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明:
修行者见到亮光,这时候他可能会误认为他已经证得涅盘,因此满足於这种境界而起贪
爱,但这是邪见,是他的「自我」认为他已经证得涅盘了。
2)智:
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会一直思惟佛法,而这种现象会使他偏离当下合。
3)喜:
因为修行偏定而感觉喜,而这是染(烦恼)。修毗婆舍那时是不会有喜的感受,因为体
会到三法印不会导致喜的感觉。
4)轻安:
有时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会生起,这也是偏定的现象,三法印不可能以轻安而体证的,
这种情况下智慧也不会增长。
5)乐:
乐的感觉也是偏定。乐一生起就无法见到苦了。
6)胜解:
这会造成修行者误以为他已见到涅盘了,而甚至他的老师告诉他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
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师的话。这是由於信太强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励:
太过坚忍或精进会令行者感到疲惫,而使他的心变得不太清楚,妄想就会生起。通常进
和定要保持平衡,太过精进会导致妄想,太过偏定会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现起:
念住太强会导致偏定而使修行者会看到幻像(眼前现起各种图样),然後他会偏离当下
而无法继续修行。
9)舍:
有时猛烈的舍念会生起,而修行者会误以为他没有烦恼→烦恼为涅盘所灭但他仍有邪见
的烦恼(痴),而贪和□也只是暂时地平息,这种情况下他是无法继续修行的。
10)欲:
修行者会对所有观的染感到快乐,并且满足於维持现状,而因此无法继续修行。
毗婆舍那染是一种内观的染著,是由於偏定而产生的,这种情况修行者会产生他已经没
有烦恼或已经达到涅盘的错觉。他这种认为「我」已经达到涅盘的感觉是不清净的。因为
他是以心中有一个「我」的方式在修行。(这已经不是毗婆舍那四念处禅观了,因为毗婆
舍那不是用一个「我」在修行。
观的染不会发生在三种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确方法修毗婆舍那的人。这种情况下所生的烦恼不会是观的染。
2)修行不太精进的人(不太精进,偏定的现象就不会产生)。
3)成就圣道,知道正确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观的染的时候,他很快就能清楚的见到生灭的身心,在七清□中,此智(第
四阶智--生灭随观智 )至第十一阶智称为→行道智见清净。
详
生灭随观智
http://home.kimo.com.tw/dhammachanda_1/nnn_third.html#3-1-4
(七)十种观的染
什麽是十种染?即(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
,胜解,(7)策励,(8)现起,(9)舍,(10)欲。
其次以此初的观法而开始作观者,会生起十种观的染。此种观的染,对於已得通达的圣
弟子行邪道者,放弃了业处者及懈怠者是不会生起的,只是对於正行道如理加行而作初观
的善男子才会生起。
清 净 道 论
第二十 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
http://nt.med.ncku.edu.tw/biochem/lsn/Tipitaka/Post-Canon/Visuddhimagga/chap20.htm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 想要成立班系社团站台吗?
│ bbs.kkcity.com.tw │ □□ — KKcity即日起开放BBS站申请罗!
└——《From:122.127.39.201 》——┘ □ □ 免程式技术、硬体成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