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42)一位老人
□百世佛父 今证圣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次,佛到祗陀园去,路途中,遇一婆罗门
老人。这位老人一见佛陀,一边情不自禁地喊著:「我的儿子!我的儿子!」
一边向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拦住,不让他这麽
做,佛陀对众比丘说:「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立刻吐血而亡的。」
比丘们让开了,这位老人就抢上去,紧抱住佛陀的脖子,像久别重逢的父
亲终於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你、
你……。」亲热了良久,这位老人松开手,激动的心才渐渐地平静下来。
这时,佛陀给他传了相应的法,这位老人马上获得预流果位。此时,得果
的老人向佛陀祈求道:「我愿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请佛陀慈悲摄受。」
世尊欣然答应并摄受了他,当下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之方便言
词为他授了近圆戒(译者:受戒的十种旧仪规与现在的仪规不同,旧仪规
中有十种得近圆戒,於《花 论》中广明。)出家後,他身披三衣、手持
钵盂滤水器,成了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世尊为他传授了一些相应的教言,
他自己也是勇猛精进,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时
诸比丘请问:「世尊,在拜见您的成千上万个男人中,没有一个像这位老
人一样如此对待您的,今老人之举是以何因缘?唯愿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曰:「这位老人在此世之前的五百世中作我父亲。他往昔的习
气现前,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些行为。」「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作世尊
您的父亲,那为什麽今生不作您的父亲呢?」世尊复言:「凡大菩萨好行
布施,具足出离心,但这位老人在五百世中,经常对我布施与生出离心造
的违缘太多了。最後我发了一个愿:愿他以後不要再作我的父亲。另外,
我今生的父亲净饭王曾发愿作佛的父亲,这两个因缘和合,所以,他今生
没作我的父亲。」「那麽请问世尊,净饭王往昔是如何发愿的呢?」世尊
告曰:「早在九十一个大劫(Maha Kalpa)前,有如来、正等觉俱留逊佛
(Krakucchandha Buddha)出世。有一位大商主供养佛陀时,见佛身相十分
庄严,就发了一个愿:愿将来我能有一位象佛陀一样的儿子。当时的商主
就是今世的净饭王,以此愿力他今生作我的父亲。」「请问世尊,那位婆
罗门老人以何因缘今生贫穷,人已年迈,才值遇佛陀出家?」世尊曰:「因
为他生生世世对大菩萨行布施与生出离心造种种违缘,尤其是对我出家造
种种违缘(师言:在《贤愚经》中讲,对出家不能作违缘,若作违缘,罪
同毁坏佛塔无别。凡是个人想出家时说明因缘已成熟,任何人不得阻拦,
而应随喜。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信心具足就可以出家,上至国家元首
下至乞丐都可以出家,任何人不应作违缘。否则,将生生世世受贫穷之苦
及难遇佛法等之许多果报。所以,自己出家、劝人出家功德很大。)故他
今世贫穷,老年时才遇佛出家。」「世尊,他以何因缘对佛生欢喜心,於
佛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世尊说:「这是他往昔的愿力。贤劫人寿
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位比丘,在临终时
发愿:我一生中出家修持,虽然没得到什麽境界,但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
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译者:小
乘观点《俱舍论》中也说:若要证罗汉果必须现僧人相。故此经中得罗汉
果者都是在教法下出家才证果的。但大乘中不一定现僧相才能成就,也有
居士身、沙弥、沙弥尼得成就的。如国王恩札布德、赤松德真、维摩诘居
士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他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得证阿罗汉果。」
出处:《百业经》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09-74.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6/12/28 8:54:20 从 218.168.209.74 修改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