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七道修行的捡证程序:七觉支
#1
jt5354
发信站: lotus (yikun.nstdc.nthu.edu.tw )
    一、念觉支:即四念处。这是一种「观照自我」的修行,绵绵不断地做身、受、
心、法四层次扫描、警觉,紧跟紧随乃至「起时知起,灭时知灭,没时知没;已起知
已起,已灭知已灭。」醒时修行,要睡时也要「系念明相」(作光明想,以保持正念
)。此修行要领著重在当下「第一印象」的觉察力,也著重当下身心苦恼的调伏与舒
解,若对自己身心变化不在意或不觉察,便会不断地惹烦恼而干扰身心活动。身念处
是分分秒秒都不错过地警觉自身从脚到头的生理(四大)状况,及行立坐卧、屈伸俯
仰、语默动静。它的成就目标是时时放松、不紧张的生理状况及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
此时此刻做什麽。受念处是分分秒秒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是苦的、乐的、非苦非
乐的,它的成就目标是保持不起情绪。心念处是分分秒秒注意自己的心念是否出现不
必要的影像,而干扰此时此地该做的事,它的成就目标是擦亮心眼,使之不昏沉、不
散乱、不追悔、不追恋。法念处是看住身口意是否有顺我则乐,逆我则苦的主宰欲横
行,它的成就目标是销毁「自我」的妄见错觉,出离顽强坚持自我保护的「我」,不
考虑因缘条件而图一味支配的「我」,不知因缘生灭法而以为长存的「我」。经过四
念处的修行,身心会愈来愈敏锐,而达到任何身心的变化都无所遁形。

    二、择法觉支:由念念分明的观照,而确知确信烦恼心与清净心都是有因有缘地
生起,有因有缘地消失,非偶然生灭,也非神力所作。要使烦恼永尽无馀,需要有智
慧主导,择法是一种分别智慧,与念觉支的观慧不同,它的作用在於辨识善恶法,恶
法是五盖,善法是调伏五盖,成就无贪无□无痴。「五盖」是贪欲、□恚、掉悔、昏
沉、疑惑,它们是苦恼的龙头,永不休止地干扰警觉力。「贪欲盖」是迷恋、黏著於
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乐受。「□恚盖」是对不顺我心的人事物生恼火。「掉悔盖」是身
不安於当前所做、当前所受,口说无意义的□话,心恣意放纵、攀缘,因虚耗时间、
生命而懊恨。「昏沉盖」是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健康不良、生活不节制、攀缘六境
後的疲乏所引起。「疑惑盖」是对自己修行能力、对善知识、对真理怀疑乃至不信任
,而不想努力或不得□疑要领。五盖的生灭、消长,直接明显地影响生命的活力、创
造力及观照力,由择法而知自我节制(戒)的必要性及修习、强化止观能力的迫切性
,凭藉戒定慧的修习力及证量而辨识三宝(佛陀、佛法、僧团)是真正归依处,值得
终身卖力奉献。

    三、精进觉支:以念觉支、择法觉支作基础,修行即能确定目标与方向,这时候
就需要加紧努力(精进)。警觉五欲、五盖需要消除,无贪无□无痴之善法需要培育
、长养,进而渴望亲近善知识、闻法、布施等。学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精进
则做不到正念相续;不正念相续则五盖恶法轮番上阵,连难得的善根都会被腐蚀、吞
噬、淹没。唯有身口意精进才有修行成绩,有修行成绩才能不懊悔,只有不懊悔才不
会愧对自己、愧对善知识,只有不愧才能使人生充实、坦然、有意义,而充满法喜。

    四、喜觉支:法喜是由精进修行而来的,法喜是由正念之乐、解忧之乐、无悔之
乐、无愧之乐、充实之乐、离系之乐,它是检验修行成果的一个品质管制。一分精进
必然有一分喜乐跟随,否则修行不但没上道,还会用错功,增长愚痴。外教徒也有喜
乐(如攀缘上帝而感圣灵充满),但与佛教的法喜不同,法喜的产生是离攀缘、离烦
恼的系缚,它有一定必然的修行历程。

    五、轻安觉支:贪□痴的重担一分一分地弃舍,法喜也一分一分地生起,由三毒
的逐渐远离、弃舍,而纾解了自我恋著和自我防卫的冲突与压力,心灵的重重束缚、
不自在松开了,身心从此感到轻安、平静;有如旅人在赤炎炎的大太阳底下长途跋涉
之後,走到树荫下纳凉的愉快心情。身轻安是肌肉没有绷紧感,心轻安是心头轻松、
不躁郁、不烦闷,任何时刻若身心没轻安感觉,则需要回头从念觉支加强扫描、分析
,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六、定觉支:远离五欲、保持身心的安祥轻松即近於初禅境界(初禅主要意义是
离欲生喜乐),心力自然而然有相当程度的集中力。由系念呼吸入手,专注地密切注
意长息短息、出息入息,功夫深时、能得最高禅定(四禅),方法简单又不易出岔。
有了定力,日常生活中就会减少散乱、昏沉与白日梦。

    七、舍觉支:停留於定力成就,是一种修行的障碍,定力的目的,不是为了专注
而已,专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觉察自己空虚不安和系著的微细因缘,进而把种种系
著放下,远离空虚。舍觉支的上头还有六个觉支,循序而来,可见放下万缘,及实践
「厌离、不厌离俱舍」(放得下又拿得起)的□脱,需要一番渐进的程序,想超越躐
等,只怕欲速则不达。


--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礼敬世尊   、   阿罗汉 、    正等正觉  )

※ 来源:.莲花佛学世界 lotus.twbbs.org.[FROM: 6.c18.ethome.net.tw]
Wed Sep 18 09:43:53 200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