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云居山方便开示 虚云 六月初三日开示
#1
安净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百般痛苦,耳不聪,眼不
明,四肢无力,吃不得,睡不得,行不得,这种苦楚,年轻人是不晓得的。我们年轻时和
你们一样,看见老来呆,总不愿意,说话他听不到,眼泪水和鼻涕,看见就恶心,怕和老
人一块住。现在我□老了,才知道老的苦,人老了就一天不如一天。我从云门出事後,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久
已是一朝卧疾在床,众苦萦缠逼迫。朝夕思忖,前路茫茫,道业未成,生死不了,一口气
不来,又要投生。「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少年不修晚年就会如此。你我现在都是
堂堂僧相,容貌可观
,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就不要把这善根种子打失了。洞山问僧:「世间什麽物最苦
!」僧云:「地狱最苦!」山云:「不然,向此衣线下不明大事始是苦!」能明大事,即
无地狱因;故地狱未为苦,而不了自心最为苦也。想明大事,就要努力精进,不要悠悠忽
忽,兀兀度时。白□天应缘,遇事要作得主;白天能作主,梦中才作得主;梦中作得主,以至病中作得主,则
临命终时才作得主。这几样作得主,是由平常能强作主宰而来的。能强作主宰,就易悟道
了生死。不悟道,生死不能了;悟道不难,总要生死心切,具长远坚固向道之心,至死不
退。今生能不退,虽
未悟,来生再努力,何有不悟之理?《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位位都是经过久远劫来,长
期修习才成功的。我们生死心不切,不发长远心,病来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了。所以
《楞严经》说:「凡夫修行,如隔日疟」,病时有道,病退无道,无明起时如疟,退则好
人,故要努力精进□生忏悔心,坚固心,不要今日三明日四,修行要一门深入,以一门为正,诸门为助。各修
一门,彼此不互谤,谤法、轻法、慢法都不对。欲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互谤是佛法的
衰相。佛子专心向道,痛念生死,衣不足,食不足,睡不足。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
是翰林,拜沩山佑
祖,名法海,训以《警策箴》云:「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清斋薄粥但寻常
,粗布麻衣随分际。别人睡时你休睡,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沩山老人要
他每天挑水供养大众。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说,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
也难消。回来时,沩山老人问他:「你今天说什麽话?」法海答曰:「没有说什麽。」後
来沩山老人揭穿他心□的话,并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所以出家人不管你出
生怎样富贵,到了佛门,就要放下一切,专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禅和。



--
┌—————KKCITY—————┐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220.140.48.88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Thu Nov 23 07:38:22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