「□树」(或逝多林),
园地是给孤独所购赠,所以称为「给孤独园」。

  又,依《法句譬喻经》卷一所述,太子之弟毗流离欲篡位自立,乃弑
波斯匿王,并入东宫斫杀太子□陀。当时□陀了悟世间无常,因此心无恐
惧,甘心受刀。而《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则谓,毗流离王灭迦毗罗城之
後,凯旋回国时,□陀在深宫与宫女娱乐。由於弦歌声 外扬,毗流离王闻
之乃告大怒,并诘问太子∶「何以不辅佐政事,反而耽溺於娱乐?」太子
答云∶「因为不忍杀戮人命。」毗流离王大怒,遂加以斫杀。不论二说何
者为是,□陀之为毗流离所杀一事,当可取信。

  〔参考资料〕 《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孛经抄》;《中本
起经》卷下;《贤愚经》卷十;《四分律》卷五十;《五分律》卷二十五
;《十诵律》卷三十四;《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九;《高僧法显传》。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Tue Apr 26 20:56:1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3
邱大刚
> 自己不整建军备,防止别
> 人攻击,被别人攻击也是自找的。经中就有载佛陀说居士也是要避免被盗贼
> 抢等等,以及治国要重视边防等等,

    经载如下:

《中阿含经》卷1〈1 七法品〉: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王边城七事具足,四食丰饶,易不难得,是故王城
不为外敌破,唯除内自坏。

「云何王城七事具足?谓王边城造立楼橹,□地使坚,不可毁坏,为内安隐,制
外怨敌,是谓王城一事具足。复次,如王边城掘凿池堑,极使深广,修备可依,
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二事具足。复次,如王边城周匝通道,开除平博
,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三事具足。复次,如王边城集四种军力,象军
、马军、车军、步军,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四事具足。复次,如王边
城豫备军器弓、矢、□、戟,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五事具足。复次,
如王边城立守门大将,明略智辩,勇毅奇谋,善则听入,不善则禁,为内安隐,
制外怨敌,是谓王城六事具足。复次,如王边城□立高□,令极牢固,泥涂垩□
,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七事具足也。

「云何王城四食丰饶,易不难得?谓王边城水草樵木,资有豫备,为内安隐,制
外怨敌,是谓王城一食丰饶,易不难得。复次,如王边城多收稻谷及储畜麦,为
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二食丰饶,易不难得。复次,如王边城多积葫豆及
大小豆,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王城三食丰饶,易不难得。复次,如王边城
畜酥油、蜜及甘蔗、糖、鱼、盐、脯肉,一切具足,为内安隐,制外怨敌,是谓
王城四食丰饶,易不难得。如是王城七事具足,四食丰饶,易不难得,不为外敌
破,唯除内自坏。

    (看来佛陀治国也很强。很可惜看来李後主及梁武帝没有读经看到佛陀教的
      治国法... 李後主被假扮的大师所骗,梁武帝则自己把达摩给赶走,所以并
      没有了解正法。如果他们有参加读经班,可能就不会亡国了 ^^y 当然,更
      重要的如接下来这段所述)

「如是,若圣弟子亦得七善法,逮四增上心,易不难得。是故圣弟子不为魔王之
所得便,亦不随恶不善之法,不为染污所染,不复更受生也。」
(CBETA, T01, no. 26, p. 422, c11-p. 423, a14)

    (至於什麽是「七善法」?什麽是「四增上心」?有兴趣的佛弟子,
      请洽 CBETA。)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Tue Apr 26 21:14:2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4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 > 情无病欢乐。於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
> > 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难!
> > 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
> > 为病所苦,及馀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
> > 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 > 李煜常常在念佛,怎麽国家还会亡国呢?


你的意思是,李煜常在念佛还是会亡国?
你的意思是,甚至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也是保护不了他?
你的意思是,由这些例子可以推得念佛是没有用的吗?

那跟你一样的问法,

我想请问你,
身为释迦族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为什麽不但亡国,甚至还被灭族了?
连身为释迦牟尼佛,也保护不了他的释迦族?
这样的话,照你的意思,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去修行,也是没有用的罗?

EVA等候你的回答,谢谢
Sat Apr 30 17:15:08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5
邱大刚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身为释迦族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为什麽不但亡国,甚至还被灭族了?
> 连身为释迦牟尼佛,也保护不了他的释迦族?
> 这样的话,照你的意思,听释迦牟尼佛的话去修行,也是没有用的罗?
> EVA等候你的回答,谢谢

    站友就是不清楚,所以才问的啦,不是说结论如此。

    EVA提出的这个问题有意思。请问您觉得正解为何呢?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at Apr 30 23:34:1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6
root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回覆站友来信询问,经站友同意转贴如下:
>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 http://www.8novel.com/readbook/10/106049/43587.html
>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这一段有个大重点,就是这个王"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基於这个
    发心和善根并依药师法门,药师如来就会依其愿力令其国界即得安隐。
    如果没这一个发心,那念佛有口无心恐怕效果有限。

来看看李煜他是如何治国的:
参考资料: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6%9D%8E%E7%85%9C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死後,
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4]。
笃信佛教,「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
颇废政事。」
[5]在宫内和国内大兴宗教,甚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为凭,自己每日穿袈裟诵佛经。
直到宋军临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971年宋军灭南汉後,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至开封,李煜托病不往。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攻南唐。
975年,曹彬攻克金陵,南唐灭亡。李煜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後主、南唐後主。

性骄侈,好声色,不恤政事。李煜这种表现,我个人是不相信他会"应於一切有情
起慈悲心"。

为王者不恤政事,这就像有人手拿卫生纸擦大便後不洗手,却逢人辄说自己是最爱
乾净的人一样。说自己爱乾净,上完大号美美的玉手沾到大便却懒得洗手,那怎麽
能说是爱乾净。同样的为王者不恤政事,岂有国事会自己自动上轨道之理。自己国
内的人民生活都懒得管了,会对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这是无法说服人的。

所以是李後主的痴让其亡国,非药师法门不灵光也。

> > 情无病欢乐。於其国中,无有暴恶药叉等神恼有情者,一切恶相皆即
> > 隐没;而刹帝利灌顶王等寿命色力,无病自在,皆得增益」。「阿难!
> > 若帝后、妃主,储君、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彩女,百官、黎庶,
> > 为病所苦,及馀厄难;亦应造立五色神□,然灯续明,放诸生命,散
> > 杂色花,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 > 李煜常常在念佛,怎麽国家还会亡国呢?

念佛诵经等佛事未来世绝对有其善报,但要请药师佛来护国,可不是光念念
佛就行,是有其极重要条件的。

有某功夫片剧情,北方佬输给了叶问,北方佬爱牵拖把问题扩大向叶问说:
「今天算北方拳输给南方拳了。」叶问回道:「你错了,这不是南北拳的问题,
这是你的问题。」

同样的,念佛不灵光,可别迁拖成佛法的问题,这是人心的问题。
念佛不是万灵丹,不是念起佛来就刀枪Blue,有口无心照样亡国。



> 就佛法所描述的世界运作的基本原则来说,若非解脱,否则「纵使千百劫,
> 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逃不掉的。这是世界运作的基本
> 原则,人们自然会遇到的状况。
> 佛法教的重点,是如何从以上的世界运作中解脱,说难听的是如何逃掉,唯
> 有解脱才能不再永无止尽的轮回。这是佛法真正的核心及能力。「如何解脱
> 」就是《阿含经》中的主要内容。
> 至於菩萨或是天人帮助人,主要是基於对於「修行者」的帮助。对於认真修
> 行的人,自己解脱轮回以外,业障深重若遇到阻碍,菩萨或天人也会帮忙,
> 让修行者少一些解脱上的障难,把发起恶果的「缘」给延後,也就能使恶果
> 延後,如果到解脱後都还没发起这业报,就逃掉了。菩萨或天人的帮忙,让
> 人能临时抱佛脚,本来虽然学生努力读书但还是不及格,会被二一,菩萨或
> 天人帮忙考前猜题多赚了几分(不知道算不算作弊?),结果没被二一,继
> 续努力的人就还有机会继续增进,最後金榜题名。
> 至於对於一般非修行者的帮助,就更不保证了。就像每次菩萨戒法会,都是
> 几百几百人发菩萨愿,这些人都「发愿」帮助人。但你能说因为某人发愿帮
> 助人,所以要他担保他帮我们到底、我们缺多少钱他都供我们一辈子吗?门
> 都没有 XD 「发愿」就是随力而做,别人又不欠我们,帮是额外的,不帮是
> 正常的。再者,菩萨或天人帮忙,也会看是否帮了这个人後真的对他有长期
> 的帮助,如果有人赚了几分而没被当,却因此更混,以後联考考更惨,那菩
> 萨也不见得会帮,因为帮了他可能害了他。
> 李煜首先败在痴,就像现在很多人被附佛外道骗一样,贪□痴本来就有对应
> 的果报,念佛有智慧的话就能闪,若念佛仍然没有智慧的话,小事菩萨及天
> 人还是会帮忙,但自己去送死就没人帮得了忙了。自己不整建军备,防止别
> 人攻击,被别人攻击也是自找的。经中就有载佛陀说居士也是要避免被盗贼
> 抢等等,以及治国要重视边防等等,而不会说光靠慈心就不会被偷钱或是被
> 入侵,慈心还是要靠智慧才行,否则是在痴下的慈心,仍有痴的果报。
> 然後他不爱江山爱美人,或是借酒消愁等等,怎麽看也不是一个修行者,只
> 是一个文学家,该治国而不治,国家衰败是因果,菩萨或天人纵使要帮也很
> 难吧?
> 就像梁武帝,我作学生时看梁武帝的事,对於达摩说他「没有功德」这个故
> 事没什麽特别的想法,只觉得是因为他求功德,因为执著而没有功德。做事
> 後再看梁武帝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无有功德!拿纳税人的钱去捐给佛寺,自
> 己却不做到该做的治理国家的事,连本份都没尽好,根本是慷他人(纳税人
> )之慨,只是靠自己为一国之君的位置想拗未来世的福报,哪来什麽功德嘛!
> 当然这些人本身的善行恶行在後世仍会分别受报,李後主的痴让他被杀,但
> 他不杀生之处,也会有他在後世的善业,起码比起杀人如麻的君主下辈子好
> 过,这些若没解脱,本来就会分开受报,逃不了的。而且我相信由於他亲近
> 佛法,天人应该还是多少帮了他不少忙,只是自己不振作,只靠临时抱佛脚
> 但没有好好念书,最後还是被二一啦!!他如果有些脑袋,或是没有沈迷享
> 乐而音响开到最大声太嚣张,也不会惹上最後被赵光义看不顺眼的杀生之祸。
> 《药师经》中的「横难」为什麽称「横」?就是意外的、比较不是由因果自
> 召的苦难。这些意外的灾难,不是人自找的,菩萨及天人就能帮忙,因此若
> 国王起慈悲心,加上菩萨及天人帮忙,就能把横难给转掉。但若是因果造成
> 的,定业难转,菩萨或天人帮忙也只能片面的暂时的,要全转掉就要自己修
> 行了。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Sun May 1 01:26:2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7
善护念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 > http://www.8novel.com/readbook/10/106049/43587.html
> >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 来看看李煜他是如何治国的:
  瞄到这个跟历史有关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虽然前面的师兄们已有很好的回覆,
  不过还是补充一些观点:

  就历史的发展,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是几句描述就可以断定的。
  用几句史载的描述来评断一个人的功过恐怕过於简略。
  当然,一个人所招致的善恶因果也不会是一条直线。
  只要读了某经或诵念某佛、某菩萨名号、
  或修什麽法就能如经上写的得到什麽吗?
  相信很多接触过佛教的人都有经验,也知道不是那麽容易。
  这中间的关键跟心念有关,要发出一念纯净的心并不容易,
  一般人学佛还处在贪、嗔、疑等等障碍当中居多,感应也就没那麽大,
  看看许多想消业祈福的人就知道,即使念了百千万佛号,
  一边念一边存疑,或一边念一边想要求什麽、记挂著自己到底念到第几遍....
  发不出清净心就算了,还不断随妄念、杂念转来转去,
  结果不管念多少佛号、诵多少经、修多少法门还是老样子,
  不但习气没有转变多少,周围的环境也改变不了。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同样,李後主虽然有心修佛,是否够诚心、够清净虽不得而知,
  但是有没有感应却不一定如同世俗所认定的,
  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表象来看。

  依照记载,李後主个性宽厚、没有野心也不善领导,
  要不是他的兄长一个一个早死,本来也轮不到他继位。
  他笃信佛教,但也不是盲信,佛学素养并非泛泛之辈,
  也不是一个整天只会风花雪月,不管政事的昏君。
  照历史来看,在五代十国这种弱肉强食的纷乱时代,
  当赵匡胤雄心统一天下之际,剩下的南唐必然不可幸免於被吞并的命运。
  而後主从父亲那里接手来的南唐正好是屡次败战、割地求和、称臣纳贡的
  弱势国家。处於这种劣势,如果後主顽强抵抗,只会造成死伤无数、
  家破人亡,顶多再苟延几年的国势,最终还是会被吞并。
  反之,如果无血开城,让比自己有能力的君王来统治南唐子民,
  对深具慈心的後主来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南唐的归顺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跟血腥,城池、百姓没被烧杀掳掠,
  生活在北宋治下的日子相对安定许多。
  虽然北宋仍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外患,
  但是打起仗来都在北方,还不到南唐的地理位置。
  而且几代北宋皇帝如太祖、太宗、仁宗等等也都有所作为,
  还出了不少著名的良臣良将,如寇准、包拯、狄青、范仲淹、韩琦、富弼、
  欧阳修、司马光……等这些社稷佐辅。
  比较起来,生活在南唐的人民比较幸福,还是北宋治下的生活比较幸福?
  自不待分说。

  因此,李後主的努力不但保全了南唐百姓的身家安全,
  也让百姓往後得以过著比较安稳的生活。
  这不正是经上所说的「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
  一切有情,无病欢乐。」的感应吗?

  佛、菩萨助人是以长远的角度来帮,而非一味顺应众生一时的愿望,
  也就是说,不是众生认为的成功才叫作有感应,
  也不是众生以为的失败就是没感应。
  这个道理,就是「能许则许」!

  至於纵情声色,在古代富贵人家是家常便饭(其实现代也一样)。
  不过学佛的李後主并非天天如此,他也有持戒的时候。
  从记载得知,後主只先後娶过大小周后两个老婆,
  立过一个地位不高(因为很少理她)的嫔妃而已。
  这跟古代后宫佳丽三千的君王比起来算是不好色了。

  此外,後主让人产生纵情声色的印象,
  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降低敌人对自己的敌视和迫害。
  古代在斗争环境中的人为了自保,有时就会用这种方式来让敌人以为自己
  只是个会享受、没有作为------即威胁性比较小的人。
  例如南唐的韩熙载(也是个学佛人)也是极其奢靡的人,
  由於才气纵横、孤傲不群,受到不少人的嫉妒和排挤。
  据记载,韩熙载的奢靡也跟避祸有关。
  这也就是为什麽李後主要派人去韩熙载家刺探的原因。
   (我曾经在talk版介绍过这幅情报画)

  不过,不管李後主是真的纵情声色还是为了掩人耳目,
  宋太宗(赵匡胤的弟弟)这个性格猜忌又心胸狭窄的人对他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宋太宗的继位在史上始终是个谜,由於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迷离,
  加上太宗继位後的一些掩饰行为,使後人推测太宗可能谋权篡位。
  宋太宗在治国上确实有所建树,但为了保住皇位,
  逼得弟弟和太祖的儿子自杀,连带自己的儿子也疯掉。
  对亲人尚且如此,对李後主这种亡国之君自然也不会手软。
  李後主不管如何洁身自爱,都很可能被以任何理由消灭掉。

  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佛的李後主处於左右为难的处境,
  一般来说,亡国君和眷属们很难保全性命和清白,所以很多末代帝王都会自杀。
  但後主因为懂得戒律所以不能自杀,也不能叫自己的眷属自杀。
  虽然後来被赐与毒药毒杀掉,不过这种结果跟他身为君王所造的杀业
  及跟许多落难的亡国君臣比起来算是重罪轻受了。

  因此,因果、感应,怎能用几句记录或世间的成败标准来看待呢?

  以上提供参考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Sun May 8 17:47:22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8
邱大刚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就历史的发展,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是几句描述就可以断定的。
>   当然,一个人所招致的善恶因果也不会是一条直线。
>   因此,因果、感应,怎能用几句记录或世间的成败标准来看待呢?

    这倒是,谢谢 grace 提出了层面更广的见解。

    世人只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们认知的历史,通常是战胜国
的官员写的,看看当今的媒体能如何的扭曲事件,也不难想像敌国的
官员会怎麽写 :Q

    真相如何或许也没什麽人能全面的知道,倒是每个人有自己的业
报,天助自助者,还是要靠自己。有别人帮忙是赚到了,没别人帮忙
则是应该的...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Sun May 8 19:06:32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9
root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 > > 刚才读史读到关於南唐後主李煜的故事
> > > > http://www.8novel.com/readbook/10/106049/43587.html
> > > > 这里提到他也很努力念佛、拜佛、布施。
> > > > 我记得药师经有段经文说,
> > > > 「复次、阿难!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
> > > > 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
> > > > 过时不雨难。彼刹帝利灌顶王等,尔时应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诸
> > > > 系闭。依前所说供养之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由此善根及
> > > > 彼如来本愿力故,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一切有
> > 来看看李煜他是如何治国的:
>   瞄到这个跟历史有关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
>   虽然前面的师兄们已有很好的回覆,
>   不过还是补充一些观点:
>   就历史的发展,事件的前因後果不是几句描述就可以断定的。
>   用几句史载的描述来评断一个人的功过恐怕过於简略。

    还好傻小子没有对李煜的功过作评论。
    评论功过是御用历史学者的事。

    之前的论述,引用的是《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所记载: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在还没发明多啦a梦的读心机与时光机之前,就先以此为参考。

    他的功过不是本讨论主题。原问者是问为何李後主念佛,还会亡国。
    李煜念佛仍亡国的原因。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李煜不恤政事,对国家领导人来
    说,就是不关心政事,心不放在国事上,当然国家就拱手让人。
    这对一般人来说也是一样,没有心思工作,哪能做大事业。心中不关心国人之事,
    念佛以求不亡国自然难有灵光之处。

    这精彩的补充非常好。产出另一观点,就是李煜念佛是如何回向的。

>   当然,一个人所招致的善恶因果也不会是一条直线。
>   只要读了某经或诵念某佛、某菩萨名号、
>   或修什麽法就能如经上写的得到什麽吗?
>   相信很多接触过佛教的人都有经验,也知道不是那麽容易。
>   这中间的关键跟心念有关,要发出一念纯净的心并不容易,
>   一般人学佛还处在贪、嗔、疑等等障碍当中居多,感应也就没那麽大,
>   看看许多想消业祈福的人就知道,即使念了百千万佛号,
>   一边念一边存疑,或一边念一边想要求什麽、记挂著自己到底念到第几遍....
>   发不出清净心就算了,还不断随妄念、杂念转来转去,
>   结果不管念多少佛号、诵多少经、修多少法门还是老样子,
>   不但习气没有转变多少,周围的环境也改变不了。
>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的确,要能得到这些,都得符合经中说的标准,得不到要怪自己,
    不能因此就说此法门不灵光。

    不过傻小子所见,只要是平常有念佛习惯的人,每年见其面容,
    都会增添许多和善之气。真是日起有功,值得赞叹。

>   同样,李後主虽然有心修佛,是否够诚心、够清净虽不得而知,
>   但是有没有感应却不一定如同世俗所认定的,
>   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种表象来看。

    这是很典型的记载手法,以显胜者为正义之师。

    有个题外话。
    阳明山原名草山。民国39年,某人为纪念明代学者王阳明,
    遂改名为阳明山。据说另一有趣原因是有一"落草为寇"的成语。

>   依照记载,李後主个性宽厚、没有野心也不善领导,
>   要不是他的兄长一个一个早死,本来也轮不到他继位。
>   他笃信佛教,但也不是盲信,佛学素养并非泛泛之辈,
>   也不是一个整天只会风花雪月,不管政事的昏君。
>   照历史来看,在五代十国这种弱肉强食的纷乱时代,
>   当赵匡胤雄心统一天下之际,剩下的南唐必然不可幸免於被吞并的命运。
>   而後主从父亲那里接手来的南唐正好是屡次败战、割地求和、称臣纳贡的
>   弱势国家。处於这种劣势,如果後主顽强抵抗,只会造成死伤无数、
>   家破人亡,顶多再苟延几年的国势,最终还是会被吞并。
>   反之,如果无血开城,让比自己有能力的君王来统治南唐子民,
>   对深具慈心的後主来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   所以,南唐的归顺没有经历战争的残酷跟血腥,城池、百姓没被烧杀掳掠,
>   生活在北宋治下的日子相对安定许多。
>   虽然北宋仍有辽、金、西夏、蒙古等外患,
>   但是打起仗来都在北方,还不到南唐的地理位置。
>   而且几代北宋皇帝如太祖、太宗、仁宗等等也都有所作为,
>   还出了不少著名的良臣良将,如寇准、包拯、狄青、范仲淹、韩琦、富弼、
>   欧阳修、司马光……等这些社稷佐辅。
>   比较起来,生活在南唐的人民比较幸福,还是北宋治下的生活比较幸福?
>   自不待分说。
>   因此,李後主的努力不但保全了南唐百姓的身家安全,
>   也让百姓往後得以过著比较安稳的生活。
>   这不正是经上所说的「令其国界即得安隐,风雨顺时,谷稼成熟,
>   一切有情,无病欢乐。」的感应吗?

    这里可以这样讲,
    如果李煜念佛等佛事是作以上所补充的内容来回向,那就不能说念佛没感应。
    不过李煜是否如此回向,不得而知。所以只能说 if ...then....。

>   佛、菩萨助人是以长远的角度来帮,而非一味顺应众生一时的愿望,
>   也就是说,不是众生认为的成功才叫作有感应,
>   也不是众生以为的失败就是没感应。
>   这个道理,就是「能许则许」!
>   至於纵情声色,在古代富贵人家是家常便饭(其实现代也一样)。
>   不过学佛的李後主并非天天如此,他也有持戒的时候。
>   从记载得知,後主只先後娶过大小周后两个老婆,
>   立过一个地位不高(因为很少理她)的嫔妃而已。
>   这跟古代后宫佳丽三千的君王比起来算是不好色了。

    据我所知,世尊的法,标准应该只有一套,不会因为国王或平民的身份不同而不同。

>   此外,後主让人产生纵情声色的印象,
>   有部分原因可能是为了降低敌人对自己的敌视和迫害。
>   古代在斗争环境中的人为了自保,有时就会用这种方式来让敌人以为自己
>   只是个会享受、没有作为------即威胁性比较小的人。
>   例如南唐的韩熙载(也是个学佛人)也是极其奢靡的人,
>   由於才气纵横、孤傲不群,受到不少人的嫉妒和排挤。
>   据记载,韩熙载的奢靡也跟避祸有关。
>   这也就是为什麽李後主要派人去韩熙载家刺探的原因。
>    (我曾经在talk版介绍过这幅情报画)
>   不过,不管李後主是真的纵情声色还是为了掩人耳目,
>   宋太宗(赵匡胤的弟弟)这个性格猜忌又心胸狭窄的人对他来说都是很大的威胁。
>   宋太宗的继位在史上始终是个谜,由於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迷离,
>   加上太宗继位後的一些掩饰行为,使後人推测太宗可能谋权篡位。
>   宋太宗在治国上确实有所建树,但为了保住皇位,
>   逼得弟弟和太祖的儿子自杀,连带自己的儿子也疯掉。
>   对亲人尚且如此,对李後主这种亡国之君自然也不会手软。
>   李後主不管如何洁身自爱,都很可能被以任何理由消灭掉。
>   我们也可以发现学佛的李後主处於左右为难的处境,
>   一般来说,亡国君和眷属们很难保全性命和清白,所以很多末代帝王都会自杀。
>   但後主因为懂得戒律所以不能自杀,也不能叫自己的眷属自杀。
>   虽然後来被赐与毒药毒杀掉,不过这种结果跟他身为君王所造的杀业
>   及跟许多落难的亡国君臣比起来算是重罪轻受了。
>   因此,因果、感应,怎能用几句记录或世间的成败标准来看待呢?

    原提问者以为念佛就不会亡国,但那是不一定的。因为我们无法得知
    李後主作课完後回向的内容,所以无法多作评论。
    只能说,此王不恤政事,若这样来求不亡国很难。
    不过以上的补充,也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回向就像是想达成的目标,所以一般作课完的大回向都是教人回向法界众生
    或上求佛道等等。

    曾在cbeta见过记载,有人出家後求做龙王,後来仗著出家的善业,果然作了大龙王。
    一般是不鼓励作此种回向。

>   以上提供参考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Thu May 12 00:53:21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10
善护念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还好傻小子没有对李煜的功过作评论。
>     评论功过是御用历史学者的事。
>     之前的论述,引用的是《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所记载:
>     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     在还没发明多啦a梦的读心机与时光机之前,就先以此为参考。
  真相如何确实没人知道,
  但是评论历史事件并不是学者的专利,更不需要御用资格。
  如何去看待一件事的发展,不是只看某部史对该人或该事的记载,
  而是从不同史料及跟该事件相关的人事物记载中去分析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这是学历史的人都有的基本训练也是必要训练,并不需要大学者或特殊人物才可以做,
  否则史学界只要负责保管史料就好了,何需培养研究人才。

  我只不过比各位科技菁英接触较多史料,所以写出来给大家参考,
  目的只是要表达,以较广的视野来看李後主的亡国,也可以有别的角度。

>     他的功过不是本讨论主题。原问者是问为何李後主念佛,还会亡国。
  我并没有评论他的功过,所以我最後的结论不是在说李後主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是说因果报应(感应)这种事很难用单一现象来看。

>     李煜念佛仍亡国的原因。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李煜不恤政事,对国家领导人来
>     说,就是不关心政事,心不放在国事上,当然国家就拱手让人。
  李煜的确不善治国,但是环境也没给他很好的条件和机会。
  我所知道的关於李煜的资料不止"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这样的描述而已,所以我补充说他性格宽厚、仁慈,也有持戒和替百姓著想的时候。
  因为写在这里只是□聊,不是写论文,所以就只用记忆去写,没有多作引述。

> >   这跟古代后宫佳丽三千的君王比起来算是不好色了。
>     据我所知,世尊的法,标准应该只有一套,不会因为国王或平民的身份不同而不同。
  这里也不是在说李後主没有破戒,
  是说他跟其他严重纵情声色的帝王比起来算是还好的了。
  这是以历代帝王好不好色的程度做比较,不是以李後主个人符不符戒律而言。
  况且在家人持戒不是天天持也不是跟比丘戒一样多条,
  例如有人持齐日或持部分戒律,像有些人只在斋日持过午不食戒,
  不是斋日的日子就照常吃晚餐。我要表达的只是这个意思。

>     原提问者以为念佛就不会亡国,但那是不一定的。因为我们无法得知
>     李後主作课完後回向的内容,所以无法多作评论。
  回向不回向比较不是重点,
  用功念佛或修行的人自然会转变身心,身心转变,环境也会跟著转变,
  而且也会感召护法的护持。至於佛、菩萨、护法能帮到什麽程度也要看因缘业力,
  而且他们帮忙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我们以为应该要那样的结果。
  所以有一句话叫「能许则许」或「可许则许」。

  至於有口无心的人当然没有多少用处,这个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

>     不过以上的补充,也提供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     回向就像是想达成的目标,所以一般作课完的大回向都是教人回向法界众生
>     或上求佛道等等。
>     曾在cbeta见过记载,有人出家後求做龙王,後来仗著出家的善业,果然作了大龙王。
>     一般是不鼓励作此种回向。
  root师兄分享的意见一直很有道理,也是我尊敬的老站友之一。
  我写这些文章并不是为了反驳或刻意踢馆师兄们的意见,
  只不过大家领域不同,受的训练和掌握资料的多寡也不一样,
  所以我把知道的东西提出来参考。

  我个人很喜欢摄取不同观点,从不同的观点中增广见闻和扩大视野,
  也就很自然会想把知道的不同意见给写出来,
  但是好像每次都引起root师兄不愉快的样子?若果真如此,实在很抱歉!
  我说话的习惯确实不好,措辞强硬甚至自以为是,
  虽然短时间内要改过来不是那麽容易,
  但是如果有站友觉得我的态度令人不舒服也请直接告诉我,
  以免放任我这样继续下去,谢谢!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Thu May 12 16:41:5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为何李後主常念佛还亡国
#11
melon
※ 引述《grace (善护念)》之铭言:
>   root师兄分享的意见一直很有道理,也是我尊敬的老站友之一。
>   我写这些文章并不是为了反驳或刻意踢馆师兄们的意见,
>   只不过大家领域不同,受的训练和掌握资料的多寡也不一样,
>   所以我把知道的东西提出来参考。
>   我个人很喜欢摄取不同观点,从不同的观点中增广见闻和扩大视野,
>   也就很自然会想把知道的不同意见给写出来,
>   但是好像每次都引起root师兄不愉快的样子?若果真如此,实在很抱歉!
>   我说话的习惯确实不好,措辞强硬甚至自以为是,
>   虽然短时间内要改过来不是那麽容易,
>   但是如果有站友觉得我的态度令人不舒服也请直接告诉我,
>   以免放任我这样继续下去,谢谢!
>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谢谢大家对这个议题的讨论,我在旁边看真是增长了很多见闻呀。
可是我并看不出哪边有不愉快的语气呀,grace 可能想太多了啦 ^_^"

讨论的文字没有表情、没有肢体语言,所以经常听不出语气,像
我也跟朋友抱怨过她在 msn 上怎麽好像要找我吵架一样(所以
我一直相信 msn 表情符号是人类网路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root 大人本来就是省话一哥,走的是精简有梗风,我一直想
学只可惜老是破功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2011年 5月12日 22:14:11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