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33)甘藏嘎比丘尼
□百世佛母 解经第一
一时,佛在沃达那城郊的寂静森林中。一日清晨,佛陀著衣持钵往
城中化缘。远处一位衣衫褴褛的村妇头顶一罐水走著,当她看见佛陀金光
闪闪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时,欣喜万分,立即放下水罐,不顾一切
地冲向世尊,一边喊著:「儿子,儿子,我的儿子!」一边想抱住世尊。
很多随从比丘上前阻挡,(戒律中有男女授受不亲之条规,更何况抱住。)
世尊告诸比丘:「不要挡她,否则,她会立刻吐血致死的。」诸比丘就随
她去抱。她抱著世尊的脖子仍旧喊著:「我的儿子,我的儿子……。」等
她平静下来後,世尊观察她的根基,为她宣说了相应的法要,她用智慧金
刚摧毁了二十种萨迦耶见,获得了预流果。这时,已得圣果的村妇跪在佛
前恭敬合掌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尼净戒。」世
尊答应了,把她交给众生主母为她剃度授戒,还传了相应的法,她自己也
精勤修持,摧毁了三界轮回的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在她的境界
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诸天赞叹她的功德。时佛陀授记
甘藏嘎比丘尼於我教法下声闻比丘尼中,其解经为第一。〔译者:在《释
迦牟尼佛传记》中,诸比丘中目犍连神通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须菩提
(Subhdi)解空第一等等;比丘尼中也有甘藏嘎解经第一、梳发女精进第一
等,优婆塞(Upasaka)优婆夷(Upsika) 中也是如此。〕
诸比丘请问:「世尊,在化缘时有成千上万的妇女见到佛陀,没有一
个像这位村妇那样抱住世尊的,这是什麽因缘?请为演说,愿乐欲闻。」
世尊告曰:「这是往昔的缘份。从此世以前的五百世,她一直作我的
母亲, 今天这样,是她前世习气的现前。」诸比丘又问:「世尊,她曾五
百世作您的母亲,今生为何不再作您的母亲?」世尊告曰:「她今生不作
我的母亲有两个因缘:一是我今生的母亲大幻化母她有这个愿,在我成佛
时她作我的母亲;二是往昔她作我的母亲时,她的一些做法不如法,让我
生起了厌烦心。」「世尊为何生厌烦心?」世尊告曰:「大菩萨(Maha
Bodhisatva)喜欢布施,具足出离心,她做我母亲五百世中经常对我做布
施、生出离心造违缘,所以对她生厌心。」「世尊,她造了什麽业,使她
转生成穷人?到晚年才出家呢?」世尊复告曰:「这是因为她作我母亲时,
经常对我布施和生出离心做违缘的业报,使她今生贫穷,晚年才得出家。」
「请问世尊,她又以何因缘在佛的教法下摧毁三界烦恼,证得罗汉果位,
并且解说佛经第一呢?」
世尊告曰:「此乃她往昔的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时,人天导师、如
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位比丘尼,她的堪姆在迦叶佛教法下解经第
一。这位比丘尼终身行持净戒,临终时发愿:我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
一生守持净戒,虽无什麽境界,愿我将来於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欢
喜,并能像我的堪姆一样,解说佛经第一,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因她临终
的愿力今已成熟故,於我教法下出家,对我生欢喜心,获证罗汉果,并为
尼众中解说佛经第一的比丘尼。」(译者:这个公案主要讲述了前後世的
因缘关系:她前世作佛陀的母亲,今世认识前世的儿子。藏地以前也有类
似事情发生过:是在巴塘的一个大寺院里,一位大格西文革後去世了,转
生在拉萨的汉人家里,谁也不知道。後来他姐姐去朝拜拉萨觉沃神山时,
路过一幼儿园,正巧是中午放学,老师带著幼儿园的孩子们回家。其中有
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见了她拉著不放,并用深情的眼光看著她哭喊:「姐
姐,姐姐……。」她猜疑:是不是已去世的格西弟弟的转世?四处寻问别
人。当时寺院的两位喇嘛来拉萨请《大藏经》(Tipitaka),她跟他俩说了
当时的情况,他们三人一块儿去幼儿园里看大格西,大格西马上认出了本
寺院的两位喇嘛,姐姐觉得肯定是她的格西弟弟无疑,就去跟他家人商量
带他回本寺院,後来他家人也答应了。八岁时请回寺院准备举行上座仪式,
他一到寺院就非常熟悉,高兴地上到自己原来的最高的那个法座上,因为
他生前是寺院里的三大格西中最大的,法座也最高。以前做格西的习气都
显现出来了,当时因各种因缘不具足,没有举行上座仪式,又将他护送回
拉萨一寺院里。在寺院里背诵解经深义都胜过常人,又非常顽皮。一位老
喇嘛把他送到印度,请一位大喇嘛认定,这位大喇嘛用佛教所特有的观察
方法和窍诀,认定他即是以前的大格西。现在,国外如美国的灵魂研究机
构等,都是通过生命转换形式的了解研究,从而证实轮回不虚,因果不昧。)
出处:《百业经》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byj.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8.212.80
※ 编辑: Jack0 来自: 218.168.212.80 (12/22 15:28)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12-80.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6/12/22 15:32:29 从 218.168.212.80 修改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