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 佛与阿罗汉 |
#1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因为就我接触的感想是,南传佛教的法可以很实际的在生活上去实践。
而且我认为其主轴就是在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我也认为这麽做才是对 世尊恩德的最好回报。
所以我的问题来了,之前 某位前辈说 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於大悲心。
我现在的状况如下:
因为北传的大乘经典,对於我这般刚强难调伏的众生而言。
我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我希望该位前辈在提出他所立的宗时(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於大悲心),
好歹也多考虑一下我的立场。
因为 我承许的是 南传的经典。
在这个议题上,我并不承许北传的经典,谢谢。
-----------------------------------------------------------
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这是佛在世时向众生说的,试想想,世尊在说法当儿,他的身份应以何来称呼?
佛、阿罗汉、或菩萨?
这可以老师与学生来做比喻。
假设老师本来专长於画画,本来的称呼是画家。开班授艺後,有学生立志也要成为
画家,便拜师学艺。
在课室里,画家称呼变成了老师,学生本来是学生,可是在学成之後,学生也变成
了画家。
老师□乐见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又无奈於学生人数几几,好的学艺应该代代相传。
眼见自己的学生学成後都成了画家,可是却都只顾自己,自己受用不愿分享。便担
忧後来之人便无缘学到这们手艺了。
画家老师便招来了一批学生,授之以他们教学的本事。好让以後的学众有机会能够
一样地成为画家。
画家老师的遗愿再这一批学生的日後传授学众之下,才能如愿,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画家!
这就是画家老师与[只顾自己的]画家学生的差别!
画画是一门手艺,画出来的都叫「画」,没必要分宗分派!
Thu Dec 14 06:42:59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2 |
tsai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金文)》之铭言:
> -----------------------------------------------------------
> 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 这是佛在世时向众生说的,试想想,世尊在说法当儿,他的身份应以何来称呼?
> 佛、阿罗汉、或菩萨?
> 这可以老师与学生来做比喻。
> 假设老师本来专长於画画,本来的称呼是画家。开班授艺後,有学生立志也要成为
> 画家,便拜师学艺。
> 在课室里,画家称呼变成了老师,学生本来是学生,可是在学成之後,学生也变成
> 了画家。
> 老师□乐见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又无奈於学生人数几几,好的学艺应该代代相传。
> 眼见自己的学生学成後都成了画家,可是却都只顾自己,自己受用不愿分享。便担
> 忧後来之人便无缘学到这们手艺了。
> 画家老师便招来了一批学生,授之以他们教学的本事。好让以後的学众有机会能够
> 一样地成为画家。
> 画家老师的遗愿再这一批学生的日後传授学众之下,才能如愿,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 画家!
> 这就是画家老师与[只顾自己的]画家学生的差别!
> 画画是一门手艺,画出来的都叫「画」,没必要分宗分派!
当你的心已经困在成见之中,就算佛陀在世,你也不容易被教导而变成一位画家
你的文章有几个重点问题,我就我所能看到的建立一面镜子,让你自己看看
1,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是否曾经诃责大迦叶尊者不指导比丘或比丘尼?
2,你认为佛,说法有正法像法及末法,是否为真实?有可能使所有人都成为解脱知见者吗?
3,分宗分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外道法已经渗入正法中,为了使正法延续不得不驱除非法.
4,你认为所有的阿罗汉都不教导四众弟子吗?别再污辱这些圣人了.是时候该停止了.
5,当你对八正道一无所知,四圣谛一无所知,对缘起法一无所知,只对放光的故事有兴趣
你认为你有资格称自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吗?
说这些,不是和你讨论,这些是你在平静的状态中,应该深思的问题.
如果我有任何字眼使你不舒服,我很真诚的向你道歉,并希望获得你的原谅.
如果你因此可以得到一些利益,愿你从知苦为起点亲自走入世尊的正法中来
,并在此生减弱或熄灭三毒对你的伤害.
--
┌—————◆KKCITY◆—————┐ □ □ 想要成立班系社团站台吗?
│ bbs.kkcity.com.tw │ □□ — KKcity即日起开放BBS站申请罗!
└——《From:220.129.130.96 》——┘ □ □ 免程式技术、硬体成本的选择!!
Thu Dec 14 00:46:19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3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 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 这是佛在世时向众生说的,试想想,世尊在说法当儿,他的身份应以何来称呼?
> 佛、阿罗汉、或菩萨?
> 这可以老师与学生来做比喻。
> 假设老师本来专长於画画,本来的称呼是画家。开班授艺後,有学生立志也要成为
> 画家,便拜师学艺。
> 在课室里,画家称呼变成了老师,学生本来是学生,可是在学成之後,学生也变成
> 了画家。
> 老师□乐见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又无奈於学生人数几几,好的学艺应该代代相传。
> 眼见自己的学生学成後都成了画家,可是却都只顾自己,自己受用不愿分享。便担
> 忧後来之人便无缘学到这们手艺了。
> 画家老师便招来了一批学生,授之以他们教学的本事。好让以後的学众有机会能够
> 一样地成为画家。
> 画家老师的遗愿在这一批学生的日後传授学众之下,才能如愿,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 画家!
> 这就是画家老师与[只顾自己的]画家学生的差别!
>
>
> 画画是一门手艺,画出来的都叫「画」,没必要分宗分派!
********************************************
画家老师□高兴看见学生们都成为了跟自己一样的画家[虽没能教学],画出一样
的好画。
更高兴看见学生也能像他一样,当一个画家老师,教出许多的画家来,画出更多的
好画来。
身为对画画一窍不通的人,应当尊敬这些画家们,尽可能在有生之年从他们那儿学
到一样的好手艺来,日後如不能教导其他人,那最低限度也应让自己也成为画家,
那也是很好的了。
Fri Dec 15 14:40:54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4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tsai wrote: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金文)》之铭言:
>> -----------------------------------------------------------
>> 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 这是佛在世时向众生说的,试想想,世尊在说法当儿,他的身份应以何来称呼?
>> 佛、阿罗汉、或菩萨?
>> 这可以老师与学生来做比喻。
>> 假设老师本来专长於画画,本来的称呼是画家。开班授艺後,有学生立志也要成为
>> 画家,便拜师学艺。
>> 在课室里,画家称呼变成了老师,学生本来是学生,可是在学成之後,学生也变成
>> 了画家。
>> 老师□乐见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又无奈於学生人数几几,好的学艺应该代代相传。
>> 眼见自己的学生学成後都成了画家,可是却都只顾自己,自己受用不愿分享。便担
>> 忧後来之人便无缘学到这们手艺了。
>> 画家老师便招来了一批学生,授之以他们教学的本事。好让以後的学众有机会能够
>> 一样地成为画家。
>> 画家老师的遗愿再这一批学生的日後传授学众之下,才能如愿,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 画家!
>> 这就是画家老师与[只顾自己的]画家学生的差别!
>> 画画是一门手艺,画出来的都叫「画」,没必要分宗分派!
>
> 当你的心已经困在成见之中,就算佛陀在世,你也不容易被教导而变成一位画家
> 你的文章有几个重点问题,我就我所能看到的建立一面镜子,让你自己看看
>
> 1,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是否曾经诃责大迦叶尊者不指导比丘或比丘尼?
> 2,你认为佛,说法有正法像法及末法,是否为真实?有可能使所有人都成为解脱知见者吗?
> 3,分宗分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外道法已经渗入正法中,为了使正法延续不得不驱除非法.
> 4,你认为所有的阿罗汉都不教导四众弟子吗?别再污辱这些圣人了.是时候该停止了.
> 5,当你对八正道一无所知,四圣谛一无所知,对缘起法一无所知,只对放光的故事有兴趣
> 你认为你有资格称自己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吗?
>
> 说这些,不是和你讨论,这些是你在平静的状态中,应该深思的问题.
>
> 如果我有任何字眼使你不舒服,我很真诚的向你道歉,并希望获得你的原谅.
> 如果你因此可以得到一些利益,愿你从知苦为起点亲自走入世尊的正法中来
> ,并在此生减弱或熄灭三毒对你的伤害.
在平静的状态中,深思的不应该是以上的5个问题,对这些问题作计,徒增烦恼.
还不如想想这些个问题的产生原因.
画画是以自己的手拿起画笔来作画的,而非是拿起别人的作品影印出来的!
Fri Dec 15 14:58:44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5 |
tsai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金文)》之铭言:
> 在平静的状态中,深思的不应该是以上的5个问题,对这些问题作计,徒增烦恼.
> 还不如想想这些个问题的产生原因.
> 画画是以自己的手拿起画笔来作画的,而非是拿起别人的作品影印出来的!
1, 愿闻其详 "这些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希望你不是随口说说.
2, 基本上只有佛陀是以自己的手把画画出来,其他人都是影印本.你认为呢?
--
┌—————◆KKCITY◆—————┐□—┐ 优质连线服务隆/重/□/场!!
│ bbs.kkcity.com.tw │┴ └—□ KKADSL 带你环游全世界
└——《From:220.129.130.165 》——┘ KKADSL ┴ http://adsl.kkcity.com.tw
Fri Dec 15 01:19:16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6 |
tsai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金文)》之铭言:
> 基本上众生都有一个脑袋,这个脑袋在众生一开眼[甚至一闭眼]的时候都会不停
> 地想东想西.看文看字的时候总是在判断对错、真假、是非.
> 这都是无始以来的习气.看到别人的看法不符合自己的,便会尽快以自己的看法回
> 应.这便是所说的「以见会见」.其实别人看到的,你未必也看得到.而且既然是别人
> 的,那又跟你有甚麽关系?
> 在学佛这边来讲,众生既然要学佛,那就要学佛陀那样地看,要知道甚麽叫著「净
> 土」,甚麽叫「清净若琉璃」?
> 佛像头上那个金光,圆圆的,阿罗汉也有,菩萨也好像有[如没看错的话],那代表甚麽?
> 佛经里也有提到甚麽佛光,心光的,人家读到了,你不知是否也读到了?人家体会到
> 的,你把他说成是人家看到的,自己就是这麽依赖眼睛,就是不愿静静的坐下来,静静
> 的思考.
几个问题请教一下这位先进
1,众生是指什麽?
2,净土是指什麽?
3,佛光是指什麽?
4,佛,阿罗汉,菩萨,是什麽意思?
正见为八正道之首,建议您还是多看一些经典,先充实一下自己的知见.
接下来再按部就班进入实地练习,比较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
┌—————◆KKCITY◆—————┐KKMAN团队 全新力作 ◎◎KKBOX◎◎
│ bbs.kkcity.com.tw │知名歌手通通都有 所有新歌想听就听
└——《From:220.129.130.165 》——┘※※ 内容丰富多元的线上音乐台 ※※
Sat Dec 16 00:44:39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7 |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singnet.com.sg>)
|
> 几个问题请教一下这位先进
> 1,众生是指什麽?
> 2,净土是指什麽?
> 3,佛光是指什麽?
> 4,佛,阿罗汉,菩萨,是什麽意思?
>
> 正见为八正道之首,建议您还是多看一些经典,先充实一下自己的知见.
> 接下来再按部就班进入实地练习,比较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 --
这些都是比喻、名字挂号,指不出来.
八正道,还没能背孰,只记得一个「正」字.
好啦,有机会再去充实一下.谢了
Sun Dec 17 11:36:50 2006
|
|
|
Re: 佛与阿罗汉 |
#8 |
rlai000
|
佛与阿罗汉的分别,一定不是师兄所说的。因为经论都是诸佛、菩萨、罗汉等结集和宣说的。
若师兄的观点成立,诸罗汉所结集和宣说的经论岂不是自我研读乎?
※ 引述《kibotee@singnet.com.sg (金文)》之铭言:
> 引述《none》之铭言:
> 因为就我接触的感想是,南传佛教的法可以很实际的在生活上去实践。
> 而且我认为其主轴就是在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 我也认为这麽做才是对 世尊恩德的最好回报。
> 所以我的问题来了,之前 某位前辈说 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於大悲心。
> 我现在的状况如下:
> 因为北传的大乘经典,对於我这般刚强难调伏的众生而言。
> 我是无法接受的。
> 所以我希望该位前辈在提出他所立的宗时(佛与阿罗汉的差异在於大悲心),
> 好歹也多考虑一下我的立场。
> 因为 我承许的是 南传的经典。
> 在这个议题上,我并不承许北传的经典,谢谢。
> -----------------------------------------------------------
> 佛教导我们知苦、离苦,并且证得阿罗汉。
> 这是佛在世时向众生说的,试想想,世尊在说法当儿,他的身份应以何来称呼?
> 佛、阿罗汉、或菩萨?
> 这可以老师与学生来做比喻。
> 假设老师本来专长於画画,本来的称呼是画家。开班授艺後,有学生立志也要成为
> 画家,便拜师学艺。
> 在课室里,画家称呼变成了老师,学生本来是学生,可是在学成之後,学生也变成
> 了画家。
> 老师□乐见学生学有所成,但是又无奈於学生人数几几,好的学艺应该代代相传。
> 眼见自己的学生学成後都成了画家,可是却都只顾自己,自己受用不愿分享。便担
> 忧後来之人便无缘学到这们手艺了。
> 画家老师便招来了一批学生,授之以他们教学的本事。好让以後的学众有机会能够
> 一样地成为画家。
> 画家老师的遗愿再这一批学生的日後传授学众之下,才能如愿,使所有的人都成为
> 画家!
> 这就是画家老师与[只顾自己的]画家学生的差别!
> 画画是一门手艺,画出来的都叫「画」,没必要分宗分派!
2006年12月21日 11:02:15 星期四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