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百业经》(3) 能愿比丘□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1
知母、念恩、报恩
发信站: 无名小站 (bbs.wretch.cc )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3)能愿比丘

□杀生之报  短命多病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其有一

子娶妻之後,一同愉快地生活著。但美中不足的是膝下无子,因此他们常

常祈祷诸天尊,如帝释天(1)、大梵天(2)、土地神、森林神等。後来,因祈祷

和其它因缘的和合,其妻子终於怀孕了。她非常高兴地告诉丈夫:「我身

已有孕且右侧偏重,可能会生个男孩。」同时,她发愿:「愿我的孩子将

来孝顺父母,行持善法,对整个家族及自己的种姓有大利益。」听到这些,

大施主的儿子非常高兴。为了保养妻子的身体使其身心舒畅,他特地在自

己的房子上为她盖了一座宫殿,宫内冷暖适宜,设备齐全,还有五味饮食、

动听的音乐等,非常舒适。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Budd-ha),时时刻刻观照

著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

会离开。圣者罗汉(Arahan)亦於昼夜六时中观照著世间众生。这时,阿

那律(3)(Anuruddha)尊者用声闻眼观知一位最後有(4)者已投胎到施主家中,

并且施主家人被调化的因缘已经成熟。尊者同时又观知应该是声闻调化而

且是由他亲自去。这样,尊者阿那律去了施主家,为他们传了相应的佛法。

施主一家对尊者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Sarana)了三宝,守持居士五

戒(5)(Panca Sila)。施主从此做广大的布施,求施者络绎不绝,其财富

也是取之不尽。


    一天,阿那律尊者独自一人去施主家。施主惊讶地问:「尊者,您这

样的大罗汉怎麽会没有侍者呢?」尊者说:「我找不到侍者,你能否替我

找一个?」施主马上说:「我家儿媳已怀孕,若生下来是男孩,一定送给

尊者作侍者。」尊者说:「长者,既如此发心,那就一言为定。」说毕,

尊者便走了。


    九个月後,施主的儿媳生下一个很端庄的男孩,具足身色金黄等种

种相好,家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贺生仪式。因为家人祈祷了很久才得以满

愿,故为孩子取名「能愿」。家人请了八个姨母以丰富的营养食品来□养

他,孩子如海中之莲很快地成长。长大後,他开始学习各种文学、武术、

天文、历算等世间学术,并且无不通达。此时,尊者观察到他出家因缘已

成熟,便著衣持钵去施主家化缘。尊者见到这个孩子就问施主:「这就是

那个还未生下来就已答应给我做侍者的孩子吧!」施主说:「确实是。」

并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孩子,在你还未生下来的时候,我已答应把

你交给尊者作侍者了。」这个孩子听了,非常高兴地说:「这是长辈对我

最大的恩赐,我会好好地侍奉尊者的。」言毕,阿那律尊者就把能愿带回

经堂给他剃度、皈依、授戒、传法。能愿比丘非常精进,前夜後夜都不睡

眠而勤於修持。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父母听说後,马上带著药品等来寺

中探望他。几天过後,能愿比丘仍旧病情严重,可父母因家务繁忙,不能

长时间在寺院里照顾他。为此,他们去请示阿那律尊者:「尊者,我们身

为俗家,家事繁忙,寺中久住多有不便,能否开许能愿比丘回家养病呢?」

尊者观知能愿比丘回到家中也能证得罗汉果位,於是就开许了。能愿比丘

被父母接回家中,遵医嘱多方治疗。渐渐地,能愿比丘对病苦生起了无比

的厌烦心,於轮回生起了出离心。他励力精勤,最後,断除了一切烦恼,

在家中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译者:也许出家人在家里也可以证悟大圆满,

但我本人没神通,不敢开许你们回家,对在家中得证悟有些怀疑。所以,

你们请假回去看病,尤其是平时很精进、持戒又清净的出家人向我请假时,

我心里很痛,经常不准假,这样许多人没有断传承。虽然当时你们可能对

我有点不高兴,可我总觉得出家人回家没多大意义,因为很多僧人容易受

环境的影响。如今社会也比较乱,若清净僧人既便是死在静处,也是很圆

满的。)


     能愿比丘得果後,观察父母及家人的根基,给他们传了相应的法,

他们用智慧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Sakaya Ditthi),得证预流果

(Sotapanna)位。能愿比丘再观察自己的前世时,知道自己前世是人,

前世的前世也是人,但每次得人身都是短命多病。(译者:这个公案主要

说明杀生的果报是短命多病,相信会对大家有益。若对因果有更进一步的

认识,相信大家今後在如理取舍因果方面会有很大的进步。)由於能愿比

丘在生生世世感受这样的报应,故他对自己的肉身生起厌烦心,就显示身

体放光、出水、出火及闪电等各种神变,最後即趣入无馀涅盘(1)(Maha

Parinibbana)。涅盘後,他的父母用白、黄、红、蓝四色布包裹其遗体,

准备抬到□陀林去,但众人无论如何都抬不动遗体,便到阿那律尊者前请

示。尊者觉得也许是能愿比丘前世的愿力所致,便往世尊前白言:「世尊,

能愿比丘在家中圆寂了,但大家都抬不动他的遗体。」世尊告诸比丘言:

「罗汉比丘已在家中圆寂了,所有比丘应该去供养他的遗体,我也同去。」

世尊便率众比丘一同前往。众生主母(Maha Praja-pradi)听到此事後,

也带著五百比丘尼一同前往。同时,给孤独长者(2)也带许多优婆塞(Upasaka)

和优婆夷(Upasika)前去。这样,佛与四众弟子(Catu Pari-sa)都集聚在

能愿比丘家。优婆塞们请求世尊由他们将能愿比丘的遗体抬到□陀林去,

世尊答应了。他们就将遗体抬到□陀林後,四众弟子(Catu Parisa)在遗

体前发愿,并以各种花香等作供养。最後,将遗体火化(Sarira Nissanda),

并为能愿比丘造了遗塔(Cetiya)。(师言:现在修塔很多都不如法,按规

矩:佛有佛的遗塔,菩萨有菩萨的遗塔,罗汉有罗汉的遗塔。现在很多人

不管是什麽上师、师父,一旦圆寂了就造塔子。有些寺院有很多塔,「这

个是某某方丈的塔」,「那个是某某当家师的塔。」在《大圆满前行》中

讲过,如上师是佛的化身,应按佛的遗塔来造;如是凡夫则不能造佛塔。

你们最好翻查历史。)(译者:你们以後作金刚上师、方丈、大和尚、阿舍黎

时,应告诉弟子最好不要为自己修遗塔,即使修了也没多大用处。若是一

位圣者,不修塔也可以;若是个凡夫,修了遗塔或许对其转生有很大的危

害。)当下,世尊为四众弟子(Catu Parisa)传无上甚深妙法。待传法圆

满後,诸比丘请问:「世尊,能愿比丘往昔造了什麽业,今生在富贵之家

却受短命多病的业报?」世尊言:「诸比丘,能愿比丘前世所造的业,无

论是善是恶,其业果都不会成熟於外境的地(Dhatu)、水(Ab)、火(Tejo)、

风(Vayu)上面;一定成熟在自己的界(Dhatu)、蕴(Khanda)上。如偈云:『纵

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众比丘,曾在贤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位国王,在

国王的聚乐王宫前,住了一位大臣,大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对轮回中

众生的生、老、病、死生起厌离心,就去森林里静修三十七道品(Bodhi-

Paksika)等妙法,尔後证得无上正等觉(Samma Sambuddha),於众生转十

二大法轮,他就是贤劫中的第一尊佛□俱留逊佛(1)(Krakucchandha

Buddha)。小儿子从小行为放荡,喜欢杀生邪淫等恶行,尤其是喜欢打猎,

曾伤害了成千上万条生命。後来,俱留逊佛回宫传法,他的弟弟也被教化

皈依佛门,受了居士戒。之後,他发心修一些经堂、供养僧众,并发愿:

愿我生生世世财富圆满,愿我生生世世令如来欢喜,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

证得罗汉果位!後来,他因杀生的果报成熟,无论投生哪一道都是短命多

病。又因他供养僧众及修建经堂的功德,使他生生世世财富圆满,得受如

来教言,又在我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众比丘复次请问:「世尊,

以何因缘,能愿比丘的遗体众人抬不动?」世尊复言:「在贤劫人寿两万

岁时,人天导师(Satta Deva Manusanam)、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a

Sambuddha)、应供(Lokavidu)迦叶佛(Kassapa Buddha)出世。印度鹿野苑

(Isipatane Migadaye) 有一施主生了个孩子。这孩子出家後得罗汉果趣

入涅  (Nibbana)。(这孩子的上师就是现在的能愿比丘)。涅盘後,罗

汉的上师把遗体供养起来,并发愿:愿我将来在释迦佛教法下得罗汉果,

入涅盘时,佛与四众弟子(Catu Pa-risa)也供养我的遗体。因此愿力成熟,

故今日我与四众弟子(Catu Parisa)去供养那具抬不动的遗体。」世尊如

是说。(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讲杀生的报应。这是从人寿四万岁一直到人

寿八十岁之间,一个漫长的因果报应的过程。正如世尊言:「纵经百千劫,

所作业不亡。」大家要牢记在心间。)


出处:《百业经》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byj.htm

--

        忍耐或耐心的最大好处,在於它是治疗愤怒这种苦恼情绪的最佳药方。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8.206.33
※ 编辑: Jack0           来自: 218.168.206.33       (12/02 13:09)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06-33.dynamic.hinet.net
Jack0 06/12/02 13:14:18  218.168.206.33 修改这篇文章
Jack0 06/12/02 13:14:36  218.168.206.33 修改这篇文章
Sat Dec 2 13:14:36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