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 何谓八识 |
#1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六识即六根缘六尘所起的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所引
> 起的识的作用.
> 意根的功能,虽然说有能分别,认知,观察,思量等的功能,基本上还是同一个东西.
> 因为意根的功能用法,有分高低成次的关系,才把它分成六,七,八甚至九的成次.
> 前五根与五尘境,大家都很容易明白,可是意根就比较复杂了.
> 首先,我们都知道“识”的生起因为“根”对著了“尘”的缘起. 意根也是一样的,即意根
> 对著了想尘,意识便同时跟著生起.
想尘?
请回归前五识及第六识之间的关系,
思考意根所缘色为何?受为何?想为何?乃至意识生起、意识消灭。
其中何来一个我?
更别忘了第七识、第八识学说建立的因缘,
是证明一个恒我真如的存在,还是只是为了解释相续的建立的假说。
> 意识为甚麽有分高低成次呢? 那是因为人在修行的过程里,开发出来的不同功用.
> 六识是很直接了当的分别事物. 依前五识而生起的意识.
> 七识也叫著末那识,或“我”的意识. 这个意识会作观察同时也会思考. 即所谓的
> “想”“法”. 普通人常做的想有如,回忆,思念,幻想,梦想,设计,构思,等等. 较有深
> 度的人做的想有如,思考,观察,研究,著书,画画等等.
> 八识是所谓的阿赖也识或如来藏识. 是众生的生死根本. 悟道之人,始能观知. 即
> 自心所显现的宇宙万象. 如能观得此识的本源,便是究竟,证入涅盘.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 □ □ ★ 线上音乐新震撼 ★ □ □
│ bbs.kkcity.com.tw │ ^_^ / 随选随播免等待 KKBOX□ ^_^ /
└——《From:59.112.165.37 》——┘ □ http://www.kkbox.com.tw □
Mon Nov 13 23:27:42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2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 想尘?
>
> 请回归前五识及第六识之间的关系,
> 思考意根所缘色为何?受为何?想为何?乃至意识生起、意识消灭。
>
> 其中何来一个我?
>
> 更别忘了第七识、第八识学说建立的因缘,
> 是证明一个恒我真如的存在,还是只是为了解释相续的建立的假说。
> --
想尘或叫「意想尘」或 「法尘」吧?
根对著尘才能生识,对吧?
Wed Nov 15 13:15:19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3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想尘或叫「意想尘」或 「法尘」吧?
别说什麽「想尘」更别说什麽「意想尘」,这些新名词
皆非佛所说。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KKBOX□歌名□歌手□歌词□专辑□搜寻
│ bbs.kkcity.com.tw │ ★ http://www.kkbox.com.tw ★
└——《From:218.162.132.80 》——┘ 超过80家唱片公司合法授权 音乐尽情下载
Tue Nov 14 23:25:48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4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 请回归前五识及第六识之间的关系,
> 思考意根所缘色为何?受为何?想为何?乃至意识生起、意识消灭。
>
> 其中何来一个我?
在吾人的观察中,一切识的生起,过程都牵涉到色受想行识.
比如眼根对著色尘所起的眼识,间中的生灭,是快如闪电的缘色受想行,而生识.
其他四根也是这样...
意根则缘著前五识的色受想行识而生识,即意根亦同样地生起五蕴的识.
然後就到人的身体,人与人之间也生起如前的五蕴的过程.
还有......
在这里先声明,我不勉强任何人赞同我的观察.
Wed Nov 15 16:57:28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5 |
tsai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请回归前五识及第六识之间的关系,
> > 思考意根所缘色为何?受为何?想为何?乃至意识生起、意识消灭。
> > 其中何来一个我?
> 在吾人的观察中,一切识的生起,过程都牵涉到色受想行识.
> 比如眼根对著色尘所起的眼识,间中的生灭,是快如闪电的缘色受想行,而生识.
> 其他四根也是这样...
> 意根则缘著前五识的色受想行识而生识,即意根亦同样地生起五蕴的识.
> 然後就到人的身体,人与人之间也生起如前的五蕴的过程.
> 还有......
> 在这里先声明,我不勉强任何人赞同我的观察.
有谁好心可以提醒我,解释这个过程的目的何在?
--
┌—————◆KKCITY◆—————┐ ■ KKBOX 可立刻 听音乐 ■
│ bbs.kkcity.com.tw │ ■■所有想找的歌通通不必等 ■■
└——《From:220.129.131.116 》——┘ ■■■http://www.kkbox.com.tw■■■
Wed Nov 15 14:45:46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6 |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
"tsai" <ATIH@kkcity.com.tw> 撰写於邮件新闻:4R9F3A$rDT@bbs.kkcity.com.tw...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 请回归前五识及第六识之间的关系,
> > > 思考意根所缘色为何?受为何?想为何?乃至意识生起、意识消灭。
> > > 其中何来一个我?
> > 在吾人的观察中,一切识的生起,过程都牵涉到色受想行识.
> > 比如眼根对著色尘所起的眼识,间中的生灭,是快如闪电的缘色受想行,而生识.
> > 其他四根也是这样...
> > 意根则缘著前五识的色受想行识而生识,即意根亦同样地生起五蕴的识.
> > 然後就到人的身体,人与人之间也生起如前的五蕴的过程.
> > 还有......
> > 在这里先声明,我不勉强任何人赞同我的观察.
>
> 有谁好心可以提醒我,解释这个过程的目的何在?
如果你认为:(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尘)的工具!
你对佛法的了解,其实是有根本认知的错误。
首先,所谓:(根缘尘) 或 (根尘相触),
以务实的角度来理解它,意思就是指:
1. 用(根) 来和 (尘) 接触;或者
2. 透过 (根) 来和 (尘) 接触。
3. 透过 (根) 来 接触 (尘世界)。
因此 试问:
到底是 (谁) 在用 (根) 去 和 (尘世界)接触?
众人皆以为是 (六识);但这绝对是错误的。
试问,既然大家都知道:
(根和尘) 接触後,才能生出 (六识);
也就是说,
在(根尘接触)之前,(六识)并不存在。
所以绝不可能是 (六识) 在主导 (根尘相触)这个动作。
那麽,是 (第八阿赖耶) 在主导吗?
如果是(阿赖耶)在主导(根尘相触)这个动作,
(阿赖耶) 就能直接从 (根尘相触)中,了知所有(六识)讯息;
如此 他就不需要 (第七末那识) 这个 (传达识)了。
唯识学说:(六识) 所 依者,是 (第七末那)。
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说:主导(根尘相触)者,就是(第七末那)。
何谓:(第七末那) 在主导 (根尘相触,生识)?
所谓 主导(根尘相触),就是指,(第七末那)每天在....
1. 用眼看
2. 用耳听
3. 用鼻嗅
4. 用舌□
5. 用身触
6. 用意根汇整、处理资料
所谓 (生识),就是指 (第七末那)....
1. 从看当中,第七末那生眼识;
2. 从听当中,第七末那生耳识;
3. 从嗅当中,第七末那生鼻识;
4. 从□当中,第七末那生舌识;
5. 从触当中,第七末那生身识;
6. 从脑汇整、处理资料当中,
第七末那生出种种思想、意识 - 第六意识。
各位想想,既然(第七末那)会去使用 眼耳鼻舌身,
他为什麽不会去使用 脑?
可见,意根也是第七末那所使用的根器之一。
使用方式 就如同他使用 眼耳鼻舌身 一样;
只是,脑的 功能 比较特殊 和 复杂。
不像 眼耳鼻舌身 那样 单一功能性。
(第七末那) 就是因为 相信、接受了
经过脑过泸、处理过的 五识资料,
所以 他自己原本应该有的识见被影响。
这个受影响的第七末那识见,就叫做第六意识。
之前我一直用(戴墨镜)做举例:
六个 (有色根) 形同 墨镜,
让 (末那识) 将白色的世界,看成是绿色
此乃:被扭曲的 (第七末那识)。
被扭曲的(末那识),就叫做 第六意识
第七末那是因为透过有色根看世界,才看到扭曲的世界。
因此,并非第七末那识本身真的遭到扭曲、染垢。
这点绝对不要搞错。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了解,
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其实是同一颗心。
而这当中造成第七末那识见污染的关键,就是因为:
我们透过六个有色根 去看尘世界。
所以佛经才有说:根尘相触,生识
这句话明白告诉我们,
只要我们使用六个有色根和尘世界接触,
被污染绝对是必然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禅定修行才特别讲究六根关闭。
不相信(意根=脑)的人,永远也不会觉知用脑思惟也是污染。
因为第七末那只是透过有色根在看尘世界,
因此,当根身死亡时,
第七末那?入阿赖耶又相偕去投胎,
再找一个新的根身。
然後再次透过这个新根身的六根看世界。
因为每个(有色根)的组织构造都不一样,
眼结构不同、耳结构不同....以至脑结构不同,
因此能为第七末那制造出不一样的世界观,
不一样的人格特性,不一样的聪明才智...
比如:如果透过猪的有色根看世界,
第七末那就会有猪的人生观。
Wed Nov 15 16:11:02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7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notself@kkcity.com.tw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想尘或叫「意想尘」或 「法尘」吧?
>
> 别说什麽「想尘」更别说什麽「意想尘」,这些新名词
> 皆非佛所说。
>
>
> --
但名但字,无有非与不非.
Thu Nov 16 14:54:15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8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notself@kkcity.com.tw wrote:
> > 别说什麽「想尘」更别说什麽「意想尘」,这些新名词
> > 皆非佛所说。
> > --
> 但名但字,无有非与不非.
法友这是打迷,错就错,对就对,随便说说装神佛,绝对错。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KKMAN团队 全新力作 ◎◎KKBOX◎◎
│ bbs.kkcity.com.tw │知名歌手通通都有 所有新歌想听就听
└——《From:122.127.37.78 》——┘※※ 内容丰富多元的线上音乐台 ※※
Thu Nov 16 08:18:02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9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notself@kkcity.com.tw wrote:
> > 法友这是打迷,错就错,对就对,随便说说装神佛,绝对错。
> > --
> 原意上,只是想说出真相.
> 相本应该以有或无来分别,不应以对或错来分别.
> 名字乃相生而後有.
> 如一人以点头示意,虽然没开口,对方也应该懂得意思吧!
请教 kibotee 大德,何谓想尘?
又如何定义,经典当中可否引证?
想尘及识根对应前五识所集合之色之分别?
感恩!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KKADSL→六星级优质连线服务
│ bbs.kkcity.com.tw │┴ └—□ 马上申请带你上网环游全世界!
└——《From:220.133.94.248 》——┘ KKADSL ┴ http://adsl.kkcity.com.tw
Fri Nov 17 16:36:47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0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原意上,只是想说出真相.
> 相本应该以有或无来分别,不应以对或错来分别.
> 名字乃相生而後有.
> 如一人以点头示意,虽然没开口,对方也应该懂得意思吧!
这里是佛学讨论版,论述须有凭据,如无三藏可证,只是美
说禅机,实则白说,如要硬拗,则会更显难看。
想尘一词,法友是否为想蕴之误?如是,尚可一谈与八识之
关系,诺非,请举证。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 □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 bbs.kkcity.com.tw │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22.127.37.78 》——┘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Fri Nov 17 18:27:41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1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notself@kkcity.com.tw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原意上,只是想说出真相.
>> 相本应该以有或无来分别,不应以对或错来分别.
>> 名字乃相生而後有.
>> 如一人以点头示意,虽然没开口,对方也应该懂得意思吧!
>
> 这里是佛学讨论版,论述须有凭据,如无三藏可证,只是美
> 说禅机,实则白说,如要硬拗,则会更显难看。
其实,论版的设立也是基於在一个“有”的问题上.
正确的讨论不在於质疑人的品行,而应该是在法的真与否.
比如科学家赞研的方式. 最终的结果都得经过测试,证明.
这也是佛学里的,有境、有行、有果的行事方法.
”
>
> 想尘一词,法友是否为想蕴之误?如是,尚可一谈与八识之
> 关系,诺非,请举证。
>
> --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
> ┌—————◆KKCITY◆—————┐ □ □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 │ bbs.kkcity.com.tw │ \^_^ / ★http://www.kkbox.com.tw★
> └——《From:122.127.37.78 》——┘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 --
Sat Nov 18 13:47:41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2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法不一定得依经据典,比如外道所成.
> 见性在於行道的正与偏.
> 想尘、意想尘、法尘也好,如下解;
> 小时後上学的第一个书包,还记得吧?
> 甚麽样子的? 忘了! 没关系.
> 这样子一问,各位刚刚脑子闪过的是甚麽?
> 明天有个会议,在众人面前得呈现一些东西.该计画计画,想想明天该如何表现表现.
> 事情还没发生,就有如真的已经上演了.
> 以前的和未来的影像就这麽样晰晰如生从脑子呈现出来了.
> 所谓法尘缘影,还是很粗劣的说法,还得靠各位得脑袋去思考,才能观出其真相.
故,师兄脑袋闪过的画面不是过去、现在五识所成之色?
抑或是师兄意根无所缘色?如无所缘色,何来意识 (笑)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 □□ 只要你通过身份认证 ~ □□
│ bbs.kkcity.com.tw │ □□— 免经验、五人连署即开班系板 □
└——《From:61.231.56.34 》——┘ □□ 赶快为班上设个秘密基地吧! □
Fri Nov 17 21:49:43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3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法不一定得依经据典,比如外道所成.
>> 见性在於行道的正与偏.
>> 想尘、意想尘、法尘也好,如下解;
>> 小时後上学的第一个书包,还记得吧?
>> 甚麽样子的? 忘了! 没关系.
>> 这样子一问,各位刚刚脑子闪过的是甚麽?
>> 明天有个会议,在众人面前得呈现一些东西.该计画计画,想想明天该如何表现表现.
>> 事情还没发生,就有如真的已经上演了.
>> 以前的和未来的影像就这麽样晰晰如生从脑子呈现出来了.
>> 所谓法尘缘影,还是很粗劣的说法,还得靠各位得脑袋去思考,才能观出其真相.
>
>
> 故,师兄脑袋闪过的画面不是过去、现在五识所成之色?
>
> 抑或是师兄意根无所缘色?如无所缘色,何来意识 (笑)
眼根缘色,怎麽变成意根缘色?
闪过的画面,怎麽会在人起心要回忆的时候,才出现呢?
Sat Nov 18 14:30:39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4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故,师兄脑袋闪过的画面不是过去、现在五识所成之色?
> > 抑或是师兄意根无所缘色?如无所缘色,何来意识 (笑)
> 眼根缘色,怎麽变成意根缘色?
> 闪过的画面,怎麽会在人起心要回忆的时候,才出现呢?
所谓法尘,并不是与其它五根所生五识无关。
事实上,意根所触受之法尘,是建立前五识所成色蕴,而依之为移转的。
因此,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
同样的,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
所以,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
却是由五根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 KK免/费/拨/接 □
│ bbs.kkcity.com.tw │□电话(1):449□1999 电话(2):4058-6000
└——《From:61.231.56.34 》——┘□帐号:kkcity 密码:kkcity
Fri Nov 17 22:57:52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5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故,师兄脑袋闪过的画面不是过去、现在五识所成之色?
>>> 抑或是师兄意根无所缘色?如无所缘色,何来意识 (笑)
>> 眼根缘色,怎麽变成意根缘色?
>> 闪过的画面,怎麽会在人起心要回忆的时候,才出现呢?
>
>
> 所谓法尘,并不是与其它五根所生五识无关。
> 事实上,意根所触受之法尘,是建立前五识所成色蕴,而依之为移转的。
> 因此,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
> 同样的,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
> 所以,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
> 却是由五根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
>
>
> --
以上所说的没有错. 这也即是在解释第六识的作用.
当一人坐下的时候,他的眼睛闭著,身子没有碰触,耳朵塞上,嘴里没□东西,没有异
味出现, 偏偏他的脑子就出现了他小时後的书包的样子. 然後他还能精确的告诉他
人书包的样子.
试想想,脑袋缘了甚麽?
Sat Nov 18 15:20:52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6 |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所谓法尘,并不是与其它五根所生五识无关。
> > 事实上,意根所触受之法尘,是建立前五识所成色蕴,而依之为移转的。
> > 因此,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
> > 同样的,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 >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
> > 所以,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
> > 却是由五根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
> > --
> 以上所说的没有错. 这也即是在解释第六识的作用.
> 当一人坐下的时候,他的眼睛闭著,身子没有碰触,耳朵塞上,嘴里没□东西,没有异
> 味出现, 偏偏他的脑子就出现了他小时後的书包的样子. 然後他还能精确的告诉他
> 人书包的样子.
> 试想想,脑袋缘了甚麽?
过去根触尘生识而得的经验。
--
诸行无常 Anicca vata sankhara,
是生灭法 Uppada vaydhammino;
生灭灭己 Uppajjhitva nirujjhanti,
涅盘无我 Tesam vupasamo sukho.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KKCITY◆—————┐ KKBOX□歌名□歌手□歌词□专辑□搜寻
│ bbs.kkcity.com.tw │ ★ http://www.kkbox.com.tw ★
└——《From:61.231.56.34 》——┘ 超过80家唱片公司合法授权 音乐尽情下载
Fri Nov 17 23:41:24 2006
|
|
|
Re: 何谓八识 |
#17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K B Tee)》之铭言:
>> chuit@kkcity.com.tw wrote:
>>> 所谓法尘,并不是与其它五根所生五识无关。
>>> 事实上,意根所触受之法尘,是建立前五识所成色蕴,而依之为移转的。
>>> 因此,生来盲目的人,不可能有色彩的意念,
>>> 同样的,仅能靠声音或其它感官所经验到的事物作譬,
>>> 而得到某种程度的色的概念。
>>> 所以,构成一部份世界的意念和思想,虽在意根内形成,
>>> 却是由五根的经验所产生,而受其限制。
>>> --
>> 以上所说的没有错. 这也即是在解释第六识的作用.
>> 当一人坐下的时候,他的眼睛闭著,身子没有碰触,耳朵塞上,嘴里没□东西,没有异
>> 味出现, 偏偏他的脑子就出现了他小时後的书包的样子. 然後他还能精确的告诉他
>> 人书包的样子.
>> 试想想,脑袋缘了甚麽?
>
> 过去根触尘生识而得的经验。
>
经验能随意而取? 经验应该是过去的现象影子,如何存放在脑子里头?
p.s.对不起!本人华文程度不好,造句有困难.读书也读得很辛苦.
Sun Nov 19 15:29:01 2006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