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29)第一只大熊
□舍命救人 遭彼杀害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天,佛陀在去嘎雅山的路上,显现感冒,(据
印度史及根顿秋培的记载,世尊在嘎雅山居住了七年。)请了当时最著名
的耆婆医生用酥油、草药等调合制成汤药,供世尊服用。病愈後,剩下了
许多药。耆婆医生请问:「世尊,这剩下的药该如何处理?」(译者:现在
有些邪见:某某上师可能不是高僧大德吧,否则怎麽还会生病呢?殊不知
世尊在成正等觉後,仍然显现生病,其目的是使众生知晓因果无欺的道理。
同样,现在的大德高僧所显现的病痛及许多凡夫不能理解的行为,都有其
密意与调化方便。所以,切不可以凡夫之心测度大德高僧之腹,更不能信
口评论、妄加言说,以免徒增自己的口业。若有不明白之处应以诚心祈祷
三宝加持,自己能明了其究竟之义。)佛告耆婆说:「供养僧众即可。」
耆婆医生(Bhisakka)遵佛所教,均分给每位僧人,可谁也不敢接受。(译
者:不敢接受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佛有不共的功德,佛的药一般人不敢同
佛一样享用;二是佛的法身与自己的肉身在体质上不同,恐怕自己吃了消
化不了,难以吸收故不敢接纳。平时,我们对待上师的所给,也不要随便
接受,要按《上师五十颂》的教言去做才比较如法。)提婆达多(Devadatta)
见了,上前问耆婆医生是怎麽回事。耆婆医生说:「你看,这是世尊服剩
的药,令我均供给每位僧人,但谁也不敢接受。」提婆达多(1)不以为然地
说:「这有什麽?他们不敢接受,我敢!沙门果达玛(Samana Gotama)(释
尊)的药有什麽,他服多少我照样能服多少。」耆婆医生劝诫他:「可能
不行,你还是注意些,世尊的体力强且消化力强,你想跟世尊一样服用,
可能消化不了吧。」提婆达多不听劝告,把剩下的药照世尊的服用量一样
吃下去了。结果因未能消化而生病了。耆婆医生又给世尊做了稀饭,提婆
达多又知道了,也要喝。医生就说:「你还要喝世尊的稀饭?昨天的汤药
你还没消化呢!」提婆达多蛮横地说:「什麽没有消化?他沙门果达玛能
消化的,我也能消化,我就是要喝!我就是要喝!」强要去後,他喝了,
马上就体内不调,疼痛难忍,在地上翻来滚去,大声哭喊。(译者:世间
有句俗语:无论再好的人也有三个敌人,无论再恶的人也有三个好友。)
当时,提婆达多的一些好友就特地去告诉阿难(据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
佛传记》中记载:阿难与提婆达多是白饭王的儿子,佛陀与难陀 (Nanda)
是净饭王的太子):「快!提婆达多生病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痛得倒
在地上翻滚,医生也不见人影,该怎麽办?」阿难对自己同胞兄弟特别关
照,马上跑到世尊前祈求:「世尊,我的兄弟提婆达多已濒临死亡,请佛
陀慈悲救护他!」大慈悲的佛陀听後,立刻去提婆达多前,给他摸顶加持,
(译者:此经中显然世尊早就有摸顶之举,并非藏传佛教另僻独径的不如
法的行为,如果摸顶不必要的话世尊仅念一句佛号就可以了。)并慈祥地
对提婆达多说 :「提婆达多,你天天加害於我,与我子罗目侯罗(1)(Rahu-la)
天天承敬我,在我的心中没有任何差别,是平等无二的,若我心中实具平
等心,则愿以此真实力的加持,你的病马上痊愈。」世尊说毕此谛实语,
一刹那提婆达多病痛痊愈了,高兴地跳了起来。这时,很多比丘在提婆达
多前赞叹说:「世尊对你的恩德很大,是世尊的加持使你病愈。」提婆达
多反而埋怨道:「如果不是他的药我也不会生病,生病全都怪他;再说, 我
的病,它自己生自己灭,与他加持不加持又有什麽关系?」他一副蛮不讲
理的神态。诸比丘闻此,即禀世尊:「世尊,提婆达多的言行实不如法,
非但不报恩,而且不知恩,人格真不好。」世尊告诸比丘:「提婆达多不
但是现在不知恩不报恩,往昔也是对我恩将仇报。很早以前,有寂静的山
林,离此不远的城里有位穷人,以卖草卖柴维持生活,天天上山砍柴。有
一天,他又去山上砍柴,突然狂风四起,大雪纷飞。他走投无路,将近冻
死的时候,看见一个山洞,竭力爬了进去。在山洞里有一位菩萨幻化的大
熊,大菩萨身虽堕入恶道,但心却没有堕落,它平时都是积累果实、草药
来维生,从未伤害过任何一个众生。砍柴的人爬进山洞後发现竟有一只大
熊,他吓呆了。心想:今天可是逃不脱了,大熊肯定会吃掉我的。生起了
很大的恐惧。这时,大熊安慰他(当时有些傍生也会说人话):『朋友,
请不要害怕。』说著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他。因大雪封山,七天当中都
没转晴,每天大熊都用身体温暖著他,与他共吃水果等。七天後天气转好
了,大熊慎重地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回去了,去後,一定不要跟任何人
说我在这里,因为有很多怨敌想杀我,想吃我的肉,念在我对您七天中的
解救之恩,请您不要说我在这里!』这个砍柴人表面应承:『是的,你在
七天中对我解救之恩,我非常感谢。』说毕他就背著柴下山了。快到城镇
时,遇见了两位猎人,他们见了在山上住了七天的砍柴人,心生诧异,想:
这人在山上七日是怎麽活著回来的。於是上前问他,砍柴人就详详细细地
把经过如是如是地告诉了那两位猎人,两位猎人听了之後就生了贪心,想
杀大熊。就对他说:『你带我们去,把那只大熊打死後,也给你三分之一
的肉,如何?』这个砍柴人心里合计著:七天中它照料我,这也没什麽;回
去後家里也没什麽吃的,如果我带他们去打死那只大熊得到一份肉,回去
後,又能饱餐一顿。想了想, 他就带著两位猎人直到大熊的山洞前,他
们见了大熊就用毒箭射中了。当时,负伤的大熊说了一个偈子:「吾常住
静处,从未夺他财,饮用草水果,从未害他众。今知临终死,我亦无可奈,
众生之苦乐,皆以往昔业。」说毕,大熊就去世了。那两位猎人剥开熊皮,
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给砍柴人,当他伸手正准备取肉时,突然双手掉落在
地上。猎人见了怀著恐惧的心问他:『为什麽你的双手会突然落在地上?』
这时,他才如梦初醒,说:『可能是因果报应,这只大熊在七天中照料我,
也叮嘱我不要告人知,我却带来你俩把它杀了,肯定是这个果报。』听了
这番话,两位猎人也不太高兴,觉得这个大熊肯定不是一般的傍生,我们
吃它的肉实不应理。他们就将熊肉送到经堂里供养僧众,当时有一位罗汉
以神通观察,警告诸比丘:『这是贤劫中一位大菩萨的肉,我们不能随便
食用!』即说偈颂:『此熊大缘份,菩萨持木轭,具有大悲心(Maha Karuna),
三界皆应供!』偈毕,罗汉率众比丘及猎人将熊肉做成遗塔供养。诸比丘,
你们是怎样想的?当时的大熊就是现在现前菩提的我,当时那个恩将仇报
的砍柴人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他往昔也是不知恩也不报恩的劣种人。」
出处:《百业经》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byj.htm
--
受过高等教育没什麽稀奇,很有钱也没什麽好稀奇,
只有当一个有颗温暖的心,这些特质才会变得有价值。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 218-168-212-9.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6/12/19 22:21:10 从 218.168.212.9 修改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