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百业经》(48) 慈力国王□以己鲜血 满夜叉愿
#1
知母念恩
发信站: 无名小站 (bbs.wretch.cc )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48)慈力国王

□以己鲜血  满夜叉愿


    尔时,世尊从嘎西城出游到鹿野苑,在鹿野苑的森林中有□陈如

(Kodanna)等五比丘(Panca Bhikkhu)在苦行,他们看见世尊远远地向他们

走来,就共同商定:「沙门果达玛今天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一刹那都不

应对他恭敬,不得起身迎接礼拜,只是坐著招呼一声:『你来了,请坐!』

就可以了。因为原来我们一起苦行,後来,他就不少欲知足了,每天吃的

是饭菜、酥果、芝麻等许多甘美丰盛的食物,还用热水沐浴,这些行为很

不如法。他今天来是可以,不要对他多做其它的侍奉。」渐渐地世尊已经

临近了,以其内在的威德力,五比丘都不由自主地有的敷座,请佛入座;

有的端来温水,请佛洗足;有的接过袈裟;有的接过手杖、钵盂并热情地说:

「果达玛,您来了,请入坐!」世尊这时心里明白他们都违背了自己内部

的誓言,还是缄默不语。入座後,五比丘直接呼其名,直接叫种姓,语气

态度仍是有失恭敬。


    五比丘总是直呼世尊之名不存恭敬,这时释迦牟尼佛对他们说:「你

们不应该对我如此称呼,这样你们自己将在轮回中恒时受苦,因为对圆满

一切功德的如来、正等觉必须有相应的恭敬称呼。」听了世尊的这些话,

他们也就直言不讳地说:「以前你和我们一起苦行,你没有得到圣者的一

些功德;现在,从功德和智慧方面好像你也没有什麽增长,不同的是:你求

名利、不知足、不少欲,多贪食物,享用热水沐浴……。」世尊就问五比

丘:「现在,我身色金黄,诸根调伏,你们没有现量见到吗?」五比丘异

口同声地答世尊曰:「见到了,见到了。」然後世尊慈祥地对他们讲:「我

们修道要想得成就,就不能堕入二边:一是不能过於耽著世间的享受;二是

不能使五蕴过於受苦,无衣无食,因为毕竟是欲界众生,堕入任何一边都

不易成就。远离二边,当依现前菩提的中观道。」五比丘听了世尊的开示

後,态度迥然不同,对世尊生起了恭敬心,祈求传法。於是,我等大师、

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便为五比丘传授四谛法(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苦谛(Dukkha Sacca)、集谛(Samudaya Sacca)、灭谛(Nirodha

Sacca)、道谛(Magga Sacca),应知苦而断集,灭苦集而修道。此五大比

丘听受四谛法後,都摧毁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而欲界(Kama

Dhatu)、色界(Rupa Dhatu)、人(Manussa)、天人(Deva)等得知世尊在鹿

野苑转四谛法轮也都议论纷纷。


    此时,许多众生赞叹世尊说:「佛陀为五比丘传付妙法,他们都得到

了究竟涅  (Nibbana)!」世尊告曰:「此五比丘,不但现在我以妙法使

他们得到究竟涅  的果位,往昔我曾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他们行持十善

1。」请问:「世尊往昔是怎样以血肉满他们的愿并使其行持十善(Dasa

Kusala Karmani)的?请为演说。」世尊告曰:「在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

有一位慈力国王,他执政时,举国上下无不安宁,百姓无争无灾,佛法昌

盛,国君圣贤,非常圆满。慈力国王具大慈大悲心,常行供施,广积资粮。

常供养沙门比丘(Samana Bhikkhu),布施给婆罗门、贫穷者、病痛者,除

此之外;还对空中的飞鸟、海里的游鱼等有情做布施,尽量满其愿。因国

王的大慈大悲,人民也行持佛法,故任何邪魔外道都不能侵害到他国的人

民。当时,多闻天子(Vessana)的监狱里跑出了五个夜叉(Yakkha),准备

到人间来夺取人们的威力、精气、财物等。它们就到了鹿野苑,欲以传染

病来夺取人们的精血,削弱人民的威力,可它们想尽了办法,都害不到他

们,甚至对傍生也是束手无策,故心生疑惑,不知为何,就问牧童:『为

什麽我们到鹿野苑,不说害人,连傍生也害不到,原因何在?』牧童说:

『那是自然。因为,我们鹿野苑有一位慈力国王,他以大慈悲心护佑自己

的眷属,其悲心遍及於飞禽走兽、海底游鱼,故你们是无法侵害的。』


    五夜叉心想: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去找慈力国王,他具大悲心,可能

会满我们的愿。即以婆罗门形象来到国王前,祈求道:『慈悲的国王,我

们已是很久无食充饥,现在是饥肠辘辘,您能不能想法满我们的愿,让我

们饱餐一顿?』国王很乐意地说:『可以。你们需要什麽饮食,我无论如

何都满足你们。』五夜叉说:『我们不要别的,只需活人之鲜血。』此时,

国王有点为难,心想:我已发了慈悲心,不害任何人和傍生的,这样,只

好抽自己的血来布施给他们了。他问夜叉们:『我用自己的鲜血来布施给

你们,如何?』他们听了十分高兴地说:『非常好!非常好!』国王马上

让御医抽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内心十分清楚明知他们是非人,不是婆罗

门,但他们是众生,我一定要满他们的愿。御医就推脱说:『从国王身上

抽血,我是不敢的。』皇医虽然推谢了国王的要求,但这位精通医术的慈

力国王,就照著镜子从血管里自己抽出血布施五夜叉饮用。同时,他发了

一个坚定的誓愿:『在没满他们的愿之前,我是不断地抽自己的鲜血布施

他们。』慈力国王的善举及誓愿已感动了帝释天,他知道国王的发心清净,

慈悲心深广,但担心他身体难支,故用天人的加持方法对他作加持,使国

王的身体迅速得到恢复。五个夜叉满愿後,慈力国王就深切地发愿:『以

此布施血肉之善根,愿世上诸多无明愚痴未解脱者速解脱;未得安慰者得

安慰;未得度者令得度;未涅盘者速涅盘!』同时,又殷重地发愿:『愿以此

善根,成熟我无上正等觉的果位。』五个夜叉听到慈力国王如是发愿,马

上说:『大菩萨既然发愿成就如来、正等觉,那我们就发愿作您的首座眷

属。』(师言:众弟子们在此是应该发愿,可五夜叉喝了他的血还要在他

面前发愿,好意思吗?)(译者:由此,我也默默地思维:末法时代的如意

宝(Cinta Mani)上师和其他许多大德高僧,以深切的悲心,用无上的妙法

来摄受吾等後学,可能也是我们往昔曾多次麻烦过上师他老人家,在因地

中我们的恩师也是像世尊一样如是发心救度我们,故有今天这不可思议殊

胜无比的法缘。我们从境界上虽然不能跟五比丘等首座眷属相比,但从缘

起上,我们的大恩上师在这样一个五浊恶世、末法时代,能赐给我们无上

甚深的珍宝,生生世世的珍宝--显密法要。不知我们师徒是何等甚深的因

缘,肯定我们往昔曾经聚合,今生又得聚合,来世肯定我们也会聚合。但

愿我们将生生世世聚合在极乐清净刹土中,永不分离。同一座下的金刚道

友们,吉祥普贤同缘份的金刚弟子们,常常如是祈祷吧!常常如是发愿吧!)

当时,国王问他们:『你们怎麽能作我的眷属呢?你们的行为与我的眷属

的行为格格不入,我的眷属不能有像你们这样经常害众生、喝人血等不应

理的作法。』五夜叉坚定地说:『如果您摄受我们,那麽,我们以後再不

害任何众生,而奉行十善。』国王这时才开许,他们便共同发愿:以此善

根,愿在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成为其首座弟子。诸比丘,你们是怎麽

想的?当时的慈力国王就是现在获证无上正等正觉的我,当时的五夜叉就

是现在的五比丘(Panca Bhikkhu),当时我是以自己的血肉满他们的愿,

现在,我是以自己体证的妙法赐於他们慧命,令其得究竟的阿罗汉果位。」


出处:《百业经》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 218-168-213-162.dynamic.hinet.net
Jack0 07/01/01  1:02:12  218.168.213.162 修改这篇文章
Mon Jan 1 01:02:12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